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大意 (第六十四集) 1981/7 台湾圆觉寺 档名:08-002-0064
请掀开经本,讲义的十九面,就是最后的倒数第四行。我们将这个文念几句:
【如来令兴想念。顷乃见之。较前空定。迥然异矣。故下文云。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解其义趣。如说修行。当知是人行普贤行。】
从这个地方开始。在前面我们曾经讨论过,就是经里面所讲的染净的问题,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大乘法门里面的净是「即染之净」,所说的空是「即有之空」,实在说这种讲法都是方便法。究竟什么叫做真实法?真实法是染净、空有俱不可得,这才是真实法。我们讲个即染之净,在你的心里面还有个染,还有个净,还有个即染之净,这清净心里头,就装了不少拉拉杂杂的东西。可见得佛说法叫方便说!真说,经上常常有两句话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是真说;六祖大师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是真说。我们有个即染之净这就是尘埃,有个即有之空也是尘埃。佛是用种种方便,希望我们从这个方便入真实,入不二法门,这个时候你就见到普贤菩萨;没入不二法门,是见不到普贤菩萨的。我们在这品经里面见到这个事实,入不二法门这才见普贤菩萨。所以此地讲『如来令兴想念』,「兴」是兴起,兴起想念是什么?是即念当中证得无念,念与无念俱不可得,这个时候见到普贤菩萨!所以说是你有念见不到普贤,你无念也见不到普贤,为什么?有念、无念是二,二见不到普贤。因为普贤表的是一真法界,在我们念佛法门里面讲,他表的是理一心不乱。所以你就是念到事一心不乱,你也见不到普贤;一定要到理一心不乱,这才能见到普贤菩萨。所以诸位是见到了普贤自己就晓得,已经证得理一心不乱,已经证得一真法界。
这桩事情,大概我们最关心的,就是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能不能证得,我想这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诸位要知道,这个证得就是成佛,虽然没有成究竟佛,成了分证佛。分证佛是真佛不是假佛,就是我们大乘里面讲的圆教初住以上的,确实破无明证了法身,是道道地地的佛,从这个往上再去修,就修究竟圆满的佛。古人用月光做比喻,分证佛就好像初三的月牙放了光。初一你看不到月亮,初二也看不到,初三看到个月牙,月牙放光。初三的月牙跟十五的满月,那个光你说一样不一样?确实是一样,真的月光,不是假的是真的,只是一个圆满,一个不圆满。所以圆教初住就像初三的月牙一样,它是真正的从法性里面,透露出来的智慧光明,就是般若智光,一点都不假,所以那是真佛。我们讲圆教初住就是这个地位。我们念佛讲念到理一心不乱,初证理一心就是这个境界,所以理一心证到了圆满那就是究竟佛。你要想证得,就是有念、无念都要离开,实际上有念、无念都不离开。你们想想看,离开了有念就是无念,离开无念就是有念,究竟怎么个离法,这个事情确实不容易。难在哪个地方?你没有分别执著就离,有念、无念就不二。
所以唯识里面讲的转识成智,如果我们还是用第六识、第七识,你总是落在有念、无念之这边,你没有办法超越,所以真正修行人要明了这个事实。我们要学著转识成智,转识成智实际上说只是转第六、第七,只在六七上用功夫,其余的不要理会。为什么?五八果上转,六七是因地转,我们现在在因地。转的方法,实际上我们在讲席里面说了很多次,譬如说我们以举一个例子来说,这个例子我们常常举,希望再提醒大家。譬如我们眼见色,看得清清楚楚,在色相里面不起分别,我们的见色就是妙观察,色相里头没分别是妙观察;色相里头没有执著、没有妄想,就是平等性。我再把这个给大家分析得清楚一点,我们见色闻声,随著境界起分别是第六识,随著境界里面起执著是第七识,随著境界里头打妄想那是心所,与第六、第七相应的心所。所以叫你说不分别是不用第六识,不执著是不用第七识,不打妄想是五十一个心所都不用,这就是转识成智。眼见色如此,耳闻声如此,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无不如是,你就转识成智。
