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

作者:星云法师 南国佛教

第六讲 智慧为化愚的根本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修学菩萨道、办了生脱死事业的大人,第五应该觉悟的是由于愚痴才流浪于生死的。对治愚痴,必须要增长智慧,这里,要讲到佛教对于知识的看法。

佛教不是不重理论的宗教,佛教是知识再加德行的宗教。在社会上,一般人认为学问技能是为了适应生存所需,但有学问有技能的人不一定生活得愉快,就是通达世间的科学、哲学、文学,对于宇宙人生仍然是枝末的了知,而不能彻底的明白。

世间的知识是有漏学,佛法才是无漏学;世间的知识利害参半,像科学,就是一方面在造福人类,一方面也在危害人类。翻天覆地,掀起战争残杀的,很多都是知识份子。台湾大学农学院教授陈华洲供给黄学文有毒农药巴拉松而杀死侨商姚家荐,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不是知识造恶吗?佛教是讲知识的,但佛教的知识是绝对有益而无害的。佛教的知识是般若的智慧,般若的智慧是去除自私而从内心获证的知识,不像世间知识从外在的现象上去了解。

从佛法看,不能了生死就是愚痴。

愚痴,也不是完全没有知识,我们从愚痴的‘痴’字可以看得出,‘痴’这个字,本来是知识的知字,在知字上面有病字头,所谓知识有了毛病就是愚痴了。

愚痴,心性暗昧,没有通达事理的智慧,就是‘无明’之谓。因为愚痴,所以起惑造业,轮回生死,受着无穷的痛苦。不能解脱,不能认识自己,就是由于愚痴。

愚痴,有见解上的愚痴,有思想上的愚痴。见解上的愚痴就是身见、边见、邪见、戒禁取见、见取见。思想上的愚痴,就是前文所讲过的根本烦恼:贪欲、嗔恚、愚痴、憍慢、疑惑。

先解说众生见解上的愚痴:

人总是爱执五蕴自身为我,身外之物执为我所有,不知我身为四大五蕴假因缘和合而有,身外之物亦为幻境,无常而不能久住。身与物明明是因缘和合的假有,众生以假为真、执空为有、执身为我,是为‘身见’。

有些众生以为人死之后,一切就归于没有,所谓人死如灯灭,或是执说人死之后仍是为人,猪马牛羊死后仍为猪马牛羊,这种执断执常的见解,叫做‘边见’。

还有一类众生,觉得日月星辰的运转,风雨雷电的应时,一定是由万能的上帝在控制,信上帝万能,谤无因果,不了解诸法缘起,这就是‘邪见’。

更有一类众生,执取非理的戒条,以为是升天受乐之法,如一些外道修学无益的苦行,或如民间的杀生祭祀拜拜,就是‘戒禁取见’。

执着前四见一种或多种,不知迷妄,以为是究竟之理,这就是‘见取见’。

次解说众生思想上的愚痴:

见到自己喜爱的就起贪着,贪爱不舍又生悭吝,因为心中有我贪我爱,故形成自私,就是‘贪欲’。

见所违忤便生恚怒,凡事不能忍耐,和人争吵斗殴,阴谋毒害,怨天尤人等,就是‘嗔恚’。

愚昧而无智慧,任意纵情追逐物欲,闻善生厌,见恶乐为,例如:劝他信佛,他就说你迷信;请他喝酒打牌,他就说你够朋友有交情,像这样愚妄颠倒,就叫做‘愚痴’。

觉得自己胜过别人,恃己淩他,有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等均为‘憍慢’。

对于事理犹豫不决,对于真理不起正信,以凡情测量圣智,皆是‘疑惑’。

众生就因为有上述见解上的愚痴及思想上的愚痴,所以才感受生死。生死,亦有分段生死、变异生死之别。在三界六道中轮回,由于一些有漏的善业与不善业所招感的果报之身,有分分段段的差异,叫做‘分段生死’;那些证果的圣者,只要尚未成佛,亦有生死,只是这种生死没有色形的胜劣,亦没有寿期的短长,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叫做‘变异生死’。

觉悟了的菩萨,一定会设法离开愚痴和生死。在菩萨心中,希望的是广学世出世法,听闻圣教,增长智慧,成就无碍辩才,教化一切众生,给大家快乐,散布欢喜满人间。

在经里,一说到愚痴,就以黑暗来比喻,智慧才是象征着光明。菩萨能够广学多闻,智慧之光增加了,自然就能照破愚痴黑暗。在《四十二章经》里说‘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说起智慧,实是度老病死的坚牢船,照无明黑暗的大明灯,一切病者的良药,伐烦恼的利斧。所谓佛学,就是慧学的意思。

佛教的三无漏学是戒定慧,慧有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等三种慧。太虚大师曾说,‘由闻所成慧而建立信心,由思所成慧而严持禁戒,由修所成慧而定心相应。’

为什么说由闻所成慧而建立信心?因为由听闻佛法而得来的智慧,就能了解佛法,由了解就能生起坚固的信心。所谓‘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佛教之门,第一步就是要有信心,而此信心,必定建立在闻所成慧上。若一向未闻佛法,或未曾研究经典,完全不知道佛法,则无闻所成慧,也谈不上真实的信心。

为什么说由思所成慧而严持禁戒?因为由听闻佛法而生起的信心,即会由心力造作而发之于行为。从闻所成慧而了解的真理,去体验起心动念的行为,在行动上和生活上以闻所成慧作思想行为的善恶是非的标准,再去改正思想上和行为上的谬习。从所信所解的体验实行中,身心上有了更深切的明彻了知,那就是思所成慧。思所成慧是知行合一、行解相应的慧,是断除一切恶、实践一切善的慧,从思所成慧而能完成戒行。

为什么说由修所成慧而定心相应?因为闻所成慧是信解,思所成慧是行持,而修所成慧是把心意修习到熟练纯洁时即得禅定,把身心安住于禅定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轻安宁静,此即所谓修所成慧。

初学菩萨,要想增长智慧,还是要先从广学多闻做起。广学,就是广为修学戒定慧三学,不要存门户之见,不要恃己排他。今日一般修学佛法的人叫人除了《阿弥陀经》以外,不要再看其他的经书,参禅的人就叫人不要念佛,这实在与菩萨广学的旨趣相去太远了。

平日,我行脚在各地,时常会有人问我修学哪一宗?我对这个问题感到难以回答,佛法何必一定要用宗派的眼光来看!佛法是整个的,‘法门无量誓愿学’,何必要分宗分派自鸣得意!

