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大愿王回向偈: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 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一个人以孝敬父母的心孝敬一切众生,以尊敬诸佛的心,尊敬一切众生,此人即是普贤菩...... 1、布施 ◎ 布施,放下就是布施,布施就是舍。 ◎ 舍得这个名词是佛教的,舍就得了,你舍多少就得多少,你不肯舍就一无所得。你能把虚空法界统统舍掉,虚空法界圆满得到了。何以能成法身大士,何以能得圆满佛果?没有别的,舍得而已。 ◎ 布施是要牺牲奉献,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布施里有财、法、...... ◎ 净业三福是什么?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人天福。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小乘福。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大乘菩萨的福报。没这个基础,念佛不能往生。 ◎ 净业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不具足这个条件,无论修学什么法门都...... ◎ 学佛要找到佛的根,佛的根是发菩提心。菩提是觉悟、智慧的意思。 ◎ 菩提心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是真实究竟圆满觉悟的心;是真心;是佛心;是直心;是大悲心;是怜悯一切众生的心;是四弘誓愿;是四十八愿;是没一丝毫自己的得失利害夹杂,生为一...... ◎南无阿弥陀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门,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的了。这一句佛号是整个佛法的大总持法门。 ◎阿弥陀佛称为万德洪名,具足无量义、无量寿、无量光、无量清净、无量庄严、无量智慧,乃至无量的无量。名号含摄一切法,虚空法界无有一法不包括其中,它超胜了无量无边的...... 佛法里一切设施,都是教学的工具,都是表法,都是启发自性,这是很了不起的。 佛用莲花来表法,把污泥比作六凡世间,上面的清水比作四圣法界。如果你把四圣六凡统统舍掉,你就是莲花化生。我们这个法门也称为莲宗,极乐世界也称为莲华世界。莲花是花果同时,拿来比喻净宗念佛成佛非常恰当。 法...... 你进寺院的佛门,第一个见到的是天王殿。天王殿的正面是佛陀;天王殿两旁是四大天王;佛陀的护法神韦驮菩萨在当中,手上拿着金刚宝杵,面对着佛陀。佛说在这个贤劫当中,有一千尊佛在这个世界示现。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弥勒菩萨将来示现成佛,是第五尊,千佛最后一尊就是韦驮菩萨。韦驮菩萨发...... 莲池大师是净土宗第八代祖师。他出家没多久,就去参访在当时很有名气的一位高僧,遍融禅师。大师三步一拜,非常地虔诚,拜到老和尚座下。老和尚给他说什么法,使他开悟?传记上记载得很清楚,老和尚说的法是老生常谈,一点也不稀奇。 老和尚告诉他:年轻人,千万要记住,这一生不要被名闻利养害...... 《金刚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真实跟虚妄,界限在哪里?讲虚妄就是会变的,会变的就是虚妄。你看看我们这个世间,哪一法不变?我们的身体,里面的细胞新陈代谢,刹那刹那在生灭,这就是假的,虚妄的,不是真的。我们凡夫看到,有情众生有生老病死,无情众生像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乃至...... 古大德教给我们,念佛要能够一心执持。持是保持,执是坚固地执着这个佛号,念念不放松、念念不忘,这就是执持。也许有同修说,这个很难,晚上一睡觉统统都忘掉。没错,那是你功夫还不到家;真正功夫到家,晚上睡觉佛号也不中断,做梦也念佛! 俗话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做梦都会念佛,做梦...... 今天社会动乱,灾难很多,怎样才能趋吉?怎样才能避凶?这个东西不能靠命运,要靠什么?要靠伦理道德、要靠因果教育。印光大师为我们示现,挽救这个世间的劫运,得靠因果教育。人不能不修善,吉凶祸福,真的在一念之间,一念善,大吉大利;一念不善,大凶大祸。 佛法讲得非常透彻,吉凶的因是过...... 我们这个世界是善恶业这个因缘成就的,这世间是恶人多、善人少,一般人心里的念头是恶念多、善念少。善恶的标准,凡是起心动念,就想到自己的利益,在佛法里面,这就叫做恶念。我们一切的造作,妄心做主,自私自利,这就是造作恶业。 你想真正消业障,要用真心待人接物别人用假心对我,我还用真...... 我们学佛到底修得怎么样,看什么?清净心,我们的心是不是比以前真的清净?清净心是没染污。顺境里面不受境界染污,就是什么?没有贪恋,在顺境里头,一丝毫贪恋的念头都没有;在逆境里面,一丝毫瞋恚的念头都没有。你的心像池塘的水一样,永远保持着风平浪静,没有染污。要晓得外面境界,顺境...... 大乘佛法是活活泼泼的,特别与现代的社会,开放的社会、开放的思想,非常相应。开放社会当中,如果能学佛,所产生的效果完全是正面的、美好的,的确是真善美慧的人生。说实在话,社会上无论是哪一个行业,真正达到了颠峰,或者是名闻、或者是利养,达到超越常人,这样的殊胜,绝大多数都是在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