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楚王命令大臣北宫奢铸造一座大铜钟。好的铜钟必定要用七宝合成,敲起来声音才会悠远宏亮。制作铜钟的成本很高,但楚王并没有拨经费给北宫奢,希望他自己劝募做好铜钟。 北宫奢只好依命行事,于是在城外立了一座祭坛,并贴出告示,让大家知道预算经费多少,请民众随喜响应。 经过三个......

佛经中,有这样的一段譬喻:有一位牧牛人,拥有二百五十头牛。他每天都会到一个水草丰足的旷野放牛,让牛群悠哉游哉吃草、喝水。但是,有一天忽然跑出一头老虎,咬死了一头牛。这二百五十头牛,因而少了一头。 牧牛人万念俱灰,觉得少了一头牛对他来说,已经不完美了。为此,他心中很懊恼,一直......

周朝时代有一位专门养斗鸡的人叫做纪渻子。斗鸡,顾名思义,那种鸡是好斗成性的;两只鸡对立时,一只稍微一动,另一只就立即反应,于是两只鸡就冲突起来,彼此攻击,有时斗得鲜血淋漓,遍体鳞伤,鸡毛拔光了,它们还是不甘罢休,到最后通常是两败俱伤,甚至必须有一方死亡。 周宣王很喜欢看斗鸡......

一则佛典故事教导,瞋怒詈骂只会造成对立、冲突,应该用智慧、用爱对待众生;遭遇、见证人间苦难,更要增长智能。 曾经有一身形矮小、面貌黑恶的夜叉,擅自坐在帝释天的宝座上。诸天人见状起了瞋忿之心,不断地骂他。说也奇怪,夜叉恶相渐灭、善色转生,身体也渐渐长大;愈是骂他,夜叉的身形就......

有一个国家很富有,拥有全天下的东西,但是他们的国王却仍然感到不快乐,因为他想要的东西都已经得到了,生活中没有期待,也没有惊喜。 有一天,他对一位大臣说:「你们到别的国家,想办法买一种我们国家没有的东西。」这位大臣心想:「天下所有的东西我们这里都有了,还要到哪里找一样这里没有......

佛经里有一段故事:有位书生以教书维生,但是家乡环境贫困,教书所得很微薄,他只好远离家乡到遥远的都市教书。二十年后,好不容易积存了一些钱,他带着这些钱,和一位同乡结伴启程回乡,想用这些钱让妻子、小孩过好日子。 路途很远,要花费很多天的时间。有一天,他们在郊外看到远处有一间茅屋......

佛陀在世时,有一段时间住在竹兰园精舍,比丘们则散居在山洞或树下,各自用功修行。 有一天,一位拘那罗那先比丘,在山岩下一个洞窟里打坐时,忽然听到声音,睁开眼睛,赫然看到一条毒蛇! 拘那罗那先本能地挥手要拨开那条毒蛇,而毒蛇也本能地转头咬了拘那罗那先的手,而且正好咬在血脉上! 拘......

战国时代,有一位在楚国长大、原籍燕国的人,年岁增长后,常常惦念着自己出生的地方,想要落叶归根。刚好有位朋友要去燕国做贸易,他就与朋友结伴同行。 过了几天,他们来到某个地方,朋友告诉他已经到燕国了,就快要到他的故乡。 又走了一段路,他们看到一间废墟,朋友说:「你看,这就是你以......

佛陀有一段时间住在舍卫国的只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他用指甲挖了一些土,然后问弟子说:「我指甲上的土多,还是大地的土多?」 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弟子回答说:「世尊啊!您指甲上的土很少,怎能和大地的土比较呢?」 佛陀说「对啊!具足慈悲的众生就像我指甲上的土这么少;而慈悲心尚未被启发......

某个安适的午后,人们正在树下乘凉、聊天时,突然听到一只小鸟奋力鼓动翅膀的声音,以及哀凄无奈的叫声。 仔细一看,原来有只小鸟飞得低低的,一下子就掉落下来;再一次挣扎着飞起来,却又掉了下来,看来非常痛苦的样子。可是有一群小孩却很兴奋地追逐牠,大人们看到了,也当成好玩的事,哈哈大......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在外看到人家在办丧事,为了祭拜亡者,杀了许多生灵,因此个个表情悲戚。佛陀知道后,悲悯地说:「这就是众生的颠倒啊!殊不知人死了,屠杀生灵的行为对亡者一点益处也没有,反而是生者在自造恶业。」佛陀接着讲了一段故事: 从前一户有钱人家办丧事,请了一位婆罗门来承办......

佛陀在世时,有一则公案:一天黄昏,波斯匿王来到佛陀讲经说法的只树给孤独园拜访佛陀。佛陀看到波斯匿王灰头垢脸、全身都是灰尘,就问:「国王,你从哪里来?为什么全身都是尘土?」 波斯匿王回答:「佛陀,我从婆提老者家里来。这位老人过世了,家产没有人可继承,所以必须归入国库,我专程去......

安徽省有一个地方做采石矶(位在当涂县西北),得名的来源有一段很感人的故事 。 传说采石矶曾经有好长的一段时间没有下雨,八个月至一年当中,连续艳阳照的炎热天气。所有的井都陆续干涸,连原本滚滚而来、浩荡充沛的长江水,也变成细长的水线。 长江附近几百里的人家所需的用水,都得到长江汲......

佛灭度后,在印度有一位国王叫乌斯迦,这位国王心地善良,对百姓施以仁政。他有一个儿子,眼睛非常美丽,几可媲美印度的一种美目之鸟──拘那罗鸟。国王便以「拘那罗」为儿子命名。 太子长大后,剑眉星眼,相貌堂堂,而且行为端正慈悲。国王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有天带太子到寺院礼佛。长老耶舍尊......

佛陀在世时,有一次在河的对岸讲法。有许多比丘想渡河去聆听,但是,河边只有一条船。船主告诉比丘们:「我的船已经很旧了,你们这么多人要坐,会很危险!」由于比丘们急着要到对岸听法,根本无视船主的忠告,还是全部都上了船,船主只好勉为其难地开船。 当船行驶到河中心时,比丘们发觉船底渗......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