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网经 (第十三集) 1983/1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1-001-0013
请掀开经本七十六页第二行:
【千华上佛,是吾化身,千百亿释迦,是千释迦化身,吾以为本源,名为卢舍那佛。】
这一段经文在科题上所标的是「摄用归体」。体就是自己的本体,真如自性;佛经里面常常讲的佛性,本性,真心,如来藏,第一义。名称有许许多多所指的都是这一桩事情,在近代哲学里面称之为宇宙万有的本体。由此可知,世出世间无有一法不是自体起用,用不离体,用就是体,这就叫做摄用归体。这一段注解里面说「此舍那」,就是卢舍那,「知凡小不能通达即体之用」。凡是指凡夫,小是指小乘,凡夫、小乘不能够明了、不知道宇宙一切万法是即体的大用。如果真正明白即体之用,这叫真正开悟,真正悟入。不晓得,「而谓实有本迹应迹之分」。由此可知,这个经论就是常常讲本迹。譬如卢舍那是本,千释迦是迹;千释迦又是本,千百亿释迦又是迹,那叫应迹,其实是一桩事情,佛这种说法都叫做方便说。「故言千百亿释迦,是千释迦之化身,千释迦是舍那之化身也」。
「上其台等」。这个「上」讲前面,前面一段经文里头所说的「是明从体起用」。这一段是讲「摄用归体」,从体起用是「即体之用」,摄用归体是「即用之体」,这就说明「体不离用,用不离体」,体与用是一不是二,所以「体用不二」。如果对於这个境界要真正能有所契入,可以说许许多多这些枝节的问题全都解除了,晓得什么?万法一如!绝对不会在境界里面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为什么?晓得一切法是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十方诸佛是即体之用,我们现在哪一个人,哪一个众生,哪一桩事情又不是即体之用?真正是大用无方,这才真正心开意解得大自在。一切法里头不再有执著,不再有分别,晓得什么?晓得一切法是一体,他享福就是我享福,他受罪就是我受罪,是一不是二。十法界是一,尽虚空遍法界还是一没有二。
「故曰吾以为本源」。本源就是讲的本体。「名为卢舍那佛」。卢舍那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净满。净就是清净心,满是圆满,什么时候清净心圆满?必须把这个体用是一不是二彻底悟入,真正的通达明了,你的心就圆满清净,不会在心地里头起一个念头,起心动念了。换句话说,在世出世间一切法里面,你再没有得失的观念,人才真正得大自在,稍稍还有一点得失的念头就不自在。这上面是「广答果相竟」,下面说因相。
因果,佛法里头常常将果放在前面,是帮助我们起信,鼓励我们修学,让我们一看到这么样殊胜庄严的果报,我们才起仰慕之心,才生起修道的这个念头。这是真理!我们在此地读到、听到了,这都是道听涂说,为什么?不是自己的境界。我们在利害当前,还是有选择,还是有得失;换句话说,这不是我们真正的境界;换句话说,我们还是凡夫不是圣人。真正入了这个境界,这个境界确确实实是自己的境界,你是圣人不是凡夫。下面是「广答因相」,因相就是教给我们怎么样去修因,这底下就非常非常重要。
【尔时莲华台藏座上卢舍那佛。广答告千释迦。千百亿释迦。所问心地法品。】
『尔时』。就是前面将十法界依正庄严的「本迹遍现摄用归体」这个时候,其实这个境界就是我们眼前的境界,这是真实的境界,也就是《华严经》里面所讲的不思议解脱境界,或者像八十经里面所讲的一真法界。上面是讲的一真法界,是讲的实报庄严土,是讲的常寂光土。说的这个时候,『卢舍那佛,广答』,「广答」就是详细的说明。因为在前面是属於略说,略答。他老人家讲了他是「百劫修行心地」,这是前面说过的,他到底修的什么心?什么地?如果我们要不把它搞清楚,我们在修学就无从下手,所以下面这是详细来给我们解释他修的是什么心、修的是什么地?
底下这一段「释心地名」。解释心的名称,地的名称。这里面一共有四段,这四段在科判里面列得很清楚。我们现在看第一段,第一段就是解释十住。十住的前面还有十信,十信通常把它略掉,因为十信他还没有地位;换句话说,他还没入门。到「住」,这就是入门了,所以从这个地方讲起。好比我们读书,小学、中学这个不算,为什么?他还没有学位,不能算是一种成就,大学毕业他得了个学士学位。十信位的菩萨就好比是小学、中学,还没有地位,十住菩萨开始有了学位,所以从这个地方讲起。
【诸佛当知。】
这个经是卢舍那佛为『诸佛』所讲的。
【坚信忍中。】
此地是字字句句都重要。
【十发趣心向果。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喜心。十顶心。】
这是十住菩萨所修的心,一共有十种。这十种有次第、有圆融,圆融就是同时的,从初住到十住都是修这个十心,这是圆融。在每一住里头他有偏重,初住菩萨修这十种心偏重在舍心上,他真能舍,真能放得下,初住菩萨;不能舍,放不下那没入住。诸位请看注解,注解里面讲得详细。
「此释十住心,名德位也」。此是指这一段的经文,是跟我们解释十住菩萨心的名称、德相以及他的地位。「诸佛当知」,这不必说就是指的「千释迦」,卢舍那佛的应身。「千百亿释迦」又是千释迦的应身,应身之应身。千百亿释迦还有没有应身?还有。无量无边的应身示现在四圣六凡法界之中,普度一切众生。佛菩萨再来的人多!可惜我们肉眼凡夫就是当面也不认识。「今为当机」。这个当机是诸佛。诸佛为当机,报身佛来给他说明。
