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什么是佛法》

作者:慧律法师 南国佛教

第五、【佛教是民主的,和重理性的】

因为佛法的基本教义,有其先天的平等性,就是我们的佛性啊,宽容性就是平等啊,和包涵性就是慈悲啦,所以在佛教史上,所表现的只是宽容和民主精神,跟其他宗教的独断和不容忍的精神,造成一个鲜明的对照。在佛教史上,固然没有因为宗教迫害和异端、裁判等事迹,而相反的,异端,再讲一遍,没有宗教的迫害,佛教不会去迫害啦,迫害人家,和异端就是思想跟我们看法不一样的,今天大家并不一定要来支持我慧律法师,但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的信仰不一样,思想不一样:有的有信仰,有的没有,有的人伤害我们、诽谤我们,我们还是,虽然这些异端啊跟我们,我们也没有能力,也不必要去跟他争,没有必要。所以说以前有能力的人,也不会是异端去裁判他们,去审判他们、处罚他们,这些事迹都没有。

相反的,佛教的各宗各派,都有绝对自由的发言权,净土宗,禅净律密都有发言权,都可以随便发挥自己的意见,还可以批评其他宗派的主张。其民主精神和重视真理的态度,发挥到极致时,竟到“呵佛骂祖”;叫你破相啊,为什么要“呵佛骂祖”?就是要叫你破相啊;佛不在于雕刻,不在画画,佛在你的心中,他最重要“呵佛骂祖”是叫你不要着相,这个是要有功夫的啦,没有功夫的人,还是不要这样子做啦。所以在阐明诸法空寂,在阐明诸法空寂,一切不可得的,不可得的这个道理的时候,居然说是“干屎撅”,“干屎撅”就是擦屁股的那个木片啊,以前擦屁股的是个木片,撅就是个木片;以前没有卫生纸啊,擦屁股的时候没有卫生纸,用什么?用干的这个木片,我就用过了;大部分四十岁以上的人,住乡下的人有时候用过,四十岁以后住在城市的人就很少用,这个我们用过,说“佛之一字,我不喜闻”,也是叫你破相,这种精神,是何等的彻底!何等的豪放!在哪一种宗教里面,找得到这些表现?

在其他宗教里面,上帝或教主所说的话,是神圣不可过问的。上帝的话,错也好,不对也好,教徒只容许全部接受。佛法则不是这样子,佛教徒对佛陀所说的话,可以接受或者不接受。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就不悟,你可以怀疑,你可以问,因为佛陀所说的道理,因佛教徒的根基智慧不一样,往往,这个“住”啊,是打错字,往往是多方面的;底下这个“住”,往往是多方面,这个“住”不是,是往,它少一撇,往往是多方面的,这个字打错的。佛教徒可以接受佛陀所说的某一部分道理,而不接受其他一部分的道理。

在佛经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释迦牟尼佛向弟子以及听讲的人说:我是真语者,讲真话的人,是实语者,是实在的人,是不诳语者。是绝对不会去诳语啊。总是劝导听众,研究真理,注重理性,从来没有用威吓强迫的口吻,或者是手段来叫人听从他的。《妙法莲华经》讲得最明白啦,它的记载是最清楚啦,在佛要讲最上乘的一乘佛、一实相的道理,难信的佛法的时候,竟然有五千个听众离席,五千个听众离席,自以为得到了解脱,不愿意听讲,离席的而去。佛陀不但没有发怒,也没有追究、也没有责罚,而佛陀只是说:“哎呀!他们的机缘还没有成熟,跟其他听了不相信引起反感,增加罪业,还不如让他们离开,也是好的。”你看,佛陀对于这些背叛的、不认同的,或者是离开的,一句话不说,而且是慈悲的包含,只是讲因缘还没有成熟而已,要不然他们听了诽谤、批评,更不好,这是何等的包涵,何等的民主以及何等的伟大!

第六、【佛法的爱是无限的。】

基督教的圣经上说:“你要爱你的邻居,你要爱你的仇敌。”这些训示,都是很伟大的。但是就是不能爱异教徒啦,由于基督教的教义,已经超越了国家、种族、人类和现世,所以能够有今日的成就。但是一般宗教的教义,虽然多能够超越国家、种族、人类和现世,却不能超宗教,爱仇敌可以,但是绝对不能爱异教徒!所以佛教徒在基督教徒觉得就不可爱了,他们不会爱我们的,对不对?我们还可以反驳他,他不爱我们的,可是我们爱他,一切可以忍让、可以宽恕,但是一涉及到上帝和他们基督教天主教的,就绝对不宽容,绝对不博爱的精神,就马上暴露出来。最根本的问题是:这些所谓的异教徒,不也是上帝创造出来的人类吗?同样是上帝创造出来的“子女,”为什么无端创造的出来又要送我们下地狱去永远受苦呢?他的博爱,究竟在哪里呢?所以最后还是拜托上帝,不要把我们继续创造出来,跟我讲的还是一样,拜托他,打个电话或者传真给他,拜托他不要创造出来,免得受苦。

底下说,【佛法的博爱和大悲,则是无限的,是绝对的,没有条件的。】讲得好,【佛法的爱,不只于全人类,而且也及于全生物,】

所有的动物都不能杀,都要慈悲怜悯,因为他都可以成佛。佛法不但叫人要爱仇敌,而且要叫人爱异教徒。要等待因缘,恒沙(印度恒河的沙,这是佛经里经常引用代表极多数的意思),恒沙的众生,若不度尽,誓不成佛!所以进一步从哲理的观点来说,佛法的爱,它是超越一切相的。超越一切相的,这超越一切相的爱,和不可思议的空性合一,于了达一切法不可得中,无缘大慈,任运兴起;没有任何条件的慈悲,因为毕竟是空寂、平等的佛性,这个空性的思想,跟大悲心的作用不二的哲学,是佛教教义中,最高最深最不可思议之处。最不可思议的地方。

【这些教义,一下子是不容易懂的,但是我想趁这个机会,在这里提一提,使各位有个印象。西藏的嘎马巴大师,这个“大手印”的发愿文里面,有几句话说明上述的教义,是非常有力的,非常有力的:众生自性虽常为佛性,】

众生的自性,虽然常常是有这个佛性啊,但是因为不了解无际,由不了知无际飘轮回,因为不了解我们众生的自性的佛性,所以啊,无际,就是无边际的一直飘到这个轮回的六道里面,所以叫做无际飘轮回;意思就是没有止境的轮回啦。

【愿于苦痛无边的有情众生】,希望无量无边的苦痛众生,恒常生起难忍的大悲心,什么叫难忍呢?身体受的苦啊,别人侮辱的苦啊、病苦啊,那么内在的苦,外在灾难的苦,统统要忍下来,还要去救度众生。

