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法师《维摩诘所说经》浅译白话文

作者:净慧法师 南国佛教

【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这时,维摩诘居士说,我问诸位仁者什么是菩萨入不二法门,各自随意喜欢怎么说就怎么说。

法自在菩萨说,生与灭为二。法没有生而存在,永远也没有灭。如果让世间的生命现象,通过持戒修行,证得与无生的法一样,无想无相存在于法中,顺从法则而永远无灭亡,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德守菩萨说,身我与性我为二。因为有性我,才有身我;如没有性我,就没有身我。按世间说,我身体里还有一个我存在,觉知道的有相有想是假我,而思维与感官不能觉知道的无想无相而存在的是真我。如果没有真我的存在,假我也不存在。人通过依佛法修行,借假修真,让真我能脱离假我不再依存于假我而能独立生存三界之外,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不眴菩萨说,身有感受到与不能感受到为二。身有感受到为触,有接触就有感受。如果依佛法修行,证得离触无受得妙有身。如同看不见摸不到,又发挥功用的法一样,于一切无所得;无所得为无求,无求也就无有取与舍去什么;无有取与舍,也就无有行与作什么。这样的出世间智慧,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德顶菩萨说,污垢与清净为二。世间的贪爱烦恼为污垢,身行心想离污垢为清净。污垢的实相是相对的存在,相对是这一道众生认为是污垢,另一道众生认为是清净。污垢的空相是可以转化的,即法无定法。污垢的实性即是空性,既没有污垢又没有清净。菩萨行于空道,垢与净都是无碍于行,对空道不发生作用。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善宿菩萨说,是动与念为二。动是身体内心对外部财、色、名、食、睡有需求,念是为满足需求而产生的想法。如果修行禅定之人于定中身心无求无想,对外部的财、色、名、食、睡也就没有了分别心。即是菩萨的内无身心,外无世界的境界。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人,能证得这样的境界,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善眼菩萨说,一相与无相为二。一相为宇宙人生真相,证知真相的人于三界无相,无相又无相想为出世间。有想为无色界,有相为色界,有相有想为欲界。对世间与出世间的众生平等如一,性无差别,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妙臂菩萨说,菩萨心与声闻心为二。菩萨于定观三昧中,观知二心相如幻化不实。既无菩萨心,又无声闻心,只见唯一佛性真实,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弗沙菩萨说,善与不善为二。菩萨的慈悲喜舍心离善相与不善相,以无相心入三界示现有相有想众生,度脱有相有想众生离三界为无相无想。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师子菩萨说,罪与福为二。罪为苦,福为乐。作恶业为因,罪苦为果;作善业为因,福乐为果,菩萨修苦乐法,知罪与福无主,了见真性如虚空;三界有罪福相,出世间无罪福性。菩萨证知金刚不坏的智慧,了达出世间既无罪相的束缚者,又不见有福相的解脱者。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师子意菩萨说,有漏与无漏为二。有漏为众生,无漏为圣果。菩萨示现有漏众生,度脱众生证得圣果。度众生无度众生想,又不执着圣果的乐想与乐相,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净解菩萨说,有为与无为是二。有为是世间有因有果,无为离世间无因无果。菩萨行于无为,心如虚空,远离有为诸法,有为诸法无碍于清净的智慧。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那罗延菩萨说,世间与出世间为二。世间诸法有相与空相,而诸法空性无相。即世间诸法是毗卢遮那佛法性身的功用,诸法则为神力所持,是佛愿力教化不同业力众生所成就。诸法空性是佛一真如法性,与宇宙一真如法界、诸佛一真如法性是同一的。声闻乘有世间与出世间的差别想;菩萨知诸法空性,无有出世间与入世间的差别,对众生无慢心,对法无有散乱,精勤于佛道。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善意菩萨说,生死与涅盘为二。生死是众生善恶轮回相,是有因有缘和合相。涅盘是既无生相,又无灭相,法性真常,性我真空,寂灭为乐,清净无为。众生身相有生死,而佛性无生死。菩萨教化众生修六度万行,证得自性解脱为见生死性。见性之人再无烦恼束缚,也再无生死解脱。证得这样智慧,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现见菩萨说,尽与不尽为二。尽为究竟,不尽为不究竟。佛法从实相上说,是究竟达到彼岸为尽;从空相上说无彼岸也无此岸为不尽。在世间如果是尽,再无佛与菩萨示现救度众生;如果是不尽,众生永无彼岸所达。菩萨知尽又来于世间,知不尽又离世间。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普守菩萨说,我与无我为二。菩萨的我为性我,无我是不受诸法束缚。我性如虚空了不可得,性我无相不可见,唯有佛才能实见实知真性我。如果知唯一佛乘,无有二乘。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电天菩萨说,明与无明为二。明为智慧,无明为烦恼。无明的实相是众生烦恼诸苦;无明的实性是去掉无明,自性不受诸业力牵引,自性具足智慧之明,明不从外证,明不从内因缘得。