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是感情和理性达到最平衡点的境界。此外,禅亦可解释为不二法门的圆满现量。所谓不二法门,是指在现实生活中获得超越和解脱,因此不能离开现实的烦恼而求解脱。因为离开烦恼,也是找不到解脱境界的。 好比说有的人习惯每天吃山珍海昧、大鱼大肉,那天餐桌摆的是青菜粗饭时,他可能感到气愤、......

执着带给人束缚,使我们不得自在。这就好比犯人被上手拷、脚镣,行动无法自由。心灵的超越正是让我们放下执着,摆脱身心的桎梏。 追求心灵的超越,以传统佛教术语来说,就是达到解脱、自在。现在,依据经论的记载,略为描述解脱后的心境。 俗话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普通人总是被是非、......

芸芸众生,一念无明,遮掩自性,困惑造业,由业受苦,终至不能自拔。 依惑造业,业苦无尽,这种重复的轮回,在学佛的过程申,必须加以追根究底! 什么是「业」?梵语Karman,音译为「羯磨」,义译为「造作」,以现代的语法称作「行为」;也就是说凡是发自于身、口、意的行为,都可以称「业」。......

有一位信徒这么问我:猫咬死老鼠,是不是在造业?还有是人打死老鼠罪业重?还是猫咬死老鼠罪业重? 这个问题该如何解释?猫咬死老鼠造业了吗?如果我们了解唯识学,就比较容易解释了。 在六道轮回中,以人的造业力最强。猫咬死老鼠,严格讨论起来,是一种果报。因为猫生来就会咬老鼠,那已经成......

我们之所以会在六道轮回、生死痛苦,完全是「自作自受」,怨不得人。因为每个人都把原本「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的世间,误认为实有而永恒不变,因而产生痛苦。 落实到现实生活来说,佛因彻悟世间的一切都是「缘生缘灭」,面临顺境逆缘都能安然处之,不生烦恼。甚至佛把恶缘当做成就道业的逆增上......

往生就是现在的事情,就是当下转念头的功夫,绝对不是临命终的事情。你能够万法回归当下,用大智慧打破无明、烦恼、习气,步步为营,护持这一颗清净心,这样子念佛: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子念,保护这一颗清净心,这样下定决心保护它,慢慢慢慢,自自然然牠就会变成一只漂亮......

我慢是障道的根本,古德云:我慢高山,不留德水。一个有德行的人,绝对不会骄傲的。一个骄傲的人,他的胸量就小,脾气就暴躁,自然没有什么德行可让人来亲近。 一个有德行的人必须具备四个字: 慈、悲、喜、舍 。 慈-就是与乐,给你快乐。把你的痛苦告诉他,他会毫无条件的帮忙你。 悲-就是拔苦......

对这世间的天地万物,要先学放得下,修行不能有如下的想法:(今天要大回向了,终于要结束了,可以轻松了,解脱了。)不可以有这种想法。如果你视这七天的辛苦为畏途,大可不必来。那么,每天都可以过得轻 松愉快。所以,不要认为来这里是受苦,应当说是享受享受法的快乐,享受修行的快乐,享受......

佛法最重视悟,不悟的人就像经典所讲的煮沙成饭,那么修行无量阿僧祗劫也不会成佛。 没有悟的人,怎么讲都不对;悟的人,怎么讲都对,都能事理圆融。法的东西就是如此,除非自己尝到法的喜悦,悟到空性、无生的道理,否则,是无法彻底了解。如果,在每一个事相的动点上,都能与理体相应,那么,......

「我爱」会让自己失去理性,甚至面临没有选择余地的窘境。因此,我们要恢复到理性和感性的平衡点。人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很有感情,而感情必须建立在理性上,理性则应建立在智慧上。意即智慧支持着理性,理性支配着感情,使我们的心产生一种正确的水平线。那么,你将不会误导自己的一生。至于别人......

大家一定要戒杀。真的,在座诸位,你一定要戒杀,所有的戒律最重的,这个杀业会影响我们的往生。我们去大专斋戒学会时,忏公时常跟我们讲一个故事,讲他父亲,他父亲健康不佳时,都炖鸡汤给他吃。炖鸡汤不知道要如何炖,我都听不懂,说是滴什么汤,我们又没有做过。只看过鸡,用煮的或烤的,没......

初学佛的人,观照的力量不够,自己的悟性也不足,自然对法的觉受较薄弱。学佛最怕一种人,师父问他:你有什么问题?他说:师父,我都没有问题。没有问题的人问题才大,他的问题就是不晓得自己问题在哪里? 没有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是自己观照得不够透彻,那就是需要因缘的启发。譬如有人,你......

修行,并不只是让环境更加舒适而已,一般人常会要求生活周遭的条件:房子宽敞、厕所干净、灯光明亮。但却往往不知道要装饰自己的内在,点亮内心的智慧。 有一次孟子就讥笑众生:如果家里的羊走失了,人们会去找回来;但良心掉了,却不知道有没有人要去找。 一个人若没有在修行,又不认识这个心......

经常有信徒告诉我,他们在念佛的时候,会产生两种现象: 第一、一直念佛到后来,会感到昏沉、想睡觉,提不起佛号; 第二、一念佛号,反而妄想纷飞,烦恼不断。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掌握念佛的要领,纯粹是用意识心在念佛。 修学念佛法门,除了在事相上用功外,还要用般若的智慧,了解自性就是我,佛......

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钱带给我们的烦恼也很多,我们认为赌博可以带来快乐,但为了赌博自杀或家庭破碎的事,却时有所闻。谈恋爱卿卿我我,好不浪漫,但是每天打开报纸,情杀的案件一大堆。 佛陀早就洞悉了这些毛病,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人之所以痛苦,在于......

共有134篇文章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