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纂续藏经第 60 册 No. 1117 沙门日用


  No. 1117-A 沙门日用序

  识心达本。名曰沙门。具足三千威仪。受持八万细行。今此日用一书。乃三千之枢要。八万之妙用。出家进修之阶梯。菩萨利生之慈航。苟阶梯失。慈航乏。则自利刹他何有哉。旧曰毗尼日用者。讹也。毗尼即律。是五藏中之律藏。惟明比丘二百五十戒法。不说诸真言咒语。其间偈颂。多出华严诸经。咒语载之密部。然经律真言。各有宗旨。宁容混滥。以毗尼而自目哉。今本师在和尚。诚末法之砥柱。救世之良医。注释经律百有余卷。兼闲咒语。至于华梵胡言。无不洞贯。悲末法之颓风。愍后代之罔闻。遂为重订。目曰沙门日用。名实俱当。事简理详。虽云沙门。而诸在家清信士女。有受归戒。菩萨法者。咸须行之。意欲七众。于二六时中。行住坐卧。有一毫之善。悉皆回向法界有情。同出苦津。以圆菩萨六度万行者也。今诸方毗尼日用篇末。复加古德警?之语。虽云不无少善。但古德之言。备载各传。岂容浑入。自失毗尼之义。大违经律之旨。识者别之。

  康熙辛亥自恣日门人开定书于鼎湖之指月楼

  No. 1117

  沙门日用卷上

  广州南海宝象林沙门 弘赞在犙编

  夫为沙门者。勤行众善。息诸妄虑。于二六时中。身被四仪。口持显密。心存定慧。三密于是相应。万行由斯渐备。故华严净行品。令诸菩萨。凡有所作。皆悉发愿回向。一切众生。同成正觉。是则自利利佗。乃大士之本誓。虽曰现处凡地。而已具圣行矣。稽斯日用。原本非一。皆是此方编集。名号既多不同。条相不无差舛。其间偈颂。多出净行品中。真言咒语。悉录密部诸经。但其所集。广略欠宜。今以揆中。删补成帙。便学习者持诵焉。若夫菩萨轻重戒相。广备经论。比丘五篇七聚。详具律藏。自当讨明。方知止作持犯。不可依斯便为事毕。比见近代阿师。不稽律典。不依所犯忏除。但令持咒尔许。全违说露。宁知显密两异。忏各有旨。不如律悔。罪不可逃。自误误他。过非小也。智者慎诸(虽云沙门日用。而在家菩萨同持)。

  上篇持诵门

  ○睡醒

  (行者睡醒时。即宜正身端坐。默诵偈咒云)。

 睡眠始寤  当愿众生  一切智觉  周顾十方

  唵。地利日哩莎诃(七遍)

  ○闻钟

  (行者闻钟声。当诵偈咒云)。

 闻钟声  烦恼轻  智慧长  菩提生
 离地狱  出火坑  愿成佛  度众生

  唵。伽罗帝耶莎诃

  (七遍。凡闻钟声。即当起坐。若生懈怠。自招过咎。杂喻经云。闻钟卧不起。护榻善神瞋。现世无福慧。死后堕蛇身。若病重。不起无过)。

  ○击钟

 愿此钟声超法界  铁围幽闇悉皆闻
 闻尘清净证圆通  一念净心成正觉(诵咒如前)

  ○寤起

  (寤起下床。当正立。诵云)。

 下足住时  当愿众生  心得解脱  安住不动
 (次云)从朝寅旦直至暮  一切众生自回护
 若于足下丧身形  愿汝即时生净土

  唵。逸地律尼莎诃(七遍)

  ○着衣裳

  (下床着衣裳时。应诵云)。

 若着上衣  当愿众生  获胜善根  至法彼岸
 着下裙时  当愿众生  服诸善根  具足惭愧
 整衣束带  当愿众生  检束善根  不令散失

  ○行步

  (若举足行时。诵云)。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复诵行步不伤虫蚁咒云)。

  唵。地利日利莎诃(七遍)

  ○洗漱

  (早起洗面。当诵云)。

 以水洗面  当愿众生  得净法门  永无垢染

  唵。囕(二十一遍)莎诃(早起洗面。须嚼杨枝。其偈咒如下)

  ○饮水

  (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若不诵此咒。如食众生肉。咒曰)。

  唵。嚩悉婆罗摩尼莎诃(七遍)

  ○着五衣

  (应诵偈咒云)。

 善哉解脱服  无上福田衣  我今顶戴受
 世世不舍离

  唵。悉陀耶莎诃(七遍)

  ○着七衣

  (应诵偈咒云)。

 善哉解脱服  无上福田衣  我今顶戴受
 世世常得披

  唵。度波度波。莎诃(七遍)

  ○着大衣

  (应诵偈咒云)。

 善哉解脱服  无上福田衣  我今顶戴受
 广度诸群迷

  唵。摩诃迦。波波吒悉帝。莎诃(七遍。或可三衣用下一偈。亦得)

 着袈裟衣  当愿众生  心无所染  具大仙道

  ○沙弥着缦衣

  (应诵偈云)。

 大哉解脱服  无相福田衣  披奉如戒行
 广度诸群迷

  (缦衣者。缦为一幅。并无坛隔割截之相。凡受十戒者。皆着此衣。今因法末人讹。不解沙门所应着服。谬传既久。递相踵习。至令沙弥披着比丘五条七条之衣。故根本羯磨云。求寂之徒。缦条是服。而有辄披五条。深为罪滥。神州之地。久扇斯风。此成非法。勿令披着也。根本羯磨。乃唐三藏义净法师。亲游西域。传译此方。既云讹风久扇。敝非一日。至今未醒。其谁正之。特赖弘法大士。发千古之迷方。开将来之慧目。使正法而得久住。戒珠而获长莹者矣)。

  ○礼佛

  (欲往礼佛。应诵偈咒云)。

 若得见佛  当愿众生  得无碍眼  见一切佛

  唵。阿蜜栗帝。吽。癹吒(七遍。吒字半音)