【难忍悲用未灭起悲时,体性空义赤裸而显现。】这个难忍,就是难忍能忍的时候啊,这个悲,依体起用啰,空性就是体啊,悲就是大用啊,那么难忍,然后运用这个大悲心还没有灭,意思就是正发起来的时候啊,所以叫做起悲时,未灭就是起啦,这里有点重复,难忍悲用未灭、未灭,就是起悲的时候,这个难忍的悲用还没有灭掉,起这个大悲心的时候,体性空义赤裸而显现,这个赤裸是佛教用的,一尘不染叫做赤裸,一丝不挂,简单讲就是完全的显露出来;我们体性绝对的空义,赤裸裸的呈现佛性出来。

【此离错谬···】,离错谬,就是颠倒、执着、分别心,这个离开了执着,离开了分别,离开了颠倒的心,是最殊胜双运道;双运就是空、空性,还有悲心啊,叫做双运,要最胜的双运,你一定要有空性,毕竟空的思想,就是产生大智慧;那你一定要救度众生,那就是发大菩提心;此离错谬,只要你离开颠倒、妄想、执着,就此离错谬,那么你有空性,你就离开错谬,但是要救度众生,要有大悲心,叫最胜双运道。

【愿不离此昼夜恒修观】,这个“观”就是记取观照,希望啊,无论是白天晚上,都不要离开这个空性的思想,都不要忘记众生的苦痛,一定要好好的去观照,千万不要离开。时间的关系,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明天我们再继续发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第二天)二十二页,中间,诸法于此心的无生空性。还好我们已经上课十年了,大家对无生空性啊,也重复的薰习,这是很好的现象,否则这一句,对初学佛法的人来讲,是完全没办法体会,也不知所云。所以说这个讲缘起,它就是讲性空,讲性空就是讲无生,讲无生就是讲绝对,讲绝对就是讲实相,讲实相就是讲不生不灭的涅盘,所以生灭就是不生不灭,生就是无生。

那么【诸法与此心的无生空性,是法尔现成的。】法尔就是讲缘起,就是这么一回事,如果唯识来讲,就是业感,业感构成的缘起,它就是这样子,叫做法尔现成的。情感至极的同体大悲,也是本来具足的。既然大家都有佛性,那么我尊重你,你尊重我。那么悟证诸法空性的时候,注意那个“诸法”就是一切法啰所以华严那个定义,定义得很好,何谓大智?尽法界,无一尘可染,名为大智。何谓大悲?尽法界,无一众生不度,名为大悲。这个讲得实在太好了。所以这诸法空性的时候啊,大悲心是不假造作的,它是从清净的自性展露出来,任运生起啊,这是微妙不可思议的事情!

对于被无明习气所覆盖,不能开显本具佛性的有情啊,佛陀自然会生起无比的悲心。全世界、整个宇宙,只要是众生,他都是被无明习气所覆盖。佛之慧眼,见我们众生的本性里面,都是佛性;因此啊,佛本能地觉得众生的不成佛,是他自己的不够圆满,众生不能成佛,是因为本身不够圆满,所以他会自然地尽未来际,去成熟一切众生,这个成熟啊,就是由愿力创造种种的因缘,缘是由愿力而成;简单讲就是创造因缘,使众生成熟,使众生成熟,叫做成熟一切众生,都皆,使皆完成佛道的事业。

有修证的学佛人,就是有修有证的学佛人,能够常常有这个“我跟诸佛同一体”的境界,同一体的境界,而十方诸佛却时时刻刻的在“我与众生同一体”的境界中。简单讲,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众生会说,我与诸佛同一体,而诸佛会说,我与众生同一体,那么既然同一体,就是我们的佛性都是平等的,是最尊、最贵的;那简单讲,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尊敬,因为都是未来佛,未来佛的境界中,那么唯有从这个高深的法尔的境界里面啊,兴起的大悲与博爱,就是无私啰,才是平等的,没有偏私的,是最彻底的,是最圆满的,和超越一切分别和限量的。这个限量就是讲相,有限量,它就是有相,它才有量,没有相,它就没有量的东西,你说我的思想,那几公斤啊?对不对?我觉得很快乐,你的快乐有几公斤啊?它没有相的东西,就没有量;所以说一切的分别是指内在的,超越一切内在的心相,那么这个限量是指有形的,外在的。

二十三页,第七、佛法所教导的往生净土,跟其他宗教的永生天堂是不一样的。

这个很多人是误会了,很多人误会了,一般人,不能够了解佛法的人一定这么说:哎呀!基督徒祈祷上帝,死后登天堂;跟佛教念佛往生净土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个话表面上看起来好象是不错,但是仔细研究起来,就知道其中有很大的差别。其他的宗教所宣传的这个天堂、地狱啊,似乎跟这个人世间相对立的处所,人世间相对立的处所。天堂、人世以及地狱,好像就是包括了整个宇宙。因为圣经所讲的就是这三个地方,不是讲上天堂,就是讲下地狱,除了这个以外,没有什么无尽的世界,恒河沙的诸佛净土,没有。所以这个天堂、人间以及地狱啊,就似乎包括了整个宇宙。这个人世间是暂时的考验场,天堂或者是地狱啊,才是真正的人生的终点。这是一个有限的,以及消极的论调。佛教所讲的这个净土,却根本与此不同。

佛法的宇宙观是无限的。《华严经》就讲得很清楚,大乘佛教,在开显诸佛广大庄严境界,尤其是华严,还好我们现在正在讲《华严经》,那个讲得多大的庄严,广大庄严的种种境界的普贤的境界,这明白的说明宇宙的无限性。恒河沙数的世界,恒河沙数的世界也仅是无尽法界中的一粟罢了。一粟罢了。所以其它宗教里的天堂只有一个,而佛法中的净土,却多得不可思议,多得不可思议。像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只不过是广大无边,无穷尽的法界当中的一处净土罢了。进而言之,佛法中了义的净土,了义就是究竟的意思,一般这是指大乘佛法,大乘佛法都是了义教,不是小乘佛法的不了义教;或者是权教佛法的不了义教,佛法中的了义的净土可以在西方,也可以在东方;其实南、西、北啊,无尽都可以有净土,也可以就是这个世界,《维摩诘经》里面说“心净则国土净。”