菩萨不但要广学三藏,并且要多闻正法。‘多闻’者,因耳根最利,《楞严经》中说观世音菩萨有耳根圆通,盖因耳比眼胜,耳有三种真实:一通真实,是说眼有障碍即不能见,而耳有障碍仍可听到声音;二圆真实,是说眼只能观看正前一方,而耳能同时听十方传来的声音;三常真实,过去的传到现在,现在的传到未来,这也是耳根的听闻。修学佛法,广学一切是要紧的,多闻熏习也是很要紧的!

一个自度度人的菩萨,广学多闻,增长智慧,其目的不光是为了自己的解脱,而是为了‘成就辩才,教化一切’给众生大的安乐。

谈到说法度生,最主要是要有无碍的辩才。‘辩才’,不是辩论,不是世智辩聪;辩论或世智辩聪,充其量不过是用巧辩折伏对方,菩萨所成就的辩才,是从闻思修智慧中所陶冶出来的。

说到辩才,我们千万不可误认为讲话滔滔不绝就是辩才无碍了。有时候话讲多了,非但得不到别人的欢喜,反而给人很大的厌恶!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开班教授青年演讲的方法,每人学费十元,一天,一个青年前来报名,交了学费以后,他向苏格拉底说了很多他为什么要学演讲,以及学演讲有什么好处的话,等这位青年讲了好久以后,苏格拉底向他再要十元学费,这位青年很不欢喜的说道:

‘别人来学习演讲,你都只收十元学费,为什么要向我再加收十元呢?’

苏格拉底慢言慢语的回答道:

‘别人交十元学费,是因为我只教他们如何讲话,现在之所以要向你收双倍的学费,是我不但要教你如何讲话,而且还要教你如何不讲话!’

没有什么事情比讲话噜苏更令人讨厌了,使人没有不听的自由,真苦恼!

在《维摩经》中记载,维摩居士示现疾病,很多位菩萨、罗汉都来老维摩的住处探病,在病榻前,他们讨论起不二法门的问题。什么是不二法门?三十一位菩萨对不二法门都表示过意见以后,老维摩就问文殊菩萨道:‘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文殊菩萨回答道:‘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文殊菩萨回答后,再反问维摩居士道:‘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时维摩诘默然无言。这是多么的生动!多么的善巧!以无言而言,这是多么无碍的辩才!

可见得说法不在言多,难怪文殊菩萨赞叹道:‘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当然,无言的辩才是语言最高的境界,在《大般若经》中记载着,善说空义的尊者须菩提有一天在山林宴坐,忽觉很多天人在空中散花,朵朵天花,五色缤纷的落在须菩提的身上,须菩提就问道:

‘什么人在散花呀?’‘尊者!我是天帝释,因为你善说般若空理,我特来散花供养。’‘我默然宴坐,本无有说。’须菩提尊者回答。

‘你既无说,我亦无闻。’‘那你为什么要散花呢?’‘无闻无说,是名真说真闻。’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成就辩才的菩萨圣者,并不是一天到晚在说食数宝,像须菩提本来没有开口,而天帝释说他般若说得好,无说而说,这才是真正的辩才!

辩才分有四种:一法无碍辩才——指名句文身能诠的教法,于教法无滞;

二义无碍辩才——了知教法所诠的教理无滞;

三辞无碍辩才——对于诸方言辞,能够通达自在;

四乐说无碍辩才——有以上三种辩才的智慧,能为众生乐说自在。

除了菩萨尊者无言说法的辩才以外,像智者大师讲说《妙法莲华经》,三个月的时间才讲了经题的一个‘妙’字;像道生大师在苏州虎丘山讲经,能令顽石点头;像观世音菩萨对三十三种众生,用十九种方便语言说法;像本经的译者安世高法师,能通晓鸟兽的语言,能成就如上辩才,当然就能教化一切众生了。

教化众生的目的,是给一切众生大的安乐。大乐,这不是说世间的五欲之乐,也不是用美酒、香烟满足你的贪欲,换取你的信仰;所谓‘悉以大乐’,乃是指能令九法界一切众生远离愚痴生死,出三界苦,证得涅盘的究竟大乐。

第七讲 布施为度人的根本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在这段经文里,我们要说明佛教对世间贫富的看法。

这个世间,有钱的住高楼大厦,吃着珍肴美味;没有钱的人,连栖身的草屋也无法觅得,每日三餐更不易维持。但是,穷苦的人,有时交了好运,财富也会滚滚而来;富有的人倒楣时,也可能沦落为乞丐。所以,世间上贫穷的不会永久贫穷,富贵的也不会永久富贵。贫穷,是因悭贪的关系;富贵,是因喜舍的缘故。

说起贫富的分别,在佛教看来,并不是无钱的人叫穷,有钱的人叫富。要知道,‘贫苦’不是专指没有金银财宝的人,即使你黄金白玉堆积如山,没有道德,没有学问,没有福慧,仍然是称做贫苦。

这个世间,有钱的人很多,而他们不善于利用金钱,反而给金钱使用,只要有钱,什么贪污枉法的事都做得出来,钱虽然是有了,但没有智慧将钱用于有用之处,这当然是贫苦了。

贫苦的人,容易生起怨恨的心,因为自觉贫穷无依,困苦艰难,往往生出怨天尤人的心来,嫉妒他人的富有和博学,恼恨别人的显贵与财富,甚至想出谋害人的方法,造下种种的恶业,结下种种的恶缘。

