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纂续藏经第 61 册 No. 1154 净土指归集
净土指归集目录卷上原教门第一教藉缘兴弥陀因地三圣因地净邦殊胜诸佛护念文殊教诫与佛有缘折摄二门唯心发现四种饶益庐山结社十八大贤莲社立祖历代宗尚宗旨门第二心观为宗念佛通别四土净秽三身胜劣三辈九品六即明佛寂光有相胜妙方便心外无法无生而生生即无生净土唯心水澄月现譬如磨镜十种无碍举一全收法相门第三道有难易定散二善拣示西方二土苦乐娑婆十难净土十易皆正定聚横竖二出显密二修乘戒缓急魔佛真伪兜率胜劣永明料拣法离四执理观相应智能导行循业发现善根多少六即拣滥观慧门第四一心三观十六妙观谛观落日约心观佛尊特相好谛观白毫观粗见妙普观坐禅五方便门四教离念般舟三昧行法门第五执持圣号四种行愿礼佛忏悔晨朝十念发愿回向往生神咒道场仪式克期修证欣厌二行上品三心日用系缘睡时入观临终正念三种净业孝养父母修十善业具足众戒发菩提心读诵大乘亲近善友听闻正法十种信心一心不乱卷下证验门第六菩萨往生龙树往生远公遗迹三睹圣相智者遗诫善导功行遗民见佛声光现佛别峰行道冥司崇敬西湖结社莲华胜会御书莲社七宝华舫誓取金台焚毁仙经惟恭灭罪雄俊入冥密修净业临终见佛临终说法俸钱画佛念不间断西方公据七宝佛像绘像警迷龙舒立化独孤皇后女流往生恶辈往生灵禽往生决疑门第七难信之法净土非权辨明五惑佛语不虚正信因果自障自蔽身心虚伪淫杀相因临终业相不求胜进善人会集觉悟前非十种障难疑城退堕十念往生少善不生二乘不生辨明圣号十二如来像即真身斋房设像顿渐二修以理夺事四种情执谈空得失反经非圣失于迟暮为小失大不修十失永无魔事般舟三力师子筋弦舟石不沉举念即生如镜现像愿力强牵求佛加护斥谬门第八背宗失旨谬执偏空疑深障重诳妄说法未得谓得胎息邪论默照邪禅长生秘诀拨无因果自甘涂炭指广门第九法华授记华严结归般若念佛仁王观佛宝积十心情想升沉起信结归天亲造论论释十疑临终设像茶毗十念古今着述劝修门第十慈云劝修校量功德妙观功深永无退转高声念佛礼佛功德现生获福为僧念佛富贵学道众善相资劝修利益因循误事当思身后预备不虞功在纯熟十种胜利
净土指归集目录
No. 1154
净土指归集卷上
吴郡北禅寺沙门 大佑 集
○原教门第一
西方大圣人。以一大事因缘。出兴于世。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由机分利钝故。四十余年三百余会。随机演教。大小偏圆不同。皆为一乘之法而作方便。灵山开显。咸归一实。而本怀斯畅。三世诸佛出世度生莫不咸然。而求其至简至易。俾初心凡夫。顿悟上乘。速登不退者。无若乎净土法门之径且要也。盖尝论之。众生佛性。本来成现。不由他教。无上菩提。本自有之。不因修得。然迷情深重。沦坠永劫。若不值遇诸佛菩萨善友知识为之开示方便。则何由了生死而入佛慧者哉。爰自法藏比丘值世自在王佛发四十八愿。此念佛三昧。肇兴之于尘点劫前。故弥陀今见于清泰。迦文宣示于竺干。恒沙如来广舌赞扬于十方国土。为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教法之传。其来尚矣。若夫东晋远公。结社于庐山。特发挥先佛之遗训耳。故曰虽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是知诸佛菩萨因地修行。同修此法。果位度生。同说此法。夫欲了生死大事。游诸佛性海者。何莫由斯道焉。
教藉缘兴
天台智者大师观无量寿佛经疏序云。夫乐邦之与苦域。金宝之与泥沙。胎狱之望华池。棘林之比琼树。诚由心分垢净。见两土之升沉。行开善恶。睹二方之粗妙。喻形端则影直。源浊则流昏。故知欲生极乐国土。必修十六妙观。愿见弥陀世尊。要行三种净业。然化因事渐。教藉缘兴。是以阇王杀逆。韦提哀请。大圣垂慈。乘机演法。曜玉相而流彩。耸珍台而显瑞。虽广示珍域。而宗归安养。使末俗有缘。遵斯妙观。落日悬鼓。用标送想之方。大水结冰。实表琉璃之地。风吟宝叶。共天乐而同繁。波动金蕖。将契经而合响。观肉髻而瞻侍者。念毫相而睹如来。及其瞑目告终。上珍台而高踊。文成印坏。坐金莲而化生。随三辈而横截。越五苦而长骛。可谓微行妙观至道要术者哉。
弥陀因地
无量寿经云。过去久远劫前。有佛出世。名曰锭光。次名光远。次名龙音。如是次第。至五十三佛。名世自在王。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弃国出家。号法藏比丘。佛为广说二百一十亿佛刹庄严人天善恶国土粗妙种种不同。法藏闻已。皆悉睹见。发大誓愿。设我得佛。国中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云云)。法藏比丘发如是等四十八愿已。大地震动。天雨宝等。一向专志。庄严佛土。安立众生。住于无上正真之道。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安乐世界。众宝严净超十方界。无有须弥日月大海。不寒不热。时常调适。皆是如来往昔大愿之所成就。
三圣因地
悲华经说。往昔恒河沙劫。有转轮王。名无诤念。王四天下。王有大臣。名曰宝海。是梵志种。而生一子。相好具足。出家成佛。号宝藏如来。为王说法。王及千子请佛供养。满二百五十岁。佛入三昧。放大光明。现十方世界。或净或秽。佛从定起。王白佛言。何故世界有净不净。佛言。菩萨以愿力故。取清净土。离于五浊。复有菩萨。以愿力故。取不净国。王言。我今发愿。愿成佛时。国中无三恶道。皆真金色。种种庄严。佛告王言。汝于西方。过一恒河沙阿僧只劫。是时世界转名安乐。汝当作佛。号无量寿如来。尔时佛复告第一不眴太子。今当号汝为观世音。无量寿佛般涅盘后。当成佛道。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又告第二尼摩太子。次当作佛。号善住功德宝王如来。汝以愿力。取清净土。复号汝为得大势至。
净邦殊胜
柳子厚净土院记云。中州之西数万里。有国曰天竺。释迦牟尼如来示现之地。彼佛言。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曰极乐。佛号无量寿如来。其国无有三毒八难。众宝以为饰。其人无有十缠九恼。群圣以为友。有能诚心大愿。归心是土者。苟念力具足。则往生彼国。然后出三界之外。其于佛道无退转者。其言无所欺也。
张抡御书莲社记云。臣尝读天竺书。知有所谓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者。光明无量。寿命无量。始享国履位。捐去弗居。超然独觉。悟心证圣。以大愿力。普度一切。其国悉以众宝庄严。曲尽华好。地皆黄金。无山川丘谷之险。气序常春。无阴阳寒暑之变。无饥寒老病生死之苦。无五趣杂居之浊。用是种种神通方便。现希有事。善导众生。众生忻乐起信。于日用中能发一念。念彼佛号。即此一念。清净纯熟。融会真如。同一法性。幻身尽时。此性不灭。一刹那顷佛土现前。如持左契以取寓物。
诸佛护念
阿弥陀经云。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閦鞞佛。如是南西北方上方下方悉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人等。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菩提○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总十六字。是本经题目。什师隐略。在六方后。而用佛号为题。以弥陀名号众所乐闻故。唐奘三藏重译。名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摄受即护念也。而具有十方诸佛言。闻是经典。如说行者。必为如是住十方面十殑伽沙诸佛世尊之所摄受。一切定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
文殊教诫
唐大历间。法照法师因礼五台。文殊为现大圣竹林寺。照入讲堂。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万菩萨众围绕说法。照作礼请问。末代众生智识浅陋。佛性心地无由显现。未审修何法门。最为其要。文殊曰。汝所请问。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如念佛。我于过去。因念佛故。得一切种智。照又问曰。当云何念。文殊曰。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愿力难思。汝当系念。无令间断。命终决定往生。说已为照摩顶。照闻喜跃。在处大兴念佛法门。德宗来迎入内。教宫人念佛。法道大振。
与佛有缘
香山居士曰。谛观此娑婆世界微尘众生。无贤愚。无贵贱。无幼艾。有起心归佛者。举手合掌。必先向西方。有怖厄苦恼者。开口发声。必先念阿弥陀佛。又范金合土。刻石织纹。乃至印水聚沙童子戏者。莫不率以阿弥陀佛为上首。不知其然而然。由是而观。是彼如来有大誓愿于此众生。此众生有大因缘于彼国土明矣。不然者。三方四维过现未来诸佛多矣。何独如是哉。
折摄二门
牧庵忠禅师南岳山弥陀塔记。其略曰。伟哉觉皇之道。有折摄二门。调机济物。故释迦现秽土以折之。令起厌苦之念。弥陀现净土以摄之。俾发欣乐之志。秽土者。丘陵坑坎之高低。刀兵饥疫之苦恼。净土者。宝池金地之庄严。法喜禅悦之安乐。故天台云。诚由心分垢净。见两土之升沉。行开善恶。睹二方之粗妙。以此言之。则知净秽在此。而不在彼也。体正观之者。达彼刀兵等苦。是亦逆化之一端也。然履兹痛恶。而凡情迷梦。犹尚以苦为乐。倒置之甚。亦可悲哉。或曰。忻净厌秽。取舍未忘。岂圣人以二见之道化人耶。曰。经不云乎。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群生。盖炽然忻厌。而不见有忻厌之相。斯为得矣。
唯心发现
无功居士曰。极乐去此十万亿刹。凡夫命终顷刻即至者。盖自心本妙耳。故楞严云。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以此推之。当命终时。染浊缘离。故娑婆当处幻灭。清净缘合。故极乐当处幻生。此灭彼生。间不容发。亦何顷刻之可论乎。抑见终日取舍而未尝取舍者矣(自信录)。
四种饶益
慈云忏主云。大觉世尊。以四种法。度诸众生。一者示现相好。令观察者发菩提心。二者示现说法。令得闻者开悟入道。三者示现化事。令见闻者获诸法利。四者名号流布十方。令其闻者执持系念。罪灭善生。而得度脱。
庐山结社
灵芝照律师曰。弥陀教观。载于大藏。不为不多。然佛化东流。数百年间。世人殆无知者。晋远法师居庐山东林。神机独?。为天下倡。凿池栽莲。建堂立誓。专崇净业。号白莲社。当时名僧巨儒不期而自至。慧持道生。释门之俊彦。鐂遗民雷次宗。文士之豪杰。皆服膺请教。而预其社焉。是故后世言净土者。必以东林为始。
十八大贤社主东林辨觉大师慧远西林觉寂大师慧永罽宾沙门佛陀耶舍(此云觉明)天竺沙门佛陀?陀罗(此云觉贤)东林普济大师道生雁门法师慧持法师僧睿昙常昙顺昙诜道昺道敬彭城刘遗民仲思豫章雷次仲伦雁门周续之道祖南阳张野莱民南阳张诠秀硕南阳宗炳少文
莲社立祖
石芝晓法师曰。莲社之立。既以庐山远公为始祖。数百年来。继此道者。代不乏人。莫不仰体佛慈。大启度门。异世同风。皆众良导。传记所载。诚不可掩。故历代之纪述者录之。而为继祖焉。
一长安光明法师。讳善导。二南岳般舟和尚。讳承远。三云峰五会国师。讳法照。四新定台岩法师。讳少康。五永明智觉禅师。讳延寿。六昭庆圆净法师。讳省常。七长芦慈觉禅师。讳宗赜。
历代宗尚
真歇云。佛佛授手。祖祖相传。唯此一事。更无余事。释迦老子住世七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独于净土之教。谆谆屡说而不已。得不以是为超凡入圣之捷径乎。庐山法师十八大贤百二十三人。俱留瑞应。具载方册。历代诸师着述净土传记净业之文。无非祖圣遗诰。浅深工拙。片言只字。同归于善。天台智者大师悟法华三昧。说己心所行曰。一心三观。直示一心。当处即空。全体即假。亦空亦有。非空非有。不可凑泊。不容拟议。心路绝处。即名为佛。故净土之教。至于天台。其说大备。昭昭然。犹揭日月而耀太虚也。
○宗旨门第二
世或以念佛往生为难乎。使愚夫愚妇执持圣号。谛信而不疑。无不得生者。或以为易乎。非夫宿植深厚。洞达玄旨。不滞于偏小者。莫窥其阃奥。大本经说。疑心修善。不了佛智。生彼胎宫。寿五百岁。不见三宝。而上品生因。实在乎解第一义。故知明宗得旨。乃万行之前导。修净业者。其可缓哉。
心观为宗
此经心观为宗。实相为体所言佛说观无量寿佛者。佛是所观胜境。举正报以收依果。述化主以包徒众。观虽十六。言佛便周○四明尊者妙宗钞释曰。经以观佛而为题目。疏今乃以心观为宗。此二无殊。方是今观。良以圆解全异小乘。小昧唯心。佛从外有。是故心佛其体不同。大乘行人知我一心具诸佛性。托境修观。佛相乃彰。今观弥陀依正为缘。熏乎心性所具。极乐依正。由熏发生。心具而生。岂离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终日观心。终日观佛。是故经目与疏立宗。语虽不同。其义无别。又应须了。若观佛者。必须照心。若专观心。未必托佛。如一行三昧。直观一念。不托它佛而为所缘。若彼般舟。及此观法。发轸即观安养依正。而观依正不离心性。故曰心观。须知此观不专观心。内外分之。此当外观。以由托彼依正观故。是以经题称为观佛。若论难易。今须从易。法华玄云。佛法太高。众生太广。初心为难。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观心则易。今此观法。非但观佛。乃据心观。就下显高。虽修佛观。不名为难。是知今经心观为宗。意在见佛。故得二说义匪殊涂。又应了知。法界圆融不思议体。作我一念之心。亦复举体作生作佛。作依作正。作根作境。一心一尘。至一极微。无非法界全体而作。既一一法全法界作。故趣举一。即是圆融法界全分。既全法界。有何一物不具诸法。以一切法一一皆具一切法故。是故今家立于唯色唯香等义。若其然者。何故经论多以一心为诸法总。立观境耶。良以若观生佛等境。事既隔异。能所难忘。观心法者。近而复要。既是能造。具义勿彰。又即能观而为所照。易绝念故。妙玄云。三无差别。观心则易。纵观他境。亦须约心。此经正当约心观佛也。
念佛通别
妙宗云。毗卢遮那遍一切处。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所谓众生性德之佛。非自非它。非因非果。即是圆常大觉之体。故起信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常住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故知果佛圆明之体。是我凡夫本具性德。故一切教所谈行法。无不为显此之觉体。故四三昧通名念佛。但其观法为门不同。如一行三昧。直观三道显本性佛。方等三昧则兼诵咒。法华兼诵经。观音兼数息。觉意历三性。此等三昧历事虽异。念佛是同。俱为显于大觉体故。虽俱念佛。而是通涂。显诸佛体。若此观门及般舟三昧。托彼安养依正之境。用微妙观。专就弥陀。显真佛体。虽托彼境。须知依正。同居一心。心性遍周。无法不造。无法不具。若一毫法。从心外生。则不名为大乘观也。
四大净秽
观经疏云。此经以心观净则佛土净。而为宗致。四种净土。谓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也。各有净秽。五浊轻重。同居净秽。体析巧拙。有余净秽。次第顿入。实报净秽。分证究竟。寂光净秽。娑婆杂恶。荆棘瓦砾。不净充满。同居秽也。安养清净。池流八德。树列七珍。次于泥洹。皆正定聚。凡圣同居。上品净土也。方便有余者。修方便道。断四住惑。故曰方便。无明未尽。故曰有余。智论云。出三界外有净土。声闻辟支佛出生其中。受法性身。非分段生。就中复有利钝。故论净秽也。实报无障碍者。行真实法。感得胜报。色心不相妨。故言无障碍。纯菩萨居。无有二乘。仁王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华严云。无量香云台。即其土净妙五尘。就中次第顿入。更论净秽也。常寂光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是三点不纵横并别。名秘密藏。诸佛如来所游居处。真常究竟。极为净土。分得究竟。上下净秽耳。故以修心妙观。能感净土。为经宗也○妙宗曰。大乘之法。其要在心。心具易知。色具难解。故观自观它。皆修心观。今观净土。须求于心。心能具故。心能造故。心垢土垢。心净土净。此犹通示。未是的论。的在一心。顿修三观。此观观于安养依正。毕竟清净。名心观净。此观能令四佛土净。如是方为此经宗致○此经本为韦提希。厌同居秽。求同居净。故谈妙观。观彼依正。三观若成。粗垢先落。非有余净。更生何处。须知正为生同居净。故说三观。良由观妙能破三惑。不独感于同居净土。随其惑断浅深之处。自然感得有余等三。如病须药。本为身安。求得仙方。修合服之。不但身安。兼能轻骨。身安可喻生同居净。轻骨可喻感上三土。只是一药效乃深胜。如一妙观能净四土。
三身胜劣
妙宗云。所言佛者。究竟觉也。理智既极。始本两忘。无相无名。不可说示。为众生故。乃顺世间立名立相。言佛本无身寿量者。但无有相随情之三。非无性具微妙身等。是故真佛究竟一切净秽法门。若一向无。何异小乘所诠真理。故真无俗有。真有俗无。皆顺悉檀。不可偏执。如谷答响。大小随声。如鉴现形。妍丑在质。依于事识。但空见故。唯属无常。若依业识不空见者。即此无常全体是常。常身无量。通应三土。无常有量。但应同居。盖实报机分证。方见他受用身方便土。人唯禀别圆。所见佛相。小有优降。然匪生身。悉是报佛。若同居土。具四教机。禀别圆者。能见报佛。故法华明常在灵山。华严说法尽未来际。及诸大乘。即于应相见是法性尊特之身。
三辈九品
无量寿经云。十方众生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是人命终。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生宝华中。住不退转。其中辈者。发菩提心。愿生彼国。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其人临终。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其下辈人。欲生彼国。发菩提心。若闻深法。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天台观经疏曰。此经九品。为令识位上中下。即大本三辈也。孤山刊正记曰。大本三辈。但齐观经六品。以彼二辈纯明善行。不及恶人故也。灵芝谓。大本三辈皆曾发心。可对观经上品。中下二品则非所对。况复行因与今全别。草庵辅正解曰。天台以今经九品。会同大本三辈。乃约位次相同。不约行因发心之相也。
六即明佛
妙宗云。一切诸法无不是佛。迷故不知。故圆实教不顺迷情。直是一切皆是佛法。世间相常。众生是佛。不禀教者。但有理是。全不知是。若闻此教。于名知是。若入五品。于观知是。入十信者。相似知是。四十一位。分真知是。若登极果。究竟证知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法界无外。摄法不违。诸佛众生色心依正。同一觉体。此身湛寂。如鉴无情。形对像生。山毫靡间。
寂光有相
妙宗云。经论中言。寂光无相。乃是已尽染碍之相。非如太虚空无一物。良由三惑究竟清净。则依正色心究竟明显。故大经云。因灭是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仁王称为法性五阴。亦是法华世间相常。大品色香无非中道。是则名为究竟乐邦。究竟金宝。究竟华池。究竟琼树。又复此就舍秽究尽。取净穷源。故苦域等判属三障。乐邦金宝以为寂光。若就净秽平等而谈。则以究竟苦域泥沙而为寂光。此之二说。但顺悉檀。无不圆极。问。佛无上报是即理之事。可论金等。究竟寂光是即事之理。岂有金等。若其同有。事理既混。如何分于二土义耶。答。佛无上报是究竟始觉。上品寂光是究竟本觉。始本既极。岂分二体。应知二土纵分事理。实非有无。岂真善妙有而非理耶。秘藏之理岂同小空。故此事理二名一体。以复本故。名无上报事也。以复本故。名上寂光理也。故妙乐云。修得四德。本有四德。二义齐等。方是遮那身土之相。况净名疏显将寂光为佛依报。故知定执报土。有金宝等。寂光定无。斯乃迷名。全不知义矣。
胜妙方便