一个人的心如果清净,那么这个国土就清净,你能够自净其心,除掉我们这些妄想、颠倒、分别,自净其心,此土就是净土。所以往生净土啊,跟投生这个世界啊,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也绝对不是一切的终点。翻过来,其他宗教里面所讲的登天堂,所谓永生,是跟上帝在一起,去享乐。其他宗教所讲的登这个天堂啊,永生,就跟上帝一起去享乐,佛法根据因果的原理,认为以有限的善因,因为他们不是修空性的绝对,他们修有限的这个善因啊,他们不是无所着,他们都有所着;包括一贯道的,要度多少人?天堂有挂名,地狱有除名,都是着相的东西;认为以有限的善因,是不可能得到无限永恒的善果,要记住,永恒无限的善果要什么?要净因,净因就是非善非恶,叫做“净”,清净的“净”,清净的,不落入善、不落入恶、不落入无记,名为净,那么这个净就是绝对,那就是讲这个空啊,不得已才加用一个“净”,清净的“净”来形容。

所以上天堂去享受,将你的善因享受完了,还是要掉下来,福报享尽了嘛,像仰天射箭,向着天射箭一样,势力尽了之后,力量没有了,箭又跌下来。佛法的往生净土,是说凭籍着你的净因,不落入善、恶、无记,你就能够得到一个良好的修行环境(净土)里面去。简单讲,往生净土是什么?是有任务去的,不是享乐去的;往生天堂,其他宗教的往生天堂是享乐,佛教的往生是净土是任务,他是有任务去的,他要继续学习、继续成佛;在诸佛宏愿的感应下,整个环境都能助你修行。修行有了成就,依照你自己的愿力,并不一定永远住在这个净土,而是要到他方无尽世界去和再到这个世界来度脱众生。综结的说:往生天堂去享乐,这实在是有限宇宙论的自私和消极的幻恋;为什么讲幻恋呢?因为“幻”就是实在,福报有一天会享尽,这个就像幻相一样的不实在,叫做幻恋;对于幻相迷恋,这个叫做幻恋。再讲一遍,综结的说:往生天堂去享乐,实在是有限宇宙论的自私和消极的幻恋;而往行净土去修行,则是无尽悲愿菩萨的方便庄严!因为他是有任务去的,有任务去的。

(二十五页)怎么样才是佛,【佛法跟其他宗教的教义,不相同的地方很多,前面所列举的七点,这只是捡这个最普通以及比较容易懂的来说,目的是想用衬托的方法来帮大家对“什么是佛法”增加一些了解。现在进一步从另一个方面来研究】

【(一)怎样才是佛。(二)人类因为什么缺憾,所以不能显现这个本具的佛性。意思就是毛病在哪里?(三)佛陀传给我们什么方法,使我们可以修练来达到理智情感以及能力都同时存在最圆满境地的人格?】

【前面我已经对“佛”试下了一个定义:佛是理智、感情、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我这里必须说明一下,这个定义,并不能表示绝对的佛性,而只是凭人的脑筋思想范围内,想对佛性作一个比较容易了解的解释罢了。说佛是、情感理智和能力都达最圆满境界的人格;也就是说:佛是大智、大悲和大能的人。那么什么是大智、大悲和大能呢?我们在逐步的一一来解释:】

【第一、什么叫做大智?佛的大智,包括有两方面的大智慧:一个是纵深的,一个是横面的。这个纵深的智慧,佛家称为“如所有智”;】

把笔拿起来啊,这个要作一个笔记,要写“如所有智”。就是《华严经》讲的,深如大海之智,叫做“如所有智”,这是指直线下来的,就是所谓的纵深,这个“纵”,就是放纵的“纵”;“深”,深度的“深”,这个纵深的智慧,不是那个“众生”,是这个“纵”,纵贯线的“纵”,一个“纟”部再一个“从”,深,深度的“深”,纵深的智慧,佛家称为“如所有智”,这个“如所有智”就是深如大海之智,这是用大海来比喻他的智慧很深。

那么这个横面的智慧呢,这个横面的智慧就是有推广的意思,佛家称为“尽所有智”。“尽所有智”的旁边写一个,《华严经》的解释是广如虚空之智,一个是深如大海的智慧,“尽所有智”是广如虚空,这广如虚空是讲平面的,只讲平面,一直推广,往外一直推广,那么“如所有智”是往深度表示的,所以“如所有智”是深如大海之智;“尽所有之智”是广如虚空之智,那么这个“如所有智”是讲垂直的:“尽所有智”是讲横切的,“如所有智”,就是深入法性最深一层的智慧;也就是我们的如来藏,也就是我们的清净自性。

那么“尽所有智”就是遍如一切法相,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智慧。为什么讲遍如一切法相呢?因为一切法相不离空相,所以内心里面但莫着于一物,即是了知,一切法相皆是缘起,内心里面充满着透视的智慧,了知一切法相是空,了知一切法性是存在,而无形相可得;当我们了解性相不二的毕竟空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将会无所住,觉性确实存在,实实在在的存在,却无方所、无形相、无颜色。所以说“尽所有智”,就是遍知一切法相,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为什么能够无所不知呢?因为缘起一定是性空,透视一粒沙,就是透视一切无量三千大千世界,换句话说,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的地方,大彻大悟,到他方世界也一样存在着佛性,肉体或许有转变,但是佛性还是存在的,所以这是佛陀开采人类最伟大的地方,深处的智慧,每一个人统统具足的。这个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个伟大,超越几百万倍。

【我们先来谈谈“如所有智”】“如所有智”:【我面前有一杯水,这一杯水在常人的眼光】,诸位,在常人的眼光,这个常人,一,常人的眼光,就是一般人来看,【这不过是一杯解渴的饮料而已】。为什么?他口渴啊。常人的眼光,他的角度是这样看的;【可是在化学家】,化学家,化学家的眼光看起来,却是氢二氧一,就是H2O啰,稍微念过一点化学的都知道H2O啰,可是在化学家的眼光看来,却是氢二氧一的化合物,H2O啰;【在物理学家,】三,在物理学家眼光看起来,【是无数的电子活动,或者是更近代的看法,是能】,能量,它的一种形态。

三种人看,三种人对水的诠释不一样,眼光看起来都不一样;第一种人看起来是一杯水,第二个看起来是H2O,物理学家看起来只是能;那再来,在哲学家的眼光看这一杯水呢?它是一连串的因果关系,这个颗粒啊,这些水啊,跟这个水串成种 种的因缘,再把这个水一分析起来,哲学家一分析起来,本体的表现就是空;哲学家讲,这一杯水只是现象界的缘起,只是本体界的空,它的表现,这是哲学家的比较深入的透视。在菩萨,哲学家,标号四。在菩萨的眼光,在菩萨,标号五,第五种人菩萨的眼光看起来,只是心识变现的幻相;就是我们唯识,心识所变出来的幻相,这一杯水,也只是短暂的缘起,心识变现的幻相,短暂的缘起。

