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我们必须遵守一定的交通规则,才不会出交通事故,警察也不会找我们的麻烦;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也必须遵守一定的生活规则,才能平安、健康、幸福地渡过一生。这个生活规则是什么呢? 早在两千五百年前,佛陀便为我们提供了这种规律,最基本的有五条,一般称为五戒...... (本文摘自《印光大师文钞》卷四) 悲哉众生!从无始来,轮回六道,流转四生,无救无归,无依无托,若失父之孤子,犹丧家之穷人,总由烦恼恶业,感斯生死苦果,盲无慧目,不能自出。大觉世尊愍而哀之,示生世间,为其说法,令受三归,为翻邪归正之本,令持五戒,为断恶修善之源,令行十善,...... 失火了!失火了! 盛大的狂欢酒宴中, 全村人从迷醉中回头一望,朦朦胧胧的视线内,处处火海猛焰;四下张望,松软的四肢根本无以支撑自己找出生路。 这下完了,大家只好等死!有人开始扯发哭泣。 但是,头脑还清醒的人,却脱口高呼:至尊至圣的佛陀不是正好住在村里?佛陀啊,请救我们逃...... 若别释五戒义者。第(一)杀戒。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云。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况学佛之人。岂肯萌其杀念而招苦果。是故佛制弟子。若欲行仁。首持杀戒。杀戒若持。轮回自息。杀业之始。无非以强凌弱。或贪图口腹。或因财害命。故有人杀人。畜杀畜等。都属于瞋杀慢杀。若贪口腹而杀者。......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们烦恼无明的众生,每日放纵身口意业,一任贪瞋愚痴横行,贡高我慢如山,嫉妒恶心如毒。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再不管理自己,整顿自己,我就快要在社会人群中毁灭了! 我再不修正自己,净化自己,我就快要在生死大海中淹没了! 伟大的佛陀! 请您让我重新做人吧! ...... 梵网经序 沙门僧肇作 夫《梵网经》者,盖是万法之玄宗,众经之要旨;大圣开物之真模,行者阶道之正路。是以如来权教,虽复无量,所言要趣,莫不以此为指南之说。是以秦主,识达圜中,神凝纷表;虽威纶四海,而沾想虚玄;虽风偃八荒,而静虑尘外。故弘始三年淳风东扇,于是诏天竺法师鸠摩罗...... 有的人因为怕持戒不自由,怕犯戒,就不敢受戒。其实,在佛教里面,戒律包括的范围很广。持戒个人可以升华,可以净化,可以进步;假如你犯戒了,也有很多的方法让你减轻,比如,忏悔就可以消灭罪业。你说我干脆就不去受戒,也不会犯戒了。你不受戒,你违法、犯法难道就不会失去自由吗?牢狱里...... 六祖云: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世人迷净性,故有淫欲,除卸淫欲,即见净性。清净之性,是我们不迷的本来面目,因此,淫性是可以除,普门品云: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极乐世界无男女,无欲,阿閦佛国有男女相而无欲,娑婆世界有男女,有欲,而可以离,离欲便超欲界,而...... 出身首陀罗族 优波离尊者能被列入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在阶级森严的印度社会,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优波离出身在首陀罗族的贱族,命运注定他就是别人的奴隶,生为首陀罗的种族,在古印度是被认做「初生」的人,其受社会的歧视,好像一块粪土,不值一顾。 首陀罗的人,在路上如遇到婆罗...... 人道状况,我们现在生在人道,这个境界我们亲眼所看见,人是秉五戒十善而得人身,你过去生中五戒持得好,没有毁犯,十善修得不错,这一生能够得人身。虽得人身,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遭遇不相同,祸福不一样。 这些是什么原因?佛给我们讲这些是满业,满业就是善恶的果报。我们到这一道来投生...... 肉食普遍被认为是富裕生活的食物,因此,生活贫困的地区,往往逢年过节时才能吃到肉。但是时代走到今日,社会发展迅速,天天如同过年,于是有越来越多人在饮食上,不再以饱足为目的,更多时候是以自然、健康、营养为取向,所以也造就了素食成为二十一世纪的饮食新潮流。 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 各位新戒: 恭喜你们步步高升,为什么这么讲? 你们刚出家时形同沙弥,现在来南华禅寺求忏悔,受完了沙弥戒,一步一步地圆满你们的僧人身份,明天又要受比丘戒,所以说这是步步高升。 受了比五戒,就要绍隆三宝,续佛慧命,要说这桩事很不容易,如果你们不能发大心,不能认真奉行,受戒就...... 说起戒来,十分容易,拿着戒的放大镜去挑出他人的毛病也非常简单,若要自己百分之百真正做到,世间又有几人及格呢?因此学戒持戒,并非拿着戒尺去衡量他人,去找别人的错处。而是拿着它来省视自我,鞭策自己。一个持戒严谨之人,不但夜闻敲门心不惊,心境坦荡荡的,自己安心还能带给周围的人...... 今天你们各位都正式皈依三宝和皈依戒,本来在佛教里,一般只皈依三宝没有皈依戒。因为佛入涅盘,一切众生都应该以戒为师,所以现在给你们说皈依的时候,顺便也要皈依戒。什么叫戒呢?戒就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们佛教徒很多都犯了一个毛病,就是入主出...... 现在是末法时代,但是佛教徒应该打起精神,立金刚不坏的志愿,将末法转为正法,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如果大家都往真的去做,就可以将末法转为正法;如果佛教徒不认真,不脚踏实地去行持佛法,那正法也转为末法。为什么?因为人正法就正,人偏法就偏。人偏就是人不走正路,不持戒律,尽找戒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