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不死之药
■.生命有限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法句经.无常品
一般人对这四句话的解释,常常偏向于悲观与消极,对生命的消逝,充满了无可奈何。其实不然,佛法所谓的无常,是具有警惕的作用,能让我们时刻心存危险感,激励我们要珍惜光阴,并且善用有限的生命,来成就无限的慧命和功德。
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也就是人的生命,比世间的任何宝物都值得珍惜。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如果把每一口呼吸相加起来,即使活到一百岁,也算得出总共有几口气,绝非是天文数字,更何况很少人能活到一百岁。由此可知,生命的确是很有限。
这个偈子警惕我们,今天已经过了,寿命又减少了,好比鱼活在些许的水中,而且水愈来愈少,不久就要干涸。鱼和水相逢是很快乐的,得其所哉是一种享受,一旦水逐渐消失,鱼还有什么欢乐?也就是说,死在眼前,还不珍惜生命!
不过,这不是叫我们及时行乐,反而是要赶快精进于智慧和慈悲的增长,并且对他人全心全力奉献。唯有珍惜生命,才会脚踏实地,才会努力,否则会懒惰、放逸,得过且过,在无聊的状态下,悠悠忽忽,白白地空过了一生,而当生命结束的时候,还不知道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因此,修行佛法的人,对自己所拥有的生命是非常宝贵和感恩的,不会轻易浪费。
■.恭喜发财
信财戒财,惭愧亦财,
闻财施财,慧为七财。
——法句经.笃信品
中国人在新年见面时都会说恭喜发财,发的是物质的、有形的、有限的,而且很不可靠的身外之财。
所以佛说财产为五家所共有,即是水、火、盗贼、恶政、不肖子,这五种因缘随时随地会把身外之物的各种财产,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因此,佛法教人重视的是“七圣财”,即是信、戒、惭、愧、闻、施、慧等七种道德的、心灵的、精神的、永恒财产。
“信”是自信,知道自己有所能有所不能;是信人,用人者不疑;取信于人,对人诚实不欺。“信”也是宗教的信仰,一般宗教信仰神或上帝。佛教徒则信仰佛、法、僧三宝,相信三宝能指导我们的人生方向和安身安心的方法。
“戒”使我们在生活上不糜烂、不狂乱,维持规律保持健康,在语言行为和身体行为上不自害害人,不当做的不得做,当做的不得不做。
“惭”是知道自己有所不足,自知当行善而尚未行善,不当作恶而作了恶业,知道自己的行为应该更好而尚未做到,便有惭于己,当力求改善。
“愧”是自省对于别人未能尽责负责,而觉得遗憾对不起,因此要提醒自己,全心全力地去关怀人、帮助人、有益于人、感恩于人。
“闻”是听闻佛法和一般学问,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养成随时随处博学多闻的习惯,除了专业的学问,也得无限地拓展通识的胸襟视野。
“施”是给予,新约曾说“施比受有福”,老子说;“既以予人己亦多”,佛说:“布施功德,第一功德”。有东西可以布施,表示你已有福,想布施而有所不足,就要努力增加物质的、体能的、智慧的财富,因此在布施的过程中,自己先有了财富。
世上最可贵的是“智慧”财,最贫穷的是因为愚蠢而贪得无厌。如果有智慧,不但自己不起烦恼,而且能为别人解决问题,所以智慧对修行人和一般人都很重要。再说,用体能赚钱很有限,若用智慧赚钱则是无限的,可以四两拨千斤,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这不是最好的财产吗?
佛法虽也主张增加物质的财产,但更重视信、戒、惭、愧、闻、施、慧这七种圣洁的财产。
■.珍重人生
得生人道难,生寿亦难得,
世间有佛难,佛法难得闻。
——法句经.述佛品
此偈是说:生而为人不容易,做人而长寿也不简单,生于世间能遇到佛很难,遇到佛又能听闻佛法则更难。如果这么多的难得而得,正好都加在一起,实在很幸运了。这是勉励我们,应当珍惜难得而已得的机遇,否则稍纵即逝,追悔莫及。
这四句话强调人身可贵,寿命无价,有佛难遇,佛智难得。
有人认为生命或生存是一种无奈或折磨,也有人主张应当尽情冶游享乐.这两种人的人生态度,一是厌世、一是玩世,都不太好。人的生命就是一项福报,若能得到健康的身躯,且能活过一段较长时间,实在是幸福的事。佛看一切动物,都有佛性,都是现在的众生,未来的诸佛。但在一切众生之中,唯有人的身心,可以作用修道的器具,其他众生都不具备修福修慧的条件。唯有人类,有祸有福,有苦有乐。灾难及苦难的磨练,所以引起危机感,生起警惕心,改过迁善,悛恶向善之心,也由此而起。因此,人比其他类别的众生幸运得多。既已获得人生,便要好好地运用。
得生为人而又有长寿,也很难得,长寿即是福,不是用来享福,而当用来培福种福,可比短命的人多积福德,多长智慧,自利利他的机会也相对增加,因此更要以感恩之心来珍惜自己的寿命。
世间要有佛出现很难,释迦牟尼佛住世,已是两千五百数十年前的事,幸好他留下了佛经,让我们依旧有佛法可用,但这也不容易,即使有不少人不遗余力地弘扬佛法,世界上能听到佛法又愿意接受佛法的人仍然不多。有人信了佛但并且了解佛法,不能如法修行,无法以佛法解决烦恼,也无法用佛法帮助别人处理问题。
这个偈子是要我们珍重且充分地善用人生,来成长、充实、奉献自己,用佛法的观念和方法来净化自己和净化人间,才不辜负生而为人的此一人生。
■.不死之药
戒为甘露道,放逸为死径,
不贪则不死,失道为自丧。
——法句经.放逸品
这个偈子,是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的价值,善用生命,生命的价值便能成为永恒。
现代的台湾,流行着一句话:“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这是放逸颓废不负责任的观念。
