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修行人都不受持戒律。有的人怕犯戒而不敢受戒,有的人不明白受持戒律的必要性。戒律就像大地一样,若是没有戒律,我们就无法修行。受持戒律是解脱、成佛的必经之路。 戒律有好多种,有属于世间的戒律,有小乘的别解脱戒,大乘的菩萨戒,密乘的十八条根本戒等等,很多。但是这些戒律......

明末清初,净土宗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这个人很了不起,他给《弥陀经》做的注解,叫《弥陀经要解》。他在《要解》里面,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积罪假使有体相,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什么叫积罪?我们生生世世造的罪业,累积下来的罪业就叫积罪。假使这个罪业要有体相,我们今天讲,要有个体积、......

要知道我们累劫的冤亲债主在恶道里没有能力解脱,完全靠我们以真诚心、清净心、慈悲心修行,来帮助他们离苦得乐。但要化解冤亲债主心中的仇恨,不是短时间可以办到的事情,必须要发长远心为冤亲债主永脱恶道来修行,来让冤亲债主感受到我们真诚忏悔的诚意。这些诚意如同心灵甘露,不但能清洗......

慈悲伟大的佛陀! 弟子至诚恳切地匍匐在您的座前,向您发露忏悔:从无始以来,我身业所犯的杀盗淫妄,无数无量;我口业所犯的恶语两舌,无穷无尽;我意业所犯的贪瞋愚痴,无边无际。 现在只有仰仗佛陀您威神加被,赐给我忏悔的力量;现在只有依靠佛陀您遍洒净水,洗净我深重的罪业。 回想......

◎ 消业障是修行人第一条重要的功课。 ◎ 什么是业障?障就是障碍,障碍了真心,障碍了本性,什么是障?业就是障,业是事业,人都希望自己事业越大越好,业越大,障越大,烦恼也就大了。人出不了六道轮回,就是造业从来没中断过,拼命在造,作恶有障碍,作善也有障碍,果报都出不了三界。......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清晨,佛陀用完斋饭后,至宁静的安陀林中打坐。这时,精舍中有两位比丘起了争执,一人不断责骂对方,另一人则默然不语。开口责骂的比丘事后自觉惭愧,便向对方忏悔,然而静默的比丘竟不接受,于是其他比丘轮着劝谏,以致高声喧闹。 佛陀以天耳通听......

圣贤人教我们,好的事情要隐藏,不要让人知道,你这个善就愈积愈厚;恶的事情要宣扬让人知道,别人知道了,轻贱你,责备你,你这个罪就报掉了。所谓是重罪轻报,罪报掉,好!现在人不一样,行一点小小的善事,巴不得人家知道,到处宣扬;人家看到他,称赞几句,善福立刻就报掉了;造的恶深深......

1. 盛怒结冤,言语伤人 谚语常说:「暴怒伤人伤己。」我们在盛怒之下发脾气,伤害别人,往往言语的伤害结下的怨仇,生生世世都不能够消灭,对方必然等待机会来报复。他报复的时候,我们又会逞怨恨心,我们不会甘心,于是就造成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这个非常可怕,非常恐怖。 ......

问:要忏悔业障的话,不知是持咒快?灭定业真言快?金刚萨埵心快?还是念佛快? 答:都不快! 怎么样才快? 快的不是那些咒,是你的心, 一样的磕头一样的拜忏,人家在观想佛像,观想佛的圣号,忏悔自己的业障,这个头磕下去,他业障就消失了,你光跟人家忏、跟人家唱诵,也没有注意观想......

佛之「法力」极大,而众生的「业力」却与之相等,所以说凡夫是「业重情迷」,而佛却是「业净情空」,所以圣、凡之分,在于「业」是不是已经净了,「情」是不是已经空了。又说:「觉者,佛也;迷者,众生。」就好像上午所说的,众生因为背觉合尘,被一切尘劳五欲所转,所以业障愈来愈深,而佛......

1 人与人之间不可以结怨!结怨,生生世世都是麻烦。 2 在许多国家地区,有很多人被无形附身,精神萎靡不振,不能工作、不能读书,受一种无形的控制。 3 无形的,实在讲,就是自己的冤亲债主。 4 凡是来缠身的无形,多半都是饿鬼道,很多很多! 5 为什么会是惹鬼上身?要说冤亲......

佛经中,有这样的一段譬喻:有一位牧牛人,拥有二百五十头牛。他每天都会到一个水草丰足的旷野放牛,让牛群悠哉游哉吃草、喝水。但是,有一天忽然跑出一头老虎,咬死了一头牛。这二百五十头牛,因而少了一头。 牧牛人万念俱灰,觉得少了一头牛对他来说,已经不完美了。为此,他心中很懊恼,......

△ 人因自觉而成长,因自满而坠落;自我批判的认错心理,是道德人心的第一课,是人格升华的阶梯。 △ 人都是在原谅自己的那一分钟开始懈怠,应时时警惕。 △ 原谅别人是美德,原谅自己是损德。 △ 勇于承担,是一分动人的力量;勇于承担错误,则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 一件事情,不......

一般人生病,大概来说,是有三种原因:第一种,生理上的毛病。像伤风感冒、吃东西不谨慎、受了风寒,这是生理上的毛病,这要找医生。 2 第二种就是冤家、怨鬼找到你。你过去跟他有过节,这下碰到了,所谓中了邪了,这个找医生吃药没效。像悟达国师,他膝盖上长了个人面疮,那是冤家对头找......

问:我的小妹今年二十一岁,自己不能走路,多方求医未果。友人推荐我们求助于净空法师,请多帮忙。 答:这种事情是属于各人自己的业障,要真诚心忏悔。你念观世音菩萨或者念地藏王菩萨都好,但只能选一种,不能两种夹杂着念,要有真诚的信心,一直念下去,就会有感应。 这些年来,我们看到......

1 2 3 4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