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蓝图》

作者:星云法师 南国佛教

 

十一、因果观(缘起之道)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这是民 主国家人民一致的追求。然而事实上法律之前真能人人平等吗?法律不但有漏洞可钻,而且有的人还专门游走法律边缘,为非作歹,甚至法律有时也会受到人情所左右,因此法律未必真能做到绝对的公平;世间唯有因果才是最公平的仲裁者,在因果之前,人人平等,因果业报如影随形,任谁也不能逃脱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定律之外。

因果,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化的普遍法则。《瑜伽师地论》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揭示了佛教因果论的特点:任何思想行为,必然导致相应的结果,「因」未得「果」之前,不会自行消失;反之,不作一定的业因,也就不会得到相应的结果。

因果,是人间的实相,中国的一部二十六史,不啻是一部最大、最翔实、最深巨的因果记录。因果也是很高深的哲学;有因必有果,它的准确性连现代的计算机科技都比不上。因果报应不但为人间所不能勉强,苍天所不能更易,即使鬼神也不能违抗,它支配了宇宙人生的一切,也种下了横亘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因缘。《涅盘经》中就郑重指出:「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因此,一个人可以不怕鬼神,不怕生死,但是不能不怕业报,不能不畏因果。

因果是由万法因缘所起的「因力」操纵,由诸法摄受所成之「因相」主使,有其超然独立的特性。人可以改变天意,但不能改变天理,也就是不能改变因果;因分果分,是佛陀证悟之性海,为三际诸佛自知之法界,是不可妄加厘测的。

佛教的因果观源自「缘起性空」的道理,旨在阐明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仗「因」托「缘」,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为「因」,待「缘」聚集又生他「果」,如是辗转相摄,乃成森罗万象。因此,宇宙间从自然界到众生界,从天体到微尘,没有一个现象能脱离得了因果的关系。所谓「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合」,凡事有因有缘才有果,因果离不开缘起之道,这是我们应有的认知。

因果并不仅限囿于佛教的独门妙谛,因果是每一个人衣食住行之中,随手可拈、随处可证的真理。腹饿了要进食,进食就是「因」,肚子饱是一种「果」;有了枵腹进食的「因」,才能收肚子饱了的「果」。

天气转凉的时候,我们要穿衣保暖,冷是「因」,暖是「果」,穿衣服也离不开因果。

不但衣食住行有因果,祸福生死也有因果,我们过去培植了多少福德因缘,现在就有多少福报如意。世间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既没有异因之果,更不会有异果之因了。因此,因果如何,全在于自己的所作所行。

因果的道理,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不管我们相不相信因果,因果是绝对存在,它像空气一样,充满整个宇宙,无时无处不在公平地执行着有情人间的善恶赏罚,或无情器世间的成坏。例如:有的人生来就住在花园洋房、高楼大厦,不受严寒酷暑的侵袭,有的人却穷居陋巷和违章建筑,受着凄风苦雨的吹打,这不是世事不公平,是因缘果报差异。同样生而为人,为什么有的人富贵,有的人贫苦?为什么有人锦衣玉食似王侯,有的人三餐不继如饥殍?这都是因为他们自作自受的因果关系不同,并不是命运和世事对他们不公平。怎么样的因地修行,便有怎么样的果证福报,因果原是相成的;造什么业障,受什么果报,这是分毫不变的。

因果,具足说来应该是「因缘果报」,因是主因,缘是助缘,由因缘和合所产生的事物称果。宇宙中,大至一个世界,小如一个微尘,都没有实存的自性可言,而是随着因缘不同,果报就会有所差异。在佛教诸多教理中,「因果观」与人生的关系最为密切。佛教所说的因果,是宇宙人生的实相,不仅仅是劝人行善的说辞。然而一般人往往以世俗的观点来解释因果,使一些不解佛法的人,一听到因果,便斥为迷信,殊为遗憾!对于因果我们应有如下的正确认识:

(一)因果通于三世 《宗镜录》说:「经偈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果业报的关系虽然极其复杂,却是有条不紊,毫厘不差的。但是,有的人不明白因果业报的道理,只见到世上有「行善的好人,不得好死,或是受苦报;作恶的坏人,却过着富裕逍遥的生活」,因此便认为没有因果的存在。其实,因果是通于三世的,不能只看一时。道理很简单,假如一个人过去在银行里储蓄了很多存款,现在虽然作奸犯科,你能不准他提用存款吗?如果有人往昔负债过多,现在虽然做人善良,然而欠债还钱是必然的道理,你能因为他现在很有道德修养,就不用还钱了吗?

因此,好人今生所以受苦报,是因为过去所种的恶因今已缘熟,须先受苦报;而今生虽然行善做好事,但是因为善因薄弱,善缘未熟,所以须等待来生后世再受善报。恶人做恶,反得好报的道理亦然。

再者,因果报应在时间上有现报、生报、后报等「三时报」之分的原理,譬若植物有一年生、有二年生、也有多年生。有的春天播种,秋天收成;有的今年播种,明年收成;有的今年播种,须待三、五年后方能收成。然而因果业报,如影随形,造了善恶业因,不管时间久暂,只要因缘成熟,必定要受果报,这是无庸置疑的。

(二)因果非宿命论 因果观并不是宿命论,宿命论认为:一切得失成败,由命运之神掌握,努力是没有用的。而佛教的因果观念则认为:所有的果报,不管善恶,都是自己造作出来的。偈云:「有衣有食为何因?前世茶饭施贫人;无食无衣为何因?前世未施半分文。穿绸穿缎为何因?前世施衣济僧人;相貌端严为何因?前世采花供佛前。」〈因果十来偈〉则说:「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高位者礼拜中来,下贱者憍慢中来,瘖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这二首偈语都是说明,人间的贫富贵贱,生命的长寿夭亡,容貌的端正丑陋,都是受过去生所造善恶业影响的结果,并非由他人所操纵,更不是命中注定。因此,因果观是肯定努力、上进,是乐观进取的道理。

(三)凡事各有因果 世间诸法的形成,「因」是能生,「果」为所生,「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将这种因果关系表现得最为浅显易懂的,莫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法则。植物如此,非植物的任何现象莫不如此,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不爽的业报思想对社会人心的规范,远远超越法律条文有形的束缚,因此孙中山先生曾说:「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法可以补法律之不足。」

因果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问,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人我相处、信仰、道德、健康、经济等,都各有其因果关系。然而,有人对因果的认识错误,因此对信仰有很多不正当的要求,比如吃素为求身体健康,拜佛为求佛祖保佑他升官发财,这都是错乱因果的谬见。其实,信仰有信仰的因果,道德有道德的因果,健康有健康的因果,财富有财富的因果。因此,若要身体健康,就必须调心行善,多作运动,注意保健,心安自然体泰;若要财源广进,就必须多结善缘,勤苦耐劳,信守承诺,有智能能力,自助而后天助。

吃素、拜佛,是信仰、道德上的因果,如果以信仰的因,妄求健康、财富上的果,如此错乱因果,自然无法所求如愿,这也是必然的因果。

(四)果报自作自受 《地藏经》云:「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一语道尽「善恶因果,决定有报」、「因果业报,自作自受」的至理。

因果报应不是权势所能左右,鬼神也无法操纵,上天更无法控制,它支配了宇宙人生的一切,是吾人善恶行为的测试依据。因果不是宗教教化的戒条,是人人心中的一把万能尺,度量着自己一生的命运,也刻划着人世间善恶的长短,更为自己量身打造一个未来的我。因此我们应该正视因果法则,广植善因,必能为此生、来世带来福慧圆满的生活。

一般说来,维系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有礼俗、道德、法律,但是最大的力量还是「因果」;法律的约束是有形的,道德礼俗的制裁是有限的,都不如「因果」的观念深深藏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做严厉、正直的审判。

因果,不仅是观念上的通透,更要靠行为的印证。现代的社会,常被有道之士批评为「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为什么会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呢?主要的原因就今日社会大众,普遍缺少因果观念!因为不明白因果,不怕因果,因此到处是能骗则骗,能贪则贪,能抢则抢,能占则占,横竖法律不是万能宝典,违法也不一定有人知道,即使有人知道,法律也不一定能制裁,殊不知道法律或许不会制裁,但因果是绝对丝毫不爽的!

一个人如果做了违背道德的事,逃得了法律的审判,但逃不了良心的审判,逃不了因果的审判,日本楠正成死后,在衣服里留了五个字「非、理、法、权、天」,此五字的意思就是「非」不能胜「理」、「理」不能胜「法」、「法」不能胜「权」,「权」不能胜「天」,「天」就是因果,因果是最后的胜利者。

即连佛陀住世的时候,也和我们常人一样,有老病死生的现象,在因缘里面,都不出因果的范围,这是很伟大的思想,因为在因果之前人人平等,谁也逃不了因果业报。

吾人的生命,推之往昔,可谓「无始」而来;望之未来,可说无穷无尽,在此「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中,生生不已,业报历然。吾人现在的穷通得失,睽之三世,因果真乃丝毫不爽。因果通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人的一生,一时种下的因,其产生的结果可能影响及于一世,甚至牵动生生世世的祸福安危,因此吾人岂能不慎于一时的言行举止呢!为了我们的一世,甚至生生世世,我们凡事一定不能不注意「一时」的因果!