众生是被无明覆盖不得见明,菩萨见明又践行愿力而又示现无明。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喜见菩萨说,色与色空为二。色为一切有形物体;色空既是无常力可使有形物体破坏为无,有形物体又不能阻碍于我性的来去。菩萨于定观中无有色相,一切空寂;来去又不受色相所碍,这样的色即是空,不是色被无常力破坏灭失为空;而是色性自空,身体在定力下为空,身空后方知心空性空;受想行识也都一样,即五蕴皆空。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明相菩萨说,四种异与空种异为二。四种异为身体地水火风四大特性的不一样,空种异为没有虚空的存在,一切物质也无法安立。即身体的地大特性是坚固又能作用,水大的特性是浸透与湿润;火大的特性是暖与成熟;风大的特性是动与长养;空大的特性是无碍与包容。身体四大之间的关系是各自独具又相互融合为一体;四大与空大的关系是虚空容万物,万物依虚空,空遍一切处,物无碍于空。菩萨证知四大特性与空大特性都是空性,而且没有前中后的阶段分别。即我性如虚空,既包容四大之身体,又无碍于四大之身体;性无虚空,虚空又不是我性;而我性又真空,真空又不空,不空为妙有,妙有有识性。如有这样的智慧,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妙意菩萨说,眼与色为二。菩萨行人在世间眼睛所见一切事物,美色、美境、顺缘等,心不起贪着;污秽、弊恶、逆缘等,心不起嗔恚;对人生与众生现象和顺逆二缘等,要智慧观而不愚痴。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触、意与法都是如此,就是心里烦恼之火寂灭。在身心清净中去修行,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无尽意菩萨说,布施与回向一切智为二。无相、无求、无想的随缘布施,所行财物与法及身力正语等布施后,又空无所着,是布施性之福德。在性之福德基础上,不为人天享乐,而是为了于生死烦恼中解脱的一切智性之慧德。福慧之性德圆满,才是菩提道。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都是如此。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深慧菩萨说,空与无相无作为二。空为修行戒定所得,无相无作为定中三昧所证智慧。只有修行戒、定、慧,才能在世间达到身空、意空、心空,证空性、悟智慧、无束缚为解脱。这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寂根菩萨说,佛与法众为二。在出世间,佛性如虚空遍法界,法界诸法是佛法身,佛为法界真僧,僧为众。佛法僧三宝是一合相,是无为相,是空相。证悟这样的智慧,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心无碍菩萨说,身与灭为二。在世间有生则有身,身无常有死为灭。如果持戒修行,证空悟智见真我性实相后,即脱离生死之身,为愿力又从容地示现生死之身。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上善菩萨说,身口意与善为二。在定三昧中,身口意三业休息,于一切法不生其心。证悟这样的智慧,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福田菩萨说,福行、罪行与不动行是二。在世间不思善、不思恶,不于见善恶而生其心,行于空道而不动行。在出世间心无善恶,行于中道,善行、恶行、不动行是一菩提行。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华严菩萨说,一身二我与起动相随为二。在世间明心见性之人,是见我实相的人。见我实相之人知身我是性我随顺世间示现,而不执着身我。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德藏菩萨说,有所得与相为二。有所得是有我取舍相,有取舍相则有众生相、人者相与寿者相。在出世间智慧上,于一切法无所得,也不存在取舍相。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月上菩萨说,暗与明为二。在世间黑暗与光明相对存在,没有黑暗也就不存在相对的光明。这里的黑暗是无明,光明是智慧。只有在定三昧中,才不见黑暗与光明,诸法平等。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宝印手菩萨说,乐涅盘与乐世间为二。乐涅盘是声闻,乐世间是凡夫。在菩萨行上,既不执着涅盘乐,又不为众生世间苦而不入世间。有世间苦为束缚,有涅盘乐为解脱。而菩萨往来世间,既无束缚又无解脱。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珠顶王菩萨说,正道与邪道为二。正道为善行,邪道为不善行。在出世间智慧上,菩萨行人行于空道,住于中道;佛性无正道与邪道,又住于正道。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乐实菩萨说,实与不实为二。实见为慧眼见,不实为肉眼见。慧眼见实为实,见不实中有实。肉眼见实为不实,不见不实中有实。慧眼见为菩萨,肉眼见为众生;菩萨见众生不实而佛性是实,众生见众生是实而不见众生皆有佛性也是实。能证慧眼见实与不实,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文殊师利菩萨说,于一切法无有言说,无有表示,无有思维,无有问答。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这时,文殊师利菩萨问维摩诘居士说,我们各自所说,谁说的是菩萨入不二法门。而维摩诘居士,保持沉默而不作回答。文殊师利菩萨说,无有语言文字相,是真正的菩萨入不二法门。五千菩萨都入不二法门,得无生法忍。

