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戒 释名 断命曰杀,有情曰生。断有情命,是曰杀生。堕胎胎儿死犯杀戒。自杀亦犯杀戒,与杀人罪同。 制意 一、由杀害生命,罪业深重,不堪入道。 二、杀害众生,违背大悲心故。 三、背恩养故,众生皆我过去生中父母故。 四、伤善缘故。后...... 「阿赖耶识」是印度的语言,中文的意义就是「我」的意思。人有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七识都有死亡、毁坏的时候,只有第八阿赖耶识的「我」,是吾人的真心本性,它可以随着我们流转五趣六道、轮回天上人间,是永恒而不会消灭的。 阿赖耶识这个「我」的...... 善知识是叫人远离诸恶,奉行诸善的善友,是每个人生活在世间上,不能舍离的引导、不能缺少的老师。 人群之中有善知识,也有恶知识。善知识示人以道以德、以学以艺;恶知识只是叫人为非作歹、不务正业。谁是善知识?谁是恶知识?就要以慧眼去分辨了。 父母养育我们,是我们的善知识;师长教导我...... 《一》前言 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所以向诸位介绍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这对圣严本人来说,尤其感到无限的亲切和无限的赞仰,因我自幼至今,无一天不是沐浴在这位大菩萨的恩光之中。 我生而病弱,由我母亲虔信观音而得不死。我的兄姊皈依理教,我也参加过理教的法会,理教虽非正宗的佛教,理...... 本来,在佛的时代,并没有分别什么大乘和小乘,佛法是一味的,只是由于说法的物件不同,所说的内容和境界也有不同罢了。 佛对根器浅薄的听众,说做人的根本道理,持五戒,修十善,称为人天乘;对于厌世观念很浓的人,便说解脱生死的方法,称为声闻的小乘;对于根器深厚而有悲愿化世的听众,便是...... 菩萨,这也是梵文的音译,并且是简译,全译是菩提萨埵。它的意思,菩提早觉,萨埵是有情,菩萨,便是觉有情。有情是指有情爱与情性的生物,那也就是动物。萨埵是觉悟的有情,并且也能觉悟一切众生的痛苦,同情一切众生的痛苦,进而解救一切众生的痛苦。所以,通俗都将乐善好施及扶困济恶的人,...... 【心】 指无形的精神作用,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八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心王】 万法都是从心中生出来的,心就是万法之王,故称心王。 【心地】 1.心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曰心地。2.修行人依心而起行,故曰心地。 【心香】 (喻)中心虔...... 【三力】 1.一、我功德力,即自身的修行;二、如来加持力,即如来的加持;三、法界力,即自心所具的佛性。2.慧眼力、法眼力、化导力。3.佛威力、三昧力、行者本愿功德力。 【三大】 体大、相大、用大。体大是一切众生心的体性,真如平等,无生无灭,不增不减,毕竟常在;相大是一切众生...... 【二入】 理入和行入。理入是由理性着手,觅求真本,入佛知见;行入是由实践着手,实践修心,磨炼意志。 【二力】 自力和他方。自力是众生本身的戒定慧三学;他力是佛菩萨的愿力加被。 【二凡】 内凡和外凡。内凡是快要进入圣位的人;外凡是刚刚闻教起信的人。 【二土】 1.净土和秽土。净...... 【一地】 (喻)佛性好像一块土地。土地能使一切草木的种子生根发芽,而佛性也能使一切众生的善根功德增长壮大。 【一明】 一个咒语。明就是咒陀罗尼的别名。 【一持】 专门受持一佛名号或是一部经典。 【一食】 又名一坐食,即一日只在午前食一餐。 【一衲】 一件僧衣。 【一异】 一与异...... 三皈,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除非我们不信佛,信佛一定要皈依三宝;除非我们不学佛,学佛一定要受持五戒。因为皈依三宝,是进入佛门的起步,受持五戒,是学佛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相信在座各位,大多数都已经皈依三宝了?但三宝的意义究竟是 什么呢?三宝又有那几种?我...... 前言 修学佛法最后的归趣在求证涅盘,那么学佛修行的人,当要彻底明白它,不可轻易忽略它。然而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让我来略说一下: 一、涅盘的意义 涅盘是梵语,正音为波利匿缚男,旧云涅盘,今顺古亦云涅盘。又名泥洹,或云涅盘那,皆音之讹略,或楚夏不同。旧译为灭度,或云寂灭、无为、解...... 业力与轮回 一、业的定义 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arma),巴利文(Kamma),中文翻译为业。业有三种含义:一者、造作;二者、行动;三者、做事。在佛陀未出世之前的古印度,人们对业的解释为做事情。他们认为因为有欲,故有种种的欲向与欲望,我们的意念就有意志与方向,因为有欲向就会造业...... 小序一 佛法是什么?他原是一种觉悟学。吾人处在宇宙间,万事万理,好像都带着神秘。你看着是黑,结果他却是白;你看着是圆,结果他却是方。差不多总给你猜的相反,所以人就感觉着苦闷了。 佛法就是对于宇宙人生,万事万理的一个解答者。因他有这等的重要性,所以人人都应当去研究。不过宇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