为什么?它是业力,人的业力;业力召感的色身,不喝水他会死掉的喔,它的业报就是这样子啊,他有形相,他一定要靠这一杯水来过日子啊。那么再来最后一个,六,在佛的眼光里却是圆满佛性的流露,因为万法不离清净的心性,清净的心就会影现种种不可思议的妙用,这一些相,就是他的题材,凡夫来讲,这些万相是凡夫执着的对象,可是在佛来讲,这些万相,是他善巧方便的题材,他会用种种的假相、幻影,来普度众生,让他进入实智,实在的、实相的智慧,所以在一切相都是圆满佛性的流露。

也简单讲,今天我们如果得到解脱,那么所有的相都不可能障碍你,如果证入了清净的自性,有所证量,那么简单讲,你现在就是住在净土,你现在就是住在净土。底下,因此证明,对同一事物,同一事物,刚刚讲的那一杯水啊,同样那一杯水,了解的深度,竟可以有这样的差别的悬殊,有这样的差别的悬殊,差别竟然那么大。

佛的“如所有智”,不但要透过凡夫、科学家,透过就是超越啦,不但要超越了凡夫、超越科学家、超越哲学家的境界,而且要超越圣哲的境界!就是那一些啊,菩萨的境界啦,以及哲学家的境界,处于法性尽地,这法性就是空性啰,尽地就是无所保留;简单讲,佛证到绝对,绝对的法性,不可思议的如如境地啊――什么叫做不可思议的如如境地?见一切相就是一切性,见一切相就是毕竟空的一切性,心不会被蒙蔽、不会被蒙骗,他有强烈的智慧;简单讲,成佛就是什么事情都骗不过他,他绝对不会去对这个,任何的一个假相,他去起心动念、去贪着,所以他生死自在。

我们想要生死自在嘛,就必须对这个假相放得开、扯得下,法性实相,这种境界,不是语言、思虑所能及,因为语言、思虑也是心的一种相,它只是无形相,还是执着的一种相,外相是业感的相,内在的这个,所以说内在讲这个语言跟思虑是内心的相,它还是属于执着;内心但有语言的执着、思虑的执着,那么都不是法性实相;如果我们了解这些语言、思虑是善巧方便的存在,那么这就了解毕竟空的法性实相。

简单讲,成佛也不能离开这些语言、思虑的工具,透视以后,就了解书本是工具,语言是工具,思想也是工具,而那个绝对的法性实相,才是真正不可思议的境地,可是真正有这种工夫的人,他不会离开善巧方便的语言,善巧方便的境界,善巧方便的假相,善巧方便的缘起,不会离开这些。所以我们再讲一遍,证到毕竟空的佛,不会远离众生需要,存在的这些假相,缘起的种种工具,包括内在的语言、思想、符号,这些种种的,外在的房子、汽车、洋房、大楼,都不影响,他反而会利用这一些尖端的科技来度众生,因为这些尖端的科技还是假相,还是有缘起的无常相。

所以啊,佛陀是最善用工具,善于运用人世间的种种假相的工具,而我们是被这个假相所卡住,看到什么执着什么,看到什么执着什么。底下说,只能以“如”字来表达,所以这个智慧,佛法里面名叫做“如所有智”。

那什么是“尽所有智”呢?“尽所有智”就是无所不晓的智慧,所以说“如所有智”是证到空性,法性的实相。“尽所有智”是智慧的妙用,智慧的妙用,无所不晓的智慧。这个智慧的说法,是很难为一般人所接受的。一个人怎么能够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呢?

庄子说得好:“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矣!”说我们的生命是有一个限度的,涯就是一个啊,一个程度,就是一个限度,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这些知识的领域,是没有限的,无限性的,我们要知道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那么以我们有限的生命要去了解无限的这一些啊,殆矣就是很危险,这个“殆”,如果你去查字典就是危险的意思;那么,可是在这里解释危险,不圆满,应该解释作不可能,用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领域,是绝对不可能的,要用悟的,什么叫悟的?你只要悟到空性,所有的世间事情统统解决,因为所有的世间事情都不可能离开缘起跟性空,一定要悟到一个总原则。

简单讲,世间存在的种种相,包括十方世界、他方世界,都不可能离开佛陀所讲的缘起性空的修行指导的最高原则;当我们悟到这个的时候,你走到那里都不可能离开这个心境,那么你就“尽所有智”、“如所有智”全部显现出来,譬如说,我们已经觉悟到山河大地的缘起,你走到国外去,是啊,是风景漂亮,不是山就是水,不然就是树木啊;瑞士很漂亮啊,德国很漂亮啊,台湾也有很漂亮的地方啊,大陆也有庄严的地方啊,可是不是山就是水啊,不然就是树木啊,对不对?那里都是怎么样,无论是台湾、大陆,无论是欧美各国、加拿大,都是缘起,都是性空;这个所有三千大千世界都是这样,那心就处在绝对的平静里面,因为没有什么好追求啰,剩下就是我们的责任跟义务。

当我们到净土的时候,我们到极乐世界去的时候,我们也了解我们的责任、义务,我们会开始怜悯一切苦痛的众生,绝对不会说,想着我一直待在极乐世界享乐,那这些苦痛的众生怎么样,大悲心、菩提心就一直发起来,当一个人住在绝对好的境界的时候,他的悲心,他就会开采出来;所以我们到极乐世界,我们的菩提心就自然会一直显现出来,当你在极乐世界看到这个苦痛的众生,你就一直想要来示现这个娑婆世界,一直想要救众生啊,为什么?你住在净土,每天看的都是一样,没什么好看的,剩下就是我们的责任跟义务。

今天我们生活在这么一个非常好的这个国度里面,每天都看着那么漂亮的山水,那你看久了,你也觉得没有什么啊,今天我们就跟同一团的人到大陆、瑞士、德国,我就跟他讲,这么漂亮的风景,你每天就住,住一个月,你会发疯啊,空气好、水质好、风景好,你住一个月,你会发疯啊,为什么?整个德国的生活习惯跟台湾不一样,就像我们去买那个表,买那个表,一到表店的时候,卖那个表的就是台湾人,有人问她,哎呀!你住在瑞士这么漂亮的国度,你一定很快乐,她说:“我烦死了”。我说:“为什么?”“没有人跟我打麻将啊。”“那你怎么办呢?”她说:她经过几个月以后,她一定要回来台湾,好好的连续打个三个月的麻将,再去瑞士卖这个表,在那边呢,她说闷得发慌。为什么?没有朋友啊,都是外国人啊,你看,风景那么漂亮,她每天住在那个地方,她没有说好到那里去啊,她也没有说整天去观光啊,是我们台湾的风景不如外国的,或者外国的比较新鲜,去走一走,可以啊,真的叫你每天去那边,住在那个地方,那会发疯,我不会骗你,发疯了。我说的那个卖表的,那是女孩子、小姐,她还这么说,她说:“在这里啊,没有人跟我打麻将,我要发疯了。”她发疯了,活不下来了。

