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的热度,这是耻笑一个人没有恒心,做事才有了开始,接着就后力不继,这就是只有五分钟的热度。 有的人染上了不良习惯,发誓赌咒要改过,可是他只有五分钟的热度,过后就忘得一干二净;有的人听到善行义举,他也立志发愿要参加,可是热得快,冷却得也快,只有五分钟的热度。 情绪化的...... 诸行无常: 世间万象,没有任何事物是长久永恒不变的,一切都是由一个起因和后来的条件相互配合变化而成的。而这种因缘条件组合构成的无常变迁,就是我们的宇宙实性,佛教称之为空性。有生命就会有死亡,再美好的事物也会变坏,变化是宇宙的真理,人,因企求永远美好,害怕死亡而生出了痛苦...... 要使我们所处的世界变成净土,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不管外在的环境如何,最重要的是先从个人做起。首先自己不做有损他人的事,才有希望人人都不会做自损损人的事;一个人影响十个人,十个人影响百千个人,才可能使环境里的每一个人都成为悲智双运的菩萨。纵使不成为三宝弟子,也希望他们都能相...... 我十几岁在上海念佛学院的时候,除了上课,也做很多杂事。有一天,全班同学都被派去擦窗户,我很快就把分配到的玻璃窗擦好,于是四处蹓跶,看看其它同学擦得怎么样。 我注意到有一位同学,他不是在擦窗子,而是不停地用抹布打玻璃窗。我对他说:你很辛苦哦! 倒霉啊,分到这么脏的玻璃窗。...... 要如何修?我常说,人要站稳现在而往未来看。有的人老是想到过去,有的人则常担心未来,未来的事未可知,但愿那是美好的,当要有迎接厄运光临的心理准备,即使可能是一种最坏的结局产生。想想,还会有什么事会比死更可怕?如果不幸必须坐牢,也还没有到死的程度,何况坐牢也还没有发生。现在...... 一个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般人大多是为了自己而活,希望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发展自己的抱负,追求自己的理想,或是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期盼能对自己、对家人有所交代。 大多数人从小到大就有这样的期待,也养成这样的习惯。结果,自我的期许、希望拥有的生活,未必能够尽如人意;...... 世间的万事万物,不论是山川大地、环境中的任何事物与现象、我们的身体、思想、心理反应、等,都是在不断的变动之中,没有一样是永恒不变的,甚至包括所谓的原则、真理,也会随着时空的不同,而阶段性的有差异。到了该改变的那一刻,应该要放下的就要放下,不需执着。 但是要做到不执着谈何...... 人如果活在希望中,就能够产生活力;如果活在绝望中,就很容易失去求生的意志。因此不管有没有崇高的理想,希望是人人都必须有的。 多数人都有梦想、都有企图心,不过,只有少数人能完成梦想、实现企图,事与愿违者比比皆是。有些人汲汲营营于名利的追求,然而命运捉弄人,意想不到的阻碍却...... 从自我肯定、自我提升,到自我消融,是从自我到无我的三个修行阶段。事实上,在未肯定自我之前,是无法达到无我的境界,所以,我们必须先从自我肯定练习起。 自我肯定就是肯定自己的所做所为,不管是对于过去或现在的所做所为,都要负起责任;对于未来,也应该有一定的方向和规画。 那么,...... 爱美是人的天性,现代女性为了追求美丽,花费了许多金钱来整容、塑身,或是购买高级化妆品,所以在各种媒体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化妆品、整型美容广告。这些现象反映出现代人因为心灵空虚,所以致力于追求外表的美丽,希望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虽然说:人不可貌...... 如果人生而没有目的,生活便显得十分空虚。如果生命欠缺意义,便会像行尸走肉一般,何必要生活着受苦。假使生存而没有价值,不仅生存的本身变成多余的赘物,而且也白白地浪费了世界的许多资源。人生的目的,凡夫是来受报还债,菩萨行者是来修道还愿。人生的意义,则因人的身体难得,而又能够...... 害人的感性就是有心欺骗他人,蓄意使人上当,或者自己的性格不稳。性格不稳的人,经常会发脾气,而发了脾气之后又常常后悔。有的人生气时就去拜佛,可是拜完佛,看到人又发脾气,发了脾气再拜佛。我经常遇到这种人,他们告诉我:师父,我信了佛,知道不应该发脾气,不应该跟人争吵,可是,还......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从知道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开始。所谓好习惯,包括衣食住行等的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的应对言行,不失仪态,不让他人不便,不使他人不舒服,对家人关心,对公共环境爱护,举手之劳做好环保。从观念、心理、口头到肢体动作,都能考虑到自我的品格以及他人的利益,至少......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前面已经做了一些说明,进一步谈有相这个相是什么?《金刚经》中提到四种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用现代的名词来说,就是我们的生理现象、心理现象,以及环绕我们环境的社会现象。什么叫作社会?凡是人和人的关系、组织,以及彼此的互通有无,就叫社会。 ...... 佛教不相信定命论,但是相信因果论。 因果是可以改变的,过去已造的因加上现在的因,可以改变它的结果。众生为了逃避劫数,必须修学佛法。修五戒十善能免除三涂之苦,即刀兵、水火和地狱诸苦;修禅定能暂时免除内心烦恼之苦;若能开悟而得智慧,即可出离三界的生死之苦。 如果自己没有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