四明尊者云。言极乐之界。盖觉皇之示权者。经论既以净土之教为胜方便。验知是如来善巧权用也。但权名不局。实理亦通。是要甄分。方知去取。体外之权须破。体内方便须修。离事之理则粗。即权之实方妙。故小乘无他佛之说。大教有刹海之谈。盖心性遍周法界无外。理极故令事广。华大故省池深。刹如帝珠出现。重重无尽。方显寂光之理。身类天馔感报。彼彼不同。乃表遮那之性。岂应极乐不预唯心。故如来藏中。七大具足。随缘发现。应量而知。既能彰地狱天宫。岂不造秽邦净国。本性虽具。由心发明。弥陀以无缘之慈。取极乐之土。释迦以乐说之辩。示往生之门。斯皆善巧之权方。摄彼沉沦之品汇。令惧退转者不退。使不善观者能观。净土权相盖多。今具略论此二。故起信论云。初学大乘正信。以在此土不常值佛。惧谓信心缺缘退失。当知如来有胜方便。令其不退。但当专念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真如法身。必生彼国。住正定故。专念真如法身者。岂异大乘正信。以依彼佛为境故。能牵生净方。斯是如来权巧也。又观无量寿佛经云。凡夫心想嬴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其得见。此盖释迦神力。弥陀愿心。若有谛观。必能睹见。斯亦觉皇异妙方便也。此之权巧方便。既约圆论。即与法华微妙方便。无二无别。故诸天及人。声闻缘觉。事度菩萨。渐修大士。充满世间。数等河沙。尽思度量。不能知觉。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圆信圆解。方能造修(答杨文公书)。
心外无法
慈云忏主云。或曰净土在心。何须外觅。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岂用迢然求生他方净土耶。释曰。子又不善心土之义也。将谓我心局在方寸。便见西方夐在域外。苟如此者。又云何说心净则佛土净耶。华严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佛法既遍。心法亦遍。若各有方面。何谓无差。又云。游心法界如虚空。虚空岂有分隔。若了一念心遍。一尘亦遍。十万亿刹。咫步之间。岂在心外。世人若谈空理。便拨略因果。若谈自心。便不信有心外诸法。岂唯谤法。亦谤自心。殃坠万劫。良可痛哉。
无生而生
长芦赜禅师曰。夫以念为念。以生为生者。常见之所失也。以无念为无念。以无生为无生者。邪见之所惑也。念而无念。生而无生者。第一义谛也。是以实际理地不受一尘。则无诸佛之可念。无净土之可生。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则总摄诸根。盖有念佛三昧。还源要术。示开往生一门。所以终日念佛。而不乖于无念。炽然往生。而不乖于无生。故能凡圣各住自位。而感应道交。东西不相往来。而神超净刹。此不可得而致诘也。
生即无生
灵芝大智律师弥陀经疏。问云。达法本空。心净土净。何须念佛求生净土。答。若真达理。语默皆如。不碍修持。何妨念佛。若贬念佛。未是达人。何故然耶。既达法空。则不住于相。既常念佛。则不滞于空。超越二边。从容中道。念念契合弥陀法身。声声流入萨婆若海。临终决定上品上生。岂非心净佛土净乎。故十疑论云。智者炽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是真无生。非谓生外别有无生也。净名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群生。此之谓也。
净土唯心
欲达唯心净土。先了诸法互融。世人不解。遂执方寸之心为净土。以经中佛说国土庄严。悉是表显。皆无实法。自招谤法之咎。须知心外无法。故曰唯心。经云。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十方诸佛九界众生色心依正。至于一尘一毛。随举一法。皆百千灯中之一灯也。行人一念。如在东一灯。弥陀净土。如在西一灯。以其光遍满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心外无土。土外无心。此即事之理。唯心净土也。以无坏无杂故。此灯彼灯不相混乱。心自是心。佛自是佛。净土自是净土。即此土众生。念彼土之佛。而求往生。此即理之事。西方净土也。虽分事理。实非两途。若局于西方。而不达唯心。则得事失理。虽未能称理。佛神力故。亦得往生。虽居下品。亦无退转。若局自心而不求西方。则事理俱失。以不求生故。不得往生。此失事也。以不知心外无法故。定执方寸为心。昧心法圆融之旨。此失理也。
水澄月现
无为居士杨次公曰。大愿圣人从净土来。来实无来。深心凡夫往净土去。去实无去。彼不来此。此不往彼。而其圣凡会遇两得交际者何耶。弥陀光明。如净满月。遍照十方。水清而静。则月现全体。月非取水而遽来。水浊而动。则月无定光。月非舍水而遽去。在水则有清浊动静。在月则无取舍去来。故华严解脱长者云。知一切佛犹如影像。自心如水。彼诸如来不来至此。我不往彼。我若欲见安乐世界阿弥陀如来。随意即见。是知众生注念。定见弥陀。弥陀来迎。极乐不远。乃称性实言。非权教也(决疑集序)○天衣怀禅师室中问学者云。若言舍秽取净。厌此欣彼。则是取舍之情。众生妄想。若言无净土。则违佛语。修净土者。当如何修。众无语。复自答云。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又云。譬如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绝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
譬如磨镜
经云。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古镜埋尘。虽光明本有。必因磨而后显。此修成义也。虽因磨显。全是本有。不从外来。此性德义也。若定执光明本有。不因磨得。则埋尘古镜。应能鉴物。执自然之过也。若定执因磨而得。则磨砖亦应成镜。执因缘之过也。经曰是心作佛者。约修德而说。言众生虽有本觉之体。必因始觉之功。而后证得也。是心是佛者。约性德而说。言众生佛性虽由修证而显。全是性德本有。不从他得也。
十种无碍
即心观佛。托境显性。心心绝待。法法全真。有不达者。横生疑谤。故有执内心是佛而不许外求者。执自己之佛而不须他佛者。执诸法皆空而不信有佛者。执一切现成而不假修证者。但是不遵圣教。不达理体。随有所执。皆成邪见。拨无因果。纵任妄情。认砾为金。蒸砂作饭。今以十种无碍。显净土之圆融。荡涤执情。发明正信。
一心境一如。行人一念是能观之心。弥陀净土是所观之境。以心外无法故。诸佛净土全是自心。以法外无心故。此心全是诸佛法体。心境叵得。心境宛然。互泯互存。绝思绝议。故经云。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二修性不二。唯心净土。是本具之理。全修在性也。发愿往生。是随缘之事。全性成修也。以修性不二故。诸佛净土虽本来成现。必由净业成就乃可往生。故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三因果理同。以众生诸佛同一体故。诸佛已悟。众生在迷。迷悟虽殊。性常平等。是故念佛者。即是念一切众生之本性。故经云。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四真俗双泯。诸法本空。纤尘叵得。随缘建立。法法宛然。以一切法空故。心佛叵得。以一切法假故。心佛宛然。以一切法中故。心佛不二。非有非空。绝思绝议。故经云。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来宿愿力故。有忆想者。必得成就。又经云。色身非是佛。音声亦复然。亦不离色声。见佛神通力○五依正互融。国土庄严依报也。佛及菩萨正报也。一心具一切刹。一一微尘现一切佛及九界众生。以体性本同故。是故落日及冰国土庄严。唯心发现。水鸟树林皆演妙法○六胜劣同体。诸佛法身从真起应。如镜现像。妍丑在机。如水起波。随风大小。由机有利钝故。应有胜劣。而法身之体。本来不动。故经云。阿弥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七一多相即。一即多故。一心一尘遍一切佛刹。多即一故。一切佛刹全在一心一尘。为令心专一故。易成就故。故令专念一佛。而一佛即一切佛。故经云。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八广狭自在。以十方法界不离一微尘故。一尘至微。量同法界。佛刹虽广。不离一尘。十万遐程。不逾方寸。故经云。阿弥陀佛去此不远。如于镜中自见面像○九古今无间。以三际不离一念故。前际不可得故。无过去后际不可得故。无未来中际不可得故。无现在以世相迁流本常住故。经云。观彼久远。犹若今日。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十寂用无碍。谓炽然在用。不动本际。如水起波。波全是水。净名云。不起灭定。现诸威仪。易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即寂而用。故舍秽究尽。取净穷源。用而常寂。故虽有取舍。而实无取舍是。故炽然。念佛与无念等。炽然往生与无生等。于无见处不碍见佛。于无生处任运往生。以圆顿行人语默动静一切时中皆如实际故。经云。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此之谓也○如上十种无碍法门。并是圣教明文。金口所说。了达斯旨。于无碍法。犹尚不着。何况随世妄情而生执着耶。如斯念佛。无念而念。念而无念。念他方佛即是念自己佛。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生一净土即是普生一切诸佛净土。而无所生也。
举一全收
真歇了禅师曰。或曰。唯心净土。人人本具。何不直下承当。反求之于十万亿刹之外耶。答曰。若会得唯心净土。岂但十万亿国微尘刹土亦未为远。岂不见普贤菩萨于一毛孔中行一步过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李长者云。无边刹海。自他不隔。于毛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故。弥陀世尊直示心中之一佛耳。若指心之全体。不但唯心净土地狱天宫唯心所现。经曰。十方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又曰。既是圆融无碍。如何定指西方。答曰。只为法界圆融故。法法不离本位也。极乐遍在一切处。乃举一全收也。如帝释殿千珠宝网。千珠光影咸入一珠。一珠光影遍入千珠。虽珠珠互遍。而此珠不可为彼。彼珠不可为此。参而不杂。离而不分。虽一一遍。亦无所在。弥陀净土即千珠之一。十方国土一一皆十珠之一。三乘人天。地狱鬼畜。一一无非千珠之一。圣人善巧方便专念阿弥陀佛。乃千珠直示一珠。见一佛即见十方诸佛。亦见九界众生微尘刹海十世古今一印顿圆无余法矣。
○法相门第三
诸佛所证。唯一理而已。究而言之。理尚叵得。而法相何有焉。虽然亦一往之语耳。祖师曰。性虽是一。而无定一之性。故使三千色心。相相宛尔。昧者不达。执一理而破差别者有焉。是亦拨波而求水也。若知差别即一理。一理而不碍差别。如大福人执石成宝。何所择焉。经曰。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此之谓也。
道有难易
龙树菩萨毗婆沙论云。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难行则久乃可得。是堕声闻缘觉地者。或有勤行精进。以信方便易行疾至。应当念佛。称其名号。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必定得阿耨菩提。是故常应忆念。偈曰。
若人愿作佛 心念阿弥陀 即得为现身
故我皈命礼 若人欲疾至 不退转地者
应以恭敬心 执持称名号 若人种善根
疑则华不开 信心清净者 华开则见佛
十疑论云。难行道者。在五浊恶世。求阿毗?致。甚难可得。略说有五。一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无赖恶人破他胜德。三颠倒善果能坏梵行。四声闻自利障于大慈。五唯有自力。譬如跛人步行。一日不过数里。易行道者。谓信佛教念佛三昧。乘阿弥陀佛愿力。摄持决定往生。如人水路行船。须臾千里。亦如劣夫从转轮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轮王力也。
定散二业
天台大师观经疏云。根有利钝。行有定散。观佛三昧名定。修余善业。说以为散。散善力微。不能灭除五逆。大本就此。故云不生。此经明观。故得往生。山堂彦伦法师云。诸大乘经劝生净土。因通二种。一定二散。定谓即心观佛。想彼西方依正主伴。唯心本具。当处皆空。全体即假。二边叵得。中道不存。三谛圆融。一心具足。故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乃至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此是如来亲示。唯心三昧。圆常观体。了彼净土。依正色心。悉我自心。性具功德。即境为观。心外无佛。性外无土。观之不已。证无生忍。二者散善。用纯实心。信有西方。一心不乱。系念弥陀。一日七日声声不绝。念念无间。经云。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临命终时。佛及圣众现在其前。唯事想彼国。但无三观。名散善耳。故三种净业回向愿生。咸登极乐。若定若散。利根钝根。皆净土因。咸趣无生。永无退转。
拣示西方
此方儒典。以佛为西方大圣人。言释迦出天竺国。而教流中夏也。在昔法显玄奘往西天求法。皆指五天竺国而言。或云乾笃印度。梵音赊切也。居阎浮之中汉地在阎浮东。偏但相去数万里耳。阎浮在须弥海南。兼余三洲。为一四天下一世界也。如是千四天下名小千世界。千小千世界名中千世界。千中千世界名大千世界。总是娑婆化境。为一佛土。若经典所言极乐世界。在娑婆世界之西。过十万亿佛土。一佛土者大千世界也。彼极乐国。梵语须摩提。华言安养。或云清泰。弥陀在彼现在说法。修净业人。发愿往生。即此处也。虽远在十万亿刹之外。而不离自心。佛神力故。一念即生。实不远也。世之学佛者。不谙此说。皆言。西方去此十万余里。但指天竺国耳。加以八千乃无稽之言。唯柳子厚白乐天记文。言之颇详也。
二土苦乐
无为居士曰。一切众生未悟正觉。处大梦中。六道升沉未尝休止。诸天虽乐。报尽相衰。修罗方瞋。战争互胜。旁生飞走。啖食相残。鬼神幽阴。饥渴困逼。地狱长夜。痛楚号呼。得生人趣。固以为幸。然而生老病死众苦婴缠。唯是净方更无诸苦。莲苞托质。无生苦也。寒暑不迁。无老苦也。身非分段。无病苦也。寿命无量。无死苦也。无父母妻子。无爱别离也。上善人聚。无怨憎会也。华裓香食珍宝受用。无求不得。无穷困也。观照空寂。无蕴苦也。悲济有情。欲生则生。不住寂灭。非二乘也。智照生死。得不退转。非凡夫也。三界荡然。譬如四裔。丘陵坑坎。秽腐所积。溪壑阻绝。孰为津梁。乃有狂人。迷路于此。恶兽魑魅。恼害杂居。刀兵水火。或时伤暴。风霜霹雳。凌厉摧慑。罔知城域可以庇覆。饮食衣服未或充足。甘受是苦。不求安乐。有佛释迦。是大导师。指清净土。是安乐国。无量寿佛是净土师。尔诸众生但发诚心。念彼佛号。即得往生。若生彼土。则无诸恼。不闻知者。固可哀怜。
娑婆十难
慈云云。五浊得道为难。净土修行则易。今以娑婆十难净土十易。而拣示之。十难者。一不常值佛。三界险道。佛为导师。众生业重。生不值佛。释迦已灭。弥勒未生。贤圣隐伏。邪法增炽故。二不闻说法。像季浇漓所有言说。惟谈外道邪恶之论。不闻正法故。三恶友牵缠。邪恶伴侣。希求利养。扇惑行人。堕恶道故。四群魔恼乱。九十六种外道恶人坏乱正法。使修行者不成就故。五轮回不息。循环六趣。如汲井轮无休息故。六难逃恶趣。往来三界。随业受报。虽生天上。未免沦坠故。七尘缘障道。汩没尘劳。为出世法之障碍故。八寿命短促。人生百岁。夭横者多。光阴迅速。菩萨大道难成办故。九修行退失。此土修行断见思惑。方能不退。初心行人未免退堕故。十尘劫难成。如大通佛世闻法之徒。退大执小。经尘点劫。住声闻地。虽涉长时。未成大道故。
净土十易
净土十易者。一常得见佛。无量寿佛成道以来。经十大劫。常住不灭故。二常闻法音。佛及菩萨树林水鸟常宣妙法故。三圣贤会集。观音势至为其胜友。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故。四远离魔事。虽有天魔。皆护佛法。令修行人速成就故。五不受轮回。莲华化生。无复轮转生死苦趣故。六永离恶道。彼佛国土无三恶道。名字尚不闻故。七胜缘助道。琼楼玉殿。珍衣美馔。皆为助道之资具故。八寿命无量。众生寿量。与佛齐等。人天凡夫尽其智力。莫知其数故。九入正定聚。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致。无退转故。十一生行满。常随佛学。一生常得无上菩提故。
皆正定聚
妙宗云。此土博地凡夫。属邪定聚。发心修行。未得不退者。属不定聚。已得不退者。属正定聚。若生安养。不论高下五逆罪人。临终十念。得往生者。亦得不退。故云皆正定聚。
横竖二出
桐江法师论横竖二出。竖出者。谓三乘行人依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历涉地位。如取科第。须有才学。如历任转官。须有功效。横出者。念佛求生净土。如人荫叙。功由祖父。他力不论学问有无。又如覃恩普转。功由国王。不论历任。浅深于横出中。有定散二善故。善导立专杂二修杂修者。谓散漫修诸善业。回向庄严也。专修者。身须专礼阿弥陀佛。不杂余礼。口须专称阿弥陀佛。不称余号。意须专想阿弥陀佛。不修余观。若专修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若杂修者。千百人中。不得一二。今见世人。有日礼弥陀三千拜者。日课弥陀十万声者。有昼夜习坐专想弥陀者。并有感应。斯可验矣。
显密二修
诸佛法藏。有显有密。显谓十二部经三藏圣教。密谓坛场作法诵持秘咒。决取神效。如净土法中往生神咒等是也。大藏衡字函。有无量寿观行仪轨一卷。金刚手菩萨说无量寿陀罗尼。坛法依法修习者。往生上品。证入初地。并无量寿如来心咒根本咒拳印真言等。洎诸部秘密。大悲尊胜等咒。功德甚多。如经所说。修净业人。依法诵持。皆生乐土。
乘戒缓急
大涅盘经云。于戒缓者。不名为缓。于乘缓者。乃名为缓。戒谓止恶行善。乘谓解第一义。缓者怠墯。不精进也。祖师于此立四料简。一戒急乘缓。以戒急故。生人天中。如箭射空。力尽还坠。以乘缓故。虽闻大法。如聋若哑。二乘急戒缓。以戒缓故。生恶趣中。以乘急故。常闻大法。如华严会上八部鬼神是也。经云。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三乘戒俱急。则生人天中。而常闻大法。四乘戒俱缓。则堕三恶道。而永不闻法。观二部大乘之意。则知以闻法得旨为难。戒善特助道耳。故曰。宁可学提婆达多常处地狱。不愿如郁头蓝弗暂得生天。学大乘者可不审乎。
魔佛真伪
樝庵法师引大集经云。断集谛是降烦恼魔。知苦谛是降阴魔。修道谛是降天魔。证灭谛是降死魔。涅盘经云。佛去世后。五百岁中。魔道渐兴。坏乱佛法。然火就燥。水就湿。邪不干正。一生之中。以淳净心。坚固谛信。至诚礼诵。悔过发愿。吾知此人。若身若心。则与弥陀气类交接。智论云。如风吹树。势向西倾。及其倒时。必从西偃。设使愿力微薄。罪业深重。临终相现。称佛求救。以佛力故。魔无能为。若彼行人多杂魔业。倚恃佛法。邀名射利。外现清白。内唯臭腐。诈伪欺罔。吾我自高。截他人千尺之长为半分。扬自己一勺之水为万斛。此人气分。与魔交接。命终之日。不堕恶道。得生魔宫。斯亦幸矣。当知万法唯心。心净佛迎。心垢魔接。于理易晓。何须致疑辨魔。佛之真伪。唯教眼明白者识之。悠悠之徒。命终之时。风刀解体精神霍乱。怕怖慞惶。又何暇辨魔佛之真伪哉。世有贪慢溢腹。是非填膺。平居之时。四魔之中。三不能识。临终之际。恐落魔宫。口言降天魔。而心存坐脱之法。愿于豪贵家。托生为人。一何可笑。
兜率胜劣