「坚信忍中,十发趣心向果者」。先解释这两句,这两句《地持经》里面说「十住、十行名种性住」,这是说明他们的地位,二十个位次,十住、十行这二十个位次都叫做种性住。种是什么意思?种是种子,「有发生之义」。性是什么意思?「性为性分,乃自分不改之义」。我们简单的跟诸位说明,种就是我们通常讲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或者说我们心里面的印象、习气,这都是种子。种子随缘,能随缘现一切相,它起作用。譬如我们烦恼的种子,凡是在顺境里面随缘,随顺境之缘起欢喜、踊跃、高兴,这随缘;在逆境里面瞋恚、嫉妒、障碍,他就生这些,这都叫随缘。虽然他随缘,他的本性不变,所以大经里面说「烦恼即菩提」。
怎么说烦恼即菩提?因为烦恼的本性跟菩提的本性是一个性,一性无二性,性不变,种子随缘,就是相跟作用它随缘,体不变。在唯识里面我们就看得更清楚,像《百法》里面常讲的八识五十一心所,各有四分,这是我们常常读到的。这四分就是「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自证分是本体,它不变。五十一个心所的自证分是一不是二,八识的自证分也是一不是二,心心所的自证分是一个自证分,但是见分就不一样。八识的见分不是第七识的见分,七识的见分不是第六识的见分,所以见分与相分各个不相同,那是什么?那是种子随缘。
自证分是本体就是本性,它是不变的,它是不改的,不改就是不变。所以要晓得我们的真如本性成了佛是那个样子,堕在阿鼻地狱还是那个样子,绝没有改变。可是相跟作用就大大的不相同,就有很多的变化,这叫做「种性住」。可见得这个种性住并不怎么高明,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他是在这个境界里面,但是比凡夫、比二乘高明多了。凡夫没有这个境界,凡夫迷失了本性,所以随缘随变;二乘人还是迷失本性,他不变不随缘,所以都没有能够得到解脱,都没有能够证得自在。唯独菩萨初入这个境界,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他入了这个境界,他能够随顺一切缘,正像《金刚经》所说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他在天堂跟地狱他是平等的享受,为什么?他不取相,天堂的乐相他不取,地狱的苦相他也不取,他都不取;天堂的乐受他不动心,地狱的苦受他还是不动心,所以他那个境界叫「平等一味」。这个平等一味就叫做一真法界。
所以一真法界里面有没有十法界?有,一真法界里面有没有六道轮回?有,有这个相。但是觉悟的人他是平等一味的感受,不是没有这个相。不像我们凡夫随著这个境界变,乐的境界有乐受,苦的境界有苦受,他取相,他动心。菩萨那个本事之高,他就是不取相不动心,那就入了初住。能够真正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就是「坚信忍中」。
下面说明「以初住位,即中道种成就,安住其中,无有退失,数数增进,故名种性住」。这些地方我们都要特别留意,这都是我们真正修学的处所。初住菩萨的境界就是到了中道种成就,中道是不偏,他能够守住中。底下讲「安住其中」,就是安住在中道上,他不偏有也不偏空。诸位如果要问怎样才能安住中道?你要把一切分别、执著都断了,这个心就是在中道上。你执著空,落在空这一边,二乘人,四空天执著空;凡夫执著一切都有,分别执著一切法都有,落在有一边,都不是中道、都不能够见性。所以到初住菩萨这个时候才真正契入了中道,空、有两边都不住。
这个空有两边拿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相对的,把相对的离开就是中道。相对离开绝对,绝对跟相对还是两边,绝对是一边,相对是一边,古德所说「两边不立,中道不存」,那才叫真正的中道。这是初住菩萨的境界,他住在这个中道里面他不退失,这一点很重要。我们一般修行偶尔也有这个境界,但是这个境界现前不能够保住长久,没有多久他就退心了,这不是菩萨的境界。菩萨境界,一入这个境界他永远不会退失,他只有再往上提升,他不会后退的,这才叫种性住的菩萨。所以种性住菩萨里面包括了二十个位次,十住、十行。
「璎珞经云,三贤十地等妙诸菩萨」。三贤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这叫三贤位。十地,从初地到十地。等是等觉,妙是妙觉,妙觉就是如来的果地。这些菩萨可以分为六个分位,「各具性、观、慧、坚、忍五法」,每一位里面都具有这五法。「每一法随六位分为六种」。现在我们看十住位,「十住位於六性中,此名习种性」。「习」是在学习,「习学,研习空观,破见思惑故」。底下这些注解都是最重要的修学纲领。
我们要想成就,无论你用什么样的功夫,譬如像我们一样念佛,念佛是一种手段,通常我们讲修行,修觉正净,这个觉正净是总纲领,怎么样才能够达到真正的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菩萨六位五法就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要真正的去学习,学是去求学,习是实习,要在生活当中把你所学的都做到。开头学什么?学空观,万法皆空。古德跟我们讲「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世间没有一法不是空的,没有一法是你自己的,你要认为有一法是你自己,那是你迷惑颠倒。
前面我跟诸位说过,连身体都不是自己的。因为我们这个身体,譬如坐在这个地方坐了一个半钟点,一个半钟点我们这个身体里面细胞新陈代谢不知道换了多少,哪个细胞是自己的?是自己的就不应该会换掉,不是自己的。现在科学家了解,七年是一个周期,七年我们这个身体的细胞旧的一个都没有了。父母生我们的身从一岁到七岁,八岁那个身里头没有一个细胞是从父母里头生的,全部都换新了,到十四岁就第二次又换新了,全部又换新了。七年换一次、七年换一次,要晓得身都不是自己,何况身外之物!真能这样观,能作如是观,能彻底了解事实真相,诸位想想看这个世间还有什么放不下?没有一样放不下了,还有什么事情值得去计较?
