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8日下午四时许,一位83岁高寿的优婆夷在东林寺安详往生,这位有大福报的老菩萨,便是庐山东林寺代住持大安法师的母亲。 母亲的往生,使大安法师原定19日赴香港参加净土之光诗歌音乐法会的行程不得不延期了。经过商议,在安葬了母亲遗骨之后,大安法师于21日下午二时...... 一、为五欲故,发心念佛,地狱界也。 二、为名利故,发心念佛,饿鬼界也。 三、为眷属故,发心念佛,畜生界也。 四、为胜他故,发心念佛,修罗界也。 五、畏恶道故,发心念佛,人法界也。 六、求天乐故,发心念佛,天法界也。 七、欣涅盘故,发心念佛,声闻界也。 八、慕无生故,发心...... 问: 破戒后,有补救的办法吗?破戒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真诚忏悔,也得下地狱吗?请师父开示! 答: 杀、盗、淫、妄、酒,前四戒为性戒,又为根本戒。毁破根本戒,称断头罪,意为头被砍下来,无法接上去,不可救了。在戒律中,称不通忏悔,必下地狱。所以,对受戒、持戒,要严肃认真地对......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今天是佛七的第一天,我们开始念佛,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念佛?我们常常讲发心,要发什么样的心?一个念佛人要发四种心: 第一是惭愧心,第二是欣庆心,第三是悲痛心,第四是感恩心。 怎么叫 惭愧心 呢?我们没有学佛之前是埋头造业,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和...... 这个要看具体情况。如果大声念,会影响到周围其他众生,让人反感,那就不如小声点。如果没有这些障碍,你大声念,肯定能让很多有形、无形的众生听到,这样也可以给他们种下善根。 有时在家里,在单位,周围的这些众生都不信,甚至反感的时候,你还大声念,会让他们起烦恼,这样就不好了。这...... 《涅盘经》云: 念佛一口分作十六分功德,若有一人布施一世界众生经三月。只将念佛十六分中一分功德亦复胜彼。故知念佛过于财施百千万倍。 西京善道阇梨念佛集中利益云:念阿弥陀佛佛号的二十三种利益: 一、灭重罪障益。二、光明摄受益。三、大师护念益。四、菩萨冥加益。五、诸佛保护益...... 问:姑且不论有钱没钱、健康或生病,一个念佛的人与没有信佛念佛的人,他们的人生会有什么差异? 答:差异很大,最大的差异就是念佛的人他一生有一个方向、有一个目标,他知道将来到哪里去;那个不学佛的人就没有这个,他人生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生不知道从哪里来,死不晓得往哪里去,这的...... 我们一天到晚待人接物,这个心常常保持平静,这是念佛的秘诀。你要不懂这个道理,纵然一天到晚佛号不间断,心里面还是喜怒哀乐时时起现行,这个佛号没有用处,念得再多伏不住烦恼,伏不住烦恼就不能往生。 诸位要知道,以清净的心念这一句佛号,诸佛护念、护法神保佑,一切鬼神不敢靠近你身...... 转贴:师兄们,大家好!我这里有一个不用杀生即能驱蚊蝇的好方法!是我和我妈无意中发现的! 是这样的,2009年初我姥姥往生后,我就把我们家里的念佛机24小时不间断的播放阿弥陀佛圣号,目的是让我姥姥能时时刻刻听到阿弥陀佛圣号,早日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为此我特地买了两个念佛机,...... 所谓念佛七,是佛教徒密集修行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注重这种胜会。随着修学佛法岁月的增长,以及对佛法理解的逐渐深入,我觉得念佛法门这样一个万修万人去的殊胜法门,自佛法流传二千五百多年来,总是弘扬得不够,甚至于修习念佛法门的人对这个法门还多少存有这样那样...... 清光绪三十三年,有一个其貌不扬的朴拙青年,穿着一身褴褛的乡下土装,来到鸡足山祝圣寺求见虚云长老,住持祝圣和尚问他:你是谁?求见虚老做什么? 那乡下青年说:我今年二十岁,云南盐源人氏,从小就父母双亡,孤苦无依,族人将我入赘曾氏,从此以曾为姓,寄籍宾川县。今因家乡闹饥欠收,...... 问一:念佛为何限定七日? 答:克期取证故。放下万缘提起精神,勇猛精进,期得一心不乱。一七未成,再继二七。本堂弥陀佛诞,连二七不断佛声。圆瑛亲自主七,每日开示,得益者多,工夫易进步。 问二:应发何心来念佛? 答: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念佛为成佛之因,一念相应一念佛...... 净土人,凡欲入观及临睡时,一心合掌,正面西向,若坐若立若跪,十声念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清净海众竟,发愿云:弟子某甲,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可言。今遇知识,得闻弥陀名号,本愿功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愿佛慈悲不舍,哀怜摄受。弟子某甲,不识佛身相好光明,愿...... 大凡人之修行与不修行,就在身、口、意三业分别。若身行恶事,口说恶言,意起恶念,即是不修行。而念佛法门能令众生三业清净,即是修行之法。今试验之,有一众生闻此念佛法门,深信不疑,愿生净土,实行念佛;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字字从心生起,字字从口念出,字字从耳听入,念得分分明明;一...... 现在我们说:这里是娑婆世界,过十万亿佛土的西方有个世界叫极乐世界。这都是方便语。其实,极乐世界和娑婆世界就是一个。一个是觉的境界,一个是迷的境界。佛觉,就没有烦恼,只有清净心,所以他的境界是净土;凡夫迷,没有清净心,只有烦恼,所以他的境界是轮回,是娑婆世界。心净土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