“甘露”是印度的梵文,中文叫做不死药。“戒为甘露道”是说:持戒是生路,能使人真正不死;死的是肉身,精神的生命、功德的生命不会死亡,可以带到永远的未来,持续地成长,直到成佛为止。
不放逸等于持戒,有益于众人的事必须做,有益于众人的话必须说,有害于众人的事不要做,有害于众人的话不要讲;这样的话,可使自己身心平衡,长保健康。“放逸”是恣意放荡、行为不检、狂赌、滥嫖、酗酒、日夜狂欢、男女行为不节制、饮食无节度、生活起居没有规律、损人害己……。这种人易招致短命早死的横祸,而且可能死得很惨痛。
“贪”是贪得无厌,是为了自己过得更快活、物质享受更多些。贪欲之苦,如饮海水止渴,越饮越渴,所以贪的作用是一切烦恼的根本,贪不到就会瞋,贪与瞋是一体的两面,有贪有瞋,便有无尽的烦恼跟着发生,如果没有要贪要瞋的人、事、物,一切烦恼便无从生起,自然得到平安。
“死”有两层意思,一种是因放逸而自掘坟墓,走上死路,另一种是精神生命的腐朽或消失。精勤努力,为众人作奉献,永远活在众人的心中,活在文化历史中。就佛法来说,佛教徒藉着佛法的指导,若以无私无我的立场和观点持戒修善行,能够成为福智圆满的佛陀。若以有我的果报观点,持戒修善行,则能得享安乐的福报。
死或不死,并不单指肉体的生命,也包括精神的、功德的生命。持戒不但能使我们现生健康长寿,也使无形的生命不断延续。相反地,放逸只会使这两种生命提早毁灭而已。
■.制意调心
轻躁难持,唯欲是从;
制意为善,自调则宁。
——法句经.心意品
若为当前社会把脉,轻率浮躁是一般人的通病,它们所衍生出来的行为,真的是“唯欲是从”’一切向欲望看齐。《法句经》提出了“制意为善,自调则宁”的对治方法。对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的人,都是一帖很有效的清凉剂。佛法注重心的调柔、调顺、调伏,所以叫作调心,其实人心本身是不会动的,是因为人的五官和身体,跟外在的声色犬马名利权势等等环境相应,而使心随境转,正所谓随着魔鬼的音符起舞。
人的身体有其本能的需求,但其需要的东西相当有限。比如睡觉只需一张床,衣服只需冬天可以御寒、夏天可以遮体就行了;饮食只要吃饱止渴,住宿只需遮风蔽雨。人的生活可以非常简单,但为什么欲望无止境?是为了满足虚荣和贪欲,因而不断向外追求,越追越不知足,越追越想追。欲壑难满如无底洞,求得越多,越不能满足,困累不已,结果死路一条,若把贪欲之心放下,就能活得逍遥。
人常常忘掉自己的需求只是心理的饥渴,于是轻躁难持,不断贪取,越享受就越想追求更多的享受,心无法安定下来,这就是烦恼的缘由。贪欲使人失去智慧和慈悲,变得自私自利,越来越露出动物的本能而失去了人性的温馨,一味自私,别人也不会放过你,因为他们也在追求同样的东西,或者他们追求的正是你所拥有的,斗争在所难免。因此,若希望生活的安全、安宁、安定,最好减少欲望,指挥自己的心,保持稳健和平静。
如果我们的心无法不受外境诱惑,该怎么办?可从观念上告诫自己:为什么如此愚蠢、自私?为什么如此不满足?也可藉念佛、拜佛、打坐等方法,使得心有所寄,心有安置和集中,就能不受外境的影响了。
《遗教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只要把心安定在某一点上,慈悲和智慧都会成就,一切好事皆可完成。如果心受到外境的诱惑而不断在动,人格必不稳定,事业也不会顺畅。
想做个成功的人或活得平安的人,都可用这个偈子的四句话来帮助自己。但它不是叫我们消极得什么都不管,而是叫我们不要因欲望的饥渴而轻举妄动。即使环境很乱,心还是活在安宁之中,这实在是一种福报!
■.大能容小
无乐小乐,小辩小慧;
观求大者,乃获大安。
——法句经.安宁品
这偈子,是劝我们不要耽于世俗的五欲之乐,同时指出,小辩才、小聪明,也不可靠。要就追求解脱自在的大乐与无我无私的大辩才和大智慧,才能获得大安定及大安全。
这个世界到处有危险,时时有灾难,人人有苦恼,故有“火宅”的比喻。纵然也有欢乐的时光,却是相当的短暂,欢乐是以辛苦的代价而得,欢乐之后,接着又是面临苦的考验。人生虽有欢乐,往往是苦中作乐,所以称为“小乐”。
世间并没有不散的筵席,故也没有真正的快乐。一般人从物欲的享受,获取官能的快乐,那是刺激和麻醉,被假想为快乐,但在心灵的深处,并没有安定喜悦的欢乐。短暂的快乐后,依然生活在身心交瘁的状态之中。
“小辩小慧”是指以世俗的思想知见作辩论,即使能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却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世间的知识学问有其时代性、地域性、局部性、片面性,一旦过时出局,就不是真理。江山代有才人出,前人的发明固然有用,后人的发现却可能将之推翻或超越。又说隔行如隔山,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见解。可见世间的任何论辩,都不是究竟的真理,故称为小辩小慧。
佛法并不否定世间的学问,但是教示我们不要把自己之所见当成最高最后最究竟的真理,否则会因执着不同的思想而产生人为的灾难,例如宗教战争、政治迫害、各种文字狱等,皆由此而起。
什么才是大乐、大辩、大慧?此“大”不是大小相对的大,而是超越绝对的大。不要执着任何一种世间的现象、观念和思想,这就是“大”。此大能够容纳一切的小,而又不受任何一个小的局部束缚而产生分歧摩擦。“大”是不执着任何东西,所以能容纳一切。
没有要坚持什么立场,只要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做恰到好处的应用和处理,就是好的。不要认为有什么东西是最高的、最好的、永远优势的,否则便无法得到最大的平安和最大的快乐。
一般人也可学习这种精神,需为人间开发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但不要自认为那是最好的、最高的、最后的、最具权威的,应当随时随地从事更新的发现或发明,那不是更好吗?