  ○入佛殿

  (若入殿宇及道场。应诵偈咒云)。

 若入堂宇  当愿众生  升无上堂  安住不动

  唵。阿蜜栗帝。吽。癹吒(七遍。吒字半音)

  ○观佛

  (若见佛像。当至心谛观。应诵偈云)。

 谛观佛时  当愿众生  皆如普贤  端正严好

  ○礼敬三宝

  (凡为礼拜。先须赞德。然其赞辞。须取经论中偈颂。赞已。称名。然后五体投地。两手承空。示接足之相。乃作文殊礼佛观。运想云)。

 能礼所礼性空寂  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  十方诸佛影现中
 我身影现诸佛前  头面接足归命礼

  (若礼别佛菩萨。但改诸佛二字。若礼僧。应云。十方贤圣影现中。若礼法。应云)。

 真空法性如虚空  常住法宝难思议
 我身影现法宝前  一心如法归命礼

  礼三宝已。次当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弥勒尊佛。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诸大菩萨。并迦叶。优波离。阿难尊者。一一礼已。当至心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文备诸经。及行愿品中。此不繁录(其赞辞。礼佛仪式略备)。

  ○礼敬佛塔

  (塔者。梵音具云塔婆。亦云窣堵波。又云浮图。又云制底。此译为聚相。谓如来众德。俱聚于此也。或有舍利。或无舍利。无舍利者。当安法身偈。或安如来圣像。礼之灭无量罪。生无量福。若见塔时。应云)。

 见佛塔时  当愿众生  尊重如塔  受人天供

  (若作礼时。应诵偈云)。

 顶礼于塔  当愿众生  一切人天  无能见顶

  (礼已。当旋绕三匝。或七匝。十匝。百匝。千匝。须记匝数。各有所表。如三匝表灭三毒。圆三德。七匝净七支戒。得七觉意。十匝断十使。证十力。余皆例知。若旋绕塔时。应诵云)。

 右绕于塔  当愿众生  所行无逆  成一切智

  (绕三匝时。应云)。

 绕塔三匝  当愿众生  勤求佛道  心无懈歇

  (次诵绕塔灭罪陀罗尼曰)。

  南谟勃陁夜 南谟达啰(上音)摩夜 南谟僧伽夜南谟阿唎耶 皤卢枳羝铄(上音)皤啰夜。菩提娑(入音)跢婆夜 么诃娑(入音)跢婆夜。摩诃迦噜奶迦夜 怛侄他。佉(上音)啰皤羝。殊诃(上音)皤羝。伽皤羝。娑(去音)婆诃

  (七遍然后右绕。若人能至心一念七日中绕塔行道。诵满一万二千一遍。面见观世音菩萨威力。灭一切罪障。得一切所愿。律制不得覆头。通肩披衣。及着禅衣。革屣等。礼佛绕塔)。

  ○诵经

  (若诵经时。先当诵偈云)。

 讽诵经时  当愿众生  顺佛所说  总持不忘

  ○持锡

  (若持锡时。先当诵偈咒云)。

 执持锡杖  当愿众生  设大施会  示如实道

  唵。那栗??。那栗??。那栗吒钵底。那栗帝娜夜钵宁。吽。癹吒(七遍。吒字半音)

  ○乞食

  (欲入聚落乞食。先须诵偈云)。

 发足向道  当愿众生  趣佛所行  入无依处

  (在路行时。应云)。

 若在于道  当愿众生  能行佛道  向无余法

  (入村应云)。

 入里乞食  当愿众生  入深法界  心无障碍

  (旧用准提咒。本无所出。故不录。若到门时。应云)。

 到人门户  当愿众生  入于一切  佛法之门

  (既入其家。应云)。

 入其家已  当愿众生  得入佛乘  三世平等

  (若其不舍。不应生嗔恼心。当云)。

 见不舍人  当愿众生  常不舍离  胜功德法

  (若见布施。不应贪着)。

 见能舍人  当愿众生  永得舍离  三恶道苦

  ○见空钵

  (若临食时。见空钵。当诵偈云)。

 若见空钵  当愿众生  其心清净  空无烦恼

  ○食时展钵

  (若未受食前。初展钵令净。当诵偈云)。

 如来应量器  我今得敷展  愿供一切众
 同证三轮空

  ○见满钵

  (若见盛满钵食。当诵偈云)。

 若见满钵  当愿众生  具足成满  一切善法

  (已上三偈。旧本强取别咒凑入。无所出。故不录)。

  ○得美食

  (若得美饮食时。当诵偈云)。

 若得美食  当愿众生  满足其愿  心无羡欲

  ○得不美食

  (若得不美饮食。应诵偈云)。

 得不美食  当愿众生  莫不获得  诸三昧味

  ○持钵

  (执持钵时。应诵偈咒云)。

 执持应器  当愿众生  成就法器  受人天供

  唵。枳哩枳哩。嚩日啰。吽。癹吒(七遍。吒字半音)

  (受食时。左手捧钵。右手扶缘。念供仪已。心存五观。上座应唱云)三钵罗佉多(三说自食亦应唱之。此即是僧跋。今时令唱佛制比丘等语。是古德所立。原非本制。唱已出生。念变食真言七遍。诵憩云)。

 法力不思议  大悲无障碍  七粒遍十方
 普施周沙界(或念偈云)

 大鹏金翅鸟  旷野鬼神众  罗刹鬼子母
 甘露悉充满(或诵汝等鬼神众偈。亦得复念。无遮食真言)

  唵穆力陵莎诃(七遍)

  (律制食时。于大众行末。设食一盘。以供鬼子母等。呼其名字。令皆饱满。即用上偈呼之亦妙。今时行事。自是此方讹传。非关佛制。以少许食。置不净处。呼大鬼神名。不但无益。恐招祸咎矣。律中复制。受檀越请食毕时。以水略净手口。右手持食一掬。向上座前。胡跪。上座乃以片水洒而咒曰)。

