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一位东瓜和尚,名没有传下来,不知什么名字,喜欢吃东瓜,人们就称他东瓜和尚。 他是杭州人,在华严庵出家,出家以后,专修念佛法门,邻近庵有一位慧照师和他打同参,二人很好的同参道友。很奇怪,东瓜和尚,吃饱就跑出去街上走,在杭州街上走来走去。走到晚上就回来,晚上继续念佛,...... 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是会选择很多法门,在七觉分里面,择法觉支是摆在第一。所以我们读很多经典,接触了很多法师,跟我们讲了种种的法,搞得我们眼花缭乱啊。我修这个念佛法门,听说密宗很好啊,听说禅宗很好啊,听说那个很好啊,心里面就有点这山望到那山高。它们那么殊胜,我就这么念佛...... 这个颠倒的有情众生,对于「摄藏此识」,这个第八识的摄藏识,它把内心的业力释放成果报的时候,它的速度是非常的快速,行相是非常的微细。所以我们会误认为第八识在释放业力的时候,它是不生不灭的,是一个恒常不变异的自我,使令我们第七意识产生了错误的认知,所以叫作阿赖耶。 阿赖耶识...... 《大乘起信论》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我们的念头所建立的,这个念头就是我们的心,离开念头就没有外物,这是大乘佛法的究竟了义。 很多人喜欢问一个问题,就是极乐世界到底是物质世界还是心灵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不能简单地说它是物质的或者是心灵的世界。因为,如果说它是物质世...... 问: 请问法师《无量寿经》中所说的边地疑城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大安法师答: 边地疑城是一个比喻的说法,不要理解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旁边有一个真实的城存在。边地是八难中闻不到佛法的地方,称之为边地。疑城亦指往生者夹杂疑心求生到极乐净土,住在 由识心所变现出来的城中,不能见闻...... 1、念佛时心多散乱,或说是年龄关系,如年老心散,不能收束,则老年人决不能往生矣,究竟是否由于年龄,抑功夫未到家之故? 答,汝之不一心,由于心无正见。无正见,故无真信切愿。有真信切愿,未能一心,亦可往生。无真信切愿,纵能一心,亦难往生。以往生由仗佛力故也。(文钞三编卷四答...... 问: 阿弥陀佛的阿字念成ō可不可以呢? 大安法师答: 阿弥陀佛的阿字正确读音念ā,有些人习惯发ō音,也是可以的,如来悉知悉见。无论是念ā音还是ō音,阿弥陀佛都知道我们是在念他。但最好慢慢改过来,因为阿字,华严字母中排在第一,表法界生发音,诸法空义。阿字具无量功德,无量涵...... 一、一句佛号,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第一句来自《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至心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从灭过去所造罪业谈念佛的利益。 二、一句佛号,能熄除人生烦恼,消灾延寿得福慧。 第二句讲念佛的现实利益。南无阿弥陀佛圣号称为阿伽陀药,万病总治。一般的修行方法侧重对...... 前言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才有六道轮回的业报,如何出轮回而到达佛果,是每一个佛教徒急需解决的问题。 佛陀为了解决众生的轮回生死问题,说了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可以修证成佛,但是在修行的路上,有难易,快慢的差别,求其最圆顿,最简易,契机契理,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最为捷径者...... 我念佛是从2003年开始,最初提起佛号,是枯燥的,无味的。但是我依然每天坚持不停的念佛,有天曾经念到22000声,最少每天也是5000声。以后的几年里佛号则是越念越有威力。 到了2005年,依靠解行相应,知道了一些念佛的道理,我念佛还要念6千声以上才能够有少分相应,进入...... 问: 念佛已经有一段时间,只是心里一直有不踏实感,阿弥陀佛真的听到我在念他吗?临终时他真的会来接引我吗? 答: 我跟你肯定的答覆,阿弥陀佛不会来接引你,阿弥陀佛也听不到你的声音。你要问为什么?你有疑心,大乘教里头佛讲得很好,疑是菩萨最大的障碍。怎么样念佛?念佛有三个秘诀...... (一)实相、观相与持名 实相念: 念佛并不是专指口念,心念也是念佛,所以念佛法中,除持名念之外,尚有实相念和观想念各法。实相念即是入第一义心,观佛法身实相,此其所得三昧,是真如三昧,亦名一行三昧。这一法门,本属于禅,但禅心所显的境界,便是净土,故亦摄于净土法中。此法非上...... 信心,唯有两种人能坚定不移地确立,一种是上根利智,智慧很猛利,就像舍利弗、文殊师利菩萨。为什么《阿弥陀经》要向舍利弗来宣说?智慧第一,唯有智慧第一,才能当下担荷,没有怀疑!为什么文殊师利菩萨要修一行三昧?唯有以文殊的根本智才能把这句名号提起来,专心念佛得一切种智,往生西...... 万修万人去。这个话是净土宗的祖师永明法师提出来的。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祖师的开示决定正确。但是不能错误的理解认为我现在都在念佛了,我就属于万修万人去了。不是这样理解的,下面从几个方面说明一下: 第一、万修 ,什么叫修? 就是正助双修。正修就是正行,正行就是称念佛名,...... 念佛往生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在《阿弥陀经要解》中,蕅益大师教导我们建立信心有六点:一、信自,相信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心所变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跟识都是自己,不是别人。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所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那我们现前环境又何尝不如是?懂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