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实际上是由业果感召而来的。业就是我们的惯性、习性、行为。现在的业就是现在的行为、现在的果是由过去的业感召而来、现在的业又会构造成将来的果,所以一个觉悟的人必然是深信业果的,并且把深信业果落实在对人生世界乃至整个身心命运的认识上。 有些人是相信命运的,而出家人相信因果...... 壹何谓因果 几千年来,存在中国人心中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善恶观念,维系着我们社会的道德于不坠,这种具有惩恶劝善之功的法则,就是因果观。 因果,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化的普遍法则。在佛教教义体系中,因果是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佛教的真谛。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人人都不能行这个道理,所以天下大乱。 我们在打禅七,就是改恶向善,是改过自新最好的机会。一念恶,天地会有狂风暴雨发生,造成灾害。如果全世界所有的人类,都能受持五戒,奉行十善,天地会风调雨顺...... 佛陀带领众比丘弟子,向善信居士大德乞食。一行人威仪严整,众人无不投以钦仰赞赏的目光;然而才刚刚转入一条小巷,情势马上有了戏剧性的变化──「此路不通!」一名其貌不扬的婆罗门伸出手指在沙地上画出一道凹线,瞪大眼睛直勾勾地望向佛陀。「你交出五百两金子,才许通过!」佛陀一行人安...... 诸位观众,大家好! 今天我们缘分非常殊胜,能够在台视为大家介绍佛法里面一部启蒙很重要的经典,《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这部经是我在将近五十年前,跟李老师学教时第一部所学的经典。这部经在过去也曾经讲过很多遍,我记得有一次在中广利用广播说过一次,以后有同学从录音带记录下来,整理...... 今天社会动乱,灾难很多,怎样才能趋吉?怎样才能避凶?这个东西不能靠命运,要靠什么?要靠伦理道德、要靠因果教育。印光大师为我们示现,挽救这个世间的劫运,得靠因果教育。人不能不修善,吉凶祸福,真的在一念之间,一念善,大吉大利;一念不善,大凶大祸。 佛法讲得非常透彻,吉凶的因...... 现代社会我们看一看,社会上是些什么?妖魔鬼怪,不是人。什么才是人?人的心里是仁义礼智信,那是人。人的心里面是五戒十善,这是人。如果心里面是贪嗔痴慢、是杀盗淫妄,那就是妖魔鬼怪。所以不能从外表上看,要从心地上看。 现代社会,一切众生都趋向杀盗淫妄,无论我们走到何处,我们仔...... 小富由勤,大富由命。 人世间很多的事情,都是注定,多少人希望荣华富贵,希望高官厚禄,可是,得到的人就那么多,而往往人们在看事情的时候,总是依着表面的现象,却不知道它其中的真正原因在哪。 接触佛教以来,常常听到的就是这深信因果,并且很多的祖师大德,都极力提倡因果教育,了凡...... 为什么学佛要先从做人下手?太虚大师说,学佛先学做人,把人做好了,才能成佛。佛陀,梵文音译,意译是觉悟的人,并不是神,也不是天生的。我们大家是没有觉悟的佛,我们是迷着的,但是我们的本性没有迷。佛揭示了这个奥秘: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这就是真理。凡夫与佛本性没有区别,迷了...... 问:人生一个苦字,一个难字。到底如何走上光明大道? 答:这两个字人人都有,我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可以说亲身遭遇,苦跟难都比一般人要深,要来得严重。可是我的缘分不错,二十六岁,很辛苦的时候,遇到佛法,遇到善友把佛法介绍给我。我认识三位老师,这三位都是真正的好老师,教给我离苦...... 人,为什么有的相貌非常的美丽,有的相貌非常的丑陋,有的身体非常健康,有的就很多的病痛,这是什么道理呢?有十种的恶业,使人相貌丑陋: (一)好动忿怒。 欢喜生一种忿心,就是二十种烦恼中的「忿」。怒,发脾气,多数的女人容易发脾气,虽然也有不发脾气的,不过多数容易发脾气,或因...... 生命有轮回,人在这世上何以命运都不同呢!其实种善得善种恶得恶,每个人都是自作自受,而转换的关键在于听闻佛法,由闻而行可以离苦得乐,透过对佛法的修持进而改造自己的命运。 去年有部电影片名「2012」,内容描述世界末日的灾难景像。有些人看后以此为借口,为自己的即时行乐做出非...... 人道状况,我们现在生在人道,这个境界我们亲眼所看见,人是秉五戒十善而得人身,你过去生中五戒持得好,没有毁犯,十善修得不错,这一生能够得人身。虽得人身,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遭遇不相同,祸福不一样。 这些是什么原因?佛给我们讲这些是满业,满业就是善恶的果报。我们到这一道来投生...... 古时候有位大富长者,家中流行风寒,惟有形似槟榔的庵摩罗果吉以缓解病情,大富长者就让没有染病的一位仆人到果园购买,特别叮嘱道:告诉果园主人,多挑些熟透的甜果,没熟的不要。 仆人来到果园。园主热情地接待他,说:我这里的果子味道都很好,凡是摘下来的果子都是熟透的甜果,没熟的都...... 佛的堂弟阿那律自幼在王宫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一点儿也不了解外面的世界。 一天,阿那律和跋提、劫宾那一起吃饭,主食是大米,三个小家伙就开始讨论米是从哪里来的。 劫宾那说:米是从米缸里来的。有一次我溜到厨房,看见仆人们从米缸里盛出大米,洗过之后放在锅里蒸熟,然后盛给咱们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