 以今所修福  普沾于鬼趣  食已免极苦
 舍身生乐处  菩萨之福报  无尽若虚空
 施获如是果  增长无休息

  (然后持将出外。于幽僻处。林丛之下。或河池之所。以施先亡矣)。

  ○正受食

  (若正受食时。应诵偈云)。

 若受味时  当愿众生  得佛上味  甘露满足

  ○食毕

  (若食讫时。当诵偈云)。

 所谓布施者  必获其义利  若为乐故施
 后必得安乐(复云)

 饭食已讫  当愿众生  所作皆办  具诸佛法

  (西国唯上座一人唱之。非众同诵)。

  ○受嚫

  (梵语达嚫拏。此云施。在法则曰法施。在财则曰财施。今食毕。檀越以衣物施。是也)。

 财法二施  等无差别  檀波罗蜜  具足圆满

  (若是金银钱。比丘不得自捉。唯令净人知之。若无净人。当作被人物想。与之贸净衣钵等)。

  ○嚼杨枝

  (凡食讫。当嚼杨枝。应诵偈咒云)。

 手执杨枝  当愿众生  皆得妙法  究竟清净

  (嚼时应云)。

 嚼杨枝时  当愿众生  其心调净  噬诸烦恼

  唵蓝(或七遍。或二十一遍)莎诃(杨枝制度附后)

  ○洗钵

  (食毕洗钵已。弃水时。当离地半肘手。应诵偈咒云)。

 以此洗钵水  如天甘露味  施与含生类
 悉令获饱满

  唵。摩休啰悉。莎诃(七遍)

  (旧本先洗钵。后嚼杨枝。延时过午。口有余津。咽之便犯非时之禁。又今时洗钵在于食处案上。稽留防事。甚不如法。宜食毕于屏处。以水荡涤。持将出外。弃于净处。或河池林下。以施群生。复用净水内外洗之。方以巾拭之令燥。然后弃之)。

  ○剃发

  (若剃须发时。应诵偈咒云)。

 剃除须发  当愿众生  远离烦恼  究竟寂灭

  唵。悉殿都漫哆啰。跋陁耶。娑婆诃(七遍)

  (应先剃须。后剃发。当用文殊菩萨。剃头日。每月初四日。至十一日。十四日至十六日。十九日。二十二日。至二十六日。二十九日)。

  ○便利仪轨

  根本杂事律云。佛告诸苾刍。汝等当知。此是常行。恒须在意。如是洗净。有大利益。令身清洁。诸天敬奉。是故汝等。从今以去。若苾刍。苾刍尼。学法女。求寂男。求寂女。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归依于我。以我为师者。咸应洗净。若不如是洗者。不应绕塔行道。不合礼佛读经。自不礼他。亦不受他礼。不应啖食。不坐僧床。亦不入众。由身不净。不如法故。令诸天神。见不生喜。所持咒法。皆无效验。若有犯者。得恶作罪。若作斋供。书经造像。不洗净者。由轻慢故。得福寡薄。汝等皆应依我言教。无得自欺。作不净法。懈怠放逸。为下品行。当堕恶道。时诸苾刍。闻佛教诲。皆大欢喜。如法奉行。根本羯磨云。佛言。欲入厕时。或弹指。或謦欬。或蹈地作声。若默然入者。得越法罪(凡至厕所。当弹指作声。令内人觉知。既上厕已。复应弹指。令非人知)。杂宝藏经云。有一比丘。不弹指来大小便。溅污中鬼面上。魔鬼大嗔。欲杀比丘。比丘持戒。随逐伺觅其短。不能得便(既知此祸。岂可默然。横受其殃。复违圣教哉)。今按义净法师。依杂事律。撰出其法云。便利之事。略出其仪。下着洗浴之裙。上披僧脚崎服。次取触瓶添水令满。持将上厕。闭户遮身。土须二七块。在其厕外。于砖石上。或小版上。而安置之。其砖版量长一肘。阔半肘。其土碎之为末。列作两行。一一别聚。更安一块。复将三丸入于厕内。安在一边。一将拭体。一用洗身。洗身之法。须将左手。先以水洗。后兼土净(母经云。应用二指头洗之。谓无名指及小指。须用冷水。若用热水。恐生肠风等疾。严冬冰手。暖水无妨)。余有一丸。粗且一遍洗其左手。若有筹片。持入亦佳(杂律云。持筹片并三块土入厕。筹用拭身。一土洗净。一土洗小便处。一土洗左手)。如其用罢。须掷厕外。必用故纸。可弃厕中。既洗净了。以右手牵下其衣。瓶安置一边。右手拨开傍扂。还将右手提瓶而出。或以左臂抱瓶。拳其左手。可用右手关户。而去。就彼土处。蹲坐一边。若须坐物。随时量处。置瓶右?之上。可以右臂向下压之(若有三叉木者。置瓶于上。极佳)。先取近身七土。别别洗其左手。后用余七。一一两手俱净。其砖木上。必须净洗。余有一丸。将洗瓶器。次洗臂腨及足。并令清洁。然后随情而去。此瓶之水。不入口唇。回至房中。以净瓶水。漱口再三。若其事至。触此瓶者。还须洗手漱口。方可执余器具。斯乃大便之仪。粗说如此。小便。则一二之土。可用洗手洗身。此即清净之先。为敬基本。或人将为小事。律教乃有大呵。若不洗净。不合坐僧床。亦不应礼三宝。此是身子伏外道法。佛因总制苾刍。修之则奉律福生。不作乃违教招罪。斯则东夏不传。其来久矣。设令启示。遂起嫌心。即道大乘虚通。何净何秽。腹内恒满。外洗宁益。讵知轻欺教检。诬罔圣心。受礼礼他。俱招罪过。着衣啖食。天神共嫌。若不洗净。五天同笑。所至之处。人皆见讥。弘绍之宾。特宜传教。既而厌俗离尘。舍家趣于非家。即须殷勤用释父之言。何得睚??于毗尼之说。如其不信。幸可依此洗之五六日间。便知不洗之过。然而寒冬之月。须作暖汤。自外三时。事便随意。凡是僧坊。先须净治厕处。若自无力。教化为之。供十方僧。理通凡圣。无多所费。斯其要焉。是净方业。固非虚矣。溪堂杂录云。元佑中。有蜀僧智超法师。常诵华严经。已三十年。偶见一童子。丰貌清爽。举手高揖。超曰。何来。曰。五台来。超曰。何远至此。曰。有小事欲相导故。超曰。愿闻。曰。吾师诵经固可嘉矣。但失在登厕洗净时。触水淋于手背。而未尝用灰土洗之。律制七度。今洗一二。缘此触尚存。礼佛诵经。悉皆得罪。言讫不见。超惭而改过。此乃文殊菩萨化现。以警于超也。故知洗手洗净。必须依法。净水触水。决要分别。言七度者。谓先用净灰七遍。后用净土七遍洗之。若不依法。反成秽触。执捉净器。悉招黑殃。故因果经云。触手请经。当获厕中虫报。然入厕洗净洗手等。一一须念偈咒。经云。若不持诵神咒者。纵用七恒河水。洗至金刚际。亦不得身器清净(如无灰。用土亦得。但不得用伤生之物。如皂荚。茶麸之类也)。

