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禅师在讲禅:禅可以断除人的无明烦恼。 这时有一个人出来反驳说:我真不知道自己有烦恼。请问禅师,什么叫无明?无明是怎么产生的? 禅师说:这么简单愚蠢的问题你也能提出来? 这个人立刻恼怒起来,理直气壮地质问:你不回答也就算了,为什么要侮辱我呢? 禅师笑着说:这就是无明,无明就是......

石榴禅师有一次看到侍者拿着钵盂往斋堂方向走,就把他叫住问道:你到什么地方去呀? 侍者回答道:到斋堂去。 石榴禅师不以为然地斥责道:看你手拿钵盂,我怎么会不知道你要到斋堂去! 侍者反问道:禅师既然知道,那又为什么明知故问呢? 石榴禅师认真地辩解说:我是问你的本份事。 侍者神色庄严......

有道禅师的禅堂里,除了出家众的禅者以外,也接受在家信徒进来参禅。他希望在家众里,也能出几位像苏东坡、王阳明这样的禅者。其中有一位叫王德胜的在家居士,他道心非常坚固,不仅对参禅打坐相当投入,还放下家事眷属,在禅堂里一住就是数年,即使逢年过节也不回家,只是一心参究。 有一天,他......

挑水云水僧,是一位有名的禅师,曾在好几个丛林禅院住过,可以说饱参饱学,并在各地教过禅人。 他所主持的这一个禅院,因此吸引了太多的僧信学徒,但这些学生往往不能忍苦耐劳,半途而废,使他不得不对他们表示,他将辞去教席,并劝他们解散,各奔前程。此后,谁也没有发现挑水禅师的行踪。 三......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承继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立下一套极有系统的丛林规矩-百丈清规,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即是此意。百丈禅师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曾经也遇到许多的困难,因为佛教一向以戒为规范的生活,而百丈禅师改进制度,以农禅为生活了,甚至有人批评他为外......

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习气呢? 盘珪禅师非常认真的答道:你心急的习气,如果能拿出来,我帮你改正。 学僧道:现在不会心急,有时会忽然跑出来。 盘珪微微......

永平寺里,有一位八十多岁陀着背的老禅师,在大太阳下晒香菇,住持和尚道元禅师看到以后,忍不住的说:长老!您年纪这么老了,为什么还要吃力劳苦做这种事呢?请老人家不必这么辛苦!我可以找个人为您老人家代劳呀! 老禅师毫不犹豫的道:别人并不是我! 道元:话是不错!可是要工作也不必挑这......

有一天苏东坡和秦少游在一起吃饭,两个人因为才华都很高,往往为了谈学论道,互不相让。这天吃饭的时候,刚好看到一个人走过,由于许多天没有洗澡,身上爬满了虱子,苏东坡就说:那个人真脏,身上的污垢都生出虱子来了!秦少游坚持异议说:才不是呢?虱子是从棉絮中长出来的!两人各持己见,争......

渐源仲兴禅师在道吾禅师处任侍者时,有一次端茶给道吾禅师,道吾禅师指着茶杯道:是邪?是正? 仲兴走近道吾禅师的跟前面对着他,一句话不说,道吾禅师道:邪则总邪,正则总正。 仲兴摇摇头,表示意见道:我不认为如此。 道吾追问:那你的看法? 仲兴就把道吾手中杯子抢到手里,大声反问: 是邪......

盘珪禅师说法时不仅浅显易懂,也常在结束之前,让信徒发问问题,并当场解说,因此不远千里慕道而来的信徒很多。 有一天,一位信徒请示盘珪禅师说:我天生暴躁,不知要如何改正? 盘珪:是怎么一个天生法?你把它拿出来给我看,我帮你改掉。 信徒:不!现在没有,一碰到事情,那天生的性急暴躁,......

有一学僧至南阳慧忠国师处参学,请示道: 禅-是心的别名,而心是在佛不增,在凡不减的真如实性,禅宗祖师们将此心易名为性,请问禅师,心与性之差别如何? 慧忠毫不隐藏的回答道:迷时则有差别,悟时则无差别。 学僧又再进一步的问道:经上说:佛性是常,心是无常,为什么你会说无差别呢? 慧......

有学僧请示峻极禅师道:如何才是修行行善的人? 峻极:担枷带锁者。 学僧:如何是邪恶为非的人? 峻极:修禅入定者。 学僧:学僧根机愚昧,禅师的开示,颠倒难明,恳求禅师还是用简明易晓的言辞开示吧! 峻极:所谓恶者,恶不从善。善者,善不从恶。 学僧如堕五里雾中,仍然茫然。良久,峻极禅......

云岩禅师正在编织草鞋的时候,洞山禅师从他身边经过,一见面就说道: 老师!我可以跟您要一样东西吗? 云岩禅师回答道:你说说看! 洞山不客气的说道:我想要你的眼珠。 云岩禅师很平静的道:要眼珠?那你自己的眼珠呢? 洞山道:我没有眼珠! 云岩禅师淡淡一笑,说:要是你有眼珠,如何安置?......

有一位云水僧听人传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法,适逢禅师外出,侍者沙弥出来接待,道:禅师不在,有事我可以代劳。 云水僧道:你年纪太小不行。 侍者沙弥道:年龄虽小,智能不小喔! 云水僧一听,觉得还不错,使用手指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侍者摊开双手,划了个大圆圈,云水僧伸出......

在中国佛教史上,道教的道士和佛教的出家法师,时常辩论、斗法。 有一个道士向法印禅师说道:你们佛教怎么样也比不上我们的道教,因佛教最高的境界是一心,是一乘,是一真法界,一佛一如来,也是一,而我们道教讲什么东西都是二,可以说,二胜过你们的一,比方乾坤、阴阳,这都是二,实在说,二......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