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因果就是自己的警察、导师,因果就是自己的法律准则。所谓「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天就是因果,因果是非常公道的。我们提倡人间佛教,应该大力建设因果的观念,有了三世因果观,可以让我们舍恶行善,趋乐避苦,乃至今生受到苦果,也不致怨天尤人,而能心存还债观念,甘心受苦,进而扭转恶缘为善缘。

尤其,从三世因果观中,知道业道众生,生生世世轮回,互为眷属。有了这层体认,必能激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心。如此,不但今生能得圆满自在的人生,来世更能感生善趣。因此,能够清楚地认识因果业报,必能把握业力而谋求自己的幸福。

十二、宗教观(信仰之道)

人是宗教的动物,宗教如光明,人不能缺少光明;宗教如活水,人不能离开活水而生活。人类从上古时代民智未开,就对大自然产生信仰,接着从信仰神权、君权,到现在的民权、人 权,甚至即将到来的生权等,可以说,人类自有文明开始,除了追求物资生活的满足以外,精神生活的提升、信仰生活的追求,更是无日或缺。

信仰是发乎自然,出乎本性的精神力;信仰也不一定是信仰宗教。例如有的人信仰某一种思想或某一种学说;有的人信仰某一种主义;甚至因为崇拜某一个人,也可以成为信仰的对象。

话虽如此,然而只要人有生死问题,就一定要信仰宗教。信仰宗教必须慎重选择,否则一旦信错了邪教歪道,正如一个人错喝了毒药,等到药效发作,则生命危矣!所以「邪信」不如「不信」。「不信」则不如「迷信」,因为迷信只是因为不了解,但是至少他有善恶因果观念,懂得去恶向善;不信的人,则如一个人不用大脑思考,不肯张开眼睛看世界,那么永远也没有机会认识这个世界。当然,信仰最终是以「正信」最好!

所谓正信的宗教,必须:

(一)信仰具有历史考据的 例如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历史上明确记载着他的父母、家族、出生地、诞生的日期,乃至他出家、修行、成道的过程。

(二)信仰世界公众承认的 例如佛教是举世公认的四大宗教之一。

(三)信仰人格道德完美的 例如佛陀是具足智德、断德、恩德,是功行圆满的觉者。

(四)信仰能力威势具备的 例如佛教的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等教义,及因果、业力、缘起等,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可以引导我们转迷成悟,离苦得乐。

信仰是人生终极的追求,信仰能使生命找到依靠。一个人不论信仰什么宗教,都需要透过理智的抉择,确认自己所信仰的教义是符合「真理」的条件,也就是必须具有普遍性、平等性、必然性、永恒性。例如,佛经讲人生有「四不可得」:常少不可得、无病不可得、长寿不可得、不死不可得(《佛说四不可得经》)。这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不但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是如此;男人这样、女人也一样;古时候的人难免,现在、未来的人也莫不如是。所以这是普遍如此、必然如此、本来如此、永恒如此的真理。

佛教是合乎真理的宗教,因此翻阅古今历史,如梁武帝弃道向佛,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宋朝名相吕蒙正说:「不信三宝者,愿不生我家。愿子孙世世食禄于朝,外护佛法。」甚至哲学家尼采虽为牧师之子,却赞扬佛教比耶教崇高、真实;叔本华以佛教徒自命,肯定佛教是世界上最尊贵的宗教;韩愈从谏迎佛骨到皈命佛教;欧阳修从毁谤佛法到行佛劝善;乃至佛教五大论师:马鸣、龙树、提婆、无着、世亲等,无一不是从外道而改宗佛教。

信仰佛教,也有层次上的不同,例如,有人「信人不信法」;有人「信寺不信教」、有人「信情不信道」、有人「信神不信佛」等。

甚至即以信仰佛教的教义而言,本身也有层次的不同,例如凡夫的般若是正见、二乘人的般若是缘起、菩萨的般若是空;唯有佛,才能真正证悟般若,所以般若是佛的境界,是最上乘的一真法界。

佛教依众生根基之不同,将佛法分为五种法门,称为「五乘佛法」。其中人、天乘的佛教,重于积集世间福行的增上心,以现世乐后世亦乐为满足,是佛教的共世间法,如儒家近于人乘,耶教、回教通于天乘;声闻、缘觉乘的佛教,重于出世解脱的出离心,以涅盘解脱乐为最终的目的,如道教的出世无为、清净解脱;菩萨乘的佛教,重于利他济世的菩提心,以悲智究竟乐为修行的极至,而六度万行乃为利他济世的具体实践。

佛教的教义深奥而且具有包容性,佛教主张皈依三宝的佛教徒仍然可以敬神、祭祖。因为皈依与拜拜不同,皈依是一生的,是一种信仰;拜拜是一时的,是一种尊敬,已皈依三宝的佛弟子一样可以礼拜神明。不过,信仰重在专一,信仰重在一心,如《普门品》中的「一心称名」、「一心供养」,《阿弥陀经》中的「一心不乱」、「一念往生」,都是证明一心一意、心诚则灵。因此,宗教徒对于自己所选择的宗教信仰要忠贞、要专一,当信仰与感情、金钱、事业、前途的选择冲突时,就是对信仰专一程度的考验。

其实,不管信仰任何宗教,最重要的是要开发自性,所谓「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大智度论》)能够拥有正见信仰的人,不仅在心灵上有所归依,精神上有所寄托,同时还能广结善缘,结识许多同道好友。尤其南传的藏经说:「有信仰的家庭,生活就有诚实,就有真理,就能坚固,就能有布施的四种道德。」有了这四种道德,则可「现在与未来,无忧无怖」。一个人如果能对生死无有忧怖,就是对佛法已有正信,如《金刚经》说:「若人能一念生净信者,是人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总之,宗教信仰可以激发勇气与力量去面对未来,可以使我们有宽宏的心量去包容人间的不平,进而拓展出截然不同的命运。尤其佛教的中道缘起、因果业报、生死涅盘等教义,可以帮助我们解答人生的迷惑,开发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所以,信仰佛教,要从求佛、信佛、拜佛,进而学佛、行佛、作佛;唯有自己作佛,才是信仰的最高层次。

十三、生命观(生死之道)

人生在世,一期的生命只有短短数十寒暑,有生必然就会有死,生死,这是人人都免不了的问题。

生和死如影随形,生了要死,死了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不已。到底「生从何处来,死归何处去?」对于这个问题,一般人并不了解。根据佛教的「十二因缘」说:有情众生由于累劫的「无明」烦恼,造作各种「行」为,因此产生业「识」。随着阿赖耶识在母体子宫里渐渐孕育成生命体,是为「名色」;名是生命体的精神部份,色则指物质部份。数月之后,生命体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成熟,称为「六入」;胎儿脱离母体后渐渐开始接「触」外境,并对外界的苦乐感「受」产生「爱」与不爱,进而有了执「取」所爱的行动,结果由于身、口、意行为的造作,又种下了后「有」的生命体,有了「生」终将难免「老死」,「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所以佛教说:生命的流转,是无始无终的「生死轮回」。

信仰佛教,并非就没有了生死问题,只是要人勘破生死!生死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即使是佛陀,也要「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

经典上将死亡分成四大种类:寿尽而死、福尽而死、意外而死、自如而死。死亡不是消灭,也不是长眠,更不是灰飞烟灭,无知无觉,而是走出这扇门进入另一扇门,从这个环境转换到另一个环境。经由死亡的通道,人可以提升到更光明的精神世界里去,因此佛经里对于死亡的观念,有很多积极性的譬喻,例如:

(一)死如出狱 《大智度论》说:「苦厄犹如地狱。」众苦聚集的身体如同牢狱,死亡好像从牢狱中释放出来,不再受种种束缚,得到了自由一样。

(二)死如再生 死亡是另一种开始,不是结束,如《思益梵天所问经》说:「譬如从麻出油,从酪出酥。」

(三)死如毕业 《般泥洹经》说:「展转相教,解诸童蒙,使学成就。」生的时候如同在学校念书,死时就是毕业了,要按照生前的业识成绩和表现,领取自己的毕业证书和成绩单去受生转世,面对另一个天地。

(四)死如搬家 有生无不死,死亡只不过是从身体这个破旧腐朽的屋子搬出来,回到心灵高深广远的家。如同《出曜经》说的「鹿归于野,鸟归虚空,义归分别,真人归灭」。

(五)死如换衣 死亡就像脱掉穿旧穿破了的衣服,再换上另外一件新衣裳一样。《楞严经》云:「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一世红尘,种种阅历,都是浮云过眼,说来也只不过一件衣服而已。

(六)死如新陈代谢 我们人身体上的组织,每天都需要新陈代谢,旧的细胞死去,新的细胞才能长出来。如《增壹阿含经》说:「代谢变易,不停不解。」生死也像细胞的新陈代谢一样,旧去新来,使生命更加珍贵。

此外,佛教称死亡为「往生」,既是往生,就如同出外旅游,或是搬家乔迁,如此死亡不也是可喜的事吗?所以,死亡只是一个阶段的转换,是一个生命托附另一个身体的开始。因此,死亡不足惧,面对死亡,要顺其自然,要处之泰然!

