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者大师 1.智者大师相传为释迦牟尼佛乘愿再来,隋陈时代,大师见临海渔民捕鱼杀生,大起慈悲,以衬施买临海渔沪一所作放生池,兼为渔民讲经说法。渔民闻法后率皆改行转业,好生从善,并献临海江沪溪梁六十三所,达三四百余里,全部作为放生池,是我国有史以来最早的大规模放生,所救活的物...... 一 1.善行的关键就是修心。 2.不断检查心境是否与法教一致,或已被烦恼入侵。 3.如果心能守戒并保持明觉,身和语自然就会跟进。 4.隐匿的瑜伽士是不会跟他人厮混,也不涉入世俗活动的修行者,既不求名也不求追随者。 5.法的根本--出离轮回的决心。 6.如果你让这些迷妄的疑虑和不安支配余生,只...... 一、善导大师开示 1.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岂免哀惭老命;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录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2.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者,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必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3.凡人临终,须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净...... 一 1.佛陀的核心教法是建立在四圣谛之上。 2.四圣谛的教法是基于人类的经验,而潜藏于人类经验中的就是一种追求安乐、避免痛苦的自然愿望。 3.佛法是以所谓的「缘起」来了解因果:一切万法,包括我们所经历的苦与乐,是经由多种因缘和合而生起的。 4.事实上,快乐的感觉是苦,因为其内在存有不...... 一 1.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2.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阿弥陀佛者,应发无上菩提之心;复当专念极乐国土,积集善根,应持回向。由此见佛,生彼国中,得不退转,乃至无上菩提。 3.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有等等无边世界诸佛如来,皆共称赞无量寿佛所有功德。 4.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 一 1.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 郑卫国 2.生活必须勤力,成果应该随缘。-- 梁凤仪 3.人生的意味在于过程,而不在结果。-- 佚名 4.人苟诚心竭力,则无不能为之事。-- 华盛顿 5.人逢顺境不逞强,身处逆境不示弱。-- 顾鸿翔 6.人对人很像面对镜子,怎样的表情得到怎样的反应。-- 佚名 7.千言万语...... 净业修持的助行 三皈五戒是入佛法的初门:三皈五戒,为入佛法之初门;修余法门,皆须依次而入。况即生了脱之至简至易、至圆至顿之不思议净土法门耶?不省三业,不持五戒,即无复得人身之分,况欲得莲华化生,具足相好光明之身耶?《印光大师全集》 念佛当生四种心 一、无始以来造业至此,当生惭...... 一 1.谦则能和,傲则易怒;和为做人成功之本,怒乃处世失败之根。 2.凡事退一步想,易地而处,便可与人无争。 3.眼虽能观是非,但却只见外表;唯有用心体会,才能明察秋毫。 4.让我们享受权利之前,先尽一份义务。 5.心地光明磊落,就能驱逐烦恼;行为磊落,便可铲除忧虑。 6.要人敬己,必先敬...... 1.真正的爱和慈悲甚至可以包容那些有心要伤你的人。试着想象敌人故意生气是为了帮你累积功德。如果你的人生太平顺,你会变得懦弱。 2.没有敌人,你就无法真正深入修行「安忍」,也就是忍让和包容。我们需要敌人,所以应该要感谢他们,从修习利他的观点切入,敌人是你真正的导师,因为只有他能让...... 1.应伐欲稠林,勿伐于树木。从欲林生怖,当脱欲稠林。《法句经.道品二八三》 ※意喻:与其砍掉一棵树,不如砍伐心里造作的欲望之林,因为这些树林让我们心生恐惧与迷惑。 2.灌溉者引水,箭匠之矫箭,木匠之绳木,善行者自御。《法句经.刀杖品一四五》 ※意喻:治水者能够疏导水,弓箭匠师擅于...... 一、在佛前以虔诚的心奉上新鲜花束,有许多功德: 1.能使人变得如花朵般的美丽、令人欢喜,吸引众人目光,人缘极佳,对你过目不忘。 2.能使人嗅觉正常。不会有鼻腔的毛病而无法发挥正常嗅觉功能。 3.能使人身体不会有恶臭,闻起来气味香甜,令你全然的纯净。 4.能使人的道德声名远播,如花香气...... 一 1.凡夫之人对身体和相貌,不论对自己,或异性,都有贪着、好欲之心,此欲心有三:一、形貌欲,二、姿态欲,三、细嫩欲,常对人身观想一旦人身四大分离,即可断此三欲。 2.九想观可断除对肉体的执着,以及对肉体的贪爱: 一、青瘀想。二、脓烂想。三、虫啖想。四、膨胀想。 五、血涂想。六、...... 一 1.感激心便是佛心。悲智为因,菩提为果,乃是佛法之通途。 2.慈悲要为人所不肯为。 3.疾病是学习的最好时机。 4.遇谤不辩,方可深省内心。 5.惭愧是精进的动力。 6.能承认自己的诸多不圆满之处,便可以走上脱胎换骨之路了。 7.我们每天的享受,是在消耗自己生命永久的未来。 8.救助孤贫是慈...... ◎爱自己 1.爱自己,并不违背大乘佛教的内涵。大乘佛教并不认为一个人不应该爱自己。舍离自我与珍爱他人,和爱自己并不相违。事实上,修持大乘法、菩提心,就是爱自己、照顾自己的最好方法。 2.一个人应该爱自己,给自己自由,然而,这是什么意思?在佛教中,特别是大乘佛教,爱自己最好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