■.解脱自在
但离虚妄,名为解脱;
其实未得,一切解脱。
——法华经.譬喻品
此偈在字面上非常浅显,只要不被虚幻的世象所困,便得名为解脱,但是尚须更进一步,也要不以解脱为实有,才能超越于真妄及缚脱,那才是“一切解脱”。
一般人都希望从烦恼的苦海,罪恶的环境,获得解脱,这应该是正确的观念,但是还不够彻底。
必须深入了解,从现实生活得到解脱,并不等于逃避现实生活,也不是教你离开这个世界,要在困顿的现实生活中而有自由自在的心境,才是真正的解脱。
这个解脱是指内心的经验,而非身体所受的遭遇和所处的环境。换句话说,旦要内心不被人虚妄的现实境界所困扰,就是解脱。如果处身在虚妄的现实之中,而把现实生活,当作是安全的寄托、当作生命的靠山,向瞬息变动的现实环境,追求安慰,追求保障,就不得解脱。
有人以财产为靠山;有人以名位权势为靠山,有人以某位人物为靠山,有人以某种观念、某种理想、某种信仰、某种力量,作为最大的救济或最后的归宿,从这些皆无法获得解脱。只要有所期待,有所寄望,有所依赖,就会被所期待、所寄望、所依赖的东西所困、所苦,就不是解脱。因为这些都是幻起幻灭的虚妄现象,只要是现象,都会随着无法预知的因缘聚散,而变化莫测。有如万花筒中的图案,图案是有的,但只要一转动就变了样。如果以为这些不可靠的东西是可靠的话,便是执迷不悟,便会被其困扰。
如果有人听说现实环境都是虚妄不可靠的,便想厌弃它、离开它、逃避它,去做一个遗世独立,独善其身的人,这也无法解脱。因为逃避现实的本身,即是执着,是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做绳子,自系自缚自我作茧,岂能得解脱!要来的一定会来,要去的终究会去,唯有凡事都能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便得解脱。
真正得解脱要如《六祖坛经》所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不离世间且不执着世间,才是真正解脱。也就是说,不把现实当实有,也不视现实为虚无,才会自由自在,才是真的解脱。
■.火宅清凉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法华经.譬喻品
此偈是说,我们所处的环境,不论好坏,都像是火宅一般,充满各种危险,实在恐怖可。但是众生无智,没有警觉,都活在醉生梦死当中。
何谓“三界”?根据人心的体验、感受和认识,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种范畴。欲界是五欲或名为七情六欲的层次,色界是禅定的层次,无色界是只有自我执着而已,没有意识活动的深定层次。欲界耽恋于官能的享受和追求,色界执着于生命的贪恋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无色界已没有对于身心的贪恋和爱惜,心理活动已终止,但仍有潜在的自我中心,维系着对于“我”的执着。
三界都是水深火热的环境。
若以一般人的判断,所谓眼不见为净,耳不闻为净,到了色界、无色界的程度,应该已是安乐的境界,怎么说也是火宅?住于定中的人,人间的烦恼、自然的灾害、社会的困扰,都不会影响到他,好像已得解脱。事实上凡有自我中心,出定之后,仍在欲界,依旧要接受人间环境的种种干扰,依旧有水深火热似的烦恼。故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火宅是失火的房子,充满了危险恐怖,但有幼儿、愚人及盲人,身陷火宅,却不知失火的危险恐怖。因此在《法华经》中有一寓言,以火宅为喻,是讲一群贪玩的稚儿在失火的大宅院中,看见失火了还拍手大笑,看见小动物仓惶逃窜还当成好玩。可怜这些愚痴无知的孩子,站在父母或成年人的立场,要想办法赶快把他们救出来。佛是众生的大慈悲父,所以告诉一切众生不要苦中作乐,赶快离开。
其实,一切境界,出于心造,源于心受。心境烦恼,便处于火宅之中;心境清凉,便生于佛国净土。环境随心,没有一定的安危,若是人心浮动,环境即混乱,便成三界火宅,若是人心安定,环境即太平,便见世外桃源。因此,我在访问祖国名刹五台山时,曾写了这样的两句话:凡夫以烦恼制造了苦乐无常的三界火宅,圣者以慈悲建设了广度众生的清凉世界。”
■.不落两端
无常见有常,是名为颠倒;
空中无无常,何处见有常。
——大智度论卷一.缘起论
此偈是说,若把多变的时空现象,看成永恒的宇宙真理,便叫做颠倒。一般人错认无常的事实为永恒不变的东西,结果为自己带来迷失感的苦恼。因此有人便以无常为真理,又为自己带来虚无感的失望。
常是永恒,无常是变异,两者是相对而言的哲学观念,常是宗教信仰有神论的思想,无常是平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经验到的事实。生活本身就是无常的现象,只因一般人不想承认,以致视而不见,不愿意说这就是无常,所以是颠倒。人的种种苦难和问题都跟这种颠倒的印象相关,错把无常当做永恒,不希望接受无常的事实,烦恼就出现了。有人希望年年十八岁,可是十八岁只有一年,再过一年决定是十九岁了。天天面对无常而不承认无常,还要遮遮瞒瞒,恐惧年老,怕人老珠黄没有吸引力、没有人爱,把生存的价值寄托在隐瞒年龄,而不敢面对事实,不来善用生命,岂不是颠倒!
要知道,对于无常的认知,未必是负面的,从有到没有虽是无常,但从不好,可能变成好也是无常。我们常希望好的永远好下去,不好的永远不要来,这也是颠倒。月有阴晴圆缺,水有雨露冰霜,时有春夏秋冬,人有悲欢离合以及生老病死,这些都是无常的注脚,绝非人力所能改变,何不承认事实,乐天知命。
无常的认知,固然可使不好的要想办法让它变好,至于好的,则当然要有接受发生变化的心理准备,那就不必提心吊胆。保持现状既然不可能,使现状继续成长则是可能的,但是任何事物的成长,必定有其极限,希望永远成长下去也不可能。成长的过程中有变化,变化之后的危机,其实也就是转机,自然有另一个景况出现。所以,若把无常当成常,一定苦不堪言。
世间既没有任何东西是永久不变的“常”,也不是把虚无飘渺称为“无常”。从这个偈子看来,执着世间是常固然不对,执着世间无常也是错误,因为无常的涵义是一切现象不断在变化,在变化之中也有许多新的现象在发生,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是无常,经常变化的东西虽不是实有,却不等于没有,从因缘聚散而言是空,从因果相系而言是有的,切切不可认定了无常的理论,而就否定了因果的事实。所以要说“空中无常”。以此可见,连无常也是假设的名词,当然更不用说还有不变的常了,所以要说“何处见有常”了。此偈连贯前后的公式是;常等于无常,无常等于无无常。也相当于《心经》所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的意思。
此偈给我们透露的讯息,是要我们勇于面对多变的现实环境,观察它、了解它、改善它,但却没有必要为它神魂颠倒地不能自主。既不悲观失望,也用不着兴奋得发狂,学着做一个心胸豁达自由自在的智者。
■.因缘是空
若法因缘生,是法性实空;
若此法不空,不从因缘有。
——大智度论卷六.释初品中十喻
这个偈子点出了“缘起性空”的道理,是说一切现象,都是依空而缘起,缘散而归空,空不等于没有,有也不等于实有。因缘而生起,其实是空的,若说有什么东西不是从空而有的;那就没有这样东西了。
如果说,一切现象的任何一法,都是从因缘而生的话,它的实性便是空性,因其既从因缘起,必由因缘灭,没有真实性。如果一切现象以及佛所说的理论、观念、修行方法,不是空的,那就不是从因缘生的,但在世上不可能有这样的东西。
因缘生的意思,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再加上另一个或另几个次要的因素,也就是促成任何一种现象发生的种种条件。主要的叫因,次要的叫缘。比如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自己是因,而父母是缘。又如一个家族的组成,最早出现的父母是因,子女的陆续来到是缘。彼此相成相待的关系,便是互相为因、互相为缘。但在这种关系出现之后,不是永恒不变的,实是幻起幻灭的。因为渐渐地,父母会与世长辞,子女又变成了父母,而且永远变化下去。从时间上看,本来没有的生命现象,暂时出现,复归于消失,从空间上讲,父母生子女,子女生孙儿女,那是因缘和合,缘聚时则生,缘散时则灭。若把这些因缘拆散解体,暂时有的现象就无法成为事实。所以一切法都是因缘所成,本身并无不变的法性,如果一定要说它有一种本体的实在性,那就可以给它一个名字叫做“空性”。