贫苦的人,究竟有些什么‘多怨’呢?第一是上怨天:怪菩萨没有保佑,怪神明没有眼睛,有些人只想求得现实的财利,禁不起邪教的诱惑,连祖宗牌位都出卖,这在台湾高雄、花莲等地时有所闻。第二是下怨世间:一旦贫苦失意的时候,总是怪这个社会,或是这个主义不好,那个制度不行。第三是内怨眷属:很多人在外面受了挫折,回到家里,总爱拿妻子儿女出气,没有钱,也总怪家里的人没有用,所谓‘无米夫妻百事哀’。第四是外怨师友:失业的人,不怪自己所学不专,总是怪朋友不帮忙。像这许多因贫苦而生的怨恨,不但苦了自己,也苦了别人。

假若财富方面虽然不宽裕,而在精神修养方面能够注意些,就是淡泊的生活,也会觉得快乐的。没有钱而有智慧道德,不算贫苦,这种人也不会怨天尤人。颜回的生活,穷得什么都没有,只有‘一箪食,一瓢饮’,别人见了都生起同情怜愍的心来,而颜回仍然是安乐如常。所以‘贫苦多怨’不一定是从经济上去衡量,深山中的隐士、古寺里的头陀,他们虽没有物质上的财富,但精神上的财富却比人多。

贫苦的人,终日不知修德,只希望有钱,其实,就是财神欢喜跟随你,但财神的身后还有个穷鬼。世间上没有千年的富翁,因为财神送钱给你,还有穷鬼为你化去。就算是有钱,而自己不积德,对财富也不会满足。心不能够满足,既使有家财万贯仍然会感到贫苦,既然感到贫苦,怨恨也多,不知多少有钱的人,为此造下恶业,结下恶缘!

修学菩萨道的人,无论贫富,都不会怨天尤人,相反的,菩萨愿把自己的所有布施给人。

布施是发财最好的方法。一般人总以为布施是给人,既给人,自己怎么会发财?其实道理很简单,好比田地里面,没有播种,怎么会有收成?不修习布施的因,怎么会有财富的果?

诸佛菩萨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是由于累生累劫修习布施而得来的,大乘行者修学六度万行,布施是第一波罗蜜,我们的菩提心、慈悲心要从布施的行动上去培养。

过去有一个贫穷的妇人向迦旃延尊者诉苦,说她如何贫苦,如何穷困。

迦旃延尊者就对她说道:

‘妇人!你既为贫苦而受苦,那请你不用悲伤,我告诉你一个办法,你可以把贫穷卖给别人!’

‘贫穷可以卖给别人?’妇人奇怪得叫起来,她问尊者道:‘贫穷可以卖给别人,谁不要将贫穷出卖呢?那么世间就不会有穷人了,还有谁肯买贫穷呢?’

‘卖给我!’迦旃延回答。

‘贫穷可以出卖,而且也有你肯买,不过我不懂出卖贫穷的方法。’

‘要布施!’迦旃延开示道:‘你要知道,人生的贫富各有因缘,贫穷的人所以贫穷,是前生没有布施和修福;富贵的人所以富贵,是前生有布施和修福,因此布施是卖贫买富最好的方法。’

妇人听后,智慧开朗,从此明白了致富之道,也明白了修学菩萨之道!

不过,有人会这样想道:‘有钱的人,当然是可以行布施,像这位贫苦的妇人,怎么布施?又拿什么布施给人?’

说起布施,‘善财难舍’,很多人总怕人劝他布施,其实布施是有多方面的,并不一定非要把金钱物质给人才叫做布施,就是我们贫穷得一无所有,仍可以布施。比方,见到人的时候,就先对他招呼,向他说:‘你早呀!’或是:‘吃过饭了吗?’‘你从哪里来?你来得很好!’‘谢谢你!’‘请坐吧!’‘阿弥陀佛!’如能把这些话挂在口边,不但会有很好的人缘,而且这就是在行‘语言的布施’。

除此之外,见到人时含笑、慈颜、注目,这就是‘容颜的布施’。见到人迷路时,指引他带他去;见到有人东西拿不动,事情做不了,你说你来帮助他,代他做,这就是‘身行的布施’。见人受苦心生怜愍,见人布施心生欢喜,这就是‘心意的布施’。

像前面所举出的语言、容颜、身行、心意等的布施,只要谁愿意谁都可以做到的。佛法不是陈列品、不是贵族的,佛法是大众化的,佛法是人人都能奉行的。

在经里一说到布施,就会说到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是说以衣食住行资身用物帮助别人;法布施是说以知识、技术、真理教化他人;无畏布施是说维护正义法理,为社会除暴安良,给别人精神安慰。

行布施是容易的,但行布施要做到三轮体空就很难。一般人布施时,总希望别人向他感谢报答,希望宣扬赞美他的功德,再不然就是觉得自己能布施荣耀非凡,或是轻贱受施者,假使带着这样的心理行布施,只是世间的善行,而不是佛法里菩萨所行的布施。佛法里的布施要做到三轮体空:一没有能布施的我,二没有受布施的人,三没有所布施的物。在佛法里,行布施而不觉得有布施可行,做功德而不觉得有功德可得。其实你不求功德,功德反而大,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布施给亲人或是所爱的人容易,布施给自己所怨恨的人就难。把东西给我们所欢喜的人,这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心,把东西给我们所不欢喜的人,才是真行布施。所以菩萨布施‘等念怨亲’,无论是他的怨家、亲人,只要有需要,他都会平等的布施。

若是有人过去破坏过你,此人一旦落难的时候,叫你救济他,你心中一定不大愿意,这实在是我们的慈悲心太不够了,因此我怀念起慈航法师的为人。

慈老曾经告诉过我一件他亲身经历的事。

他在鼓山当衣钵(丛林中的职事名称)的时候,一天上厕所忘记带卫生纸,就向正在他身旁上厕所的寺中一位茶房头索取,原来茶房头是个坏心人,他把用过的给慈老,弄得慈老一手的大便,茶房头这样捉弄人,要是别人一定很生气,可是慈老没有。

一天,慈老搬房间,那位茶房来了,慈老对他说:

‘你来得正好,请你帮我看守一下东西,我把这棉被先搬去,马上就来。’

