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善生子经》上讲: 【淫邪有六变当知。何谓六。】 说如果作了邪淫的事情,当会令自己的生命中会有六种变化。 【不自护身】 就是不能保护自己。 【不护妻子】 妻子是指的妻、和儿女,叫妻、子。 【不护家属】 自己的父母亲属都会遭难。 【以疑生恶】 因为疑心会作恶事。 【...... 父亲文化不高,但因为会为人处世,人缘极好,交人很广,对他赞叹者可谓云集,所以年纪轻轻即被提干,仕途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平步青云。 父亲非常溺爱我,从小对我就是无所不从。我很贪玩,父亲就给我买了很多的玩具,但这些玩具几乎全部拿去公家报销。这些玩具,最后全部被我砸烂丢掉,无一...... 世间一切众生都有恐怖,生老病死是恐怖,天灾人祸是恐怖,生活的逼迫是恐怖,精神、情绪的不安是恐怖,恐怖的事情太多太多!别人有恐怖、有不安,我们能够保护他、帮助他,这就叫无畏布施。 他心安,他不害怕了,离开一切忧悲苦恼,凡是这一类,统统叫做无畏布施。无畏布施范围非常广,把它...... 我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高的位子,得到很大的财富,不是用正当手段,所得到的都是命里有的,不仅命里有,还打了折扣。譬如你命里的地位是部长,一打折扣呢?一打折扣你就变成司长、变成处长,你的位子低了。你命中譬如有一百亿的财富,你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只有五十亿,你就觉得很了不起,其......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印度应化的时候,龙王中有一位领袖,名叫阿耨达龙王,他听闻佛陀说法,欢喜惊叹。有二次他预备了很丰盛的素斋,请佛陀及五百随身弟子,来到龙宫受他供养。 龙宫的外面,有一个宝池,这宝池完全是阿耨达龙王的福德的殊胜,才能得到这一个宝池,所以使用阿耨达龙王的尊...... 学楞严咒,就是佛的化身;不但是佛的化身,还是佛的顶上化佛。楞严咒每一句都有无量意义,每一义都有无量功能。想学楞严咒,持诵楞严咒的人最好能发大心,为全世界诵持,把所有的功德回向给全世界。这样成就的功德果报才大,因为其中没有自私心,不为自求,所以大忏悔文上说:我今发心不为自...... 引言:不伤害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害人者必害己。 这个世上,有人出卖体力,有人出卖知识,有人出卖朋友,有人出卖尊严,最可悲的是有人出卖自己的良心。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出卖良心的多啦,什么假奶粉,假牛肉,不都是出卖良心的做的吗?尤其是做生意,好像不出卖良心就发不了财。甚至有些人...... 人们相互之间喜欢祝愿吉祥如意,其实这仅是良好心愿,而不知吉祥如意有因有果。古人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佛教讲自作自受,可见吉祥如意是从我们善心善语善行所造作招感的。 行善不难,难在持久,难在不求速效。现在人的大多畏难求速,所以略作几件善事,不见效果便放弃了。针对这种现象,慈...... 我曾经讲过人生事业成败的关键是在各人自己的手中,所以我们不要相信命运,不要相信风水,不要相信鬼神,也不要看轻自己,应该自力更生。但是,为什么命运、风水、鬼神什么都靠不住,而自力又靠得住呢?到底人生要靠自力,是有根据的吗?根据什么呢?有!根据因果律;因果律是人生宇宙的哲理...... 诚然,从表面上看,有的人有学问有气质,却没有人赏识,落魄一生,郁郁以终。有的人目不识丁,甚至话都说不清,偏偏他有钱有势,大、小老婆娶好几个。这样,这个世间好像是太不公平,但是佛教有两句话:欲除烦恼须无我,各有前因莫羡人。 佛教的因果业道理,正好为世上种种不平现象:富与贫...... 佛在经上教给我们,吝财得贫穷的果报,修财布施得财富,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报。我们的福报是修得的,你过去世修得多,这一生得的财富多,发大财;你修的少就发的小财;你前生没有修财布施,这一生物质生活一定贫乏。 我们这个世间有很多人,像大学教授这些学者们,他真正有智慧,可...... 一日。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诸比丘宣说贤者五福德因缘。谓贤者说法有五福德。云何为五福德。其人所生。克享长寿。是为一福德。其人所生。饶财多宝。是为二福德。其人所生。端正无比。是为三福德。其人所生。名誉远闻。是为四福德。其人所生。聪明智慧。是为五福德。 贤者说法因何得...... 隔壁的刘某吆三喝四,呼朋唤友,赌牌下馆子,拉帮结派,横行乡里。有一次,他赌博输了钱,就独自一人来到后山,以除烦恼。他刚到山上,就碰见本村的一个猎人,扛着猎枪,领着猎狗,兴高采烈地往回走。他便问道:晓永,今天打了几只野兔?晓永道:打了3只野兔,一只野鸡。刘某看着晓永背篓中...... 施舍财物是富贵的正因,拼命工作只不过是导致富贵的一种助缘而已。假如过去(世)没有布施,今生再怎么努力赚钱,也是赚不到钱或无法存钱的。 我今生见过许多做生意很卖力的商人,甚至还节俭到舍不得住在旅馆而睡在自己的轿车里,做生意勤奋到数天才洗一次澡,可是最后还是负债累累,贫无立...... 佛说:一切世间人们为善作恶所得的因果报应,就像影随着形一样,丝毫不会有差错的。可是世人不信,说是虚妄的说教。孔子也有安命的说法。相信他的,往往加以推算,但只求福利,听到好的心生欢喜,听到灾患就心生厌恶,还以为这命是天所安排的,这是最愚痴的。要知道死和生就像昼和夜;三世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