接着再谈到助念存心的问题。我们应该要存感恩的心,就是感恩临命终的人他亲自以生死的痛苦来帮助我提起正念。是他为我助念,是他帮助我发起信愿念佛的正念。否则的话我必然是在睡觉哪在打妄想哪作白日梦,甚至在造业堕落。也感恩阿弥陀佛安排接引我,安排他来为我助念,所以重要的就是我们的心...... 世间食物万千,吃法无数,生吃熟吃、热吃冷吃、干吃湿方式多到数不胜数。有许多食物生食的口感与煮熟之后相比更胜一筹,譬如番茄等等,但也有为数不少的食物非得煮熟了才能吃,否则与毒药无异。 每一种食物都有一个理想,就是成为美味,那是它的使命。每一道美味都有一份期待,就是人们的赞叹,...... 平时,不少在家学佛的居士向师父诉说烦恼:自己很想精进学佛,家庭成员总是障碍重重,结果烦烦恼恼,甚至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自叹福报浅薄,其实,是智慧不够。 看到一篇文章《家庭与菩提心》,觉得不错,录之于后,以飨有缘。 现在我们很多人学佛都是学习大乘佛法的人,也就是发了利益一切...... 人生三大问题里,有个婚姻问题。外国人往往颂扬爱情,把爱情看得很神圣。其实说穿了之后,爱情属于欲,并不神圣。 爱是爱欲,情是情欲,总之和欲紧密相连。欲是人与动物都有的,主要两种:食欲、色欲。吃东西,什么叫好吃?是在食欲的支配之下。所以,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 《法华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被佛教界称为经中之王,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经的主要内容是以大量譬喻和丰富的想象来说明大乘佛教的殊胜。全经以开、示、悟、入为总纲,具体叙述三乘归于一乘的中心思想,反复论证大乘佛教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在本经中,佛陀为了说明事理,采用了很多比...... 金刚经中有云:「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些都是金刚经的金句,般若的心要。那么,如何在日用平常中体会? 当无住与空性展现在日...... 在定力的训练里,是以修行使心能安定和坚毅,这能带来心的平静。通常,我们这颗心是摇摆不定的,要控制它很困难。心随着感官外驰散乱,就像水到处流窜一样。虽说如此,人类却懂得如何控制水,而使它更益于人类。人类很聪明,他们知道如何筑堤防水,兴建大型水库和渠道,这一切都只是为了治理水...... 佛法是觉悟的宗教,可以使人内心达到宁静,祥和、智慧、慈悲,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实际上,许多人学佛多年之后依然内心允满烦恼,不能深得佛法的受用,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如何才能深得佛法的受用?这一点很值得我们研究。 释尊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成道,宣说四圣谛、八正道、缘起无我的正法,当时...... 说佛教是偶像崇拜,是只看到佛教的表面现象,不了解佛教本质的一种最大的误解和歪曲。拜佛的目的和利益,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忆念佛的功德及积集功德资粮 我们向自己国家的国旗致敬,是不是因为这块布很神圣呢?当然不是,但我们透过向国旗致敬表达对国家的效忠及支持;同样地,我们藉着顶礼......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云:为人因何短小?以凤生轻慢人故;为人因何长大,以凤世恭敬人故;志公禅师亦云:为人长大姝好,恭敬人故,为人短小,轻慢人故。 所以要想增长身高,首先从断除高慢心做起,诸佛菩萨帮你满这个长高个子的愿,也是从帮助你断除高慢,成就谦恭上来做起,就是加持你息...... 现在这里的和平法会。已举行几天了。这是很希有难得的。今天苇舫法师。妙真和尚。赵朴初。李思浩。方子藩居士等。均要虚云出来与各位说法。我想趁这个因缘。把念佛与参禅的关系随便谈谈。以便给初发心学佛的人作个参考。今天是和平法会念佛坛开始的一天。本是由妙真和尚来讲的。他很客气的不讲...... 第一句: 知足者身贫而心富,贪得者身富而心贫。不是常说知足常乐吗?乐什么,就是乐我们的心富,虽没有多少财产,收入也没有在职的高,但我们心无牵挂。人是有思想的,思想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 第二句: 人生只有三天,迷惑的人活在昨天,奢望的人活在明天,只有清澈的人活在今天。昨天已经过...... 身陷在充满各种污染源的现代人,有着设备多样与华美洁净的医院,却包装着一项可悲的事实,现代人百病丛生、病苦不断。当华丽的现代医学科技不再令人眩惑之际不妨让我们重拾古老智慧的教导例如佛陀开示的素食原则以及西方「医师之父」希波克拉提斯(Hippocrates)的素食训诲等等二千多年前东西方不...... 【受鬼望不遂,无敌苦常临,饥渴及冷热,困怖苦恒侵。】 饿鬼们经常感受饥渴的痛苦,经常希望得到一些吃的、穿的,或者抱有很多的愿望,却是从来都无法得到满足,不能遂己所愿。无敌:指无法去对治,亦即人们使用咒术等方法打它、杀它之时,它对这种种恐惧,严重的痛苦,完全没有办法对治,恒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