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场的问答

作者:净空法师 南国佛教

问:听经时,听到浪费常住的水电,这个罪连佛都帮不上忙。我马上省悟,用钱布施给常住来补过,请问这样可以免我的罪过吗?

答:可以。这种浪费,自己知道来补偿,应当没有问题。因为你这是过失,不是罪。

问:我希望全世界各地来参学的同修,能够把念头一转,将新加坡居士林的水电费当作自己的,应当要付钱,这样自然就不会造成浪费常住的一分一毫。请问这种观念行吗?

答:这个观念不正确,应当时时刻刻养成节俭的习惯,这样就好。决不是因为我自己可以拿钱,就能任意使用。总而言之,修行是要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与行为。佛是教我们真修行,常住是提供修行的场所来帮助我们,改我们的习惯,成就我们的德行,懂得这个意思,知道自己节俭、惜福就好。

在唐朝时代,‘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提倡共修。在这以前也有共修,但是没有规定,也没有任何约束,多半都是自修。共同在一起,只有研究、讨论、学习经教,修行确实是个人的事情。我们能够想像得到,那时一定有些人懈怠、懒惰,不能克服自己的习气,祖师大德看到觉得非常可惜,所以才提倡共修。共修是依众靠众,大家生活在一起都守纪律,这样才能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自己没有能力克服,要藉大众的力量,这是好事情。当年建丛林、立清规,用意在此地。

所以,我们到道场参学,参是参与,学是学习,就是我们要参与这个团体,跟他共同学习,才能得受用。如果我们到这个道场来,自己用一个特殊的身分,不能与大众生活在一起,不能与大众一起学习,那就完全错了。你不能随顺大众,这个过失要是从《戒经》里去结罪,这个罪过很重,这是破坏一个僧团的形象,属于破和合僧,果报在阿鼻地狱。所以,我常劝导同学,这是个正法道场,每天念佛讲经,一切都有规矩,我们自己已经养成了不好的生活习惯,实在无法与大众一起相处时,自己应当知难而退。离开这个道场,就是护持道场,绝不破坏这个道场的形象,你的功德无量,你做了一桩好事情。你不离开,又不肯随众,破坏形象,你的罪过,我们虽然一句话不说,但是你的果报在阿鼻地狱。

三皈依中,‘皈依僧,众中尊’。众就是今天所讲的团体,社会团体很多,佛门也是一个团体。四个人以上就是一个小团体,就称‘众’。众中最为尊贵、最值得人尊敬的是佛法这个团体。它尊敬在哪里?它是个和合僧团,就值得人尊敬。僧团里没有诤论,能遵守六和敬的戒条,是个和睦僧团,所以是社会一切团体的模范。你要是把模范团体的形象破坏了,这个罪过多重?决定堕三途,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问:一些外道的经常到佛堂来,有些居士不准他们进念佛堂,请问应该怎么办?

答:应当先劝导,他要是遵守念佛堂的规矩,随着大众一起共修,就欢迎他。佛菩萨普度众生,也不拒绝外道。世尊当年在世,九十六种外道跟佛学习,依佛作老师,佛都收容,可见得佛并不拒绝外道。如果他要是不遵守念佛堂的规矩,扰乱大众,我们一定要请他出去,决不能破坏大众修行。所以,不是说他是外道,我们拒绝;而是守规矩的人欢迎,不守规矩的人请他出去。

过去中国庐山远公大师有个好朋友谢灵运居士,这是一位大文学家。他想参加‘东林念佛堂’,但是因为他的习气太重,无法遵守念佛堂的清规,所以远公大师拒绝他。大师还有一位好朋友陶渊明,他很守规矩,远公大师欢迎他到念佛堂,但是他不肯来。由此可知,能够遵守大众共修的规矩,一律欢迎,不论他是否有神通,是否为外道。外道,我们也要接引他,帮助他接触正信的佛法,这才是慈悲心。

问:在寺庙里闻到钟声,因病或疲劳,请问可以不起身吗?