不一会儿,慈老回来时,发现他抽屉里的一百元银洋少了六七十个,正当他感到惊奇时,灵机一动,这不是茶房头还有谁?但这不能揭穿,揭穿了对一个人的名誉有很大的影响,钱少了有再来的时候,失去名誉的人怎么恢复呢?慈老想到这里,就装做不知道。

过了一会儿,茶房头告辞了,临别时,慈老反而再拿出十五块银元送给他,他不肯接受,慈老告诉他,人生互相帮助,他现在当衣钵,每月有二十元,这一点给他拿去用没有关系,这样他才接受了。

不久,寺中很多人怀疑茶房头哪来这么多的钱?茶房头说是慈航法师送给他的。又有人问慈航法师是不是真的?如果换作是别人早就揭发茶房头的窃盗行为了,但宽宏大量的慈老,始终不肯说一句茶房头的不好,这种‘不念旧恶,不嗔恶人’的行为,唯有菩萨的‘等念怨亲’的观念才能做到,向怨恨的人行布施,而不说怨恨的人的坏话,这种精神是多么伟大!

慈老又告诉我,他的身体本来是很瘦弱的,但从这次事情后,他就慢慢的胖起来了,弥勒肚子也大起来了。

‘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学佛的人对人应该没有隔宿之仇,‘宁愿天下人负我,我决不负天下人’,就是人家有亏待我们的地方,也要原谅他,给他一个忏悔改过的机会,把恶人感化回头,这才是真正度了众生。

‘不念旧恶’,不去报仇雪恨,这在有修养的人还容易做到;‘不憎恶人’,怨憎相会的时候要不生起讨厌的心来就很难。要做到‘怨亲平等’,非要菩萨的心肠不可。要知道,仇恨总是相对的,你恨人,人也恨你,大家能做到怨仇宜解不易结,你原谅人,人也就原谅你。人不能离群独居,人生何处不相逢,把喜欢的人记在爱心之中,把恶的人也包容在爱心之内,这样才能做到怨亲平等的看待。

佛陀住世时,提婆达多三番五次向佛陀为难,派人行刺,散布谣言中伤,佛陀非但不报复,还常说:‘提婆达多也是我的逆增上缘,提婆达多也是我的善知识!’把恶人看作善知识,是因为佛陀有包容天地的慈悲,原谅恶人的心肠。

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五浊恶世的逆增上缘很多,在逆境中修道,成就也快,修行的生活中,如有恶人破坏,这不是不幸,反而有助于道业的成就!

没有黑暗,显不出光明;没有恶毒,见不到善良;烦恼即菩提,大乘行者是不怨恶人、不惧烦恼,只要有‘等念怨亲’的观念,旧恶是我们的恩惠,恶人是我们的善知识,乌云开了,就是金光朗朗的太阳!

第八讲 持戒为节欲的根本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我们在第二觉悟里曾讲过‘多欲为苦’,说明多欲为生死的根本,提出对治多欲的方法——少欲无为。在这一章里,将说明五欲的过患,并且提出以持戒梵行来对治五欲,说明佛教的戒学——持戒为节欲的根本。

世人没有智慧,以为贪图五欲是非常快乐的;但觉悟了的菩萨,就会知道贪恋五欲会生起过失,甚至有流转生死的祸患。

‘五欲’,世间说财、色、名、食、睡为五欲,佛法里讲色、声、香、味、触为五欲。

世间所讲的五欲:

财——金银财帛。

色——男女情爱。

名——位高名扬。

食——珍馐美味。

睡——懈怠昏沉。

佛法所讲的五欲:

色——美丽的色相。

声——宛转的声音。

香——芬芳的香气。

味——可口的味觉。

触——适意的触乐。

在人间,不能完全否认五欲的快乐,因为从每个人根识感官的经验中,五欲确能引发短暂的喜乐,使人不由自主的为它迷惑、陶醉,终日做着五欲的奴隶,贪求妄想,使生活过得反而不能自在安乐。

比方说,财本来是给人用的,但有财并不一定幸福,人为财死的例子很多,两三年前,汪震把台湾银行的张昌年谋财分尸,对二十多年的老朋友如此狠心,不就是为了财吗?

色,男女的情爱,在世风日下的今天,尤其给人的魔力很大,毁容案、情杀案不时在发生,今日的男女不是在谈情说爱,而是在谈情雪恨,为色 情而引来的悲惨结局,这不是作茧自缚吗?

名,三代以前唯恐好名,三代以后唯恐不好名,喜好名声本来很好,可是每次一到政治竞选的时期,大家为了争名,不惜互相攻讦,公堂相见。‘树大招风,名大招忌’、‘爬得高,跌得重’,袁世凯不就是过分重视名位遭后世唾弃吗?

食,人不吃不能生存,但吃得过分引起的肠病、胃病,还不是苦了自己、甚至有些人为了贪吃而中毒的也很多。有人说世界的战争,就是为了面包问题,可见食欲为害之大了。人生,终日奔来跑去,营营求求,不都是为了食吗?

睡,适当的睡眠不是不好,过分的贪睡,每天懈怠昏沉,也做不出事来。人一生就是能活九十岁,每日睡眠八小时,就有三十岁在睡眠中过去。所以,贪睡会妨害道业,很多要事不就是给睡眠耽误了吗?

无论财色名食睡也好,色声香味触也好,欲,本来不一定是罪恶的,适当的过五欲的生活,是不应该责备的。经里面说男女、饮食、名誉并不是真欲,这些只能算是障道法而已。但是,假若纵欲,就会造下弥天大罪了。‘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纵欲者应该深思此言!

人的生活,既然是远离不了财色名食睡的五欲,为什么经中又说‘五欲过患’呢?

