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你犯了戒,有罪就要忏悔,忏悔才安乐。但是不可想:犯了戒,只要跪跪斋堂就没事了。如果有这种观念就大错特错了!也不可想:念佛一声可以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那我犯戒、犯常住的规矩再念佛就好了!不小心犯了戒规,那是不得已的事情,心里要有警诫,有了过错勇敢地忏悔,但总要觉得斋...... 人与人相处,日久难免有不愉快的摩擦,有时在有意无意间冒犯了别人都不知道。因此在人事的交往上,如果能常持省思忏悔的心念,天地就宽阔多了。心中不造作罪业,人事自然和睦,想开了, 看破了,像法庆禅师预言颂所言:四大将离本主,白骨当风扬郤,生命都把握不住,人我是非又何必执着呢?...... 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勇于认错,此乃智者之举;不肯认错,终将失去进德的机会,殊为可惜。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不犯错,有时候错误只是自己的一时疏忽所造成,并不构成太大的得失;但如果不认错,可能犯了戒禁取见,后果不可收拾。所以一个人的际遇安危、成败得失,...... 我常常听到军政各界人士,因回顾他们已往的罪业而慨叹不已。由于他们过去打过仗,到现在年老了,就自怨自艾地说:过去在军队里杀人如麻,罪业深重,真是荒唐透顶!在他心底深处,隐藏着别人所少有的感受。事实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并不是很严重的事情,重要的是要知道悔改。佛法说:...... 拜忏,事实上就是修福修慧的大功德。 「忏悔」一词,是中国佛教特有的名词,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汉文并没有「忏悔」这两个字的连用。而在印度,忏悔是做为一个修行人必须要具备的条件,不论自己这一生之中是否犯了过失,都应该忏悔。对佛教徒来讲,忏悔可分有几种程度的不同。 最基本的程...... 拜忏,又称为礼忏,就是礼拜诸佛菩萨,忏悔自己的一切罪业。 凡夫的言语行动,如果加以深切仔细考察,可以说经常都在犯罪造业。凡夫的生死轮回,即是由于各自所造的「业力」所牵引,如在过去世中不曾造下罪业,现在便不会再做凡夫,如果今生断除了一切罪业,当下就是圣人的境界。 凡夫是很...... 有人在禅七中不断地哭泣而无法打坐,他说:我不能打坐,我要回家了! 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像我这么坏的人还能修行吗?我这个人应该要死掉,不应该活在世界上。 我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修行应有的态度。放下屠刀表示有悔过的心,只要承认错误并且马上改过,就是修行。 我问他:你...... 忏悔是肯定自我非常重要的途径。忏悔的意思是承认错误,但是承认错误之后,还要负起责任,准备接受这个错误所带来的一切后果,这才是忏悔的功能。 根据佛经,忏悔有三种方法:第一是对自己的良心忏悔;第二是对我们所亏欠的人忏悔;第三则是当众忏悔。在当下承认错误的同时,对自己负责,也...... 一、忏悔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未学佛以前,贡高我慢,自以为是,在红尘中每天算计着如何让自己高人一等,如何家财万贯,如何穿金戴银,如何声名远播,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醒的时候追逐贪嗔痴,就连睡梦中也为三毒所伏,但愚痴的自己仍不知觉悟,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