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里巨毒,世代不绝。 二、众生都会厌憎他,眼不见为净。 三、经常怀有恶念,思惟恶事。 四、众生害怕他,无异看见虎蛇一样。 五、睡时心里不安。辗转难眠。醒时亦不安稳。 六、常做恶梦。 七、生命结束时,发疯不得好死。 八、种下短命的业因。 九、身体毁坏,生命结束时会下地狱。 十、即...... 在克服自己的虚荣心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虚荣心到底是什么,然后要观察自己有没有这个虚荣心,而后要认识虚荣心的危害,最后要知道如何克服自己虚荣心的方法。 第一、人们总是喜欢站在高处,可是有时自己没有能力站在高处,为了自己的自尊心,应用虚假的方式来保护自尊心的心态,这就是虚荣心。...... 虽然我们自己的妄想,习气,情念,迷信,权力,业力,发愿等等能控制我们的命运,但是我们的命运并不是定型而不可改变的。因为我们的命运是有为法,有为法都有变化,而且变化多端。另外,既然命运是能控制的东西,为何就不能改变呢?控制命运的一切妄想乃至业力,都是我们自己造作的,只要我们...... 一:沉稳: (1)不要随便显露你的情绪。 (2)不要逢人就诉说你的困难和遭遇。 (3)在征询别人的意见之前,自己先思考,但不要先讲。 (4)不要一有机会就唠叨你的不满。 (5)重要的决定尽量有别人商量,最好隔一天再发布。 (6)讲话不要有任何的慌张,走路也是。 二:细心: (1)对身边发...... 103岁的本焕长老豪言要活到120岁 我还是个小和尚 晨曦载曜,万物咸睹,清晨的弘法寺空灵而清静。仙湖植物园内清脆悦耳的鸟鸣,点缀着弘法寺早课中悠扬的钟声和诵经声,在绿树红墙之间涤荡,惊起草木之巅的露珠,玉碎般抖落一地。此时,百岁有五高龄的本焕长老打坐诵经完毕,正在法堂外绕香散步...... 佛法是平等的,不论你年纪大小,动步早就早回家。当年高明寺来果和尚有个侍者,只有十几岁,还是个孩子。他跟来果和尚讲,他要走了,走了之后,希望来果和尚用一口缸把他装起来,过三年之后再给他开缸,然后给他的身体贴金。来果和尚说,你一个小孩子,有什么了不起的功夫,还要贴金坐龛子!小...... 父母的恩德既然如此深重,我们应怎样做才能算是孝顺呢?佛教认为孝顺有不同的层次:一般的人对父母财、物奉养,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悦,是为中孝;引导父母趋向正信,远离烦恼颠倒,永断三途161之苦,是为大孝;视三世一切众生皆是我父我母,尽一切力量,使之解脱生死轮...... 我们也可以把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好坏分为下面六个等级: (一)损人损己: 这种人好像虐待狂那样,只爱用责骂和伤害的方式来求满足自己心中的情欲。他们损伤别人,对自己也没有任何益处。例如:杀人然后自杀。 (二)损人利己: 这种人是害群之马,根本谈不上修养。他们为了达到自利的目的,不择...... 世间现象是相对的,有空间的,有超空间的;有生物,有非生物;有物质,有非物质;有有形体的,有没有形体的。这是相对的东西,不是绝对的。你不能说你没看到就不相信,宇宙、世间上的事情森罗万象,不可思议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今天是腊月廿三日,民间俗传是灶王上奏玉帝的日子。玉帝根据灶王所...... 我们年轻时学佛也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这个僧、那个僧,永不皈依什么邪魔外道、天魔、天人!当然,这是一套过程,初步学佛必须如此。我经常跟着袁焕仙袁老师一起走路,每天回家都经过一座狐仙的庙。袁老师是学佛的,当然三皈五戒、菩萨戒、密宗戒,受戒了一大堆,只要他经过狐仙...... 一 放生甚难 放生一事,在今天法弱魔强的混沌时代提倡甚难,所遭受的责难批评也最多。这是因为末法众生业障深重,没有福报消解自己今生多劫以来所造之诸多恶业,更是因为末法众生昏庸愚昧,没有智慧来分别真正的正邪是非。 所以莲宗十三祖 印光大师于《南浔极乐寺重修放生池疏》尝言:戒杀放生...... 三宝必须具足。这里有二层涵义, 即首先一定是归依佛、法、僧,不能只归依一宝或二宝。所以《萨婆多毗尼毗婆沙》(以下简称《多论》)卷一说:问曰:若称佛及法不称僧者,成三归不?若称法僧不称佛宝,成三归不?若称佛僧不称法宝,成三归不?答曰:不成三归。窥基大师在分析归依与敬礼的差别时...... 1.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保持一个最适当的姿势,使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这样可使颈部肌肉轻松,并使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面积减小到最低。 2.调整荧光屏距离位置。建议距离为50-70厘米,而荧光屏应略低于眼水平位置10-20厘米,呈15-20度的下视角。因为角度及距离能降低对屈光的需求,减...... 佛家如何看待爱情,四个字:虚情假意,我这么讲话实在太不通人情,让他们毫无想象的空间。什么叫爱?那字不是给你写得很清楚吗?一个心,一个受,爱是能用心感受别人的需要。你连自己的贪瞋痴都放不下,你去了解别人的感受,不大可能吧。 再来,一个人假如不会爱自己又如何爱别人?那我们现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