这里诸位千万不要误会,认为诸菩萨所说不是入不二法门。实相是,诸菩萨所说是菩萨境界的入不二法门,是菩萨教化众生的入不二法门。虽有问答而离文字相,虽有言说而离诸法相。文殊师利菩萨与维摩诘居士是诸佛境界,是了了见佛性,佛性无言说、无文字、无表示、无思维、无问答、无诸法等。而诸佛又能示现一切法相,诸菩萨既示现一切法相,又行一切法相;行一切法相,不离一佛乘。是三十二尊菩萨说佛行菩萨道成就的无量功德。我们诸位,修戒定慧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就是真学佛,肯于苦行真干的无我、无相、无求等菩萨行就是真学佛;真学佛的人,必然见性成佛。

【香积佛品第十】

这时,舍利弗心想,用斋饭的时间到了,维摩诘居士能施予何食物。

维摩诘居士知道舍利弗心里所想说,诸仁者受持并修行佛说八解脱法,又来此闻法,怎么能用普通的杂欲斋食呢!八解脱法为(1.内有色想观诸色解脱。2.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3.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4.超诸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解脱。5.超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解脱。6.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解脱。7.超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解脱。8.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入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用斋饭的时间到了,你们也饿了,请等一等,一定让你们用上从来没有吃到的斋饭。维摩诘居士,即时入定观三昧中,以神通力向大众展示,在此世界上方过四十二亿恒河沙佛世界有众香世界,为香积佛。这尊佛的世界人天之香与十方诸佛世界相比最为第一,连阿罗汉与辟支佛的名字都没有,只有大菩萨听闻香积佛说法。有诸发菩提心的香严天王供养香积佛与菩萨众。维摩诘居士于床上没有动,又化现出一尊相貌非常光明殊胜有威德的菩萨,至香积佛国土,礼香积佛足后说,居士维摩诘向佛致敬,问候少病、少恼!这是诸佛之间的礼称,是化现菩萨代表维摩诘居士的问候。并说,我是来化缘佛受供养后剩余的一些斋饭,用来在娑婆世界的佛道场作佛事,教化声闻缘觉之人发菩提心。这时,香积佛国土的诸大菩萨见到维摩诘居士所化现的菩萨说,娑婆世界在哪里呀!为什么还有喜欢小乘法的声闻缘觉之人呢!

香积佛说,在我们居住世界的下方过无量佛国土有此娑婆世界,有释迦牟尼佛在堪难忍受的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教化乐小乘法的声闻缘觉弟子。有维摩诘居士在那里为诸菩萨说法,派遣化现菩萨来到我这里,称扬我名,赞叹我土,为诸菩萨增长利益功德。

诸大菩萨说,这位化现的菩萨功德圆满,神通自在力怎么如香积佛您一样啊!

香积佛说,是这样的,这位化现菩萨的功德甚是伟大。因为,十方诸佛为利益众生,教化菩萨都派遣这样化现菩萨往来办理佛事。香积佛亲自用香钵盛满香饭送给维摩诘居士派遣的化现菩萨。

诸位不要听神话,在诸佛境界里是真实存在,也是很普通的事。在这里要明白二点;一是在宇宙莲花藏世界海里,娑婆世界处在二十五层中的第十三层;每层中又有无量亿佛国土;我们地球是娑婆世界无量亿星球中很小的一个星球;我们人类很渺小,我们自己也很渺小;要明白渺小而去掉骄慢心等。二是诸佛真慈悲,香积佛亲自盛饭送予化缘的菩萨,实际在平等救度众生。而我们人类众生哪里有这样谦和、平等、怜悯之慈悲心;若有也是做做样子。要明白对不如自己的人或与自己相等的人,能够和谐相待,也是为共求利益。

这时,香积佛身边的九百万菩萨异口同声向佛请旨,愿意亲自去娑婆世界供养释迦牟尼佛与维摩诘居士等诸菩萨。

香积佛说,你们可以去供养。但有几点要求:一是不要让身香外散,免得让那里的众生起疑惑心或执着心;二是要变化身形,不要让那里的新发意菩萨感到自卑而不好意思;三是你们心里不要有看不起那里的新发意菩萨的想法,以免让他们心生挂碍。四是你们要明白,十方诸佛国土都是一样的庄严清净,只是度什么样的众生就要化现什么样的净土。