  ○登厕

  (至厕当默念偈咒云)。

 大小便时  当愿众生  弃贪瞋痴  蠲除罪法

  唵。狠噜陁耶。娑诃(七遍)

  (三千威仪云。至舍后上厕。有二十五事。一欲大小便当行时。不得道上为上座作礼。二亦莫受人礼。三往时当直低头视地。四已住。当三弹指。五已有人弹指。不得逼。六已上正住。弹指乃踞。七正踞中。八不得一足前一足却。九不得令身倚。十敛衣。不得使垂圊中。十一不得大咽。使面赤。十二当直视前。不得顾听。十三不得污壁。十四不得低头视圊中。十五不得视阴。十六不得以手持阴。十七不得草画地。十八不得持草画壁作字。十九用水不得大费。二十不得污湔。二十一用水不得使前手着后手。二十二用土当二七过。二十三当用澡豆。二十四三过用水。二十五设见水土草尽。当语直日主者。若自手取为善)。

  ○便利讫

  (便讫。就水洗净时。应默念偈咒云)。

 事讫就水  当愿众生  出世法中  速疾而往

  唵。贺曩蜜栗帝。莎诃(七遍)

  (复默念去秽偈咒云)。

 洗涤形秽  当愿众生  清净调柔  毕竟无垢

  唵。室利曳婆醯。莎诃(七遍)

  (复念洗手偈咒云)。

 以水盥掌  当愿众生  得清净手  受持佛法

  唵。主迦啰耶。莎诃(七遍)

  (大智律师入厕垂训云。折叠衣裳。整齐鞋履。省约用筹。点滴使水。屏息语言。安详进止。当念此身。满中盛屎。臭不可闻。秽不可视。行厕革囊。诚为可鄙。云何于身。耽欲无耻。云何于食。乐着肥美。结习成因。果报必是。一入泥犁。穷劫不已。苦乐在心。升沉由己。道岂远哉。未知思尔)。

  ○入浴

  杂事律云。苾刍应畜洗浴裙。不得两重而作。恐有虫入。若贫者必无此物。以绳系叶前后遮障。于隐屏处。不令他见。浴时无犯。内法传云。浴裙法。以?布长五肘。阔肘半。绕身使匝。抽出旧裙。回两头令向前。取左边上角。以右手牵向腰下。令使近身。并蹙右边。擪入腰内。此谓着浴裙法。卧时着裙。其法亦尔(西国不着裤。卧时着短裙)。欲出池时。抖擞徐出。勿使虫着。若不向池。寺中浴者。着裙同此。水遣人浇。随处随时。可为障蔽。世尊教为浴室。或作露地砖池。或作去病汤药。或令油遍涂体。深为利益。皆有圣教。不遑具述。广如律明。并须饥时。浴已方食。有其二益。一则身体清虚。无诸垢秽。二则痰癊消散。能餐饮食。饱食方浴。医明所讳。故知饥沐饱浴之言。未是通方之论。若着三尺浴裙。遍小形露。或元不着。赤体而浴者。深乖教理也。应用四幅洗裙。遮身可爱。非直奉遵圣教。亦乃不愧人神。余之可否。智者当悉。夜浴尚不改容。对人宁无掩蔽耳。僧祗律云。入浴。各以腰带系衣作识。安衣架上。入时不得掉两臂。筹量用水。不得多。若池水。自恣无罪。不听露地裸形而浴。若水齐腰腋。得用无罪。若坐水中至脐亦得。当念偈咒云。

 洗浴身体  当愿众生  身心无垢  内外光洁

  唵。?折啰恼迦吒。莎诃(七遍。不得共人语笑。及小遗。违者得罪弥重)

  ○洗足

  (洗足时。应念偈云)。

 若洗足时  当愿众生  具足神力  所行无碍

  (先洗左足。次洗右足)。

  ○敷床座

  (若敷床座时。应念偈云)。

 若敷床座  当愿众生  开敷善法  见真实相

  ○坐禅

  (若坐禅时。应念偈咒云)。

 正身端坐  当愿众生  坐菩提座  心无所着
 (复云)结跏趺坐  当愿众生  善根坚固  得不动地

  那(上音)谟菩(上音)陀夜。那(上音)谟?啰(上音)磨夜。那(上音)谟僧伽夜。哆(何可切)侄他。磨(上音)诃婆(上音)趺[口*(黍-禾+利)]。阿(上音)底(都你切)婆(上音)趺[口*(黍-禾+利)]。鼻(上音)。伽(上音)多曷啰阇西。磨诃鼻(上音)伽(上音)多曷啰阇西。娑婆诃

  (右坐禅安隐咒。若初坐未定。身心不安。先诵此咒七遍已。跏趺坐。则不惊动)。

  ○出定

  (若出定时。应念偈咒云)。

 舍跏趺坐  当愿众生  观诸行法  悉归散灭

  唵。嚩??枳谛。娑嚩贺(七遍)

