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好比一面镜子,善友可以规过劝善,恶友可以引以为鉴,自我警惕。世上有人因为交友不慎,不辨善恶,而误入歧途,因此不可不慎。 有一天,一位信徒请问佛陀:如何才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佛陀告诉他:友有四品,不可不知。 哪四品呢?信徒问。 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 佛陀游化到舍卫国,居住在胜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问比丘们:有一个贪欲心很重的穷人,他心中贪恋着物质,是不是会生起很大的苦恼? 比丘们异口同声地答道:是的!佛陀! 佛陀又问:如果这个穷人受不了物欲的诱惑,向人贷款来满足私欲,这会不会使他生起苦恼? 会的。比丘们回答。 这...... 诸佛菩萨圣诞纪念日(农历) 弥勒菩萨圣诞 正月初一日 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二月初八日 释迦牟尼佛涅盘日 二月十五日 观世音菩萨圣诞 二月十九日 普贤菩萨圣诞 二月二十一日 准提菩萨圣诞 三月十六日 文殊菩萨圣诞 四月初四日 释迦牟尼佛圣诞 四月初八日 药王菩萨圣诞 四月二...... 一个道场如果没有正法,就如同一个人只有躯壳没有灵魂。佛教没有正法,佛教就失去灵魂。庙盖的再大,只是一个表相、一个躯壳,众生不能离苦得乐的;众生要离苦得乐一定要正法的。正法住道场佛教才有希望。推广正法是我们每一个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护法居士,每一个人的责任,佛法不...... 伽弥尼出家不久,有一天,他向佛陀提出一个问题:佛陀!我觉得各种宗教都有祈祷天神,求生天国的方法,佛陀为什么不说呢?佛陀如果也能够开示这个法门,那就更好了。 佛陀反问他:伽弥尼!如果有人把石头丢到河里,然后虔诚的祈求天神,希望大石浮起来,你认为这有可能吗? 伽弥尼说:佛陀...... 从前有个少年由于贫困,苦恼,迷上了求仙拜佛,可以解脱各种烦恼过神仙似的生活,在他家里只有母亲与他相依为命,生活的相当贫困。 母亲见儿子整日念念叨叨,不事农活的痴迷样子,很是担心,母亲除了苦劝过几天,也没有别的办法,少年甚至把母亲当成他成仙的障碍,有时还对母亲恶语相加,母...... 弥兰陀王非常尊敬有过禅悟的那先比丘,那先比丘从禅修中证悟的智能,出言吐语,充满了慧思灵巧。有一天,弥兰陀王向那先比丘道:眼睛是你吗?那先比丘笑笑,回答道:不是! 弥兰陀王再问:耳朵是你吗?那先比丘再回答道:不是! 鼻子是你吗?不是! 舌头是你吗?不是! 那么,真正的你就...... 在一个寂寞的秋天的黄昏,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蹒跚地赶着路。突然,旅人发现薄暗的野道中,散落着一块块白白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人的白骨。旅人正在疑惑思考之际,忽然从前方传来惊人的咆哮声,随着一只大老虎紧逼而来。看到这只老虎,旅人顿时明白了白骨的原因,立刻向来时的...... 『第一、你问我涅盘以后,依谁为师;应依 波罗提木叉 (戒律)为师。 『第二、你问我涅盘以后,应依何安住,应依四念处安住。 『第三、你问我涅盘以后,恶人如何调伏,应默摈置之。 『第四、你问我涅盘以后,经典如何叫人起信,应在一切经首安「如是我闻」之句。 佛陀涅磐前向诸弟子作...... 第一、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求皆属于依赖心,学佛必须要自学、自修、自证。 第二、误以为求佛可以消罪灭障得福报,而自己依然迷执事境为真,贪求不舍,以致烦恼如故。殊不知学佛是依照佛的教导,扫除自己的迷误,而明见自性,以脱出烦恼窠臼。而不是求佛消罪业、得...... 时下,吃素的人越来越多了,到并不是有宗教信仰的人多了,而是人们对每天的饮食更加关心了,到底怎么吃才有营养、怎么吃才健康?很多人把这种吃素也等同于佛教里面的讲的吃素。其实这样的理解有点片面了。 很多刚刚接触佛教的人经常问我,为什么小乘佛教和藏传佛教的部分僧人可以吃肉,而汉...... 我们皈三宝,坚定信仰,尽形寿修学佛法,一定可以改善自己的命运。但何谓命运,是谁主宰人的命运,又应该如何去改善命运,现在让我们站在佛教的立场,作深入的探讨。 一、命运的意义 命是生命,指自然趋势的生活机能,是人力不可能左右的谓之命。运是运动、运行,是一种自动转移,运行不息...... 十九画 【劝门】 劝诫二门之一。见劝诫条。 【劝诫】 教人行善叫做劝,制止为恶叫做诫。如来的教法不离此二门,经藏属劝门,律藏属诫门,诸恶莫作是诫门,众善奉行是劝门。 【坏劫】 四劫之一,即三千大千世界进入破坏的时期。坏劫共有二十小劫,其初十九小劫坏有情世间,最后之一个小...... 十七画 【优波离】 又作优婆离,华译近取,或近执,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持律第一着称。 【优婆离】 见优波离条。 【优婆塞】 华译为清信士、近事男、善宿男等,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和受持五戒的男居士,为四众或七众之一。 【优婆塞戒】 优婆塞所应受持的戒法,即不杀、不盗、不邪淫...... 【器界】 器物世界,是山河大地房屋及一切器用物品的总称。与器世间同义。 【器世间】 指一切众生依之而住的国土世界,因国土世界好像器物,能容纳众生居住。 【器世界】 与器世间同义。 【学】 修学戒定慧。在因位叫做有学,在果上则叫做无学。 【学人】 学道的人。 【学处】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