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们吃素,请问可以帮别人买鸡鸭鱼肉吗? 答:最好不要买活的,可以买三净肉,决定不要杀生。佛说的三净肉是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你家里人没有吃长素,你总要照顾家里人,这个可以,但决定避免吃活的东西。 问:一位老菩萨吃素,家里人要吃肉,因此老菩萨天天煮肉给他们吃,感觉...... 问:道场里有放生鸡,请问鸡下的蛋可否卖掉,买香油,让鸡也种福田;或者用其他方法处理? 答:可以,你想得很周到。道场里面有放生的鸡,要注意一桩事情,公鸡跟母鸡要分开,不要养在一起。这样母鸡下的蛋没有生命,不能孵小鸡,蛋可以卖。否则,这个蛋有生命,你卖这个蛋也是杀生,这一点...... 问:弟子主修念佛法门,有一个女儿嫁到天主教的家庭,女婿与外孙均被其祖母、母亲拉去做教徒,但是他们因为工作学习,没有参与活动,也不信。女儿现在既未信教,也未信佛。请问弟子可否替他们祈求家庭平安、和睦,工作进步,及替他们的祖先超度? 答:无论他信何种宗教,你学佛为他回向都有...... 问:师父常说供养道场,供养出家众要有智慧;若道场不办道,出家人失去道心,供养者也需要负责任。但是师父又常赞叹谈禅法师供养道场,是以因果各自负责的态度。又说:做好事不要怕流弊。我们若以尊重恭敬三宝之心,不见道场及僧众过失来供养,即使他们不如法,耽于逸乐,请问我们是否仍能修...... 问:外出参加法会、佛七,日常功课不能完成,请问可以吗? 答:可以的。你到念佛堂来念佛,这就是你的定课。我们出去参学,无论到哪个道场,一定要随顺道场;不随顺,你就把道场破坏了。譬如,这是念佛道场,你到这里来打坐参禅,这是破坏别人的道场。你是修禅,到念佛堂来就照样念佛,这是...... 问:请问思考属不属于起心动念? 答:思考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念头有净、有染,有善、有不善,其中差别很多。与性德相应的善念是健康的,与性德相违背的念头是不健康的。学佛的人要常想佛的教诲,将佛的教诲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这个很重要。做到之后会有悟处,对佛的教诲就有更深更透彻的...... 问:《无量寿经》云: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以意为食。请问若欲是动了妄念吗?若真有起心动念,五欲的其他四欲亦会起现行吗? 答:这是属于初往生的人,到达极乐世界时间不久,他还有这个习气,习气一现行,境界就现前。由此...... 问:听经时,听到浪费常住的水电,这个罪连佛都帮不上忙。我马上省悟,用钱布施给常住来补过,请问这样可以免我的罪过吗? 答:可以。这种浪费,自己知道来补偿,应当没有问题。因为你这是过失,不是罪。 问:我希望全世界各地来参学的同修,能够把念头一转,将新加坡居士林的水电费当作自...... 问:请问念佛人可以在臂上燃香吗? 答:可以!但是要知道燃香的意思是供佛。经典告诉我们,燃指、燃身的意义在于燃烧自己,照耀别人,不是真的叫你烧自己的身体;身体烧掉了,还有什么用处?所以,燃香的真义是在佛前发愿,舍己为人,这叫真供养。能够为别人牺牲自己生命,在所不惜,这是真...... 问:将佛像及经书送人,发现有人不恭敬,请问送的人是否有罪过? 答:没有罪过。他虽然不恭敬,但是佛的种子已经种在他的阿赖耶识里面。所以,将佛像及经书送人是无量功德,这是好事情。 问:弟子的姐姐信奉道教,请问弟子可以将法师讲经的VCD、书籍赠送给她吗? 答:可以。我们在新加...... 问:请问上佛学班好不好? 答:上佛学班要看什么情形,现在一般的佛学班,学的都是一些佛学常识,如果对佛学常识想知道多一些,这个对你有帮助。如果不想知道,也不妨碍,佛法贵专精,不贵多,所谓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才能够得真实利益。学得太多太杂,充其量是个佛学家、佛学学者,但对于...... 问:请法师开示农历七月份的意义? 答:这是民间的风俗习惯。在佛法里,农历七月有一个特别的意义,就是每年的七月是结夏安居。世尊在世时,弘法利生活动的区域,大多在印度恒河流域。而印度的夏天是雨季,每天都会下雨,僧团托钵相当不方便。所以,在这三个月中,出家人不出去托钵,可以接...... 问:某人从事冷冻批发商业,但不直接杀生。几年前还是小生意,现在发展已有七、八十人的规模。员工都很认真的工作,事业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假如现在不做了,会有大部份的员工失业,所以不能立即不做。目前生意由别人代管,他现在开了一个花艺社,自己生活很简朴,做的善事也很多,别人都叫他...... 问:生前有志捐献器官,请问临终前后,动手术切除器官,会不会影响往生? 答:如果临终切除器官时,你没有一点嗔恨心,你可以这么做。如果到那时你又痛苦、又后悔,极乐世界你就去不了,立刻堕落。所以,要有定功才行,没有定功,这是很冒险的一桩事情。你捐献器官,不过是帮助一个人多延长...... 问:听《无量寿经》觉得很相应,很能契入,但是听《华严经》就觉得很茫然。请问是不是境界不够? 答:人有过去、今生,学佛同修决不是这一生才开始学佛,每个人的善根都很深厚。过去你所修学的法门,这一生遇到了,就会觉得很投缘,很欢喜;从前没有学过,这一生遇到了,就感觉很生疏,很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