放不下是烦恼,烦恼障,计较心那是所知障,所以是众生自作障碍。自作障碍还得自己去解除,因为这个障碍不是从外来的,别人障碍你别人可以帮你解除,你自己障碍自己,只有靠自己解除,诸佛菩萨虽然有无量无边的神通智慧,他也没有办法帮你解除。由此可知,空观的重要。
「空观」最重要的就是四念住。我们这部经讲,将来到《弥陀经》里面讲到「三十七道品」里头还要讲。第一个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所以我们今天讲苦,苦是正常,你要不苦那你就是再来人,你是佛菩萨再来的,你是个凡夫那怎么不苦?哪有这个道理?三界统苦。欲界是苦苦、坏苦、行苦都得要受;到色界四禅天虽然没有苦苦,他还有坏苦、还有行苦;到四空天连这个身都不要了,这真叫高级凡夫,连身都不要了,我们今天所讲灵界,精神的世界,他因为没有身所以他没有苦苦,他没有坏苦,但是他还有行苦。所以佛给我们说三界统苦,三界火宅。再教给我们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我就是没有自体。
万法因缘生,只有缘聚缘散,并没有实法存在,并没有实法可得。常常能作如是观就会开智慧,常常能作如是观你就能放下,放下才是真正的功夫,看破是真正的学问,所以这个能破见思烦恼,这是第一重的障碍。见思烦恼破了这才能入初住,所以这是讲「习种性」,这个在佛法里讲真正的修道人,因为初住是见道位,见道之后才修道。我们现在连道见都没见到。初住修什么?初住就修空观,初住一定断见思惑,这个时候真正的身心清净。
「於六观中,此名住观」。是六种观里面,他就是属於住观。「住即安住」,我们讲把心安在这个境界上。「谓心会於理名住」,理是什么?理是真如本性,理是清净寂灭,也就是我们平常在讲席当中常常跟诸位提示的清净心、平等心,这是理。理是理体,一切万事万法都不离这个道理,都是从清净平等心里面显现的,所以万法一如、万法平等。在佛法里生佛平等,没有高下。佛法里面所讲真平等,体平等、相平等、作用平等,确确实实入了这个境界,这叫做住。观就是观照,「谓观察谛审一切诸法,缘生性空名观」。观察,观察里面要加谛审。谛是详细认真的去审查。换句话说,决定没有看错,所看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个事实的真相是什么?一切诸法是因缘所生的。既然是因缘所生法,当体即是空,因为它没有自体,没有自性,缘生无性,所以说缘生性空。这就是我们平常讲观照,这个观照是深一层的观照。这就是「修习空观之理」,他的功德能破法执。
「荡一切法,二义合言,故名住观」。住是心与理相应,观就是与理相应的心它起作用。在一切境界里他晓得这个境界的事实真相,这就是三皈依里面觉而不迷,知道这个事实真相,不迷失。晓得一切法是因缘生的,一切法当体即空,一切法了不可得,这是觉;认为这一切法是实在的,这是迷,认为一切法是真的、是有的,这是迷。这两个意思这是有住、有观,所以称之为「住观」。住是讲心,观是讲这个心起作用。所以这些名词里面的含义我们一定要很正确的理解它,然后再可以把这些理论、把这些方法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那我们所修的就是初住菩萨。纵然没有成就,但是你是向初住菩萨这个方向来修学,修成了那你就是初住菩萨,你就入了三贤位。
「於六慧中,此名闻慧」。六慧前面就是闻思修,这是第一位就是闻慧,「达耳曰闻」。闻就是接触,我们耳根接触音声,这叫闻。六根当中举一根,眼根接触色尘也叫闻,诸位要晓得他就用一个字来代表,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叫闻。所以这个字不要把它呆看了,他是用一根来做代表,它代表接触的意思。「分别曰慧」。分别不是用第六意识,这一点诸位要特别留意到,不是用第六意识,而是用什么?用耳根的根性,这叫闻慧。像《楞严经》里面观世音菩萨,楞严会上的观世音菩萨他是什么地位?就是初住菩萨,就是此地讲的初住菩萨。所以我们可以拿《楞严经》来作证明,他不是用第六意识。《楞严经》里面观自在菩萨「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由此可知,初住菩萨他是舍识用根,所以他一接触就明了。这个一接触就明了这就是智慧,不用分别,不用思考,一接触就明了、一接触就通达,这叫闻慧。
「因闻中道之理,而生一切无漏智慧」。这两句说得就更明白,因是讲因中,在你修学过程当中常常听到大乘了义的经论,这一些经论在阿赖耶识里头熏习成为强有力的种子,所以根尘一接触这个种子自然就起现行,一点都不费力,立刻就起作用。生什么?生无漏智慧。无漏智慧,阿罗汉以上才有,这个智慧里面绝不附带见思烦恼。如果要附带见思烦恼,那就叫有漏的智慧,是凡夫的智慧。决定不附带见思烦恼,就是这里头一点烦恼都没有,我们今天讲纯理智,这叫无漏慧。「能了一切法」。了是明了,一切法,无有一法他不通达,无有一不法不明了,这种智慧叫一切智。「离二边相,旋转闻根故」。这几句话说得更妙,就是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旋转闻根就是「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这才叫闻慧。所以诸位一定要记住,这三慧什么人有?初住以上的人才有,阿罗汉还没有,阿罗汉有三学、有戒定慧,他还没有三慧。
「坚信忍中」有两个意思,先说坚。「坚者,於六坚中,此名信坚」。信是信心,信心真正坚固。为什么到这个时候才说信心真正坚固?诸位要明白菩萨在这个地位里心都清净,於一切法事实的真相他看得了了分明,一点没错,他没有疑惑,他没有取舍,这一点诸位要晓得。我们在一切法里取是错误,舍也是错误,不取不舍。不取不舍就是随缘,这是《华严》说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没有取舍,取舍就动念(就动了妄念)。我们今天得这个身相,这很自然的,你要执著这个身相,很爱惜这个身相,舍不得这个身相,那是取;不要,我要把它自杀掉了,我把自己糟蹋掉,那叫舍,那也错误。一切法顺其自然,这里头没有取没有舍,才真正是清净自在,取舍都不自在。一切法无取无舍,他这个心,信心才坚固。