你们问怎么个转法?我给你讲得清清楚楚;换句话说,这个说真的是一语可以道破。你要在境界里头锻炼总得十年、二十年,你见色闻声才真不动心。不动什么心?不动第六意识心,不动第七识的心,不动五十一心所的心。没有个二十年不容易,二十年你要是能做到,说老实话你也是再来人,不是普通人,为什么?二十年成佛!你古今中外到历史上去打听,二十年成佛的有几个人?不多,不是没有,确实有,不多就是了。你要认真干,懂得这些理论方法,二十年决定成得了佛,但是就是说,功夫是日夜都不能间断。不间断,好了,我天天坐在这观照,在这修,你所修的还是第六识、第七识在修;换句话说,你再修上二十个阿僧只劫,你也不能成佛。为什么?我在那里修舍识用根,还是第六的分别、第七的执著你还没舍!心里想舍结果怎么样?结果还是没舍,你还是用的第六、第七,还是用的五十一心所,这个关键问题就在此地。你想舍结果还是用这个东西,这就不能成就,我们真的不用,真的不用说是容易,做不到。怎么办法?我自己修学的经验可以提供诸位,第一个是放下万缘,第二个弘法利生。如果放下万缘没有事情做,会胡思乱想,烦恼伏不住;纵然不胡思乱想,变成无想定那也是麻烦事情。所以诸佛菩萨为什么要弘法利生?弘法利生是正念不是妄念,是为他不为自己,我执破掉了。
在这里面进一层破法执,弘法不著弘法之相,利生不著利生之相。像《金刚经》里面所说的「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不著相破法执,所以怎么样?要全心全力的去做。我们今天这个修学环境,我昨天晚上跟我们家里几个人说,今天在全世界都找不到,你不相信,你出去找找看,你看你能不能找到?我自己学佛三十多年当中,我看得太多,经历得太多,没有像这样的环境;换句话说,这个环境你们会不会利用?功夫,讲台的功夫可以说是占一半以上。前天我也给他们大家讲课诵的问题,课诵本的问题,佛无有定法可说,佛根本无法可说,诸位要晓得这个大前提。佛法是什么?佛法是因为众生有病,从病的地方建立一个对治的方法,这叫佛法。我们要晓得,每个时代众生的病它不一样,每个时代的众生,他的想法、看法都不相同,这就病不一样,所以用的方法也就不一样。以往丛林里面的修行人,一天到晚都住在深山里头,他的心是定的。他一天到晚看不到外头境界,所看到就是寺庙,外面就是山水树木,就看这些东西,接触不到外面的社会,心是定的。心定了怎么样?前面讲见不到普贤,见不到,所以如来教他怎么样?教他兴起念头。所以你看看《禅门日诵》,这个课诵它有那么多的项目,那么多的项目怎么?就是教你在里头起分别心,在里面开智慧。那个课程有效,在丛林里头度了不少人!
今天我们还照这个老课诵本,不行,没效了。为什么没效?我们今天众生的心是散乱的,散乱的他那套办法拿给我们就更散乱,太多了!更散乱,一点效果没有。所以今天我们害的病跟人家不一样,我们用的药不能跟人家一样。所以我是一再劝大家,我只能劝,我不能勉强你们,你们做不做是你自己的事情,你们觉不觉悟是你自己的事情。对治散乱的药是要用什么?要用定。定是什么?专一,专一就能够克服我们的散乱!所以《西方确指》它里面的办法,就针对我们现前这一切的众生来说,它这个课诵早课也好,晚课也好,所有课诵就一样,一部《弥陀经》,七遍往生咒,一千声佛号,一百拜佛,专一!这是对我们来讲非常有效,能摄心。要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把它开放?给诸位说到事一心不乱以后这才开放。事一心不乱是什么?你定修成了,再这一开放就进入到理一心。所以你看此地经上讲的过程,它也是先定后慧,后开慧,开慧才见到普贤菩萨,先修的是定,事定然后才慧开。所以从前人之所能成就,他就是这个次第,就是这个顺序。我们今天讲的前面顺序不要,散乱心不必去收摄它,就从《般若经》上来下手怎么行?可是今天如果再叫你回头去修定,你心又不甘。因此在目前是双管齐下,你课诵的时候专一,这是修定,我早晚课诵就专门修定,修一心不乱。你每天研究教理,讲台上练习弘法利生,这是修慧,这是双管齐下的办法,你要这样干上二十年,哪有不成就的!决定会成就的。
所以诸位你要了解自己,了解我们当前环境,真正对於佛法认识,你自己才有坚定的信心,才会有真正的成就。佛法决定不是盲修瞎练的,我们对於周边环境,对於前途看得清清楚楚,一丝毫都不迷惑,我们今天走的这条路,指出这条路,这是真正成佛之道。所以这个经论要认真的来修学,要拿出成绩来,因为有成绩,这个人学习的心他也兴奋。我也常给诸位说,我民国四十七年到台中亲近李老师,刚刚好他们那个时候开班教讲经,我去的时候只迟一个月。就是说我去的时候,他们已经开班一个月,总算是赶上了。李老师叫我在班上旁听,随著听,我听他们在那里学讲经,他们在那里学,我在旁听,我都听会了。我很有把握,如果我上台去讲比他们讲得好,我有这个把握,那个进度很快,一个月一部。所以我在台中是一年三个月,就十五个月听了十三部经,十三部经每部我都会讲,我都可以上台去表演。所以说十五个月之后我出家,出家我就在十普寺三藏学院教书,本钱从哪来的?就是从那十五个月听来的,十三部经听来的,所以这一出家就派上用场。
