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昨天和各位说过了佛教对女性的看法,今天再来和大家谈佛教的福寿观。多福多寿是人生在世普遍的希求,我们每日辛苦奔波、汲汲营营,只不过是为了求得更多的享福,放眼世间的事业,绝大多数和增强身体、延年益寿有关系,贵如秦始皇还遣令大臣为他求取长生不死之药,......

随着「人间佛教」的风起云涌,现在举世的佛教徒增加了。平时经常听到有人统计说中国台湾省的佛教徒有多少,世界的佛教徒有多少,但是总说虽然都是佛教徒,其中却有「信佛」、「求佛」、「拜佛」、「念佛」、「学佛」与「行佛」的不同: 一、信佛: 一般人信佛,刚开始仅止于表示不反对,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我所要讲的是现代青年应有的人生观。 一个人的生活,首先要注重的是物质生活。当物质生活具足了以后,我们还需要精神的生活;精神生活有了以后,还要追求艺术的生活;因为生活中要求真、求善、求美。当一个人确实有了艺术生活之后,他还想要超越而向往宗教的生......

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是非虽然到处可见,不过所谓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只要我们懂得处理是非,自然不会受其干扰。处理是非的方法,有下列四点: 一、不说是非: 俗语说:谣言止于智者。再多的谣言、是非,只要我不说,是非自然消失。 二、不传是非: 我不但不说是非,而且面......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感谢佛陀的慈悲,感谢各位法师的光临,感谢各位护法居士在这样一个风雨夜里来听我讲佛教对行为的看法,我要先对大家护持佛法的行为表示致敬! 我们的行为,常常决定了一生的成败。世间上的人,有的荣华富贵,有的贫苦潦倒,这是为什么呢?有的人把它归之于命运,......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由这简单的两句话,就可以了解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为我国民间所普遍崇信。尤其是观世音菩萨的圣像金容,在都市、村庄、船上,差不多有人烟的地方,都有人供奉,更可见观世音菩萨与我们人间的因缘,的确非常深厚。 观世音菩萨因为「闻声救苦」,所以名为「观世......

「世间上,不论是富商巨贾,或是贩夫走卒,每个人对自我都有一些期许和信仰。一般人除了信仰宗教以外,有的人相信金钱万能,有的人相信权势有力,有的人相信情爱美好,有的人相信友谊关怀胜过一切。当然,也有的人相信因缘果报,但是,芸芸众生中绝大多数的人还是喜欢相信命运」。 以上是佛......

我十二岁出家之后,就进入佛学院念书。我的同学都是高头大马的成年人,在年龄上、在思想上就差了一截,最困难的还是面对艰涩的佛学名相,让我最为头痛,每次上课,我都是在如聋若哑,不知所云中苦苦捱过。 有一天,海珊法师大概看我们不知道如何用功,语重心长地向大家说道:“你们要会利用......

习惯、迷信、感情、权势、欲望、业力虽然能控制我们的命运,但是命运并不是定型而不可改变。因为一切的习惯乃至业力,都是我们自己造作的,只要我们善加摄持正念、谨言慎行,仍然可以将乖舛的命运转变为美好的命运。那么命运又如何改变?改变命运有什么方法呢? 1、观念可以改变命运 佛陀......

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里。修行离开了生活,离开了人间,就没有修行可言。 日常中怎么修行呢?以下提出四点:   第一、以念佛来制心一处: 念佛一声,罪灭河沙。念佛有殊胜的功德,因为佛号可以驱逐我们虚假分别的安心。尤其当心烦意躁时,一心一意称念佛号,念到心......

各位法师、各位信徒: 今天我要跟大家说的是佛教对心识的看法。 我们平时重视身体,却不重视这个心。为了身体需要营养,我们要吃得饱,要穿得暖,知道调理饮食,知道避开寒暑的侵袭,甚至知道化妆、健美,却很少知道要美化心灵。除了爱惜身体以外,其次爱惜的就是金钱,早晚想尽方法,时时......

佛光山住持心平和尚、大会主席慈惠法师、各位法师、各位教授、各位嘉宾、各位发表论文的同学们: 佛光山是提倡人间佛教的,所以刚才主席说,在1990年开始这一天,我们举办青年的学术会议,以人间佛教为研究的主题,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高兴的。我最近几天都在军中说法,回来时,大会主席......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很富有,有的人很贫穷?我们又如何来认定什么是贫穷、什么是富有呢?有的人高楼大厦,汽车冷气,锦衣玉食,福禄双全;有的人一生劳碌奔波,工作所得极为菲薄,仅能供给一家数口勉强温饱而已。其原因何在?一言以蔽之,都是由于个人宿世善恶业所招感的果报。 就贫富而......

财富是每一个人都希望的, 不过君子取财,取之有道。以佛教里面的发财方法,我提出六点来说明,其中前三点是一般世间所共有的发财方法,后三点是佛教发财的方法。 勤劳 :黄金随潮水流来,你也要提早把它捞起来。所以财富都是落在勤劳人的手里。我们中国流传一个故事:老婆婆去世了,交代......

《了凡四训》中提到:人在日常生活里,要随缘尽力实践善行,十例之一,就是「成人之美」。 成人之美,是自他的美德。平时玉成他人一件好事,帮别人说一句好话,助别人一臂之力,给别人一点因缘,都是成人之美。 过去经常说某人是君子,某人是小人。所谓君子,必有成人之美的胸怀;如果是小......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