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请问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如何解释? 答:生,是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去,是实实在在没有去。这两句话分开来讲比较容易,合在一起,意思就深了。凡夫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才有疑惑;如果真明白了,就不会有疑惑。 极乐世界有没有?确实有。它与我们娑婆世界一样,决定是存在的。虽然......

现在世间灾难这么多,灾难从哪里来的?我们迷失了自性,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一无所知,这个自己要承认,不承认不行。现在我们了解,我们是妄想分别执着统统具足,这就是标准的六道凡夫,而六道凡夫生在现前社会,这一生当中迷得太深。怎么说迷得太深?满脑袋只有自私自利,这个麻烦大!古时候的......

佛教给我们化解灾难的方法,就是一句话: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天灾人祸就化解了。佛在大乘教里常常教导我们,外头没有问题,外面境界是从我们分别执着起变化的,解决一切问题要从哪里解决?从自己的心,念头上解决。所以佛的经教,称之为内典,内不向外。佛学称为内学,道理在此地。只有从......

事都是圆融的,说不上善恶,为什么会变成有善有恶?你各人感受不一样。你用烦恼去感,都是恶的,你用智慧去感,全是善。在我记忆当中,我曾经被小偷扒过,就这么一次。那时我们到美国没多久,在旧金山,在金门大桥,被一群年轻人围到旁边,没想到是一群扒手。他们引导我的注意力看旁边,后面有......

示现无不是感应在起作用,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感应道交。佛菩萨在这个世间怎样教化众生,就是以止观两门,好像金翅鸟的两个翅膀一样,用这两门鼓动众生大爱海水,这个海是苦海,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可是众生落在大海里面,不肯回头。这个海是七情五欲的大海,这个爱是贪爱,所以佛法说爱......

【福由心造】 中外古今,没有人不希求福报。福从哪里来?中国俗话常说:福由心造。若不从心地上求,决定得不到福报。这些道理,儒家、佛家讲得很多,古今中外的圣哲也都明白,也以此教导大众。而现在,希求福报的人更多,但往往是不择手段,掠夺别人之所有,做一些损人利己之事。掠夺别人的财富......

求学、求道都在一个求字,是要自己去求得的,自己不肯,就没有人跟你说了。因为众生不知道、也不懂得求,所以诸佛菩萨大慈大悲,现身说法,以代众生求。我们在佛经里看到的,那些当机的人,就是代众生求法。在《无量寿经》里,阿难出来启请,就是代众生请法。 道与学一定是要有求才说的,他的用......

战争是怎么起来的?冤冤相报。人都讨厌战争,希望这个世间永远没有战争。古大德告诉我们,能不能做到?能,只要众生不吃肉,世间就永远不会有战争。古人这首偈子做得好,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你杀它,它杀你。它的罪在畜生道受满了,它又到人间来,所以说人死为羊,羊死为人。它又......

初学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因果。我们虽然说相信因果,但我们相信的程度不深,不彻底。真正相信因果,就能放下。对初学来讲,因果这一桩事,比什么都重要。印光大师他老人家在世,一生就是强调因果教育,因果的事,因果的理。他用什么教给我们?用《安士全书》、《太上感应篇》、《了凡四训》,......

不但不能伤害一些动物,植物也不可以。佛在《戒经》上告诉我们(《戒经》是出家人要学习的),过去出家人都住在山林,搭个小茅蓬,在山上就地取材,砍几棵树搭个架子,把茅草盖上去,就能够居住。佛说,树木的高度跟一个人一样高,就有树神。你要去砍这棵树,你想用它时,三天之前要去祭祀 它,......

印光大师一生极力提倡《了凡四训》,《了凡四训》把因果的事理讲透了,真正难得!那是袁了凡先生一生实行改过自新的报告,云谷大师给他的开导,他明白觉悟才知道命是自己造的,福是自己求的。佛法讲命运,但不是宿命,命是过去生中所造的业,你这一生当中所受的报,这叫命运。那自己造的与别人......

报应这个道理跟事是真的,一点都不假,古大德常给我们讲,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一生造作恶业的人,他没有受到恶报,不是没有因果,我们凡夫只看到一世,如果你看到他过去世,看到他未来世,那你就没话说了。过去生中他修的是大善大福,这一生他造作许多的恶业,但他这一生......

财富是你命里有的,不用去争,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争也争不来,所以你要跟人竞争那岂不冤枉?《了凡四训》把这一桩事情讲得透彻、明白,把《了凡四训》多看几遍,你就恍然大悟,以后你活得不会那么辛苦,能放下。 你懂得业因果报,就是今人所说的创造财富、有能力,懂得财富的道理。人......

无论古今中外,一切众生对于财富、智慧、健康、长寿,无不羡慕、追求。佛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世间最难的是了生死出三界、明心见性、成佛作祖,这都能求到。而富贵、健康、长寿,以佛法的观念来看,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没有求不到的道理。我们所希求的是果报,果必有因、必有缘,因缘具足......

《感应篇》的文字虽然不长,但是古人所汇编的这些历史公案因缘、感应故事,却非常丰富,有理论、有事实,若详细介绍,永远说不尽。过去有很多感应的事实,现在更多,无论中国、外国,在报纸、电视等资讯中,常常能看到。这些报导确实增长了我们的信心,决不可说我没有亲眼见到,就不承认。李老......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