世间的一切现象皆由因缘而生,又名为缘起,例如人的一生之中,会有种种遭遇,有的人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有才能,越来越有人缘。有的人恰巧相反,经过几番风浪之后,便再也没有勇气面对残酷的现实世界了。同样的现实环境,有不同样的人生体验,这就是各人的因缘使然。
我曾见到一位女士被男友遗弃时,几乎希望找她的薄情郎拼个同归于尽,后来知道他的男友早已另有新欢,铁定不再回头,便来告诉我说:她已想通了,既然因缘如此,为了自己还能好好地活下去,也不想痛恨他一辈子了。可见“因缘”即是“空”的观念,能够助人摆脱痛苦。
■.疏导人心
诸法如芭蕉,一切从心生;
若知法无实,是心亦复空。
——大智度论卷八?释初品中放光之余
这个偈子用芭蕉来比喻一切现象,是由心生。其实芭蕉没有心,可知一切现象并非实有。人人知道人皆有心,如果深入观察,不仅一切现象的法是虚妄,生出诸法的心也是空的。
芭蕉树粗看似有干,细察则不是实心的,是由一片片的叶子层层包卷而成,如果把它一层层的叶子剥掉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食用的洋葱也有相同情况。
“诸法”的各种现象,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物理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若将诸法透明来看,都是因缘聚散的现象,并无一法有其主体存在。
有些人会说,今日社会的主导者是某几个人,而社会变成这个样子,症结在于某个团体,若把他们赶下台,或把某几个集团消灭掉,就会天下太平了。其实,任何现象都是众缘和合,没有孤立的事件,也没有突发的现象,少数人及少数集团之所以能够兴风作浪,也必有让他们兴风作浪的原因,必须标、本兼顾,始能解决问题。若把一个个现象的成因和助缘拆解之后,里面就什么也没有了。众生共同的业力促成各种现象,人心的浮动造成环境的不宁,几天一个风潮,使得人心更加不安。总是有某些人发展某些观念,带动风潮,我们要探究这些观念是怎么出来的?是从何处吹来的?怎么会有那许多人随着附和跟着跑?一定有其原因!若把各种近因及远因加起来,就促成了动乱的社会现象。若能正本清源,解决了这些动乱的原因就不乱了。那就是先从观念的疏导做起,先从人心的盲点及偏误点的纠正做起。
所以,一切现象如芭蕉树,看起来是围绕着某一个中心点产生,但那个中心,就像芭蕉心,虚妄非实。如果知道没有一个实在不变的东西在那儿,也就不会觉得有什么严重的问题了,因为一切现象都会随着因缘而变的,不必害怕,只要努力,不必失望,动乱的现象不会永远在那儿的。
改变环境当然重要,改变人心的偏差,更加重要,人心能带动环境,环境又能影响人心。知道人心非实,人的想法会变,知道环境随人心而变好变坏,因此疏导人心,要比改造环境更重要。如果你于一时间无法改变环境,至少自己的心不要去接受环境的影响,环境再坏,你既无从逃避,就面对它,而告诉自己,心是空的,环境亦非实有,正如西哲所说,面临黑夜时,知道黎明已不远了。
■.欲望得失
诸欲求时苦,得之多怖畏,
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此偈是说,欲望并不能带来快乐,不论是追求的时候、得到的时候或失去的时候,都是苦恼。像这样的经验,可以说人人都有,可是大多数人没有办法觉悟,老在贪欲之中转个不停。
“诸欲求时苦”,诸欲是指一般所说的七情六欲以及佛经所讲的五欲,所谓七情,是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是《大智度论》所说:色欲、形貌欲、威仪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五欲有两说:(一)财、色、名、食、睡,(二)色、声、香、味、触,第二类是对眼、耳、鼻、嘴、身而说的。贪欲永无止境,欲壑永远无法填满。有了一个太太还想要第二个第三个,这是贪得无厌,每天晚上只睡一张床铺却希望有更多的华屋,以此纵情享受,以此炫耀财富。
欲望强的人,一心想得到又怕得不到,拼命追求,越陷越深,以致苦恼重重。对已经到手的东西又怕失去,心中充满恐惧怖畏。一旦失去则哀痛不已,懊恼不已。明明是多余的东西,没有它也不至于无法度日,但是贪欲却让凡夫的心永远不得安稳安定。
欲望初得时,可使人当下欢喜,接下来就是不够满足的空虚。这种人即使于一时之间有假象的满足和快乐,但一下子就过去了,心理上马上出现害怕和忧虑。
能少欲知足就能平安无事、快乐自在,但少欲不是不要任何东西,就算是出家人,需要的还是要,当做的还是得做,对自己要少欲要知足,对众生要奉献要布施,这才是努力的重点。
■.时间无限
无量无数劫,一念悉观察;
无来亦无去,现在亦不住。
——华严经卷五.如来光明觉品
此偈是说,在一念之中即可观察到无限长的时间现象,因为时间没有来也没有去,连现在也不存在。
我们的生活之中,过去、未来和现在的时间感都是,有的。刚才、现在、马上,昨天、今天、明天,去年、今年、明年,不论或短或长,不能否定时间实有。然而,真的有现在、过去、未来吗?真有客观的时间吗?值得探讨。例如一九九五年十月间,美国的哈伯太空望远镜,拍摄到六千光年距离的宇宙体形成奇景,而我们却于现在看到,若融通这中间距离来看,便可将过去、未来、现在,合为一体了。
此偈的“无量无数劫,一念悉观察”是《华严经》的时间观。把无限长的时间缩短到一念之间,也可以说,已将一念的时间延伸到无限的绵长。此在一般人是无从想像的,其实,恶梦连连,就觉得夜长漫漫,欢乐终宵,就觉得春宵苦短。人到晚年,如果百无聊赖,就觉得活着好腻:如果兴致勃勃要完成好多有意义的事,就有不知老之将至的感受。有的人在一生之中完成了许多伟大的事业,还有时间轻松地休闲,有的人,紧张忙碌一辈子,却一事无成。究竟是谁的时间更多或更少,更长或更短?由此可知,没有一定的时间标准,长时间可容纳短时间,短时间也可涵摄长时间。
佛已超越了时间,所以在一念中,能观察无限的时间。其实众生虽无此能力,而众生现在的一念是从过去无量的时间传递过来的,这一念之中根本也摄含着所有过去无量无数劫以来的业力,包括福业和罪业,同时也以此现前一念为基础,又再向未来展开生命的无限远景。由于佛的心中没有时间的执着,没有烦恼的起灭,所以一念即是无限,这是可以理解的。而
以佛的智慧观察任何一个众生的任何一个念头,就能从这个念头观察到这个人的无限时间的前因后果,就比较难以理解了。
请不要想得那般高深莫测,其实,时间是“无来亦无去,现在亦不住”的。只要看众生现在这一念,就没有必要去追究过去,也没有必要探讨未来;这一念本身就已包含过去和未来。而现在的本身,又非得介于过去和未来之间不可,如果过去已去,未来尚未来,则现在也无着落之点。可见,虽仅一念,也无踪迹可求,哪儿还有什么时间。
■.处处如来
十方空无异,众生起分别;
如是取如来,虚妄不见佛。
——华严经卷十一.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
此偈是说,遍宇宙的空间,到处都是一样,人类心量小眼光浅,所以有四面八方上下前后的界定差别;如来的智慧广大如虚空,如果也用一般人的心量去认识如来,根本就见不到如来。
《金刚经》中也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是说,如来的功德作用,遍于一切时空,也超越于时空,有智慧的人随时随处见得到他,没有智慧的愚人,仅把如来的肉体、形貌、音容,当作是佛,那就是认错了对象走错了路,当然也无法见到佛了。
此所谓“十方”,涵有虚空和空间两种意义。虚空之中不留一物,八方上下,没有任何阻隔障碍,而空间是由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间距所形成。此二者名异、义异而实同。空间不离虚空,虚空之中含有空间的事物;万物由虚空幻现而成空间,又必幻灭而复归于虚空。任何现象都是变化无常的,就像天边的晚霞,一下子像许多动物,一下子又像群山叠翠;形形色色,幻化莫测。其实这些形象都是出于人的想像罢了。晚霞仅是云层而已,并没有一定要变成什么,由于人的感情丰富,可以美化这种幻景,也可以丑化这种幻景,那与幻景的本身毫不相干。
可见空间本身就是虚空,活动在空间中的人类,也不过是幻起幻灭的景象,人人认为自己是真实的存在,其实本来不存在,最终也不存在,并非真正的有,所以人人都会说“两手空空地来,两手空空地去。”只是为了现实的生活,为了本能的需求,人是不能不争取生存空间的。如果能在生存的过程中,多一些为他人设想的心,少一些为私利打算的心,多一些慈悲心,少一些怨恨心,自己的生存空间会更大一些。如果遇到无法突破的困境时,就告诉你自己;“虚空广大,何必分别。”你就觉得是处身于海阔天空的内心世界了。
此时,纵然没有见到如来佛,也不要紧了。其实,当你心中已放下了痛苦的感情世界,还需要佛来帮你什么忙呢?
