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度是唐朝人,年轻时,一贫如洗,在乡下的私塾中以教书糊口维生。他的学问虽然渊博,无奈时运不济,屡试不中。 有一天,他走到街上,经过一座寺院,看见一行禅师正在替人相面。他等大家都走了以后,才去请教自己的面相。一行禅师熟视良久,说:你天生贱相,今生不但没有希望考取功名,而且眼光...... 一家公司的老板正在气头上,他对公司经理大声呵斥。 经理回到家对妻子大声呵斥,说她太浪费了,因为他看到餐桌上的饭菜太丰盛。 妻子对儿子大声呵斥,说她太懒惰了,因为他干什么都磨磨蹭蹭的。 儿子对保姆大声呵斥,因为保姆打碎了一个碟子,伤着了一位行人。 行人是一位妇人,她一番吵闹后赶...... 慧明对佛很虔诚,也希望自己的家人都信佛,可是却遭到了丈夫的抵制,说你咋信佛我不管,但别打算让我也和你一样,我是红尘中人,与佛无缘。而且一见她要讲说佛理,马上就躲得远远地。 慢慢地,慧明也就失去了劝他一起向佛的信心。 慧明的情况并不是个例,不少居士也和我谈起过类似的情景,他们......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善良的本性,但是被后天习气薰染,而有种种不同的心态。 在一个乡村里有户人家,家中有奶奶、爸爸和妈妈,还有一个小男孩。他们家附近有座佛寺。这孩子个性耿直,反应有些迟钝,但妈妈还是很有爱心地扶养他。 男孩到了就学年龄时,父母送他去上学,但是,有些同学曾...... 人生病有时候是对人类的一种警惕,让我们知道人生的无常,不知道什么时候病苦灾难会来临,警惕我们要赶快把握人生:今天不做、明天不做、今年不做,不知道是否还有明天、明年可做?因此而能时时刻刻警惕自己不敢松懈。 不只是凡夫身有病是正常,连佛也会有病啊! 有一天佛陀和阿难出去托钵,他...... 从前有一位农夫,原本过着安贫乐道的生活,天天拿着锄头巡田看水,逍遥自在。 有一天,他挖地时,突然铿一声,挖到一个瓮,瓮里有一尊金光闪闪的金罗汉! 他把金罗汉拿给金匠鉴定,金匠说:恭喜你!这是纯金的金罗汉!又说:有一尊,一定还有其他十七尊,如果十八尊都收集到,那就价值连城啊!...... 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人来世间,都有各自的使命,唯有尽量发挥自己的优点,为人群服务,才能展现生命的妙用。 战国时代有位哲学家庄周,有一天,庄周的朋友惠施告诉他:魏王给了我一些大葫芦的种子,我把它们拿去种,长出来的葫芦果然很大,可以容纳五升的水,但是装满水后拿起来就破了。既然无...... 无数劫以前有一只猴子,它在深山中修行,它的心地非常仁慈、友爱,能够爱同在山林中的一切动物,心中常怀有大慈大悲的心念。 有一天它在树上采水果时,突然听到山谷中很深很深的地方,传来求救的声音。它内心就想:虽然断崖山谷很深,很危险,但不忍心不去救他。所以还是循着声音,想尽办法攀着...... 一般我们厌离娑婆,要观照这个世间的苦、空、无常、无我,包括把他人的痛苦也观照为自己的痛苦才能生出厌离心。可能这些说的很多,也无动于衷。 宋代有一个大官员叫吴信叟,可能由于做官,家庭环境很好,他也害怕自己厌离心很难出得来,就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方法。他做了一口棺材,每天晚上就在棺...... 一千多年前,日本有一座古城,城主的小公主长得非常美丽,像秋月般清明柔和,人见人爱;人们心中若有烦恼,一见到她就自然而然生起欢喜心,因此大家都称她为光明女子。 公主十四、五岁时,向父亲请求说:我希望到城里去,看看百姓的生活情形。城主觉得女儿已长大,应该多了解世间的人事物,于是...... 以前,大陆乡下地方每逢过年或农闲时期,农民们都会藉由各项休闲技艺活动来增添热闹气氛。有一天,一群人聚集在县衙门外等着向官员恭贺新禧,其中包括一对穿着宽大衣服的父子。 这对父子待村民们一一向县老爷和多位县官叩头、道喜后,说:我们父子俩是走江湖讨生活的,看县老爷要我们变什么戏法...... 很久以前,在日本有一间寺院住了一位明理聪慧的小沙弥,还有一位贡高骄傲的小沙弥。 这位骄傲的小沙弥,常以为自己的才智高人一等,其他人都比不上他,甚至是无用之人。聪明的小沙弥想让他明白大地万物皆有用的道理,于是趁他一边走路,手中还捧着书一边读的时候,大声叫他:站住!骄傲的小沙弥...... 有一天,庄周和朋友聊天时,说了一篇大道理,朋友听了,觉得这篇大道理不知要用在那里?就举了一个例子说:我家门口有一棵大树,那棵大树长在马路边,大得足够让很多人合抱,但是,没有人会去砍伐,因为树身都是树瘤,无法做器具。刚才你说的那些话,就像那棵大树一样,大而无用,让人烦恼! 庄...... 在一座山林中,有只小猴子,非常天真、无邪、清净,对天地万物都很喜爱,不管是一棵树或一个石头,都很认真地观察,经常情不自禁地赞叹:好美啊!听到大地万物的声音,也说:奇妙啊!看到每种动物,不论是凶猛的老虎或柔弱的小鸟,也都觉得很可爱。 有一天,山林起火了,猴爸爸和猴妈妈催促小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