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人讲,吃亏是福,这个话讲得一点都没有错,吃亏为什么是福?吃亏是你以前的业障消了。现代人不肯吃亏,这个念头、行为是错误的。 2 现代人最大的毛病是没有耐心,他不知道什么叫修行?修行,行是行为;念头思想是意业的行为,言语是口业的行为,身体的造作是身体的行为,三业行为有......

佛陀入涅盘五百余年之后,在古印度地区有一位国王,修学佛法非常精进,并且还以最好的饮食供养出家众。在他所供养的出家众当中,就有一位已经不受生死轮回、解脱自在、得知宿命的阿罗汉圣者。 距离不远的地方,还有另一个国家,该国的国王,也以各种美食供养当时印度的婆罗门修行人。这位国......

过去好几劫前,有一位全国首富的大长者,一生乐善好施,广行菩萨道,常济救贫苦、利益许多的人。因此,很多人都喜欢亲近他。 在大长者的朋友当中,其中有一位原有无数家产的富翁,因为有位不务正业、耽着五欲的败家子,将家产挥霍一空,致使全家穷困潦倒,亲友远离。只有这位大长者,怜愍青......

佛陀时代,有一位长者子,年纪很小时便失去了双亲,一切都必须自食其力,所以生活非常地穷困与孤苦。一天,他听人说,如果能至诚供养三宝,死后便能往生忉利天,过着非常快乐的日子,不再有人世间的苦难。 长者子心中不禁涌上一股喜悦,于是积极地打听,究竟要准备多少财物才能供养佛陀及僧......

我总是这么不如意!为何没一件事能顺我的心,满我的愿?罗阅只国中,有一个人常常如是抱怨着,无论是在家,抑或是在外办事,常遭遇阻隔、横难,终难圆满成就心中的理想,因此心中常充满怨怼与苦恼。 曾经听闻祭拜火神可以获得保佑,我也许可以试试看。于是求福之人一到黄昏,即聚起柴堆,燃......

这这是怎么一回事?是谁允许这个下贱的奴婢进到屋内?而且还死在我的房子里!阿梨提国中一位大富长者在自家舍宅内大声咆哮,一大早就闹得鸡犬不宁,引来了许多人的围观。这个长者是出了名的暴躁悭贪,平日对家中奴仆毫无慈悯之心,不仅日夜使唤,稍有不如意事,就以鞭杖捶打,毫不留情。 快......

过去在罗阅只国,有一位婆罗门非常贫穷,即使努力工作,还是祸事不断,常常缺乏饮食、衣物。于是,失望的他走到街上去询问路人:在这个世界上,要如何做才能使此生有福可享,无所困顿呢?对方告诉他:你不知道吗?当今释迦牟尼佛住世,以圆满无碍的福德护佑一切众生。佛陀的诸大弟子中:摩诃......

龙山的善国寺有两个和尚:悟空和悟了。一开始他们每天都出去化缘,后来就只有悟空天天出去化缘了。原来,悟了发现龙山下的缘十分好化,随便到山下走走,就能化到很多,悟了就把化来的钱买很多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存放着,其余的时候就在寺庙里睡懒觉。悟空就劝悟了,让他不要虚度时光,要出去......

雪峰禅师和同伴三人出外传道。一天黄昏里,他们走在河边,眼看着天色慢慢暗下来,三人商讨着,今晚要到哪里投宿呢?其中一人发现前方有炊烟升起,料想上游必有住家,于是三个人沿着河岸往前走。忽然水面上漂来一片青青的菜叶,雪峰禅师一看,心中不悦,向同伴表示不愿意到那户人家投宿,因为......

在佛经中,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位土财主,虽然非常富有,但是内心却十分空虚,总觉得家里还少了什么似的。 有一天,妻子告诉他,家里现在唯一缺少的就是一位儿媳妇。土财主想了想:的确如此。但是,国内可以称得上门当户对的对象,只有国王的女儿;不过,如果要娶公主当媳妇,一定要比国......

过去有一个人问佛陀说:我身体一直很不好,我到处求神问卜,但是却毫无帮助,请您指示我到底要不要信神呢? 佛陀听了就亲切的问他:请你看前面那一个村落的农民,假使在春天时,他们不去耕田播种,而只是天天在神的前面祈求赐给他们丰收,您想到了秋天,神会赐给他们丰收吗? 我想不会的。......

任又可称为忍,就是负责、担任、忍辱负重。 对待别人好,对方不一定会感谢你,得到的回馈很可能是恩将仇报,但是念头要马上转过来,念这两句话: 为了广种福田,哪怕任怨任劳。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别人如何反应不必计较,也不要怕;只要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劝他行善,劝他培福,等于鼓励......

现在世间灾难这么多,灾难从哪里来的?我们迷失了自性,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一无所知,这个自己要承认,不承认不行。现在我们了解,我们是妄想分别执着统统具足,这就是标准的六道凡夫,而六道凡夫生在现前社会,这一生当中迷得太深。怎么说迷得太深?满脑袋只有自私自利,这个麻烦大!古时候......

财富是你命里有的,不用去争,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争也争不来,所以你要跟人竞争那岂不冤枉?《了凡四训》把这一桩事情讲得透彻、明白,把《了凡四训》多看几遍,你就恍然大悟,以后你活得不会那么辛苦,能放下。 你懂得业因果报,就是今人所说的创造财富、有能力,懂得财富的道理......

无论古今中外,一切众生对于财富、智慧、健康、长寿,无不羡慕、追求。佛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世间最难的是了生死出三界、明心见性、成佛作祖,这都能求到。而富贵、健康、长寿,以佛法的观念来看,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没有求不到的道理。我们所希求的是果报,果必有因、必有缘,因缘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