■.宇宙真理
世间非自作,亦复非他作;
不知真实性,生死轮常转。
——华严经卷十一.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
此偈是说,这个宇宙中的各种事物,是怎么形成的呢?依据佛的智慧来说明的话,既不是自己产生的,也不是由什么人或什么神创造出来的,如果不知道这是从因缘而产生的真实性,就无法从生死之中解脱出来了。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自从有了人类的思想及文化以来,总会有人追问:这个世间的一切现象,是怎么出现的?最早是怎么开始的?一直到现在、到最后的未来,是由什么力量在掌控支配?
从哲学家及宗教家的角度而言,对世间现象的产生,有两种看法;(一)一切现象是自然形成的,是现象本身自己发展出来的,也就是“自作”。比如一口水塘,干涸的时候不会有鱼虾,下雨积水之后不久,便出现了小鱼、小虾、逐渐又有泥鳅等比较大的水族生物了。那肯定不是任何人去放养的。(二)一切现象的发生,都有它的创作者,智慧能力强的人,能够生产生活及生存所需的各项物品,至于那些不属于人力所能创造和掌控的现象,一定是有一位大能的造物主在作主宰了,这是“他作”。这两种观点,都给人类带来了生活的智慧及生存的勇气。
如果用佛的智慧来看这个世间的现象,任何一样东西只能是因缘促成,不可能无中生有,也不可能凭空创造,即使是大发明家,也需要有各种主观及客观条件的配合,才能有发明的成果产生。
释迦牟尼提出的论点,是请大家不必坚持己见,因为各有各的道理,只是不可能有一种观点是最后最高的真理。客观的环境和主观的自我,互相影响,彼此牵连,小至个人的一个念头,大至全体宇宙,都是息息相关的存在,没有独立及孤立的事物。
用这种观点,生活于人间,便会尊重他人、欣赏他人、谅解他人、爱护他人。因各有各的因缘,便会努力于每一个现在;因为只要努力,因缘的结果是可以改善的,便不致于没有希望,也不致于感到失望。不论主风及客观的因缘,往往是无法预料的。这就是宇宙的真理。
■.生命奥秘
一切众生类,悉皆三世摄;
一世诸众生,皆为五阴摄。
——华严经卷十一.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
此偈是说,一切的生命现象,都离不开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过程,而在这时间过程中活动的生命现象,又都摆脱不了色、受、想、行、识等组合成生命现象的五种要素。
所谓“众生”,虽有许多层次的许多类别,那是指一切动物,乃至无形的灵体,但主要是就人的立场,讨论人的问题。即使仅在人类之中,也有许多族类,许多族群,各有所喜,各有所不喜。
所谓“三世”,是时间距离,有长有短;长时间的三世,有无量久远的过去,也有无量永远的未来;短时间的三世,可以把一秒钟分成前、中、后的三个段落,也可以把每一个念头的起伏,分作念前、现念、念后,亦称作前念、现念、后念。人心除了入定时及熟睡时,暂时不浮动之外,其余时间,都在活动。所以也离开不了三世,被称为世间现象。
五阴又叫五蕴,前者是唐玄奘以前的旧译,后者是唐玄奘开始的新译。五蕴是如云层遮住了天空的日月光明那样,遮住了智慧心光的功能。超越了五阴的障碍,便可透露出解脱自在的慧心。五阴中的色阴,是指人体的物质部分,其余四阴,是指心理的运作,是受、想、行、识,当过程完整的一个心理反应发生时,它们四阴就会依次连贯出现,构成自我中心的运作。“受”是感受,“想”是判断所感受的;“行”是判断之后采取行动;“识”是身心活动之后的另一种坚持自我及延续自我的功能,它是生命的连接体。我们昨晚睡着了今晨又起来,这一生的肉体死亡了,另一生的生命又出现,也是这个“识”的功能,
■.心的画家
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
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
——华严经卷十一.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
此偈是说,我们的心,就像一个非常高明的画家,能够极其细腻地画出身心活动的一切现象,甚至于我们的环境世界,也都是由这个内心的画家,创造出来的。五阴是人生现象,世界是宇宙现象。
这是一种唯心论的观念,粗看不容易理解。例如说,人在心情烦闷时感受到身体状况不会爽快,接触到的各种环境现象,也不会舒服。如果心情愉快时,就觉得一切都是这么美好。不过,若说我们的身体、家族、乃至整个世界,都是由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所造,恐怕就很难体会出来了。
所以必得说明,这不仅仅是从心理现象来解释的,即如“我思故我在”的理论,是由自己的心理活动,感受到自我存在于这个世界,心理先有活动、有主宰、有计划,因而才有外在世界的活动出现。这样的唯心论,不曾考虑到每一个人所处的全宇宙,也是自己内心创造的。因为无法想像这个环境是他所造,何况人生短短数十年,怎么可能造出已有几十亿年乃至千百亿年寿命的宇宙世界?
若以佛的智慧,说明人生宇宙,每一个人的人生宇宙是各有因缘的,而且是随着时空的变迁及其心念的变动,经常都在变化。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的同一个时段,每一个人的环境世界,也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却绝对不会完全相同。
宇宙世界及人生的际遇,每一个人都是由心所造,由心感受,处身同一个时空的许多人,各有各自的宇宙人生,当你出生的时候,你的世界为你自己所有,若不珍惜它、爱护它、美化它,你的世界就可能是人间地狱,如果你能全心努力于身心世界的保健培养,你的世界就是人间的净土。当你这一期生命终了之后,你的这个宇宙人生也就随着你消失。虽然其他的人还在照常生活,但那已不是你的世界了。
■.即心即佛
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
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华严经卷十一.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
此偈是说,只要你的心态像佛,你就是佛;你的心已和佛相同之时,就会发现众生跟你也是一样。因此要说:你的心、佛的心、众生的心,这三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差别。
一般人只知道把佛供起来焚香膜拜,认为佛是高不可攀的。其实人与佛的不同之处,不在于外表的形象,乃在于内心的态度,如果体会到佛的智慧心及慈悲心,你就认识了佛,如果学习着以佛的心态照顾自己关怀他人,佛已住到你心中了,你也能以佛那样的心情看待众生了。
若说对于佛、对于众生,做到完全无差别的态度,那人必定已经成佛,要不然,他还不知道佛是什么?