贪求五欲,所引起的过患是很多的。归纳起来说,五欲的过患有增争、烧人、害人、无实、不久等。

五欲于人譬如刀刃上的蜜,本来不足一餐之美,但小儿不知其害,用舌舔之,就会有割破舌头的祸害。五欲既是给人这么大的祸害,‘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在家的信徒要断除五欲那是没有办法的,但只要不为世间的欲乐所染就好。

在毗耶离大城的维摩居士,是一位大富长者,所谓‘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凡夫妻,不舍道法’、‘但除其病,而不除法’,在人间要活活泼泼的开拓人生另一乐土,这乐土决不离开世间和人群,只要不为五欲诱惑、束缚,虽然生活在五欲的世间也不要紧。像净名长者,他对于现实的世间和人生,充满着乐观的看法,他实在是在家学佛的典型人物。

在五欲的世间生活,而不为世间的五欲所染,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修学菩萨道,要尽量远离五欲。其实只要修道的人,以法乐代替世乐,以修道代替贪欲,生活自然会美满自在。

以修道来对治五欲,有两种生活方式,一是在家的弟子,一是出家的弟子。

在家的佛弟子,要不给五欲的洪流冲没,至少要奉持五戒:一不乱杀而仁慈,二不乱取而重义,三不邪淫而有礼,四不乱说而诚信,五不饮酒而智清。这五戒是做人的根本,‘人成即佛成’,人做好了,修道自然就完成了。

把人做好,实在也不是容易的事,苏格拉底白天点着灯笼在街上行走,人家问他为什么,他说,他要看看这个世间有没有人。世间上奉行五戒的人太少了,健全的人也就少了。

一说到持戒,初入佛门的人总是很畏惧,以为持戒这样不能做,那样也不能做,实在太束缚了,其实戒的意义是防非止恶,非但不是束缚,而且有绝对的自由。所谓自由是以不妨碍他人,不侵犯他人为原则,而持戒就是轨范我们的身心,不要侵犯他人。

比方说,你杀生,就侵犯他人生命的自由;你乱取,就侵犯他人财物的安全;你邪淫,就妨害家庭的和谐;你乱说,就妨害他人的信用;你饮酒,就妨害自己的身体。假若能到监狱里去调查一下所有的犯人,可知,大都是犯了五戒的关系。杀人、伤害,这是犯了杀戒;盗匪、窃盗、恐吓、诈欺、侵占、贪污,这就是犯了偷盗戒;妨害家庭、妨害风化、妨害婚姻、重婚、强 奸等,就是犯了邪淫戒;诈欺、教唆、诬告、妨害名誉、造谣惑众等,就是犯了妄语戒。

要把人做得像一个人,守戒是必要的,五欲洪流最易泛滥成灾,有了持戒的堤防,欲海就不会成灾了。

经里说:‘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就是要在家的信众,身虽没有出家,而心要常常欣乐出家僧众的清净生活,不忘三衣,瓦钵法器,如能这样,就可以脱离五欲的束缚,保持人格的清白。

三衣、瓦钵、法器都是出家僧众的法物。三衣就是所谓袈裟,有僧伽黎(大衣)、郁多罗僧(七衣)、安陀会(五衣)等三种分别。瓦钵,即盛饭乞食之物,梵语钵多罗,华言应量器,有礼、色、量三者相应之义。法器,帮助修道的用物叫法器,如法鼓、法螺、法灯、法幢,乃至鱼、磬、钟鼓、铛铪、铙钹等均是法器。

无论是三衣、瓦钵、法器,都代表着清净的僧团,象征修道者的人格,顺治皇帝诗云:‘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娑披肩难’,顺治皇帝赞美钵盂袈裟,也就是赞美出家的僧团!

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多,喜欢记着仇恨,不肯念人的恩惠。在社会上,你满足他百千次的所求,只要有一次不如他的意,他就记恨你,所以本经指导在家学佛的弟子,要常念三衣,瓦钵法器,不要念人的坏!

在家的佛弟子,不出家在家修道也是一样,像维摩诘长者、胜鬘夫人都是在家菩萨,就是文殊、普贤也是以在家菩萨的样子教化众生,现出家比丘相的菩萨中唯有地藏菩萨。菩萨不是在出家、不出家的上面分别,菩萨是以发心修道来测量品位的高低。而且,说到出家也有四种不同:一身心俱出家——于诸欲境心无顾恋的比丘;二身在家心出家——受用五欲,心不耽染的居士;三身出家心不出家——身着僧装,心犹恋俗的僧人;四身心俱不出家——受用五欲,深生耽染的俗人。

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学佛出家和在家都是一样,做在家弟子,身虽没有穿着僧装,只要‘志愿出家’,也就是说心出家就好了。唐太宗李世民说:‘出家者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不能好好的做一个弘法利生的出家比丘,还不如做一个在家护法的居士!

在今日佛教里,出家学佛的不像出家学佛,在家学佛的不像在家学佛,令人不胜感慨!出家众羡慕社会的富贵荣华,生活力求俗化;在家众则爱干涉僧团,管理寺庙,这都是不好的现象。希望今后在家菩萨,拥护三宝,护持佛法,多热心社会上慈济的工作,不要为了寺院的财产权和比丘纷争;希望今后出家的法师,住持三宝,住持佛法,要学有专长,要能领导在家信众从事教育文化慈善的事业!则佛教幸甚!众生幸甚!

在本经中,指示在家信众要‘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指示出家僧众要‘梵行高远,慈悲一切’。‘梵行’,梵者清净之义,行者所修之行。离过离欲,就是梵行。‘慈悲’,慈者能给众生快乐,悲者能拔众生痛苦,为教为人,就是慈悲。出家弟子,要把所修的清净之行,修得崇高远大,用无我的慈悲对待一切众生,把恩惠布满人间!