所以人每天都重复,他就觉得没有什么,当你有一天到极乐世界去的时候,你就觉得没有什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还是普度众生,你才会充满着法的喜悦,以每一个人,我告诉你,每一个人一天到晚为了自己,他没有快乐可说。我会不会了生死啊,我会不会往生极乐世界啊,他只有为了自己,这个人永远不会快乐,怎么样会快乐?讲堂有事情,需要义工,你赶快来,听我的话,这是快乐,大家来,成就三宝、成就众生,使这个三宝的法务推广,这个是快乐,让这个佛法的传递更远播,使这个师父的佛法书籍更远播,每一个众生都觉悟,这个是快乐,这个是快乐。

你说快乐,风景很快乐,把你抓去丢到这个什么山庄、山上去,空气好,水质好,吃的都是有机,没有毒素,没有毒素的,那就把你放在那边,你也会发疯啊,如果没有佛法的话,人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得到快乐?就是不懂得我们生命的义务是什么,我们只想要我自己好。那什么是快乐?像师父就很快乐,我很快乐。为什么很快乐?哎呀!我们这一上台,一看这么多的众生,无量无边的众生,都因为师父的法而觉悟,你说这个快乐,怎么用钱买的啊,你们不必供养我,我已经很快乐了,当然供养是比较好啊,当然这是需要附带一下。

我们很快乐,哎呀!每天看到这么多的众生,都在进行着觉悟,都会自我检讨,都会想要学佛,都会想要解脱,这对师父来讲多快乐。我们一定要了解快乐,付出、牺牲、奉献才叫做真正的快乐,没有任务的人一天到晚茫然,活着一天到晚就等薪水,哎呀!这个月还没到,等薪水。对不对?所以啊,快乐是行动,不是口号,要付诸行动,那么在三宝门中又听到正法,那快乐的地方就太多了,为众生服务,为常住服务,对不对?替这个师父,替三宝把这个佛法一直散播出去;送录音带、送书,劝人家来听经闻法,这快乐。

你一天到晚,对不对?就结婚,一天到晚看你老婆,你老婆看他,老公就说:“哎呀!你的身体就是有一点变化,刚结婚的时候,你的身材还不错,现在扭曲变形。”因为一直胖起来嘛,一直胖起来,生了两个孩子啊,一直胖起来,扭曲变形,以前弧度还没这么大,哎呀!看起来就是这么样子,怎么看就是没有诱惑力,为什么?看久了会累、会厌烦。我们还是一样的,所以真正的快乐是什么?是任务。要记住师父的这一句话,快乐从那里来?从我们的任务来的,有意义的任务,有意义的付出,有意义的牺牲,才会懂得快乐是什么。一个人不懂得牺牲,不了解自己的任务,他是永远不可能找到快乐。他永远只知道钱、名、利,就这样子。

底下,【二十世纪的人们,对于庄子这两句话呀,尤其痛切的同感。】

从前的时候,也许还有所谓“通儒”,“通”,贯通的“通”,“儒”,儒家的“儒”,这“通儒”啊,不是通乳丸啊,这“通儒”的意思就是贯通儒家的思想,叫做通儒,命这个名,也是听起来很奇怪的啊,“通儒”;那么三教九流,无所不知,三教九流,无所不知。在今天,一个人一辈子研究某一种学问的一个专题,就够他一辈子的努力,就说唯识好了,我们就唯识这一门学问就好了,唯识这一门学问,没有下十年的工夫,我告诉你,你无法究竟其义,外省人听不懂,煮得烂熟(台语)是什么,你就是没办法贯通,唯识喔,就这一门就好,那你说要通达三藏,你开玩笑!没有相当的根器,通达三藏怎么可能。底下,那能谈得上“无所不知”呢!

因此一般人都认为这种智慧是不可能有的。其实说“这是不可能”的人,就忽略了一项很重要的,一项最基本的一个关键,要晓得他之所谓不可能,是依据了人类习惯的思想方法、特性以及感觉讲的;人类,注意,这里要注意,是依据人类的习惯,习惯了的思想方式,习惯了的思想方式,这习惯就是惯性的意思,就是无明,特性,众生的特性,无明,感觉出来的无明,三个统统是无明,是依据了人类的无明,他才讲“这是不可能的”,而人类的心识形态,思想方法却正是使人不能达到“尽所有智”,不能成佛的根本大障碍!因为我们的心识形态错误,思维的方式错误,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开显本具有的佛性,也不能达到“尽所有智”,不能成佛的根本大碍,就是这个毛病,如果我们能够根除,把它除掉,“尽所有智”,自然能够显露出来。

【第二、什么叫做大悲?】大悲就是至上,至上的、无比的、和圆满的慈爱。至上的慈悲,是应该有两方面的:一个是视一切有情,就是众生啦,如同自己,没有差别,没有厌倦的“平等大悲”,但是它这个一定要悟到空性才有办法,没有悟到空性是根本没有办法“平等大悲”的;一个是显、空双融,什么叫显、空双融呢?就是相,显就是有啊,有跟空是双融的,因为显是相,才有办法显现出来嘛,叫做显;就是空啦,就是对空讲的,显是对空讲的,空是对显讲的,显就是有啦。所以一个是有跟空双融,无生心性当中法尔流露出来的“无缘大悲”。我们了解所有的条件的缘起都是空性。

站在哪一个角度它都会有偏差,都错、都会有偏差,我们只有用“平等大悲”、“无缘大悲”才能真正达到佛的智慧,否则你站在哪一个角度,统统有所主观,也有所客观,因此啊,我们一定要了解,我们之所以不能显,是因为没有悟入毕竟空,站在缘起的某一个角度说,所以这个争执不断;站在相的角度,也是争执不断,那我们着相就会有私心啊,那么私心就会有烦恼。佛的大悲,不只是单纯的高度的情感,而是最极情感以及最极理智,融为一体,不可分的“智慧”,不可分的“智慧”。佛的理智和情感,是跟普通众生不一样的。众生的理智和情感,是相消而不相成的;什么叫相消?意思就是有了理智,感情就低;感情高,理智就低,是时高时低,一下子高,一下子低,是此起彼伏的,这个起来,另一个就潜伏着,是不能够并起的,没有办法同时存在的。

