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若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梵网经第一杀戒》 生者即生命,一切众生都有生命,有生命才可...... (一)无刀兵劫。世上刀兵大劫,皆由人心好杀所致。人人戒杀放生,则人人全其慈悲爱物之心,而刀兵劫运,亦自消灭于无形,此转移世运之绝大运动也,深望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农工家,注意于此,力为提倡,必有绝大效果。 (二)集诸吉祥。吾人一发慈悲之心,则喜气集于其身,此感应必然之...... 1、《遗教经》: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戒律)。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如我住世,无有异也。 2、《大报恩经》:欲报佛恩,当持禁戒,护持正法。夫能维持佛法,三乘道果,相续不断。尽以波罗提木叉为根本。 3、《四十二章经》:佛子离吾数千里,忆...... 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说法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一天清晨,佛陀正在园中经行,一位容貌庄严殊妙的天子来到佛前,恭敬的向佛陀顶礼后,说偈问道: 如何获得好名声?如何获得广大财? 如何获得名流传?如何获得善友亲? 佛陀也以偈语回答天子所问: 持戒能得好名声,布施可得广大财, ...... 佛陀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国中的须达长者有七个儿子,由于他们不信仰佛教,不欢喜皈依三宝及受持五戒,令长者忧心忡忡。 有一天,须达长者语重心长地对七个儿子说:孩子们!你们今生必须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广结善缘,才能培植福德因缘。 七个儿子异口同声地说:爸爸!你要我们皈依三...... 法苑珠林卷九十二中,记载食肉有十种过失: 一、众生是己亲,谓一切众生轮回于诸道,互相生育而递为眷属,以此因缘,故所食之肉无非亲属。 二、见生惊怖,一切众生皆护身惜命,若遇食肉之人,则惊怖远离。 三、坏他信心,世间行善之人,若见僧者食肉,即生毁谤之心,以为佛门中无有真实修...... 舍卫城中有一良家子弟听了佛陀的说法,便皈依三宝,出家修行。当时有一位尊者为他解释戒律道:法友啊!这个名为一种戒,这个名为二种戒、三种戒、九种戒、十种戒、多种戒。这个名为小戒,这个名为大戒,这个名波罗提木叉的制戒,这个名为根本的制戒,这个名为行为的净戒。 他听后想道:戒的...... 罗阅只国有一座高山,山上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很多,风景奇美。山下住着几百户人家,全以打猎为业。天亮时,男人就到山上去打猎,晚间带着鲜血淋漓的兽尸回来。女人们则在门口等候,他们不懂仁义道德,过着像原始一样的生活。 佛陀在定中观察他们得度的机缘已经成熟,便到那里,坐在一棵大树...... 我国大乘佛教的传统,特别重视不杀生与素食,因此吃素就成为佛教徒的标志。 不杀生是佛教的根本五戒之一。根本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出家众根本断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在印度不是佛教所独有,比佛教历史更古老的婆罗门教、耆那教,也各有其五戒。内容虽不尽相同,但均有...... 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怨业,相习成俗,不自觉知。昔人有言:可为痛哭流涕长叹息者是也!计其迷执,略有七条,开列如左,余可例推云。 一曰生日不宜杀生。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己身始诞之辰,乃父母垂亡之日。是日也,正宜戒杀持斋,广行善事,庶使先亡考妣早获超升,...... 前言 这次贵社社长德钦法师,暨李炳南老居士等,发心举行传授在家菩萨戒会,可说是一件具有深重意义而值得赞叹!时际末法之世,佛教衰败,正法沦亡,有心为兴佛教,维持正法者,当先从倡兴戒律做起,佛子若重视戒律,遵守戒律,则佛教自会兴隆,正法自然昌明。反之戒律沦亡,佛教也就毁灭。...... 人从哇哇坠地到老死病榻最多不过百年,这在历史长河里只不过是短暂一瞬。人的一生无时不与痛苦相伴,少时有少时的痛苦,青年有青年的痛苦,中年有中年的痛苦,老年有老年的痛苦,人的一生就是在痛苦中挣扎。回顾人生,真可谓是人生苦短。 那么痛苦从何而来呢?欲。欲望。没完没了的欲望。曾...... 阿难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有一天,阿难独自在花园里静坐,突然闻到园中的花,随着黄昏吹来的风,飘过来一阵一阵的花香。 平常有风吹着花香的时候,由于心绪波动,不一定能闻到花香。当心静下来的时候,又不一定有风吹来,所以也嗅不以花香。 那一个黄昏,阿难的心情特别的宁静,又是春...... 智者大师 智者大师相传为释迦牟尼佛乘愿再来,随陈时代,大师见临海渔民捕鱼杀生,大起慈悲,以衬施买临海渔沪一所作放生池,兼为渔民讲经说法,渔民闻法后率皆改行转业,好生从善,并献临海江沪溪梁六十三所,达三四百余里,全部作为放生池,是我国有史以来最早的大规模放生,所救活的物命...... 八关斋戒,是在家佛弟子在月六斋日受一日一夜内短期受持出家戒,种出世证果之胜因。须一日一次每天受之。即连续受者也要天天受。佛言:如能在一日一夜内受持八关斋戒如法清净者。所求之愿决定成就!包括求生净土,也决得成就!所以受持八关斋戒清净,能得这样的大功德利益!不过,应当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