我们现在道场摆在此地,就是可以提供大家练习,尽可能的去找时间来练习。大众在一块可以练习,三个人、两个人也可以练习,实在没有人,给你说一个人都可以练习。从前人练讲经怎么?对那些石头讲,讲了以后这效果不晓得。现在有妙法,你这个录音机摆在面前,我对录音机讲,它是听众,我就对它讲,讲完之后再叫它讲一遍给我听听。讲完之后你把带子倒回来,听听你自己所讲的满不满意?自己评论自己,你这个进步比什么都快。从前没有这个工具,我们讲了之后要请同学们来批评,同学们有的时候又不好意思,有的时候客气不肯认真批评。现在你对著录音机讲,叫录音机再回头来讲给你听,你对它这个批评是认真的。所以诸位要是用这种方法来练习,随时随地来练习,十年之后你就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大法师。你把你全副的精力贯注在这个上面,早晚课用这个专心、专一的来修定,修一心不乱;在这个地方再修慧,福慧双修,你怎么不成佛!你要说没机会这个话说不过去,这是自欺欺人。末后几句话很重要,『若有受持读诵』,「受持」,我们拿今天的话来讲,刚才给诸位讲的,我们修一心不乱就是受持。因为受持里面它的原则,是离文字、离言说、离心缘这叫受持,一切明达。「读诵」,这就是修慧,求无上菩提,著重在开慧。『正忆念』就是正思惟,『解其义趣』,这是讲的解悟,『如说修行』,这是讲的证悟,从解悟到证悟。『当知是人行普贤行』,这个人的修行就是修的普贤行。
我们在此地提示诸位一个消息,现在这个世界是极其混乱,你们看这个情况,大难是没有法子避免,福克兰岛之战后果不堪设想。今天整个世界上来说台湾是福地,确实是如来正法所在的处所,我们修学正法就是正法增上。李老师所发表的,这是给我们莫大的安定力量,真的是定心丸。李老师公开在台中发表,「他要把《华严经》讲圆满,再讲一部《弥陀经》他才往生。」台中的莲友来问我大概还要多久?李老师讲《华严经》已经十八年,讲了十八年,民国五十三年开始讲的,到今天十八年。十八年讲了多少?现在讲到「十回向章」里面的第二回向。我们看看《八十华严》,他才讲了三分之一,后面还有三分之二;换句话说,最低限度还要讲三十年。我们台湾还有三十年的太平日子,这最低限度,三十年世界大战也已经打完了,我们台湾不是福地哪是福地!他的话我相信他生死自在,他随时可以往生,他喜欢住世多久能住世多久,你看到这个程度。
他在中部发心弘经,我们在北部发心弘经,我们的《八十华严.十回向》讲圆满了,将来再有因缘,我们《华严经》再继续讲就是讲「十地品」,「十回向」后面就接著「十地品」。我们讲堂里面讲的《四十华严》,《四十华严》就是《八十华严》最后的一品「入法界品」,我们这个《四十华严》差不多也讲了一半。所以我们此地讲的《华严经》,比台中的进度要超前,超了不少。我们讲的时间比它多一点,台中一个星期只讲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候去了一个小时的翻译,实际上只有一个小时,一年只能够讲四十五次,就四十五个小时。我们过去是一个星期曾经讲六个小时,所以我们一年抵得台中六年,这是进度超前的原因。现在我们一个星期讲一个半钟点,比台中还是要多半个小时。将来《八十华严》我们还要继续讲,不但继续讲,我们现在有计划把《法华经》,要好好的、详详细细的讲一遍,《法华经》将来会讲《法华大成》,最近我们印的本子就是准备讲经用的,讲席的经本。
同时我还有个愿望,希望真正能培养几个大乘法师,如果有这个机缘,我们想办个研究班。学生不希望多,希望能收六个学生,六个学生每个学生各学一部,学《华严》的专修《华严》,学《圆觉》的专门学《圆觉》,学《楞严》的专门学《楞严》,我们开六个科目。期限就是三年到四年,这个修学的阶段,就是在这个期限当中只学一部经,把这一部经学会。我过去在台中学《楞严》,期限是三年,修学的方法就是复讲。老师讲一遍,老师星期三讲《楞严经》,我星期四复讲,同学是自己邀的,是我们自己邀的,我是找了六个人,连我自己七个人。我们每个星期四在台中莲社小讲堂聚会,在那里复讲。李老师《楞严经》三年讲圆满,我《楞严经》复讲三年也圆满。所以慧忍法师请我到台北来讲经,可以,行,讲什么经?请我讲《楞严经》,我一口就答应。我们台中莲友听说我讲《楞严经》,你怎么讲《楞严经》,老师刚刚讲完,你怎么到台北讲《楞严经》?我说我也讲了一遍,我到台北去讲是第二遍,有把握这样学会的。
所以将来我这个研究班的学生,就是要复讲。我教六个人,每个人每门课程,我每个星期给他讲两个小时,他要给我两个小时的复讲。所以三年毕业,他的大经就拿出去,这是一种高级的研究班。我们的参考资料确实已经很丰富,我们图书馆有五部《藏经》,所以我收六个学生的话足够,我再去请一部《藏经》,一个学生有一部《藏经》,参考资料是足够。一般的资料也相当的丰富,我们有两部「二十五史」,有四部《资治通鉴》,有两部《十三经注疏》。所以参考的书籍我们有足够的东西,比我过去修学的环境好得太多了。就一个学生只能学一样,我这一科只收一个学生,这个学生毕业之后我再收第二个学生。这是只有修普贤行,这才能成佛,普贤行就是不二行。底下法师给我们解释说:
