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为什么相爱的人,反而会相互伤害? 圣严法师答: 人的恩怨瞋爱都是并行的;如果只有爱,没有其他的情绪,就不是普通人了。一般的人,愈是对爱的执着太深、太强,就会愈希望对方完全符合自己的理想,变成自己梦想中的那个人;但是,自己却不一定会变成对方梦想中的人,只会单方向地要......

是的,佛教深信祈祷的功能。事实上,从灵验的程度及灵验的比例上考察,佛教远比其他神教的祈祷功能,更显着、更有力、更可靠。 祈祷的原理,是以祈祷者的心力:由强烈的信念所产生的一种超自然的精神统一的定力,去感应被祈祷者(如诸佛菩萨)的大悲愿力,自己的定力与佛菩萨的愿力相应相接......

若是你证悟了,达到牛粪和黄金、手掌和虚空等同的境界的时候,拥有再多的财产也不会影响你、障碍你解脱。 若是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不能积聚太多的财富,不然会变成你的障碍。到时候你放不下啊,自己没有用完,也舍不得给别人,临终的时候,一定会产生一些贪念。这样你根本往生不了,会转生为......

真正达成无梦的境界,要修证到佛之果位才无梦,不但凡夫会做梦,阿罗汉、声闻缘觉乃至菩萨亦然会做梦。俗云:智者无梦。 梦是由睡觉之际,意识起现行,现行而产生执着,因执着再产生种种影像,如山河大地、人事物,这种现象佛门称之梦中意识。 梦中意识可说还没有真正熟睡,似睡非睡所起的......

此时正是你转逆缘为道用的时候,不要嗔恨他,这样只能使双方的敌对情绪增加,如果没有象他这样的无明众生,我们去慈悲谁?正是有他们的愚痴行为,才使我们有机会去修慈悲与忍辱,应把这种逆缘视为德行增长的良机。如过去阿底峡尊者来藏地弘法,上到国王,下至老百姓无一不是对他毕恭毕敬。他......

彼等不能如法,一须以言劝谕,二须于佛前代为忏悔,祈其加被令其回心转意也。当以平心和气说世间富贵人逸乐致苦,贫穷人勤俭致富等事,当作闲话说。久久或可以动心。若加以严厉声色,则便成抵抗矣。不唯无益,且致更甚。但用劝喻祈祷二法而已。(印光法师与念佛居士书二) 又上海黄涵之居士......

问: 有人谈恋爱如胶似漆,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一起。但是要分手了,却恨不得杀死对方。为什么会由爱生恨呢? 圣严法师答: 很多年轻人把爱情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因为他的生命中没有任何其他的使命、目标和理想。只要抓到一样东西,例如感情,就当作生命的全部。 这种人谈起恋爱,通......

问: 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弟子可向观世音菩萨祈求婚姻吗?姻缘真的是前生注定的吗? 净空法师答: 是!是前生注定的。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可以去祈求。但是有的时候求不应,为什么?非理,不如法,观音菩萨不管你。如果你真正,你是个男生,希望娶到一个好太太,能像文王的夫人太姒一样......

在行住坐卧当中,随时随地观察自己的心,不让它生起烦恼。一旦生起了,立即降伏,立即断掉,尽量以正知正念来护持自己的相续。能够把功夫下到心上,从心里转变的话,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这样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也是真正的进步。否则在表面上、在形式上再精进也不会有太大的意义,也......

最好有无我的、空性的智慧,在烦恼刚起来的时候就将它断掉。如果没有这样的智慧,你也可以用一些善法来对治。 所以,要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心态与相续。一旦烦恼生起来的时候,不管是贪心、嗔恨心、愚痴,还是傲慢、嫉妒这些非理作意,统统都要转变、断掉。最好将烦恼转成智慧,将烦恼转为道......

问: 一些讲法者在讲法的时候,特别强调怨亲债主的问题,认为如果没有解决好与怨亲债主的关系,那么在临终的时候就会受到怨亲债主的障碍而无法往生。请法师对此问题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答: 从一般通途教理来看,要解决怨亲债主的障碍问题,这是说得通的。然而念佛法门,它有不共点。 阿......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要远离恶友,远离恶知识。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与恶友交往共处,贪心、嗔恨心、愚痴三毒会逐渐增长,会失坏闻思修行,变得没有慈悲心。对于修行人来说,这非常可怕。所以,要尽量远离那些不信佛的人,甚至对佛法有邪见的人。尽量不要与他们接触,交往。那么这算不算舍弃众......

问: 昏沉死是什么结局?如果是痛死,是否也在消业?一定会前往恶趣吗? 济群法师答: 昏沉而死属于无记,非善非恶,非快乐非痛苦。其结局如何,主要取决于往昔的善恶业力,何种业力先成熟,即往生何处。至于痛苦而死的人,是否一定往生恶处呢?其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回顾平生,因所作恶业......

问: 怎样去除妄想? 济群法师答: 妄想和执着有关,我们越在意的东西,越容易引发妄想。所以,我们要把环境和需求变得简单些,看得淡些,妄想就会减少活动机会。更重要的,则是培养正念。所谓正念,一方面是对事物的正确理解,如无常、空、无我的认识;一方面是建立内在的觉察力,在妄念......

问: 本人学习玄学,涉及到风水、六爻、八卦、相面等,如何看待周易玄学和佛学的关系? 济群法师答: 我对周易并不了解,但从佛教角度来说,并没有对风水、看相等一概否定,只是反对出家人为人看相或勘测风水,尤其是以此谋生,是戒律绝对禁止的。因为佛教强调因果,提倡的是因上努力,果......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