弥勒菩萨一生补处。当来成佛。现居兜率内苑。说法度人。上生经说。行众三昧。深入正定。乃可得生。更无方便接引之义。兜率是欲天。诸天彩女爱着五欲。耽玩不舍。此娑婆界释迦在日。舍卫城中。三亿人家。不见不闻。况余国耶。弥勒下生亦复如是。不如弥陀净土无恶道女人。常闻法音。速登不退。十疑论说。西域有三菩萨。一名无着。二名世亲。三名师子觉。结愿同生兜率。愿见弥勒。若先到者。誓来相报。后师子觉一去。数年不来。世亲去后。三年始来。无着问云。何以久如。世亲云。到彼天宫。闻弥勒一座说法。旋绕即来。以彼天日长故。已经三载。又云。师子觉受天快乐。在彼外苑。不见弥勒。彼菩萨人欲生兜率。尚尔艰难。况下劣凡夫耶○慈恩法师弥陀经通赞言。安养十胜。天宫十劣。言十胜者。一化主所居胜。二所化命长胜。三国非界系胜。四净方无欲胜。五女人不居胜。六修行不退胜。七净方非秽胜。八国土庄严胜。九念佛摄情胜。十十念往生胜。天宫不尔。故十皆劣也。
永明料拣
永明智觉禅师。从天台韶国师。得单传之旨。专修净土之行。延三宗学者。会同诸说。为宗镜录一百卷。又虑学者执空见为理性。撰万善同归集言。大乘菩萨六度万行恒沙法门。皆当称性修之。其示参禅念佛四料拣偈。一曰。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谓单明理性。不愿往生。流转娑婆。则有退堕之患。阴境者。于禅定中。阴魔发现也。如楞严所明。于五阴境。起五十种魔事。其人初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盘。迷惑无知。堕无间狱者。是也。二曰。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谓未明理性。但愿往生。乘佛力故。速登不退。三曰。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既深达佛法。故可为人天师。又发愿往生。速登不退。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四曰。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既不明佛理。又不愿往生。永劫沉沦。何由出离。欲超生死。速登不退者。当于此四种择善行之。
法离四执
净慈法真禅师曰。净土之说。经论尚矣。诸师训辨亦已详矣。报应间发。不吾欺也。世或有疑者。盖以无明自障。理事不融。法华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况复一心不乱。于此求生。何独不然哉。且见善不明。用心不一。虽世间万法。何往而不疑。岂特佛法哉。要之唯当信受而已。不应疑其有无也。然则净土果有乎。曰非也。果无乎。曰非也。亦有亦无乎。曰非也。非有非无乎。曰非也。是则净土果乌乎在。离此诸见。即名净土。即见如来。若闻是说。不惊不怖。当知是人决定往生。而无所生。以非庄严而为庄严。信心清净。一念华开。全体见前。众相具足。是心即佛。补处何疑。已度生灭。得无量寿。其或于此未能信解。余方便中。九品具在。随力修之。亦不唐捐矣。
理观相应
永嘉集云。心与空相应。则讥毁赞誉。何忧何喜。身与空相应。则刀割香涂。何苦何乐。依报与空相应。则施与劫夺。何得何失。又复心与不空相应。则见爱俱亡。慈悲普救。身与不空相应。则内同土木。外现威仪。依报与不空相应。则永绝贪求。资财给济。又复心与非空非不空相应。则实相初明。开佛知见。身与非空非不空相应。则一尘入正受诸尘三昧起。依报与非空非不空相应。则香台宝阁严土化生。永嘉此说。验修证工夫之成否也。若三义前后而修成次第三观。若圆融而修。即一心三观以与空相应故。赞毁平等。圆觉所谓。观彼冤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也。今之人自谓悟空者。讥一言则终身仇隙。赞一语则喜不自胜。而欲刀割香涂。无苦乐相。施与劫夺。无得失相者。不可得也。既皆谓实而妄说法。空则成大妄语矣。况能与不空中道相应耶。实相初明开佛知见。是中道现前。一尘入正受诸尘三昧起。则不碍于舍此。生彼香台宝阁严土化生。是净土境界。而初心学佛者。多鄙薄之。何倒置之甚耶。
智能导行
心正则行正。智邪故行邪。大乘菩萨所修之行。以般若为前导故。皆为成佛之因。直趣萨婆若海。凡夫行善。认为实有。故报在人天。外道苦行。以邪见为主。故报在三涂。二乘所修。以志在偏空。故唯证小果。渐修大士虽以理融事。犹存功用。未能一一称真。故落第二。圆顿行人一毫之善。量同法界。契合真如。不趣二乘。不滞三有。了一切法皆不思议三谛之理。故皆为成佛之因也。以不思议观修念佛三昧。是圆顿妙行。岂可以凡夫外道取着妄情而测量之耶。
循业发现
万善同归集云。夫善恶二轮。苦乐二报。皆三业所造。四缘所生。六因所成。五果所摄。若一念心嗔恚邪淫即地狱业。悭贪不施即饿鬼业。愚痴暗蔽即畜生业。我慢贡高即修罗业。坚持五戒即人业。精修十善即天业。证悟人空即声闻业。知缘性离即缘觉业。六度齐修即菩萨业。真慈平等即佛业。若心净即香台宝树净刹化生。心垢则丘陵坑坎秽土禀质。皆是等伦之果。能感增上之缘。离自心源。更无别体。
善根多少
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大智律师疏云。凡布施持戒禅诵苦行等一切福业。若无正信回向发愿。非往生因。皆名少善。若依此经。执持名号。则决定往生。故知称名是多善根也。昔作此解。人或未然。近得襄阳石刻经本。于一心不乱下。有云专称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彼石经本。梁陈人书。与今释义。文理冥符。则知南方经本相传讹脱也。当知佛身非相。果德高深。不立嘉名。莫彰妙体。十方诸佛皆有异名。况我弥陀以名接物。是以耳闻口诵。无边圣德。揽入识心。永为佛种。顿除亿劫重罪。获证无上菩提。信知非少善根。是多功德也。
六即拣滥
天台大师凡释佛字。皆明六即。谓众生佛性全体在迷曰理即。闻说生解曰名字即。如理进修曰观行即。大贤亚圣曰相似即。同佛所证曰分真即。至极无上曰究竟即。六故凡圣不滥。免增上慢。即故初后皆是。免生退屈。六处常即。即不妨六。此六即义。起自一家。深符佛旨。人多谬执。生死垢心。五浊苦境。为心净土净。此凡夫四倒中不净为净也。圆论诸法。皆须六即。辨其初后。今拟此说。以谈净土。庶无差谬。若言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虽处五浊杂染界中。受诸苦报。而性本清净。此理即。佛本觉清净也。若闻性本清净。深生信解。名字净也。以不思议三观。称性修行。观行净也。断枝末无明。获六根清净。相似净也。分破根本无明。分证三德秘藏。分真净也。三惑究尽。二死永亡。始觉已圆。本觉究显。成清净法身。居常寂光土。究竟净也。又复九界众生本觉虽净。未闻圆顿大法。皆为心垢土垢。若众生以净信心。发愿往生。心专注故。不离当念。得见乐邦华池宝树清净境界。此名字观行位人。心净土净故。经曰。闻我说寿命长远。深心信解。则为见佛。常在耆阇崛山。共大菩萨诸声闻众。围绕说法。方便土净也。若破根本无明。登十住位。证无生法忍。此分真位人。心净土净。经云。又见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诸菩萨众咸处其中。实报土净也。若位登妙觉。智断圆满。此极果圣人。心净土净。经曰。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所住。名常寂光。常乐我净。三德涅盘。诸佛如来所游居处。方名究竟。心净土净也。愚俗无知。以博地凡夫。不加修证。同佛清净。譬如庶民妄号帝王。自取诛灭。谤法之罪孰大于是哉。
○观慧门第四
众生本性具一切法。故称性而观。则一切诸法唯心发现。十万亿刹不行而至。八万相好觌体现前。大哉修心妙观之宗。其起死回生之妙术乎。众生旷劫沦溺苦海。几丧乎法身慧命。今获禀圆乘。知心作佛。知心是佛。犹执炬而入冥室焉。以观佛身故即见佛心。见一佛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故能于须臾顷。承事诸佛。遍十方界。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则无所往而非佛法矣。妙观之功可思议哉。
一心三观
四明尊者云。三观者一念即空即假即中也。恢扬肇自于如来妙悟。近推于智者。全由性发。实匪修成。故于一心。宛有三用。所谓空者。一切皆空。三观悉彰荡相之用也。假者一切皆假。三观悉明立法之功也。中者。一切皆中。三观悉是绝待之体也。是则终日荡相而诸法皆成。终日立法而纤尘必尽终日绝待而二谛炽然。故般若谈空。八十法门得显。维摩立法。三界见爱皆忘。法华一乘。世间之相常住。皆由三观相即。致令诸法无遗故。三即非三。一即非一。非次第而入。非并别而观。不可以有无求。不可以中边取。故云不并不别。非纵非横。三一圆融。修性冥泯。岂识心之所测。何言说之能诠。故强示云。不可思议之妙观也。说即非说。无说而说。能知此已。对一切境。以此观照了之。立一切行。以此观导达之。辨一切事。以此观成就之。设一切教。以此观敷畅之。修比观者。能所必忘。取舍斯泯。故真如无念。向则心绝。终日说示不异无言。舍此则必同众魔。离此则未超诸外。故龙树云。除诸法实相。余皆魔事。迦叶云。未闻大涅盘前。皆是邪见。大矣哉。一心三观之妙宗也。
十六妙观
观无量寿佛经云。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如执明镜自见面像。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云云)。妙宗曰。若但读文。不名修观。必须览经。所诠之相。入一念心。用空假中微妙之观。照于心性。本具净土。如法进修。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文出像观。义遍初后。乃不思议三观。十六观之总体。一经之妙宗也。圆顿行人。依此修学。速证无生。初六观观依报初日观二水观三地观四树观五池观六总观二七观观正报七华座观八像观九佛身观十观音观十一势至观十二普观十三杂观三三观观九品十四上品观十五中品观十六下品观
初观落日。状如悬鼓。令心坚住。专想不移。此有二意。一令观日心不驰散。二令心想正向西方。次观清水。复想成冰。良以彼土琉璃为地。此地难想。且令想冰。冰想若成。宝地可见。且寄此土。落日及冰以为方便。次观彼国。地树池楼。至楼观成。宝土皆现。故名总观。(已上观依报竟。次观正报)既欲观佛。佛必坐座。故先观华座。又真佛难观。要须观像。像观若成。真佛可见。八万相好但观毫相。如五须弥。此想若成。八万皆现。次观观音势至真实色身。次修普观。先想己身。生于彼土。次观三圣。来入我心。次修杂观。观彼佛身。胜劣化用。能大能小。皆全法界(已上七观观正报。次观三辈往生)次观三辈九品行人。修因感果。令舍中下。修习上品。诸观皆用。经所示相。忆持在心。为所观境。仍了自心。本具此法。托境想成。令性具法。发明心目。观与经合。称性而观。名为正观。见相乖经。是发魔事。故名邪观。
谛观落日
观经云。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是为日想。名曰初观○妙宗曰。先作日观。意令系心。凡心暗昧。何能明见净土妙境。故令专想落日之形。一事系心。想之不已。其心则定。心若静细。种种观法。皆可造修。系心之法。须落日者。欲令定想。趣于西方。是向弥陀所居处故。初心行人。虽了根尘。皆是法界。而心想羸劣。胜相难观。是故如来设异方便。即以初见落日为境。想之令起。观中之日。圆人妙解。知能想心。本具一切依正之法。今以具日之心。缘于即心之日。令本性日显现其前。斯乃以法界心。缘法界境。起法界日。既皆法界。岂不即空假中。此犹总示。若别论三观成日功者。以根境空寂故心日无碍。以缘起假立故。累想日生。以其心日皆法界故。当体显现。此之三观。同在一心。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可思议。若不尔者。非是圆人所修观也。
约心观佛
观无量寿佛经第八像观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妙宗释曰。欲想佛身。须知观体。体是本觉。起成能观。依体立宗。斯之谓也。须知本觉。乃是诸佛法界之身。以诸如来无别所证。全证众生本性故也。若始觉有功。本觉乃显。故云法身从心想生。又复弥陀与一切佛。一身一智。应用亦然。弥陀身显即诸佛身。诸佛相明即弥陀体。若论作是。即不思议三观也。以若破若立。名作空假二观也。不破不立。名是中道观也。全是而作。则三谛俱破俱立。全作而是。则三谛俱非破立。即中之空假。名作。能破三惑能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圆应。能成我心。三身当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则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应佛。心是果佛。故知作是一心修此三观。乃十六观之总体。一经之妙宗。文出此中。义遍初后。是故行者当用此意。修净土因。
尊特相好
观无量寿佛经第九佛身观云。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
谛观白毫
观经云。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间白毫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授记○十六妙观。以观佛为要。八万相好。都想难成。故令但观眉间毫相。如五须弥。此想若成。八万皆现。此为要门也。若修前诸观。心得流利。观已宏深。则可称彼毫量而观。使八万相自然皆现。疏中令观劣应毫相。乃为未修前诸观者。及为虽修观未成者。故于佛身。别示初心可观之相。为三昧门也。所托之境有胜有劣。若能观观。皆须顿照。即空假中。以胜劣相皆心作故。皆心是故。观佛相海经云。若人至心系念端坐。观佛色身。当知是人心如佛心。与佛无异。虽在尘劳。不为诸尘之所覆蔽。作是观者。是真念佛。比余散心事善。百千万分。不及其一。
观粗见妙
黄文献公曰。娑婆教主称赞乐邦。务引众生。出离五浊。教以观彼六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之法身。而先之以华上宝像者。开示方便。使观粗见妙也。继之丈六八尺之像者。随顺下凡。使观小见大也。盖粗妙异想。悉从性而起修。小大殊形。咸自本而垂迹。能观之性。初无差别。所观之本。宁可度量。是故圆顿之谈。一音普被。开示其次第而非渐。随顺其根器而非偏。并起观门。全彰实相。像教之源。不在兹乎。
普观坐禅
慈云忏愿仪云。修净业人。当于一处。敷置禅床。向西正坐。易观想故。表正向故。加趺端坐。项脊相对。不昂不伛。调和气息。定住其心。然所修观门。经论甚多。初心凡夫那能遍习。今从易想。略示二种。一者扶普观意。自想所修净业。功成往生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加趺坐。莲华即合。时至乃开。五百色光。来照我身。眼目开明。见佛菩萨及国土庄严。普闻众声。皆说妙法。与十二部经合。心想明了。如眼所见。了知诸法唯心所作。全心即是。非有非空。绝思绝议。二观白毫。如别所明。其余观想熟者。任便行之。但得不离净土法门。皆应修习。
五方便门
天台大师示人念佛五方便门。不可不修。谓行者观佛。住心一境。名凝心禅。谛观如来玉毫金相。凝然寂静。了亮洞微故也。复次前虽凝心。所习未惯。不觉驰散。今制之令还。谛观金相。名制心禅。复次制心得定。既非理观。皆属事修。今体之本空。谁凝谁制。无佛无念。名体真禅。复次前虽体真。犹滞空寂。无量名相。昧然不知。今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从空入假。万法洞明。不为空尘之所惑乱。名方便禅。复次前虽体真。及以方便。各据空有。不离二边。今谛观静乱。本无相貌。名言路绝。想念都忘。名息二边分别禅。如是五门。从浅至深。若夫圆觉体性。本无浅深。而浅深宛然。
四教离念
如上虽用五方便门观佛真体。又须明于四教离念。以示拣偏取圆之意。夫心不孤生。必托缘起。行者念佛之时。意根为因。如来毫相为缘。所起之念即所生法。观此三相迁动。念念不住。分析方空。即藏教小乘念佛也。即观念佛心起。能生所生无不即空。妄谓心起。体之即空。所观佛相。如镜中像。无佛无念。即通教大乘念佛也。即观念佛心起。即是假名。假名之心。洞鉴无量名相。了知此心有如来藏。历劫断证。离边显中。无佛无念。即别教大乘念佛也。即观念佛心起。即空即假即中。若根若尘。并是法界。尘刹诸佛。一念照明。六道众生。刹那普应。初心即是。今始觉知。如大福人执石成宝。必无舍念。别求离念。即边而中。无佛无念。此大乘圆教念佛。璎珞经明顿悟如来。即此法也。
般舟三昧
摩诃止观正修章中。四种三昧。第二常行三昧也。梵语般舟。此云佛立。此三昧成。见十方佛在空中立。如清夜观星。以九十日为一期。严饰道场。不受别请。灌沐其身。着净衣服。唯除饮食大小便利外。昼夜此身常行不息。发大誓愿。使我筋骨枯朽。三昧未成。终不休息。口常称阿弥陀佛名号。心常忆佛。无有休息。以弥陀为法门主。功成即与十方诸佛等。从足下千辐轮相。一一逆缘。乃至无见顶相。复从顶相观。至千辐轮相。了知能念之心。所念之佛。即空即假即中不可思议。若人欲得智慧如大海。不运神通。悉见诸佛者。当修是三昧。于诸功德。最为第一。是诸佛父母。一切如来从是法生。
○行法门第五
知净邦之胜。而发愿往生。若织纴之有经也。而加功进行。犹纬焉。非纬则经为徒设。非经则纬何所施。两者相须。则缣素有成矣。愿以导行。行以填愿。二者相成。则净邦可至矣。自执持名号。下而至于十念一念。皆净因也。由净因而克净果。其应如响。亦犹耕稼之有刈获也。希净报者。可不勉哉。
执持圣号
阿弥陀经云。若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土○净觉疏云。福德虽多。大略如观经三种净业可也。天台判三种净业为散心。十六妙观方名正受。以彼例此。福德因缘即散心。一心不乱名正受。孤山判此经为散善。观经属定善。予不韪彼说。且普门品疏。释一心称名。有事有理。若用心存念不间。名事一心。若达此心。四性不生。与空慧相应。是理一心。用彼验此。一心亦然。普门品中。无不乱二字。智者尚作空慧释之。今云一心不乱。何得贬为散善。
四种行愿
慈云忏主。为杭州知府马侍郎亮。作决疑行愿二门。其行愿有四门。第一礼忏门。礼佛忏悔。净除业障。使身心皎洁。如净良田。第二十念门。执持圣号。定心成行。立愿要期。植往生正因。如下种子。第三系缘门。爱护长养。滋发芽茎。如注以膏雨。第四众福门。助成繁茂。使速成华果。如灌以肥腻。相由虽尔。若或少暇。随修一门。皆得往生。以四门中各有行愿。皆是正因故也。亦可于六斋日。修礼忏法。每日修十念法。其余二门随力行之。
礼佛忏悔
行人清旦冠带服饰。端庄谨肃。于佛像前。手自烧香。合掌定心。作是唱言。
一切恭敬一心顶礼常住三宝(一礼胡跪然香唱云)。
愿此香烟云。遍满十方界。无边佛土中。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冥心少顷。运想香云。供养三宝。普熏众生。咸生净土。礼已赞云)。
如来妙色身 世间无与等 无比不思议
是故今顶礼 如来色无尽 智慧亦复然
一切法常住 是故我归依 大智大愿力
普度于群生 令舍热恼身 生彼清凉国
我今净三业 归依及礼赞 愿共诸众生
同生安乐刹一心顶礼常寂光净土阿弥陀如来清净妙法身遍法界诸佛一心顶礼实报庄严土阿弥陀如来微尘相海身遍法界诸佛一心顶礼方便圣居土阿弥陀如来解脱相严身遍法界诸佛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阿弥陀如来大乘根界身遍法界诸佛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阿弥陀如来十方化往身遍法界诸佛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观世音菩萨万亿紫金身遍法界菩萨摩诃萨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大势至菩萨无边光智身遍法界菩萨摩诃萨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清净大海众满分二严身遍法界圣众
(礼已。胡跪。然香。一心作是唱言)。