【是故予谓即想念心。前开解门。则思惟不能入。分别不能解。故曰。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这几句话很重要,怎么说『开解门』里面,『思惟不能入,分别不能解』?这里头特别要注意,佛法里面讲的信解行证,我们用分别、思惟就是用第六识、第七识,解悟没分。你要想开悟,「愿解如来真实义」,那个解是解悟,行吗?分别、思惟达不到的。那我们得要问,我们现在不用分别思惟,我们能达到吗?不用分别思惟你也达不到。我给诸位讲的二十年你能够开悟,悟得了,悟是在哪里?一刹那,悟是一刹那。这一刹那怎么样?转识成智,转识成智在一刹那之间;不是说今天转一点点,明天转一点点,哪有这个道理?没有这个道理的。二十年的什么?向这个方向走用的什么心?用的还是第六意识、第七识。但是第六识、第七识它不是乱用,它有个目标、有个方向,向这个地方逐渐精进,到接近的顶头的时候一下断掉,智慧就现前。所以在那一刹那之间,功夫用到尽头的时候刹那之间就变了,就入了境界。所以我们今天用的心,是妄心又非妄心,似妄非妄,怎么说似妄?是用的妄心。怎么说非妄?向真实的目标迈进。这个方法就是你什么也不要疑惑,也不要去起妄念,你就一心一意依照这个方法去做,在行门里面就修一心不乱。在境缘里面是样样可以接触,样样学著不动心,即相离相,学著不动心,这就是修定,修真正的定。
每天读诵大乘,这就是学慧,这就是佛在此地讲的,叫我们提起念头。我们这个念头提什么?就是在经典里头天天读诵大乘,提起我们念头,这个念头是正念。这个正念是什么?相似的正念。为什么?是佛的正念,我们还不是正念,但是我们提的是佛的正念,刚才给你讲似是似非。佛的念是正念,我们自己的不是正念,就是这个妄念跟正念相结合,就是这个意思。到心清净,就是你要问,什么时候一刹那之间转变?心清净,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确实不染,这个时候一念之间恍然大悟,这入真实。这个时候再读经是纯真无妄,为什么?佛的正知正见跟自己的正知正见心心相印,这个时候也叫做有佛出世,佛出世了。所以这句话要记住,就是分别思量决定得不到的,但是你不断的在读诵,你不断的在听讲,这就是听讲也是薰习,能够帮助你开悟,把你开悟时节因缘提前。所以在这个后头一句结论,『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今开行门。则想念思惟分别计较。一一皆称普贤行。】
你看看证悟跟解悟,它之不相同的地方在此地。可是你千万不要把它误会,解悟浅,思量分别都不能入;证悟深,为什么思量分别可以不断?你要是这样看法,你就可以说完全看错了。这是第二层楼,前面人家分别思量已经断,这个时候什么?这个时候分别是妙观察智,思量是平等性智,前面转识,这个地方是成智。所以成智之后一切无障碍,表现的境界跟凡夫一样。禅家的比喻所谓初学的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前面解悟;再回过头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第二层的境界。第二层的境界是佛的境界,佛境界跟凡夫境界是同一个境界,所不同的在哪里?凡夫迷,佛觉这就不一样。迷怎么样?迷造业,感的三界六道的果报;悟怎么样?悟不造业,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这不一样就在此地。所以你要开悟那要真正放下,世出世间法有一丝丝的罣碍,就不行,就不能开悟,这个悟门就堵塞了,一丝丝都不可以。这个放下是从心地放下,不是事上,事我统统都摆掉了没有用,像阿罗汉一样,阿罗汉真是灰身灭智,有什么用处?内守悠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定是成就,不能开慧。今天大乘法门,我们所走的路子,是福慧双修同时并进,一生当中决定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我是把理论、方法、原理、原则统统贡献给诸位,就是你们诸位能不能体会得到?能不能听得懂?能不能信?能不能依照这个方法去修?你要能够依照这个方法去修,今天成就人,李老师成就的人,我们看到他成就。我确实很有把握成就,没有疑惑了,你们各个都能成就,问题就看你们自己。我这个从旁帮忙的人,全都帮到了。下课了。