  ○寝息

  (僧祗律云。不听如饿鬼覆地卧。不听如阿修罗仰面卧。不听如贪欲人左胁卧。比丘应如狮子王顺身右胁卧。头向衣架。不得以两足向二师及上座。不得初夜便言虚极而卧。当正思惟业。至中夜乃卧。以右胁着下。累两足。合口。舌柱上腭。枕右手。舒左手顺身上。不舍念慧。思惟起想。至后夜当起正坐。思惟己业。若老病。及右胁有疮。无罪。比丘卧法应如是。若不如是。得罪。应诵偈云)。

 以时寝息  当愿众生  身得安隐  心无乱动

  (诵已。当依本分事中。系念而卧。旧有教想念阿字。而卧。斯乃别取他法凑入。今此不录。行者但各依己本分事系念卧之。即为如法矣)。

  音释

  俱胝

  此云百亿。

  三轮空

  不见自能施不见他受施不见所施之物。

  噬

  音誓啮也。

  邬波索迦

  旧云优婆塞此云近事男。

  邬波斯迦

  旧云优婆夷此云近事女。

  学法女

  梵语式叉摩那尼谓于二年中学六法也。

  睚??

  上音崖下音寨睚??忤目相视也。

  沙门日用卷上
卍新纂续藏经第 60 册 No. 1117 沙门日用


  沙门日用卷下

  广州南海宝象林沙门弘赞在犙编

  下篇资具门

  ○三衣名相

  一安陀会。梵语也。此云下着衣。亦云中宿衣。又云里衣。又云内衣。谓近身而着。院内。行路。杂作衣也。二郁多罗僧。此云上着衣。谓于常所服中。最在其上也。又云入众时衣。谓礼敬。诵经。啖食。听讲。如是时着也。

  三僧伽黎。此云重。又云合。谓割之合成。而重作也。又云杂碎衣。谓条数多故。又云重复衣。若入王宫。聚落。行乞。啖食。遮寒。说法。礼塔。应着此衣也。

  然此三衣。天竺总名支伐罗。若以色称之。并名袈裟。佛言。过去未来佛弟子。并着是衣。如我今日。刀截成衣。不为怨贼所劫。萨婆多论云。所以作此三衣名差别者。欲现未曾有法故。一切九十六种。无此三衣名。以异外道故。作此差别。功德论云。造三衣者。以三转法轮故。又云。为三世故。又云。为三时故。冬则着重者。夏则着轻者。春则着中者。若大寒时重着三衣。可以障之。僧祗律佛言。三衣是沙门贤圣幖帜。故我诸弟子。齐是三衣。足遮大寒。大热。蝇虻。覆障惭愧。不坏圣种。若性不堪寒者。听故弊衣。随意重纳。即是少欲少事。戒坛经云。五条下衣。断贪身也。七条中衣。断瞋口也。二十五条大衣。断痴心也。其裁作法者。如根本律云。三衣总有三品。僧伽黎上者。用自肘量。竖三横五。下者。各减半肘。二内名中。郁多罗僧。安陀会。亦有三品。并同此量。身长大。而肘短者。依身为量。不依肘量。若翻此者。亦依身量。其条数坛隔法者。安陀会五条。一长一短。郁多罗僧七条。两长一短。其僧伽黎。条数九种不同。谓九条。十一条。十三条。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坛隔者。初三两长一短。次三三长一短。后三四长一短。过此以上。便成破衲。不堪持故。其缝刺法。依稻田畦势。而割截之。叶向两边。不应一靡。叶有三别。谓上中下。上者阔四指。狭齐两指。二内名中。凡为小坛。当大坛半。然小坛。望大坛。裁割之时。更须增其半叶。一缝作了之后。方始明闇。正得相应。异此非也。内法传云五天法服。任刺任缝。内叶外缘一寸。外缘有刺三道。内叶悉皆缝合。又西国三衣。并皆刺叶令合。唯独东夏。开而不缝。详观律检。实无开法。亲问北方诸国。行四分律处。俱同刺叶。全无开者。西方若得神州法服。缝合乃披。诸部律文。皆云刺合。宣律师问天人云。比见西域僧来。多缝衣叶者何。答曰。此佛灭后。将二百年。北天竺僧。与外道同住。外道嫉之。密以利刀内衣叶中。同往王所。外道告王。沙门释子。内藏利刀。欲将害王。因告检获。由此普诛一国比丘。时有耶舍阿罗汉。令诸比丘。权且缝合。为绝命难。此乃彼方因事权制。非佛所开也(按此二说。缝则准诸部。律文。不缝乃据天人所说。任取一法。依理无妨。又今。时开水路者。诸律无文。本非佛制。乃此方所造。或错会南山之言。巧加制作。即如衣上安贴。杜撰云须弥山。日月。天王。之类是也)四分律云。新衣听一重作安陁会。及郁多罗僧。二重作僧伽黎。若故衣。听二重作五条七条。四重作大衣。若粪扫衣。随意多少重数。内法传云。着衣及施[巾*勾]纽法者。可取五肘之衣。叠作三褶。肩头叠处。去缘五指许。安其方贴可方五指。周刺四边。当中穿为小孔。用安衣[巾*勾]。其[巾*勾]。或绦。或帛。粗细如衫[巾*勾]相似。可长两指。结作固心。余者截却。将[巾*勾]穿孔。向外牵出。十字交系。便成两[巾*勾]。内纽此中。其胸前叠处。缘边安纽。亦如衫纽。即其法也。衣之下畔。[巾*勾]纽亦施。随意倒披。是圣开许。两头去角。可八指许。各施一[巾*勾]一纽。此为食时所须。反褶胸前。纽使相合。此成要也。凡在寺内。或时对众。必无带纽。及笼肩披法。若向外游行。并入俗舍。方须带纽。余时但可搭肩而已。屏私执务。随意反抄。若对尊容。事须齐整。以衣右角。宽搭左肩。垂之背后。勿安肘上。若欲带纽。即须通肩披已。将纽内[巾*勾]。回向肩后。勿令其脱。以角搭肩。衣便绕颈。双手下出。一角前垂。阿育王像。正当其式。出行执伞。形仪可爱。即是依教齐整着上依也(着衣之法。失之久矣。故此略出其大纲。如乐正法者。当复本式)。律摄云。着大衣。不应作务。不在道行。不裹胯坐。及披而卧。不赤体披。礼拜之时。衣勿拂地。不裹膝头。亦不于下二衣上坐卧。若无余物。听用。为衬坐卧。无犯。凡着衣服。应舍三种心。一喜好玩饰心。二轻贱受用心。三矫觅名称心。诈着弊衣。欲令他知。有德有行。如是三心。皆不应作。但求坏色。趣得充身。顺大师教。进修善品。应生五种心。一知量。度量而用。勿使伤损。二知间隙。不可频着一衣。臭而疾破。三知思察。来处极难。作报恩心。受用之时。勿为非法。四知时。寒热适时。受用合度。五知数。十三资具。足得资身。多畜贮衣。长贪废业(十三者三衣。坐具。裙。副裙。掩腋衣。副掩腋衣。拭身巾。拭面巾。剃发衣。覆疮衣。药直衣)。若衣缘断坏者。应以物贴。或用线缭。若见有孔。应可补贴。如总烂坏。不堪料理者。应作灯炷。或可斩碎。和牛粪作泥。用塞柱孔。或泥墙壁。如是用时能令施主所舍福田。任运增长(如是烂坏之衣。佛犹不听轻弃。今时有以亡比丘衣。于树上挂之。云使鬼神鸟鹊沾益。纵是贵价上服。亦任风飘日暴自烂。挂搭盈树。甚不雅观。骇俗之目。讹谬相传。一至于此。然亡人衣物。众共羯磨分之。律有明文。何不详检自用己见。信行邪妄)。