我今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悉愿断除三障。归命忏悔○至心忏悔。我弟子某。及法界众生。从无始世来。无明所覆。颠倒迷惑。而由六根三业。习不善法。广造十恶及五无间一切众罪。无量无边。说不可尽。十方诸佛常在世间。法音不绝。妙香充塞。法味盈空。放净光明。照触一切。常住妙理。遍满虚空。我无始来。六根内盲。三业昏闇。不见不闻。不觉不知。以是因缘。长流生死。经历恶道。百千万劫。永无出期。经云。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是故当知一切诸法。无非佛法。而我不了。随无明流。是则于菩提中。见不清净。于解脱中。而起缠缚。今始觉悟。今始改悔。奉对诸佛弥陀世尊。发露忏悔。当令我与法界众生。三业六根无始所作。现作当作。自作教他。见闻随喜。若忆不忆。若识不识。若疑不疑。若覆若露。一切重罪毕竟清净。我忏悔已。六根三业净无瑕累。所修善根悉亦清净。皆悉回向庄严净土。普与众生。同生安养。愿阿弥陀佛常来护持。令我善根现前增进。不失净因。临命终时。身心正念。视听分明。面奉弥陀。与诸圣众手执华台。接引于我。一刹那顷。生在佛前。具菩萨道。广度众生。同成种智。忏悔发愿已。皈命礼阿弥陀佛及一切三宝(一礼已。旋绕。称佛菩萨名号)。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或三或七。次向佛前。三自皈命)。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次至别座。诵经念佛。随意多少。或更回向。结撮亦得)。
晨朝十念
每日清晨。服饰已后。面西正立。合掌连声。称南无阿弥陀佛。尽一气为一念。随气长短。不限佛数。不高不低。不缓不急。如是十气。连属不断。藉气束心。令心不散。专精为功。作是念已。回向发愿云。
我弟子(某)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经十念顷。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我今自忆。此生已来。不造逆罪。不谤大乘。愿此十念。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净因增长。若临欲命终。自知时至。身不病苦。心无贪恋。心不倒散。如入禅定。佛及众圣手持金台。来迎接我。如一念顷。生极乐国。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尽此一生。不得一日暂废。唯将不废。自要其心。得生彼国)。
发愿回向
我今称念阿弥陀 真实功德佛名号
唯愿慈悲垂摄受 证知忏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 即得往生安乐刹
彼佛众会咸清净 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睹如来无量光 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 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力广大遍十方 普利一切众生界
(慈[云]忏主依华严经所立)。
往生神咒
无量寿佛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
南无阿弥多婆夜 哆他伽跢夜 哆地伽他 阿弥利都婆毗 阿弥利哆 悉耽婆毗 阿弥利哆 毗迦兰帝 阿弥利哆 毗迦兰哆 伽弥腻 伽伽那 枳多迦利 莎婆诃
此咒宋元嘉中天竺三藏求那?陀罗译。出大藏养字函。不思议神力传具载。流传神验。诵持之法。嚼杨枝澡豆漱口。然香于佛像前。日夜六时。各诵三七遍。灭五逆谤法等罪。诵满三十万遍。即见阿弥陀佛。虽神咒秘密不翻。而咒前称名求愿词句。显然可解。其曰南无阿弥哆婆夜。此云皈命无量寿。哆他伽跢夜。即多他阿伽度。此云如来。哆地夜他。新译云打的也挞。此云即说咒曰。旧云恒绖他。绖音迭。即地夜二合也。此句后方是密语。由当时书经之人节句舛误。后之读者。踵其讹谬。不能以楞严等咒比对相同。而反执误者为正。往往破句读之。甚为可笑。哆字虽音多曷切。不可作入声重呼。但可与带字同音方得其正。近代三藏沙罗巴重译此咒。名无量寿如来根本真言。咒语具足。梵音真的。今并录于此。修净业人。依法诵持。任意所求。无不果遂。
无量寿如来根本真言
柰麻辣怛纳 特啰耶也 柰麻阿哩也 阿弥打?也 怛挞哿怛也 阿啰喝帝 三迷三不达也 怛的也挞 唵 阿弥哩帝 阿弥哩打 嗢巴伟 阿弥哩打 三巴伟 阿弥哩打 葛哩比 阿弥哩打 薛帝 阿弥哩打 帝际 阿弥哩打 韦羯兰帝 阿弥哩打 韦羯兰带 哿弥你 阿弥哩打 哿哿柰 羯哩帝 葛哩 阿弥哩打 顿都比 苏哇哩 萨哩哇 阿勒挞 萨怛你 萨哩哇 哿哩麻 吉哩舍 吉舍也 葛哩 莎喝
阿弥陀佛心咒
唵 阿弥打巴 ??哩 莎喝
道场仪式
慈云忏主依大本无量寿经称赞净土经。集往生净土忏愿仪。行法周备。四辈弟子修净业者。不可不遵。其间十科。一严净道场。二方便法。三正修意。四烧香散华。五礼请法。六赞叹法。七礼佛法。八忏愿法。九旋绕法。十坐禅法。第一严净道场。当于闲静堂室。香泥涂地。悬诸幡华。安佛像向东。观音侍左。势至侍右。及安九品化生像。敷设荐席。行者十人已还。着新净衣。竭尽所有种种供养。方有感降。宜于六斋日建首。其余九法。如行仪具载。
克期修证
慈云忏愿仪云。行人欲入道场。身心散乱。须预行方便。调习案试。治生杂务。即时屏息。但念不久。定生净土。诃去爱欲。勤息恚痴。行人各有无始恶习。速求舍离。不为障碍。自当观察。何习偏重。诃弃调停。取令平复。勿使行法唐丧其功。大集经明七七月。鼓音王经及大弥陀经明十日十夜。十六观经及小弥陀经七日七夜。取此三等为期。昼夜六时礼十方佛。披陈过罪。不得一弹指顷念世五欲。及接外人。语笑戏论。亦不得托事延缓放逸睡眠。专心致志。不惜身命。定取净业。即时成就。
欣厌二行
天台智者大师十疑论第十疑言。欲决定生西方者。具二种行。定得往生。一者厌离行。二者欣愿行。言厌离行者。凡夫无始以来。五欲缠缚。轮回五道。不生厌离。无有出期。为此常观此身。脓血屎尿。不净臭秽。上至诸天。亦复如是。行住坐卧。常观此身。唯苦无乐。深生厌离。作七不净观。一观此身从贪爱淫欲生。是种子不净。二父母交会。赤白和合。是受生不净。三在母胎中。居生藏下熟藏上。是住处不净。四在母胎时。唯食母血。是食啖不净。五日月满足。从产门出。臭秽狼藉。是初生不净。六薄皮覆上。脓血遍满。是举体不净。七死后坏烂。骨肉纵横。狐狼食啖。是究竟不净。自身既尔。他身亦然。于所爱境界。深生厌离。名厌离行。二欣愿行者。求生净土。为拔一切众生苦故。若在恶世。烦恼境强。自为业缚。何时能得救苦众生。为此求生净土。亲近诸佛。证无生忍。方能于恶世中。救苦众生。缘想阿弥陀佛法身报身。八万四千相好光明。遍照法界。摄取念佛众生。又观彼净土七宝庄严妙乐。及施戒修等一切善行。回施一切众生。同生彼国。此谓欣愿门也。
上品三心
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上生观云。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善导和尚曰。身礼拜彼佛。口称念彼佛。意观察彼佛。三业真实。名至诚心。以真实信心。信知自身具足烦恼。流转三界。信知弥陀本愿。下至十念得生。无有一念疑心。故名深心。凡所作为一切善业。悉皆回向往生。故名回向发愿心。具此三心。必得往生。
日用系缘
慈云云。凡历涉缘务。而内心不忘于佛。及忆净土。譬如世人切事系心。虽经历语言。去来坐卧。种种作务。而不妨密忆。前事宛然。念佛之心。亦应如是。或若失念。数数摄还。久久成性。任运常忆。又复觉心微起恶念。即便忆佛。以佛力故。恶念自息。若见他人受苦。以念佛心怜愍于彼。愿其离苦。普贤行愿云。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如是相续。念佛系心。能办一切净因功德○龙舒云。凡闻恶声。则念阿弥陀佛。以消禳之。愿一切人不为恶行。凡见善事。则念阿弥陀佛。以赞助之。愿一切人皆为善行。无事则默念阿弥陀佛。常在目前。使念念不忘。能如此者。其于净土。决定往生。
睡时入观
大藏集诸经礼忏仪云。修净土者。凡入观与睡时。应先起立合掌。一心向西。十称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清净海众毕。即发愿言。弟子现是凡夫。罪业深重。轮回六道。不能出离。今遇善知识。得闻弥陀功德名号。一心称念。愿生净土。愿佛哀悯垂手接引。弟子不识弥陀世尊身相光明。愿佛菩萨示现身相。及国土庄严等事。说是语已。一心正念。即便入观及睡。或于正发愿时。见诸瑞相。或于观中得见。或于睡梦得见。此法近来大有灵验。不能具述。精进行之。方信不虚。
临终正念
善导和尚临终正念诀云。知归子致问于净业和尚曰。世之大者。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乃属后世。一念若错。便堕轮回。小子累蒙开诲念佛往生之法。其理虽明。又恐病来死至之时。心识散乱。仍虑家人惑动正念。忘失净因。伏望重示归径之方。俾脱沉沦之苦。师曰。奇哉斯问之要也。凡人临命终时。欲得往生净土者。须先准备。不得怕死贪生。常自思念。我现在之身。多有众苦。不净恶业种种交缠。若得舍此秽身。即得往生净土。受无量快乐。见佛闻法。离苦解脱。乃是称意之事。如脱臭獘之衣。得着珍御之服。放下身心。莫生贪着。才有病患。莫论轻重。便念无常。一心待死。须嘱家人看病人往来揖问人。凡来我前。但为我念佛。不得说眼前闲杂之事。家缘长短之事。亦不须软语安慰咒愿安乐之词。此是虚华不实殃及之语。及至病重命将不久之时。家人亲属不得来前垂泪哭泣。发嗟叹懊恼之声。惑乱心神。失其正念。但教记取阿弥陀佛。一时高声。为我念佛。守令气绝。待气尽了。方可哀哭。或有明解净土之人。频来策励。其理最佳。若如此者。千万往生。必无疑也。此是端的要急之旨。当信而行之。问。求医服药。应不用耶。答。此但论用心耳。服药医疗不妨自求。然药只能医病。岂能医命耶。命若垂尽。药岂柰何。问。神只祸福求祷如何。答。人命长短。生下已定。何假鬼神延之耶。世人迷惑。反更求邪。杀害众生。祭祀神鬼。但增罪业。倍结冤仇。反损寿矣。大命若尽。小鬼奈何。空自慞惶。必无所济。切宜谨之。当以此文。帖安堂前饮食之处。及来往要路之间。令时时见之。常记于心。免见临危忘失。问。平生不曾念佛者。还用得否。答。此法僧人俗人不念佛人。用之皆得往生。决无疑矣。余多见世人。于平时念佛礼拜。发愿往生。及到病患临终。但只怕死。都不见言此事。直待形消气绝识投冥界。方始十念譬如贼去关门。济何事耶。而况死门事大。须自着便宜。一念蹉跎。历劫受苦。谁人相代。思之思之。
三种净业
观无量寿佛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三种业。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天台疏云。初名共凡夫业。次名共二乘业。三名大乘不共之业。
妙宗云。此经正被顿修之机。虽修佛行。父母师长岂不孝事。轮王十善岂不止行。三归众戒威仪等事岂不具修。但能修之心。一一称性。何妨所修。共于凡夫二乘。依无作境。起无缘誓。名发菩提心。实相不二而二。立因果殊。二而不二。始终理一。信此因果。方名为深。修三智解。运圆乘行。以此解行。教其行者。名为劝进。此三种福。是圆助道。与正观合。皆如来行。故云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孝养父母
长芦赜禅师作劝孝文一百二十篇。前百篇言。孝养甘旨。为世间之孝。后二十篇。劝父母修净土。为出世之孝。世间之孝。一世而止。出世之孝。无时而尽。能使父母生净土。莫大之孝也。父母现在。而不以此劝勉。他日徒尔伤心。徒为厚礼。亦何益哉。观经前后两说。孝养父母为净业。即此意也。又曰。父母信知念佛。莲华种植时也。一心念佛。莲华出水时也。念佛功成。华开见佛时也。孝子察其往生时至。预以父母平生众善。聚为一疏。时时读之。令生欢喜。又请父母。坐卧向西。而不忘净土。设弥陀像。然香鸣磬。念佛不绝。舍报之时。更须用意。无以哀哭失其正念。父母得生净土。受诸快乐。岂不嘉哉。平生孝养。正在此时。寄语孝子顺孙。无忘此事。
修十善业身三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四善业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意三善业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
华严十地品云。十不善业道。是地狱畜生饿鬼受生因。十善业道。是人天乃至有顶处受生因。又上品十善智慧修习。心狭劣故。缺大悲故。从他闻声而解了故。成声闻乘。又上品十善修治清净。不从他教。悟解甚深因缘法故。成独觉乘。又上品十善修治清净。心广无量。具足悲悯。发生大愿。不舍众生。希求诸佛大智。故成菩萨广大行。又此上上十善业道。一切种智清净故。乃至证十力四无所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十善是一。发心智解有异。故不同耳。观经修十善业。是圆顿行。乃出世间上上十善。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成佛之因也。
具足众戒
欲修净业。必先持戒。尸罗清净。三昧现前。观经三种净业。及上品上生。具诸戒行。谓在家之人。受持三皈五戒八关斋戒。出家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大乘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依师禀受。精进奉持。止恶防非。助成净业。佛为法王。戒是佛来。三藏圣教。经通余人共说。律唯金口亲宣。等觉已下但可只承。如国家赏罚号令。必从王出。臣下僭越。庶人失信。亡败无日。佛法亦尔。若容他说。群生不奉。法不久住。末俗无知。辄于佛戒。妄行增损。虽入佛门。滥同魔外。甚为可悯。
发菩提心
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云无上正等正觉。是诸佛所证。究竟果德。是众生所迷。本源佛性。学大乘者。依圆顿无作四谛。发四弘誓。初依苦谛境。发一愿云。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次依集谛境。发一愿云。未解者令解。即烦恼无数誓愿断。三依道谛境。发一愿云。未安者令安。即法门无量誓愿学。四依灭谛境。发一愿云。未得涅盘者令得涅盘。即佛道无上誓愿成。愿不依谛。悉名狂愿。了知阴入皆如。无苦可舍。尘劳本净。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盘。无灭可证。如是了达。发心立行。所有功德。唯佛能知。若不然者。虽能发心。滞于偏小。不与菩提心相应。虽勤行精进。如蒸砂作饭。譬如耕田。不下种子。既无其芽。何处求实。可不审哉。
读诵大乘
大乘经典。诸佛所师。佛果菩提皆从中出。观经三种净业。并上品上生。皆言读诵大乘。为往生之行。即法华华严般若涅盘等诸大乘经。并观无量寿佛经等。专谈净土诸大乘经。修净业人当受持读诵。仗大乘法力。决取往生。昔鐂遗民因诵法华经。得生净土。临终然香供养妙法华经。面西端坐而化。修净业人。当以此为轨。则天台智者大师云。诵经之法。当使文句分明。音声辨了。不缓不急。系缘经中文句。如对文不异。不得谬误。了音声性如空谷响。而心历历。照诸句义。运此法音。充满法界。供养三宝。普熏众生。令入大乘一实境界。
亲近善友
圆觉经云。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着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常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无上菩提。又智度论云。于诸导师。生世尊想。若有能开释深义。解散疑结。于我有益。则尽心恭敬。不念余恶。如敝囊盛宝。不以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险道。敝人执炬。不以人恶故。不取其照。华严经云。应于自身生病苦想。于善知识生医王想。于所说法生良药想。于所修行生除病想。若闻一句未曾有法。胜得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及释梵转轮王位。起信论云。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无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烧木者。无有是处。众生亦尔。虽有正因熏习之力。若不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以之为缘。能自断烦恼。入涅盘者。无有是处。
听闻正法
修净业人。期生净土。虽由炼行而得。若不遇正知见人说法开导。则不得其要旨。而或堕于邪倒。错路修行。不可不谨。譬如耕稼。农夫加功。扶疏益寡。时泽一降。华果敷荣。轮翼双运。目足更资。则无盲跛之失。而凉池可到。故十六观经。九品生因。皆须善友说法开示。中品下生。遇善知识。为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乃至下品下生。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既获往生。遇二大士。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发菩提心。圣教明文。岂可不信。道俗念佛多不明理。或被执空之人。横生讥谤。则心生疑惑。遂致退失。由不闻法故也。学道之人。可不以此为急务者哉。
十种信心
欲了生死。修行净业。当发十种信心。念念不忘。决生净土。得不退转。一信佛所说法金口诚言真实不虚。二信凡夫在迷识神不灭六趣循环不息。三信此土修行未得道果不免轮回。四信未出轮回虽生天上不免堕落。五信极乐世界众生生者永无退转。六信众生发愿愿生净土决定往生。七信一称佛名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八信念佛之人阿弥陀佛神通光明摄取不舍。九信念佛之人十方世界恒沙诸佛同以神力时常护念。十信既生净土寿命无量一生当得无上菩提。于此十种。不能深信。生疑惑者。虽念佛而不得往生矣。
一心不乱
真歇云。念佛法门。径路修行。接上上根器。旁引中下之机。故一心不乱之说。兼含二意。曰理一心。曰事一心。若事一心人。皆可以行之。只一忆念。如龙得水。似虎靠山。即楞严经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若理一心。亦非他法。直将阿弥陀佛四字。做个话头。二六时中。自晨朝十念之顷。直下提撕。不以有心念。不以无心念。不以亦有亦无心念。不以非有非无心念。前后际断。一念不生。不涉阶梯。顿超佛地。得非净土之见佛简易于宗门乎。信知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净业。同归一愿。入得此门。无量法门。悉皆能入。
净土指归集卷上
卍新纂续藏经第 61 册 No. 1154 净土指归集
净土指归集卷下
吴郡北禅寺沙门 大佑 集
○证验门第六
修念佛三昧。获往生而登不退。留瑞应于世者。若河沙微尘之多。不可悉数也。传记所载。盖千万之一二焉。举一二则可知千万之广。使学者慕前修而取法焉。由正信而立愿造修。进进而不息。则今之三昧行人。皆净邦不退之上士也。
菩萨往生
无量寿经。弥勒白佛言。于此世界。有几菩萨。往生极乐。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一一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次如弥勒者也。诸小行菩萨及修少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当往生。不但我国如是。他方佛土如远照佛刹。有百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十方世界无量佛刹。往生者甚多无数。若我具说。一切犹未能尽。
龙树往生
