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学总离不开定慧。就是守法、守规矩、守世尊在一切经典里面的教训,我们遵守着去做。 修行最重要的枢纽就是定,定就是清净心。能在一切顺逆境界中修自己的清净心,不为人事环境所干扰、所污染,那你的道业就成功了。 有定就有慧,慧就是能辨别是非善恶,虽能够辨别,但绝对不会起......

亦称为解脱,如好好持亦能解脱。入菩萨道,三无漏学为根本。学佛千万不要被虚妄的名闻利养迷着。佛法亦有法运,虽衰不会灭亡,因末法有一万年之法运,现在只过去了十分之一。修菩萨道一定要由三无漏学开始,持是手段,慧是目的,定是枢纽。 △ 律在三藏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佛的......

过生日不能杀生,人庆长寿,杀害众生来宴会;庆祝自己的长寿,叫人家短命,哪有这种道理?于情于理都违背了。庆祝庆生,杀生造业来庆生,诸位想想看,这合不合情理?本来自己寿命很长,因为年年这种方式庆生,把自己的寿命减损了。不但寿命减损,来生的苦报,跟这些众生结的冤业,冤冤相报,......

一、紫柏尊者 1.奇男子,须割爱。爱不割,则堕软暖魔网矣! 二、印光大师 2.若当临命终时,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以此至诚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发慈悲,亲垂接引。大家轮班助念佛号时,若见悲痛哭泣,则情爱心生,佛念便息矣。随情爱心去,以致生生世世,不得解脱,欲生西方,万无有一......

一、智者大师 1.智者大师相传为释迦牟尼佛乘愿再来,隋陈时代,大师见临海渔民捕鱼杀生,大起慈悲,以衬施买临海渔沪一所作放生池,兼为渔民讲经说法。渔民闻法后率皆改行转业,好生从善,并献临海江沪溪梁六十三所,达三四百余里,全部作为放生池,是我国有史以来最早的大规模放生,所救......

学佛就是要把自己的念头调到最庄严,最高品质的状态。所谓「南无」就是一种完全的学习,翻译过来也叫「归命」,「归」就如同身在大海即将沉没,那时唯有观世音菩萨能帮助我们,所以嘴巴念着观音菩萨希望赶快离苦。将生命托付在那地方,所以叫「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我师父很少骂我,有一次......

我们曾经在法会中讲过《佛说斋经》。这是佛为了韦耶夫人诚心求而说的。受持斋的功德相当殊胜,但大家求的动机必须正确,不可以人来了,心里还惦记着家庭事业,或想着斋一结束要如何享乐,甚至希求来生的福报,这种心态称为「牧牛斋」,像放牛的人一样,一心一意只挂念明天的水草,......

作为一个在家的佛教信徒,和非信徒之所不同的,即是归依三宝和受持五的要求。也就是说,一进佛门,首先要对佛陀生起崇敬之心。虽然佛陀本身无须由于信徒的崇敬而显出他的崇高伟大,也不是由于佛陀有什么权威而强制信徒对他崇敬,而是为了崇敬佛陀的伟大人格和智慧 ,他将他自己所悟的解脱......

悲哉众生!从无始来,轮回六道,流转四生,无救无归,无依无托,若失父之孤子,犹丧家之穷人,总由烦恼恶业,感斯生死苦果,盲无慧目,不能自出。大觉世尊愍而哀之,示生世间,为其说法,令受三归,为翻邪归正之本,令持五,为断恶修善之源,令行十善,为清净身口意三业之根,从兹诸恶莫作......

凡是众生都有感情,从有感情开始,必得要享受变化,有聚合便有分离,这是世间的常态。那天我看见一个老菩萨很会念佛,念珠都发亮啊!我说老菩萨,你现在好好念佛,不要烦恼,阿弥陀佛一定来接你,趁你现在身体健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好,人不一定要活很久,我这样跟他说。结果呢,他流眼泪......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城东丞相家殿,丞相母名维耶,早起沐浴着彩衣,与诸子妇俱出,稽首佛足一面坐。佛问维耶:沐浴何早。对曰:欲与诸妇俱受斋。佛言:斋有三辈 。乐何等斋。维耶长跪言:愿闻何谓三斋。佛言:一为牧牛斋,二为尼犍斋,三为佛法斋。牧牛斋者,如牧牛人求善水草饮饲其牛,......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僧俱千二百五十。是时难提优婆塞,与五百优婆塞,出王舍城上耆阇崛山,往诣佛所头面礼足,长跪叉手问佛:大德,愿闻优婆塞五,毁犯正有何恶事? 佛答难提优婆塞:楚害生命有十恶事。何等十?现世常怀害心,后世毒心隆赫。恒被痛害怨怨不......

前言 佛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宗教之一,但是佛教的教义和其它宗教教义有所不同。一般宗教把世界归于一个主宰者,宇宙万有的来源都是直线的;而佛教把宇宙万有归于缘起法,宇宙人生都是圆形的,所谓「无终始、无内外」。其它宗教的信仰者,都是希望祈求神明赐给他们身体健康、长寿富贵、升官发......

各位贵宾、各位护法信徒: 禅堂是供给禅者参禅打坐的场所,对外一向是不开放的,故一般人对禅堂都有一股神秘感。 禅堂的建筑通常长有六丈至十丈、宽四丈至八丈不等,不过依参禅人数的多寡(有时多至四百人)而有大小。也有供给短期精进禅坐的禅堂,或是只容一个人的陋室小房子,乃至在僻远......

问:世上飞禽走兽的种类很多,如果人人杀,它们就繁殖越多,将来岂不成了一个禽兽世界? 答:蚯蚓、虫,人是不吃的,但是并未见到满世界的蚯蚓、虫。世界上畜生多,正是因为杀害畜生的人多,冤冤相报。今生杀畜生,来世变畜生还债,这个世界就真成了禽兽世界了!如果能人人杀,则人人不......

1 2 3 4 5 6 7 8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