然而人之所以惧死,是认为生可见,死是灭,所以灭之可悲也!其实,人之生命如杯水,茶杯打破了不可复原,水流到桌上、地下,可以用抹布擦拭,重新装回茶杯里;茶杯虽然不能复原,但生命之水却一滴也不会少。

佛教的「涅盘寂静」形容得好:不生不死,不生不灭;真正的生命是超越无常,超越无我的。例如海水波涛汹涌,海面上的泡沫究竟是海水,还是波浪?从觉悟的观点来看,有风起浪,无风平静,动乱最终还是归于寂静。正如前述,一杯水,茶杯打坏了不能恢复,但是水依然存在;又好比燃烧的木材,薪薪相传,流转不息,所以生命本身不会死。

「生命不死」,就是因为有「业」的关系。业,是身口意的行为,有善业、恶业、无记业。「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只要是身口意所造作的善恶业等,都会像计算机一样,在业的仓库里储存起来;「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宗镜录》),等到善恶业的因缘成熟了,一切还得自作自受,这是因果业报不变的定律。

现在的科学家说生命的口令就是「基因」!其实,生命的口令--基因的另一个名词--业力,早在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已经召告世人了。「业力」,实在是佛陀一个伟大的发现。人,从过去的生命延续到今生,从今生的生命可以延续到来世,主要就是「业力」像一条绳索,它把生生世世的「分段生死」都连系在一起,既不会散失,也不会缺少一点点。业力决定人生的去处,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所以,「行善不造恶」就是基因改造。

众生的生死决定于业力,解脱的圣者则依愿力成就生命。生死循环,本来就是自然的道理,如宗泐禅师说:「人之生灭,如海一沤,沤生沤灭,复归于水。」道楷禅师示寂时更说得好:「吾年七十六,世缘今已足,生不爱天堂,死不怕地狱,撒手横身三界外,腾腾任运何拘束?」禅者生死,有先祭而灭,有坐立而亡,有入水唱歌而去,有上山掘地自埋等等,无比洒脱。

佛门里有许多临命终时自知时至,身无病苦的真人实事,说明掌握生死,不足为奇,吾人真正要超越的是念头的生死。禅宗说:「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吾人的意识刹那生灭变化,如《大乘流转诸有经》说:「前识灭时名之为死,后识支起号之为生。」我们每一时刻其实都在面对生死。意识的生死,念念生灭,如同瀑流,唯有「无念」,才能截断生死洪流;若能体证缘起性空,则能「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达到生死一如,不生不死的境地。故而经典又云:「前识灭时无有去处,后识支起无所从来。」

生命不是出生以后才有,也不是死了就算结束。如果人的生命这么简单,生死就不值得畏惧了。道元禅师说:「断念生死者,佛家一大事之因缘也!」他又说:「若生死中有佛,便能无生死。若知生死即涅盘之理,便能无可厌生死,亦能无可愿涅盘,自是超脱生死。故唯探究一大事之因缘也。」如果我们能够认清这个道理,断惑证真,觉悟生死同于涅盘的道理,就不会让生死迷惑我们,而能安住于超越生死的藩篱,如此,纵死又有何惧呢?

死亡不足畏惧,死亡以后就像移民一样,你到了另外的国家,只要你有生存的资本,只要你有功德法财,你换一个国土,又何必害怕不能生活呢?所以死亡并不可怕,死亡之后到哪里去才是最要紧的。

佛教非常正视生死问题,佛教其实就是一门生死学,例如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就是解决生的问题;阿弥陀佛「接引往生」,就是解决死的问题。学佛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了生脱死,如何把握今生,不再受生死轮回,向来是佛门修行的课题。

一般人活着的时候,只知道吃喝玩乐,只知道争名逐利,像行尸走肉般了无意义,不知道为自己的生命寻求方向,安排归宿,只知昏昏庸庸的得过且过,一旦大限来到,什么都是一场空了。所以,要先懂得如何生,才能懂得如何死。佛法教我们要认识生死,就是要我们改变过去因忌讳生死而避开不谈的消极心理,进而透过佛法的修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死,处理生死,乃至解脱生死,如此才能真正拥有幸福的人生。  

十四、知识观(进修之道)

读书,能增加知识;读书,能开启智能。读书,尤其能提升心性、健全人格、改变气质,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不读书的人,言语乏味,俗不可耐。一个没有读书的人,跟一个饱读诗书的人在一起,同样有父母,同样穿衣吃饭,可是他们的品德、气质就是不一样,所以自古圣贤都是鼓励每一个人要多读书。

佛教是个智信的宗教,旨在开启众生的智能,以解决众生的烦恼、痛苦。所以佛教尤其提倡「书香生活」,鼓励佛弟子要阅藏读经、听经闻法,如《父子合集经》说:「众会若闻佛所说,心生净信决定解;勤修妙行趣菩提,超出轮回生死海。」《楞严经》也说:「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所以佛教每一部经典莫不以「如是我闻」开头;甚至开经偈更说:「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乃至《金刚经》的「受持四句偈的功德,胜过三千大千世界的财物布施」,以及《华严经》的「诸供养中,法供养最」,都是提倡书香生活。

佛教重视般若慧解,中国古代的丛林寺院,就是供给十方衲子参访修道的学校,所谓「饱参诸方丛林客,不知此中有悟无?」即使到了近代,清末民初诸老,创设僧伽学校、师范学堂,太虚大师更设立了许多佛学院,尤以今日台湾,儿童有星期学校、儿童夏令营;青年有青年会、大专社团;信徒有信徒共修会、信徒讲习会;专业的有各级佛学院、佛学研究所。乃至佛光山对一般社会教育,从幼稚园、小学、初高中到大学所办的学校,都受到百万信众的护持,这一切都说明今日佛教徒已经觉醒到教育与知识的重要。

其实,佛教本来就是佛陀的教育,佛教的寺院就是修学办道的修练所,因此古时有「选佛场」之称。寺院也等于是学校,佛教重视文字般若的传播,《法华经》的「十法行」,提倡书写、演说、披读、印经的利益。佛教的《阿弥陀经》说,极乐世界的众生,每天二六时中莫不念佛、念法、念僧;时时刻刻、心心念念都在佛法、道念、利众上;佛教的《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叙述善财童子一心勤求佛法,遍访五十三位善知识的艰辛过程,此与今日的游学参访如出一辙,实为今日青年树立了读书求学的典范。

明朝的袁了凡先生说:「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功德悉皆无量,为善最乐。五戒可保人身,十善可升天界,因果决定不昧,读书有益。」佛教自古即重视文字般若,几乎每间寺院都有藏经楼,古德不但日诵万言、手书贝叶经,甚至手刻石经,元代的法珍比丘尼更是断臂印经等。乃至玄奘大师西天取经、昙无羯东土弘法,他们求法弘法,他们为法忘躯,若无读书精神,何能如此?若无书香生活,如何留下三藏十二部经?

此外,唐朝沩山灵佑禅师说:「出言须涉于典章,谈说乃傍于稽古,形仪挺特,意气高闲远。」蕅益大师说:「不调饮食,则病患必生;不阅三藏,则智眼必昧。」明朝袾宏大师主张:「人处世各有所好,亦各随所好以度日而终老,但清浊不同耳。至浊者好财,其次好色,其次好饮。稍清,则或好古玩,或好琴棋,或好山水,或好吟咏。又进之,则好读书。开卷有益,诸好之中,读书为胜矣!然此犹世间法。又进之,则好读内典。又进之,则好净其心。好至于净其心,而世出世间之好最胜矣!渐入佳境,如食蔗喻。」此中都可看出古德勤奋好学、埋首藏经的精神。

由于自古以来,出家人莫不博览经籍,因此大都为知识份子,故与士大夫交游频密。例如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白居易与鸟窠禅师、欧阳修与明教禅师、袁了凡与云谷会禅师等;即连反佛的韩愈都与大颠禅师亲近、问道。甚至过去中国的村夫村妇,虽不会背四书五经,却能背诵《大悲咒》、《金刚经》、《阿弥陀经》等,可见佛教提倡读书,深入人心。

《心地观经》说:「亲近善友为第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行为第四。」《缁门警训》更说:「不修学无以成,不折我无以学,不择师无以法,不习诵无以记。」佛教重视知识的传授、智能的开发,但是佛教教育跟一般社会教育不同,在社会接受教育是为了一技之长,以便将来谋生之用;或者是为了取得一张文凭,找一份好工作。而佛教的教育却包含了慈心悲愿,为了自利利他而肩负重责大任。

佛教教育大致上分寺务行政和义理研究两种,尤其重视生活教育与思想教育。所谓生活教育,就是行住坐卧、待人处事、威仪等各方面的训练。所谓思想教育,则先要具备四不坏信:一、对三宝要有信心,二、对常住要有忠心,三、对众生要有慈心,四、对持戒要有肯定。

此外,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自动自发,自我学习。尤其佛教与一般哲学不同,佛教不只讲知识、讲理论、讲道德,更重视实践,重视修行。所谓「解行并重」,也就是不仅对佛法的知识义理要深思理解,尤其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中,因此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修行在生活中,例如用慈悲的语言应人,用慈悲的眼光待人,用慈悲的面孔对人,用慈悲的手助人,用慈悲的心祝福人等等,生活中有佛法才叫有修行。

《楞严经》说:「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学佛修行,不一定只有局限在寺院里,佛教尤其重视生活中的修行,能够在日常生活里实践佛法,就是修行。因此,佛教徒的一日行,从早晨起床到夜晚养息,乃至日常的待人接物,语默动止,都要效法佛菩萨,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如理生活,如法做人处事。

 

此外,可依个人的时间安排定课,持之以恒。如果家中环境许可,可设一佛堂,每日晨起,于佛菩萨圣像前献花供水、上香礼拜,或诵经一卷,或静坐五分钟;夜晚临睡前,可于佛前礼佛静心,或读诵《佛光祈愿文》,反省自己的功过。每周可参加一次或二次的道场共修,藉由宗教的禅悦法喜,洗涤自己的贪瞋烦恼,开发内心的圣财。每日三餐进食前,合掌称念四供养、佛光四句偈或五观想,亦可培养感恩与慈悲的宗教情操。