香积佛国土的九百万菩萨仗佛威神之力,不一会就来到维摩诘居士这里,维摩诘居士以神通化现出九百万同室内一样的座位,请诸菩萨上座。这时,维摩诘居士所化现的菩萨将满钵香饭放在维摩诘居士面前。香饭的香味让毗耶离城全城人民和三千大千世界都已嗅到。此城有一位主月盖长者等八万四千人,嗅饭香味,心里高兴,都来到维摩诘居士家里想亲自看一看,还有诸地神、虚空神和欲界、色界天人,嗅饭香也来到维摩诘居士家里。维摩诘居士用神力让大众入其室内,礼诸菩萨后各坐在一面。

这时,维摩诘居士说,诸位声闻仁者,这斋饭是佛甘露美食,大悲力所成,你们不要限量,可以饱斋一顿。此时,有的声闻人想,这么多人而这么少的饭,能够吃吗!此时,维摩诘居士所化现菩萨说,请诸位不要以声闻人的小功德智慧来衡量佛无量功德福慧,四海之水可以饮尽,此饭食无尽。此道场大众吃一劫也不能吃尽,这钵饭还是满钵。依维摩诘居士神力,诸菩萨、声闻、天人、人民每人一满钵饭食。用斋后,诸用斋者都身出妙香,如香积佛国土诸树之香。

这时,维摩诘居士对香积佛国土来的菩萨说,香积佛说什么法教化菩萨。

有一位菩萨说,香积佛说法,无文字言说,唯用众香让诸天人按戒律而修行;众菩萨个个坐在香树下闻其妙香,即得一切德藏三昧,功德圆满,而我们不知道在此世界释迦牟尼佛怎么说法。维摩诘居士说,这个世界的众生业习刚强,难以教化。因此,释迦牟尼佛要说刚强之语,才能教化调伏。所说的刚强之语有地狱、畜生、饿鬼和世间各种灾难处,是愚痴没有智慧的人,身口意行邪恶之法的人,杀、盗、淫、两舌、恶口、无义语、贪嫉、嗔恼、邪见、悭吝、毁戒、嗔恚、懈怠、乱意、愚痴的人业习果报的地方。还说什么是持戒,什么是犯戒;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修行人的障碍,什么不是修行人的障碍;什么是罪,什么不是罪;什么是清净,什么是污垢;什么是有漏,什么是无漏;什么是邪道,什么是正道;什么是有为,什么是无为;什么是世间,什么是涅盘等法。说这么多种法,是调伏这里心如猿猴一样的刚强众生。释迦牟尼佛说世间一切苦和诸苦有逼迫性,才有一部分众生受其教化,遵从戒律而修行。

众香世界来的诸菩萨说,维摩诘居士您所说的这些佛法,我们从来没有听闻过,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维摩诘居士说,释迦牟尼佛隐去无量自在之神力,以智慧贫穷的人喜欢之法度脱这样的众生。这个世界的诸菩萨,都能不顾辛劳,以谦下的无量大悲心示现生在这里。这些菩萨在此世界利益众生一世,所行功德要等于你们众香世界菩萨百千劫所行功德。因为,这个娑婆世界有十善法,其它诸佛国土没有。十种善法有:一是以布施摄贫穷;二是以净戒摄毁戒;三是以忍辱摄嗔恚;四是以精进摄懈怠;五是以禅定摄乱意;六是以智慧摄愚痴;七是说诸难法度有诸难苦之人;八是以小乘法度欢喜小乘之人;九是以诸善根所行功德,救济既无福德又无慧德之人;十是以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四摄法,成就众生脱离生死苦海的功德。

众香世界来的诸菩萨说,此世界的众生应修行哪些法,才能去除业力烦恼,成就菩萨行而往生佛净土?

维摩诘居士说,此世界众生修行八法,才能成就菩萨行。八法有,一是为众生带来利益不望得到回报;二是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让功德圆满的众生往生佛净土;三是所行功德无保留的布施给众生;四是以平等的慈悲心,平等对待众生,以无有障碍的谦下心教化众生;五是对诸菩萨如诸佛一样恭敬;六是对没有听闻过的佛说大乘经典不疑;七是不与声闻人的意愿相背离,让他们多得供养和多得利益,于恒顺众生中调伏自心;八是经常反省自己的过失,不与人争论长短、高低、得失、荣辱等,而一心修行功德。

维摩诘居士与文殊师利菩萨说此法时,有十万天人发菩提心,一万菩萨得无生法忍。

维摩诘居士所说成就菩萨的八法,是相互融会贯通,不分修什么法门的人,都必须依法而行。否则,很难往生佛净土。


   看下一篇:净慧法师《三皈五戒开示》 看上一篇:净慧法师:做人的六条标准 卍文章欢迎转载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