佛是很有感情的人,情感就是悲心啊,他因为跟众生有感情,他才想救他(众生)啦,和理智,他存在着真正的大智慧,他才有能力救他,想救众生,还要有能力才能救众生,你单单有悲心是不够的,会被拖下去死掉的,单单发一个愿要救众生是不够的,自己要有那个能力,没有能力,只有悲心,没有用的;那么只有智慧能力,没有悲心,不想救众生也没有用。却是相成而不相消的,佛的情感和理智,却是相成而不相消的,是同时并起的,是永远保持在最高极而不退失的。理智与情感,在众生位,是水火不相容;在佛陀位,却成为水火相济。“济”就是互相扶持。在佛来讲,水火那么是互相扶持的,理智跟情感,在众生位,是两个东西,在佛陀位,却融成一个整体。理智不离感情,感情不离理智,两个都达到登峰造极,都是升华到空性的平等。这个不可分开的理智和情感,佛法上叫做“无缘大悲”。

其实最简单的,一定要悟入空;无缘就是平等心,就是不假籍任何条件的大悲心,就是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无缘是理智之极,大悲是情感之极。至极的理智与至极的情感,化合为一,也就是所谓的“无缘大悲”;而它的表现出来的慈爱,则是平等一律的;注意,要讲平等,必须讲无相、空。不分冤亲,真正一个悟道,没有恨任何一个人,也不会说只有救一个人,特别亲的人救,其他的众生不救,不分种族;是不分怨亲、不分种族、不分教派,甚至于不分动物、植物,都是悲爱所庇,所保护的,就像阳光普照,所以叫做“平等大悲”。也只有佛有这样子的能力,和这样子的,这样子的牺牲跟奉献;众生实在是没有办法的。

【第三、什么叫做大能?佛的“大能”,跟其他宗教中所宣传的上帝的“万能”,是有很大的不同。】

万能就无所不能啰,换句话说,万能的上帝,如果高兴,他有能力把所有的人类,一并带到天堂,去享天福;可是佛陀却没有这样大的能耐。佛的能力,虽然是无限的,但是却不是人类思想中的所谓万能。佛的能力,只能做助缘,而不能做为“亲因缘”。什么意思?修行还是要看自己,做不做,解不解脱,还是要看自己。

简单讲,转换自己心中的观念,是最重要的亲因缘,念佛不着魔,这还是助缘;念佛放光加持、上师加持,这还是一种助缘,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心,每一个人内在的心,要懂得深入的观照,四谛、十二因缘、六度,要懂得去观照毕竟的正法,正知正见,来做为我们的亲因缘。今天如果你去杀人、放火,你去信基督教也许得救,为什么?信我得永生嘛!对不对?不必背负这个因果,这是基督教得看法,天主教得看法。佛法不行,你今天杀人、放火,你就是跑来跪到佛前,你的因果还是存在,这个一定要弄清楚,因为那是亲因缘,亲因缘,如果我们今天忏悔,佛菩萨能够帮助什么?可以重报轻受,你本来杀人、放火,可是你现在求忏悔,对方感动了,也许本来要置你于死地,现在把你砍断一条腿,你本来是死的果报,后来只砍断一条腿,业力啊,有关系。譬如说,哎呀!,你前世啊杀死了五个人,杀死了五个人,那么你啊,后来你拼命的忏悔啊,拜佛啊,求忏悔啊,你的下一辈子,这五个人会找你麻烦,把你打得怎么样子,半死,然后送到医院啊,急救,后来还不错,救起来了,因为你有忏悔,因为你有忏悔,重报会轻受,但是不可能不报,不可能不报;那你要是信基督教的,那就不必对因果负责了,基督教就是信我得永生,那没有这个道理,没有这个道理。信教能永生,那是坏人的包庇所呢,那我去杀人、放火,我再来求忏悔,对不对?佛菩萨不这样讲的,正法不这样讲的。其他宗教却说:神不但能为一切做助缘,也为一切的“亲因”。这是违背因果律的,违反理性的说法。

【刚才我说的佛的能力是无限的,但却不是万能的,这句话需要解释一下,我们用一个比喻来说:太阳的热能,是广大无限的,】太阳都一直照射,【但是我们的吸收或利用多少太阳能,则要看我们自己的努力以及条件来决定。】

这比喻得非常好。用一个普通的放大镜,可以吸收太阳热能来燃烧一枝火柴;一点点啊,一枝火柴一点点啊,用一个较大较强的放大镜,可以吸收太阳热能来燃烧一根木头;就更大一点了,因为你放大镜更大了,现在科学家、工程师可以用怎么样,吸收镜,吸收太阳热能来充作工厂的什么,发电或者是热水,我们养德禅寺就是吸收太阳能,转换成的热水,那么这个作用就更大了。佛的能力与加持,这虽然是他力,但是应该用这个比喻去了解,在不坏缘起不坏因果的法则下,去了解佛的大能。所以师父还是告诉大家,你不能说加持没有效,加持,像我们九月十八、十九、二十,那个灌顶,那是很大、很大的一个因缘,但是你愿不愿意来吸收,就看你个人,有的人嘛,立竿见影的感应,业力小;有的人一点感应都没有,为什么?业力重嘛,业力重啊,烦恼重啊,是不是?所以说,灌顶它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加持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最重要的,还是看你发什么心,发什么心,有人说:师父怎么会这样讲?

我告诉你,有一个人以前跟师父学了《安乐妙宝》,那我不晓得,一开始我不晓得,他到底是什么道的,后来他学了《安乐妙宝》以后,学了《安乐妙宝》以后,去外面啊,替人收惊,据说有向人家拿红包,他来向我学习,顶礼师父,对师父多恭敬,后来他也不走出家路线,喔!原来是来学一学加持,想得到一些感应,然后呢,就怎么样,得到一点这个红包,或者是来这个图利自己,这种心态是很严重的啊,后来据说再怎么念,力量很小,没有什么感应;那种发心错误,发心错误。因此啊,我们的心啊,发的心要跟佛的心是一样的,那么我今天来为大家加持、灌顶,我们不是问题你那一点,一点点红包一百块钱,笑死人了,对不对?到西藏去灌顶那怎么是一百块呢,那都是,那都是算几万的啰,在台湾传法印、灌顶,那都是六万、十万啊,吃一餐饭都要几万块啦;我们这里不是的,我发的心不是这样子啊,因此最重要还是我们的思想,正知正见,要有一个健康的心,健康的正知正见才行。今天诸位来灌顶,认知这个佛法,那也是要发这种正知正见的心,无所贪着的心、了生死、发菩提心的心。

三十一页,人类思想的病态。【以上我把佛的大智、大悲以及大能,大略地解释了一下,同时也提到人类的心识形态以及思维方法,实在是障碍成佛地的主要因素。那么,究竟人类的心识形态以及思维方法有什么缺点或什么特性呢?障碍人类原具有的佛性呢?人类的思想大致讲来,有六种特性:】