答:如果是早晨,钟声是叫你起来做早课,一定要起来。如果你有病或者疲劳,可以预先请假。总而言之,在常住共住,遵守常住公约,就是莫大的功德,这是诸佛赞叹,龙天拥护。你不遵守常住公约,不遵守常住的规矩,就是破和合僧。你一个人可以这样做,别人也可以这样做,僧团规矩就破坏了,这个罪过是堕阿鼻地狱。

我们天天在常住,确实有意无意的做破和合僧的事情,自己并不晓得。所以,不多听经、不多读经怎么行?现在你有再大的过失,别人看到了不会说,说了得罪你。能够说过失的人,这是大恩大德。但是说了能改,人家才会说;说了不能改,连父母都不会说。一个人能够从善如流,过而能改,这个人是圣贤人,在这一生决定有大成就。

问:阿弥陀佛身金色,请问何以‘净宗学会’供养的阿弥陀佛是白瓷色的?

答:‘净宗学会’成立时,有一位老居士供养一尊白瓷的佛像,这是一尊古董佛像,大概有两、三百年,所以我们将佛像供在大殿,做为我们的主佛像。因为许多人看到很欢喜,我就想到用照相印出来,每位同修就可以请到家里供养。这一尊白瓷佛像就是这样的因缘。我们不必在色相上去分别,只要心里有佛就好。

问:依靠鬼神、作梦、算卦、抽签、护法神等管理道场,而不是依靠人,请问规章制度这样做如法吗?

答:这样做不如法。佛教导我们,对鬼神要敬重,但是决定不跟他学习。我们是佛弟子皈依三宝,我们向佛法僧学习,绝不依鬼神。鬼神纵然发心护持佛法,我们尊敬他为护法神,但是决不能跟他学习。

佛陀在世依佛,佛不在世依法,‘法’是经典。依照经典的理论教训去做,有的经典太深,初学的人看不懂,可以看注疏。看古人的注解比较可靠,看今人的注解,除非是不得已,为什么?古人的注解流传几百年了,如果见解有错误,这本书决定会被淘汰,而它能传下来,时间愈久愈可以相信。今人的注解没有经过历史考验,所以我们看注解还是以古人为主;若古注实在看不懂,才看现代人讲法,作为辅助。

我们亲近善知识,要先打听善知识的师承,他是跟谁学的,因为无师自通不可靠,一定要有老师传承。善知识的老师,若社会大众或是佛门在家、出家的大德对他都景仰、尊敬、赞叹,这样才是可以相信;若师承有问题,他的可信度就有问题。我们亲近善知识,至少要了解善知识三代以上的承传,从这里建立信心。

佛制定戒律,僧团制定规约,教导我们依照章程制度。中国佛教的特色是丛林,‘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清规是戒律的现代化,是戒律的本土化。在中国地区,一定要适合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但戒律的精神不变,只是条文有所修改。因此,每个寺庙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甚至于功课仪规也不同,各有各的家风,都有成就,都有师承。为什么不同?为接引不同根机众生,因此所用的方法、手段就不同,但决定能令大众得利益。所以,不可依靠鬼神。

问:中国东北黑龙江有一念佛堂,董居士带领五十多位同修念佛,并听老法师讲经音带。因部分同修同时修练‘中华养生益智功’,创始人张洪宝主张‘三教合一’练气功。董居士多次劝导他们要一心念佛,但是作用不大,请法师开示救救这些善良的人,因为您讲的话有说服力。

答:我说的话未必有说服力,不过我可以劝导大家,现在世间灾难很多,要认真的发心求生净土,我们这个身体不重要,不必为这个身体付出太多的精力和时间。

每天练身体,真能得长寿吗?若练身体就能得长寿,不练就会减寿,则命运与因果轮回就可推翻了,‘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句话也就是虚妄,不是真实的。我们知道业因果报的理论与事实是正确的,我们实在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多精神保养肉体。我们看到世间富贵人天天讲求保养,身体也不见得健康,寿命也不见得长,还是逃不出因果定律。因此,讲求保养身体,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它误导了我们。

佛法里面没有练功养生,但有锻炼身体。佛法不是用练功、打拳或体操的方法,而是用经行、拜佛来炼身。拜佛和经行是运动,念佛堂念佛主要的方式是绕佛,而止静坐下来念佛是绕累了不得已坐下来休息,休息好了再起来绕佛。所以,佛法是用经行和礼拜来做运动。

这两种运动方式很好,心清净,身运动,非常符合养生的原理 :心要静,身要动。所以,佛法不是没有运动,念佛堂念佛的运动足够了,何必还要练功?我们查遍《大藏经》,佛没有教导人练 功。董居士劝导他们的话都是正确的,希望大家多读佛经,一切依照佛陀教诲来做。

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是心清净,心清净自然身清净。身要在饮食起居注意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身心健康,我们外面环境就健康,这是‘依报随着正报转’。我们过分重视这些世俗的观念,就违背了佛陀的教诲。佛说:‘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又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凡事顺乎自然就健康,违背自然才会产生疾病,我们为何不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随顺自然?