总之,修行并非闭门自修,只求自了;修行应该亲近寺院道场,参访善知识,以求法要,同时还要发心护法,并且弘法,这才是人间佛教的知识观所主张的进修之道。 

十五、育乐观(正命之道)

人的生活,不光只是工作,也不能光是修行;生活正如植物的生长,需要空气、水份、温度等因缘的调节。因此,一个人每天的生活作息,不能只是硬绷绷的行住坐卧、衣食住行;三餐温饱之外,在精神生活方面还需要有育乐活动来调节。就如一个修行的人,需要对自我有教育性的娱乐。

例如,参禅的人,在坐禅之后也要利用跑香、经行来调节身心;念佛的人,念佛之外,也要绕佛、拜愿,这都是身心的娱乐。佛门每周有一天放香的时间,甚至每日三餐,晚餐时间不必像早餐、午餐一样的披搭袈娑,高唱供养咒,这一餐称为「放参」。

平时一些修行者,有的人喜欢到处行脚云游、旅行参访、朝山览胜;有的人向往大自然,独居冥思、静坐观想。甚至《观无量寿经》的十六观,观日出日落、观山观水、观树观景、观佛观光明等,也都是寓修行于娱乐之中。

乃至极乐净土,不管是一早的「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或是平时徜徉在七重行树、七重欗楯、八功德水之中,随着鸟声念佛、念法、念僧等,都是舒畅身心的乐事。

过去丛林里不但准许僧人下围棋,甚至还设计「成佛图」的游戏,透过「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各自所代表的是进是退,而来去行走于十法界之中。藉着游戏不但增进佛学常识,寓教于乐,同时也可以增进道友之间的情谊。

除了棋道之外,丛林里还时兴茶道、书道,甚至藏传佛教的辩经,以及一般的抄经、雕塑、绘画、佛舞、梵呗等艺术,也都是深具教育意义的生活调适。

人的一天有廿四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工作之外,藉由正当的娱乐来调剂生活,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一般社会之娱,重在声色犬马、动态;佛教重视自然界,如鸟窠禅师巢居树上、圆通纳禅师穴居岩洞、大梅禅师荷衣松食,他们任性逍遥,何等自在。甚至禅师们教人栽松、除草、耕耘、种植,让身心与田园自然融和,让眼耳鼻舌悠游于心海,享受宁静的禅悦法喜。

此外,佛教到了中国,对于朝山礼圣、寺院参访、座谈联谊等活动也都十分重视,因为藉此可以广结善缘、增广见闻。这也是佛教的育乐生活。

现代的学校教育主张「德智体群育乐」并重。其实,佛教自古以来即是个「五育并重」的宗教:佛殿共修,重在德育;讲堂听经,重在智育;出坡作务,重在体育;僧团是六和合僧,重在群育;雕刻、绘画、梵呗唱诵,重在美育。

此外,佛教在育乐方面也有很多如上所述的「寓教于乐」之修行法门,大致可分成六类:

(一)体育活动:跑香、朝山、云游、佛教舞蹈、拳术。

(二)音乐:梵呗、佛歌、合唱、法器、国乐、俗讲。

(三)书艺:书法、抄经、绘画、雕刻、塑像、围棋。

(四)花和茶:插花、茶道。

(五)劳动:出坡、农耕、工禅、菜圃、苦行、烹饪。

(六)修持:寻师、论道、念佛、禅悦、法喜、止观。

人的生活,物质上的衣食温饱之外,应该要有艺术生活的品味,要有服务人群的品味,也要有休闲育乐的生活品味。今后在家信众如何规划自己的育乐生活?只要不是纵欲,不是耽溺于伤神妄念的酒色财气之中,只要是正当的娱乐,都是可以追求的。例如晨起的运动、晚睡前的音乐欣赏、白天定时的经行、散步,或是闲暇时,三两好友相约旅游、座谈、喝茶、谈道,乃至抄经、烹饪、琴艺等,即使是参加朋友之间的舞会、聚餐等,也无不可。不过,育乐生活也应有其条件与应注意事项,例如:

(一)参于的份子,必须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

(二)参于时间不可超过比例,例如一天廿四小时当中,工作八小时、睡眠八小时,另外的八小时吃饭、盥洗、育乐,要平均分配。

(三)活动的地点要注意安全。社会上常有山难、水难等意外频传,故外出应注意安全;甚至玩火、赌博、醉酒等,这些都不是正当的育乐生活,应该避免涉足。

(四)参加活动时,最好夫妻一起出席,不但彼此可以认识共同的朋友,培养共同的话题,同时也能避免感情出轨的机会。

佛教自明清以来,大都以寺院山林的静修为主,因此常给人沈寂冷漠,不食人间烟火之感。甚至一般人都以为佛教讲四大皆空,讲苦空无常,因此学佛以后一定要吃苦,甚至要远离人群,这才是真正的学佛。实际上,佛教是很生活化,很生动活泼,是充满了蓬勃朝气的宗教,佛教很重视日常生活,举凡行住坐卧、穿衣吃饭、搬柴运水,无一不是佛法。因此,人间佛教的育乐观主张,修学佛法,固然要向经藏去探寻,向善知识去参访,但也不能忘了在日常生活中,吃饭、穿衣、睡觉,处处都有佛法,只要能在生活中多用一点心去体会、去实践,必能享有「吾有法乐,不乐世俗之乐」的幸福人生。

十六、丧庆观(正见之道)

人的生活,不是喜就是悲。例如在古老的观念里,生之可喜,死则可悲。当人之生也,弄璋弄瓦,皆在庆贺之内;一旦撒手人寰,即呼天喊地,万分的感伤悲泣。其实,当人出生之时,就注定了死是必然的结果,所以人之生也,都要死亡,又有何可喜呢?当人之死也,如冬天去了,春天还会再来,死又有何悲呢?生死是一体的,不是两个,生了要死,死了还会再生,所谓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环不已,生也不足为喜,死也不足为悲啊!

但是,生死既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丧庆礼仪便和我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生死看成是人生的两件大事,「慎终追远」的孝亲思想一直是中国固有文化中为人所称誉的美德,此与佛教的报恩思想颇为符合。

不过,中国民间的丧葬礼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很多不合时宜的观念、作法实在应该净化、改良。例如:看风水、择日、死后八小时以内不能入殓、出殡时安排电子音乐、花车、游街、哭墓等,不但浪费,而且有失庄严。因此,谈到丧葬礼仪,首先要建立正知正见。

例如,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但却很少人能坦然面对死亡,因此常常忽略了「临终」这重要的一刻。临终是「升」、「沈」最重要的关头,它是决定「往生」最宝贵而且具有决定性的一刻,眷属若在此时大声哭泣,引起病人悲痛的情绪,累他堕落,失却往生善道的机会,那是无益而有害的。是故,若遇家里有人过世,不宜哀嚎大哭、摇晃、塞手钱、拜脚尾饭,甚至马上替亡者更衣等,因为此时亡者神识未离,会令其留恋不舍,增加痛苦。最好在病人病危时,礼请法师或道友前来助念,亲人亦应在旁一起助念,帮助亡者往生极乐净土。亦可请病人敬重且善说法要的有德长者,安慰开导病人,劝其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此外,现代的丧葬,动不动就要买偌大的墓地,建偌大的墓园,造成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现象。佛教自印度开始即主张火葬。火葬比天葬、海葬、林葬、土葬都好,当初佛陀涅盘后,也自以三昧真火荼毘。目前火葬的观念已渐被一般人所接受,尤其一般佛弟子在火葬后,将骨灰奉安在寺院的纳骨塔,这实在是人生最圆满的归宿。

佛教的纳骨塔不同于一般世俗的灵骨塔,它除了实质解决现实的问题外,更蕴涵着深刻的信仰意义。因此,佛光山的慈善事业中,除了开办有育幼院、养老院、云水医院外,并设万寿堂,供信徒安放灵骨,周全的照顾信徒的生老病死,让人的一生都能在佛法里获得圆满的照顾。

有关丧葬礼仪,尤应注意下列几点:

(一)不要虚荣 现在的人遇到丧葬事宜,常常竞以虚荣心处理,要作得比别人好,实在不必要,应当尊重亡者心愿才是最重要的。

(二)不要铺张 丧葬事情,讲究你有多少乐队,我有多少花车,不一定要这样,丧葬是个人家庭的事,何必劳师动众呢?庄严、哀伤、肃穆胜于吹吹打打。

(三)不要迷信 治丧无非求死者安,生者孝,一尽哀心悼念而已,不必刻意造作。

生死是人生的二件大事,依佛法的观点来看,生不足喜,死亦不足悲,唯以庄严的心态面对之。因此,遇有亲朋好友往生,应以庄重的心情参加吊丧;若逢喜庆,亦应前往祝贺如仪。

喜,福也;庆,贺也。《周礼.秋官.大行人》云:「贺庆以赞诸侯之喜。」今俗凡吉祥之事,皆谓之喜,皆值得庆贺。如:嫁娶生子、高龄祝寿,乃至新居落成、新书出版、金榜题名、仕途高升等,都是值得庆贺的喜事。但不管任何喜庆,均以简单隆重、不铺张浪费为宜,参加者若能注意以下礼仪,则能皆大欢喜:

(一)家有喜庆,得酌将日期、时间与地点通知至亲友好,但须避免浮滥,并且避免杀生,不用荤腥宴客。

(二)亲友遇有喜庆,得亲往庆贺,或寄贺卡或以电话祝福。

(三)致贺时,应依时前往,避免迟到早退。

(四)穿着要得体,言行要恰当。

(五)贺礼的选择,应注意其意义及实用价值,如佛书、念珠等。

生与死是人生两大课题,禅宗有谓「生死未明,如丧考妣」。生与死不仅是人生两件大事,也是一般人所难以解开的谜。当初佛陀出家证悟的,正是解答这两大谜题的真理,这也正是佛教的教义所在。今日的人间佛教,也不外乎解决生、死两大问题。生,就是养与教;死,就是丧葬事宜。

在中国社会里,一到了婚丧喜庆的节骨眼上,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不同的习惯,大家都执着不改。其实许多风俗都是人为的,如看地理、风水、日期,都是迷信,太过执着,于事无补。比方说:看日期,一定要什么日子,日子不好就不吉祥,其实世间上哪有什么一定的日子?在台湾是白天,在美国却是夜晚。再如看地理,一定要朝东面西,或是坐北向南。其实虚空并没有方位,譬如两个人对坐,你的右边是我的左边,我的前方是你的后方,到底哪边才是左,哪边才是右?哪边才是前,哪边才是后呢?因此,在《善生经》中,佛陀告诉善生童子不必礼拜方位,方位不是在虚空中,而是在我们心中,我们要礼拜的六方是: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夫妻为西方,亲朋为北方,僮仆为下方,沙门为上方。

虚空没有一成不变的方位,在无边的时空中,我们真实的生命是无所不在的,你能够觉悟体证到自己本来面目的时候,你的本心就遍满虚空,充塞法界,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与无限的时空是一体的,因此,方位不在虚空中,而是在我们心中。

一般人的心态,对于不了解、不知道、看不见的事物,常常盲目臆测,牵强附会,甚或迷而信之,因此容易被神权控制。佛教讲「人人有佛性」,就是在说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主权,让我们警觉到原来自己是可以主宰自己的一切。地理风水虽然有它的原理,但不是真理,所以佛教不但反对时辰地理的执着,而且主张不要迷信,要从神权控制中跳脱出来。所以不一定要迷信时辰,也不一定要执着地理,佛教讲「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地」,只要心好,时时处处都好,诚意要比虚节重要。  

十七、自然观(环保之道)

「自然」是世间的实况,如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转、众生生老病死的轮回、心念生住异灭的迁流、物质成住坏空的变化,都很自然。

自然是一种法则,自然就是不刻意、不造作,凡一切顺理成章的道理,都叫自然。佛陀当初在菩提树下证悟宇宙的真理「缘起性空」,实际上就是宇宙间「自然」的法则。甚至由缘起法则所衍申出来的「业力自由」、「众生平等」、「同体慈悲」、「生死一如」等观念,能够把生存与死亡统合起来,更将生命的尊严发挥到自然的极致。

自然就像一个「圆」,好因带来善果,坏因遭致恶果,因果相续,无始无终。「因果业报」是佛教的真理,佛陀是宇宙真理的觉悟者,佛陀所宣说的教义,也就是解释自然界运行的真理,因此佛陀常说「法尔如是」。「法尔如是」,也就是出乎自然、天然、当然、不勉强的意思。

佛教一向追求自然,重视人心、人性。例如佛陀欢喜在幽静的森林散步经行,或者在寂静的大自然中沈思冥想;阿难曾在林间习定,因见面然饿鬼而起慈救之心;须菩提于树下宴坐,体会甚深的空义。乃至中国禅宗祖师崇尚自然生活,不但居住在山林水边,远离车马喧嚣,不受凡俗尘扰,尤其思想上的放旷自由,洒脱自在,任性逍遥,不受拘泥束缚,这就是精神上的自然。

说到「自然」,自然,则和;如不自然,就会导致纷乱。古德云:「违顺相争,是为心病。」贪欲、瞋恚、愚痴、我慢、疑嫉搅动心湖,人就会烦恼愁肠。佛教主张「缘起缘灭」,随顺自然;佛教行者对于生活中的有无、贫富、好坏、得失,都看得很自然。一切随顺自然,正如佛陀「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这就是自然。能够顺应自然,不滞留烦恼、痛苦,这就是身心的环保。

佛教是个深具环保意识的宗教,不但注重内在的心灵环保,同时兼顾外在的生态平衡,例如注重山林、流水、生态、动物等的保护。而环保工作做得最好的是佛教的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环保专家,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黄金铺地,七宝楼阁,七重栏楯,极尽庄严清净,不但没有空气污染、水源污染,也没有噪音、毒气、暴力、核能等公害,而且人民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主要的目的,不外希望大家都能在自然的生活下安居乐业,因为唯有顺应自然,我们的心灵才得以解脱,我们的生命才能够自由。

自然就是天、地、人调和。一般人之所以有种种痛苦的产生,是由于与大自然的人、事、物、境,处于对立,不能调和所致。世间事合乎自然,就有生命;合乎自然,就有成长;合乎自然,就能形成;合乎自然,就有善美。一切生命和自然息息相关,生命都是自然的一部份,自然的生命不是以好不好来论断,是顺生死轮回的法则在运转,当吃饭则吃饭,当睡觉则睡觉,所以大珠慧海说:「饥来吃饭,困来眠。」药山惟俨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可见「道」与自然同在,「道」就是自然的生活。也因为如此,连大圣佛陀都责备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应说而不说、闻善言不着意的人为「五种非人」,因为他们的行为不合乎自然。

自然是一种调和,自然也要奋斗。大自然的江河大海,也要奋斗才能奔放;湖水要澄清才能明净,澄清就是自然。山要安定,不能倒;树要有根,才能生长。顺乎自然,一切才能生生不息。

世间万物,有的色彩斑斓,有的淡雅素白;动物以保护色来自卫,这是自然的反应。有的动物白天活动,有的夜晚觅食;有的在空中飞翔,有的地上、海中悠游,这都是为了在大自然中生存。甚至动物被残杀也是自然的,所谓「物竞天择」,佛教虽然提倡不杀生,但这是自我要求,不是要求别人,真理并非要求人人做到不可,所以这是一半一半的世界,有人得度,有人沉沦,这也是自然的真理。

自然界,花开很好看,花谢了,一样化为春泥更护花,这也是自然的循环。所以世间的生老病死、成住坏空、生住异灭,就是自然;逆天行事,就不是自然。人如果懂得顺应自然,就无所畏惧。例如春夏努力耕种,秋天积谷存粮,自然就不怕严冬来临;白天准备照明设备,自然就不怕黑夜来临。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自然与不自然的事情。自然,使你身心愉快,行事顺畅;不自然,使你身心俱疲,累己伤他。例如:感情的交流,以平衡协调为自然;语言的沟通,以体念包容为自然;人我的相处,以不违情理为自然;金钱的运用,以量入为出为自然。反之,逆向而行就是不自然。

天、地、人调和,物我无间,所谓自然,就是人心,就是真理,就是天命,就是宇宙的纲常。翻开中外史籍,历代的帝王,顺乎天命人心者昌,逆于天命人心者亡,他们的兴衰与自然法则关系密切。不但如此,吾人的生活也要合乎自然,才能幸福美满。因此,吾人不妨自问:「在金钱的运用上,我能合乎自然,量入为出吗?在感情的交流上,我能合乎自然,平衡来往吗?在语言的沟通上,我能合乎自然,顾念对方的需要吗?在做事的态度上,我能合乎自然,不违事理的原则吗?」

自然,则顺,过与不及,终将带来弊患。像久卧不起,久立不坐,久劳不息,久静不动等等,都会引起生理上的四大不调,人就开始患病,乃至身根朽败,与世长辞。此外,近几世纪来,人类因生产消费过多的物质,远超过微生物所能还原的程度,而破坏了自然的运作,导致目前生态系统问题重重。凡此都证明了一旦忽视自然法则,就会自食恶果。

生活上的应世接物也是如此,感情若是一厢情愿,不顺自然,就不会天长地久;财富若是巧取豪夺,不顺自然,必有败坏之虞;名声若是譁众取宠,不顺自然,终将遭人唾弃;地位若是坐享其成,不顺自然,便会引起非议。

所以,我们想要过如实的生活,就必须顺应自然法则:夫妻之间应互敬互谅,邻里亲友应和睦相处,工作同事应互相提携,开创事业应将市场调查、资金筹措、人力资源、经营计画等安排妥当,为政治国应了解民意、重用忠良、察纳雅言、勤行善法。尤其身为佛教徒,更应以身作则,培福结缘,修定增慧,负起化导众生的责任。日用中能如是与「道」相符,那是自然的生活与生命的佛道,则庶几无过矣!  