信就是信心,坚就是坚实。「谓信一切法,皆即真谛,无毁坏故」。为什么说一切法无毁坏?诸位要晓得到这种地步就像佛在《法华经》里面所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我们说这个身体有生老病死,我们凡夫看这个相有生有灭,有成有坏,菩萨看没有。为什么没有?因缘聚散,这细胞聚集在一块现个相,散掉相没有了,聚那个细胞相在,散细胞相还在。今天科学家证实物质不灭,只有聚散,哪有生灭?好像我们建这个房子、建这个大楼一样,这个大楼是钢筋、水泥、砖头、瓦块,这一共多少多少把它排列起来,这是个大楼,统统撤掉了还是那么多。你从物质上去看它没有生没有灭,没有成没有坏。
所以讲一切法不灭、一切法不坏,从什么地方看?现在科学家里面讲从基本的物质上看。你看原子、看电子、看基本粒子确实没有生灭,一切万法都是这个基本的物质组合的。世间最贵重的金银珠宝是它组合的,最讨厌的那个粪屎也是它组合的,诸位要晓得一样的原料,没有二样。组合不同你就迷惑颠倒,就喜欢这个,讨厌那个,其实组合的基本物质是一样的,没有两样,这是现代科学家他证明。你看我们佛法几千年前就说得很详细、就讲得很清楚,那个时候并没有显微镜,并没有现代的这些高深的数理,在佛的眼睛底下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他在一切万法里面没有爱憎,真正证得万法一如,这个时候的信心才叫做信坚。这个信心坚实,决不会动摇,决不会怀疑。
佛在大经里面告诉我们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无量因缘变现的,我们通常讲四缘,那是把无量因缘归纳为四大类,亲因缘、所缘缘、无间缘、增上缘这四大类。每一类里面都有无量无边,不是那么简单的。真正能够明了缘生性空,自己在一切境界里心定了,正像《普门品》里面所讲一切恐怖统统离开了。《心经》里面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有的这些忧悲、恐怖在你心里面扫得干干净净,再没有一丝毫疑惑,前途所展现的一片光明,菩提道上从此以后决定不会迷失。
再讲这个忍,坚信忍这是三条,「忍者於六忍中,此名信忍,信即信心,忍即安忍,谓信一切法皆悉空寂,能於空法,忍可忍证,以二法合言,名坚信忍也」。这是就忍这一法来说。初住菩萨是信忍,所以这个信心难,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我们过去读过,《大乘起信论》里面所讲的境界就是初住菩萨的境界;换句话说,就是信忍位的境界。菩萨这个时候的心真正的安住在这个境界当中,因为他真正相信一切法都是空、都是寂灭。空无所有,清净寂灭,对於这个境界他忍可,忍可就是同意佛讲这个境界,他为什么会同意?他自己见到了,这不是勉强的。他忍证,证得这个境界,所以他完全同意佛的看法,完全同意佛的说法,决定没有怀疑。前面有坚信,后面有忍,两个意思合起来说名坚信忍。
「坚信忍中」。中怎么讲法?「言此坚信忍中,有十种人」。这十种人统统是坚信忍中的,这就讲十住菩萨。从初住、二住到十住,这十种人统统叫坚信忍。由此可知,虽然统是坚信忍,有程度高低不同。虽然程度高低不同,「俱发上弘下化广大之心」。他们发心是一样的,都是发大菩提心。四弘誓愿就是大菩提心,真正发普度众生之心。「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真正发这上求佛法下化众生,菩萨大心。
「趣向佛海,无能退转」。什么力量都没有办法障碍他。为什么说没有障碍?障碍是外缘,外缘的障碍,缘只能障缘,不能障碍心,连我们世间圣人都明白这个事。「进则兼善天下,退则独善其身」,可见得都在境界,进与退於自己不相干,是外缘。有这个机缘就弘法利生,没有这个机缘就自己进修。所以古来这些大德哪一个人不是发上弘下化的心,但是个人缘分不一样,有的人法缘很胜,就是法缘现前他一定要教化众生,如果不教化众生那就不是菩提愿,那就不是菩萨心。如果没有这个机会、没有这个缘分也不能勉强,佛法里头绝不勉强。所以法一定要有人启请,没有人启请就是没有缘,没有缘怎么样?没有缘闭关住茅蓬、住山,等待机缘成熟。机缘成熟,自然有龙天拥护你下山去弘法利生。
这个因缘早、迟不一样的,有些法师很年轻的时候法缘就成熟了,像圆瑛法师他二十几岁就讲经说法;像印光老法师七十岁才出来。七十岁以前没人晓得,他没有缘,所以他一直就是闭关。他在普陀山藏经楼,他就是管理藏经楼,三十多年都没有下楼。他在那里看经、在那里念佛,到七十岁的时候才有几个居士到普陀山去朝山,无意当中碰到他,跟他一谈觉得他很有学问、很有道德,於是出来之后才宣扬。他老人家给他们写的这些信就是现在《印光大师文钞》,写给他的信,他把那些信在报纸上公开,这样法师才名满天下。所以印光大师弘法只有十年,他老人家八十岁圆寂的。七十岁才出山,八十岁圆寂,可是这十年的力量不得了,对我们佛教界的影响,近百年来的法师没有一个人能超过他。这就是说什么?他没有障碍,他在机缘没成熟拼命自己用功夫,机缘成熟了他就发出来,厚积薄发,这个力量不可思议。今天提到印光法师哪一个人不崇敬!
所以修学是没有人能够障碍的,这一点诸位一定要记住。不要说我的因缘不好,障碍很多,那是你自己障碍自己。纵然是把你关到监牢狱里去,把你带上脚镣手铐,铐著不动了,你心里还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它怎么能障碍你?不能障碍,你心里面所看的是万法皆空,因缘所生法,当体即是空,什么人能障碍你?不能障碍你。你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谁能障碍你?再用药把你的喉咙舌头弄坏了,你说话都不能说,你心里面念,怎么他也障碍不了你。即使把你身体害残废了,你心地还是清净的,心地里头还是一尊佛号,无能障碍,诸位要懂这个道理。
所以修学既然没有人能障碍,你也就明了没有人能帮忙,诸佛菩萨不能帮你忙,天魔外道不能障碍你,这是一定要懂得。自己帮自己的忙那就是觉悟,自己障碍自己那就是迷惑;迷惑是自己障碍自己,觉悟了是自己帮助自己,因缘成熟与否那是大众的福报。大众有福,佛菩萨就降世,佛菩萨出现於世间是众生的福德因缘成熟了,佛菩萨示现来了。众生罪孽深重的时候佛菩萨不来示现,为什么?来示现就害众生。众生不相信,毁谤三宝,毁谤三宝要晓得这个业造得太重了。所以众生不相信佛法,不喜欢善法,佛菩萨不来,不叫他造业。这个时候什么人来?妖魔鬼怪来。妖魔鬼怪来实在讲也是好事情,替众生消业障,给众生带来了无穷的苦难,带来了灾难。灾难是果报,你过去造的恶业现在要受恶的果报,这些妖魔鬼怪就带一些果报来给你受。所以如果你在这个地方看清楚了,佛、魔是一不是二,佛是来救度众生,魔是来消众生的业障,没有魔,众生业障怎么消得了?