第九讲 大乘心为普济的根本

第八:觉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本经所讲的菩萨应觉悟的八事,第一觉说的是佛教世间观;从第二觉至第七觉说的是佛教人生观;最后的第八觉是本经的宗要,说明大乘心为普济的根本。

我们阅读本经,从开始到结束,都讲此世间是‘苦空、无常、无我、不净’,以及五欲不好,多求也不好,生死要了脱,三界要离开,好像本经是小乘出世的思想,但本经的宗要是要学者有大乘普济的悲心,在世间愿代众生担当苦难,这完全又是大乘入世的思想。

修学小乘,光求自己的解脱,对于如何救济世间,一点热情也没有,那种独善其身的生活,充满了个人主义的色彩。但到了大乘行者,自己不但要求解脱,而且要更进一步地实践救人救世的悲愿,向社会展开普济的活动,这才是本经的主旨和心要。

佛陀说法大多以比丘为物件,但这部《八大人觉经》确是着重在家佛子的经典,说明在家学佛的居士如何改善生活,如何认识世间,以及如何普渡众生。

本经的经文虽简,但确实能代表大小乘佛教的思想,从本经的思想体系来看,是要修学菩萨道的行者先从小乘入门,对世间虚幻不实的名闻利养能够放下,给身心一种彻底的磨炼,等到不会再被世间染污的时候,再活活泼泼的应现世间,做解救世间的工作,这才名为真正的菩萨!

无论是小乘行者要脱离世间也好,大乘行者要救济世间也好,大小乘行者对世间的‘生死炽然,苦恼无量’,是有着共同的看法。

众生在生死轮回之间营营扰扰,身犯杀盗淫,心患贪嗔痴,造作的无量无边罪业,像无常的劫火,炽烈的燃烧着这个世界,燃烧着我们的身心,使遭遇无量无边的身苦与心恼。

说起无量的苦恼,在经里不时提到二苦、三苦、八苦等等,总之,娑婆世界就是一个苦的世界,我们在前文也说过身体有老病死的苦,心里有贪嗔痴的苦,家庭有恩爱别离、眷属不和的苦,社会有求不得、怨憎聚会的苦,国家有刀兵盗贼的苦,自然界有水灾、震灾、风灾的苦。苦,紧紧的控制着世间,逼迫着众生,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脱苦。

人生是苦,但我们要问:苦是从哪里来?苦是从多欲来的。多欲是从哪里来?多欲是从我执来的。我执为何会聚苦?因为我执和法执的关系不协调。有的苦是从我与物而有的,因为所希求的物质不能满足所引起的;有的苦是我与他而有的,因为我与人来往发生磨擦的关系而引起的;有的苦是我与身心而有的,因为老病烦恼是与生俱来就有的;有的苦是我与欲所产生的,因为内心对世间错误的认识才有的。我人既为苦恼所包围,无论是什么人,要求脱苦,都是共同的愿望。所以菩萨的责任,就是要能发大乘心,度一切苦厄。

讲到普济一切众生的苦难,度脱一切众生的苦厄,就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先救度自己,然后再救度他人;一种是先救度他人,自己尚未得度不要紧。

发心先救度自己然后救度他人,这是说己未得度,焉能度人?像苦海中,沉溺的苦恼众生,自己不识水性,不会游泳,如何度法?所以要想普济一切众生,必先自己了脱生死,没有忧悲苦恼才行。另一种先度人,己未得度,先来度人,这才是菩萨发心。学菩萨是在众生的身上学,菩萨离开众生,也不名为菩萨了。救度众生的工作完成的时候,也就是自己的菩萨道完成的时候。

不管怎么说,既发大乘心学道,普济一切众生是首要的急务,‘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这就是大乘菩萨的人生态度。

‘发大乘心’,什么才是大乘心呢?

佛教,分有大乘与小乘。大乘是指菩萨,小乘是指声闻与缘觉,在《法华经》中有个比喻,说有羊车、鹿车、大白牛车。声闻只能自度不能度人,好比羊车不能载物;缘觉自度兼度亲属,好比鹿车能载少物;菩萨自度复能普渡众生,好比大白牛车,能载种种货物,此处所讲的发大乘心,也就是发菩萨普渡众生之心。

大乘心里面包括了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太虚大师说:‘菩提心为因,大悲心为本,方便心为究竟。’一个菩萨行者发心,一定要有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才算是发大乘心。

发菩提心,就是发上求佛道的心。所谓佛道,是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才能到达的,没有发无上菩提心,哪能经过那么久远的考验?经里说,世间多一个人发菩提心,就多一粒成佛的种子。学佛不发菩提心,好像耕田不下种;耕田不下种,将来哪里会有收成?菩提心就是愿心,有愿心才有成就。发菩提心,就是发四弘誓愿的心:‘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就是大乘的菩提心。

发大悲心,就是下化众生的心。菩萨下化众生,是要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把众生的苦难看做自己的苦难,把众生的欢乐看做自己的欢乐,度众生而不望回报,为众生工作觉得是应该的。本经的‘愿代众生,受无量苦’,就是大乘的大悲心。

发方便心,就是方便行四摄法的心。众生根性不同,要解救众生的痛苦,必须广行方便。佛陀对于众生观机逗教,开出八万四千法门,这无非是佛陀有度生的方便。菩萨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令诸众生,毕竟大乐’,这就是方便心。

以上所说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集合这三者就是大乘心。发大乘心救度众生,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否则,大乘心是不容易发的。

昔日舍利弗在因中修行时,回小向大,转发大乘心,当他正要进入菩萨第七不退住的时候,天人来试探他的大乘心了。天人化为一个孝子,坐在舍利弗经过的路上啼哭,舍利弗见到时就上前问道:

‘请问大德有什么不如意的事?为什么在这儿哭呢?’‘不关你的事,请你不要管!’化人孝子说。

‘告诉我,我是佛陀的弟子,专爱为人排难解纷,你有什么困难,说出来或许能帮助你!’

‘我的问题,怕你不能帮助。’‘你说来听听!’舍利弗催促着。

‘唉!’化人孝子叹息道‘我的母亲染了不治之症,医生说,必须活人的眼珠熬药才能治,而且必须要修道的圣者才有用。活人的眼珠已经很难找了,何况是要修道的圣者,这到哪里才能找到呢?想到我那病重的母亲就要死去,我怎不伤心流泪?’

舍利弗听后,微微一笑,对化人孝子说道:

‘请你不要难过,我能帮助你!’‘真的?’

‘一点不假!告诉你,我已经是证果的圣者,我已发大乘心,一切身外之物都已布施给众生,我正想有机会将此身体,甚至生命布施给众生,请你相信我,我一定能帮你救活你的母亲,你就来挖我一个眼珠去吧?’

