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最难得的,是有一个正确的生活目标和方向,即是有良好的生活教育。中国古圣先贤教导我们做好人、存好心,这是一世的教育。修得很好的,来世可以生天,欲界六层天都是好人的去处。 佛陀给我们的方向、目标,确实是究竟圆满的-永离三界、永脱轮回。可是一定要明理,明理就是要明了事...... 《华严经》中,世尊详细的叙说了世主护持正法。何谓正法?如来所说的教、理、行、果,称之为正法。佛灭度之后,弟子们将佛所说的音声,整理成文字,称为经典。这些音声和文字,就是教法。教法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理,此理就是如来说教之依凭,即《般若经》所说的诸法实相,所以教里有正确、圆...... 皈依佛,二足尊,二是指智慧与福德。佛对众生说法,尤其着重福德,这也是应机说法,因为一切众生没有不希求福报的。福报在未见性之前,一定要靠修德;见性之后,就是性修不二。所以,对大多数人而言,修福非常重要。此地区修福的人多,必定是国泰民安,生活富裕。经中修福的教诲很多,要细心...... 【深入经藏】 肯定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即是自性,这就是入佛知见,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特别是在现前时代,若没有此认知,自己与一切众生的灾难,就无法避免。要认知这个事实,就必须要深入经藏,而经藏并不是指《大藏经》,而是佛教里的任何一部经典,一部经典所含藏的真理,就能解决问题。任...... 在四十卷《华严经》中,世尊为我们说明,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种种心量,这是很复杂的现象。种种不同的心量,从何产生?不外乎妄想、分别、执着。心量原本是相同的,佛法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我们本来的心量,诸佛如是,十方法界一切众生无不如是。而原本这么大的心量,现在变成这么小;...... 造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众生畏果,菩萨畏因。众生在造作的时候,他没想到果报会现前,他害怕,但害怕也没有办法躲避。菩萨知道业因果报,起心动念时,他就想到将来有不善的苦报,他就不敢做。果报现前,菩萨是甘心情愿承受,不怨天,不尤人。为什么?自作自受,怎...... 世尊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是说我们有幸得人身,而且有机会听到佛的正法,应当要珍惜此殊胜之因缘。这些年,我们认真学习佛的教诲,在现实生活上得到了证明。最浅的常识,佛讲的因缘果报,我们很冷静、细心去观察,确实财布施得财富的果报,法布施得聪明智慧的果报,无畏布施得健康长...... △ 凡夫自无始以来,在三界六道熏习的都是感情,立时断掉,谈何容易!必须听经研教,慢慢熏习。感情是假的,不通教理的人临命终时,对亲眷恩情不断,无法放下,难望超生善处。学道要少攀缘,断情不断慈悲心,增长菩提心,将世间意识断除,没有人情的牵累,没有物质的挂念,才有成就。 △ ...... △ 魔的大根大本即是贪欲,五欲六尘就是魔。菩萨修行宗旨在转识成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智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 △ 经云:善守身语及意业,恒令依法而修行,离诸取着降众魔,此智心者所行道。以最浅显的说法即是:身必须离杀盗淫,语必须离四种...... △ 福田一定要由三宝方面去种。末法时期种福田较为困难,魔子魔孙现出家人相,混在三宝中来,众生以魔当作佛子,常走入邪道。故在末法时代,要多读大乘经典,开智慧,才能分别邪正。 △ 消业要心境都看空了,好坏均不执着,保持平静心才能消旧业,环境好天天享受也是造业,环境坏怨天尤人...... 主持人:今天如果说我崇敬菩萨,崇敬大智慧者,我不烧香是不是他就听不到?因为总是有人跟我们说,你烧香啊,告诉他你来了,因为他很忙啊。所以呢,烧香这件事情它的意义到底在哪里?然后,不烧香是不是我们的虔敬心就比较不够?烧的香到底是给神佛还是给鬼怪?这中间怎么去分辨? 净空法师...... 【何谓佛】 学佛人首先要明确的认识佛。佛是梵文音译,意思是圆满的智慧、究竟的觉悟。智慧、觉悟达到究竟圆满的人,就称之为佛,所以佛不是神仙。 中国古代教育的目标是希圣希贤,希望作圣人、作贤人,而圣贤与富贵、功名、权势是毫无关系的。孔老夫子是个平民,晚年从事于教学的工作,在...... 前不久有二十多位回教的朋友到新加坡居士林来参观访问,有来自中国、澳洲、日本、菲律宾和泰国,想多了解佛教。他们说,佛教道场供养的佛菩萨这么多,他们只相信一个真神。我用简短的时间做了一个介绍,我告诉他们: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佛教里面所供养的诸佛菩萨,都是含有高深教育的用意...... 学佛的同修,用念佛法门接引眷属学佛,遇到家人反对不能接受时,自己要有耐心,认真念佛,使念佛的殊胜功德利益,让家人亲眼见到,亲身体会到,假以时日必定受感化。劝家人念佛,他不能接受,想必是自己表现得不够圆满,不能令人心服口服,所以自己要回头认真努力修学。 修学的方法、途径虽...... 在澳洲、纽西兰,找风景优美、山灵水秀的处所作为道场并不难,问题在于是否有真正修行之人。所谓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佛菩萨必定有应;不但有情众生有应,无情的山河大地也供应你。这就是经上常讲的,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指自己的心,除自己之外都是依报。我们依靠生存的环境,一切人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