请掀开经本,讲义的十九面,就是最后的倒数第四行。我们将这个文念几句:
【如来令兴想念。顷乃见之。较前空定。迥然异矣。故下文云。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解其义趣。如说修行。当知是人行普贤行。】
从这个地方开始。在前面我们曾经讨论过,就是经里面所讲的染净的问题,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大乘法门里面的净是「即染之净」,所说的空是「即有之空」,实在说这种讲法都是方便法。究竟什么叫做真实法?真实法是染净、空有俱不可得,这才是真实法。我们讲个即染之净,在你的心里面还有个染,还有个净,还有个即染之净,这清净心里头,就装了不少拉拉杂杂的东西。可见得佛说法叫方便说!真说,经上常常有两句话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是真说;六祖大师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是真说。我们有个即染之净这就是尘埃,有个即有之空也是尘埃。佛是用种种方便,希望我们从这个方便入真实,入不二法门,这个时候你就见到普贤菩萨;没入不二法门,是见不到普贤菩萨的。我们在这品经里面见到这个事实,入不二法门这才见普贤菩萨。所以此地讲『如来令兴想念』,「兴」是兴起,兴起想念是什么?是即念当中证得无念,念与无念俱不可得,这个时候见到普贤菩萨!所以说是你有念见不到普贤,你无念也见不到普贤,为什么?有念、无念是二,二见不到普贤。因为普贤表的是一真法界,在我们念佛法门里面讲,他表的是理一心不乱。所以你就是念到事一心不乱,你也见不到普贤;一定要到理一心不乱,这才能见到普贤菩萨。所以诸位是见到了普贤自己就晓得,已经证得理一心不乱,已经证得一真法界。
这桩事情,大概我们最关心的,就是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能不能证得,我想这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诸位要知道,这个证得就是成佛,虽然没有成究竟佛,成了分证佛。分证佛是真佛不是假佛,就是我们大乘里面讲的圆教初住以上的,确实破无明证了法身,是道道地地的佛,从这个往上再去修,就修究竟圆满的佛。古人用月光做比喻,分证佛就好像初三的月牙放了光。初一你看不到月亮,初二也看不到,初三看到个月牙,月牙放光。初三的月牙跟十五的满月,那个光你说一样不一样?确实是一样,真的月光,不是假的是真的,只是一个圆满,一个不圆满。所以圆教初住就像初三的月牙一样,它是真正的从法性里面,透露出来的智慧光明,就是般若智光,一点都不假,所以那是真佛。我们讲圆教初住就是这个地位。我们念佛讲念到理一心不乱,初证理一心就是这个境界,所以理一心证到了圆满那就是究竟佛。你要想证得,就是有念、无念都要离开,实际上有念、无念都不离开。你们想想看,离开了有念就是无念,离开无念就是有念,究竟怎么个离法,这个事情确实不容易。难在哪个地方?你没有分别执著就离,有念、无念就不二。
所以唯识里面讲的转识成智,如果我们还是用第六识、第七识,你总是落在有念、无念之这边,你没有办法超越,所以真正修行人要明了这个事实。我们要学著转识成智,转识成智实际上说只是转第六、第七,只在六七上用功夫,其余的不要理会。为什么?五八果上转,六七是因地转,我们现在在因地。转的方法,实际上我们在讲席里面说了很多次,譬如说我们以举一个例子来说,这个例子我们常常举,希望再提醒大家。譬如我们眼见色,看得清清楚楚,在色相里面不起分别,我们的见色就是妙观察,色相里头没分别是妙观察;色相里头没有执著、没有妄想,就是平等性。我再把这个给大家分析得清楚一点,我们见色闻声,随著境界起分别是第六识,随著境界里面起执著是第七识,随著境界里头打妄想那是心所,与第六、第七相应的心所。所以叫你说不分别是不用第六识,不执著是不用第七识,不打妄想是五十一个心所都不用,这就是转识成智。眼见色如此,耳闻声如此,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无不如是,你就转识成智。
