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过程中,往往必须经历重复的挣扎;重复的创伤、挫折;重复的忧郁感;重复的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无力感。然后,才慢慢地体悟出真理。 不过,虽然我们常常在境界申迷失,落人重复的痛苦烦恼,重复的情绪轮回之中。但是,我们不怕失败,只怕没有耐心,想放弃。学佛就是要有屡败屡......

慈悲伟大的佛陀! 请您垂听一个胆怯的声音,在您的座下恭敬地向您祈愿:我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因为我缺乏勇气和信心,因为我缺乏大方和力量,面对社会,我总是心怀畏惧;面对亲友,我没有顺从承受。我力求奋发,但缺乏豁达的胸襟,我力求上进,但缺乏果断的意志。所以,面对自己过去的一切......

长乐先生:禅宗有首偈语说: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这本来是写顿悟的感受的,但是在普通人看来,这也是得到功名、财富的人,一夜之间的转变。的确,在当前这个新经济时代,十年寒窗一夜暴富的例子比比皆是。那么,这个让普通人看来那么美好,那么值得追求的功名和财富,在大师您看......

我做事的原则是:用心去成就一切,用智慧去成就一切,而不要用金钱去堆砌一切。因为智慧才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凡事不一定要用金钱去庄严一切,但要用智慧去庄严世间。 过去有一句俗语:有钱能使鬼推磨。说明了一般人对金钱的看法,其实一个人不论富有到什么程度,有时钱财不是万能的,佛经......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但成功与失败如影随形,是很难分开的。成功有成功的条件,失败也有失败的原因,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十点: 一、虚荣者败:一个人好虚荣,不切实际,就容易失败。 二、懈怠者败:懒惰懈怠、不求精进、不思勇猛奋发者,当然必败。 三、骄慢者败:骄傲、我慢心重的人难以......

人生有二十最是我从生命中体验出来的,好的要保留,坏的要避免,这二十最是: 一、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一般人总是把对自己不友好的人,当成是自己的敌人,其实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因为外面的敌人容易了解,容易防备,反而是自己不容易认识自己,不容易明白,不容易控制......

人类虽有生命,身体却不能永生,身体必定会有死,死和生是相对的。基督教说人死是安息,依我的了解,人死并不能安息,这个生命了结了,另一生命的熊熊火光又告燃起。有人说:生死由命,一死百了。依我看,人也是死不了的,佛教主张生死轮回,死了再生,生了又死,死死生生,生死不已。 到底......

各位虽然退休了,但是人生仍然是继续的,并不就此为止。我们人生应该要有个未来,未来就是希望。俗语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因此,一个人如果没有未来,活着就没有意义。相信每一个人都希望未来能够长命百寿。张岳军先生曾说:人生七十才开始。岳公为什么这么说......

人生在世界上烦恼的事情很多,譬如我们身体上有老病死的烦恼,心理上有贪嗔痴的烦恼,我们的烦恼真有如大海的深广、树林的茂密,起惑造业,流转生死,皆由烦恼所致。 无穷无尽的烦恼,细思之,不外由于一个我字所造成。由于我执、我爱、我见等等所引起的邪知邪见,让我们产生数不尽的烦恼。......

我常常听到军政各界人士,因回顾他们已往的罪业而慨叹不已。由于他们过去打过仗,到现在年老了,就自怨自艾地说:过去在军队里杀人如麻,罪业深重,真是荒唐透顶!在他心底深处,隐藏着别人所少有的感受。事实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并不是很严重的事情,重要的是要知道悔改。佛法说:......

各位都是退休公教人员,从年轻的时候,就为国家社会服务,四、五十年下来,能够功成身退,这是很不容易的事。在这几十年的服务岁月之中,我想大家难免会遇到得失上的问题。现在老了,得失仍常常在我们生活中发生。 当自己与别人见解上有冲突,彼此不能和谐相处的时候,我们就不快乐了。我们......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很富有,有的人很贫穷?我们又如何来认定什么是贫穷?什么是富有呢?有的人高楼大厦,汽车冷气,锦衣玉食,福禄双全;有的人一生劳碌奔波,工作所得极为菲薄,仅能供给一家数口勉强温饱而已。其原因何在?一言以蔽之,都是由于个人宿世善恶业所招感的果报。 就贫富而......

有很多人因为不知道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所以总把人生过程中的高潮与低潮、得意与不得意,当作好坏的标准,得意顺利的时候就庆幸自己交好运,不得意不顺利的时候,就哀叹倒楣。如果真的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没有所谓得意与不得意的问题,也不会有所谓低潮和高潮的问题了。逆境当前未......

修行的意义 今天的讲题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很多人认为修行是出家人到山里去,或是关起门来在寺院里才能修行。事实上修行二字固为佛教名词,但在每个人日常生活里也都用得到。修就是修理、修正或修持。我们房子坏了破了要修理,家具破了坏了要修理,同样的,我们的生理行为或心理行为如果......

佛学与学佛 很多人都以为佛学很不容易懂,因为专门性的名词太多、经典太多、论书太多、教理思想的派别也太多,初进佛门的人,颇有望洋兴叹而不知何取何舍的困难。即使是专门以研究佛学的学者而言,也很难找到几位精通全部佛学而了无疑问的人来。因此,佛学两字,对于一般人来讲,的确是一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