入楞伽经偈云。大慧汝当知。善逝涅盘后。未来世当有持于我法者。南天竺国中。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能破有无宗。世间中显我无上大乘法。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楞伽三译。此出实叉难陀所译七卷文中。在四字函。
远公遗迹
法师慧远。博通经史。尤善庄老。闻道安法师讲般若经。豁然大悟。叹曰。九流异议。皆糠秕耳。即剃染事之。大明佛理。苻秦建元间。过浔阳。爱匡庐清峻。刺史桓伊创东林以居之。三十年影不出山。每送客以虎溪为界。晋安帝自江陵还都。驾幸浔阳。或劝师候见。师称疾不前。帝乃遣使问劳。谢灵运负材傲物。一与相见。肃然心服。为凿二池引水栽莲。求入社。师以心杂止之。高僧钜儒一百二十三人。并弃世遗荣。依公游止。鐂遗民着誓辞。建诚立愿。莲漏六时。禅诵不辍。期生安养。由是修净业者。以东林莲社。为万世之师法焉。
三睹圣相
庐山远法师。精修白业。居东林三十年。初于十一年间。三睹圣相。而不令人知。后十九年七月晦夕。于般若台。方从定起。忽见阿弥陀佛身满虚空。圆光之中有诸化佛。观音势至侍立左右。又见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流注上下。演说妙法。佛言。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七日后。当生我国。又见佛陀耶舍慧持昙顺在佛之侧。前揖曰。师志在吾前。何来之迟耶。既知时至。乃为其徒曰。吾始居此。三睹圣相。今复再见。吾生净土决矣。至期端坐入寂。义熙丙辰八月六日也。
智者遗诫
天台智者大师。在剡东石城寺。将入灭。谓弟子曰。吾知命在此。不复前进。辍斤绝弦于今日矣。唱观无量寿佛经题竟。复曰。四十八愿庄严净土。华池宝树。易往无人。大车相现。一念改悔者。尚得往生。况戒定熏修。圣行道力。功不唐捐矣。梵音声相。实不诳人。智朗请云。不审证入何位。殁此何生。谁可宗仰。师曰。吾不领徒。必净六根。损己利它。但至五品。汝问何生者。吾诸师友。侍从观音。皆来迎我。谁可宗仰者。岂不闻波罗提木叉是汝大师。四种三昧是汝明导。又诫维那曰。人命将终。闻钟磬声。增其正念。惟长惟久。气尽为期。云何身冷。方复鸣磬。世间丧服。皆不应为。言讫唱三宝名。如入三昧。
善导功行
唐贞观间。长安善导和尚。见西河绰禅师九品道场。叹曰。此真入佛道之津要也。修余行业。迂僻难成。唯此法门速超生死。由是三十年间。行道不辍。所得衬施。写弥陀经十万卷。画净土变相三百余壁。道俗受化者。不计其数。或问念佛生净土耶。答曰。如汝所念。遂汝所愿。每念佛一声。有光一道。从其口出。高宗赐寺额。曰光明。有劝世颂曰。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遗民见佛
鐂遗民从庐山法师结社。作誓辞以识盛事。社贤百二十三人。十八人为最。公又拔乎其萃者。公凡念佛时。见阿弥陀佛身紫金色。以临其室。公愧幸悲泣曰。安得如来为我。手摩其头。衣覆其体乎。俄而佛为摩顶。且引袈裟以覆之。它日又见身游七宝大池。澄彻无际。莲华青白相间。一人指池水曰。八功德水。汝可饮之。公饮水甘美。及窹犹觉异香发于毛孔。公曰。此吾净土之缘至矣。谁为六和之众。与我证耶。少顷缁徒咸集。公对尊像。然香再拜。祝曰。我以释迦遗教故。知有阿弥陀佛。此香供养释迦如来。次供阿弥陀佛妙法华经诸佛菩萨。愿一切有情。俱生净土。发是愿已。长跪而卒。
声光现佛
新定少康法师缙云仙都人。唐贞元初。于洛阳白马寺。见殿内文字放光。探取之。乃善导和尚化导文。康曰。若于净土有缘。使光明再现。言未已。光乃闪烁。康曰。劫石可磨。我愿无易矣。遂至长安善导影堂。大陈供养。有异僧谓之曰。汝欲化人。当往新定。即今之严州也。康至彼。人无识者。康乃乞钱。诱小儿曰。阿弥陀佛是汝本师。能念一声。与汝一钱。群儿务得钱。皆随念之。经月余。俟钱者多。康曰。可念十声。与汝一钱。如是一年。念佛之人盈于道路。续于乌龙山。建净土道场。筑坛三级。集众。午夜行道。每唱佛一声。众见一佛从口而出。连唱十声。则有十佛。若贯珠焉。康曰。汝见佛者。决定往生。众满数千。亦有竟不见者。后嘱道俗。当于安养。起精进心。于阎浮提。生厌离心。言讫。放光数道。奄然而逝。天台韶国师。重修其塔。世咸谓善导后身也。
别峰行道
永明智觉禅师。应吴越忠懿王请。住灵隐寺二年。迁居永明。日课一百八事。未尝暂废。学者咨问。指心为宗。以悟为则。至暮则往别峰。行道念佛。自为难继。不欲强它。然密从之者。常数百人。清宵月朗。空中时闻螺贝天乐之声。王每叹曰。自古求西方者。未有若是之切至也。特为建香严殿。以成其志。
冥司崇敬
真歇云。永明寿禅师。宗门之标准。净业之白眉也。兴隆佛法。劝亿万人修白业。临终预知时至。舍利鳞砌于身。尝有抚州一僧。经年旋绕禅师之塔。人问其故。乃曰。向因病入冥。阎王以阳数未艾。得放还生。见殿左供。画僧一?。王礼敬勤致。遂扣主吏。此是何人。吏曰。杭州永明寺寿禅师也。凡人死者。无不经由冥府判生。唯此人修行精进。径生极乐上品。王以为希有。故图像而敬事焉。
西湖结社
宋淳化间。钱塘西湖省常法师。住南昭庆。专修白业。结净行社。王文正公旦为社首。士夫预会者。皆称净行社弟子。社友八十。比丘一千。法师刺指。血书华严净行品。以立誓。翰林承旨宋白撰碑。其略曰。师慕远公启庐山之社。易白莲为净行之名。远公当衰季之时。所结者半隐沦之士。上人属升平之世。所交者多有位之贤。方前则名士且多。垂??则津梁曷已。状元孙何题社客于碑阴。翰林苏易简。作净行品序曰。予当布发以承其足。剜身以请其法。犹尚不辞。况陋文浅学而有惜哉。
莲华胜会
长芦慈觉禅师。宗说兼畅。解行俱高。修禅林清规。作龟镜文。坐禅仪发明圆解。禁止游言。至于尚清。俭诫洗面。话行海内。罔不取法以为广益群生。速登不退。莫如念佛往生元佑四年。广集缁素。建莲华胜会。一夕梦。一男子年三十许。峨冠素衣。风貌清美。前揖曰。欲预公胜会。告书一名。禅师曰。公何名。曰普慧。书毕又云。家兄亦曾预名。禅师曰。令兄何人。曰普贤。言讫忽不见。既觉而忽省曰。此华严离世间品二大菩萨也。故知佛子行佛事。助扬佛化。则感圣贤幽赞。预是会者。夫岂小缘。普贤变名易号。不知何人。乃以二菩萨为首云。
御书莲社
宋乾道间。两浙都总管张抡。期生净土。刻励精进。惟佛是念。阖门长幼靡不从化。凿池栽莲。效东林结社之遗意。日率妻子。课佛万遍。岁以春秋之季。月即乌戍。普静兰若。与信道者共之。见闻随喜。云集川至
太上光尧寿圣
皇帝亲洒宸毫。书莲社二大字为赐。抡拜手登受。云章奎画。自天而下。光气昭倬。焜耀万目。不独传示云林。以侈万一之遇。使天下后世。凡获瞻仰者。普得念佛三昧。究竟成就无上菩提。其为饶益。讵可称量。谨刊诸金石。用对扬丕显之休命。
七宝华舫
梁道珍禅师。志慕净业。未及进行。一夕梦。数僧乘七宝华舫。泛海西迈。珍问何之。曰将适弥陀佛国也。珍乃求附载。舟人曰。以子之意。孰敢相拒。但于此一日之修。功超永劫。以子未诵弥陀经。及灌沐众僧。所愿未圆。故不可同往耳。既窹感叹。自是诵弥陀经。昼夜不辍。及开室沐僧。后二年。忽见一人捧银台而至。曰法师报尽。当乘此台。将亡之夕。邑人见其山崖石壁。烈火千炬交相辉耀迄旦。即山问之。乃知珍亡。其往生之征验欤。
誓取金台
台州怀玉禅师。持律甚严。布衣一食。长坐不卧。诵弥陀经三十万遍。日课佛号五万声。天宝元年。见佛菩萨满虚空中。一人持银台来接。玉曰。吾一生念佛。誓取金台。何为不然。圣众遂隐。玉弥加精进。三七日后。乃复现前。异光满室。谓弟子曰。吾生净土矣。含笑而终。郡守段怀然。见而异之。作偈赞曰。我师一念登初地。佛国笙欲两度来。唯有门前古槐树。枝低只为挂金台○宋政和间。三衢祥符寺。宪章悯法师。感应事亦相类。
焚毁仙经
后魏壁谷昙鸾法师。少游五台。感灵异出家。而性好言术。闻陶隐居有长生法。千里就之。受仙经十卷。谓神仙必可致也。后还洛下。遇菩提流支三岁。乃问曰。西域有长生之术。能却老不死乎。支笑曰。长生不死。吾佛道也。乃授十六观经曰。汝学此。则三界无复生。六道无复往。盈虚消息。祸福成败。无得而至。其为寿也。有河沙焉。有劫石焉。沙石之数有限。寿量之数无穷。此吾金仙氏之长生也。鸾大喜。遂焚毁仙经。而专修净业。虽寒暑之变。疾病之来。亦不少懈。魏主敬慕之。号为神鸾。一夕室中见梵僧。谓曰。吾龙树也。居净土久矣。以汝同志。故来相见。鸾曰。何以见教。树曰。已去不可及。未来未可追。现在今何在。白驹难与回。言讫不见。鸾自知时至。即集众教诫。令高声念佛。西向瞑目而终。众闻管弦之声自西而来。久而乃已。
惟恭灭罪
唐荆州法性寺僧惟恭。性憍傲。慢上凌下。亲狎非类。稍暇则讲经课佛。期生安养。然酒徒博侣。交集于门。虚诳之为。曾无虚日。寺僧灵岿。其同类也。里人讥之曰。灵岿作尽业。惟恭继其迹。地狱千万。重莫厌排头入。恭闻之曰。我既作业。罪无所逃。然赖净土教主。悯我愆恶。拔我涂炭。岂复堕恶道耶。乾宁二年。恭病将亡。岿从外而还。见伶人数辈年少奇伟。衣装鲜洁。岿问何来。曰自西来。惟恭上人寺在何处。岿指寺示之。一人自怀中出一金瓶。瓶中莲华。其合如拳。俄顷即开。大如盘盂。光彩交映。望寺疾驰。而忽不见。岿至寺。闻钟声。众咸集。乃知恭已死矣。异光笼罩其室。闻天乐之音。岿因言所见。众皆惊异。岿亦守名节。遂成高迈云。
雄俊入冥
唐大历间。成都僧雄俊。胆勇过人。不守戒律。而善于讲说。所得施利。非法而用。尝罢道从戎。寻逃难。又为僧。守名节者。多畏避之。因闻经说。一称佛名。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乃大喜曰。赖有此耳。自是虽为恶。而念佛不辍。丁未二月。忽暴亡。经宿复苏。言。至冥司。冥官曰。误追汝也。然汝罪恶不少可略。经涂炭。令吏卒驱入狱中。俊励声曰。一称佛名。灭无量罪。俊虽造恶。不至五逆。岂佛语无凭耶。吏亟奏王。王召至。语之曰。汝之念佛。本无深信。可还人间精进修之。毋复放逸。人闻其说。嘲之曰。此地狱漏网人也。既而入城南之西山。斋戒念佛。越四年。辛亥三月。缁素骈集。俊喜曰。吾时至矣。尔辈还城。见吾亲知。为俊语曰。俊以念佛得生净土矣。无以为地狱漏网人也。语笑之间。端坐而化。
密修净业
圆照本禅师。密修净业。初参天衣怀禅师。獘衣垢面。躬事炊?。略无少怠。或曰太劳乎。师曰。若舍一法。不名满足菩提。直欲此生身证。其敢言劳汴。京资福寺曦法师者。杜门养道。不与世接。往往神游净域。不妄与人言。一日步至惠林。殷勤致敬。人问其故。答曰。吾于定中。见净土金莲极大。题云永明寺比丘宗本。其他附丽小华。不可胜数。皆禅师所化人也。为此特往修敬。或问禅师云。师乃别传之宗。何得标名净土。师曰。虽迹在禅门。而留心净业故也。
临终见佛
上虞化度寺智廉上人。禀性质朴。是非不挂。唇吻为行者。日求度于天童为禅师。师示以偈曰。廉洁身心绝爱憎。碓坊勤力效卢能。纯纯寂默常光照。他日丛林了事僧。既得度。遍参尊宿。晚节专修净业。年八十二。忽与众言别言。我见阿弥陀佛身长八尺。紫金相好。白玉明毫。大众围绕。说法言。诸上善人。当起大信。心修诸善法。来生我国。我既见佛。必生净土矣。乃书偈曰。雁过长空。影沉寒水。无灭无生。莲华国里。书毕。回身向西。一手捉腕。一手捻印。右胁而逝。
临终说法
胡宣义。名闉。字达夫。虽信向佛乘。而未谙净土之说。年四十有四。临终疾革。其子往告清照律师曰。大人感疾。请师垂访。照往见谓之曰。某平昔忝交于公。未曾言及末后一着。岂可不知安身立命处。闉曰。心净则佛土净。照曰。公平昔时中。还有杂念染污否。闉曰。既处世间。宁无杂念。照曰。若如此又安能心净佛土净耶。闉曰。一称佛名。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何耶。照曰。大乘经说阿弥陀佛尘劫修行成身成国依正庄严。有大威德光明神力不可思议。是以一称其名。灭无量罪。犹如赫日消于霜露。复何疑哉。闉遂省悟。即日请僧念佛。次日清照后至。闉遽曰。师来何迟。烦二大士降临以久。于是清照率众励声称佛。闉乃合掌。安详而逝。闉于净土。平昔未尝留心。老病困迫。闻善知识一言启迪。顿释疑情。即生净土。非宿有善根。而能若是哉。
俸钱画佛
唐中大夫太子少传白居易。当衰莫之岁。中风痹之疾。舍俸钱三万。命工人杜宗敬。按无量寿经。画西方世界一部。高九尺。广丈有三尺。弥陀尊佛坐中央。观音势至二大士侍左右。人天瞻仰。眷属围绕。楼台伎乐。水树华鸟。七宝严饰。五彩张施。烂烂煌煌。功德成就。焚香稽首。跪于佛前。起慈悲心。发弘誓愿。愿此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有如我老者。如我病者。愿皆离苦得乐。断恶修善。不逾南赡。便睹西方。白毫大光。应念来感。青莲上品。随愿往生。从现在身。尽未来际。常得亲近。而供养也。欲重宣此义。以偈赞曰。极乐世界清净土。无诸恶道及众苦。愿如我身老病者。同生无寿佛所。
念不间断
光州司士参军王仲回。问无为子曰。经典多教人念弥陀生净土。祖师则云。心即是净土不用更求西方。其不同若此。何耶。无为子曰。实际理地。无佛无众生。无苦无乐。无寿无夭。又何净秽之有。岂得更以生不生为心耶。此以理夺事也。然而处此界者。是众生乎。是佛乎。若是佛境则非众生。又何净秽苦乐之有哉。试自忖量。或未出众生之境。则安可不信教典至心念佛而求生净土哉。净则非秽。乐则非苦。寿则无夭矣。于无念中起念。无生中求生。此以事夺理也。故维摩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群生。正为此也。又问。如何得念不间断。答曰。一信之后。更不再疑。即是不间断也。司士欣跃而去。后二年。无为子守丹阳郡。忽梦。司士云。向蒙指示净土。今已得生。特来致谢。乃再拜而出。后数日讣音至。言。司士七日前。预知时至。与乡党言别而化。政感梦时也。
西方公据
苏文忠公南迁日。佩画一轴。人问之。公曰。此吾西方公据也。展玩之。乃弥陀圣像。母夫人程氏殁。以簪珥遗物。命工胡锡。画弥陀像施钱。塘照律师自制赞曰。佛以大圆觉。充满十方界。我以颠倒想。出没生死中。云何以一念。得往生净土。我造无始业。本从一念生。既从一念生。还从一念灭。生灭灭尽处。则我与佛同。如投水海中。如风中鼓橐。虽有大圣智。亦不能分别。愿我先父母。及一切众生。在处为西方。所遇皆极乐。人人无量寿。无去亦无来。尝吊海月大师辨公诗曰。生死犹如臂屈伸。情钟我辈一酸辛。乐天不是蓬莱客。凭仗西方作主人。
七宝佛像
杭州净慈道场法真大师守一。结同志檀越。用金银珍珠珊瑚琥珀砗磲码瑙。造弥陀佛像。圣相殊妙。感应非一。无为子瞻仰赞叹云。碎七宝以为尘。聚宝尘以为佛。见宝尘即见佛。佛无不是宝。见佛身即见宝。宝无不是佛。七宝世间宝也。众生贪取。无有厌足。不得即瞋而痴。不能悟此恶道之因也。七宝既以为尊像矣。则非世间所用。乃出世之宝也。遇宝像者。应生恭敬。严奉禁戒纯固定力。了达智慧。此净土之因也。佛身等于太虚。故不设五藏。以众生心为心。故会中之人。各书弥陀一愿。凡四十八人。而弥陀之愿周矣。悉以藏于身中示愿。愿不忘众生也。髻螺千有二百。一一实以舍利坚固愿力也。像成之日。以八种香汤。灌沐如来。表八功德水也。人随意以饮之。均甘露味也。一身清净则一切身清净。一念清净则一切念清净。然则不离娑婆。顿超极药。一见宝像。成就大缘。岂思议之可及哉。
绘像警迷
铠庵居士曰。发菩提心。必具悲智二行。审欲迷生圣域。正须启迪群迷。安得写十界九品。俾万目瞻敬。知所省觉。为广大无穷之利也。言未既诸君。翕然称善。于是同社捐金以成之。闻见随喜。以助之。选工施彩。幻出二图于门庑。复捃摭教藏。发明旨趣。一以示万法唯心。一以指西方径路。较余功德。真所谓百千万分。不及其一者欤。噫光阴电掣。因果影随。勿倚壮而废日。勿肆情而造愆。瞻兹简易法门。能即回光返照。则不离当处。超脱苦轮。诸佛境界。悉现前矣。
龙舒立化
龙舒居士王日休。字虚中。端静简洁。博通群书。训传六经。诸子数十万言。一旦捐之曰。是皆业习。非究竟法。吾其为西方之归。自是精进。唯佛是念。年六十布衣蔬茹。日课千拜。夜分乃寝。乾道中。庐陵李彦弼染疾垂革。梦一人神清貌古。以手按摩肢体。弼惊问。答曰。予龙舒居士也。弼因以疾告。公曰。汝起食白粥。即差矣。又曰。汝还记阙仲雅教汝捷径否。弼曰。每日念佛不辍。弼觉。因索白粥食之。病果愈。后见公画像。俨如梦睹。弼感戴称生死骨肉。遂遣子侄。远从其学。一日忽回曰。居士于某夜讲书。罢如常礼念。至三鼓。忽励声称阿弥陀佛数声。唱言佛来接我。屹然立化。邦人有梦二青衣引公西行者。三日前。遍别道友。勉进净业。有不复相见之语。或疑李之梦。因想以成。弼曰。其指白粥愈病。又安可欺哉。李君谨愿。无以报德。遂刊公像并事迹。以传远。自是家家供事之。
独孤皇后
隋文帝仁寿元年八月甲子。独孤皇后。上仙皇后。虽居王宫。深厌女质。常念阿弥陀佛。至临终时。异香满宫。从空而至。帝问阇提斯那。是何祥瑞。对曰。西方有佛。号阿弥陀。皇后业高。神超彼国。故有斯瑞。箸作郎王劭言。佛说人应生天。及生佛国。佛天放大光明。以香华伎乐来迎。伏惟皇后福善祯符。备诸秘记。臣谨按。八月二十二日。仁寿宫内。雨金银华。二十三日。大宝殿后。夜有神光。二十四日卯时。永安宫北。有自然种种音乐。震满虚空。至夜五更。奄然如??而去。与经文所说事皆符验。帝闻不胜感叹。
女流往生
无量寿佛经韦提希夫人。白佛言。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惟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世尊为说三种净业十六妙观。顿悟无生法忍。五百侍女发菩提心。皆得往生。或曰。天亲论说。女人根缺。二乘不生。何耶。曰。此言安养果报殊胜。无女人根缺。非谓此土女人根缺不得生彼也。法华特记女人往生。岂不然哉○宋荆王夫人王氏。专修净业。晓夕勤至。给侍之人无不即效。唯一妾懈慢。夫人责之。其妾悔悟。亦加精进。忽无疾而终。托梦于妾云。蒙夫人训诲。已生净土。妾白。夫人未之信。忽夫人亦梦。与妾同游宝池。见一华天衣飘扬。题曰杨杰。一华朝服而坐。题曰马玗。复见金坛光明晃耀。此夫人生处也。既觉。弥加精进。年八十一。当庆诞之日。秉烛然香。望观音阁。立左右方。具献寿之。仪已立化矣○广平郡夫人冯氏。少多病。慈受深禅师教其斋戒。念佛谛信。一疑行之。十年超然厌世。人或怪之。夫人曰。清净界中。失念至此。支那缘尽。行即西归。适我愿兮何怪之有。临终气绝。复苏谓。其夫妙明居士及侍病者曰。吾已归净土。见佛境界。与华严十六观经所说无异。闻者感叹。既亡。三日后。举尸。如生。异香芬馥。古今女流。念佛获往生者甚多。传记具载。
恶辈往生
唐人张善和。杀牛为业。临终见牛数头来。作人言云。汝杀我。于是大怖。遂唤妻。急请僧来。为我忏悔。僧至云。十六观经。说临终恶相现者。至心念佛。即得往生。善和云。不暇取香炉也。遂以手捻香。面西称佛。未满十声。乃言阿弥陀佛从西来接我也。即化去○又张钟馗者。杀鸡为业。病革。见一穿绯人。驱群鸡来。叫云啄啄。两目血流。受大痛苦。有僧为设佛像。令其念佛。俄顷香气满室。恬然而化○宋政和间。会稽金??。网鱼为业。一日猛省。持戒精进。日课佛号万声。无间断。后无疾。语家人。言。弥陀与二菩萨在门前待我。归净土去也。焚香端坐而化。邑人闻异香天乐终日不散。
灵禽往生
唐贞元间。河东裴氏。家畜鹦鹉。常念佛号。过午不食。临终十念。气绝火化。得舍利十余粒。炯然耀目。僧慧观于灵山。用陶甓建塔。以旌其异。成都尹韦皋为文。记其事甚详○潭州人养鸲鹆。俗呼八八儿。常念佛。既亡。以棺葬之。生莲华一朵。自其口。出龙舒净土文载之。又颂云。有一灵禽八八儿。解随僧口念阿弥。死埋平地莲华发。我辈为人岂不知○黄岩正等寺观师畜鸲鹆。能言。常念佛不辍。一日立毙。穴土葬之。未几。于舌端生紫莲华一朵。灵芝律师尝赞之。有立亡笼闭浑闲事化紫莲华也大奇之句。
○决疑门第七
不信曰疑。万惑之所从生也。不疑曰信。万善之所从出也。蚩蚩群汇。迷情深厚。念念起妄。心心着我。而妄说法空。拨无因果。自甘沉溺者。比比皆是。何异认瓦砾为真金。指伊兰为瞻卜。揠苗助长而槁死。狂热投圊而欲没者欤。先德悯之。辩疑解惑之说。由是而作焉。彼无知者。障重疑深。闻而不信。如人疾在膏肓。而畏人说药。虽良医有起死回生之妙。亦无如之何也。悲夫。佛言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宜矣。
难信之法
青山楼弆云。净土法门决然可信。如来盖尝特言之。屡言之。委曲而言之。而世人尚毁信相半。大抵高明之士则曰。口称佛名。便能成佛。一何易哉。是未尝稽。其所以不知净土业成。但生彼国。无恶境界。有进无退。直至成佛。岂才生彼国。便成佛耶。以少善根。为无以加者。则曰。口称佛名。定可往生。是亦未为至论。所谓念者。致精诚焉。勿忘之谓也。岂口舌云乎哉。予虽未能不辍香火。扬声扣拜。然动容周旋。念念不绝。虽衽席之上。逾溷之间。亦必避西。自谓世人莫如我修净业也。四明法智。起天台大教于既坠之后。使人见性成佛。犹且以此化人。是知此深法门。为不可废。明矣。若曰。何必生彼。然后成佛。则在家者。亦不必出家。而星居甲乙者。亦不必寻师访道矣。未透关者。幸留意焉。
