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请问坐禅时如何安住其心? 答:你先要懂得什么叫禅,你必须读 《六祖坛经》 ,依照《坛经》的方法修学。而念这句「阿弥陀佛」也是修禅,《大集经》讲:「念佛法门是无上深妙禅」。禅的定义,就是《金刚经》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不着相,用现在话说,决定不...... 智成何益,断诸希望,惑除何益,灭诸爱着。我们看这两句。这是问智慧成就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利益?清凉大师在此地用的这个词是断诸希望。这两个字大家不好懂,我把它换句话说你就好懂,妄想,你就好懂。这个希望是妄想,智慧开了之后,妄想没有了。 你看看佛常常给我们说的,我们自性里头本有的...... 问:《无量寿经》云:「不当瞋怒嫉妒』,《文昌帝君阴骘文》云:「勿嫉妒人之技能」,《太上感应篇》讲到「常行嫉妒」之罪过,可见古圣先贤常劝人放下嫉妒心,请问如何才能远离嫉妒? 答:这件事情确实是非常严肃,因为这个烦恼如果不能彻底改过,在菩提道上决定产生障碍,不但道业没有成就,堕...... 妙慧童女提出十个大问题来向佛陀请求解释道:佛陀!我有十个问题,敬恳解答: 请问佛陀,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端正的身体? 请问佛陀,如何获得大富的尊贵之身? 请问佛陀,怎样才能使眷属免除不和以及多病死亡呢? 请问佛陀,有什么办法,能够不受父母所生的这无常不净的血肉之身,而很快的能...... 阿閦佛,此云无动。佛有无量德,应有无量名,随机而立。这先解释佛,实在讲,佛菩萨都没有名号,名是假名,这名号从哪里来的?名号是从众生这一方面而建立的,是属于随机而立的。机,就是众生的根机;换句话说,是众生现前所需要,这样建立的。或取因,或取果,或性,或相,或行愿等。换句话说...... 佛门时常讲惜缘两个字,惜是珍惜,缘是缘分。何以要珍惜缘分?缘分用现在话来讲就是机会,机会一纵即逝,不但在这一生中机缘难遇,经上说,生生世世无量劫来,很难遇到第二次,即彭际清居士说的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因缘。所以,遇到机会,一定要有慧眼去认识,要有决心、毅力掌握住,决不能放...... 这个地方放下,诸位也不能误会,不是叫你在事一切都放下、都不干,一心到念佛堂去,那也得有很大的福报。我们现在出家,谚语常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就是说明我们本分的事情,我们活一天做一天,虽然做,绝不执着,那就放下,决定不留恋,保持心地清净,这个重要,一丝毫不染着。我今天应...... 诸位同修: 这次我们聚会的时间虽然很短,正好最近我在加州洛杉矶、圣荷西等地讲经,有不少的同修来见我,谈到修学功夫不得力,佛在经论上所说的殊胜之功德利益,我们没有能够获得,这原因究竟在那里?所以这三天,我想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壹、为何修行净土法门 佛法的修学,我们第一个目标...... 壹、佛七心理建设 一、生无住之心 1、佛七的目的 佛七是克期求证的修行方法,就是在这七天中要得成就;即是《阿弥陀经》上讲的一心不乱。一心不乱的功夫,通常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的功夫是理一心不乱,与宗门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是同一个境界。其次是事一心不乱,也就是断见思烦恼...... 超度的理论与事实(之一) 各位观众,现在正是农历的七月,台湾同胞们都认为这个月份是鬼月,阴间地府里面许许多多的鬼怪,都出现在人间。正好比是阴间鬼道里面,大概是度假的时候,都出来度假。于是这个月份里面,禁忌特别多。而超度的佛事,也非常的繁忙。就有同修来问我:这个超度,到底有没...... 第一天 陈会长、诸山长老、诸位法师、诸位同修: 今天难得有这样殊胜的因缘,在洛杉矶侨教中心我们一起聚会,谈谈佛法;我没想到今天有这么多同修来参加,有许多是新面孔,这是显示出这个地区佛法的兴旺,学佛的同修逐渐逐渐的年年增加,这对社会来说,是个非常殊胜的现象。 今天我们要谈的题目...... 内容提要 第一天揭示: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而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之教育,其最终目的在追求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 修行是以戒定慧为手段,伏断妄想、分别、执着,而得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而八万四千法门当中,又以净宗持名念佛法门为现今末法众生最方便、最究竟、最契...... 关于讲经,古来大德们的规矩,在没有讲经文以前,都是依照隋朝智者大师所创立的五重玄义,或者贤首宗的十门开启,先讲解大意。但是,这种讲解的方法,必须要有充分的时间,可是现在一般讲席的时间都不是很多,因此,大家都以讲经因缘与修学这部经的利益,来代替玄义。至于经文的内容,也只能作...... 师讳行策,字截流,姓蒋,宜兴人。父全昌老儒也,与憨山清公为友。憨山既示寂之三年,为天启六年。一夕,全昌梦憨山入室而生子,因名之曰梦憨。及长,父母相继逝,发出世志。年二十三,投武林理安寺箬庵问公出家。胁不至席者五年,顿彻法源。问公化去,师住报恩寺,遇同参息庵瑛师,劝修净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