既然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魔佛怎么不平等?是平等的。所以诸位真正明达这个道理,真是心开意解,境界呈现是海阔天空,这多自在。所以是他的心「广大趣向佛海,无能退转」,决定不会退转。「起信论云,分别发趣道相者」。这底下的文是《起信论》里面的话。「谓一切诸佛所证之道,一切菩萨发心修行,趣向义故,略说发心有三种,一信成就发心,二解行发心,三证发心。此信成就发心者,依不定聚众生,有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起厌离心,求菩提道,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经万劫,信心成就」。这都是《起信论》上的一段文字,与《梵网经》里面所讲的初住菩萨的境界是相同的。前面跟诸位说过《楞严经》二十五圆通的境界也是相同的。《楞严经》上二十五圆通统统是圆教初住的境界,所以那个境界并不高,是教我们初学下手。菩萨示现的模范、示现的榜样教我们应该如何去学习。这一段文也得要细讲,略说过去没有味道,细讲才有受用,这是真正入了正文,也真正是我们修学之处。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下一次就从这个地方「起信论云,分别发趣道相者」,从这里讲起。今天就讲到此地。
请掀开经本七十六页第二行:
【千华上佛,是吾化身,千百亿释迦,是千释迦化身,吾以为本源,名为卢舍那佛。】
这一段经文在科题上所标的是「摄用归体」。体就是自己的本体,真如自性;佛经里面常常讲的佛性,本性,真心,如来藏,第一义。名称有许许多多所指的都是这一桩事情,在近代哲学里面称之为宇宙万有的本体。由此可知,世出世间无有一法不是自体起用,用不离体,用就是体,这就叫做摄用归体。这一段注解里面说「此舍那」,就是卢舍那,「知凡小不能通达即体之用」。凡是指凡夫,小是指小乘,凡夫、小乘不能够明了、不知道宇宙一切万法是即体的大用。如果真正明白即体之用,这叫真正开悟,真正悟入。不晓得,「而谓实有本迹应迹之分」。由此可知,这个经论就是常常讲本迹。譬如卢舍那是本,千释迦是迹;千释迦又是本,千百亿释迦又是迹,那叫应迹,其实是一桩事情,佛这种说法都叫做方便说。「故言千百亿释迦,是千释迦之化身,千释迦是舍那之化身也」。
「上其台等」。这个「上」讲前面,前面一段经文里头所说的「是明从体起用」。这一段是讲「摄用归体」,从体起用是「即体之用」,摄用归体是「即用之体」,这就说明「体不离用,用不离体」,体与用是一不是二,所以「体用不二」。如果对於这个境界要真正能有所契入,可以说许许多多这些枝节的问题全都解除了,晓得什么?万法一如!绝对不会在境界里面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为什么?晓得一切法是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十方诸佛是即体之用,我们现在哪一个人,哪一个众生,哪一桩事情又不是即体之用?真正是大用无方,这才真正心开意解得大自在。一切法里头不再有执著,不再有分别,晓得什么?晓得一切法是一体,他享福就是我享福,他受罪就是我受罪,是一不是二。十法界是一,尽虚空遍法界还是一没有二。
「故曰吾以为本源」。本源就是讲的本体。「名为卢舍那佛」。卢舍那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净满。净就是清净心,满是圆满,什么时候清净心圆满?必须把这个体用是一不是二彻底悟入,真正的通达明了,你的心就圆满清净,不会在心地里头起一个念头,起心动念了。换句话说,在世出世间一切法里面,你再没有得失的观念,人才真正得大自在,稍稍还有一点得失的念头就不自在。这上面是「广答果相竟」,下面说因相。
因果,佛法里头常常将果放在前面,是帮助我们起信,鼓励我们修学,让我们一看到这么样殊胜庄严的果报,我们才起仰慕之心,才生起修道的这个念头。这是真理!我们在此地读到、听到了,这都是道听涂说,为什么?不是自己的境界。我们在利害当前,还是有选择,还是有得失;换句话说,这不是我们真正的境界;换句话说,我们还是凡夫不是圣人。真正入了这个境界,这个境界确确实实是自己的境界,你是圣人不是凡夫。下面是「广答因相」,因相就是教给我们怎么样去修因,这底下就非常非常重要。
【尔时莲华台藏座上卢舍那佛。广答告千释迦。千百亿释迦。所问心地法品。】
『尔时』。就是前面将十法界依正庄严的「本迹遍现摄用归体」这个时候,其实这个境界就是我们眼前的境界,这是真实的境界,也就是《华严经》里面所讲的不思议解脱境界,或者像八十经里面所讲的一真法界。上面是讲的一真法界,是讲的实报庄严土,是讲的常寂光土。说的这个时候,『卢舍那佛,广答』,「广答」就是详细的说明。因为在前面是属於略说,略答。他老人家讲了他是「百劫修行心地」,这是前面说过的,他到底修的什么心?什么地?如果我们要不把它搞清楚,我们在修学就无从下手,所以下面这是详细来给我们解释他修的是什么心、修的是什么地?
底下这一段「释心地名」。解释心的名称,地的名称。这里面一共有四段,这四段在科判里面列得很清楚。我们现在看第一段,第一段就是解释十住。十住的前面还有十信,十信通常把它略掉,因为十信他还没有地位;换句话说,他还没入门。到「住」,这就是入门了,所以从这个地方讲起。好比我们读书,小学、中学这个不算,为什么?他还没有学位,不能算是一种成就,大学毕业他得了个学士学位。十信位的菩萨就好比是小学、中学,还没有地位,十住菩萨开始有了学位,所以从这个地方讲起。
【诸佛当知。】
这个经是卢舍那佛为『诸佛』所讲的。
【坚信忍中。】
此地是字字句句都重要。
【十发趣心向果。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喜心。十顶心。】
这是十住菩萨所修的心,一共有十种。这十种有次第、有圆融,圆融就是同时的,从初住到十住都是修这个十心,这是圆融。在每一住里头他有偏重,初住菩萨修这十种心偏重在舍心上,他真能舍,真能放得下,初住菩萨;不能舍,放不下那没入住。诸位请看注解,注解里面讲得详细。
「此释十住心,名德位也」。此是指这一段的经文,是跟我们解释十住菩萨心的名称、德相以及他的地位。「诸佛当知」,这不必说就是指的「千释迦」,卢舍那佛的应身。「千百亿释迦」又是千释迦的应身,应身之应身。千百亿释迦还有没有应身?还有。无量无边的应身示现在四圣六凡法界之中,普度一切众生。佛菩萨再来的人多!可惜我们肉眼凡夫就是当面也不认识。「今为当机」。这个当机是诸佛。诸佛为当机,报身佛来给他说明。