净土非权
慧觉玉禅师曰。或谓净土乃圣人之权方。所以接钝根化凡器也。苟能一超。直入如来地。何藉于他力乎。答曰。佛世文殊普贤。灭后马鸣龙树。此土智者智觉。皆发愿往生。应尽是钝根乎。释迦于大宝积经。劝父王净饭并六万释种。皆生净土。应尽是凡器乎。此等圣贤。应皆不逮今之利根胜器乎。况若以此为权。将何为实。权实之判。非止一途。自非教眼了焉。何以甄别。咨尔有识。当信佛言。招报非轻。切勿容易。昔孙莘老学士。始以此疑之。因会杨次公主客。王敏仲侍郎论道契合。遂释其疑。次公敏仲。皆儒之学禅者。方且汲汲以净土为归依。则知净土非圣人之权设。真禅侣之栖止也。
辨明五惑
长芦颐禅师莲华胜会录文云。初心入道。忍力未淳。须托净缘。以为增上。何则娑婆国土。释迦已灭。弥勒未生。极乐世界弥陀世尊。现在说法。娑婆国土观音势至。徒仰嘉名。极乐世界彼二上人亲为胜友。娑婆国土诸魔竞作。恼乱行人。极乐世界大光明中。决无魔事。娑婆国土邪声杂乱。六色妖淫。极乐世界水鸟树林咸宣妙法。正报清净。实无女人。然则修行缘具。无若西方。浅信之人横生疑谤。窃尝论之。此方之人无不厌俗舍之喧烦。慕兰若之寂静。故有舍家出家。则殷勤赞叹。而娑婆众苦。何止俗舍之喧烦。极乐优游。岂直兰若之寂静。知出家为美。而不愿往生。其惑一也。万里辛勤。远求知识。发明大事。决择死生。而弥陀世尊色心业胜。愿力洪深。一演圆音。无不明契。愿参知识。而不欲见佛。其惑二也。丛林广众。皆乐栖迟。少众道场。不欲依附。而极乐世界一生补处。其数甚多。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既欲亲近丛林。而不慕清净海众。其惑三也。此土之人。上寿不过百岁。而童痴老耄。疾病相仍。昏沉睡眠。常居大半。菩萨犹昏隔阴。声闻尚昧出胎。则尺璧寸阴。十丧其九。而未登不退。可谓寒心。西方之人寿命无量。一托莲苞。更无死苦。相续无间。直至菩提。可谓便获阿惟越致佛阶。决定可期。而流转娑婆促景。迷于净土长年。其惑四也。若乃位居不退。果证无生。在欲无欲。居尘不尘。方能兴无缘慈。运同体悲。回入尘劳。和光五浊。其有浅闻单慧。或与少善相应。便谓永出四流。高超十地。诋诃净土。耽恋娑婆。掩目空归。宛然流浪。并肩牛马。接武泥犁。不知自是何人拟比大权菩萨。其惑五也。故经云。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则不信诸佛诚言。不愿往生净土。岂不甚迷哉。
佛语不虚
康僧会法师赤乌年间始来。建业吴主孙权。问大夫阚泽曰。佛法理趣何如此方儒老之教。阚泽曰。佛法深妙。以孔老较之。实非比对。何谓也。孔老设教法天。制用不敢违天。诸佛设教。诸天奉行。不敢违佛。由是言之。实非比对。明矣。盖孔子所知一方之事耳。佛则尽十方法界极虚空边际微尘刹土。其中所有。无不遍知。孔老所言一生之事耳。佛则穷过去极未来无边际微尘数劫。其中所有。无不明了。净土法门。是释迦世尊与十方世界恒沙诸佛。广长舌相。同音宣示。安可以凡夫狭劣知见。坐井观天。而于如来金口所宣真实之语。生疑不信也。
正信因果
龙舒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试以目前观之。人生贫富贵贱。寿夭苦乐。荣辱祸福。种种不同。虽曰天命。天岂私于人哉。以前生所为不同故。今生受报亦不同。而天特主之耳。亦如世之官府。岂以赏罚无故而加于人。特以有功当赏。有罪当罚。而主之耳。以其不能纯乎善故。不得纯受其福报。乃有富贵而夭折者。有贫贱而寿考者。其为果报。各随所为。如影随形。如响应声。丝毫不谬。未有种麻而得豆。种黍而得稷者。但种时少。收获时多。作善恶时甚小。受祸福之报甚大。故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人生为善恶。果报亦如此。盖造化自然之理也。世间因果若此。修出世者。因果亦然。安可不信净土而修之哉。
自障自蔽
柏庭法师曰。修净业者常多。得其门而径造者无几。谈净土者常多。得其要而直指者或寡矣。未闻有以自障自蔽为说者。自障者莫若爱。自蔽者莫若疑。但使疑爱二心。了无障碍。则净土一门未始间隔。无为子十疑论序曰。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晋远法师结社庐山。以渊明则招之。贵其能达而断爱也。于灵运则拒之。为其心杂而念不能专也。岂非政以二者为净土之津要乎。
身心虚伪
唐相国裴休曰。大众从无始来。常认为我身者。是地水火风假合之身。旋聚旋散。属无常法。非我身也。大众从无始来。常认为我心者。是缘虑客尘。虚妄之心。乍起乍灭。属无常法。非我心也。我有真身。圆满空寂者是也。我有真心。广大灵知者是也。空寂灵知。神用自在。性含万德。体绝百非。如净月轮。圆满无缺。惑云所覆。不自觉知。妄惑既除。真心本净。十方诸佛一切众生与我此心。三无差别。此即菩提心体也。舍此不认而认。臭身妄念。随死随生。与禽畜杂类。比肩受苦。为丈夫者。岂不羞哉。
淫杀相因
龙舒净土文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制之若无。斯为圣人。节而不纵。可为贤人。纵而不节。是为下愚。盖此二者造业之所。更相助发。盖饮食充则血气盛。使淫欲多。淫欲多则反损血气。又赖饮食以滋补。若俱能省减。此乃安身延年之道也。慈觉师云。饮食于人日月长。精粗随分塞饥疮。才过三寸成何物。不用将心细较量。务实野夫云。皮包骨肉并脓血。强作娇娆诳惑人。千古英雄皆坐此。百年同作一坑尘。果戒得此。二事在世。何由有疾病夭折。身后何由有地狱鬼畜。若决欲求生净土。当谨护于此。
临终业相
宗镜录引华严经云。譬如有人将欲命终。见随其业所受报相。行恶业者。见于地狱畜生饿鬼所有一切众苦境界。或见狱卒手持兵仗。或瞋或骂。囚执将去。亦闻号叫悲叹之声。或见灰河镬汤刀山剑树种种逼迫。受诸苦恼。作善业者。即见一切诸天宫殿无量天众天诸彩女种种衣服具足庄严。宫殿园林尽皆妙好。身虽未死。境已现前。境不现前。唯心妄见苦乐之境。本无从出。善恶之事。唯自召来。未了一心。难逃六趣。
不求胜进
灵芝观经疏曰。有人发愿。愿未得道前所生之处。值佛闻法。童真出家。今谓若生净土。则任运值佛为僧。只由不知净土。故有此愿。禅讲宗师率多此见。尝试语曰。汝今已得男子为僧。只合便求出离。何乃复求男子。再愿出家。略无胜进乎。
善人会集
极乐世界。净业所成。莲华化生。受用自在。众生生者。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于无上菩提。得不退转。金口所宣。真实之语也。且以一方言之。盖有名山胜地幽居静室。不闻恶声。善人会集。而讲道不绝者矣。亦有闾阎市井凶徒恶党群居。终日酣酒嗜淫。而无恶不为者矣。为学之士。固当去恶从善。亲贤人远小人。乃可入于圣贤之域。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俱化。诸大乘经劝赞往生。亲近圣贤。速登不退。其可不信佛所说而修之哉。
觉悟前非
灵芝照律师。初发誓愿。常在娑婆浊世。拔济众生。复见高僧传。慧布法师云。方土虽净。非吾所愿。若使十二劫莲华中受乐。何如三涂苦处救众生也。由是坚执所见。于净土法门。略无信向。见修净业者。复生轻谤。后遭重病。色力尪羸。神识茫然。莫如趣向。既而病差。顿觉前非。悲泣感伤。深自痛责。志虽洪大。力未堪任。仍阅天台十疑论。初心菩萨未得无生法忍。要须常不离佛。又引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无有是处。譬如婴儿不得离母。又如弱羽秪可缠枝。自是尽弃平生所学。专寻净土教门。二十余年。未尝暂舍。研详理教。披括古今。顿释群疑。愈加深信。
十种障难
群疑论云。世间有十种人。临终不得念佛。一者善友未必相遇故。无劝念之理。二者业苦缠身。不遑念佛。三者偏风失语。不能称佛。四者狂乱失心。注想难成。五者或遭水火。不暇至诚。六者遭遇豺狼。无复善友。七者临终恶念。坏彼信心。八者饱食过度。昏迷致死。九者军阵斗战。奄忽而亡。十者忽坠高嵓。伤怀性命。此十种人临终断然。不得念佛。应须预修令净业成。就。纵有难缘。必蒙佛救护也。
疑城退堕
大本无量寿经。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不了佛智。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彼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法不见僧。是故于彼谓之胎生。于七宝城中。如忉利天。五百岁竟。然始得至阿弥陀佛所。其人闻经。心不开解。以前世求道中悔狐疑暂信暂不信故。当知生疑惑者。为失大利。菩萨处胎经中。名懈慢国。即疑城是也。天台观经疏。释日观云。教令正观为除疑心。妙宗引大本云。不了佛智。则生疑惑。今以三观。观十六境。了达佛智。不生疑惑。中下品人。依此回向。忏悔业障。既有乘种。生至彼国。速见三宝。不生边地。及胎宫也。杨次公曰。一念既信。已投种于宝池。众善相资。定化生于金地。无辄悔堕。误认疑城。即时莲开。得解脱道。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大光明中。决无魔事。
十念往生
十疑论问云。众生业重。云何十念即得往生。答。临终值遇善友。皆是宿世善根。若无宿因。尚不能值善知识。何由十念成就。若以无始恶业为重。临终十念为轻者。今以三种较量。不在时节多少。一者在心造恶之时。从虚妄颠倒生。念佛者从善知识。闻阿弥陀佛真实功德名号生。一虚一实岂得相比。譬如万年暗室日光暂至。岂以久来积暗而不灭也。二者在缘造罪之时。从痴暗心缘虚妄境界生。念佛之心。从闻佛功德名号。缘无上菩提心生。一真一伪。岂得相比。譬如有人被毒箭中。箭深毒惨。伤肌破骨。一闻灭除药鼓。即箭出毒除。岂以箭深毒惨而不出耶。三者在决定造罪之时。以有间有后心。念佛之时。以无间无后心。遂即舍命。善心猛利。是以即生。譬如十围大索。千夫不制。童子挥剑。须臾两分。又如千年积柴。以一豆火。少时焚尽。如人一生修十善业。应得生天。临终起一念决定邪见。即堕阿鼻地狱。恶业虚妄。心猛利故。尚能排一生善业。令堕恶道。岂况临终猛心念佛。真实无间善业。而不能排无始恶业得生净土耶。
少善不生
孤山法师弥陀西资钞曰。观世人为善心轻。为恶心重。何以得生净土。请以现事验之。对佛像则不如接大宾之恭谨。学经法则不如求财利之勤劬。毁他则气粗言滑。赞彼则气缓语涩。或以我恶之则覆善扬。恶我好之则掩短美长。或为积恶而怒他私说。或作微善而恨人不知。于恶事则阴费千金。亦能钤口。施善人则方营一食。便自矜功。凡此用心。方沉恶趣。欲以少善而求。生净土者难乎哉。
二乘不生
十六观经。中辈三品。持戒行善。发愿往生。证声闻果小弥陀经云。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然则天亲论。说二乘不生。何耶。当知此等机缘本有大乘种性。退大住小。以重闻大法故。宿种今熟。发愿往生。权证小果。当知极乐净境。灵禽演法。非罪报所生。虽有天魔。皆护佛法。然则虽证二乘。岂复执小道耶。妙宗云。论就本始。住小时说。是故不生。经就现今。向大时说。是以得生。回心故得生。惯习故证小。知大证小。不执偏真而为究竟。不久证大也。
辨明圣号
梵语捺谟。此云归命。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多含不翻也。梵语佛陀。此云觉者。谓究竟真觉也。小弥陀经。一日至七日。执持名号。观经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皆谓此六字圣号也。佛号至简。功德无量。令五浊凡夫。登不退地。所谓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也。世俗相传。释迦在世日行化。至一俗舍。见翁媪二人。以谷一斗。记数念佛。佛教念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较之斗谷。数逾亿万。宝王论。王古决疑集。龙舒净土文。皆载此说。劝人持念。然既是佛说。必出于大藏。经论既无所出。不可遵行云云(释曰。按此集中行法门有谓经)。
十二如来
无量寿经。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光明最胜。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故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乃至云超日月光佛。凡十二名。皆弥陀一佛之别号也。又楞严势至圆通云。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云云)。此言恒沙劫前。有十二佛。于一劫中。次第出兴。但前后二佛。其名偶与大本相同耳。而或者便以大本十二佛名。为势至所值之佛。谬矣。虽理体无别。而事相不同。既云相继一劫。则古佛久已灭度。岂可滥同现在说法之佛耶。不原经意。不分今昔异同。何摸棱之甚哉。
像即真身
或问芝照律师曰。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今刻木为像世物所成。用此为佛。不知其可也。对曰。佛身无相。亦不离相。以其无相故。世出世间无有一法而是佛者。虽八万四千三十二相亦即非相。况他物乎。故曰。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以其不离相故。世出世间无有一法而非佛者。况相好乎。故曰。当知一切诸法即是佛法。如能达此。相即非相。非相即相。则山河国土。草木微尘。四生六道。翾飞蠕动。无非诸佛法身之体。而况范金合土。刻木绘塑。庄严相好。而独非佛乎。诸有智者。当观此像。材木灰布。胶漆金彩。假彼众缘。和合而成。求于众缘。皆世间之物。各有名体。孰为佛乎。然缘无定相。物无定名。既号为佛。一切众缘莫非佛体。岂可舍此。而别求佛乎。故华严经云。色相非是佛。音声亦复然。亦不离色声。见佛神通力。若此观之。不住于相。亦不离相。理事一如。真俗不二。虽复对像。是真见佛圣像记。
斋房设像
凡人平居坐卧。处不可安佛菩萨像。取亵渎之罪。竹庵观法师见学者斋房设像。即诫之曰。汝辈起居无礼。说无益语。少持焚香之敬。不补终日媟慢之罪。大通本禅师见佛菩萨行立之像。则不敢坐斋馔。以鱼肉为名者则不食。其真诚敬事。防心离过若此。清规中。诫常人非。礼拜上供。添香换水。无故不得入殿堂。恐怠慢损福获罪故也。若为临终人病苦逼迫之际。设像念佛。增其正念。资助往生者。不在此限。
顿渐二修
大集经言。菩萨有二种行。缘空真入。名为慧行。带事兼修。名为行行。达磨大师入道理行。一曰理入。二曰行入。依金刚三昧经立。或谓直入者为顿。兼修者为渐。未必然也。当知佛法中所谓顿渐者。实在乎能修之人。悟解之亲疏耳。达修无修。名无作行。非谓不修也。又复直入者根熟故。兼修者常道也。如华严经说。尘刹修行岂皆为渐也。入道四行中。三四无所求行。执理者观之。无法可求。可谓至矣。然对破有求耳。经云。无所求中。吾欲求之。华严云。当起胜希望。志求无上觉。岂可定执无求为究竟耶。故第四称法之行。引净明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了达此理。则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悭惜。达解三空。不倚不着。此为自行。复能利它。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正所谓以无住相。修行六度。孰谓顿悟自心。而不加修证乎。
以理夺事
六祖坛经说。韶州人问修西方法。六祖云。自心有西方。何处觅西方。东方人造罪作业。求生西方。若西方人造罪作业。求生何处。但能悟性。何所不可。又志公云。智者知心是佛。愚人愿往西方。二师所言。皆以理夺事。亦应病之药也。若随语生解。则执药成病矣。若直就理说。则一法不可得。有何净土可生。不独无净土。而自心亦不可得。此不可得亦不可得。若然者。则所谓自心有西方。与知心是佛者。皆成疣赘矣。然理是即事之理。空是即有之空。正当扫荡处。何妨建立诸法而念佛往生也。以事即理。故念而无念。生而无生。方在活路上行。不执死语。后人不会此意。一向随语生解。毁谤修净业人。如人乘船涉海。却劝陆行。不副来机。只增惑乱。永嘉云。弃有着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不其然哉。
四种清执
道非内外。不离内外。道绝自他。不碍自他。以万法同一体故。一不定一。何妨万殊。若了斯旨。则一明一切明。万法皆我自性。无所往而不可。若以有佛可念。为着相者。则无佛可念。着相尤甚。试以四句言之。则有佛。无佛。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成四种执。随执一种。皆邪见也。若于四种。融通无碍。随观一种。皆成三昧矣。举一例诸。可以意得。佛以广大愿力。令初心凡夫。一生彼国。永无退转。而不肯往生。甘受沉沦。正所谓饭箩边饿杀死汉也。达磨云。心如墙壁。乃可入道。为破妄情分别。亦应病之药耳。若直欲无心。则执药成病矣。善星比丘。能说十二部经。获四禅果。因狎邪友。妄言无佛无法无有涅盘。故生陷地狱。皆由妄执法空。拨无因果。招此剧报。今人不遵佛说。执邪见为大乘。谤念佛为小乘。正是非法说法。法说非法。无间重罪。其可免乎。
谈空得失
经云。诸佛说空法。为度着有者。而复着于空。诸佛所不度。一大藏教应病之药。善用药者。病无不差。不善用者。醍醐上味。翻成酖毒。菩提达磨不立文字。单提直指。谓之教外别传。六祖云。只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道个直指。早是曲了也。古人为学者。解粘去缚。遣疑破执。其功莫大。须知此道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无心得。不可以语言造。不可以寂默通。直得迥无依倚。超出圣凡情量。亦不依止迥无依倚。超出圣凡情量处。方名出格道人。后世学者横计邪执。不明祖意。将古人言语。都作实会。将谓实有一法。为教外别传。直要扫除文字。认着个不存一法为究竟。一向在死水里作活计。向他道将此扫除亦复扫除。则茫然不知。吁可怜也。殊不知断三界妄想。灭五阴色身。无一毫发可当情。乃三藏小乘见解。若会得转身一路。自然法法融通。不妨在活路上行。依佛圣教。发愿往生。参礼弥陀。亲近善友。速登不退。广度众生。校之执偏空之见。甘受轮回。不求出离者。霄壤不同矣。
反经非圣
古人道。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如金刚般若一经。言无住相布施。岂以不修布施为无住相耶。特以能修之心。契合般若真空之理。终日行施。而离一切相。为破着故。直言离相。尽理言之。亦不着于离相。故曰于着不着。俱无所着。以称性修行。离凡夫二乘着空着有等见。故云无住相耳。凡菩萨修行六度万行。莫不皆然。岂以旷然无修。然后为不住相也。今往生净土一门。即菩萨万行中。游历十方承事诸佛之一法耳。以称性修行故。了一切法皆是无相。无相亦无。夫如是。则于净土岂碍往生。于弥陀何妨亲近。乘佛愿力。速证无生。若定执无生无见为达理者。则堕二乘外道着空偏见。于佛圣教。公然违背。反经非圣。罪莫大矣。
失于迟暮
众生颠倒。耽着五欲。不求出离。未有能发决定心。愿生极乐世界者。至于冤憎会遇。恩爱别离。老病死相。危险逼迫。颠沉痛毒。不可堪忍。然后悲涕号呼。归依佛宝。以冀脱死。又富贵之人。常于佛事。不暇修习。而有暇者。失于不信。能信者又患于不能断疑。至于困苦而发心者。多失于迟暮。故知生正信发正念。而修善缘者。岂易事哉。
为小失大
龙舒居士云。今有贸易者。一钱而得两钱之息。行路者。一日而及两日之程。则心自喜。反是则必忧之。是为外物。小有得失。而忧喜也。以吾之光阴有限。汩没过时。其失大矣。而不以为忧。以净土之缘难遇。幸而知之。其得大矣。而不以为喜。徒见其失之小者而忧喜。而得失之大者。则不能知。何不思之甚也。
不修十失
佛示径路修行之法。令一切众生。速超生死。而障重之人。不肯进修者。有十种失。一不信佛言。二不遵圣教。三不信因果。四不重己灵。五不求升进。六不亲善友。七不求解脱。八甘受轮回。九不畏恶道。十甘同魔类。反是而修之者。则得十种胜利。
永无魔事