  ○僧祗支

  僧祗支。或云僧脚崎。梵语也。此云覆膞。亦云掩腋。竖二肘。横五肘。佛制恐污三衣。其披着法。应出右肩。交搭左膞。房中恒着。唯此与裙。出外礼尊。任加余服。此是沙门本仪。自法流东土。僧皆如是。去圣时遥。乃类俗服。同着袖衣。其偏衫者。亦此方所制。因魏帝请僧入内供养。宫人见僧偏袒右肩。不以为善。遂作偏衫施僧。缝于左边僧祗支上。因名偏衫。今隐祗支之名。而号两袖者曰偏衫。若欲作者。须开后缝。截领。方存魏制元式也。

  ○涅盘僧

  涅盘僧。亦云泥伐散那。唐言裙。横五肘。竖二肘。着时绕身既讫。抬使过脐。右手牵其左边上角在内。牵向腰之右边。左边上裙。取外边而掩左畔。两手两畔。举使正平。中间矗直。即成三褶。后以两手各蹙至腰。俱将三叠。向后掩之。两角各抬三指。俱插向脊。使下入腰间可三指许。斯则纵未系绦。亦乃着身不落。后以绦或带。长五肘许。钩取正中。举向脐下。抹裙上缘。向后双排。交度前抽。傍牵左右。各以一手。劳压两边。缠两绦可令三度。有长截却。少则更添。绦带之头。不合縙彩。斯谓圆整着裙。成萨婆多部仪也。然四部之殊。以着裙表异。一切有部。则两边向外双褶。大众部。则右裙蹙在左边。向内插之。不令其堕。西方妇女着裙。与大众部无别。上座部。正量部。制亦同斯。但以向外直翻。傍插为异。尼则准部如僧。全无别体。故西域记云。既无带襻。其将服也。集衣为褶。束带以绦。褶则诸部各异。色乃黄赤不同。正言。泥缚些那。旧曰涅盘僧。讹也。

  ○尼师坛

  尼师坛。梵语也。此云坐具。亦云随坐衣。又云随足衣。谓将随行。以便坐卧。不得离故。佛言。为身。为衣。为卧具。故制畜之。长佛二磔手。广一磔手半。更增广长各半磔手。佛一磔手。准有一尺八寸。又云佛一磔手。当中人三磔手。若准四分律。长当四尺五寸。广当三尺六寸。根本部长当五尺四寸。广当二尺七寸。其增长。不增广也。五分律云。续一磔手者。截三分。续长头。余一分贴四角。不贴则已。今时缘四边。贴四角。本此也。号四角为四天王者。谬之甚也。义净三藏云。此中制意。本谓衬替卧具。恐有所损。不拟余用。然其大量。与自身等。顶上余有一磔手在。斯乃正与卧具相当。若其量小。不堪替卧。敷地礼拜。深乖本仪。若故违圣制。谁当代罪。内法传云。礼拜敷其坐具。五天所不见行。其所须者。但拟眠卧之时。护他毡席。若用他物。新故并须安替。如其己物。故则不须。勿令污染。亏损信施。杂事律云。苾刍不应无坐具。辄出外行。违者得越法罪。若其意。即拟还来。遇有他缘。不及归者。当于彼处宿。不应夜行。可于同梵。行者。借替充事。如其无者。取七条衣。叠为四重。将替毡褥。少睡多觉。以至天明。凡为坐具。应作两重。染令坏色。十诵律云。新者两重。故者四重。不应单作。若先受者。不应舍。勤伽论云。若离宿。不须舍。但作吉罗悔过。若欲作新坐具。当取故者。纵广一磔手。贴新者上。为坏色故。若无故者则已。戒因缘经云。取故者缘四边。以乱其色。律摄云。所以贴者。为令牢故。若无全者。广合集故物而贴之(既为牢故。帖中亦得也)。戒坛经云。尼师坛。如塔之有基也。汝今受戒。即五分法身之有基也。良以五分。由戒而成。若无坐具。以坐汝身。则五分定慧。无所从生。其余作法。广如律中。

  ○钵多罗

  钵多罗。梵语也。此译为钵。义云应器。谓体色量。三皆应法。体用瓦及铁。色以麻子杏子等。熏作黑赤。或孔雀咽色。及鸽色也。量分大小。大者三斗。小者一斗半(准唐斗大钵受一斗。小钵受五升。按萨婆多谕。大钵受秦升三升。小钵受一升半)。钵上不得作卍字。及书己名字。不听畜金银铜锡等钵。是白衣器。不听畜木钵。是外道器。听作钵囊。应作带。络肩而行乞食。若在平时。应作钵龛。钵笼贮之。若有病。听用匙箸。梵语云。俱夜罗。此云随钵器。即匙箸键??等。键??者。浅铁钵也。今呼为鐼子。讹也。律云。键??入小钵。小钵入次钵。次钵入大钵。如是等。皆听畜之。复听畜歠粥器。饮水器。即碗瓯等然过午后。必以灰揩净洗。无食腻气。方听用之饮水(熏钵法。备载律中。键音?。??音咨。鐼音训)。