「坚信忍中,十发趣心向果者」。先解释这两句,这两句《地持经》里面说「十住、十行名种性住」,这是说明他们的地位,二十个位次,十住、十行这二十个位次都叫做种性住。种是什么意思?种是种子,「有发生之义」。性是什么意思?「性为性分,乃自分不改之义」。我们简单的跟诸位说明,种就是我们通常讲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或者说我们心里面的印象、习气,这都是种子。种子随缘,能随缘现一切相,它起作用。譬如我们烦恼的种子,凡是在顺境里面随缘,随顺境之缘起欢喜、踊跃、高兴,这随缘;在逆境里面瞋恚、嫉妒、障碍,他就生这些,这都叫随缘。虽然他随缘,他的本性不变,所以大经里面说「烦恼即菩提」。
怎么说烦恼即菩提?因为烦恼的本性跟菩提的本性是一个性,一性无二性,性不变,种子随缘,就是相跟作用它随缘,体不变。在唯识里面我们就看得更清楚,像《百法》里面常讲的八识五十一心所,各有四分,这是我们常常读到的。这四分就是「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自证分是本体,它不变。五十一个心所的自证分是一不是二,八识的自证分也是一不是二,心心所的自证分是一个自证分,但是见分就不一样。八识的见分不是第七识的见分,七识的见分不是第六识的见分,所以见分与相分各个不相同,那是什么?那是种子随缘。
自证分是本体就是本性,它是不变的,它是不改的,不改就是不变。所以要晓得我们的真如本性成了佛是那个样子,堕在阿鼻地狱还是那个样子,绝没有改变。可是相跟作用就大大的不相同,就有很多的变化,这叫做「种性住」。可见得这个种性住并不怎么高明,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他是在这个境界里面,但是比凡夫、比二乘高明多了。凡夫没有这个境界,凡夫迷失了本性,所以随缘随变;二乘人还是迷失本性,他不变不随缘,所以都没有能够得到解脱,都没有能够证得自在。唯独菩萨初入这个境界,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他入了这个境界,他能够随顺一切缘,正像《金刚经》所说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他在天堂跟地狱他是平等的享受,为什么?他不取相,天堂的乐相他不取,地狱的苦相他也不取,他都不取;天堂的乐受他不动心,地狱的苦受他还是不动心,所以他那个境界叫「平等一味」。这个平等一味就叫做一真法界。
所以一真法界里面有没有十法界?有,一真法界里面有没有六道轮回?有,有这个相。但是觉悟的人他是平等一味的感受,不是没有这个相。不像我们凡夫随著这个境界变,乐的境界有乐受,苦的境界有苦受,他取相,他动心。菩萨那个本事之高,他就是不取相不动心,那就入了初住。能够真正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就是「坚信忍中」。
下面说明「以初住位,即中道种成就,安住其中,无有退失,数数增进,故名种性住」。这些地方我们都要特别留意,这都是我们真正修学的处所。初住菩萨的境界就是到了中道种成就,中道是不偏,他能够守住中。底下讲「安住其中」,就是安住在中道上,他不偏有也不偏空。诸位如果要问怎样才能安住中道?你要把一切分别、执著都断了,这个心就是在中道上。你执著空,落在空这一边,二乘人,四空天执著空;凡夫执著一切都有,分别执著一切法都有,落在有一边,都不是中道、都不能够见性。所以到初住菩萨这个时候才真正契入了中道,空、有两边都不住。
这个空有两边拿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相对的,把相对的离开就是中道。相对离开绝对,绝对跟相对还是两边,绝对是一边,相对是一边,古德所说「两边不立,中道不存」,那才叫真正的中道。这是初住菩萨的境界,他住在这个中道里面他不退失,这一点很重要。我们一般修行偶尔也有这个境界,但是这个境界现前不能够保住长久,没有多久他就退心了,这不是菩萨的境界。菩萨境界,一入这个境界他永远不会退失,他只有再往上提升,他不会后退的,这才叫种性住的菩萨。所以种性住菩萨里面包括了二十个位次,十住、十行。
「璎珞经云,三贤十地等妙诸菩萨」。三贤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这叫三贤位。十地,从初地到十地。等是等觉,妙是妙觉,妙觉就是如来的果地。这些菩萨可以分为六个分位,「各具性、观、慧、坚、忍五法」,每一位里面都具有这五法。「每一法随六位分为六种」。现在我们看十住位,「十住位於六性中,此名习种性」。「习」是在学习,「习学,研习空观,破见思惑故」。底下这些注解都是最重要的修学纲领。
我们要想成就,无论你用什么样的功夫,譬如像我们一样念佛,念佛是一种手段,通常我们讲修行,修觉正净,这个觉正净是总纲领,怎么样才能够达到真正的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菩萨六位五法就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要真正的去学习,学是去求学,习是实习,要在生活当中把你所学的都做到。开头学什么?学空观,万法皆空。古德跟我们讲「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世间没有一法不是空的,没有一法是你自己的,你要认为有一法是你自己,那是你迷惑颠倒。
前面我跟诸位说过,连身体都不是自己的。因为我们这个身体,譬如坐在这个地方坐了一个半钟点,一个半钟点我们这个身体里面细胞新陈代谢不知道换了多少,哪个细胞是自己的?是自己的就不应该会换掉,不是自己的。现在科学家了解,七年是一个周期,七年我们这个身体的细胞旧的一个都没有了。父母生我们的身从一岁到七岁,八岁那个身里头没有一个细胞是从父母里头生的,全部都换新了,到十四岁就第二次又换新了,全部又换新了。七年换一次、七年换一次,要晓得身都不是自己,何况身外之物!真能这样观,能作如是观,能彻底了解事实真相,诸位想想看这个世间还有什么放不下?没有一样放不下了,还有什么事情值得去计较?