不过,现代人多半已能接受,人人有立足点平等的人权观念,诸如居住、工作、受教育、参与选举投票等的权利,都是平等的;至于各人能受多高的教育、得到多少的工作待遇、享受有多好的生活条件、赢取多大的社会荣誉,那是要看各人本身的问题了。
佛看众生平等,是说众生都有成为佛的可能性,只要学佛就有机会成佛。并不是说众生都已是佛。正因为众生不自觉也可以学习佛的智慧和慈悲,佛才不辞辛劳地广度众生。
不过,站在众生的立场,纵然已经知道,佛、众生、我,都是平等的,还是要从差别的立足点开始做起。否则,佛不必度众生,我们不必学佛,众生也不用去度化了,那就不是佛的心态了。因为佛毕竟已经成佛,我毕竟还没有成佛,众生毕竟尚在苦难之中挣扎;许多众生还在茫茫然地,不知道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也不知道生存的目的是什么?更不知道在生活之中是苦是乐是忧是喜的感受就是烦恼。因此我们要以佛的平等心出发,经过差别,再回到平等。
■.不即不离
虽闻如来声,音声非如来;
离声复不知,如来等正觉。
——华严经卷十一.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
此偈是说,人们虽然听到了如来说法的声音,但那个声音并不就是如来,可是,离开了如来说法的声音,也无从知道如来便是已经成正等正觉的佛。
如来的声音是指佛在说法。释迦牟尼佛当时并未写书,每讲一段话或连续几天讲同一主题的话,皆以口耳相传,后来才记录下来。当时记忆力特别强的人,能把佛所说的内容记得很清楚,然后传诵给他人。所以每部经典一开始往往是“如是我闻”,表示这是他亲耳听释迦牟尼这样说的。
有人迷信特定的声音,具有神秘的威力,佛是不赞成的。声音言语,仅是表达及沟通的工具,甚至佛也不主张对他个人当作神来崇拜,不以为唯有佛说的话才是真理。佛的声音不是佛,也不是法。对于声音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必须用心去领会,照着去实践及体悟,才能知道如来是什么。
因此,我们也不能不要如来的声音,不能不听如来所说的法,不能不通过佛经看如来,否则无法知道如来的名称,也无从知道佛是怎么觉悟的?为何觉悟?觉什么悟?
许多人看伟人及名人的传记,许多人爱读时人的丑闻。如果是为求知、是为益智、是为励志,非为消磨时间,非为寻求刺激,那就把书本当作镜子来看,才算是懂得看书的人。否则看书被书骗,岂非上了当!
■.救人救心
无量无数劫,常行无上施;
若能化一人,功德超于彼。
——华严经卷十四.兜率天宫菩萨云集赞佛品
此偈是说,累世累生不断地做大布施,当然是大功德了,但还比不上化度一个人脱离苦海的功德大。
在中国旧小说中会读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话,救人的命比造七层佛塔还有功德。但救命可分成两个层次,一是救人身体的命,另一是救人智慧的命。救人的身体免于死亡,当然是大功德,如果抢救人心免处于罪恶的深渊之中,不仅使此人暂时脱困,永远自在,也能使得此人改头换面成为一救人的人。
救人身体的命有几种方式,比如饥饿的给他饭吃,受冻的给他衣穿,贫病交加的给他医疗诊治,当有人畏遇到强盗劫匪等恐怖或水深火热等灾难,把他们从怖辅助困境中拯救出来。这些救人方式都有功德,也叫布施。凡施衣、施食、施钱财、施医药、施种种安全、教育、社会的设施,都叫布施。
救人的慧命,是用佛法的智慧及慈悲的精神帮助人,使人从烦恼苦海中获得自在解脱。
但是第一种容易,第二种困难。有的人愿意接受但没有恒心,他来听过一两次经,有困难痛苦时来找你,把你的一句话奉为圭臬,等当前问题解决了,压迫感没有了,他又把你的忠告忘掉了。有更多的人,仅想接受你的经济帮助,无意听你什么智慧和慈悲的大道理。
遇到这种人时,你必须付出爱心耐心和时间,千辛万苦以种种方式去帮助他,一旦受到你感动,那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菩萨了。所以仅仅度化一人,也是功德无量。但请勿误解,度化不是仅靠语言,更重要的是你的行为、你的真诚感动了他。
■.心不在焉
心不在内外,心亦无所有;
妄取故有法,不取则寂灭。
——华严经卷廿一.金刚幢菩萨回向品
此偈是说,我们的认知分别心,既不在身内也不在身外,说穿了,根本也没有心这个东西。如果把心当作真实不变的东西,就有各种虚妄的现象出现;如果能够不把心的现象当作自我,你就没有种种烦恼了。
人人都有心,用心、谈心,而把它形容成良心、忠心,黑心、坏心等许多名称,但是心是何物?心在何处?感觉上既是实在的,也是抽象的,因此大家见仁见智,各说各话。禅师们干脆说:“无心”。可是还有心的功能和心的现象,因此,永嘉禅师的描述是:“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心这样东西,运用它的时候不能说没有,捕捉它的时候又不知它是什么了。
许多人认为心属于精神层面,是内在的力量、境界、体验或活动的根源。如果说心不在内而在外,身体之外有心所寄托的地方,这是说不通的。但如果说心在内,“内”又在哪里?头脑里有心吗?心脏里有心吗?神经系统里有心吗?肉体任何一部位都不是心,否则人在死亡后肉体还在,心的功能怎么没有了呢?
