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一定要避免造口业。 生活中说话的机会很多,但是,要说得有意义则不简单。例如:解决他人烦恼,彼此沟通了解,引导他人学佛……等等,如果只是在制造是非,则自己与他人,常常都会两败俱伤。 常常听到别人说“××人很坏、很差劲!”等的评论。如果,我们没有与当事人相处过,也并不了解......

佛陀说:“我们要改变自己,有能力才去改变别人。”儒家也说:“吾日三省吾身。”先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今天会痛苦是为了什么?就是我们一直想要纠正别人,想要改变别人。先生要改变太大,太太要改变先生,两人互相不被改变,干起来了,大打出手。 所以佛陀说:“你不可能纠正世界......

记得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和同学组团去参访广钦老和尚。在进去之前,有一位同学一心想要和广钦老和尚“辩”。一进门,尚末开口,广钦老和尚就对他说:“你不要说,先听我说,你想说什么我都知道,辩论不好!” 这位同学一听,吓得不敢出声,他心想:“我在想什么,广钦老和尚怎么会知道呢......

前言 好生恶死乃人之常情。多数的人忌讳谈死,殊不知人生自古谁无死,死亡岂是逃避或所谓的看开就能解决的。对于迟早都将面临的事实,早一点认识并作充分的准备,只会有好处;如此一来,将不至于对死亡的愚痴无知而产生不必要的焦虑与害怕,更不会因为自己错误的看法,将死亡的情况,弄得更糟,......

※神佛不分 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对于劝善的宗教皆能广为接纳。流傅至今,凡持香礼拜者,皆误以为佛教,实则,诸多民间信仰之神只,如:城隍爷、土地公、三太子、妈祖......,皆被门外汉披上佛教外衣,不知神佛二者,其本质、愿力迥异,应当究明。 神为六道轮回的众生,属于鬼道之有福德者。或以......

1、真观照。保持秒秒安祥。一日明心见性。灵光普荫人天。 2、勤念佛。念念要生彼国。念到不念而念。弥陀不从他得。 3、虔礼佛。消尽平生罪业。欲了施主供养。便是这个法则。 4、常念经。虔诚报答四恩。信口念出四句。自成大藏全文。 5、敬师长。随力随时供养。百孝不如一顺。不可回头倔强。 6、......

(一)自觉篇 ◆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拥有财富的人,不如拥有智慧的人。 ◆常常原谅自己的人,往往得不到上苍的原谅。 ◆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却又每天想去干涉别人,弄得痛苦不堪。......

《代序》找回内心的宁静 以前我看到别人做错事,就苦口婆心地想规劝他们,但效果不大,因为能接受的人很少。于是,我一直在思惟为什么? 后来,直到我看见佛经有一句话,如是说:悟者,觉悟本性;本性不动,是名自己。这时,我才恍然明白,我们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一般人的生命,根本就不属于......

《净土圣贤录易解》序 净土法门 三根普被 佛不诳语 祖不妄传 信愿念佛 决定往生 圣贤录者 千古明证 然由此书所载事迹,通千余年。前贤所论,警策之语,义理深奥,不易明了;又因文言精简,艰涩难懂,不适今人。虽说念佛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而文字浩瀚,却成障碍,令人望之,退步不前。是......

各位尊敬的大和尚、大法师、比丘、比丘尼各位慈悲的护法居士大德,各位发大心的义工,我们今天进入第二天的弘法大会。昨天我们讲《正信的佛教》,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是,佛教的解脱思想。 佛陀的伟大,在于他拥有大智慧,善于观察人生的真正的生命和宇宙的真相。同时,佛陀的观照达到了究竟处,也......

各位台湾大学的高材生,首先恭喜大家,进入台湾的一流大学,台大也是世界级的名校,美国的哈佛、柏克莱、史丹福;英国的牛津、剑桥;中国大陆的北大、清华和复旦;日本的东京帝国大学,都是世界级的名校,包括我们台大。首先非常赞叹大家有这样的程度、有这样的实力,考上台湾大学,可喜可贺!......

精进念佛,求生净土 今天是西元一九九九年元月二十三日,佛七的圆满日。佛七的意义是什么?七是圆满,我们打这七天,有圆满吗?佛七的重点是什么?就是精进念佛,一心不乱,求生净土,超出三界。 在这复杂的社会,要收摄身心,来这里用功七天,要极大的福报和因缘。所以,打佛七的意义不同于世......

情爱纠葛,苦多乐少 我们这几天在打佛七,大家可能不知道外面发生了很多事,报上刊载的事,有时也能启发我们,对修行亦颇有助益。日前,据报载,有一个调查局的员工已娶妾生子,但夫妻感情不睦,后来,这丈夫结识了一名护士,并进而同居。当初交往时,男子欺骗对方,说自己未婚,当护士得知实情......

(第一天)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诸位法师、诸位在家菩萨,刚才主任介绍,称呼大师,实在不敢当。这样的称呼,较不适合。因为,体重六十公斤以上,身高一百七、八十公分,称作大师比较适合。我才四十几公斤,比较不称头,称作法师,就很不好意思了。所以说,今天的功德,是我们文化中心主......

(一)问:请师父讲一些鼓励大众的话 答:说到鼓励他人,古来高僧大德,都离不开下面这几句话。学佛第一个要有长远心以前,师父在念逢甲大学的时候,有一位刚进入普觉佛学社的学长,大一刚进来,就发心说要出家,大二交到女朋友,后来就结婚了!现在,住在美国。这就是没有长远心,而且乱发愿。......

共有134篇文章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