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使我们所处的世界变成净土,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不管外在的环境如何,最重要的是先从个人做起。首先自己不做有损他人的事,才有希望人人都不会做自损损人的事;一个人影响十个人,十个人影响百千个人,才可能使环境里的每一个人都成为悲智双运的菩萨。纵使不成为三宝弟子,也希望他们都能相......

有因缘碰到佛法的人,也想修行,但是,却认为自己很行,起大我慢,别人稍微看法跟他不一样的,就说别人是魔,好像不跟他修同样的法门,是一种罪过。有的人弘扬了某一个法门,就一直排斥其他的法门,这不是佛陀正确的思想。 其实禅跟净本来就是不二的东西,用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那是一个饵......

佛法是让我们在修行道路上解除烦恼、痛苦,了脱生死轮回,最终往生极乐世界,圆成佛道。但是我们也看到身边很多念佛修行人,并没有如期达到自己想要的修行目的。原因在哪里呢?那是因为对修行的这条道路认识不够清楚。反过来说,我们大家都说:我要信佛、我要发愿、我要修行、我要用功、要打......

念佛法门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信心,第二是愿心,第三则是精进念佛行。 一、信 修行佛教任何一种法门首先都要强调「信」,因为有信心才有愿心。佛教和一般宗教不同,认为相信神就可以了,佛教说的信,是要相信佛、法、僧三宝,而且还要相信自己,不仅相信自己心外的诸佛是已成的佛,还......

净土法门大意 今日在本寺演讲,适值念佛会期。故为说修净土宗者应注意的几项。 修净土宗者,第一须发大菩提心。无量寿经中所说三辈往生者,皆须发无上菩提之心。观无量寿佛经亦云,欲生彼国者,应发菩提心。 由是观之,惟求自利者,不能往生。因与佛心不相应,佛以大悲心为体故。 常人谓......

1.淫欲不断,可否带业往生? 答:往生净土是佛的愿力,淫欲不断往生西方叫带业往生,而最主要是你对阿弥陀佛要充满信心。不过广钦老和尚说过:「对这个娑婆世界有一根草执着,也不能往生西方去。」所以要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对极乐世界才会真正的生起信愿。 2.一贯道的道亲可以往生西......

1.经、论里强调念佛是非常重要的法门,其功德非常殊胜。例如《妙法莲华经》中说: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2.佛陀曾经对在家居士摩诃男说:汝已长夜修习念佛、念法、念僧。若命终时,此身若火烧,若弃冢间,风飘日曝,久成尘末,而心、意、识久远长夜正信所熏,戒、施、闻、慧所熏,神......

1. 诸佛出广长舌而赞叹,列祖发真实语以显扬。 2. 智光雪亮,梵行冰清;具正知见,发大慈悲。 3. 报人之德,不报人之怨;分人之过,不分人之功。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隐人之恶,不隐人之善。 4. 我不负人,而任人之负我;我不谤人,而任人之谤我。 5. 九界众生离此法,......

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 (与陈锡周居士书) 若参而不得,以心中常存一不知是谁不能往生之念,则断无与佛感应道交,亲蒙接引之事矣。 (复汪雨木居士书) 心中信根愿根不具,不能往生。不是身体有不具者,不能往生也。汝看我文钞,何以不知此义。 (复宗灵法师......

念佛心不动是得一心,得一心即可见佛。得理一心生实报庄严土,得事一心生方便有余土;二六时中,心中常有阿弥陀佛,即能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现在念佛人多,往生人少,是打妄想的时间多,念佛的时间少。故经云:若能念佛心不动,则常睹见无量佛。 △ 念佛人讲求一心不乱,一心即是......

1、念佛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一句如是,百千万句亦如是。能如是,则妄念无由而起,心佛自可相契矣。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依此而行,决无歧误。(增广卷一复永嘉周群铮居士书) 2、念佛不能纯一,必须制心不令外驰。久久自会纯一。(增广卷二复马契西居士书四) ......

清末的时候,有一个很笨的人,笨到什么程度呢?生活不能自理,他有个老母亲给他料理生活。他老母亲去世之后,他整个的就没有办法,睡在一个破茅棚里面。大家看到他可怜,给他一点钱,他连钱都算不清楚,一文钱、两文钱,算不清楚,讲话也讲不清楚。基本上就是处在一个饥寒交迫,活不下去的情......

念佛也是禅 念佛,通常被认为是净土法门,为什么成了禅呢?其实,不管任何法门,都走向一个目的--离苦得乐、消业除烦恼。没有一定的法门叫做禅,念佛同样可以是禅的法门。 我们禅修时用默照禅、话头禅、数息禅,念佛时用的就是念佛禅。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即能修成「念佛三昧」。 「三昧......

我们一天到晚妄想杂念纷飞,一弹指有九十个生灭,每个生灭里面又有九百个念头啊!这个念头由于非常的急,我们都感觉不到,就像一个旋转非常湍急的激流,我们看过去还很平静,实际上它旋转的很厉害。我们的念头就是这个样子。所以我们讲修道,修道就是修心,修心修什么?就是修念头!我们一天......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 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 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 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 可惜今人,将念佛看做浅近勾当,谓愚夫愚妇工夫。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终日悠悠,净功莫克!设有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