十八、政治观(参政之道)

政治是管理众人的事,人是群居的动物,不能离群索居;既然无法离开群众,所以不能不关心众人的事,不能不关心政治。

一般人谈到政治,每每将之与权术、谋略、党派、斗争画上等号,因此强调和合无诤的佛教徒往往避谈政治,甚至在社会人士高唱「宗教的归宗教,政治的归政治」口号之下,更以远离政治为无求。

然而实际上,参于政治是国民的权利,除非触犯国家刑法,被褫夺公权的人才没有参政的资格。佛教徒中,即使出家僧侣也要纳税、服兵役,尽国民应尽的义务,所谓出家并不意味着出国,何况佛教主张不仅要自度,还要度人。佛教与政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彼此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不但政治需要佛教的辅助教化,佛教也需要政治的护持弘传。

因此,历代以来佛教非但未曾与政治分离,而且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例如佛陀成道后,游化诸国,经常出入王宫说法,开示仁王的治国之道,许多印度大国的君王如频婆娑罗王、阿阇世王、波斯匿王、优填王等,他们受到佛陀的感化而皈依佛教,进而成为佛教的护法,并且将佛法的真理应用在治国安邦上,健全社会,福利百姓。佛陀涅盘之后,仍有许多国王,如阿育王、迦腻色迦王、戒日王、弥兰陀王等,他们遵循佛陀教法,以法治国,建立清明政治,写下印度史上辉煌的一页。

在中国,历代僧侣与帝王也常有密切的合作往来,其中或有辅弼朝廷被尊为国师者,如:南阳慧忠、法藏贤首、清凉澄观、悟达知玄、玉林通琇、天台智顗等。或有出仕朝中为宰相者,如宋文帝礼请慧琳为宰相,日理万机,时人称为「黑衣宰相」;唐太宗向明瞻法师请教安邦定国之道,明瞻陈述以慈救为宗,太宗大悦,尊为帝相;明朝姚广孝本为道衍禅师,永乐皇帝爱其英才,敕令还俗辅佐朝纲,对明初的清明国祚贡献很大。

此外,自魏晋南北朝起,朝廷并设有僧正、僧统、僧录司、大僧正等僧官,至今仍为日本所沿用。直到今日,西藏实行「政教合一」;泰国、锡兰、尼泊尔则以「佛教领导政治,政治尊重佛教」;日本不但以佛教为国教,而且规定全国人民要信奉三宝,执政者要礼敬三宝,佛教备受尊重;韩国亦曾以佛教为国教,并曾雕刻大藏经以救国。凡此都说明佛教与政治关系密切,政治需要佛教的辅助教化,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佛教乃救世之仁,可补政治之不足。」

佛教不但有和谐政治的功能,并可帮助政治化导边远、消除怨恨、感化顽强,发挥慈悲教化的功效。例如佛教的五戒,对安邦治国的贡献,正如《传戒正范》云:「若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传此风教遍于宇内,则仁人百万。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能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百刑息于国。其为国王者,则不治而坐致太平矣!」

佛教对国家政治的影响与贡献,历代均有记载,诸如:帮助生产、开发交通、保护生态、利济行旅、文化建设、安住军民、兴办教育、医疗救济、财务运转、科技文学等。

佛教在烽火漫连的乱世,经常扮演攘敌安邦的角色,例如:佛陀对摩揭陀国雨势大臣昭示健全国家的「七不退法」,巧妙的化解了一场血腥战争;唐朝的安禄山举兵造反,军需短绌,佛教徒于是发起贩卖度牒以增加军费,为平定安史之乱尽了最大的力量;南宋高宗偏安江南,礼请法道禅师入朝共谋国事,在禅师的极力奔走之下,为国家劝募了丰足的军粮,并且参战军旅,贡献计策,稳定了军机。曾经一度为禅僧的刘秉忠,元帝入主中原,耶律楚材仰慕他的贤能,特别征召他出仕为相,刘秉忠为了保全汉人的生命财产,免受无辜的杀戮,于是挺身而出,立朝仪,订制度,辅佐耶律楚材推行汉化,延续了汉民族的命脉。元代至温禅师,由于赞助王化有功,感动世祖而敕封为佛国普安大禅师。中国南区司令许世友曾为少林寺和尚等。可以说,自古以来,佛教辅佐、教化政治的史例,多不胜举。

此外,佛陀对仁王政治的教化,也是散见于诸多经典,例如佛陀在《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开示,执政者应当心常忧民,如母之忆子,不离于心;在《如来示教胜军王经》告诉身为国王者:「于诸国邑所有众生,僮仆作使、辅臣僚佐,应以诸佛所说四摄而摄受之。」在《长阿含经》说:「君臣和顺,上下相敬,若能尔者,其国久安。」在《佛说孛经抄》里记载:「为君当明,探古达今,动静知时,刚柔得理,惠下利民,布施平均。」在《法句譬喻经》中亦提出为王之道,当行五事:一者领理万民,无有枉滥;二者养育强士,随时禀与;三者念修本业,福德无绝;四者当信忠臣正直之谏,无受谗言,以伤正直;五者节育贪乐,心不放逸。在《金光明最胜王经》则说:「于亲非亲,平等视一切,若为正法王,国内无偏党,法王有名称,普闻三界中。」

佛教教义与僧侣行仪可以影响帝王的政治理念,建立祥和社会;帝王的权势则能帮助佛教普遍弘传,净化世道人心。晋代道安大师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佛陀在《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中,将护法之责交付国王,以收「上行下傚,风行草偃」之功。此可证之于佛世时,因为有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的护持,佛教才能传遍五印度;佛陀灭度后,阿育王修建八万四千座佛舍利塔,并派遣布教师到锡兰等地弘法,使得佛教得以向外弘传,广宣流布。中国因有东汉明帝派遣郎中蔡愔西赴天竺迎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等高僧来华弘法,佛教因此得以传入中国。至于中国佛教的译经事业,大多是由于历朝帝王保护,设置译经院,因而得以完成,如鸠摩罗什大师受后秦姚兴的护持,在西明阁从事译经,而有《法华经》、《中论》等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经论流传后世;玄奘大师在唐太宗的支持下,译出《大般若经》、《成唯识论》等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经论,使法宝圣教的光辉普照于中国。

现代信教自由,且政治有护持佛教的力量,佛教也有清明政治的功用。因此,佛教需要政治的护持,政治不要嫉妒佛教,也不要舍本逐末的只奖励慈善,应该多奖励从事净化人心,改善社会风气者。而佛教对于社会的关怀、人权的维护、民众的福祉,自是不能置身事外。因此,佛教徒不能以远离政治为清高,个人可以不热衷名位权势,但不能放弃关怀社会、服务众生的责任。今日佛教徒为了弘法利生,对政治不但不应抱持消极回避的态度,相反的,应该积极关心,直下承担。因为人在社会上谁也脱离不了政治,佛教徒虽不介入政治,但关心社会,关心政治,所谓「问政不干治」,这是佛教徒对政治应有的态度。  

十九、国际观(包容之道)

由于现代的科技发达,交通电讯便捷,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例如现代的电话、计算机网络、遥控、E-Mail,在在都把地球上的人联结得越来越紧密,致使廿一世纪已经成为「地球村」的时代,所有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不得不以「地球人」自诩!

在地球村里,虽然有许多的国家、许多的种族、许多的文化、许多的语言,但不会妨碍地球村的发展。例如,全世界的国家、城市、乡村,都有所谓「社区」的结构。在一个社区里,有许多的家庭,许多不同的姓氏、个性、年龄、性别、语言、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的人生活在一起,但都不会妨碍社区的和谐。

从一个社区扩大到一个地球村,其道理都是一样的。只是,人,都是先爱一个家,而后爱一个宗族,接着推及一个邻里、一个村庄、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继而从同胞、人类,再到一切有情众生。愈是与自己亲近者,爱得愈深,愈是疏远的人,能付出的爱愈少,所以佛教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并非人人都能容易做得到,因此也就有圣凡之分。

由于一般人的爱,都是有缘、有相的慈悲,尤其有亲疏、爱憎、人我的分别,因此就有比较、计较,继而有人我纷争。人间佛教的国际观,就是要打破人我的界线,要本着「同体共生」的认识,互相包容、尊重,彼此平等、融和,大家共荣、共有。

例如,在佛教里,讲到时间都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讲到空间都是此方、他方、十方无量世界;讲到人间,都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也是无量无数。所以,佛教的国际观其实已经完全泯除了时空的界线。

《阿弥陀经》里提到,众生「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彼此结缘,彼此赞美,就是充满了国际观。《弥勒菩萨上生经》、《弥勒菩萨下生经》中,弥勒菩萨不但与地球上的人类有来往,甚至天上天下,乃至到三界廿八天、十八层地狱里去度众生。佛教的常不轻菩萨不轻视任何一个众生,佛教里观世音菩萨游诸国土,救苦救难;佛教对弱势团体,对落后的小小国,尤其给予关怀。

佛教吃饭时,都是供养一切众生;获得一丝一缕,都要感谢十方大众的因缘。佛教提倡平等,佛陀视一切众生都如爱子罗睺罗;佛教更重视一切生权的维护,所以佛教自古以来不曾引发世界战争。

有人说,自古以来,能够走遍千山万水、行脚山河大地的,有军人、商旅、探险家,再者就是僧侣的云水行脚、寻师访道。

佛教里,一部中印交通史,万千的僧侣和佛教徒在西域丝路上彳亍独行;一部中日佛教交通史,也是多少人在海上漂流。大乘经典里,所谓「一念三千,心包太虚」,诸佛菩萨都是十方世界去来。

台湾自从三十年前开放观光以来,佛教徒所织组的观光团在世界各地到处旅行;海峡两岸接触和解以后,台湾的佛教徒更是蜂拥到大陆朝山。

我自己一生曾多次带团到印度、尼泊尔、美国等地旅游参访,对于观光旅行,我曾经就各地的文化订定十个层次:

第一级 台湾旅游一周

第二级 星马泰

第三级 日韩

第四级 南非

第五级 美加

第六级 澳纽

第七级 欧洲

第八级 苏联

第九级 印度

第十级 中国大陆

此外,佛光山经常举行国际学术会议,组团到世界各国访问,甚至到梵谛冈和教宗会面,访问回教的清真寺等,总是希望在国际间散布和谐的种子。

我曾经说过,台湾只有发展科技,虽然促进了生活上的富裕,但那只是物质上的拥有,反而造成心灵与精神上的贫乏,许多乱象、弊病因此不断滋生。

佛法着重于内心的净化,它认清世界不平等的根本,源于人们内在的无明我执,人类贪求权力、名誉的欲望所致;由于贪染心的占有,彼此就会引起冲突,从而招来不息的斗争。因此,佛教告诉我们要根治世界的乱源,须从人们的心灵净化做起,从众生心中去实现人心的和平,从实践佛教的无我、慈悲、尊重、和平的教义,才能完成世界的真正和平。

联合国一再提倡和平,和平是千古以来人人梦寐以求的美景。儒家以世界大同为天下升平和乐的期望;孙中山先生也以「天下为公」做为他草创民国的理想;佛教则以四生九有、法界平等的「天下一家,人我一如」的理念,建设人间净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国传统的兼爱思想,而佛教除了对人权的维护,更进一步,重视「生权」的平等。此为「众生皆有佛性」、「汝是未来佛」,恭敬尊重每一个生命的权利。由于佛教提倡生权的平等,自然跨越国界的藩篱,而能天下一家;泯除同异的分歧,而能人我一如。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彼此尊重、包容、平等、无我、慈悲,这才是民族间、国际间需要的理念。因此,我们居住在地球上,应以同体共生的地球人自我期许,提倡「生佛平等」、「圣凡平等」、「理事平等」、「人我平等」的思想,进而泯除人我界线,打破地域国界,人人具备「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的国际宏观,进而以「天下一家」为出发点,让每个人胸怀法界,成为共生的地球人,懂得保护自然,爱惜资源;以「人我一如」的同体观,自觉觉他,升华自我的生命,为自己留下信仰,为众生留下善缘,为社会留下慈悲,为世界留下光明。如此,才能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  

二十、未来观(发展之道)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自己对前途没有希望;有希望才有未来。

人是活在希望里:父母养儿防老,未来就有希望;培养子女接受教育,未来希望能成才。生活中,敦亲睦邻,希望未来大家生活过得更安乐;栽花种树、积谷防饥,等待中也有无限的希望和未来。中国人讲究「传宗接代」,无非是希望未来种族的寿命能延长,代代相续;甚至现在的器官移植,也是一种延续未来生命的希望。

一个国家社会,人民热心缴税,希望未来国家的建设会更好;修桥铺路,希望未来交通的建设更方便;救济贫困,希望未来社会的福利无缺陷;选贤与能,希望未来政治的发展更民 主;惩治官吏,希望未来政府的形象更清廉。乃至希望风调雨顺、希望国泰民安、希望世界和平早日到来等等,这些都是现代人对未来的最大希望。

谈到「未来」,佛教不但讲过去,佛教更讲未来,并且非常重视未来,因为未来是我们的希望。在很多的佛经中,佛陀常常为弟子们「授记」将来经过多少时间后,他们会在什么世界成佛,佛号叫什么名字;授记,就是佛法重视未来的说明。佛教讲「发愿」,佛教徒时时发愿将来要往生那一个佛国,将来要如何服务大众;发愿,就是佛教重视未来的价值。甚至念佛的人希望往生净土,参禅的人期待明心见性,乃至布施结缘、回向功德等,都是希望未来会更好。

人是活在希望里,有希望的人生,活着才有意义;人之所以自暴自弃,往往是因为失去了希望。因为有希望,才有未来;没有未来的人生,就如黄昏的美景,因为时间太短,也就不值得欣赏了。

儿童从小跟随父母学习礼仪,进了小学学习知识,就是为了他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白天辛勤工作,夜晚还要加班,也是希望有一个更好的明天。动物要冬眠,因为牠希望有未来;蚂蚁、蜜蜂储粮,也是为了未来。看到儿童、青年,觉得国家的未来有希望;花草树木虽然凋谢了,因为根本依然存在,他就有未来的生机。

未来,是我们生命生生不息的契机;未来,是生命涓涓不断的长河。人生一日,也作百年之打算;人生一期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有流转无限的未来。

储蓄为的是未来,勤劳也是为了要有未来。未来是一个美好的希望,为了未来,科学家为人间提供科学的成就,改进人类的未来;哲学家提供哲学理念,丰富人生的思想内涵;文学家努力创造诗篇,提供人间未来诗情画意的美好人生;实业家提供生产,改善社会大众的生活。为了未来的希望,多少革命家为国牺牲了;因为人类不断为未来辛苦奉献,所以人类的未来也才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美景。

为了未来的成就,现在的辛苦、努力,甘心情愿;为了未来的幸福,现在的流血、流汗,在所不计。为子女,想到子女将来会有成就;为家庭,希望家庭未来会安乐。为了未来有退休金,现在就要好好工作;为了未来有收成,现在就要好好耕种。为了未来有善名美誉,现在就要有好好的立身行事;为了将来在历史上能留下丰功伟迹,现在就要努力立功、立德、立言。

吾人生存在世间,只要活在希望里,则明日会更好。明天,我还有许多的事要做,所以今天就要好好休息;来生,还有漫长岁月要成就,所以今生就要努力耕耘。人,要活在希望里,不要活在过去的记忆中!因为未来比现在更美丽;有未来,才有无限的希望。

依佛教的三世因果观来看,生命不是只有一世。因为有过去,才有现在;因为有现在,才有未来;因为有未来,才有三世;因为有三世,才有希望。三世,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人,不但是研究过去的历史、研究现在的社会和科学,而且眼光已经注意到未来,所以有未来学的学科。

未来学,是一个未知的学科。现在的社会人间都在不断的变化,未来是没有发生的情况,要如何来研究它呢?只有从人类过去的历史经验,以及现时生活的体验,经过思想、科学,各种学科的尺牍,缺省未来的世界会成为什么样子,这就叫做未来学。

地球的未来、人类的未来、未来的战争、未来的经济、未来的生物、未来的太空,举世都在朝未来洞察、研究。可以说,举世的学者都在奔向未来。

人类已经在预备未来占领太空,生物学家已经研究人类的生命,未来可以活到千岁以上。地理学家引导人类开发洪荒、沙漠之地;甚至有人希望未来能把洪水化成石油,能将不好的基因改变成为好的。

未来的世界,可以搭乘火箭,直达月球、火星、木星。未来的世界,空气可以当饱,树叶可以充饥。未来的世界,石头砖块经过科学的冶炼,可以成为面包,木材也可以制成肉松。未来的世界,人类每日只要一餐,就可以活命;睡在床上,就可以摇控指挥世界。

我们不要以为这是匪夷所思,现在的网络、传真、E-mail,信息已经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缩短了人类空间的距离;基因的发现,生命的口令,更是证实佛教业力论的先进与精密。

甚至于在佛法里常常提到的天眼通,不管如何的障碍,都能看得很远;天耳通,不管多远的声音,都能听的清清楚楚,在过去的人来讲,这不就象是神话一样吗?但是现在,再远的地方,只要经过电视卫星转播,我们都可以看得到,这不是天眼通吗?再远的人讲话,透过电台广播,透过电话,我们也都可以听得到,这不是天耳通吗?天方夜谭里面飞毯,人坐在上面,可以翱翔自在的飞往要去的地方;水晶球,你要看什么里面就会变什么,这不是神话吗?但是现在的飞机,不就像一张飞毯?电视机不就像水晶球?所以,当时好象是在说神话,但是这许多神话,其实在佛经里早已是具体的事实了。

因此,我们现在看《阿弥陀经》说,极乐净土是黄金铺地,流水有冷有热;共命鸟的啼叫和流水的声音,都是真理的法音。在极乐世界里,没有交通事故,没有男女欲染,人类都是自由飞行,眼看意想,都有悦乐;所谓随心所取,随意所需,佛教其实早已把未来的世界规划得非常美好了。

佛教理想的未来社会,就是「佛光普照的社会」,所谓佛光普照的社会就是生权政治、真理宗教俱实现了的人间净土的社会。

佛教讲的净土,不只是指十万亿佛土以外的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和药师佛的东方琉璃世界。佛教的净土是可以在人间实现,也可以在现代实现的,因为《维摩诘经》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意思是说,娑婆世界很脏乱、很黑暗、很动荡不安、很令人烦恼,但这一切都是我们不健全的心理所表现出来的。假如我们有健全而美好的心理建设,则未来在佛光普照下,我们的社会再也没有阶级斗争,没有男女关系,众生一律平等;没有经济占有,没有物质匮乏,人民生活逍遥;没有恶人骚扰,没有政治迫害,社会安定和乐,则极乐世界的一切都可以在我们的眼前实现,这个世界就可以成为人间净土了。

「人间净土」是未来的理想社会,要达到此一理想,圆满此一目标,必须人人持守五戒。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法。所谓五戒: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邪淫;第四、不妄语,第五、不吸毒。五戒分开来讲有五条,其实从根本上看只有一条--不侵犯众生。人间的争斗、动乱、不安,主要就是由于彼此相互侵犯,不尊重他人而引起的。只要人人奉行五戒,则不乱杀,这是尊重别人生存的权利,不去侵犯;不乱取,这是对别人所有物的尊重,不去侵犯;不乱淫,这是尊重别人的身体名节,不去侵犯;不乱说,这是尊重别人的名誉信用,不去侵犯;不乱吃,这是尊重自己的身体、健康、智能,不去侵犯。如果世间的每个人都能严持五戒,进而实践四摄六度、明白因果业报、奉行八正道法,那么人间净土的理想就不难实现了。