□禅师念佛正信决云。或谓临终见佛放光接引并是魔境。此说如何。答。首楞严经修习三昧。或发动阴魔。摩诃衍论及止观等修习三昧。发动外魔。此等并是约自力修禅之人。先有魔种。被定击发。傥能明达对治。则成圣法。若任性无知。则被障碍矣。今所修念佛三昧者。托彼佛力。如近帝王。谁敢干犯。盖弥陀有大慈悲誓愿威神三昧等力。有大摧邪力。有大降魔力。天眼远见。天耳遥闻。他心彻鉴。光明遍照。摄取众生。有如是等功德之力。岂不能护持念佛之人。临终令无障碍耶。且金台来迎等事。出自观经。金口所说。若认为魔。亦无知之甚矣。
般舟三力
圆通梵法师会宗集。引般舟三昧经言。念佛往生。有三种力。一者本有佛性力。言烦恼心中有如来藏也。二者慈光摄取力。言弥陀光明无量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也。三者念佛三昧力。言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也。此三种力。如三股绳合为大索。能牵重物。又如水火镜子。若将对日以艾取之。即可得火。若将对月以珠取之。即可得水。今以镜具水火之性。喻众生本具佛性之力也。须假日月之光来照者。弥陀慈光摄取之力也。以珠艾能引水火者。信心念佛之力也。此三种物。缺一不可。三事和合。水火方生。三力相资。必生净土。
师子筋弦
唐道绰法师安乐集云。何因缘故。一念佛力能灭诸障耶。答。经云。譬如有人用师子筋以为琴弦。其弦一奏。一切余弦一时俱断。若人于菩提心中。修念佛三昧。诸烦恼根皆悉断灭。亦如有人取牛羊驴马诸乳置一器中。以师子乳一滴投之。一切诸乳悉化为水。若人于菩提心中。修念佛三昧。一切恶魔诸障直过无难。
舟石不沉
那先经说。昔有国王。问沙门那先言。众生业重。云何念佛即得往生。那先言。譬如有人。以大石块。其数千百。欲渡大海。以船力故。即达彼岸。众生之罪犹如巨石。弥陀愿力如彼大船。石本易沉。因船可渡。横截生死。苦海全凭。己佛愿王。一切时中。以为良导。直登彼岸。不越自心。故俱舍颂云。愚作罪小亦堕恶。智为罪大亦脱苦。如抟铁小亦沉水。为钵铁大亦能浮。
举念即生
十疑论。问云。西方去此十万亿刹。凡夫劣弱。云何可到。答。西方十万亿刹。为对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说耳。但使众生净业成者。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动念即是生净土时。故经云。阿弥陀佛去此不远。业力不思议故。一念即生。不须愁远。又如人梦。身虽在床。而心意识遍至他方。如平生不异。净土亦然。动念即生。不须疑也。
如镜现像
龙舒居士曰。十方世界众生念佛。净土宝池乃生莲华一朵。标其名字。或者疑之。予晓之曰。如净明镜。物来斯现。镜何容心哉。以其明而自然耳。故曰。善心才发。上天之宝殿先成。恶念始萌。下地之火城已具。夫如是。则修净业者。华萼题名。以俟其往生。何足怪哉。或曰。持往生咒者。阿弥陀佛常在其顶。修净业人。临终之际。佛及菩萨皆来迎接。众生无量。又安能皆住其顶。皆往迎接耶。予曰。一月普现一切水。一日普照无量世界。唯浊水不现。覆盆不照耳。无量寿佛光明。普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世有不愿往生者。其犹浊水覆盆。独不蒙光。岂日月之咎哉。
愿力强牵
四明尊者修忏要旨云。堪忍之界。不常值佛。多诸恶缘。深位尚乃有退。若彼安养之士。常得见佛。唯有胜缘。初心即得不退。又彼佛愿力普摄有情。若能愿求。定得生彼。况过现积集善恶业缘。每至终身。咸来责报。临终恶念增盛。则众恶成功。牵生恶道。临终善念增盛。则众善皆成。牵生善道。今既求生安养。必须净业庄严。若无愿力强牵。焉克临终正念。故诚心发愿。决志要期。既欲往生。宜在专切。
求佛加护
照律师云。或问。观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既是佛。何须念他佛耶。答。只由心本是佛故。令专念彼佛。梵网戒云。常须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汝心佛者。未成佛也。弥陀佛者。已成佛也。未成佛者。久沉欲海。具足烦恼。杳无出期。已成佛者。久证菩提。具足威神。能为物护。是故诸佛劝令念佛。即是以我未成之佛。求他已成之佛。而为救护耳。是故众生若不念佛。圣凡永隔。父子乖离。长处轮回。去佛远矣。
○斥谬门第八
凡夫迷倒。不了佛智。全佛境为魔界。我见为本。执断执常。六十二见。百八烦恼。无所往而非魔矣。举心动念。魔所为也。息心除妄。魔所为也。经曰。末世众生。说病为法。虽勤精进。增益诸病。今欲剪觉路之荆榛。辟异端之邪说。此斥谬之篇。所由作也。犹国家之发号施令。惩善诫恶。刑期无刑。岂得而已哉。
背宗失旨
天台智者大师观经疏。以一心三观释观字。以一体三身释无量寿。乃云。举正收依。述主包褁。观虽十六。言佛便周。则十六境皆圆妙三谛也。钱塘孤山圆法师。以其师奉先清公遗文。述刊正记以释之。背宗失旨。以十六观皆为事想。不须三观。四明尊者忍俊不禁。初作融心解。后述妙宗钞。以救当时之獘。妙得佛祖之心。其说大行。其后神智义师。假名湛师。背其师说。复有着述。至于桐江瑛法师立论。以摩诃止观为无生观。十六观门为有生观。虽宗天台。不得祖意。公为异说。浅鄙可笑。孤山则执理观为事想。桐江则局圣解为凡情。学佛法者。可不审哉。
谬执偏空
净觉法师曰。世或有引大珠和尚云。舍垢取净。是生死业。庞居士云。若舍烦恼入菩提。不知何方有佛地。皆是遣着之语。不可执此以非净土。且不垢不净之言。即心即佛之义。凡禀释教者。孰不知之。安以真如平等之谈。便废因缘修证之法。六住大士尚存分段之生。四果真人亦有变易之死。云何殂落永谓泥洹。须知菩萨未证妙觉已还。常以空心遍修万行。终日观佛。无佛可观。历劫度生。无生可度。暂趣于空华净土。权依于幻化弥陀。破昨梦之尘劳。入干城之地位。乃至成佛虽自行冥寂。而利他宛然。故喻之以明鉴之身。现之以随类之像。世人勿询大义。唯忻顿悟。直入无生。而不思永嘉云。若实无生无不生。既豁达而取空。恐莽荡而招祸。此类乎。越中习射。不逾数步之间。陇西学游。翻没洄波之内。如斯知识。未可参寻。
疑深障重
无为杨次公曰。世有善士。发三种不信心。不求生者。尤可嗟惜。一曰。吾当超佛越祖。净土不足生也。二曰。处处皆净土。西方不必生也。三曰。极乐圣域。我辈凡夫不能生也。夫行海无尽。普贤愿见弥陀。佛国虽空。维摩常修净土。十方如来有广舌之赞。十方菩萨有同往之心。试自忖量。孰与诸圣。谓不足生者。何其自欺哉。至如龙猛祖师也。楞伽经有预记之文。天亲教宗也。无量论有求生之偈。慈恩通赞。首称十胜。智者?理。明辨十疑。彼皆上哲。精进往生。谓不必生者。何其自慢哉。火车可灭。舟石不沉。现华报者。莫甚于张馗十念而超胜处。入地狱者。莫速于雄俊再苏而证妙因。世人愆尤。未必若此。谓不能生者。何其自弃哉。自欺自慢自弃己灵。流入轮回。是谁之咎。
诳妄说法
汾州大达无业国师云。如今天下解禅解道。如河沙数。说佛说心有百千万亿。纤尘不尽。未免轮回。丝念不忘。尽从沦坠。如斯之类。尚不能自识业果。妄言自利利他。自谓上流。并他先德。但言触目无非佛事。举足尽是道场。原其所习。不如一个五戒十善凡夫。观其发言。嫌他二乘十地菩萨。且醍醐上味为世所珍。遇斯等人。翻成毒药。假使才并马鸣。解齐龙树。只是一生两生不失人身。临终之时。一毫圣凡情量不尽。纤尘思念未忘。随念受生。轻重五阴。向驴胎马腹里托质。镬汤炉炭里烧煮。从前记持忆想见解。一时失却。依旧再为蝼蚁。从头又作蚊虻。虽是善因。而招恶果○永明智觉禅师云。深嗟末世诳说一禅。只学虚头。全无实解。步步行有。口口谈空。自不责业力所牵。更教人拨无因果。便说饮酒食肉不碍菩提。行盗行淫无妨般若。生遭王法。死陷阿鼻。受得地狱。业消又入畜生饿鬼。百千万劫无解脱期。除非一念回光立。即翻邪为正。若不自忏自悔自度自修。诸佛出来。也无救你处。
未得谓得
圆悟禅师云。有一等人道。本来无一星事。但只遇茶吃茶。遇饭吃饭。此是大妄语。谓之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见人说心说性说玄说妙。便道只是狂言。本来无事。可谓一盲引众盲。打在无事界里。佛也不礼。香也不烧。似则也似。争奈脱体不是。才问着。却似极则相似。才拶着。七华八裂。坐在空腹高心处。及到腊月三十日。换手捶胸。已是迟了也。
胎息邪论
圆悟禅师云。嗟见一流拍盲野狐种族。自不曾梦见祖师。却妄传达磨以胎息传人。谓之传法救迷情。引从上年高宗师安国师赵州之类。皆行此气。及夸达磨只履普化空棺。皆是此术有验。遂至浑身脱去。谓之形神俱妙。除夜望影。唤主人公。以卜日月。听楼鼓。验玉池。觇眼光。以为脱生死法。真诳吓闾阎。捏伪造讹。贻高人??。鄙说赵州十二时歌。庞居士转河车颂。递互指授。密行传持。以图长年。及全身脱去。豪杰俊颖之士。高谈大辨。下视祖师者。往往信之。画虎成狸。遭有识者觑破。海内学此者。如稻麻竹苇。其高识远见。自不因循。恐乍发心。未入阃奥。遇增上慢人。导入此邪见林中。末上一错。永没回转。其流浸广。莫知能遏。因出此显言。庶有志愿。于大解脱门。可以辨之。同入无生萨婆若海。
默照邪禅
真净文禅师云。今时有一般汉。执个平常心是道。以为极则。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大尽三十日。小尽二十九。并是依草附木。不知不觉。一向迷将去○妙喜云。东林照觉。以平常无事。不立知见。解会为道。更不求妙悟。却将诸佛诸祖见性法门为建立诬誷先圣。聋瞽后昆。眼里无筋。皮下无血之流。随例颠倒。恬不知觉。真可怜悯。圆觉经云。末世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非众生咎。岂虚语耶。
长生秘诀
龙舒居士曰。楞严经说。有十类仙。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数尽复入轮回。为不了真性。与六道众生。同名七趣。世之学仙者。万不得一。纵使得之。不免轮回。为着于形神。不能舍去故也。且形神者。乃真性中所现之忘想。皆非真实。近数百年来得仙者。唯钟离吕公。而学钟吕者。奚止千万。自余亲知间。数亦不少。率皆死亡。埋于下土。未见一人白日飞升者。欲求长生。莫如净土。不知修此。而学神仙。是舍目前之美玉。而求不可得之碔砆。岂不惑哉。唐香山居士。赠王山人诗曰。闻君减寝食。日听神仙说。暗待非常人。潜求长生诀。言长本对短。未离生死辙。假使得长生。才能胜夭折。松树千年朽。槿华一日歇。毕竟同虚空。何须夸岁月。彭殇徒自异。生死终无别。不如学无生。无生即无灭。
拨无因果
圆顿行人。语默动静皆遵圣教。尽合佛心。若以念佛生心动念成妄想者。则息心无念亦成妄想。首楞严经云。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若以念佛着有为患。则执空之人。其患尤甚。永嘉云。溪达空拨因果。漭漭荡荡招殃祸。弃有着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若以外求他佛为未达。则内执己心。不达尤甚。长沙云。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来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若以别求净土为偏见。则执目前为净土者。其失尤甚。楞严经说。落魔道者。都指现前即为佛国。无别净居及金色相。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为净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弟子与师俱陷王难。迷惑无知。堕无间狱。若以执有修证为权说者。执无修证。堕落外道。其祸尤甚。楞严云。其人初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盘。谓三僧只一念能越。心中尚轻十方如来。何况下位声闻缘觉。不礼塔庙。摧毁经像。谓言此是金铜土木。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却崇土木。实为颠倒。其深信者。从其毁碎。埋弃地中。疑误众生。堕无间狱。佛言谆谆。可不信乎。
自甘涂炭
大智律师曰。世之学佛者。其始莫不皆曰为生死事大。及乎声利所动世缘所汩。则生死大事置而弗论。或为人扣击。则他辞托?。不能自决。或云此不须问。或云不必用知。或云符到奉行莫作计较。或云随处受生出入自在。或云且生不高不下之家。复男子身。或云把定精神。见善恶相。不得随去。或令预候知时。或教临终夺阴。或云百骸溃散一物长灵。或云形散气消归于寂灭。如是种种臆度矫乱。皆不出凡夫外道断常二见。逮乎四大解分病苦所迫。识神无主。随业轮回。决无疑矣。假令定日克时。坐脱立化。世德可致。未足为奇。斯由不见十六观经。不知九品生相。不信弥陀愿力。而坚持所见。自甘涂炭。岂不为之悲哉。
○指广门第九
径路修行之法。其要在于执持名号。即得往生。奚俟多言哉。若夫旨趣之微妙。观道之精深。非文藉之广。说示之详。无由显也。故群经之偏赞。众圣之发挥。其书之广。汗牛充栋。非夫博□。则莫知其要也。今自博而约。录一二之目。俾学者讨寻。得旨而修焉。儒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其斯之谓欤。
法华授记
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云。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瞋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憍慢嫉妒所恼。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
妙乐云。闻是经典。如说修行。即净土因。不须更指观经等也。依经立行。具如分别功德品。直观此土。四土具足故。此佛身即三佛身。此大众即一切众。以惑未断故。安乐行是同居净土行之气分也○四明融心解云。惑未断则同居净。观行三谛也。见思尽则方便净。相似三谛也。无明破则实报净。分证三谛也。无明尽则寂光净。究竟三谛也。修一心三观求生净土。即以三惑为秽土之因。三谛为净土之果也。
华严结归
华严末会。普贤菩萨教善财童子。发十大愿。乃云。于此大愿。受持读诵。是人临命终时。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生莲华中。蒙佛授记。普于十方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清凉国师贞元疏。问曰。不求生华藏而生极乐者何耶。答。有四意。一者有缘故。弥陀愿重。偏接娑婆人也。二者使众生归凭情一故。若闻十方皆妙。初心茫然无不依托。故方便引之。三者不离华藏故。极乐去此十万亿刹。华藏佛刹皆微尘数。故不离也。四者即本师故。经云。或有见佛无量寿观自在等所围绕。疏云。赞本尊遮那之德也。华藏刹海皆遮那境。十万亿刹未出刹种之□。岂非本师随名异化也。
般若念佛
摩诃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念佛。不以色念。不以受想行识念。以诸法自性空故。不应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念。不应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而念。不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而念。何以故。是诸法自性空故。自性空则无所念。无所念故。是为念佛。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应念佛能具足四念处。乃至一切种智。诸法性无所有故。菩萨知诸法无所有。是中无有性无无性○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有方便善巧故。不随静虑无量无色势力而生。但生有佛世界。值遇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常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当知是菩萨摩诃萨。此贤劫中。定得无上正等菩提。
仁王观佛
仁王般若经云。佛问波斯匿王。汝以何相而观如来。王言。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无前际中际后际。不住三际。不离三际。不住五蕴。不离五蕴。不住四大。不离四大。不住六处。不离六处。不住三界。不离三界。乃至非见闻觉知。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同真际。等法性。我以此相。观如来身。佛言。应如是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佛所言有。为破众生执空之见。于空有叵得处。方便建立。谓之妙有。佛所言空。为破众生执有之见。于空有无碍处。荡除其执。谓之真空。空之与有。其体本一。而不妨各异。以无碍故。无可不可。谓之空。所以破除情执。洗荡法尘。谓之有。所以表显法门。建立功用。亦如人身。或动或静。或语或默。任运而然。何所往而不可哉。若定执一偏。则落外道邪见。非佛法矣。
宝积十心
大宝积经。弥勒白佛言。如佛所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若有众生。发十种心。专向于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何等名为十种心耶。佛告弥勒。如是十心。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者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着心。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者不着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是名菩萨发十种心。若人于此十心。随成一心。乐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生者。无有是处。
情想升沉
首楞严经云。佛告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七情三想。沉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纯情即沉入阿鼻狱。若沉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滥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狱。
起信结归
马鸣菩萨宗百洛叉经。造大乘起信论。为入道之要门。其末曰。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谓不能常值诸佛。惧谓信心虽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王以宁待制曰。余尝问道于宏智禅师。师令读起信论。而未见其本。及谪官天台。始于邻僧处得之。披阅再三。窃有疑焉。是书为大乘人作。破有荡空一法不留之书也。而末章以系念弥陀。求生净土为言。其旨何耶。晚过雪峰。问真歇。歇曰。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子欲坏世间相。弃有着空。然后为道耶。夫如是则净土之修。于道何损焉。予始豁然。有得于心。乃知往生净土一门。真横截生死之要道也。
天亲造论
西天祖师婆薮盘特。此云天亲。初学佛法。偏执小乘。后方志慕大法。从其兄无着。传慈氏唯识宗旨。依无量寿经造论一卷。为净土修法。在大藏堂字函。须者捡之。其略曰。若人修行五念门成就者。必定得生安乐国土。见阿弥陀佛。一者礼拜门。身业礼拜阿弥陀佛。为生彼国故。二者赞叹门。口业赞叹彼佛光明智相。欲如实修行故。三者作愿门。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四者观察门。以智慧观察。欲如实修行毗钵舍那故。一观察彼国土庄严。二观察彼佛庄严。三观察彼诸菩萨庄严。五者回向门。所有功德善根。以方便回向。摄取众生。不取一切世间故。菩萨如是修行五门。自利利他。速得成就菩提故。慈云依之。立往生行法。