【一、人类的思想方式,是累积性的。】这话怎么讲呢?累积性的就是从外在学起,外在学起,我们在儿童时代啊,父母教我们认字,认识一个字,一个一个的字,譬如说:一、二、三、四,长大了一点,进小学,先生教我们一句句的句子,进中学,先生,先生就是老师啦,老师教我们读文章,进了大学,我们研究论文。再拿数学来做例子,我们先学加减乘除,再学代数几何,像function(函数)X,X2+2x2+X,都是这种几何代数;或者三角,等边三角形啊,或者是圆圈啊,圆周率啦,那么三角微积分,Sin、Cos,tan、tan-1,cot、cot-1,那么这个都是三角微积分,Sin、Cos的,那么读过大学的人都知道,那我们学习的方法是渐进的,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也就是所谓的累积性的,就是吸收外面的知识,或者从书本,或者是从人类所创造出来的这些书本,公程式、方程式,一直记忆、一直记忆……用这种累积的方式,是否能得到“尽所有智”呢?这当然不可能,当然是不可能啦,因为这不是因为知识太多了,我们不能完全知道,而是因为我们求知的方法不对,什么求知的方法不对,在座的诸位,你们一定不会了解这一句话,我来说明,譬如说,这是两朵花,我们说一加一等于二,这是世间的观念,现在来讲人类的思想方式是累积性,是严重错误的,是非常严重错误的,对这朵花,一加一等于两朵花,对不对?

这世间,从小就是这样子,一加一等于二,但是佛法不是这样,这个一是假设的,我们先不要讲一加一,先从一来分析,这个一是什么东西?这个是化学元素,这个就是一嘛,里面有多少的植物细胞,细胞壁、细胞核,植物的细胞,里面只是水分,碳氢化合物,对不对?里面只是元素的构成,这朵花只是缘起的幻相,并不是一,具有多少千亿的细胞,怎么讲一呢,可是它的形状,集整合一个体就是一,所以佛法告诉我们,这个叫做累积性的,累积性的就是,我们从来没有去透视这个一的观念,最基本上一的观念,所以我们一直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观念建立起来,现在我们回光返照这个一,不可得,不可得,如果说一也不对,因为有几百万亿的细胞,植物的细胞,一是错误的。

好,那么这样子的话,我们“尽所有智”就跑出来了,所以人类的就是从小到大,我们所有的老师,没有告诉我这样的学问,从小到大就是这样子,一加一等于二;我从小到大也有一种观念,如果说一加一,后来有一次,我在小学的时候,这个一加一,那我如果把这个撕掉的话,怎么算是一呢?这一加一它应该等于三啊,所以一加一等于二,那老师看到我,我就写个不等于二,那老师就走过来,啪!从小我就会思维这种问题,为什么一加一一定要等于二?为什么?可是那时侯没有佛法,那时侯没有听过佛法,对不对?这若按照道理,老师是应该给我打才对啊,我应该打老师才对啊,可是老师打我;从小到大就是这样子,一直在思维,对这些问题,存在性的问题,人类因为不能透视这种观念,所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就这样建立观念了;这里有几朵花,这里有几朵花,对不对?这个把它晒干以后,把它用一个果汁机一打,统统烂掉了,然后再把它透过显微镜看,这个是几朵花啊?没有了,站在空性的角度一点都没有,就站在相的角度也不是一喔,这颗粒微尘一点点,那一朵花有多少的植物的细胞啊,这样知道了吗?所以我们的求学方式是错误的,“尽所有智”。

底下说,当然这是不可能的,这并不是因为知识太多了,我们不能完全知道,而是因为我们求知的方法不对;师父已经分析给你听了,我们的求知的方式根本就不对,从小,老师就是这样错误的教导我们,只是用执着教育教导我们,从来没有经过透视跟分析,没有,那我们讲对了还被打。试问,请问用累积性的方式,怎么能够达到尽头呢?你想想看!用金字塔,这样一直堆积、一直堆积,怎么能够堆到像虚空呢,只要用有相的执着方式,记住,用金字塔的方式教育,从以前累积、打基础,一直教育一直教育……一直累积,累积到最后最高点,得到博士、超博士,你说他懂得什么?他一个超博士的来,有一个台大的超博士来,那就问他,你今天在这里吃饭吗?他说:好啊。说:你会不会煮素食。不会。连煮素食都不会啊,他怎么叫做超博士,对不对?这么简单的素食煮法都不会,怎么讲超博士呢。

超博士就专门于某一科,叫做超博士,要不然我生病,你给我打打针,博士来没有用的,没有用的,我这个人的观念,是最不喜欢讲那个什么学历、学位、超博士的,这对我们来讲,是一点用处都没有。我这个色身啊,说来实在很奇怪啊,我跟有牌的医生很没有缘,我这个色身,差一点都是给这个有牌的医生,差一点都医死了;很奇怪,我这个色身很多次都是给这个没有牌照的医生医好的;我这只手就好,给多少的医学博士,X光照射,人家说我的筋是什么痉挛,是怎么样子啊,怎么样的医生,怎么样子的博士级的,还有个人劝我开刀,没有,统统怎么样,电疗、吃药,那个都是日本的博士,??(日文,一种药名),说吃了以后酸痛会好,什么东西的,吃了??(日文,一种药名)多少,那是解毒,维康素,那个都是什么超博士发明的,都是有机物,可以改善你的体质,是怎么样子的,对疼痛没有办法;给谁医好的?给一个退伍军人,才学九个月,陈医师医好的,那一个才叫做医生?我告诉你,能够把我医好的,那个叫做我心目中的名医,师父为我介绍一位名医,我说:对不起!我这个名医跟你的定义不一样,你的名医是很出名的医生叫做名医;我的名医是能够把我的病治好的,叫做我心目中的名医,治不好我的病,统统不叫做名医,我的定义是这样,跟你的定义不一样。我这只手,竟然给一个退伍军人,九个月,学九个月就出师的陈医师医好的,三十年,从建国中学练跆拳道受伤,到现在三十年,没有一个医生有办法;一点办法都没有,就是这样医好的。你看我这只手,还可以做伏地挺身,所以这个世间,这很难讲,所以我常常讲学历无用论,要有实力,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学历无用论,要有实力,大法师、大名气没有用的,要有真正的大智慧、大实力的人,这个才有用;一个法师搞得名气很大,没有用得,很出名,一点用处都没有,要不能了生死,那统统不叫做大法师;统统叫做小法师。因此,我们一定要了解啊,不要搞这个嚎头、搞这个外在,要讲实际的能力,底下说,试问用这个累积性的方式,怎么能够达到尽头呢?一点点的往上面堆,是永远也堆不到顶的。就像金字塔的教育,你能够堆到顶,那也是有限啊。