舍利弗说着,把头偏过去,但化人孝子摇摇手说:

‘那不能,我怎么敢挖你的眼睛,这不犯法?假若你真愿意救我母亲一命,希望你自己把眼珠挖下来给我!’

舍利弗一听他说得有理,随即勇猛的把左边的眼珠用手挖出,交给化人孝子道:

‘把此拿去,祈愿你母亲早日康复!’

哪知化人孝子不肯接受舍利弗给他的眼珠,连忙摇手道;

‘糟啦!医生说,煎药治病,要右边的眼珠才有用,左边的我要了做什么呢?’

舍利弗一听,大惊失色,心想:‘这真糟糕!左边的眼珠挖下来,还有右边的可以看,现在怎么办呢?’他怪自己粗心,当初怎么没有问他一下。

舍利弗又再想想,修学菩萨道,发大乘心,过去的圣者,舍头目脑髓,经过多生多世,为什么我不能?救人救到底,左边的眼珠既然没有用,右边的再挖下来给他就好。因此不等再问,他又勇猛的把右边的眼珠挖下来交给化人孝子。

化人孝子把眼珠往手中一接,放在鼻上闻一闻,随即往地上一掷,并用脚踏眼珠,大骂道:

‘你是什么修道的圣者?眼珠这么腥臭难闻,怎么可以煎药给我母亲吃?’

舍利弗的眼睛是瞎了,看不到东西,但舍利弗的耳朵是很好的,他听到化人孝子骂他的声音,听到化人孝子用脚踩踏他眼珠的声音,舍利弗灰心了,他心想,你要活人的眼珠,我因为发大乘心,普济众生,愿意把眼珠布施给你,左边的你不要,右边的你嫌臭,我有什么对不起你,你还骂我……

对度众生的热情已经感到万念俱灰的舍利弗,觉得众生难度,不愿再发大乘心了。

这就是舍利弗往昔因中一段修行的经过。

可见大乘心难发,但我们不要畏难,假若能做到《金刚经》上说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能离此四相,则大乘普济众生的心就好发了。

利他应该有赴汤蹈火不怕吃苦的精神,很欢喜的代众生受无量无数的痛苦,这才是大乘菩萨行者。

佛陀当初出家所发的四种愿心:一愿济众生困厄,二愿除众生惑障,三愿断众生邪见,四愿度众生苦轮。这四种愿心,也就是大乘菩萨的心。

《华严经》说:‘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这就是大乘普济一切的心!

像文殊菩萨的大智,像普贤菩萨的大行,像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像地藏菩萨的大愿,这都是发大乘心的代表人物,值得我们去效法!

综结前面所说:愿意自己脱苦,这是每个人的希求,当然也有下劣众生不望脱苦的,更有喜欢坐牢的人;愿意别人脱苦,这是有大善心的人;愿意代众生受苦,这就非发大乘心的菩萨不可了。像文殊、普贤、观世音、地藏都是发大乘心的菩萨,他们都能‘令诸众生’(众缘和合而生,指一切有情识活动之动物)‘毕竟’能获得清净解脱涅盘的‘大’安‘乐’!

第十讲 八大人觉经的总结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盘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我们在第一讲里讲到过序分;从第二讲到第九讲的八大人觉,是正宗分;第十讲的总结,就算本经的流通分。

在总结的流通分里,经文的文字虽然比前面的每一觉的经文还要多,但大都已经讲过了,这段总结的经文,就是不讲,也可以一目了然。

不过,有些话在前面还没有说过,我们不妨再提出来谈谈。

本经的内容,我们仔细的推敲,就是在讲说六波罗蜜。六波罗蜜,是菩萨必修的行门,六波罗蜜即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而言。在经文里,好像没有直接讲到忍辱、禅定二波罗蜜,其实六波罗蜜是不可分的,六波罗蜜的精神是连贯的。我们从总结的经文看来,就是包含了六波罗蜜。

在经文里有一句‘修心圣道’,这圣道指的就是八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圣道中的正定,就是六波罗蜜中的禅定波罗蜜。至于忍辱,我们常听到说‘知足常乐,能忍自安’,知足与忍辱就是安乐法门。经文里讲:‘舍离五欲’、‘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不能忍辱的人,焉能做到?

在经里强调,精进行道要慈悲修慧,六波罗蜜中以智慧最重要,佛陀为一切众生母,智慧为一切诸佛母,‘五度(波罗蜜译曰度)为足,智慧为目’,人虽有脚行路,但若无眼睛,前途就危险重重。六波罗蜜中,布施、忍辱等是世间亦有的善行,但世间的布施,有为同情怜愍而布施的,有为沽名钓誉而布施的,有为希望报答而布施的,这样的布施,因为没有智慧所以不能照见三轮体空,只能算作世间有为的善行,而不能说是六波罗蜜中的布施波罗蜜。

没有智慧,一切佛法都成了世间法,所以菩萨发心学道,了生死、度众生,无论布施也好,持戒也好,精进也好,智慧是最要紧的。有了智慧,再能精进、行道、慈悲,就可‘乘法身船,至涅盘岸’了。

法身船是指我们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真如佛性,众生虽在六道生死中轮回,但最后人人都能得度,不致永远沉沦,就是因为我们有个法身船可乘。

众生虽然有个法身船可乘,但众生毕竟是在苦海中飘泊着,还没有能脱离苦海,登上涅盘的彼岸。

涅盘,中国人都将其误会为死的意思,实在是大错特错的事!涅盘,是万德圆满,功德庄严的意思!涅盘,是由动乱归于寂静的意思,没有生死、没有烦恼,完完全全解脱才是涅盘!