人生一期的生命,从过去延续到现在,从现在慢慢走向未来。在未来的道路上,生命分段的生死,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岁月,但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一次又一次的往无尽的未来走去。

未来是什么?未来会如何?一般人莫不希望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甚至希望能够预知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因此就有许多人求助于算命、卜卦,企图藉算命卜卦来预知未来。其实,未来是什么?未来无始无终!未来好像一个时钟,滴答滴答的往前走,走到什么地方停下来,这是不可知的谜。既然知道未来是无穷无尽,我们又何必斤斤计较于现在?现在,今生,百年的岁月,在无穷无尽的未来里面,能占有多少呢?因此正信佛教不主张求神问卜,也不必算命卜卦,因为未来是没有办法预知的,如果我们一定要预知自己的未来,那么就把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为《三世因果经》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如是因」必然招感「如是果」,自己的命运是可以由自己来决定的。

因此,欲知未来,不如把握现在。人生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其实,过去的也未尝过去,它影响到我们的现在;现在的时光虽不停留,它却领导着我们走向未来;未来还有未来,生生世世就这么轮转不休。广义的过去,无量「阿僧袛劫」;广义的未来,还是无量无数的「阿僧袛劫」。对于过去的行为,吾人可以作为反省,也可以自我检讨,从中吸取经验,改进未来;对于现在,吾人不能停滞,不可固步自封;因为不放弃后面的一步,又怎么能跨步向前呢?所以,生命的价值,不光是生命的过去,更大的价值是生命的未来,因为未来就是每个人的希望。当我们在播种之时,必然希望有所收获;看到太阳下山了,我们希望它明朝依旧升起。人生就是活在未来的希望里,因为知道有未来的幸福可期,所以现在无论如何的艰难困苦,我们都能甘之如饴。如果没有理想,谈何方向?谈何实现?没有未来,我们就没有目标,就没有理想,也就无法享受成功的喜悦。

所以,佛教的三世因果观,带给人生无限的希望与未来。所谓三世,前世、今生、来世,是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也是三世,甚至前一秒、此一秒、下一妙,都是三世。三世在我的当下一念,在我的一心之中。因此吾人要好好的把握过去、现在、未来,使它善行循环,善念相继,如此才能有美好的未来,才会有圆满的人生。 

佛法分世间法、出世间法,佛教最终的目标虽然是追求出世的涅盘解脱之道,不过人生在世是离不开世间法的,即使是佛法也主张「先入世再出世」。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人既然不能离开世间而生存,也不能没有入世的生活。但是一般人的生活,大部份是过着:

(一)以物质为主的生活,因为物质占了我们生活的主要部份。

(二)以感情为主的生活,因为人是感情的动物,所以佛说「众生」为有情。

(三)以人群为主的生活,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居。

(四)以根身为主的生活,因为一般人都是依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追求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快乐。

人虽然过着物质的生活、感情的生活、群居的生活、根身为主的生活,但是:

(一)物质是有限的,不能满足我们无限的欲望;所以我们要有「合理的经济生活」。

(二)人情是缺陷的,不能永远令我们满意,所以我们要有「净化的感情生活」。

(三)人群是利益冲突的,不能长久和平相处,所以我们要有「六和的处世生活」。

(四)根身是无常的,因缘会招感聚合离散,所以我们要有「法乐的信仰生活」。

以上所说,都是规划人间佛教的蓝图、建设人间佛教的净土不可或缺的内容。

此外,在《维摩诘经》中〈佛道品〉的内容,可以说都是人间佛教的内容,如:

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

法喜以为妻,慈悲心为女,善心诚实男,毕竟空寂舍。

弟子众尘劳,随意之所转,道品善知识,由是成正觉。

诸度法等侣,四摄为伎女,歌咏诵法言,以此为音乐。

总持之园苑,无漏法林树,觉意净妙华,解脱智能果。

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浴此无垢人。

象马五通驰,大乘以为车,调御以一心,游于八正路。

相具以严容,众好饰其姿,惭愧之上服,深心为华鬘。

富有七财宝,教授以滋息,如所说修行,回向为大利。

四禅为床座,从于净命生,多闻增智能,以为自觉音。

甘露法之食,解脱味为浆,净心以澡浴,戒品为涂香。

摧灭烦恼贼,勇健无能踰,降伏四种魔,胜幡建道场。

虽知无起灭,示彼故有生,悉现诸国土,如日无不见。

供养于十方,无量亿如来,诸佛及己身,无有分别想。

「人间佛教」的思想理论,证诸经典语录,佛陀的教示本来就充满了人间性,人间佛教其实就是佛陀的本怀,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所以,人间佛教的蓝图,可以说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就已经为众生规划完备。只是,如何弘扬人间佛教,如何透过各种弘法活动,让人间佛教的蓝图实际在人间呈现,这才是后世佛弟子所应该用心、努力的方向。

有感于人间佛教不能只是停留在理念的层次,而应该以积极行动来落实佛法,因此佛光山开山三十多年来,一直秉持着「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的四大宗旨,从各个领域落实佛法。

例如在教育方面,为了培养人才,除先后创办了十六间佛学院、四所大学、二十六间图书馆、九所美术馆之外,在全世界同步举办的世界佛学会考,更带动全球各地的学佛风气;以及各别分院道场举办的佛学夏令营、佛学讲座、都市佛学院、星期儿童班等,更将菩提种籽撒满世界各个角落。

在文化方面,除了至今仍在持续进行的大藏经编纂工作外,历经数年完成的《佛光大辞典》于民国七十八年荣获金鼎奖,对海内外学佛者的助益甚大。《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将佛经予以白话化、通俗化,有助于大家更深入理解经义。甚至为让有心学佛者通盘了解佛教,五年前我特别集合了近百人,先后编撰《佛教丛书》及《佛光教科书》,把佛教做了一番有系统而完整的介绍。

去年开始,佛光山又创办了一份《人间福报》,以及编辑《普门学报》、《中国佛教学术论典》、《中国佛教文化论丛》,带动佛教的学术研究风气。此外,「佛光卫星电视台」为佛教广开言路,也为传播佛法尽一份力量;香海文化、佛光文化、如是我闻等事业机构更发行雅俗共赏的佛教刊物,以现代化的视听影音技术弘法利生。

在慈善弘法方面,大慈育幼院、施诊医疗队、老人之家、万寿园等的设立,使生老病死皆有所安。在布教修持方面,佛光山在世界各地的信徒于每周六同一时间念佛共修,其它因应当地情况的定期共修法会及十余所禅堂、念佛堂、抄经堂、礼忏堂,都对净化人心发挥了预期的效果。

在我自己的这一生当中,自认一直都很用心的在推广「人间佛教」,当我在讲述佛法时,要让大众听得懂;书写文章时,要让大众能体会;兴建道场时,要让大众用得上;举办活动时,要让大家能参于;开办法会时,要让大家能法喜;海外弘法时,也总是会提供语文翻译,我随时随地顾及大众的需要,因为实用的佛教,才是人们所需要的佛教。

甚至为了顺应时代的需要与众生的根机,早在民国四十三年,我率先发起倡印精装本的佛书,我提倡街头布教;慢慢地,我又将之发展为监狱学校的弘法以及电台、电视的讲演。我组织了全台湾第一个佛教的歌咏队,从事环岛布教,宣扬佛法教义。四十多年来,我努力将寺庙演进为讲堂,将课诵本演变成佛教的读物,将个人的修行扩展至集体的共修,将诵经转化成讲经;甚至为了扩大在家信众参于弘法的空间,我创办了国际佛光会,建立了檀讲师的制度,希望让人间佛教的蓝图,逐步在佛光普照的理念下,一一实现。

终于,经过多年来的努力,以及在十方信众的护持下,佛光山的确已经成就了不少值得皆大欢喜的贡献,例如:

(一)台湾佛教人口增加

(二)青年学佛风气日盛

(三)在家弟子弘扬佛法

(四)人间佛教获得认同

(五)传播媒体重视佛教

(六)佛教文物广泛流通

(七)佛教梵呗受到尊重

(八)佛光人会蓬勃发展

(九)教育学界肯定佛教

(十)政党人物实践佛教

(十一)演艺人员皈依佛教

(十二)佛学会考成绩辉煌

甚至影响所及,已经带动台湾佛教:

(一)从传统的佛教到现代的佛教

(二)从独居的佛教到大众的佛教

(三)从梵呗的佛教到歌咏的佛教

(四)从经忏的佛教到事业的佛教

(五)从地区的佛教到国际的佛教

(六)从散漫的佛教到制度的佛教

(七)从静态的佛教到动态的佛教

(八)从山林的佛教到社会的佛教

(九)从遁世的佛教到救世的佛教

(十)从唯僧的佛教到和信的佛教

(十一)从弟子的佛教到讲师的佛教

(十二)从寺院的佛教到会堂的佛教

(十三)从宗派的佛教到尊重的佛教

(十四)从行善的佛教到传教的佛教

(十五)从法会的佛教到活动的佛教

(十六)从老年的佛教到青年的佛教

这一切的成就在在说明了:佛法不管怎么好,都要能随顺社会大众的需要,要能让人受用,如此才有价值。因此,所谓提倡人间佛教,真正需要的是落实人间佛教的行者,人间佛教不能只是喊喊口号而已!

未来人间佛教必然是佛教的主流,这是无法阻挡的时代潮流,因为唯有人间佛教,才是大众所需要的佛教。

 


   看下一篇:星云大师《六波罗蜜自他两利之评析》 看上一篇:星云大师《佛教的慈悲主义》 卍文章欢迎转载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