你们问怎么个转法?我给你讲得清清楚楚;换句话说,这个说真的是一语可以道破。你要在境界里头锻炼总得十年、二十年,你见色闻声才真不动心。不动什么心?不动第六意识心,不动第七识的心,不动五十一心所的心。没有个二十年不容易,二十年你要是能做到,说老实话你也是再来人,不是普通人,为什么?二十年成佛!你古今中外到历史上去打听,二十年成佛的有几个人?不多,不是没有,确实有,不多就是了。你要认真干,懂得这些理论方法,二十年决定成得了佛,但是就是说,功夫是日夜都不能间断。不间断,好了,我天天坐在这观照,在这修,你所修的还是第六识、第七识在修;换句话说,你再修上二十个阿僧只劫,你也不能成佛。为什么?我在那里修舍识用根,还是第六的分别、第七的执著你还没舍!心里想舍结果怎么样?结果还是没舍,你还是用的第六、第七,还是用的五十一心所,这个关键问题就在此地。你想舍结果还是用这个东西,这就不能成就,我们真的不用,真的不用说是容易,做不到。怎么办法?我自己修学的经验可以提供诸位,第一个是放下万缘,第二个弘法利生。如果放下万缘没有事情做,会胡思乱想,烦恼伏不住;纵然不胡思乱想,变成无想定那也是麻烦事情。所以诸佛菩萨为什么要弘法利生?弘法利生是正念不是妄念,是为他不为自己,我执破掉了。
在这里面进一层破法执,弘法不著弘法之相,利生不著利生之相。像《金刚经》里面所说的「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不著相破法执,所以怎么样?要全心全力的去做。我们今天这个修学环境,我昨天晚上跟我们家里几个人说,今天在全世界都找不到,你不相信,你出去找找看,你看你能不能找到?我自己学佛三十多年当中,我看得太多,经历得太多,没有像这样的环境;换句话说,这个环境你们会不会利用?功夫,讲台的功夫可以说是占一半以上。前天我也给他们大家讲课诵的问题,课诵本的问题,佛无有定法可说,佛根本无法可说,诸位要晓得这个大前提。佛法是什么?佛法是因为众生有病,从病的地方建立一个对治的方法,这叫佛法。我们要晓得,每个时代众生的病它不一样,每个时代的众生,他的想法、看法都不相同,这就病不一样,所以用的方法也就不一样。以往丛林里面的修行人,一天到晚都住在深山里头,他的心是定的。他一天到晚看不到外头境界,所看到就是寺庙,外面就是山水树木,就看这些东西,接触不到外面的社会,心是定的。心定了怎么样?前面讲见不到普贤,见不到,所以如来教他怎么样?教他兴起念头。所以你看看《禅门日诵》,这个课诵它有那么多的项目,那么多的项目怎么?就是教你在里头起分别心,在里面开智慧。那个课程有效,在丛林里头度了不少人!
今天我们还照这个老课诵本,不行,没效了。为什么没效?我们今天众生的心是散乱的,散乱的他那套办法拿给我们就更散乱,太多了!更散乱,一点效果没有。所以今天我们害的病跟人家不一样,我们用的药不能跟人家一样。所以我是一再劝大家,我只能劝,我不能勉强你们,你们做不做是你自己的事情,你们觉不觉悟是你自己的事情。对治散乱的药是要用什么?要用定。定是什么?专一,专一就能够克服我们的散乱!所以《西方确指》它里面的办法,就针对我们现前这一切的众生来说,它这个课诵早课也好,晚课也好,所有课诵就一样,一部《弥陀经》,七遍往生咒,一千声佛号,一百拜佛,专一!这是对我们来讲非常有效,能摄心。要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把它开放?给诸位说到事一心不乱以后这才开放。事一心不乱是什么?你定修成了,再这一开放就进入到理一心。所以你看此地经上讲的过程,它也是先定后慧,后开慧,开慧才见到普贤菩萨,先修的是定,事定然后才慧开。所以从前人之所能成就,他就是这个次第,就是这个顺序。我们今天讲的前面顺序不要,散乱心不必去收摄它,就从《般若经》上来下手怎么行?可是今天如果再叫你回头去修定,你心又不甘。因此在目前是双管齐下,你课诵的时候专一,这是修定,我早晚课诵就专门修定,修一心不乱。你每天研究教理,讲台上练习弘法利生,这是修慧,这是双管齐下的办法,你要这样干上二十年,哪有不成就的!决定会成就的。
所以诸位你要了解自己,了解我们当前环境,真正对於佛法认识,你自己才有坚定的信心,才会有真正的成就。佛法决定不是盲修瞎练的,我们对於周边环境,对於前途看得清清楚楚,一丝毫都不迷惑,我们今天走的这条路,指出这条路,这是真正成佛之道。所以这个经论要认真的来修学,要拿出成绩来,因为有成绩,这个人学习的心他也兴奋。我也常给诸位说,我民国四十七年到台中亲近李老师,刚刚好他们那个时候开班教讲经,我去的时候只迟一个月。就是说我去的时候,他们已经开班一个月,总算是赶上了。李老师叫我在班上旁听,随著听,我听他们在那里学讲经,他们在那里学,我在旁听,我都听会了。我很有把握,如果我上台去讲比他们讲得好,我有这个把握,那个进度很快,一个月一部。所以我在台中是一年三个月,就十五个月听了十三部经,十三部经每部我都会讲,我都可以上台去表演。所以说十五个月之后我出家,出家我就在十普寺三藏学院教书,本钱从哪来的?就是从那十五个月听来的,十三部经听来的,所以这一出家就派上用场。