放不下是烦恼,烦恼障,计较心那是所知障,所以是众生自作障碍。自作障碍还得自己去解除,因为这个障碍不是从外来的,别人障碍你别人可以帮你解除,你自己障碍自己,只有靠自己解除,诸佛菩萨虽然有无量无边的神通智慧,他也没有办法帮你解除。由此可知,空观的重要。
「空观」最重要的就是四念住。我们这部经讲,将来到《弥陀经》里面讲到「三十七道品」里头还要讲。第一个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所以我们今天讲苦,苦是正常,你要不苦那你就是再来人,你是佛菩萨再来的,你是个凡夫那怎么不苦?哪有这个道理?三界统苦。欲界是苦苦、坏苦、行苦都得要受;到色界四禅天虽然没有苦苦,他还有坏苦、还有行苦;到四空天连这个身都不要了,这真叫高级凡夫,连身都不要了,我们今天所讲灵界,精神的世界,他因为没有身所以他没有苦苦,他没有坏苦,但是他还有行苦。所以佛给我们说三界统苦,三界火宅。再教给我们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我就是没有自体。
万法因缘生,只有缘聚缘散,并没有实法存在,并没有实法可得。常常能作如是观就会开智慧,常常能作如是观你就能放下,放下才是真正的功夫,看破是真正的学问,所以这个能破见思烦恼,这是第一重的障碍。见思烦恼破了这才能入初住,所以这是讲「习种性」,这个在佛法里讲真正的修道人,因为初住是见道位,见道之后才修道。我们现在连道见都没见到。初住修什么?初住就修空观,初住一定断见思惑,这个时候真正的身心清净。
「於六观中,此名住观」。是六种观里面,他就是属於住观。「住即安住」,我们讲把心安在这个境界上。「谓心会於理名住」,理是什么?理是真如本性,理是清净寂灭,也就是我们平常在讲席当中常常跟诸位提示的清净心、平等心,这是理。理是理体,一切万事万法都不离这个道理,都是从清净平等心里面显现的,所以万法一如、万法平等。在佛法里生佛平等,没有高下。佛法里面所讲真平等,体平等、相平等、作用平等,确确实实入了这个境界,这叫做住。观就是观照,「谓观察谛审一切诸法,缘生性空名观」。观察,观察里面要加谛审。谛是详细认真的去审查。换句话说,决定没有看错,所看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个事实的真相是什么?一切诸法是因缘所生的。既然是因缘所生法,当体即是空,因为它没有自体,没有自性,缘生无性,所以说缘生性空。这就是我们平常讲观照,这个观照是深一层的观照。这就是「修习空观之理」,他的功德能破法执。
「荡一切法,二义合言,故名住观」。住是心与理相应,观就是与理相应的心它起作用。在一切境界里他晓得这个境界的事实真相,这就是三皈依里面觉而不迷,知道这个事实真相,不迷失。晓得一切法是因缘生的,一切法当体即空,一切法了不可得,这是觉;认为这一切法是实在的,这是迷,认为一切法是真的、是有的,这是迷。这两个意思这是有住、有观,所以称之为「住观」。住是讲心,观是讲这个心起作用。所以这些名词里面的含义我们一定要很正确的理解它,然后再可以把这些理论、把这些方法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那我们所修的就是初住菩萨。纵然没有成就,但是你是向初住菩萨这个方向来修学,修成了那你就是初住菩萨,你就入了三贤位。
「於六慧中,此名闻慧」。六慧前面就是闻思修,这是第一位就是闻慧,「达耳曰闻」。闻就是接触,我们耳根接触音声,这叫闻。六根当中举一根,眼根接触色尘也叫闻,诸位要晓得他就用一个字来代表,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叫闻。所以这个字不要把它呆看了,他是用一根来做代表,它代表接触的意思。「分别曰慧」。分别不是用第六意识,这一点诸位要特别留意到,不是用第六意识,而是用什么?用耳根的根性,这叫闻慧。像《楞严经》里面观世音菩萨,楞严会上的观世音菩萨他是什么地位?就是初住菩萨,就是此地讲的初住菩萨。所以我们可以拿《楞严经》来作证明,他不是用第六意识。《楞严经》里面观自在菩萨「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由此可知,初住菩萨他是舍识用根,所以他一接触就明了。这个一接触就明了这就是智慧,不用分别,不用思考,一接触就明了、一接触就通达,这叫闻慧。
「因闻中道之理,而生一切无漏智慧」。这两句说得就更明白,因是讲因中,在你修学过程当中常常听到大乘了义的经论,这一些经论在阿赖耶识里头熏习成为强有力的种子,所以根尘一接触这个种子自然就起现行,一点都不费力,立刻就起作用。生什么?生无漏智慧。无漏智慧,阿罗汉以上才有,这个智慧里面绝不附带见思烦恼。如果要附带见思烦恼,那就叫有漏的智慧,是凡夫的智慧。决定不附带见思烦恼,就是这里头一点烦恼都没有,我们今天讲纯理智,这叫无漏慧。「能了一切法」。了是明了,一切法,无有一法他不通达,无有一不法不明了,这种智慧叫一切智。「离二边相,旋转闻根故」。这几句话说得更妙,就是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旋转闻根就是「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这才叫闻慧。所以诸位一定要记住,这三慧什么人有?初住以上的人才有,阿罗汉还没有,阿罗汉有三学、有戒定慧,他还没有三慧。
「坚信忍中」有两个意思,先说坚。「坚者,於六坚中,此名信坚」。信是信心,信心真正坚固。为什么到这个时候才说信心真正坚固?诸位要明白菩萨在这个地位里心都清净,於一切法事实的真相他看得了了分明,一点没错,他没有疑惑,他没有取舍,这一点诸位要晓得。我们在一切法里取是错误,舍也是错误,不取不舍。不取不舍就是随缘,这是《华严》说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没有取舍,取舍就动念(就动了妄念)。我们今天得这个身相,这很自然的,你要执著这个身相,很爱惜这个身相,舍不得这个身相,那是取;不要,我要把它自杀掉了,我把自己糟蹋掉,那叫舍,那也错误。一切法顺其自然,这里头没有取没有舍,才真正是清净自在,取舍都不自在。一切法无取无舍,他这个心,信心才坚固。
信就是信心,坚就是坚实。「谓信一切法,皆即真谛,无毁坏故」。为什么说一切法无毁坏?诸位要晓得到这种地步就像佛在《法华经》里面所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我们说这个身体有生老病死,我们凡夫看这个相有生有灭,有成有坏,菩萨看没有。为什么没有?因缘聚散,这细胞聚集在一块现个相,散掉相没有了,聚那个细胞相在,散细胞相还在。今天科学家证实物质不灭,只有聚散,哪有生灭?好像我们建这个房子、建这个大楼一样,这个大楼是钢筋、水泥、砖头、瓦块,这一共多少多少把它排列起来,这是个大楼,统统撤掉了还是那么多。你从物质上去看它没有生没有灭,没有成没有坏。