佛教导我们‘随缘度日,而不攀缘’,这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佛经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你真能体会得,我相信你会勇猛精进。为什么?你知道这个机会太难得,一定要抓紧宝贵的时间,念佛求生净土。这是对事实真相和西方极乐世界真正认识透彻的人,才会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死心塌地的一心称念佛名。

问:道场的同修之间确实有不如理、不如法,而且会使大多数人产生烦恼心。请问是否可以单独找他规过劝善?

答:单独的规过劝善,这是很好、很如法的作法。

问:有人说老法师和李木源居士的关系不好了,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答:现在我也听到有些谣传,说是净空法师跟李木源居士关系处得不好,正在闹别扭。这个谣言传得很多,这不是事实,因为我们密切合作,我们都没有私心,都没有自己。怎样才会处不好?有私心就处不好。有私心是什么?每个人有得失,每个人有利害,得失利害不同才产生矛盾。我没有名利心,也没有得失心,李木源居士也没有名利心,也没有得失心,所以我们两个是很好的搭档。

谣言的生起,也许是因为最近我在澳洲跟古晋建立两个道场。去年我在美国有一批图书,从那边运到新加坡来,而新加坡一直没有地方放,放在仓库里面,我看到非常难过。这些书都是我多年辛辛苦苦所搜集的,有一千多箱,可以做一个图书馆。我唯恐这些书籍遗失,最初我是很想把这些书籍捐送给新加坡的大学图书馆。正在此时,澳洲的因缘成熟,台湾的杨老师来帮我整理,他看到这些书籍非常喜欢,他说这些书籍我们都能用得上,叫我不要捐。我说:‘好!此地没有地方放,就放在澳洲。’

我在澳洲买了一个教堂,主要的目的就是放书籍。把这个教堂改成图书馆,希望这些典籍不至于毁坏,并且住在那边的同学开班学习,也都能使用。

这些书籍运过去了,也许有人看到这两个货柜运走,好像是我要搬家,但不是如此。我是把这些东西安顿好,我就没有忧虑牵挂了,到什么地方都自在。

古晋建一个道场,是帮助在家同修。我过去在台湾三十年,受当地信徒们的照顾,我要有回馈、有报答。所以,我在那边建一个念佛堂,并建五十间宿舍,跟旅馆的建筑一样,一个房间住两个人,可以招待一百人。因为在家信徒不是长住,他有时间、有假期才到那边念佛,那边可以招待他,如此我的心才安定。我们受别人的恩,一定要念念图报。‘知恩报恩’这四个字,在《般若经》里是二地菩萨修学的科目。

问:请问同修之间是否各自念佛、听经、读经,无需共同研讨勉励?

答:这要看修学环境,有这个环境,应当共同在一起研讨,互相勉励,这才是真正志同道合的同修。大家在一起决定没有杂心闲话,勇猛精进,自然会有成就。

问:在五台山‘白云寺’建净宗道场,请问是否可依《无量寿经》法会圣众第一、德遵普贤第二、大教缘起第三,圆满而建?

答:这非常如法。

问:弟子愿在五台山为您老修一座琉璃金刚舍利塔,请问是否可以?

答:你不要操这个心,好好念佛求生净土就好。

问:弟子愿在五台山建三千人的讲经堂,请师父经常住世讲法。大陆居士仍盼师父,眼泪流如似海一般,请问师父可否满众生心愿,经常在五台山弘法?

答:在五台山弘法,确实是我早年的心愿。清凉大师一生当中,在五台山讲《华严经》有五十遍之多,这是圣贤的道场,几千年来都让人怀念。每年夏季,我们看到全世界的人都到五台山朝山,参礼佛菩萨的圣迹。所以,能住在菩萨道场,一定是有大福德、大因缘,我们也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如愿以偿。

问:其他宗教有按年或月缴纳会费之举,请问佛教道场是否也如此?