  ○滤囊

  梵语。钵里萨罗伐拏。此云滤水罗。僧祗律云。受具足戒已。要当畜漉水囊。应法澡罐。行时应持漉囊。若无者。下至受持郁多罗僧一角头。观水时。不应以天眼看。亦不得使闇眼人看。看时当至心。不得太速。不得太久。当如大象一回顷。无虫应用。有虫应漉用。若虫极细微者。不得就用洗手面。及大小行。律摄云。凡一观水。始从日出。迄至明相未出已来。咸随受用。应知滤物。有其五种。一谓方罗(须细密绢一尺二尺。随时大小。若疏薄物。元不堪用)。二谓法瓶(阴阳瓶也)。三谓君持迦。(此云瓶也。以绢鞔口。细绳系项。沉放水中。抬口出半。待满引出。仍须察虫。无乃方用)四酌水罗(以绢作小团罗子)。五衣角罗(取密绢方一磔许。或系瓶口。或置碗口。滤济时须。非袈裟角也。此等诸罗。皆是西方现用。大师悲悯。为济含生。食肉尚断大慈。杀生岂当成佛。行者特须存护。为自他之益也)。义净三藏云。水罗是六物之数。不得不持。若行三五里。无罗不去。若知寺不滤水。不合?食。渴死长途。足为龟镜。如来圣教。慈悲为本。所制戒律。罪有性遮。遮则准事合轻。性乃理应从重。性罪之内。杀生最初。是故智人。特宜存护。若将此为轻者。更复何成重哉。设使学通三藏。坐证四禅。镇想无生。澄心空理。若不护命。依教奉行。终亦不免佛所诃责。十恶初罪。谁代受之。复有令人耕田种植。规求小利。不见大尤。水陆俱伤。杀生无数。斯之罪咎。欲如之何。直如束手泉门。任他处分。故经云。杀生之人。当堕地狱。饿鬼。畜生。设得为人。短命多病。哀哉此苦。谁当受之。脱有能为。善哉甚善。可谓释迦末法。共结慈念之因。弥勒初成。俱证无生之果(三衣钵具滤囊。是比丘际身之六物也)。

  ○军迟

  军迟。或作君持迦。皆梵语也。此云瓶。西域记云。即澡瓶也。尼畜军持。僧畜澡罐。谓双口澡罐。杂事律云。军持着?。澡罐口开。寄归传云。瓶有二枚。净者咸用瓦瓷。拟非时饮用。净手方持。必须安于净处。触者。任兼铜铁。乃便利所须。触手随执。可于触处置之。其作瓶法。盖须速口。顶出尖台。可高两指。上通小穴。粗如铜箸。饮水可在此中。傍边则别开圆孔。罐口令上。竖高两指。孔如钱许。添水宜于此处。可受二三升。小成无用。

  ○锡杖

  梵语。隙弃罗此言锡杖。由其振时作锡锡声。故十诵律名声杖。以声立名。体任铜铁。不局锡为。义净三藏云。言锡杖者。梵语吃弃罗。即是鸣声之义。古人译为锡杖者。意取锡作声鸣。杖锡任情称就。目验西方。所持锡杖。头上唯有一股铁圈。可容二三寸。安其錞管。长可四五指。其竿用木。粗细随时。高与肩齐。下安铁纂。可二寸许。其环或圆或匾屈合中间。可容大指。或六或八。穿安股上。铜铁任情。元斯制意。为乞食时。防其牛犬。何用辛苦。擎奉劳心。而复通身是铁。头上复安四股。重滞将持。非常冷涩。非本制意也。锡杖经云。智杖。德杖。以彰显圣智。行功德本。圣人之表帜。贤士之明记。趣道法之正幢。建念义之志。三世诸佛。皆执持之。二股六环是迦叶佛制。四股十二环是释迦佛制。虽然如是种种分别表释。虔恭奉持。悉非本制。按此一经。文异诸部。上古亦判之为伪。以其文非正译。词乖佛语。智者当舍一。而从诸也。杂事律云。不应以杖打狗。应举怖之。怖时恶狗若瞋。应取一抄饭掷地令食。至乞食家。可一二度摇。无人出问。即须行去。不应久摇。五百问中。持锡有多事。能警恶虫毒兽等。

  ○数珠

  梵语。钵塞莫。或云阿唎吒迦(二合)。此言数珠。木槵子经云。若欲灭烦恼。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个。常自随身。至心称南无佛陁。南无达磨。南无僧伽名。乃过一子。如是渐次。乃至千万。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除谄曲。舍命得生炎摩天。若满百万遍。当除百八结业。获常乐果。瑜伽念珠经云。金刚手菩萨在世尊前。而说偈言。

 珠表菩萨之胜果  于中间满为断漏
 绳线贯串表观音  母珠以表无量寿
 慎莫蓦过越法罪  皆由念珠积功德
 砗磲念珠一倍福  木槵念珠两倍福
 以铁为珠三倍福  熟铜作珠四倍福
 水精真珠及诸宝  此等念珠百倍福
 千倍功德帝释子  金刚子珠俱胝福
 莲子念珠千俱胝  菩提子珠无数福
 佛部念珠菩提子  金刚部法金刚子
 宝部念诵以诸宝  莲华部珠用莲子
 羯磨部中为念珠  众珠间杂应贯串
 念珠分别有四种  上品最胜及中下
 一千八百以为上  一百八珠为最胜
 五十四珠以为中  二十七珠为下类
 二手持珠当心上  静虑离念心专注
 本尊瑜伽心一境  皆得成就理事法
 设安顶髻或挂身  或安颈上或安臂
 所说言论成念诵  以此念诵净三业
 由安顶髻净无间  由带颈上净四重
 手持臂上除众罪  能令行人速清净
 若修真言陀罗尼  念诸如来菩萨名
 当获无量胜功德  所求胜愿皆成就

