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告诉比丘们:佛起大慈悲心,想要让弟子们了解念佛法门的深义,就像父亲谆谆告诫着子女,希望子女能够有所成就。专注、精进地念佛时,犹如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佛陀的身形、相貌,视线不曾稍移;心中系念着佛陀的慈悲、定力及智慧。此即念佛的方法。 有一次,阿难背上生了一个痈疮,佛陀让当时有......

释迦牟尼佛夜半踰城出家,雪山苦行六年,最后于菩提树下成就无上佛道。成道后,游历诸国,弘法利生。不知不觉,离开家已十余载。 一日,佛陀观察因缘已熟,于是带领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回到本国──迦毗罗卫国,度化释迦族人。由于释迦族本是高贵大姓,族人一向养尊处优,憍慢成习,不......

从前,北方有一位技艺巧妙的木师,用木头雕塑了一个相貌端正、衣饰逼真的女子。木女能够来回走动,还可以斟酒敬客,只是不能开口说话而已。 当时,南方有一位善于绘画的画师,木师早已耳闻画师的大名。于是,准备了上好的酒食,要宴请画师。席间,木师便让木女为画师斟酒夹菜,画师不知道这女子......

佛灭度后的七百年,在罽宾国,有一只恶龙王,名叫阿利那。这只恶龙经常兴风作浪,酿成灾害,危害百姓,恼害贤圣。罽宾国的人民,都非常害怕阿利那。 当时,国内有二千位阿罗汉,都想把这只恶龙驱逐出境。其中的一千位罗汉,以神通力,震动大地。又有五百位,放大光明。而其他的五百位罗汉打坐,......

从前有个人,赶了很远的路,又累又渴,正好看见一个木桶中有清亮净洁的流水,便俯身大喝特喝。 等到他喝够了,便拱手对木桶说:我已经喝够了,水不要再来了。虽然他说了这一番话,水当然还是照流如故。这人便很生气地说:我已经喝够了,告诉你别再流了,为何还要往外流呢? 旁人见了,便对他说......

很久以前的一个夏季,佛陀在舍卫国与出家弟子们依例安居办道,有一天佛陀举止安详的走向法座,此时弟子们无不以恭敬期盼的心,准备聆听佛陀的慈悲教诲。佛陀低垂着慈眼,对弟子们说:我今天将要到忉利天,利用结夏安居的因缘,为往生忉利天的母亲开示佛法,大众亦可跟随至忉利天闻法。佛陀一说......

罗睺罗尊者在年幼时,即追随佛陀出家修行。初初修行,未满十岁的他,仍有着童稚爱玩的天性,并且经常说谎戏弄他人。每当有居士向他询问佛陀在何处,他便故弄玄虚,混淆视听。若佛陀是在竹林精舍,便告诉对方佛陀在鹫峰山;若在毕钵罗窟,便告知在西尼迦窟,使得这些信众奔波疲累,无法如愿的礼......

在佛陀时代,某日,舍卫国国王波斯匿王在睡眠中,听见自己的左右两位侍卫官争论不休。其中一位说:我是依靠国王才得以活着;另一位则说:我没有依靠什么,完全是随着自己业力所牵引而活着,国王听了这番对话后便沾沾自喜,骄傲地以为是自己的威德服人,准备赏赐那位依靠国王而活着的人。于是派......

一日,佛陀带了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两位侍者一同行脚,近中午时分,一行人感到有些口渴,便在路边的大树下休息。佛陀见不远处有块瓜田,就请阿难尊者前去化缘西瓜让大家解渴。 阿难尊者听从佛陀的指示来到瓜田,见到田里有位年轻女子在看守西瓜,于是阿难上前客气地说道:施主,我的老师释迦牟尼......

小村落里有一户人家,每天早晚都传出清朗的诵经声。主人广德是一位在年轻时就受了三皈、五戒的佛弟子,现在虽然已经步入中年,仍然非常精进用功,而且持守戒律,从不违犯。 世间的事情总是无常、不能预料的,一天,广德忽然得了重病,始终不见起色。他的妻子焦急得不得了,忧心忡忡的问医生: ......

只树给孤独园是佛陀行脚弘化当中的一个重要的道场,它的由来也有一段殊胜的因缘。 波斯匿王统治的舍卫国,在城外几里的地方,有座奇花异树、林木葱郁的美丽林园,是太子 只陀私人所拥有,也是太子最流连忘返的地方。有一天,经常救济孤苦无依、贫穷困苦的舍卫国首富,给孤独长者来见只陀太子。......

玄奘大师幼年时就聪慧好学,而且家学渊源,少年出家后更是勤奋用功,十三岁就能登座于大众前覆讲经论。在博览各家宗论典籍时,发现各宗所说,彼此不一,于是与兄长长捷法师参访四方宿德耆腊,想要解开心中的疑惑;但是,终究未能于论辩当中释疑。于是,玄奘发愿西行天竺,以求法取经:唯有将原......

在佛陀住世的那个时代,舍卫大城中有一位贱民,名叫尼提,因为种姓卑贱,只能为人做除粪的工作以养活自己。 这一天,佛陀在只洹精舍中,观察到除粪人尼提得度的因缘已经成熟,于是带着阿难进城,要来度化尼提。 尼提这时正拿着盛满便溺的瓦罐准备要去城外倾倒、掩埋,远远地望见世尊朝向自己走......

佛法宽广,济度无涯;至心求道,无不获果,乃至戏笑,福不唐捐。 如果我们想要证得须陀洹果,必须将三界中的见惑断除。 这真是不容易的事啊!那三果斯陀含又是如何呢? 斯陀含又名一往来,也就是说在天上、人间一往一来,才能证得阿罗汉。 据说若证得阿罗汉,可以旷劫寿命。 和煦的阳光穿过树荫......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妇人,她只生了一个儿子,因此,她对这唯一的孩子百般呵护,特别关爱。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妇人的独生子忽然染上恶疾,虽然妇人尽其所能的邀请各方名医来给她的儿子看病,但是,医师们诊视以后都相继摇头叹息,束手无策。不久,妇人的独生子就离开了人世。 这......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