所以讲一切法不灭、一切法不坏,从什么地方看?现在科学家里面讲从基本的物质上看。你看原子、看电子、看基本粒子确实没有生灭,一切万法都是这个基本的物质组合的。世间最贵重的金银珠宝是它组合的,最讨厌的那个粪屎也是它组合的,诸位要晓得一样的原料,没有二样。组合不同你就迷惑颠倒,就喜欢这个,讨厌那个,其实组合的基本物质是一样的,没有两样,这是现代科学家他证明。你看我们佛法几千年前就说得很详细、就讲得很清楚,那个时候并没有显微镜,并没有现代的这些高深的数理,在佛的眼睛底下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他在一切万法里面没有爱憎,真正证得万法一如,这个时候的信心才叫做信坚。这个信心坚实,决不会动摇,决不会怀疑。
佛在大经里面告诉我们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无量因缘变现的,我们通常讲四缘,那是把无量因缘归纳为四大类,亲因缘、所缘缘、无间缘、增上缘这四大类。每一类里面都有无量无边,不是那么简单的。真正能够明了缘生性空,自己在一切境界里心定了,正像《普门品》里面所讲一切恐怖统统离开了。《心经》里面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有的这些忧悲、恐怖在你心里面扫得干干净净,再没有一丝毫疑惑,前途所展现的一片光明,菩提道上从此以后决定不会迷失。
再讲这个忍,坚信忍这是三条,「忍者於六忍中,此名信忍,信即信心,忍即安忍,谓信一切法皆悉空寂,能於空法,忍可忍证,以二法合言,名坚信忍也」。这是就忍这一法来说。初住菩萨是信忍,所以这个信心难,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我们过去读过,《大乘起信论》里面所讲的境界就是初住菩萨的境界;换句话说,就是信忍位的境界。菩萨这个时候的心真正的安住在这个境界当中,因为他真正相信一切法都是空、都是寂灭。空无所有,清净寂灭,对於这个境界他忍可,忍可就是同意佛讲这个境界,他为什么会同意?他自己见到了,这不是勉强的。他忍证,证得这个境界,所以他完全同意佛的看法,完全同意佛的说法,决定没有怀疑。前面有坚信,后面有忍,两个意思合起来说名坚信忍。
「坚信忍中」。中怎么讲法?「言此坚信忍中,有十种人」。这十种人统统是坚信忍中的,这就讲十住菩萨。从初住、二住到十住,这十种人统统叫坚信忍。由此可知,虽然统是坚信忍,有程度高低不同。虽然程度高低不同,「俱发上弘下化广大之心」。他们发心是一样的,都是发大菩提心。四弘誓愿就是大菩提心,真正发普度众生之心。「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真正发这上求佛法下化众生,菩萨大心。
「趣向佛海,无能退转」。什么力量都没有办法障碍他。为什么说没有障碍?障碍是外缘,外缘的障碍,缘只能障缘,不能障碍心,连我们世间圣人都明白这个事。「进则兼善天下,退则独善其身」,可见得都在境界,进与退於自己不相干,是外缘。有这个机缘就弘法利生,没有这个机缘就自己进修。所以古来这些大德哪一个人不是发上弘下化的心,但是个人缘分不一样,有的人法缘很胜,就是法缘现前他一定要教化众生,如果不教化众生那就不是菩提愿,那就不是菩萨心。如果没有这个机会、没有这个缘分也不能勉强,佛法里头绝不勉强。所以法一定要有人启请,没有人启请就是没有缘,没有缘怎么样?没有缘闭关住茅蓬、住山,等待机缘成熟。机缘成熟,自然有龙天拥护你下山去弘法利生。
这个因缘早、迟不一样的,有些法师很年轻的时候法缘就成熟了,像圆瑛法师他二十几岁就讲经说法;像印光老法师七十岁才出来。七十岁以前没人晓得,他没有缘,所以他一直就是闭关。他在普陀山藏经楼,他就是管理藏经楼,三十多年都没有下楼。他在那里看经、在那里念佛,到七十岁的时候才有几个居士到普陀山去朝山,无意当中碰到他,跟他一谈觉得他很有学问、很有道德,於是出来之后才宣扬。他老人家给他们写的这些信就是现在《印光大师文钞》,写给他的信,他把那些信在报纸上公开,这样法师才名满天下。所以印光大师弘法只有十年,他老人家八十岁圆寂的。七十岁才出山,八十岁圆寂,可是这十年的力量不得了,对我们佛教界的影响,近百年来的法师没有一个人能超过他。这就是说什么?他没有障碍,他在机缘没成熟拼命自己用功夫,机缘成熟了他就发出来,厚积薄发,这个力量不可思议。今天提到印光法师哪一个人不崇敬!
所以修学是没有人能够障碍的,这一点诸位一定要记住。不要说我的因缘不好,障碍很多,那是你自己障碍自己。纵然是把你关到监牢狱里去,把你带上脚镣手铐,铐著不动了,你心里还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它怎么能障碍你?不能障碍,你心里面所看的是万法皆空,因缘所生法,当体即是空,什么人能障碍你?不能障碍你。你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谁能障碍你?再用药把你的喉咙舌头弄坏了,你说话都不能说,你心里面念,怎么他也障碍不了你。即使把你身体害残废了,你心地还是清净的,心地里头还是一尊佛号,无能障碍,诸位要懂这个道理。
所以修学既然没有人能障碍,你也就明了没有人能帮忙,诸佛菩萨不能帮你忙,天魔外道不能障碍你,这是一定要懂得。自己帮自己的忙那就是觉悟,自己障碍自己那就是迷惑;迷惑是自己障碍自己,觉悟了是自己帮助自己,因缘成熟与否那是大众的福报。大众有福,佛菩萨就降世,佛菩萨出现於世间是众生的福德因缘成熟了,佛菩萨示现来了。众生罪孽深重的时候佛菩萨不来示现,为什么?来示现就害众生。众生不相信,毁谤三宝,毁谤三宝要晓得这个业造得太重了。所以众生不相信佛法,不喜欢善法,佛菩萨不来,不叫他造业。这个时候什么人来?妖魔鬼怪来。妖魔鬼怪来实在讲也是好事情,替众生消业障,给众生带来了无穷的苦难,带来了灾难。灾难是果报,你过去造的恶业现在要受恶的果报,这些妖魔鬼怪就带一些果报来给你受。所以如果你在这个地方看清楚了,佛、魔是一不是二,佛是来救度众生,魔是来消众生的业障,没有魔,众生业障怎么消得了?
既然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魔佛怎么不平等?是平等的。所以诸位真正明达这个道理,真是心开意解,境界呈现是海阔天空,这多自在。所以是他的心「广大趣向佛海,无能退转」,决定不会退转。「起信论云,分别发趣道相者」。这底下的文是《起信论》里面的话。「谓一切诸佛所证之道,一切菩萨发心修行,趣向义故,略说发心有三种,一信成就发心,二解行发心,三证发心。此信成就发心者,依不定聚众生,有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起厌离心,求菩提道,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经万劫,信心成就」。这都是《起信论》上的一段文字,与《梵网经》里面所讲的初住菩萨的境界是相同的。前面跟诸位说过《楞严经》二十五圆通的境界也是相同的。《楞严经》上二十五圆通统统是圆教初住的境界,所以那个境界并不高,是教我们初学下手。菩萨示现的模范、示现的榜样教我们应该如何去学习。这一段文也得要细讲,略说过去没有味道,细讲才有受用,这是真正入了正文,也真正是我们修学之处。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下一次就从这个地方「起信论云,分别发趣道相者」,从这里讲起。今天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