答:佛教道场也有这种情形,但最好是不要,因为有了这个规定,很多人就不敢来学佛了。我们一定是要以佛法帮助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不能障碍他。所以,佛教里面一切的布施供养决定是随缘,不要勉强一定要缴多少会费,这个不好。特别是讲经的道场,从前李炳南老师做出榜样给我们看,讲经道场决定不化缘。讲经道场要是化缘,人家说:‘到那里听经要付钱的。’许多人就不来了,把人家听闻佛法的机会断了,这很不好。他自己供养,那是他的事情。我们对信徒也应该如此,不应有丝毫勉强,也不可暗示他人布施供养。这完全是属于自动的,这种供养称作‘净财’;若强迫供养,这种财就不净了。

问:今有少数在家的同修,时常干预出家人的事,总将自己的见解强加于人,对常住不屑一顾,评头论足,分帮结合,破坏僧团团结,动辄即说净空法师讲:‘道场应该交给在家人管理,出家人不应多管事。’可是管事的人并不懂修行,且不忌因果,由这种不懂因果的人来管道场,后果就不堪想像。请老师详示事理因果,供我们遵循。

答:道场交给在家菩萨管理,这些话我讲过。问题是他是不是菩萨?他要是不懂佛法,他一管就管糟了。确实是在家人护法、出家人弘法,这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示现的。当时的道场都是国王、大臣、长者、居士来管理,出家人绝不管道场。所以,无论在家、出家都要懂得佛法,不懂佛法,如何能管理佛法的道场?这些居士们要想管理道场,我们可以办一个培训班,专门培养管理的人才,请他们来受训。

在佛法,弘法的人是菩萨,住持管理道场的人是佛陀,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常讲,弘法的人功德很大,管理道场的人功德超过弘法的人。道场是菩萨学校,管理人是校长,这些弘法的人是教员,教员是校长聘请来的,校长的功德超过教员,我们要明白此理。

问:吉林省成刚老方丈道场终年讲《楞严经》,大众云集,听经余时就念佛。但有标榜专修净土的同修劝人不要去此道场,并说净空法师讲:‘现在只要诵一部《无量寿经》,再诵其他的经都是杂修。’请开示。

答:凡依照佛所说的经教修行,都是正法。譬如,喜欢《楞严经》就专修《楞严经》,喜欢《般若经》就专修《般若经》,这全都是正法。这位同修造谣生事,说是‘净空法师说的’,我没有这种说法。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品》说:‘修学大乘者,若能专修,最后回向求生净土,统统都能得生。’所谓‘专修’,诸位不要产生误会,以为一定要专念《无量寿经》才是专修,其实专念《阿弥陀经》也是专修,专念《观经》也是专修,只要不夹杂就好。专念《楞严经》,不夹杂其他经典,也是专修,以此功德回向求生净土,决定得生。不但修学大乘任何经论,回向能往生,连修学其他宗教,如果也是专修,修到心地清净也能往生。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心净则佛土净’。专修容易得清净心,你要是搞太多、太杂,得不到清净心,就很难往生。

这位同修标榜专修,还讲成刚老法师的道场不是正法道场,他不会往生,因为他还有分别心,心不清净。《坛经》云:‘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何况成刚老法师是一位很难得的好法师,他的楞严道场没有过,没有过而贬斥他有过,这个人造的罪业是毁谤大乘者。

所以,我们要特别留意,希望也能将此话传给这位同修,他已造作罪业尚不知,真是可怜悯者。一定要懂得‘专修’的意思,多读《无量寿经》就会清楚了。

问:今有一些在家同修到处宣传,说净空法师讲:‘如今修道不在寺院,寺院不是修行的地方,出家不如在家,在家人好修行云云…’。可是国家政策不容许在寺院之外从事宗教活动,出家人更不可离开寺院活动。况且现今花花世界,出家人离开寺院也不易找到如法的修行之地,请问这些居士这种作法是否影响道场和出家众的情绪?

答:这些居士们的作法犯了很大的错误。寺院有不如法的,并不是说中国的寺院没有一个是如法的。纵然寺院出家人做不如法的事,居士也没有资格说,为何要把别人不如法的事统统装在自己心里,把自己的清净心变成污染心?自己已造无量无边的罪过,还自以为是,希望他们多读诵经典,自己就晓得犯了何种过失。

古人言:‘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说话不能不小心谨慎。你对于这些事理和因果不清楚,就不能随便说,说了自己一定要负因果责任。这个道场究竟是如法不如法,如果我们不能透彻了解,随随便便就说,背的因果就大了。我在经上讲的这些话,全被他们误解了,误解了如来真实义,这决定是错误的。

