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些人听经念佛的时候流眼泪,非常地伤感,这是感动。 2 什么原因?佛给我们说出来,是念佛的音声触动他的善根。 3 他会有这个现象,证明他过去生中是学佛的,而且学得很不错。 4 为什么今天流泪?他前一生在修持功夫还差了一点,没去得了;这一生很幸运又遇到了,他才会有这个...... 1 我们念佛,常说:你会念不会念?不会念的,嘴里头只有一句阿弥陀佛,没有信、没有愿,这叫不会念。 2 这样念佛,古人说得很好,叫喊破喉咙也枉然。一天纵然念十万声,不能往生。为什么?里面没有信、没有愿。 3 怎么叫会念?每一声佛号里面都具足坚定的信心、强烈的愿望,这就叫会...... 1 唐朝法照禅师是净土宗第四代祖师,他是亲身见到文殊菩萨,向文殊菩萨请教,末法时期应该修什么法门?文殊菩萨传给他念佛法门。五会念佛那个声调,就是文殊菩萨教给法照,法照传给我们后世的。 2 文殊菩萨教我们要系心一佛,系是系念,心里面常常挂念着,念什么?念一尊佛,系念在一尊...... 1 我从小造的业很重,杀生!年轻的时候喜欢打猎,所以杀业很重。而且,做人很苛薄,很喜欢挖苦人。跟人家开玩笑,让人家下不了台,我才好开心。我过去那个为人,你们大家看看《了凡四训》就晓得。袁了凡没有学佛之前那个样子,我跟他就差不多。 2 以后学了佛之后,知道自己造了一身的罪...... 修学性宗、相宗都相当困难,都是上上乘根性。中、下根性的人,唯一的方法就是老实念佛。你不要看这个方法好像很笨、很呆,其实功德不可思议,也是入甚深禅定。一天到晚,行住坐卧,心里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外,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要。吃饱了,穿暖了,什么都不求,就是...... 我好像是在八五、八六年,我在香港讲经,我母亲第一次到香港,我们在香港见面。从解放之后,我们相隔三十六年,第一次见面,她听我讲经,我下台之后跟她谈话,她就讲她非常想念我,我就告诉她:『从今以后不要想我,想阿弥陀佛!』她能听得进去,想阿弥陀佛好啊!将来我们都能到西方极乐世界...... 诸佛的密藏是什么?跟诸位说,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名号功德的究竟,知道的人实在太少。像善导大师讲的,许多菩萨都不知道。他要知道了,他决定念佛,他为什么还要修其他的法门?不知道!不晓得这个方法是成佛最快速、最稳当、最圆满的方法。是因为不知道,他才不肯修...... 作佛的缘最重要的是什么?念佛,念念都跟佛相应,你就决定作佛。不要怀疑自己没有善根,没有佛种,那就错了,一切众生皆有佛种,所以自己要有信心。「净业三福」第三条里面,「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这个我们讲了很多很多遍,那个「深信因果」不是别的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一定要...... 【十往生经云,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这是经上的一段话,这段经文希望大家特别注意。为什么?你要明白这桩事情,不但我们自己得利益,不管我在什么地方,绝对不会遇到灾难,我们中国人常讲逢凶化吉,遇难...... 清代有一位圆融大师,字竺峰,俗姓姚,湖州清德人氏。年至二十,发心出家,薙染于杭州石屋巅烟霞寺,旋于昭庆律寺受具足戒,止持作犯,严守无缺。而笃好礼念,以往生净土,为其一生决定志愿。从不住持寺院,一则恒依人修,如是则让位与贤,二则可免杂心用功。同时,亦不定居一处,合意则留,...... 现在翻开一百一十一页,往生居士第三,清朝甘露寺,江苏镇江县的甘露寺。役就是劳动,甘露寺有一个很勤劳专门在做苦工的仆役。一向不识字所以才会跟你们说,不识字也不要紧,了生死跟识字与否无关。平日在寺院服务做事,非常勤劳谨慎,我们这里的师兄师 姐发大心,来讲堂清扫地下室厕所五楼...... 问:如果每天早睡早起,白天努力做到皈依瞻仰,如说修行,为人演说。但是从不打佛七,或是熬夜精进念佛,请问如此能往生西方吗? 答:当然能。因为五经一论并没有说一定要打佛七才能往生,也没有说一定要熬夜念佛才能往生。我们要依法不依人。 问:家母已经念了二十年的日本《妙法莲华经》...... 《无量寿经》云: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 极乐世界之美、极乐世界之善,说之不尽。世尊在净土三经中对西方极乐世界的描述,仅以众生心识所能解者,举其大概,令十方众生,起欣羡之心。 一、国无恶道: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即畜生、饿鬼、地狱)。悭贪是饿鬼的...... 修行人在一生当中的修学,若不能出三界就不算是有成就,但要真正超越三界,实在是桩难事。净土虽说是易行道(跟其他法门比起来是容易),事实上也并不容易,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 往生的人,实在说,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上根利智的人,他对于事实真相能通达明了,所以他不怀疑、不夹...... 修行用功千万要记住,不能把打妄想当作观照。但在初学,确实是用意识心,若观照得力,妄想、烦恼就会减少,智慧就会增长,这代表修行已步上轨道。如果仍然妄想、烦恼不断,那证明自己观照的功夫不得力,这是通途方法修学的难处。 净土宗的方便,就是用意识心专持这句名号,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