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净土宗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这个人很了不起,他给《弥陀经》做的注解,叫《弥陀经要解》。他在《要解》里面,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积罪假使有体相,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什么叫积罪?我们生生世世造的罪业,累积下来的罪业就叫积罪。假使这个罪业要有体相,我们今天讲,要有个体积、......

我们如果在这一生把机会抓到,什么都放下,一心念佛,真的往生净土,是不是这一生才开始的?不是的,往生到极乐世界你就看到,过去生生世世都在学佛,学了多少世,这一生成功了,脱离六道轮回。你就感到非常幸运,你会很感恩阿弥陀佛,为什么?如果不是这个法门,你要搞其他的八万四千法门里......

唐朝法顺和尚,是长安万年社氏之子,又叫做杜顺,乃社如晦的族长。他在少年时代就受到随文帝的器重,每个月都赐给月俸供养。 非常不可思议的,凡是有病的人,不论其病情如何,只要是和尚面朝着他坐着,没多久病就会好了。 甚至于有一生下来就耳聋的,和尚召唤他到跟前,和他谈了几句话,耳......

第一疑 问曰: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祗应愿生三界,於五浊三涂中,救苦众生。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 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得无生忍者,实当所责。 二者未得已还及初发心凡夫。凡夫菩萨者,要须常不离佛,忍力成就......

一句佛名,是万种功德的结晶,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它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是漫漫长夜里的明灯。尤其是末法时期的众生,人根陋劣,退缘很多。正如《大宝积经》所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证道果),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当代高僧道源法师也说:末法时代的众生,非念佛无以了生死......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每天来到您的座前,以极为恭敬虔诚的心情,称念您的圣号,礼拜您的金容,您的白毫光明照亮整个宇宙,您的法眼有如海水一样清澈。 我们由衷地感谢您在久远劫前,发四十八愿救度我们。 您于十劫前圆满佛道,庄严了极乐净土。 您那里,七宝池中莲华朵朵,八功德水柔软清......

请掀开经本(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四卷)六百零七面,第三行:结释咒意。 经【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疏【释咒意者。以咒附经。经得咒而弥显。以经先咒。咒得经而愈灵。交相为用。应结释也。此咒详见不思议神力传。持此咒者。灭罪往生。故以拔业障生净土为名。陀罗尼者。此云......

◎ 信愿行,是往生三资粮,这三个条件缺一个都不行,一定要做到真信、真愿、真行。信,一丝毫都不怀疑,相信自己这一生一定会往生。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一定会往生见阿弥陀佛,要有这样强烈的信心。 ◎ 真信切愿执持名号,是善中之善,是福中之福。上品功夫成片,每个人肯努力都能得到......

◎南无阿弥陀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门,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的了。这一句佛号是整个佛法的大总持法门。 ◎阿弥陀佛称为万德洪名,具足无量义、无量寿、无量光、无量清净、无量庄严、无量智慧,乃至无量的无量。名号含摄一切法,虚空法界无有一法不包括其中,它超胜了无量无......

观念从什么地方改起?我常常提醒同修,过去念念都为自己,现在念念为众生,这是个关键、关口,就从这里改。从前样样是不如意,怨天尤人,现在知道回头反省检点,知道自己一生的际遇都是自作自受,佛家所谓是回头是岸,真的回头了。佛在一切经里头常常教导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我们老老......

有不少同学常常来问:我们念佛要不间断,可是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佛号就间断了,那这样不就不能成功了吗? 我们念佛,首先要明了,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的意思是无量觉,觉而不迷,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眼见色,耳闻声,乃至于心里头起心动念,统统都是觉而不迷。 譬如我们眼见色,起了一念贪心......

在法界虚空界,无量无边刹土里面,有许许多多佛刹里头有六道、有十法界。我们在《华严经》华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里面读到的,这些诸佛刹土里面的众生,特别是六道众生,迷而不觉,他迷得太重了。 迷了他就造罪业,迷了的时候,把自性里面的般若智慧变成烦恼。这一迷就变了,智慧变成烦恼,......

这一生如果不能认真去修学,这一生还是得不到结果,充其量你会得一点三界六道有漏福报而已,这是肯定会得到,要想在这一生了生死、出三界就不可能。如果我们冷静去观察、细心去观察,念佛往生的人,这些人在世好像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没有值得人赞叹的地方,好像非常平凡、非常庸俗,那是......

这一句佛号的意义太深广了,我在此地略微解释一下。 「南无」不能念成「nn w」,这么念法就错了。这个名号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一定要念汉唐时候的音才准确,念「nā m」,这是古音。 「南无」是恭敬礼拜的意思,亦是皈依的意思,所以此二字是恭敬之词,就是我们顶礼、敬礼、皈......

「据上钞义,一称名号,功德尚然,况本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者乎」。 这是根据《圆中钞》所讲的意思,一称名号,功德尚且如此,一称嘉名,万德齐彰。一称,这个一字,我们要重视,关键就在这个字,一是什么?一心。这一心是什么?没有怀疑、没有夹杂,那才叫一,纯一。如果我们有怀疑,真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