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就是解脱法。但是有很多层次,有浅、有深、有更深的。而佛法的解脱,不仅是最深,而且是最究竟的。 解脱什么?脱苦。有人对我说:我不要佛法来解脱,我不觉得苦,我天天都很自在。我就问他:你要不要得到称心满意的工作机会?要不要娶一位秀外慧中理想的太太?要不要生个把有出息的孩子...... 如果人生而没有目的,生活便显得十分空虚。如果生命欠缺意义,便会像行尸走肉一般,何必要生活着受苦。假使生存而没有价值,不仅生存的本身变成多余的赘物,而且也白白地浪费了世界的许多资源。人生的目的,凡夫是来受报还债,菩萨行者是来修道还愿。人生的意义,则因人的身体难得,而又能够...... 很多人想知道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是女?是印度人还是中国人? 中国人说他是中国人,印度人说他是印度人;也有西方人告诉我,圣母玛利亚大概就是观世音。 曾经有人问我: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是女? 我说:你认为他是女的,他就是女的;你认为他是男的,他就是男的。 究竟是男是女?我有一本...... 问:这句话是不是叫我们不要执着,但也不要因无所执着而冷漠消极,应该提起智慧心、慈悲心、菩提心? 师:一进农禅寺的门,在照壁上就可见到这句话。它本是《金刚经》中的句子,六祖惠能未出家之前,听到有人诵读这个句子,当场若有所悟而决定出家求道,往湖北黄梅见到五祖弘忍,半年之后,...... 问:从医学和心理学来看情绪,它是自然反应,那么佛法是怎么看待的呢? 答:情绪可分为健康的和不健康的情绪。所谓健康的情绪,就是享受、欣赏、欢愉,这是一种快乐的感觉,也就是赏心乐事。 通常若有人说到:你有情绪啊!这多半是指不健康的情绪,包括怒、怨、恨,或是讨厌、疲倦等都是。...... 佛教团体经常举办各种法会,包括祈福平安法会、消灾祈福法会等,可是有人会疑惑为何还是发生了这样的大灾难,那么,举办法会有用吗? 宗教信仰包括了客观、主观的层面,客观方面,会确信有神、鬼、菩萨、佛的存在;就主观层面而言,是自己是否相信 它的存在,如果认为只是假相,只是一种风...... (一)净土的定义: 净土的意思就是佛、菩萨等圣人所住的国土。是佛的功德所成的世界,也可能是佛的愿力所成的世界。其和我们的世界不一样的地方是无病、无恼、无苦的环境。但因为修行的成果不同,所建造的净土也不一样;同样地,在净土里佛所建造的和凡夫建造的不同。因此净土分为四种等级...... 我们要广结善缘,不要结恶缘。因为一旦与人结了恶缘,冤冤相报无尽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万一与人结了恶缘怎么办?冤家宜解不宜结,要想办法把这笔帐理清。但有些帐则是纠缠不清的,你认为自己已经还债了,可能到临死为止,对方还是照样找你麻烦,不会因为你对他好就让他改变。如果遇到这...... 问:当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时,常会在兄弟姐妹间造成紧张,到底谁该照顾年老的父母呢?是让老人家周由子女家轮流居住,还是送到安养中心呢?手足之间该怎么负起照顾责任呢?有时老人家被当人球互踢,实在很悲哀。 答:过去的农业社会,大家都赞叹三代同堂、五代同堂,兄弟不分家,组成大家庭...... 问:现在我想学的东西很多,对于生命的存在和天地万物的法则都很感兴趣。我想首先请问:做人的意义在哪里?佛教认为人生是苦,人因有欲望而痛苦,所以要修行得解脱。可是如果人生是苦,那么父母把孩子生下来让孩子受苦,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而如果人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脱离轮回,为什么还要......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人是有情众生,既然是有情,当然就会有情绪。我们也大都体会过控制不住情绪,反被情绪所控制的苦,甚至常常因为一时情绪冲动而犯了错,事后却又懊悔不已。 情有很多种,第一种是情操,例如哲学家的情操、艺术家的情操、宗教家的情操,以及政治家的情操。这些情操是理...... 话头禅的修行,是以一句话头来达成下列目的:第一、话头能治散乱与除昏沉;第二、话头能使我们的心集中、安定;第三、话头能使我们的心统一和入定;第四、话头能使我们开悟。 话头又被称为不死之药、甘露或是金刚王宝剑。金刚已是非常坚固,金刚王更是金刚之中最好的,所以金刚王宝剑是宝剑...... 问:第四,我请了佛像在家中供养,但未曾举行任何仪式,只是天天做早晚课,请问是否如法? 净空法师答:如法,请佛像到家里供养,不需要做任何仪式。佛像请到家里也不需要开光,这个事情我也讲的很多。大家都希望这个佛像会灵验,就一定要开光,不开光他就不灵了。你请我去给它开光它就灵了...... 现代人的寿命比古代人长,一天走的路,看的书、写的文章,一天的任何生产都比过去增加很多,不过还是觉得时间不够分配,不够使用。 现代人所用的各式各样工具也都非常便利,速度却快得让人非常紧张,不仅为自己带来许多的烦恼,也为周遭的环境及相关的人带来困扰。 现代人的空间感与古人也...... 问:想请教一个说来简单,却很难做到的问题,那就要如何认清自己? 答:在我指导修行时,「认清自己」的层次分为 自我肯定、自我成长和自我消融 。三个层次。自我肯定是先肯定自己缺点,大多采取隐瞒、掩盖或不愿检讨和承认的态度。 人要是这样,很容易演变成一脸的灰尘和油垢,但不愿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