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长固然重要,也是无止尽的,但自我成长是否就是我们人生的目标及最终目的呢?在凡夫的阶段,我们不断地自我成长,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让自己的人生境界更开阔。可是到了大菩萨的位置,就没有什么成长不成长的问题了。 在《维摩经》、《般若经》等经典中,我们看到的菩萨,都是一个阶......

佛教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只要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变化来看,明白缘散则散,缘聚则聚的道理,爱、恨便能在这一念之间转变、释怀。 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没有感情,佛教称众生为有情,就是因为有爱的缘故。人活在世界上,除了饮食的养......

四安 :提升人品的主张 安心在于少欲知足 安身在于勤劳俭朴 安家在于敬爱互助 安业在于服务奉献 四它 :解除困境的主张 面对它正视困境的存在 接受它接受困境的事实 处理它以悲智处理困境 放下它处理后心无牵挂 四要 :安定人心的主张 需要的不多 想要的太多 能要,该要的才......

用虚幻的人生,借假修真, 为大众多谋福祉,为自己创造远景, 这才是真实而永恒的福德智慧。 虽然从佛法的智慧来看,世间的一切,包括妻子舍宅,都是暂时的拥有、虚幻的依靠;但是,作为凡夫,我们还是不得不有所追求、有所依托。暂时的依托,总比一无所托来得好,而且,世俗生活的平凡希......

(一) 1.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2.知恩报恩为先,利人便是利己。 3.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 4.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5.忙人时间最多,勤劳健康最好。 6.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乐。 7.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8.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

我们经常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而生气。曾经有人告诉我,有一次当他正在气头上时,因为忽然想起我说过的两句话: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心中怒火立刻就像被清凉的甘霖浇熄了一样,同时也让他看到自己待人不够慈悲,没有智慧,所以觉得非常惭愧。 我之所以提出这两句话,是因为佛教本来就......

各位尊敬的护法居士大德,每年的九月份,也就是水陆法会前的一个月,我们都会召开义工大会。这二十年来,承蒙这些旧有的老干部,还有新生一代刚进来的发大心的义工鼎力的支持,使得我们水陆法会进行的特别顺利。每一组都负起他的责任,每一组都尽了他的本份事,所以,讲堂的法会运作,一直是......

某日,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三位信徒,向他施礼,说道: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佛多年,却并不觉得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呢? 无德禅师放下锄头,安详地看着他们说:想快乐并不难,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活着。 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料到无德禅师会......

佛不是神,不在天上,也不在寺庙里,他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佛是觉悟的人,人是未醒的佛。学佛就是学做人,佛法亦是种活法。 一名法师,前去一座寺庙讲解佛经。待客僧捧上一杯茶招待法师。 待客僧发现茶杯上有个小小的缺口,歉意地说道:法师,很抱歉,杯子有个缺口。 法师道:缺口的地方不......

古有「立功、立德、立言」之说。立功者,造福家国、嘉惠时人。立德者,以身做则,为后世典范。此二者皆信而可徵,显而易见。至立言者,得与功、德并列为三不朽,审其因由,绝非偶得。俗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又云「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以其乃前人智慧、经验之结晶,自远胜......

(一)自觉篇 ◆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拥有财富的人,不如拥有智慧的人。 ◆常常原谅自己的人,往往得不到上苍的原谅。 ◆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却又每天想去干涉别人,弄得痛......

《代序》找回内心的宁静 以前我看到别人做错事,就苦口婆心地想规劝他们,但效果不大,因为能接受的人很少。于是,我一直在思惟为什么? 后来,直到我看见佛经有一句话,如是说:悟者,觉悟本性;本性不动,是名自己。这时,我才恍然明白,我们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一般人的生命,根本就......

各位尊敬的大和尚、大法师、比丘、比丘尼各位慈悲的护法居士大德,各位发大心的义工,我们今天进入第二天的弘法大会。昨天我们讲《正信的佛教》,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是,佛教的解脱思想。 佛陀的伟大,在于他拥有大智慧,善于观察人生的真正的生命和宇宙的真相。同时,佛陀的观照达到了究竟处......

师公、道庆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家阿弥陀佛!(鼓掌) 大家放轻松就好,放轻松就好。我之所以会来照善寺,第一点是因为这里的法师依止我,最重要的就是他们如法地在做,很如法。这里纯粹是女众、比丘尼的道场,没有男女共住,重视戒律,所以我一定会到。(鼓掌) 再来就是因为这里......

【前言】 本光碟所提建言绝非针对任何道场或个人,纯系依据修行三十载所见所闻,就一般常见弊病,至诚恳切,慨陈管见,衷心所愿,但求佛教兴盛,正法重现。此心可昭,诸佛明鉴。 释慧律题 未曾听闻佛法,生命就毫无意义可言。 得闻解脱之道,而未能依教奉行,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如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