涅盘和生死是相对待的,在佛法里把生死比做此岸,把不生不死的涅盘比做彼岸。在此岸受生死的众生,无常苦迫,忧悲烦恼;在彼岸得度(涅盘)的圣者,常乐我净,安稳自在。涅盘的境界让人向往、追求,众生若能驾上佛法的慈航(乘法身船),就可以到达涅盘的彼岸了。

像这样涅盘的思想,看起来好像是出世的思想,以为这是逃避世间,逃避现实的,其实,菩萨涅盘以后,还要‘复还生死,度脱众生’的。慈航法师的遗偈说:‘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菩萨求证涅盘,不是逃走,而是先完成自己的所学,然后再倒驾慈航,在生死海中度脱众生。

念佛的人,发愿往生西方净土,也不是不要世间,而是先求得阿鞞跋致(不退转),然后乘愿再来,广度众生。如果众生未度,自己一人就想永远逃走,那不是菩萨的究竟涅盘,而是小乘的行为。

菩萨涅盘以后,再到人间来受生死,就应该把此经‘以前’所讲‘八’条‘事’理,‘开导一切’,‘令诸众生’,也‘觉’悟到‘生死’的‘苦海’,欢喜‘舍’弃‘离’开财色名食睡的‘五欲’,‘修心’守‘圣道’。

说起‘修心’,一般人都不注意,平常只贪求眼耳鼻舌身的享受,对于‘心’,总是放在旁边不管。一个人,眼贪美丽的色相,耳贪宛转的声音,鼻贪芬芳的香气,舌贪可口的味觉,身贪适意的触乐,一旦大限来到,眼不能看色,耳不能听声,鼻不能嗅味,身不能感触,到那时心就会慌乱,所谓‘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就是指平时没有修心的人而言。

昔有大富之人,生平悭吝,既不修身又不修心。他娶了四位夫人,最宠爱的就是第四夫人,终日恩恩爱爱,从不离开;其次是三夫人,也有很大魅力,使这富翁相会欢喜,别离忧愁;再其次是二夫人,当初在穷困的时候,很是相爱,但到了富贵时就渐渐忘记;最不为富翁关心的还是原配夫人,这位富翁对大夫人,给使作务,从未护视。可是,有一天富翁患了不治之病,临终前,他向最心爱的四夫人说道:

‘四夫人,我平常待你最好,时刻不能和你离开,现在医生说我的生命已经维持不了多久,我想,我一个人死了多孤单寂寞,财产妻儿虽多,一个也带不走,我请求你陪我一道死好吗?’

四夫人一听,花容失色,大惊道:

‘你怎么会这么想?你年纪大了,死是当然的,我年纪这么轻,怎么能陪你死?你对三夫人也不错,何不叫三夫人陪你去?’

‘唉!’富翁叹了一口气。

过了一会儿,富翁只得把三夫人请来,乃照对四夫人讲过的要求,再向三夫人提出。

三夫人一听,吓得只是发抖,连忙道:

‘这怎么可能?我的年纪这么轻,你去世了,我还可再改嫁他人!你何不叫二夫人陪你?’

‘唉!’富翁只得又叹了一口气,摆摆手,叫三夫人退去。

三夫人走后,富翁把二夫人叫来,说明他一个人死去太不甘心,希望二夫人能够陪他一同死。

二夫人一听,连忙摇手道:

‘不能!不能!我怎么能陪你死呢?四夫人和三夫人什么事也不肯做,家中的事都要我管,我不能不顾家就跟你去死呀!为了夫妻的感情,你死后我会送你到郊外的坟墓!’

‘唉!’富翁无可奈何的又是一声感叹。

富翁没有办法,只得把平时最不关心的大夫人叫到床前,对大夫人说道:

‘大夫人!真对不起你,我过去对你太冷落了,但我现在一个人死去,在阴曹地府一个伴也没有,你肯陪我一道儿死吗?’

大夫人听后,非但不惊慌,而且很庄重的回答道:

‘嫁夫随夫,现在夫君要去世了,做妻子的我们,怎么还好活着,不如就跟你一起死去比较好。’

‘你!你!你愿意陪我一道死?’富翁像是很意外的问大夫人,并继续感叹地说道:‘唉!过去我都不知道你对我这么忠心,把你一直像忘了似的。我对四夫人、三夫人爱护得比命还重要,二夫人我待她也不薄,到今天,他们忘恩负义,当我要死的时候,却那么狠心的和我离开,不肯陪我死,想不到我没有重视的你,反倒愿意永久和我在一起。唉!我太辜负你了,为什么不早些对你好呢?’

富翁说完,和大夫人一起拥抱着死去了。

这是佛经中一段很精彩很有意义的故事,这故事要说明的是什么?原来,故事中最受爱护的四夫人,指的就是我们的身体,每个人都爱把自己装饰得美丽,打扮得年轻,但美丽年轻对我们的未来并没有帮助;要再改嫁的三夫人,指的是会喜离忧的财富,当人到了死去的时候,再多的财富也要让给别人;要照顾家庭的二夫人,指的是那些穷困时才思念的亲戚朋友,亲戚朋友在世间未完的事还多,当人去世时,顶多在送葬的行列中走一程;而从未护视的大夫人,就是我们的心!

我们的心,在生时不知道修持,只知道贪求五欲,到死时,才知道五欲带不走,能带走的只有心!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就是此意。

‘修心圣道’的修心,我们要特别重视,把谄曲、虚伪、嗔恨、贪欲的心一起去除,尤其已发心修道的人,修心最要紧!《佛遗教经》说:‘宜其端心,质直为本。’《维摩经》也说:‘直心是道场。’一个人能把心净化了,能把心识转成智慧,那就是佛道成就的时候了。

现在总结本经说明如下:前面所讲的八事,乃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和一切菩萨办解脱生死、广度众生大事的人所应该觉悟知道的。菩萨乘着真如法身的船,到达解脱涅盘的彼岸;然后再回入娑婆到此世界来受生死,度脱苦海中的众生。并且要把前面讲说的八事,开导一切众生,令他们也觉悟到生死是苦,舍离虚假不实的五欲之乐,修心完成八种圣人之道。假若跟随佛陀学习的弟子能诵此八事,并将之记在心中,就能获得很大的利益,可以于每日生活举止动念间,灭除无量的罪业,精勤修持到达佛果菩提,成就正觉,永断生死的苦恼,常住于清净解脱涅盘的快乐!


   看下一篇: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看上一篇:星云大师《富有富的愁,穷有穷的乐》 卍文章欢迎转载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