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妙法莲华经大意 - (第三十三集)
妙法莲华经大意  (第三十三集)  1981/7  台湾圆觉寺  档名:08-002-0033

  翻开讲义第十一页的后半面,昨天讲到菩萨以四种安乐行自护的意思。如果讲到度化众生,这个地方也给我们提示,这个事情究竟是困难、还是容易?佛给我们的答覆是容易化度。又说这一切众生是:

  【世世当受我化。】

  这个意思也就是暗含著底下一品的大意,下面就是「寿量品」。在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的,那就是菩萨听佛说众生世世都受佛的教化,就晓得度众生并不是我们想像那样困难,所以菩萨也就发随喜之心。我们知道小乘人之所以不度众生,就是感觉得度众生太困难。在大乘经里面我们读过,像《地藏经》里所说的「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在我们现前的阶段,众生是不是刚强难化?说众生易可度是佛说的,说众生刚强难化也是佛说。实际上这个事情说不上难与易,问题就是要长时间的薰陶,所以,佛菩萨教化众生是有耐心的。这个有耐心是我们说的,从我们凡夫角度里面看佛有耐心,其实佛心里头连耐心也没有。何以呢?本来无一物,佛心里头哪里还有个耐心?还有个耐心那他就变成凡夫,他不是佛。所以佛心清净无比,清净之极,确实不是凡情能够测度的。众生之能不能成佛?什么时候成佛?实在讲就在他的一念回光返照,他这一念不回头他就是众生,一念回头他就是佛。正如同《圆觉经》里面所讲的,这个事情没有次第,不但是开悟没有次第,佛教化众生方便也没有次第。这个地方也跟我们提出来:

  【弥勒与八千恒河沙菩萨。於序品中。虽悟古今一念。】

  著重在一字,我们现在最难的就是杂念、妄想太多,这是我们最困难的。如果去了杂念、去了妄想,『一念』就现前,「一念」,就是我们念佛法门里面讲的一心不乱。一念里面没有『古今』,「古今」就是三世,也没有十方;换句话说,时空就合一。底下几句话我在此地念一念,诸位要细细的听:

  【但知因心如是。将谓佛果定因修得。不知成佛已在久远。故生疑请问。化佛侍者。亦各生疑白佛者。以表方便智。果德本寿非方便所预也。】

  大家当然晓得,弥勒菩萨这是等觉菩萨,后补佛位,他哪里不晓得!他是代我们请法;换句话说,明知故问。说一尊佛是这个样,佛佛道同。如果讲到真正的修行,过去方东美先生对於《华严经》,赞叹到无以复加,他说「全世界最好的哲学书就是《华严经》。」所以他在晚年专门攻《华严》,专门讲《华严》,他在学校里开的课程华严哲学,现在这个讲义的书已经出版。《华严经》就是叫我们开智慧,但是我们的头脑,就是从前李老师所讲,四方木头头脑转不动,这不能开智慧的。开智慧的头脑要圆圆的像个琉璃球一样,是活动的;不是四四方方、呆呆板板,这样子不能开智慧,他不能开悟。听东西怎么样?听一句就记一句,都是死在句下,这真是无可奈何。为什么有的人头脑很灵活,有的人头脑这么样的呆板、这么样的死笨?诸位要知道,这就是一个有坚固的执著,一个是没有执著;一个是能够看破,一个是看不破;一个是能够放下,一个是放不下,这里面的差别就很大!聪明伶俐汉一听就恍然大悟。菩萨能随喜如来度化众生,修四安乐行,他一听到他也就觉悟,也就能够效法菩萨,亦能够精进不懈。精进就是说的前面四种安乐的精进,身精进、口清净、意精进、度化众生精进。讲义里面希望同修们自己好好的去研究。这个后面有几句文字应当要注意的,就是佛在经里面所说的,这些菩萨们,就从地涌出这些菩萨,与会的大众对他们都不认识。菩萨,尤其是见了性的菩萨,他们的智慧、他们的神通都是不可思议,为什么对这些人不认识?这是表法的意思。弥勒对释迦牟尼佛说,这些菩萨为什么我一个都不认识?佛告诉他说:

  【此诸菩萨不乐在众多言多语。常乐静处。亦不依止人天而住故。】

  这是特别教我们初学人,所以初学为什么要找个寂静的处所来修行?就是你接触境界功夫不到,在境界里会动心。已经成就的人那无所谓,居尘而不染;居尘还会染的时候,那就得学这个办法,找个清净的地方。是不是我们现前能找的?现前不能,为什么?没资格。我们现前去住山去、我们现前去闭关去行不行?你果然一去了,你这一生叫盲修瞎练。什么时候才有资格?教理通达,方法明了,可以不必依靠老师;换句话说,自己有自修的能力这个时候才行。这种标准在我们念佛人来说,功夫成一片以后你才有这个能力,禅宗里面讲的大彻大悟之后才有资格。我那个时候刚刚出家没多久,有个机会,那是有个居士他有个别墅在山上很清净,是一栋日式的房子,附近差不多三、四里外才有人家,相当清净的一个环境。他那个房子空著的,他是做生意的人,从前那个房子建筑原来是逃警报的,二次大战的时候美国人轰炸,他们在山上建了个防空洞,建了一栋房子。以后没有人住,我们在临济寺就来找我,希望我们去住去,道粮他都发心供养。我到台中去请教李老师,李老师就把我骂了一顿,他说你没有资格,为什么?就是教眼还没有开,哪有资格去住山?

  他就给我举了个例子,他说古人「赵州八十犹行脚」,八十岁的老翁了还要到处参学,他为什么不住住山、享享清福?他叫我想想这个道理。赵州和尚的道眼未开,那一住山就盲修瞎练,那怎么能成功?所以诸位要晓得,这个住山、闭关是参学毕业以后的事情。所以千万不要看到经里面讲的,我们初学的人应该这样子好,你就盲修瞎练去。李老师当时给我讲的,我晓得他所说的话是真实话,以后读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莲池大师也是这样说的。所以闭关的人、住山的人,我们简单的讲,都是得道之人;没有得道,没有这个资格。所以从前学生去参学,寻师访道求真善知识,谁是真善知识?真善知识都非常谦虚,绝对不会说我得道了,我是真善知识,没有这个话的。他也不宣传,谁知道?所以从前参学的人,寻真善知识就到处打听,你这个地方有没有人闭关?有没有人住茅蓬?凡是住茅蓬、闭关的高人,你去请教他,这是高人,你到那个地方去参学。如果他还不通;换句话说,他就得跟你一道,我们一同去参学,你不够资格住山,不够资格闭关。住山跟闭关是什么意思?自己参学完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住山跟闭关是为了要证果的,是为这个事情,自己心地已经清净,是为了证果的。所以这个念佛人已经到了功夫成一片,这个时候勉强有资格闭关,闭关怎么?闭关更进一步证一心不乱。要是真正严格的说,这个事情应当是得事一心之后,闭关、住山证理一心不乱,这就对了,这才是真正有资格。

  经里面所讲的这些是大心菩萨明心见性,他们住在哪里?此地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人家住在实报庄严土、住在常寂光净土。弥勒是表唯识,这个寂光净土的境界,绝不是唯识学家所能够了解的,这就是示现的不认识,道理在此地!这里面的含义很深,需要细细的去体会。我一再的也是劝勉同修道友们,目的是要成佛,成佛就是成就大觉,佛者觉也,成就大觉。换句话说,在世出世间法里面决定不迷,绝不颠倒,这就是大彻大悟,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所以一切修行的重点都在一心。我们这两个月所讲的《弥陀经疏钞》,「一心不乱」这节的经文,这个经文还没讲完,你看《疏钞》里面注解的有多少。一心不乱这一句就是净土宗修学的中心问题,证得一心这才是究竟圆满;没有证得一心,都在佛门之外,没有入门。我们从一切大乘了义经典上来看,佛菩萨、祖师大德所说,真是异口同音无不如是。如果是一个人讲、两个人讲,我们怀疑;一切诸佛菩萨、一切经论都这样说,那还有什么话讲!再不相信那就没法子。此地末后这一行说:

  【良以三乘之人。只知历因长久。】

  『三乘人』,只晓得修行要历长劫,我们现在是这样的,修行要三大阿僧只劫,要无量劫,这个话也是佛在经里说的。你再看看底下:

  【不知本来成佛。】

  这句话要紧,『本来成佛』,佛在《华严》、在《圆觉》上就是这么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你现在是不是「本来成佛」?是的,这个事情千真万确一点不假。虽然我们自己本来是佛,现在还是佛,可是我们是个迷惑颠倒的佛,迷在哪里?就在一切法里面,无缘无故生起虚妄的分别执著,麻烦就出在这个地方。所以佛在《华严经》一开端就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诸佛如来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怎么每个众生都具足?只因为分别妄想而不能够证得。这一句话不就说穿了吗?换句话说,你要真正听了这句话恍然大悟,我们离分别妄想岂不就证得了吗?我们辜负佛菩萨太多,佛真是一语道破!而我们就是离不了分别妄想,一天到晚还是用分别妄想,这怎么能对得起佛菩萨?诸佛菩萨无时无刻不跟我们在一起,为什么?「本来成佛」。所以我劝同修们,除了我自己一个人之外,我们看一切人、看一切事、看一切物都是诸佛。如果我们看到这人是佛,那是菩萨,那是好人,那是坏人,我们就成不了佛,我们的本来成佛就见不到。为什么?佛心是平等心,菩提心就是佛心。所以佛心是平等心、是清净心、是慈悲心,这个三心是我们本有的,我们心本来平等,现在不平等。为什么不平等?是你迷了不平等,你在境界里起分别,你的心不平等,不分别心平等。外面境界无所谓平等、不平等!

  我们印在《无际法师心药方》后面,有一篇蕅益大师的开示,文字不多,我特别把它提出来供养大众。蕅益大师告诉我们,境缘没有好丑,就是平等的,境是指境界,缘是指人事。换句话说,境是讲器世间,缘是讲有情世间,没有好丑,好丑从哪里来?是从你心里面生。所以你要问什么叫好、什么叫丑,哪有标准?没有标准。为什么?一个人一个看法,你看这个丑,他看那个好;他看那个好,你看得丑。可见得哪有标准?没有标准!而是你自己所用的心所,不是心王,你的善心所与境缘相应,境缘就是善的;你烦恼心所与境缘相应,境缘就是恶的。境缘本来没有善恶,善恶是起於你的妄念、妄心。所以妄心去掉之后这个境缘是什么样子?清净寂灭相。我们要不去妄心,不除分别,这个境界也就无从证得。讲修行要历长劫,这个底下也说明:

  【历因修证。在报身。本来成佛。在法身。】

  可见得佛这个说法不欺骗我们,佛的讲法并不矛盾,这是从三身上说的。我们是久远劫以来,这就迷了,生生世世都在轮回里面流转,习气太深了。这个习气给诸位说,这一悟是可以断惑证真,这一悟可以破无明。无明可以破,诸位要晓得,就是习气难断,我们常讲所谓「习惯成自然」,习气难断,习气必须要在境界里头去磨炼才能够断得尽。这个破迷开悟就好像千年暗室,这个黑房子里面从来没有光线的,一片漆黑,你一盏灯点起来就照明。这一盏灯就好比开悟,黑暗的境界就好比无明,你看一灯就把无明照破。而习气佛有个比喻,好比这个瓶子装了酒,这个酒在瓶里头装了有很多年数,现在你把这个酒倒掉,瓶子洗,洗得干干净净,里面确实没有一点酒,闻闻酒瓶还有味道这叫习气。这个习气可不比那一灯就把暗室照明,所以习气要慢慢来。你看看禅宗里面修行的方法,禅宗是悟后起修,这个话给我们很深的警惕,不悟修行是盲修瞎练,悟了就好像道眼开了有了眼睛。修行是走路,有了眼睛才能辨别方向,才能认识目标,我们这个路走得很快乐,晓得一步一步接近。道眼没有开,就好比一个人瞎了眼睛,那瞎子走路危险,不认识方向、不辨别目标,一步一步去摸,摸到了险道还以为是正道。