我们现在道场摆在此地,就是可以提供大家练习,尽可能的去找时间来练习。大众在一块可以练习,三个人、两个人也可以练习,实在没有人,给你说一个人都可以练习。从前人练讲经怎么?对那些石头讲,讲了以后这效果不晓得。现在有妙法,你这个录音机摆在面前,我对录音机讲,它是听众,我就对它讲,讲完之后再叫它讲一遍给我听听。讲完之后你把带子倒回来,听听你自己所讲的满不满意?自己评论自己,你这个进步比什么都快。从前没有这个工具,我们讲了之后要请同学们来批评,同学们有的时候又不好意思,有的时候客气不肯认真批评。现在你对著录音机讲,叫录音机再回头来讲给你听,你对它这个批评是认真的。所以诸位要是用这种方法来练习,随时随地来练习,十年之后你就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大法师。你把你全副的精力贯注在这个上面,早晚课用这个专心、专一的来修定,修一心不乱;在这个地方再修慧,福慧双修,你怎么不成佛!你要说没机会这个话说不过去,这是自欺欺人。末后几句话很重要,『若有受持读诵』,「受持」,我们拿今天的话来讲,刚才给诸位讲的,我们修一心不乱就是受持。因为受持里面它的原则,是离文字、离言说、离心缘这叫受持,一切明达。「读诵」,这就是修慧,求无上菩提,著重在开慧。『正忆念』就是正思惟,『解其义趣』,这是讲的解悟,『如说修行』,这是讲的证悟,从解悟到证悟。『当知是人行普贤行』,这个人的修行就是修的普贤行。
我们在此地提示诸位一个消息,现在这个世界是极其混乱,你们看这个情况,大难是没有法子避免,福克兰岛之战后果不堪设想。今天整个世界上来说台湾是福地,确实是如来正法所在的处所,我们修学正法就是正法增上。李老师所发表的,这是给我们莫大的安定力量,真的是定心丸。李老师公开在台中发表,「他要把《华严经》讲圆满,再讲一部《弥陀经》他才往生。」台中的莲友来问我大概还要多久?李老师讲《华严经》已经十八年,讲了十八年,民国五十三年开始讲的,到今天十八年。十八年讲了多少?现在讲到「十回向章」里面的第二回向。我们看看《八十华严》,他才讲了三分之一,后面还有三分之二;换句话说,最低限度还要讲三十年。我们台湾还有三十年的太平日子,这最低限度,三十年世界大战也已经打完了,我们台湾不是福地哪是福地!他的话我相信他生死自在,他随时可以往生,他喜欢住世多久能住世多久,你看到这个程度。
他在中部发心弘经,我们在北部发心弘经,我们的《八十华严.十回向》讲圆满了,将来再有因缘,我们《华严经》再继续讲就是讲「十地品」,「十回向」后面就接著「十地品」。我们讲堂里面讲的《四十华严》,《四十华严》就是《八十华严》最后的一品「入法界品」,我们这个《四十华严》差不多也讲了一半。所以我们此地讲的《华严经》,比台中的进度要超前,超了不少。我们讲的时间比它多一点,台中一个星期只讲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候去了一个小时的翻译,实际上只有一个小时,一年只能够讲四十五次,就四十五个小时。我们过去是一个星期曾经讲六个小时,所以我们一年抵得台中六年,这是进度超前的原因。现在我们一个星期讲一个半钟点,比台中还是要多半个小时。将来《八十华严》我们还要继续讲,不但继续讲,我们现在有计划把《法华经》,要好好的、详详细细的讲一遍,《法华经》将来会讲《法华大成》,最近我们印的本子就是准备讲经用的,讲席的经本。
同时我还有个愿望,希望真正能培养几个大乘法师,如果有这个机缘,我们想办个研究班。学生不希望多,希望能收六个学生,六个学生每个学生各学一部,学《华严》的专修《华严》,学《圆觉》的专门学《圆觉》,学《楞严》的专门学《楞严》,我们开六个科目。期限就是三年到四年,这个修学的阶段,就是在这个期限当中只学一部经,把这一部经学会。我过去在台中学《楞严》,期限是三年,修学的方法就是复讲。老师讲一遍,老师星期三讲《楞严经》,我星期四复讲,同学是自己邀的,是我们自己邀的,我是找了六个人,连我自己七个人。我们每个星期四在台中莲社小讲堂聚会,在那里复讲。李老师《楞严经》三年讲圆满,我《楞严经》复讲三年也圆满。所以慧忍法师请我到台北来讲经,可以,行,讲什么经?请我讲《楞严经》,我一口就答应。我们台中莲友听说我讲《楞严经》,你怎么讲《楞严经》,老师刚刚讲完,你怎么到台北讲《楞严经》?我说我也讲了一遍,我到台北去讲是第二遍,有把握这样学会的。
所以将来我这个研究班的学生,就是要复讲。我教六个人,每个人每门课程,我每个星期给他讲两个小时,他要给我两个小时的复讲。所以三年毕业,他的大经就拿出去,这是一种高级的研究班。我们的参考资料确实已经很丰富,我们图书馆有五部《藏经》,所以我收六个学生的话足够,我再去请一部《藏经》,一个学生有一部《藏经》,参考资料是足够。一般的资料也相当的丰富,我们有两部「二十五史」,有四部《资治通鉴》,有两部《十三经注疏》。所以参考的书籍我们有足够的东西,比我过去修学的环境好得太多了。就一个学生只能学一样,我这一科只收一个学生,这个学生毕业之后我再收第二个学生。这是只有修普贤行,这才能成佛,普贤行就是不二行。底下法师给我们解释说:
【是故予谓即想念心。前开解门。则思惟不能入。分别不能解。故曰。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这几句话很重要,怎么说『开解门』里面,『思惟不能入,分别不能解』?这里头特别要注意,佛法里面讲的信解行证,我们用分别、思惟就是用第六识、第七识,解悟没分。你要想开悟,「愿解如来真实义」,那个解是解悟,行吗?分别、思惟达不到的。那我们得要问,我们现在不用分别思惟,我们能达到吗?不用分别思惟你也达不到。我给诸位讲的二十年你能够开悟,悟得了,悟是在哪里?一刹那,悟是一刹那。这一刹那怎么样?转识成智,转识成智在一刹那之间;不是说今天转一点点,明天转一点点,哪有这个道理?没有这个道理的。二十年的什么?向这个方向走用的什么心?用的还是第六意识、第七识。但是第六识、第七识它不是乱用,它有个目标、有个方向,向这个地方逐渐精进,到接近的顶头的时候一下断掉,智慧就现前。所以在那一刹那之间,功夫用到尽头的时候刹那之间就变了,就入了境界。所以我们今天用的心,是妄心又非妄心,似妄非妄,怎么说似妄?是用的妄心。怎么说非妄?向真实的目标迈进。这个方法就是你什么也不要疑惑,也不要去起妄念,你就一心一意依照这个方法去做,在行门里面就修一心不乱。在境缘里面是样样可以接触,样样学著不动心,即相离相,学著不动心,这就是修定,修真正的定。
每天读诵大乘,这就是学慧,这就是佛在此地讲的,叫我们提起念头。我们这个念头提什么?就是在经典里头天天读诵大乘,提起我们念头,这个念头是正念。这个正念是什么?相似的正念。为什么?是佛的正念,我们还不是正念,但是我们提的是佛的正念,刚才给你讲似是似非。佛的念是正念,我们自己的不是正念,就是这个妄念跟正念相结合,就是这个意思。到心清净,就是你要问,什么时候一刹那之间转变?心清净,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确实不染,这个时候一念之间恍然大悟,这入真实。这个时候再读经是纯真无妄,为什么?佛的正知正见跟自己的正知正见心心相印,这个时候也叫做有佛出世,佛出世了。所以这句话要记住,就是分别思量决定得不到的,但是你不断的在读诵,你不断的在听讲,这就是听讲也是薰习,能够帮助你开悟,把你开悟时节因缘提前。所以在这个后头一句结论,『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今开行门。则想念思惟分别计较。一一皆称普贤行。】
你看看证悟跟解悟,它之不相同的地方在此地。可是你千万不要把它误会,解悟浅,思量分别都不能入;证悟深,为什么思量分别可以不断?你要是这样看法,你就可以说完全看错了。这是第二层楼,前面人家分别思量已经断,这个时候什么?这个时候分别是妙观察智,思量是平等性智,前面转识,这个地方是成智。所以成智之后一切无障碍,表现的境界跟凡夫一样。禅家的比喻所谓初学的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前面解悟;再回过头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第二层的境界。第二层的境界是佛的境界,佛境界跟凡夫境界是同一个境界,所不同的在哪里?凡夫迷,佛觉这就不一样。迷怎么样?迷造业,感的三界六道的果报;悟怎么样?悟不造业,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这不一样就在此地。所以你要开悟那要真正放下,世出世间法有一丝丝的罣碍,就不行,就不能开悟,这个悟门就堵塞了,一丝丝都不可以。这个放下是从心地放下,不是事上,事我统统都摆掉了没有用,像阿罗汉一样,阿罗汉真是灰身灭智,有什么用处?内守悠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定是成就,不能开慧。今天大乘法门,我们所走的路子,是福慧双修同时并进,一生当中决定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我是把理论、方法、原理、原则统统贡献给诸位,就是你们诸位能不能体会得到?能不能听得懂?能不能信?能不能依照这个方法去修?你要能够依照这个方法去修,今天成就人,李老师成就的人,我们看到他成就。我确实很有把握成就,没有疑惑了,你们各个都能成就,问题就看你们自己。我这个从旁帮忙的人,全都帮到了。下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