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些人听经念佛的时候流眼泪,非常地伤感,这是感动。 2 什么原因?佛给我们说出来,是念佛的音声触动他的善根。 3 他会有这个现象,证明他过去生中是学佛的,而且学得很不错。 4 为什么今天流泪?他前一生在修持功夫还差了一点,没去得了;这一生很幸运又遇到了,他才会有这个感动。 5 念佛...... 1 人生在世,寿命很短促,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一定要知道人生苦短!我们常常看到亲朋好友、故旧知交,年年月月都有凋零的,真是触目惊心! 2 时间过得非常之快,转眼自己就是老年,就轮到自己,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人决定有来世,不学佛的人,对于来世他在怀疑,他不能肯定;学佛的同修,对于...... 1 佛家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为什么说得这么肯定?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向自性里面求,有求必应。我们现在人学佛,是专门作外表功夫,作形式上的功夫,没有向自性里面求,所以求不到。 2 你要向自性里面求,自性是佛!去向佛求,不是向外面的佛求,是向自性佛求,那就有求必应!你向外面的佛...... 1 俗话常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人有命运,富贵穷通,乃至于生死,都有定数。 2 凡夫很难逃得过定数,然而定数可不可以逃脱?可以,那要在乎你自己修福积德。 3 我们世间人,大家心目当中所求的都是一样的,求财富!哪一个人不想有钱?钱越多越好,外国人也不例外。 4 我在美国达拉斯遇到外国...... 1 什么是真正的享受?真正的乐受?诸位只以为,自己得到五欲六尘的享受,财色名食睡的享受,以为这是真的!其实,这不是真的享受! 2 财色名食睡,佛讲是地狱五条根。你贪图这个享受,你就被地狱五条根牢牢地捆住了。试问问,你能享受几天?后面的苦果不堪设想,你有没有看到? 3 圣人,有大智...... 1 鬼神里面虽然也有福德的、有大福德的,但是要讲到觉性,比人还差一等。人比鬼容易觉悟,所以诸佛如来在六道里面示现,总是在人道示现成佛,没有在鬼神道里示现成佛的,没有!也没有在天道示现成佛的。 2 为什么特别选择在人道示现成佛?人道苦多乐少,容易觉悟。天道乐多苦少,出离的心疏忽了...... 1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生活非常艰难,多病、短命,为什么?杀业太重。 2 富贵人家我们也见了不少,富贵人家杀业最重,这就难怪患上老人痴呆症的,大多是富贵人家,你要是知道它的根源,就是杀业太重。 3 在所有一切经典里面,佛都教给我们不可以杀生,这说明杀生是一个很严重的大问题,对自己决...... 一般人生病,大概来说,是有三种原因:第一种,生理上的毛病。像伤风感冒、吃东西不谨慎、受了风寒,这是生理上的毛病,这要找医生。 2 第二种就是冤家、怨鬼找到你。你过去跟他有过节,这下碰到了,所谓中了邪了,这个找医生吃药没效。像悟达国师,他膝盖上长了个人面疮,那是冤家对头找上门来...... 1 这个世间人,第一个是造杀生的罪业!为什么会造杀业?因为贪欲。世间人为贪图美味,为三寸之舌,不知杀害了多少众生? 2 贪吃,这是一切众生的通病!一般人都贪图美味,为了三寸之舌,杀众生,吃山珍海味,不知不觉就造了无量无边的罪业! 3 诸位要晓得,再好的美味到喉咙就没有了,就为这么...... 1 世人生死事大,这是大苦,奈何觉悟此事者不多! 2 佛经说此事最为明了,凡夫上至四空天,下至阿鼻地狱,虽然苦乐享受不同,总不免生死轮回、流转六道。 3 人生尤为苦短,古人说,出息难期入息,今朝不保来朝、功名盖世,无非大梦一场。富贵惊人,难免无常二字。争人争我,到底成空。夸能夸会...... 1 我们现在这个世间,真是天下大乱。这个世界,找不到一个安稳的地方。 2 现在年头不好,人人为苦所逼,身心不能安稳。我相信大家都会有这个感触。 3 现在人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精神压力非常之重。所以往往看到小学生自杀,这在过去可以说从来没听说过的。在过去,哪里会见到这个事情? 4 现...... 1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虽然科技发达,但是世间人人都没有安全感,生活在怀疑、恐惧之中。 2 我们的思想见解非常地混乱,我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都不能够安定。 3 纵然是富有,富而不乐;纵然是贵贤,但是他身心不安,这是我们每一位同修都非常明显地感触到。 4 众生迷惑颠倒,不知道事实真相。...... 1 有同学来问我,家里供的佛像、菩萨像,摆的位置,有人来跟他讲,这样也不对,那样也不对,到底怎么办?这是魔来扰乱。他让你起分别,让你起执着,让你起烦恼,所以决定不能听。 2 佛像供在家里面要供在什么地方?如果你家里面的房子很多,应当要空出一间做佛堂,供养佛;如果房间不多,就供在...... 1 往年,我们有一位校友到大陆去探亲,他听说大陆同胞喜欢黄金,就买了很多戒子、项链、手镯,带到大陆去准备送给亲戚朋友。进入大陆之後,他在车上遇到扒手,首饰全都被扒光了。 2 他也不生烦恼,他说:我送给亲友,跟送给小偷,没有两样,反正都是送人的!心开意解,他不生烦恼。亲戚朋友是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