我们看《云谷大师传记》,云谷禅师是一位修行得道的高僧。晚年时许多寺院出家人破戒,云谷禅师看了,没有一句责备的话,都是劝勉他们、原谅他们。你要教训别人,你的境界要比他高才有资格,才有能力教导他。所以,云谷禅师爱护出家人,帮助出家人,这是正确的,这是祖师大德做榜样给我们看,我们要多学习,才不至于在处事待人接物上犯下错误。

在现代灾难频繁的世间,最重要的是修自己。自己成就了才能帮助别人,自己不成就要想帮助别人,没有这个道理。佛说:‘自己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自己要好好的修行,把妄想、分别、执着断除。自己所犯的过失,全都是妄想、分别、执着太重,有这些就不能往生了。净宗讲‘带业往生’,是带旧业不能带新业。现在所造的这些新业不能带去,所以现前的烦恼要能伏住、控制住,有这种能力才能往生。若自己控制不住烦恼习气,看到了、听到了就发作,佛念得再好,也不能往生。

问:我想在中国办一个大型的念佛堂来供养大众,请问老法师是否肯协助我们法宝流通与佛学的教导?

答:你的弘愿非常值得鼓励,但实际环境你了解得不透彻。我在海外接近一甲子,常常希望能回国,往年赵朴老在世时,我们每一次见面,他都提醒我:‘希望法师回国,落叶归根。’我跟老人家说:‘这一直都是我的愿望,我也很想将自己这些年修学的心得贡献给祖国的佛教与同修。可是回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必须国家与佛教界都能接纳我。但是现在国家对我的态度不明显,佛教界也有一些人排斥,不让我回去。’

我过去一直希望能落叶归根,但学佛人要随缘而不攀缘,哪个地方的缘殊胜,就到哪里去。我一生都随缘,所以一直到现在都还在漂泊。大家晓得我没有道场,一生都是寄居别人的道场,新加坡的道场是李木源居士的,我们是作客。去年年底澳洲给我永久居留,所以我才到澳洲为这些年轻法师们建立一个道场,让他们有一个安定的修行养道的处所。我自己要不要?我自己还是不要,我还是愿意在全世界各个地区流浪,我过惯了流浪的生活。

所以,我很想回中国,但缘不成熟。我也很想在中国办培训班,因为中国的同学无论在家、出家到新加坡来都相当困难。缘促成了,我可以不在中国住,我以华侨的身分,你们办佛学院请我去教,这个事情我能做得到。

问:老法师开示说从不向别人募钱,以及出家人最好不要建立道场。我现在接受了别人捐赠的土地与厂房作为道场,请问该如何处理?

答:道场要有道。‘道’是解行,讲经属于解门,念佛属于行门,解行要相应。‘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解行相应,得到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所以无比兴旺。最近居士林有工程,念佛堂与讲堂搬出来,马上就冷清了。这是佛菩萨示现告诉我们,道场只要不讲经、不念佛,就没有人来了,立刻显得萧条,所以讲经、念佛决不能中断。

主持道场一定要懂得此理,要建立道风与学风。但必须要了解当地同修的状况,这个地方的人是喜欢参禅还是念佛,要随顺他们。喜欢参禅的要建禅堂,喜欢念佛的要建念佛堂,因为我们是为他们服务的,决不是让他们来随顺我们,而是我们要随顺当地同修。但是讲经很重要,讲经能开智慧,建立正知正见,如此才有正确的选择。

问:弟子是道场的执事,若有挂单者名义来念佛堂参学,但实际是别有目的,总之是破坏道场规约。我们劝多了,容易与他结恶缘,若不劝导,又违背自己应有护法的责任。请问我该如何做,才能令挂单的同修觉悟,又不与他结恶缘,又能保护自己的清净心?

答:念佛堂如果遇到这些事情,要跟念佛堂的堂主报告,他是管理念佛堂规矩与领众薰修之事。发生这些事情,让堂主在开示当中劝导大众,这样就好。另外,如果是严重的事情,一定要告诉林长,因为他是这个团体的负责人,这些事情由他来处理,这样最为妥当。

问:请问筹建弥陀村之初步构想?

答:这我不能给你们提供意见,因为每个国家地区都有其法令规章,这些问题应当请教当地佛协及宗教局。佛弟子无论兴建哪种事业,决定不可违背国家的法令规章。


   看下一篇:关于经句的问答 看上一篇:关于表法的问答 卍文章欢迎转载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