  所以修行第一桩事情就是要开道眼,佛法的教学第一桩事情就是叫你开悟。不管是哪一宗,咱们净土宗也不例外,如果说净土宗不要开悟,那大错特错。你们去读读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江味农居士是个修净土的人。净土宗比其他宗好一点,就是它解行可以同时来进行,不像其他的宗,除了净土宗之外,任何一宗都要先开悟后修行。净土宗可以一面修行、一面求开悟,它同时而没有先后,其余的各宗是有先后,这就讲到净土的殊胜。那我们再看看净土宗这些大德,我们不说远的,远的你看初祖慧远大师,二祖善导大师,永明延寿是六祖。看看近代的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印光大师,你看看他们的文章,看看他们的学问,他哪一样不通!可见得他对於世出世间法一切通达,这是念佛人。不是说他净土宗的祖师什么都不晓得,教理都不通,谁敢讲?我们不要说过去这些的大师,就拿近代印光大师,你去看看他《文钞》,你看看他哪一样不懂,大小乘各宗各派八万四千法门,他门门都通达。我们最近讲的《弥陀经疏钞》,这是莲池大师,莲池大师要不是把世出世间法都通达,你看他的《疏钞》能写得出来吗?我们最近读的「一心不乱」这一节,你看看他所引的经论,将大小乘各宗各派的教义全都提到,一句佛号都包含。怎么个包含?人家说得头头是道,所以没有不通的!这些话都是当年李老师教给我的,他说千万不要以为老实念佛,可以把教义撇开,那是大错特错。我们细细想想,果然不错,哪一个修净土的人不是大学问!

  此地跟我们说出,『本来成佛』是讲的『法身』,历劫修行是讲的『报身』。可是诸位要晓得,报身、化身是依法身而起的作用,「法身」是体,「报身」是自受用,化身是他受用。说到这个地方,诸位必须要想到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给我们讲到三身一体,我们现前这个身体就是报身、就是法身、就是应化身。我再给诸位说,你的平等心就是法身,你的清净心就是报身,你的慈悲心就是化身,我们这一身都具备。像禅宗的大德说,我这个手像不像佛手?我这个脚像不像驴脚?这个话什么意思?上与诸佛平等,下与畜生平等,与饿鬼、地狱无有一法不平等,没有高下,没有差别,这就是法身。法是指的诸法,诸法就是身,这当然是有很深的道理在,为什么?一切诸法依正庄严,都是我们自己本性显现的影像!所以佛在《华严经》里面讲,「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为什么?都是自己一心变现之物。这个话说起来实在有些不好懂,我常常在讲席里用作梦来做比喻,如果你们把梦境想透,这个道理你能够觉悟到几分。你说我们作梦,梦里面有我们自己,梦里头也有许多人物,也有山河大地。可是你醒来仔细想想,梦里面所有的境界,是不是你自己一心变现的?全是你自己!

  你梦里头梦到好人,还是你自己变的;梦到恶人要杀害你的,还是你自己变的。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第二个人,全是你自己变现的,你要晓得这个道理。西方极乐世界是你自己变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还是你自己变的,阿鼻地狱也是你变的,饿鬼、畜生还是你变的,除了你那个一心之外,什么都没有。所以说万法唯心,佛在《华严经》教给我们「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除了你自己有什么!这是什么?这叫做法身。一切诸法都是自己变的,所以一切诸法是自己的身,法身一个。你要问什么是我的法身?你现在懂不懂?没有一法不是自己变的,没有一法不是自己身。诸位要能够悟到这个境界,你才晓得情与无情,跟我们自己这个身体是什么关系。所以从这里面悟出来之后,生出的慈悲叫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你们想想,同体的意思,无缘是无条件,为什么?一体,不是二体,它有什么条件!我们现在说迷失,不晓得这个事实的真相,不知道万法是自己,不晓得万法是唯心所变,在这里面起无量的分别执著妄想,造种种罪业,受种种苦报,叫冤枉!叫迷失了法身。下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