三十二页。【二、人类的思想方式是有限性的。人类的心,只能在一个时间内,思想一件事物或几件事物,而不能思想无限的事物。】

依佛教《唯识学》的看法,还好《唯识学》我们讲过,人有八识,也就是说,人的“心”有八种不同的功能,这八种不同的功能,皆有其先天的有限性,有限性。譬如说,眼识,只能见色法中的某一部分,色法中的无表色,指长波或者是短波啦,是普通肉眼所不能见到的。用现在的科学常识来说,普通眼识以及耳识所能见和听到的,只是波长中的极小的一段;英文叫Section段落,Section,叫做Section,叫做段落,这个片段呢,拖太长的,看不到、听不到,拖太短的,也看不到、听不到,高波以及短波的“色”以及“声”,我们都是看不见、听不到的。紫外线、红外线,看不到,大象发出来的低音波,人类听不到,大象听得到。单单我们的鼻子就好了,狗的鼻子比我们人类的鼻子灵敏一百倍,一百倍啊,一百倍啊。熊就好了,熊可以闻到地下几英尺的海豹的味道,它就可以往下一直挖、一直挖,熊啊,北极熊啊,北极熊。所以人类号称为天地万物之灵,是因为有一个脑筋,超高的智慧,这赢其他的动物;要不然比起我们的器官,那差得很多,眼睛,晚上不如猫头鹰,晚上不如猫头鹰,它可以在没有月光之下飞行;还不如壁虎、壁虎,或者是蝙蝠,都不如,这蝙蝠在晚上飞行的时候,它声波一射过去,反弹回来,它就可以测出多少的距离,它就可以测出多少的距离;人类没有办法,人类没办法,所以单单看这个器官,我们输其他的动物啊,输得很严重。人类最高的就是智慧,就因为有智慧,所以赢其他的动物。

底下,那么鼻、舌、身三识,也是一样,那么就讲五个识了。关于第六意识,表面上虽然教其他前面所讲的五识活跃、锐利,实际上它的功能,也是很有限的,也是很有限的。第七识,只缘假象的我,使什么都以我为中心,当然更属于有限性的啊,所以第七识,只缘假象的我,使什么都以我为中心,当然更属于有限性的。至于第八识根本识是否有限,许多人的看法,颇不一致,我认为说第八识的功能,在众生位是有限的,恐怕也,也不太过,意思就是,那么还解释得不满足,如果从“大圆镜智”的无限性,来看这八识----阿赖耶识,那就很明显的反映出阿赖耶识的有限性,阿赖耶识的有限性,就是能力还是很差的。

三十三页。【三、人类的思想方式是矛盾性的。】矛盾性的,很简单就是理性跟感情没办法平衡,爱一个人,爱得死去活来;恨一个人,恨不得把他的头砍下来;人没有办法平衡,是永远在冲动,或者是在这个冷热交战的这个情绪下过日子。人类的思想方式是矛盾,矛盾就是冲突,我们人类就是活得很痛苦啦,人生的痛苦,原来是多端的。这千万种不同的苦痛当中有许多的苦痛,是因为理智和情感的冲突而产生的。我们的情感,要我们这样做,我们的理智,却告诉我们不应该这样做。人生的悲剧和喜剧,悲剧和喜剧,无非是冷酷的理智和热烈的情感,这两个导演啊,冲突决斗之下的产品,人们过得很痛苦,受不了,有的人就自杀;受不了的人,有人就自杀,多少的人自杀,就是这样子。男朋友走了,自杀;女朋友走了,跳海自杀;一个六十几岁的爱一个三十几岁的,骗了二佰多万,把她杀死了;女的爱钱,男的要她的感情,结果感觉到被骗了,就杀死她。

每一天打开报章杂志、电视新闻报导,都是这两个导演,冷酷的理智这个导演,跟热烈的情感这个导演所冲突下的产品,整个大社会都是这样。可怜的人类,在这两在相反的巨流冲激之下,真是尝尽了辛酸,都是极端,如果我们说人生一生的经历,无非是情感和理智,反复消长的纪程,也不为太过。意思就是,人的生命,就是感情、理智、情绪下的产物,你跳不出来,解脱不出来,我们只是情绪,可怜情绪之下的一个动物;因为我们智慧不够,怎样冲都冲不破,情感跟理智反复消长的这个情绪范围之下。理智和情感,在人类的心中,是两个水火不相容的东西,一个是冷的,一个是热的;情感是先天本能的冲动,比如说欲望或者是饮食,色、身、香、味、触、法外界的欲望;或者是本能、情欲,男女的这个冲动,这是先天性的;一出生,他就一定要吃,饮食跟男女,长大了就男女,那么理智却大半是后天学习以及经验的结论。

简单讲就是教育,后天学习以及经验的结论,就是教育;所以说号称一个理智的人,其实不见得是有智慧,因此,感情跟理智,达到最高点,我认为这种诠释是不足;我认为要加上智慧,因为理智有多个角度不一样,每一个人都会称自己很有理智,自己客观,但问题,没有悟入空性智慧的人,没有办法讲,真正圆满的理智,所以我对这个定义还不是很满意。我认为人类的思想矛盾性,当然是建立在理智跟情感之下的一个水火不相容的这个情绪的控制当中;但是如果说要解释“佛”的话,我认为是情感跟理智,还有智慧达到最圆满的境地。

底下,那么理智却大半是后天学习以及经验的结论,就是我们的教育啦,后天的教育啦。那么人类心中的理智以及感情、情感,还有一个特性,也就是冷的理智,和这个热的情感,不能在同一时间存在,理智到达了最高潮的时候,情感总是低潮;譬如说,我们专心地思想一个数学题目,我们一直在演算,是一个数学题目,或者是在哲学上的一个困难问题的时候;或者是在思维某一种重要的事情,我们当时的情感,总是很微弱的;可是当我们与人恋爱,或者是吵架的时候,那也就是情感发挥到高潮的时候,那时侯的理智,总是非常低弱的,两个人一吵架,或者两个一谈恋爱,那不管死活了。因此我们证明,理智和情感这两个东西,在众生位的时候,是互相抵消的,是互相抵消的;就是不能够互相相辅相成的,不能互相扶持的;感情高,理性就低;理智高,情感就低;一定的,是互相抵消,是同时不并起的。以这样一个水火矛盾不相容的心,怎么能够达到像佛陀的悲智无碍佛的境界呢?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大悲与大智并起,是诸佛的不可思议境界,也是我们学佛人所努力的目标。如果我们的心是矛盾性的,悲智是不能并起的,那么圆满佛位是无法成就的。


   看下一篇:慧律法师《茅蓬语录》 看上一篇:慧律法师《六祖坛经第二品随缘开示》 卍文章欢迎转载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