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年轻人,刚结婚时,逢人便说,有了家庭生活多么美好、惬意。单身时,回家吃泡面度日,现在一回到家,大门一开,笑容可掬的太太提着拖鞋让我穿上,一进到屋子里,可爱的小狗围着我汪汪叫,餐桌上菜香四溢,你看人生多么美好?拥有家庭多么幸福呀? 一年后,他逢人便诉苦,结婚的烦恼,......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很聪明,有智能,但是聪明智能不是你想要就有,想要就能得到。怎么样才能聪明有智能?我有六点意见: 一、提疑情,探究竟: 禅宗所谓的开悟,在开悟之前,要参话头,要提起疑情,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问为什么?为什么念佛就成佛?为什么我要悟道?世界为什么存在?佛祖为......

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不是一起吃喝,一起玩乐,一起郊游,一起戏闹;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体谅、互相信任、互相了解、互相包容,这才是可贵的情谊。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父母儿女,有丈夫妻子,有长官部属,有亲属朋友;人际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要靠「体谅」来维系,如果有任何一方缺乏「相......

1、 忍一句,耐一时,退一步,饶一着,是为做人的密行。 2、 你大我小,你有我无,你对我错,你好我坏,是为做人的密行。 3、 每日小额布施,持之以恒,回馈社会,是为做人的密行。 4、 功成不居,光荣成就归于大众,是为做人的密行。 5、 随喜随缘,帮助他人,是为做人的密行......

《大乘起信论》是我最喜爱的佛教经论之一,我曾经五次研读,三次讲说,深感论中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是为人处世的最好性格。 年幼时,我曾立志将来开设农场、学校,服务乡梓。从佛学院结业出来以后,如愿以偿,在国民小学担任校长并兼任教师,令我欣喜不已。当时曾有人暗示我:在世俗上教书,......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是这次佛学讲座的最后一天,我所要讲的题目是人涅盘之后的境界怎么样? 涅盘是我们学佛的人千辛万苦所希望求得的,一个美好圆满幸福的境界,是人生理想的归宿。但是一般人由于不了解涅盘的意义,对涅盘生出种种的误解。例如我们常常看到挽联上写着得大涅盘,......

处在当前这个充满声色诱惑的世界里,我们如何安心立命呢?有四个方向: 一、用平常心来生活: 人的生命中如果只有金钱,一旦没有了钱,生活就会痛苦不堪;如果以爱情为生活的重心,一旦爱情变质了就会很苦恼。所以在世间上,应该要用平常心来生活。唐朝的青原行思禅师说:没有参禅的时候,......

感情的交流,以公理正义为原则;语言的沟通,以体谅包容为雅量;人我的相处,以不违情理为自然;金钱的运用,以量入量出为正常。 夫妻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夫妇之道有三等,你是哪一个等的呢?有以下六点参考: 上等的丈夫,回家帮助太太料理家务。 上等的丈夫会想到太太忙于工作,还要忙于......

人的一生,不是得,就是失;形容人间事,得失而已!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在得失之间,都过了一生。 金钱,有得有失;权位,有得有失;爱情,有得有失。有时此间得,彼间失;有时此时得,彼时失。有的人得而复失,有的人失而复得;得得失失,失失得得,都过了一生。 人都是欢喜得,不欢喜失......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辅导员、各位同学: 今天是佛光山大专佛学夏令营第六期开营典礼的日子,感谢各位同学在课余闲暇发心来学道求法,感谢各位老师、各位辅导员、各位檀越的协助与护持,更感谢十方三宝给予我们的加被! 在这两周之中,各位应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来学习佛法呢?今天,我提......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小时候我和其它人一样,也有喜恶之情。遇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不舍昼夜地去做;逢有不喜欢的事,则弃之如敝屣。有一天,我的师祖卓尘长老和我说:「你喜欢的事情,固然要去做,但也应该有所节制;你不喜欢的事情,如果对他人有益,你也一样要发心去做。」从此我开始......

拒绝是一种艺术,当别人对你有所希求而你办不到时,你不得不拒绝他。拒绝是很难堪的,不得已要拒绝的时候,我建议大家有一些拒绝的艺术: 一、不要立刻就拒绝: 立刻拒绝,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甚至觉得你对他有成见。 二、不要轻易地拒绝: 有时候轻易地拒绝别人,会失去许......

在现在的社会中,大丈夫已不再是男人的专利了。现在有所谓的女强人、女中丈夫,女人也可以做强人,也可以做大丈夫。那么怎样做一个大丈夫呢?有几点意见提供参考: 一、负责任能担当: 大丈夫要能够负责、担当,不只是在事务上负责担当,甚至连部属的过错也要替他担当,对长官交代的任务要......

常听人说: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在社会上和大众相处,要不失礼貌,不失风度;在大众面前要能让人欣赏,让人赞美,让人接受,的确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 如何在大众里相处?我有四句偈给各位参考: 一、见面三句话: 人与人之间常常见面,见了面要有话说,彼此才不会生疏。譬如每天早上......

各位会友,各位嘉宾:大家都是来自全球各个国家的代表,不知道您们是否发觉:我们的主题尊重与包容,正具体地表现在澳大利亚这块人间净土上?多年来,我来往于世界各地云游弘法,建寺安僧,深深感到在许多国家当中,澳洲政府对于各类种族最为包容,对于各种文化最为尊重,对于海外移民,也多......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