论释十疑
天台智者大师。说净土十疑论。门人记为一卷。宋初吴山澄彧法师有注本。僧统赞宁序冠其首。盛行于世。彧师科十疑云。一无大慈悲疑。二诸法无生疑。三佛土平等疑。四偏念西方疑。五具缚厚重疑。六即得不退疑。七不求兜率疑。八十念往生疑。九劣弱人生疑。十作何行业疑。一一问答明白。故杨次公序云。辅赞弥陀教观者。其书山积。唯智者大师净土十疑论。最为首冠。援引圣言。开决群惑。万年暗室。日至而顿释群阴。千里水程。舟具而不劳自力。非法藏后身。不能至于是也。
临终设像
华严贤首品偈云。又放光明名见佛。此光觉悟将殁者。令随忆念见如来。命终得生其净国。见有临终劝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俾于佛所深归仰。是故得成此光明。前四句言。菩萨放无量光。其间一种。名为见佛。放此光明。能令命终之人。见佛往生。后四句言。此菩萨因中。劝临终人念佛。又令瞻敬佛像。故得此光明也。大智度论云。临终少时。能胜终身修行之力。以猛利故。义和法师无尽灯载。西域只桓精舍西北角。日光没处。置无常院。造一立像。面向西方。执五彩幡。安病人在像之后。手执幡脚作随佛往生之想。瞻病者烧香散华鸣磬。助称佛名。资助病者。若有垢秽。随即除之。决取往生。若游心法界。去来无碍者。不拘此法。
茶毗十念
百丈大智禅师。以修禅之人。附居律寺。紊师徒之分。是故建立丛林。以清规绳之。自是天下始有禅居。凡病僧危笃。集众与之念诵。其词曰。诸缘未尽。早遂轻安。大命难逃。径生安养。其与亡僧龛前念诵。则曰。神超净域。业谢尘劳。莲开上品之华。佛授一生之记。至茶毗时。令维那与其十称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大众同声应和。而又曰。上来称扬十念。赀助往生。津送住持之法亦然。此法载于清规。虽丛林老宿道眼明白者。无不遵之而行。故知合五家之宗派。尽天下之禅僧。悟与未悟。无有一人不生净土也。
古今着述
慈云云。古今诸师归心净域者。或制疏解经。或宗经造论。或随情释难。或伽陀赞扬。虽殊途同归。而各陈所见。动盈编帙。寻究良难。今略录其要者一二。天台智者大师观无量寿佛经疏一卷净土十疑论一卷道安和尚往生论六卷怀感法师群疑论七卷道绰禅师安乐集三卷慈愍三藏净土慈悲集三卷源信禅师净土集二卷慈恩法师弥陀经通赞一卷清凉国师观经疏一卷永明智觉禅师万善同归集三卷四明尊者妙宗钞三卷融心解一卷慈云忏主往生净土忏愿仪一卷决疑行愿二门一卷净土略传一卷草堂飞锡法师念佛三昧宝王论三卷孤山法师观经疏刊正记四卷弥陀经疏一卷西资钞二卷净觉法师弥陀经疏一卷潞州宗坦法师观经甘露疏四卷义渊法师甘露疏记五卷灵芝大智律师观经疏阿弥陀经疏一卷净土礼忏仪一卷圆澄义和法师华严无尽灯一卷侍郎王古直指净土决疑集三卷宝珠集无功居士王阗净土自信录
○劝修门第十
众生在迷。生死无际。一旦获闻念佛三昧。顿超生死。若飞出涂炭。而羽翼太虚。真渡苦海之慈航。起沉痾之妙剂者欤。夫劝进行者。净业之大。利他之行。菩萨所修。有志之士。能以此道。转相劝勉。勤修不怠。则屈伸臂顷。转秽浊为清泰之都。劝修之功。岂小补哉。
慈云劝修
慈云忏主云。安养净业。捷径易修。诸大乘经。皆启斯要。十方诸佛。无不称美。若比丘四众。善男信女。欲得速破无明。永灭五逆十恶重罪。及余轻过。当修此法。欲得还复清净。大小戒律具足一切诸波罗蜜门者。当学此法。欲得临终离诸怖畏。身心安乐。喜悦如归。光照室宅。异香音乐。阿弥陀佛与诸圣众。送紫金台。授手迎接。五道横截。九品长骛。谢去热恼。安息清凉。初离尘劳。便登不退。不历长劫。即证无生者。当学此法。欲修少法。而感妙报。十方诸佛俱时称赞。现前授记。一念供养。无央数佛。还至本国。与弥陀坐食。观音议论。势至行步。洞视彻闻。身量无际。飞空自在。宿命了了。遍观五道。如镜中像。念念证入无尽三昧。如是称述不可穷尽。应当修习此之胜法。
校量功德
慈云忏主云。弥陀本愿。十方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不果遂者。誓不成佛。十念信乐。尚得往生。况复一日信乐者。况复一月一年一生信乐者耶。一念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况复十念耶。况复一日一月一年一生念佛所灭罪耶。重罪尚灭。况轻罪耶。又复校量念佛功德。比余善根。优劣之相者。经云。若人以四事极好之物。供养大千世界满中阿罗汉辟支佛所得福德。不如有人合掌一称佛名。百千万分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一称佛名功德尚尔。况复十念一日一月一年一生念佛功德耶。现世安隐。众圣守。护。离诸灾厄。功德无量。
妙观功深
四明尊者云。寄语行者。观虽深妙。本被初心。若能进功。何忧不就。纵未入品。为因亦强。生至彼邦。得预大会。所见依正微妙难思。速入圣阶。度生亦广。永异事善。及小乘行。得往生者。如此土人。宿圆修者。于诸座席。见相殊常。闻法易悟。以此类彼。功在妙宗。但为戒福不精。无往生愿。故在秽土闻法入真。须惧娑婆不常值佛。纵遇善友。色心不胜。难发我心。况尘境粗强。诚为险处。故须外加事忏。内勤理观。正助双行。加愿要制。必于宝刹。速证无生。
永无退转
杨次公曰。不愿生净土则已。愿生则无不得生。不生净土则已。生则永无退转。具缚凡夫。初凭信愿。得生彼土。而三毒邪见。未能顿忘。何以知其不退转耶。盖以弥陀愿力。常所摄持。大光常照。上善人聚。寿命永劫。水鸟树林。风声乐响。演畅妙乘。闻其声者。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未尝间断故也。众生如受病之人。佛为医王。法为良药。僧为视病人。三者现前。病不得而萌矣。以是言之。则一生净土。何从有退转哉。
高声念佛
业报差别经云。高声念佛。诵经有十种功德。一能排睡眠。二天魔惊怖。三声遍十方。四三涂息苦。五外声不入。六令心不散。七勇猛精进。八诸佛欢喜。九三昧现前。十往生净土○慈云忏主云。称佛名时。以心缘历。字字分明。使心口相系。方能一念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若不然者。灭罪良难。若恐心散。须高声疾唤。心则易定。三昧易成。故怀感法师决疑论中。引大集日藏经云。小念见小佛。大念见大佛。论释曰。大念者。大声念佛也。小念者。小声念佛也。此皆圣教。有何惑哉。奉劝世人。厉声念佛。三昧易成。小声念佛。遂多驰散。学者方知非常人能晓也。下品下生。临终十念。少时猛利。谛心决断。胜百年愿力。今人称佛。多不专精。散心缓声。遂使现世成功者少。临终感应事稀。故特示此法。劝念佛时。一心不乱。高声念佛。声声相续。则不久成功也。
礼佛功德
业报差别经云。礼佛一拜。从其膝下。至金刚际。一尘一转轮王位。获十种功德。一得妙色身。二出言人信。三处众无畏。四佛所护念。五具大威仪。六众人亲附。七诸天爱敬。八具大福德。九命终往生。十速证涅盘○四明尊者云。行者礼佛时。深知佛体不离我心。同一觉源。圆照诸法。诸佛悟本。起同体悲。众生迷真。受诸幻苦。悲苦相对。感应斯成。一身遍至诸佛之前。一拜普消无边之罪。
现生获福
龙舒曰。或谓求生净土。是身后之事。而不知大有益于生前也。何则盖佛之教人。无非是善。既以求生净土为心。凡意之所念。口之所言。身之所为。无适而非善。其现世则可为君子。为大贤人敬之。神助之。福禄可增。寿命可永。其次为业缘所夺。不能专志于此者。则恶缘由此而省。善缘自此而增矣。纵有不知礼义。不畏刑罚。唯气力之为尚。唯势利之为趋。苟知以净土为心。则亦必省己。而自咎其所为。虽不能皆合于礼义。亦必近于礼义矣。其肯复陷于刑罚乎。使人人皆然。则渐可以脱小人之域。而终为君子之归矣。乡人之相知者。皆目之为善人。由是言之。遵佛教法。而以净土为心者。孰谓无益于生前乎。
为僧念佛
龙舒曰。为僧学佛者。当自念云。我为出家人。了达生死。乃本分事。不能如此。遂汩没俗尘。一日大限到来。有何倚赖。平日虽有善业。未免随逐轮回。善业报尽。又复坠堕。不如专修净土。直脱轮回。方是出家事毕。如永明寿禅师长芦颐禅师万年一禅师。皆修此道。又转以化人。岂可不效彼耶。若不生净土。未免随业受报。如海印信禅师。以一念之错。生朱防御家为女子。得圆照本禅师点化。乃得脱去。知他第二生中。又复如何。舒州太平古老亦名行尊宿也。殁后生宰相家。享富贵造恶业。复堕恶道。何有出期。楞伽经说。修行之人。如澄浊水。澄之难清。未去浊脚。搅之复浑。二老之谓也。若生净土。住不退地。复来此界度生。如刷去浊。脚虽搅之。不复浑矣。
富贵学道
龙舒曰。富贵人种种如意快乐。然光阴迅速。幻身难保。古来贵极。谁为在者。不如修行净业。身后托生胜处。岂不快哉。本朝文潞公。在京师。与净严禅师。结道俗十万人。为净土会。至于王敏仲侍郎杨次公提刑冯济川给事。皆以贵人。修行净业。而皆得往生。可不仰效之哉。
众善相资
龙舒曰。供佛斋僧。造塔建寺。念诵礼忏。孝养父母。兄友弟恭。宗族之间。无不和穆。乡党邻里。恩礼相与。事君则赤心为国。为官则仁慈利民。为长则善以安众。为下则勤以事上。或指教愚迷。或扶助孤弱。或救人急难。或惠施贫穷。或造桥砌井。或施食散药。或减己奉养以利人。或临财饶人以自省。或教人为善。或护善止恶。但随所作世出世间一切善事。不拘大小多少。或止以一钱与人。或以一水止渴。至于毫芒之善。并须起念云。愿此善缘。回向西方。众善相资。必得往生也。
劝修利益
龙舒曰。唐人房翥暴亡。至冥府。冥官语之曰。据案簿。尔曾劝一老人念佛。已生净土。尔承此福。亦合生净土。翥曰。尚拟诵金刚经万卷。并礼五台。故未欲往生。冥官曰。诵经礼拜。固为好事。不如且生净土。知其志不可夺。乃放还人间。是知劝人修净土者。非但获往生。又感动幽冥也。
因循误事
寂室曰。世人欲修净业。不可言我今忙迫。且待闲暇。我今贫乏。且待富足。我今少壮。且待老时。若分定常忙。分定贫乏。分定夭折。即于净业无缘修习。忽尔丧亡。虽悔何及。奉劝诸人。趁身强健。努力修之。
当思身后
寂室曰。世人但知生时。将养此身。营求资给。而不思舍此身后神识不灭。若无善因。则沦坠苦趣。何为生时。爱惜此身。死后神识不灭。而不思度脱耶。又世人专为妻子眷属。广营衣食。而无少怠。而不思命终之时。妻子眷属。虽爱彻骨髓。不能相救。唯当独往。今劝世人。不当以养生故而忘畏死。不当以为他故而忘自为也。
预备不虞
龙舒曰。如人入城干事。必先觅安下处。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下处者。修净业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莲华中。不落恶趣之谓也。又如春月远行。须办雨具。骤雨忽来。则无淋漓之患。先办雨具者。修净业也。骤雨忽来者。无常忽至也。无淋漓之患者。不落恶趣也。且先觅下处。不害其干事。先办雨具。不害其远行。修净土者。不妨一切世务。人何为而不修乎。
功在纯熟
龙舒曰。孟子谓夫仁者亦在乎熟之而已矣。故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能尔也。则无所往而不为仁矣。修净土者亦然。凡起居饮食语默动静。皆不忘净土。则此身虽居五浊。而其心已在净土矣。樝庵云。落日之形似鼓悬。加趺端坐。面西边。身虽未到华池上。先送心归极乐天。正谓此也。
十种胜利
慈云忏主云。三界大师。万德慈父。归之者罪灭。敬之者福生。诸经具说。若能归依三宝。受持一佛名者。现世当获十种胜利。一者昼夜常得一切诸天大力神将隐形守护。二者常得如观世音等二十五大菩萨而为守护。三者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四者一切恶鬼夜叉罗刹皆不能害。毒蛇毒药悉不能中。五者水火冤贼刀箭杻械牢狱横死悉皆不受。六者先所作罪悉皆消灭。所杀冤命皆蒙解脱。更无执对。七者夜梦吉祥。见阿弥陀佛胜妙色像。八者心常欢喜。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九者常为一切世间人民恭敬礼拜。犹如敬佛。十者命终之时。心无怖畏。正念现前阿弥陀佛及诸圣众。持金刚台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尽未来际。受胜妙乐。
净土指归集卷下(终)
指归直音略训
锭光
订定二音。锭光佛名。
提撕
下西音。提耳之诲。曰撕也。
玫
梅音。玫瑰珠也。僧名。
肇
兆音。始也。
蕖
渠音。荷花。
舛讹
川上声。错也下娥音。谬也。
髫
迢音。髫髦童子垂发。
骛
务音。乱驰。
鄙
彼音。陋也。
沉湎
免音。溺也。说文沉于酒也。
捃摭
郡音。拾也。只音。采摭群言。
谆
知纯切。诲言重复也。
畅
唱音。通也。
俾
彼音。使也。
仇隙
上酬仇也。下乞逆切。怨也。
亵媟
薛音。私服也。同上近小人。
眴
舜音。不眴太子名。
殑
巨升切。河名。
遽
举去声。急猝。
藉气
谢音借。又含蓄包容之意。
连属
下烛音。连也。续也。犹合也。
奘
藏去声。译师名。
罽
计音。〡宾国名。
??
犯音。模范也。
狼藉
狼藉。狼卧之处。草多披靡。
焜耀
混音。旧本焜非。曜音光耀。
睿
于芮切。法师名。
抡
伦音。官名。
伟
委音奇。也大也。
糠秕
上康音。米皮壳也。下比音。不成谷也。庄子尘垢秕糠。将陶铸尧舜。
诜
所陈切。法师名。
闉
因音。官名。
叵
颇音。不可。
攉乱
霍音。旧本[怡-台+霍]非。今按诸韵。从手。是盘手戏。通作霍挥。霍猝遽也。
昺
丙音。光也。法师名。
劭
邵音。官名。
跛
波上声。跛足。
窹??
悟音。觉窹也。迷去声。目闭神藏。
圊溷
上青音。下混去声。二俱厕。
颐
责音。深也。法师名。
铠
铠音。居士名。
厥
决音。其也。
膏肓
上高音。神之液也。下荒音。心上鬲下。
疣赘
上尤音。瘤也。下缀音。黑痣。
绰
昌入声。法师名。
阚
勘音。官名。
塔
塔同。
昂伛
昂高也。仰也。下迂上声。曲脊也。
摸棱
上模下楞。苏味道为相。决事不欲。明白摸棱。
玗
于音。官名。
睹
睹同见也。
加趺
右足安左?上。左足安右?上。
诬誷
上巫音。诳也。下罔音。诬也。
曦
希音。日光。法师名。
镏
刘音。官名。
?
析同分也。
莲苞
包音。丛生也。诗方苞方体。
华裓
克音。外国盛花器也。
彧
郁音。文章貌。法师名。
阗
田音居士名。
雁
雁同。
俊颖
荣上声。秀颖德行之谓洪。
酖毒
上沉去声。饮食杀人。
岿
魁音。灵岿僧名。
馗
葵音。人名。
[(隐-工+(巨-匚))-心]
隐同。
阃奥
上苦本切。门限。下乌到切。深也。
诳吓
诳欺也。下赫音。怒也。
鸾
卢官切。法师名。
??
释音。人名。
?
貌同容。
黍稷
上暑音。早熟禾。下即音。五谷之长。
彭殇
伤音。齐〡〡为妄作。
弆
举音。藏也。楼〡名也。
翥
注音。人名。
殁
没同。
觇眼
丑艳切。候也。说文窥视。
碔砆
武夫音。〡〡石似亻。
缙
进音。〡云县名也。
汾
焚音。州名。
软
软同。
荆榛
上京音。木名。下臻如小栗。
续貂
俗凋二音。貂不足狗尾续。
耄
冒音。八十九十曰〡。
伶
令音。乐人。
??
慰同。
漭莽
忙上声。水大忙上声。草深。
羸劣
雷音。瘦也。联入声。弱也。
媪
袄音。〡老母称也。
剡
掩音。地名。
浔
寻音。浔阳。
悦豫
下预音。乐也。
品汇
下谓音。类也。
魑魅
〡鬼也。〡精物。
宸
辰音帝。居曰〡。
倬
卓音。着也。
[烈-列+助]
助佐也。[烈-列+助]非。
凑泊
上辏。下薄。
浇漓
上交。下离。
鸲鹆
瞿浴。又名寒皋。
丕
铺杯切。大也。
迄
欣入声。至也。
杂
杂音参。错也。
刈获
诣音黄。入声。刈禾。
缙云
进音。县名。
四裔
下衣。去声。边地。
稍
山巧切。渐也。
亟
戟音。急也。
[撩-(日/小)+(臾-臼+日)]
掩同。遮也。
沉疴
阿平声。病也。寝深也。
觑破
趣音伺视。
衽席
忍甚切。卧席也。又坐者。为席卧者。为衽。
腕
乌贯切。手。
奄
掩同忽也。
唐捐
唐捐虚弃也。
悉檀
悉檀遍施也。
耨??
上农。入声。下弥爵切。
革
戟音。急也病〡也。
痹
鼻音。足气不王也。
橐
托音。无底曰〡。
韪
伟音。是也。又美之之意。
辙
廛入声。车轮所碾迹也。
捷
潜入声。胜也。敏疾也。
讣
付音。告丧也。
绘
会音。五采也。
蚩
赤之切。轻侮也。
轨
癸音。则也。谓法度也。
?
猪孟切。开张缯画也。
揠
乌?切。拔也。〡苗助长。
庑
武音。堂下周廊。
炯
户顶切。光也。
甓
平入声。瓴甋。
剂
齐去声。分〡百药齐和。
剧
极音。增也。尤甚也。
毙
避音。死也。败坏也。
了
了音。目睛明也。
钤
钳音。耕类。
辟
平入声。开也。
谬
眉幼切。误也。许也。
覃
潭音。布也。又深广也。
瞥
篇入声。过目暂见也。
刷
所劣切。扫也。清之也。
紊
问音。乱也。
遏
安入声。止也。
谙
庵音。记也。忆也。
揭
坚入声。高举也。
纴
壬音机。缕也。
纬
谓音。横才〡。
缣
兼音。并??缯也。
辍
拙音。歇也。
剜
乌欢切。削也。
迥
兄。上声。寥远。
矫
皎音。诈也强也。
掣
彻音。挽也。
珥
耳音。〡珰。
逾
余音。越也。
镂
漏音。雕刻。
殂
雏音。死也。
拶
祖达切。逼〡也。
俟
似音。待也。
遑
皇音。急也。
豺
柴音。狗声食羊。
翕
吸音。起也。合也。
尪
汪音。弱也。
恢
魁音。大也。
瞑
名茗二音。闭目。
询
荀音。咨也。
虻
盲音。蚊〡。
甄
真音。察也。明也。
[笄-廾+(八/土)]
行音。草木干也。
钜
巨音。大也。
靡
米音。无也。
苏
苏音。按韵会。死更生曰苏。俗作〡非。
翾
喧音。小飞。
蠕
软音。〡而动。
诋
底音。诃也。讦也。
惩
澄音。戒也。正也。
踵
中。上声。足后曰〡。
贻
夷音。贶也。遗也。
??
痴音。笑也。
骸
谐音。百骸。
溃
会音。乱也。
臆
益音。胸〡。
僭
子念切。不〡不滥。
援
袁音。引也。
厉
例音。严也。
励
例音。免力也。
侈
耻音。奢也。
迈
卖音。往也。
懈
戒音。怠也。
贬
边上声。减损也。
屹
鱼乙切。高貌。
右二百四十四字。乃此书之用字也。盖取其疑难者。据韵音释。虽未得允当。庶资初学之用。然是书乃修净土者之指归。虽悟达之士。亦宜勉旃。
兴圣禅寺德海书 四明王友云刊
No. 1154-A
释迦如来。住世说法。三百余会。诸经皆以结归净土。盖为众生贪恋世间。以苦为乐。自甘沉湎。不求出离。是故世尊于此法门。谆谆垂诲不已。恒沙如来出广长舌相。说诚实言。同音称赞。所谓诸三昧中。唯念佛三昧。最为直捷。今观净土指归一集。乃僧录右善世启宗法师所编。分立诸题。若经之要旨。论之发明。洎古今禅讲宗师。及诸名贤。力行实证之言。纤悉具备。使修学之人览此。而开决疑情。发明正信。遨游于诸佛性海者。莫不由斯集焉。四明翠岩无象原公。刊梓流行。为它日莲池胜集之张本。志可尚矣。
洪武二十六年秋九月望日僧录司右阐教前住径山万寿禅寺德祥敬?
No. 1154-B
夫以理绝言诠。非言诠。弗克臻宗本之妙。道由践实。非践实。无以造观行之微。言以贯文。文以载道。是为天下之公器。振万世而不磨者也。然此净土指归一书。寔僧录善世启宗法师之所述也。盖以采摭经论。据援祖文。集以成帙。凡言净土。必以秽土而为待对。追惟释迦文与彼阿弥陀。于久远劫来大通智胜佛所。同十六王子覆讲法华。结大乘缘。建深重愿。故有净秽两土之殊。折摄二门之异。吾佛为示堪忍秽土。五浊八苦。荆棘泥沙。恶道充满。寿命短促。而折伏之。令其有所厌恶也。彼佛为示极乐净土。七珍九品。宝地花池。清净光明。寿量长远。而摄受之。令其有所欣慕也。是故如来于鹫岭。敷宣一代圣教。诸大乘经。十方称赞。其义甚广。惟观无量寿佛经。最为悉备。天台四明发扬妙旨。不出乎空假中三观法门。互破互立。难思难议。然而诸观皆用经中所示之相。忆持在心。为所观境。仍了自心本具此法。托境想成。然佛是所观胜境。举正报以收依果。述化主以包徒众。观虽十六。言佛便周。则当但观彼佛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亦见佛心。又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所言作佛者。即是而作。全性成修。显非性德自然有佛也。言是佛者。即作而是。全修成性。显非修德因缘成也。若以作是。显于三观。则全惑即智。全彰即德故。心是应佛。心是果佛故。知作是之义。一心修者。乃不思议之三观。为一经之妙宗。念佛三昧。指归净土之要门。岂有过于此哉。兹承翠山止庵无象原禅师。素业精修。净行恒饬。夙夜靡懈。诚叔世精进幢也。获睹斯集。慨发胜心。捐赀镂板。用广流通。使人人物物。咸跻清泰之域。岂福德利益云乎哉。一日??此集。过余寓舍。征余序。姑敢摭净土梗概。书于左方。未免续貂之讥。见者幸毋诮焉
旹
洪武二十七年四明观梦比丘 允中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