活着之时,心脏停止跳动,也不等于无心;全身麻醉时,亦不就是无心;熟睡时、沉醉时,头脑不起作用时,也不等于心已死了。可见,心虽与肉体有关,却并不就是肉体的任何一点。
人心是什么?是一种维系自我中心及自我价值的力量,如财富、地位、权势、名誉等,乃是身体、心灵和外在环境的三结合。换句话说,心是叫他人给你肯定及注意的自我价值,也是你追求满足及对抗外力的各式念头。它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
一般人不了解心在哪里,也不知道心是起于虚妄的执着,所以常常看不开、想不通、闹情绪、起烦恼,伤害了他人,又糟蹋了自己。如果你有智慧,认识了心的本质,只是从虚幻的自我价值而起,并不是真有一样东西叫做心,你就是一个能够生活得非常快乐的人了。
■.要走正路
生死为旷野,烦恼诸恶道;
边见为贼难,痴盲迷正路。
一—华严经卷四四.离世间品
有生有死的众生,如同旷野中的流浪汉;在烦恼中生活的人,已经像是在恶道受苦的众生;不论说有永恒说无永恒的生命,都像是在旅途中遇到了盗贼,把他们的功德财产抢光;这一些人都是因为愚昧无智而像盲人一样地迷失了正确的前程方向。
“生死为旷野”,旷野是没有人烟、没有文明的地方,一片草莽密林,野兽、盗匪出没,随时会遇到危险。这里把生死形容为旷野,因为从生到死之间经常活在恐慌、畏惧、忧虑、焦急、无奈之中,生不知何来死不知何往。
“烦恼诸恶道”,恶道是险恶的路途,古代的印度交通不发达,一般人只走大道,不愿走小路、险路;只有邪恶的人能从这种路得到好处,在犯罪的路上冒险。此处用恶道形容烦恼,因为烦恼促使人们冒险、造恶业,做自害害人的事。
“边见为贼难”,边见包括常见和断见,这两种见解不是正见,不是中道见,而是旁门左道,流于独断、偏激或特别消极。“常见”认为神、灵魂、我是永恒的。这种见解的好处在于认为“我”永远是我,永远存在;坏处在于“我”既永远存在,做好做坏都一样。做了坏事,一时挨人咒骂;做了好事,一时受人赞叹。咒骂也好、称颂也好,都没关系,“我”还是好好的。古代中国临刑杀头的黑道汉子会说:“砍头没什么不得了,十八年后又是好汉一条。”这就是常见。
“常见”蛮可怕,“断见”更危险。“断见”是不信有生前,也不信有死后,没有过去生、没有未来世。这辈子想怎么过就怎么过,不必讲过去,也不相信未来。想搞钱图享受的人不择手段,只要能弄得到就好,不必考虑未来有没有恶报,反正没有未来,这就是断见。佛教讲因果,一定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现在的行为必然逃不掉将来的果报。否则就像是走错了路,遇到了强盗土匪,把一切功德都抢劫掉了,把未来的好路全给阻绝了。
“痴盲迷正路”,这一句与上一句相关。不信因果是断见,不信因缘是常见,都叫痴盲。邪见之人没有正路可走,遑论成佛度众生!这四句话是叫我们不要堕入生死旷野,不要步上烦恼恶道,不要落入边见贼难,以免迷失正确的成佛之道。
■.风游虚空
不离于世间,亦不着世间;
行世无障碍,如风游虚空。
——华严经卷五六.入法界品
菩萨不离开烦扰的世间,也不贪恋繁华的世间;游化世间,没有障碍,犹如风游虚空,不牵不挂。
这个偈子讲到不离世间和不着世间,反过来说,也有一些人是逃离世间,那是还对世间有所执着。就像怕火而避火,虽已离火,仍在厌火,岂非执着!厌离世间的人是小乘,贪恋世间的人是凡夫,这两类人都是执着。唯有大乘菩萨是既不离开世间也不贪恋世
间。菩萨在世间到处游化、时时游化而不为世间的罪恶及烦恼等所困。大乘菩萨住于世间是为救度众生,一般凡夫住于世间,却是自恼恼人。可知智者到人间是为入世救世,愚者在人间是为混世。
《六祖坛经》说:“佛法出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因众生而有,有众生才需要佛法;唯世间才有众生,唯世间才需要佛法,所以,离开世间不需要佛法。
有人以为,入山求法求道,得道之后就要离开世间。这不是正确的观念。释迦牟尼佛为度众生而修行,成佛之后,四十多年中都在人间辛苦忙碌救济众生。若无众生可度就不需要佛,佛也不需在这个世间出现。修道应该从世间的立场出发,得道之后依然在世间行道,这才是真正的佛教。
一般人在有所表现、有所贡献时,多半踌躇满志,自认有功劳、有功德,这就是执着,把成就当成是自己拥有的东西。
大乘菩萨的精神是,虽然做了功德,帮助了人,却以为众生是自己成长、自己成熟、自己自助,凭的是他们自己的善根。当众生沉溺于醉梦之中时,菩萨仍要努力让他接触,尽量给予帮助。但有一些人既不主动接触也不被动接触。你要帮他,他也拒绝。菩萨对这种人不会失望,不会怨恨,不会认为他是魔、是鬼。菩萨不会强求,却愿以耐心和悲愿来等待因缘成熟,在因缘未成熟时,不会认为那些人是无可救药、没有希望的。因此,菩萨心中没有怨怼,没有仇恨,也没有永远不得救的人。谁是菩萨呢?只要愿意作如此学习的人,你、我、他都可以是菩萨。
“行事无障碍,如风游虚空”。世间不可能没有障碍,时间、空间、人际、心理、身体皆有障碍。但菩萨不离世间也不着世间,不论因缘成熟与否都同样努力。他知道要使因缘成熟,必须有主观条件配合客观因素,因此既不失望也不视之为障碍。若有任何情况发生,那是因缘不成熟之故,继续努力便可了无障碍。“虚空”有二义。(一)空中什么也没有,风可自由吹拂。(二)空间有物,风遇物体会转弯,不觉得那是阻碍,高吹低掠只是在运动而已。若学习到了这样的心态,保证天天都会过得非常自在。
■.自投火焰
开发犹如焰,妄想取世间;
能断世间想,则离三种倒。
——华严经卷三十.十忍品
世间好比火焰,众生的妄想颠倒,就像飞蛾投火,误把这烈焰火堆当作是光明的乐园,若能切断对世间的执着妄想,就可以摆脱想、见、心的三种颠倒,就可避免火焰了。
对佛菩萨来讲,因为已离颠倒,世间等于虚空,也可以说,凡夫的世间等于佛国的净土。但从佛菩萨的角度,所见的凡夫众生,处身于火焰世间,竟不自知世间的环境犹如火焰。焰不是火,但它比火的燃烧力更强,焰是因火而有,一旦火熄灭了,焰也就没有了。众生在世间生生灭灭、恩恩怨怨、爱恨交错、你争我夺,产生种种苦恼,就像在焰中接受火灼。这是因为妄想执着,把世间的幻象当成永恒的富有,所以苦难连连。
凡夫众生为什么有妄想执着呢?因为我们有身体,身体有渴求的需要,也有不安定和不安全的恐惧,所以就有种种争取和种种排斥。对于喜爱的,贪得无厌,得到之后,又怕失去;对于不喜爱的,拚命躲避,却又挥之不去,因此惹出种种的烦恼。这好比把自己放在热锅上,釜底添柴加油,看似一个无辜者,在火焰中被煎熬,其实是自作自受。
若能断除对“世间相”的妄想执着,就能离开三种颠倒。也就是对于世间的社会现象、心理现象、物质现象、生理现象,不过分贪恋,也不逃避厌离,就可以离开想、见、心的三种颠倒。
想颠倒是妄想,不该思想的问题思想了,不该想到的念头产生了。见颠倒是邪见,又称为不正见,那就是以无常为永恒,以人死如灯灭,不明因缘的道理,不信因果的原则,便是颠倒。
心颠倒是随着环境威协利诱,而失去自我主宰的理智,如能无欲、无瞋;、无怨、无悔,便是智者。普通人虽不易做到,但不妨练习;能做到多少,被火焰煎熬的感受就会减少多少。
■.菩萨的梦
菩萨所行行,一切诸妙愿;
明解悉如梦,于彼无所着。
——华严经卷三十.十忍品
菩萨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及所发的一切伟大的悲愿,无非都是梦境,所以对于这些了无执着。
菩萨有智慧。,所以他们已没有烦恼;菩萨有慈悲,所以他们永远地、不断地、无限地帮助众生解除苦难。因此,菩萨行就是智慧行与慈悲行。
菩萨行有六度万行;六度是总纲,万行是凡为菩萨该做的事都要做。该做的事太多太多了,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不同的众生,都需用不同的法门、方式、形态来协助众生离苦得乐。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看起来似乎只有布施是度众生,其实不然!如果该度众生而不度,就是犯戒,所以持戒也是度众生。精进是继续不断地布施、持戒。忍辱是对一切众生所加于菩萨行者的打击或赞叹、服从或挑衅等等,不起任何爱恨等的烦恼。禅定是心不动摇,在帮助众生时,即使得到负面的反应,也不因此而灰心气馁,遇到恩将仇报的众生,菩萨行者也当以平常心看待。智慧是对不同的众生给予恰到好处的帮助、安慰、勉励,自己亦不因挫折而产生心理上的障碍。
因此,所谓六度,无一不是为了度众生,而万行不仅是一万行,更可以是千万行,人有千千万万不同的性格、需求、层次,佛菩萨会很有耐心地满他们的愿,菩萨所发的基本宏愿是:度一切众生,断一切烦恼,学一切佛法,成无上佛道。除此之外,时时要有无量的心愿,愿愿都是愿助众生离苦难得安乐,要到第八地以上或成佛之后才不再发愿,不用发愿,自然而然都在大愿海中。所以,菩萨的‘一切诸妙愿”可以用另两句话来表达,那便是“虚空有尽,我愿无穷。”
然而,发了这么多的大愿,帮助了这么多的众生,自己都很清楚这些愿行,都像空中的花、水底的月、梦中的情景一样,不会沾沾自喜地认为自己真的做了多少好事,积了多少功德。菩萨进入众生的梦中,与众生一同做梦,所不同的是,菩萨在梦中知是梦,众生做梦时常不知是梦。一旦明心见性,大梦醒时,便知什么也没发生。不过,菩萨明知是梦,菩萨一定要进入众生的梦境才能把众生唤醒。
这是非常积极的奉献,又不以为自己度了任何众生。一般人虽不是佛菩萨,也该学习这种菩萨的胸襟,就会发现人世间跟佛国净土是没有距离的。
■.水中电光
众生无缚无解脱,一切世间不可说;
世间非内亦非外,如彼水中电光像。
——华严烃卷三十.十忍品
此偈的意思是说,众生本来无所谓束缚也无所谓解脱,一切的世间现象也都没有什么好议论的,而且世间也没有心内和心外之分,这些就像打雷时映在水中的电光那样,看来似有,其实是幻非真。
这是在表达空的观念,同时也在形容大菩萨的心胸襟怀及其无边的智慧。
佛和菩萨已得解脱,众生既不在他们的心外也不在他们的心内,由他们看众生,众生同于佛,但他们还是要那么忙碌地度化众生,何苦来哉宁?既然知道世界是虚妄的,何必来来去去度众生?然而,只要多一点修行的功夫,努力持戒、修定,多看佛经,自然而然会体验到;世界与众生固然虚妄,可怜的众生,却不知世间虚妄,惹来无尽的苦恼,佛菩萨就自然而然地要努力度众生了。
智慧越高的人,自私自利自求安乐的心越少,慈悲利他的,如越强;好比一口水井,挖得越深井越空,出水量也越大,而为供给更多,就挖得更探更大,出水也就越来越多。所以,空和有之间的关系,不是凡夫能够想像得到的。
“众生无缚无解脱”,众生本来不被烦恼所缚,也没有需要解脱的问题,佛菩萨还有什么事好做呢?“一切世间”既然“不可说”,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还要讲那么多佛法?世间既不在心内也不在心外,又在哪里?一般人认为,众生被烦恼束缚,所以需要用佛法来修行解脱,也认为世间现象是可以观察、说明、理解的,又认为内心世界和心外环境是历历分明的。如果明白了第四句话“如彼水中电光像”,就能体会到前三句话的含意了。
第四句话点出了主格的众生及宾格的世间,事实如光如影,如幻如化,众生不明真相,所以有烦恼有痛苦的束缚,一旦明白了真相,便与诸佛菩萨相同,当下便知本无烦恼困扰,又何须求取解脱。
上述这些都在世间发生,就众生而言,一切都是有的,从佛菩萨来看,梦里明明有六趣众生,觉后空空无大干世界。没有众生的演员,没有世间的舞台,那还有什么心内心外。不过,映在水中的电光,还是让你看得清清楚楚,只是少了一个看得眼花缭乱的人。
■.自我圆融
若有诸菩萨,不厌生死苦;
具足普贤行,一切莫能坏。
——华严经卷四六.入法界品
此偈是说,如果有人发了要学做菩萨的心愿,便不该厌离生死之苦,应当学习普贤菩萨那样,一边常随佛学,一边恒顺众生。不论有多艰难的逆境困扰,也不会让他退失救度众生的大菩提心。这是描述菩萨行者的信愿坚贞,难舍能舍,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一般人如果厌苦离苦,便想逃避现实世界,菩萨行者则是知苦、耐苦,救度众生脱离苦难,所谓“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所以菩萨不厌生死之苦。
有一对老夫妇,移民到美国纽约,依靠一位做护士的女儿生活,住在医院附近,隔邻是教堂,教堂的后院是一大片墓场。因此逢人就说,他们的家是在生老病死的娑婆世界,精神上相当困扰,很希望搬出那个环境。他们的女儿却持不同的意思说;生老病死,正是她所服务的工作项目和工作场所。这两种心态,正好反映出厌离和不厌离的两种想法。很多人希望后世再来做人再来相会,也有好多人希望这一生过了之后不再来到人间受苦,也有很多人希望活久一点,以为好死不如歹活,活着虽然有许多麻烦,还是不希望死亡。
但是发了大愿的菩萨,不贪恋生死也不厌离生死。他们为众生而来,在生死的世间帮助在生死中受苦受难的众生。他们好比进入监狱帮助受刑人,‘跟他们一起生活,同甘苦共患难。这样才能使众生亲近、信赖、接受,才能对众生有所帮助。
“具足普贤行”,普贤菩萨具足万行,发了十个大愿,愿学佛法愿成佛道的目的,乃是为愿一切众生,同出苦海,同成佛道。凡是开始信佛学法的人,就是初发心的菩萨,就当学习普贤菩萨广度众生的大悲愿行。
“一切莫能坏”,是由于菩萨有信愿行三种心的坚贞不拔,所以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使他们失望、退却、后悔、中止,他们会继续地再接再励。如何才办得到呢?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发愿要学习普贤菩萨,不恋生死,也不厌生死,便能做到。如果迷恋生命,就会贪生怕死,如果厌倦生命,就会逃避责任;生命的可贵,不在于贪求一时的享受;死亡的价值是在于完成了奉献的任务。就在一生又一生的生死过程中,成长了自我的悲智,消融了自我的得失,便是生命的大圆满及大圆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