  ○和南

  和南。或云盘谈。正梵音言。畔睇。或云畔惮南。此云敬礼。律云。年少比丘。应以五法。礼上座比丘。应偏露右肩。脱革屣。右膝着地。捉上座足。言。大德我和南。僧祗律云。礼拜不得如哑羊。当相问讯云。少病。少恼。安乐不。又和南有三种。谓身口心。身者。前人若坐若立。头面礼足。是名身。口者。若前人远遥。合掌低头言。和南。是名口。心者。若彼背去。应合掌作敬。是名心恭敬。寄归传云。夫礼敬之法。须合其仪。若不顺教。则平地颠蹶。故佛言。有二种污触。不应受礼。亦不礼他。若违教者。拜拜皆招恶作之罪。一是饮食污。二是不净污。若于大众聚集斋会之次合掌即是致敬。故亦不劳全礼。礼便违教。或迮闹处。或不净地。或途路中。礼亦同犯。若在余时。即应全礼。如佛告邬波离。凡是口云。我今敬礼。但是口业伸敬。或时曲躬口云畔睇。此虽是礼。而未具足。然有二种礼敬。一者五轮着地。二者两手捉腨。口云我今敬礼。彼云无病。若不尔者。俱得越法罪。又凡礼拜者。意在敬上。自卑之仪。欲致敬时。及有请白。先整法衣。搭左肩上。擪衣左腋。令使着身。即将左手向下掩摄衣之左畔。右手随所掩之衣裙。既至下边。卷衣向膝。两膝俱掩。勿令现身。背后衣缘。急使近身。所掩衣裳。莫遣垂地。足跟双竖。脊须平直。十指布地。方始叩头。然其膝下。迥无衣物。复还合掌。复还叩地。殷勤致敬。如是至三。必也寻常一礼便罢。中间更无起义。西国见为三拜。人皆怪之。如经律云。来至佛所。礼佛双足。在一边坐。不云敷坐具礼三拜。在一边立。斯其教矣。凡是坐者。皆足蹋地。曾无贴膝之法也。若双膝着地。平身合掌。乃是香台瞻仰。赞叹之容也(西国称佛殿为香台也。下明礼佛仪)。然西国礼敬。盛传赞叹。但有才人。莫不于所敬之尊。而为称说。震旦之地。自古相传。但知礼佛题名。多不称扬赞德。何者。闻名但听其名。罔识智之高下。赞德。俱陈其德。名乃体德之弘深。即如西方制底畔睇(礼塔也)。及常途礼敬。每于晡后。或黄昏时。大众出门。绕塔三匝。香花具设。并悉蹲踞。令其能者。作哀雅声。明彻弘朗。赞大师德。或十颂。或二十颂。次第还入寺中。令一经师。升狮子座。读诵少经。所诵之经。多诵三启。谓初赞三尊。次述正经。后陈回向发愿。经了之时。大众皆云善哉。经师乃下座。大众随次第而礼狮子座。次礼上座。若其众大。过三五人。余皆一时望众起礼随情而去(余如四分律标释中广明)。按齐代。西国三藏勒那法师。睹此边方。不闲礼法。情同猿马。乃译出七种礼法。一名我慢心礼。谓依位次。心无恭敬。情不殷重。意驰外境。五轮不具。三业驰散。如碓上下也。二名唱和求名礼。谓心无净想。随口称名。粗整威仪。身心诈恭见人则身轻急礼。人去则身惰心疲。稍似恭敬。非真供养。盖心散而口唱也。三名身心恭敬礼。谓闻唱佛名。便念佛身相好具足。如在目前。情无厌足。心想现前。专注无昧。导利人天。功德虽大。犹未是智。后多退没也。四名发智清净礼。谓由达佛境界。自心虚通。知本无碍。随心现量。礼一佛。即礼一切佛。一切佛。即是一佛。以佛法身。体用融通。故礼一拜。遍通法界。法僧加敬。体亦同然。虽三相别。性理无殊。故知一礼。则一切礼。乃至六道四生。同作佛想。供养礼拜。自净身心。荡荡无碍。一礼一起。即是净业无穷。果报无限也。五名通入法界礼。谓观自身心等法。从本已来。不离法界。佛我自性平等。本无增减。今礼一佛。即遍礼诸佛。如一室悬百千镜。镜皆像现。递相涉入。镜无不照。影无不现。佛身清净。明逾彼镜。一身既尔。乃至一切法界凡圣之身悉同。又诸佛德用既齐。名号亦等。随称何名。名无不尽也。六名正观修诚礼。谓明礼自身佛。不缘他佛。以一切众生自有佛性。平等正觉。但为迷故。己身佛性。长认为恶。若谓己身极恶。无佛性者。纵敬他身。终成无益。若能返照本觉。则解脱有期。如涉远途。要藉自身。欲见佛性。要观己佛。法僧亦尔。同体无二也。七名实相平等礼。谓前犹存有礼有观。自他两异。今此一礼。无自无他。凡圣一如。体用无二。无圣可恭。无凡可慢。以实相离念。不可以心取。不可以相求。去高下。离尊卑。动静一如。恭慢齐固。内行平等。外顺修敬。内外合宜。是名平等礼也(前三约事。后四显理。前三。初二非礼。后一。虽礼而非智。以未入理故也。后四。初三从理而入。心存凡圣。未是极智。后一。当体即真。离彼我念。冥凡圣见。全体实相。举目真如也)。

  ○附诸名相

  佛

  梵音具足名佛陀。此云觉者。觉具三义。一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界。三觉行圆满。谓穷源极底。行满果圆也

  达磨

  此言法。是执持之义。轨生物解。任持自性也

  僧

  具云僧伽。此言众。四比丘已上之称。即清净持戒和合之众也

  比丘

  有六义。一乞士。二破恶。三怖魔。四净命。五除馑。六能持戒。新名苾刍

  苾刍

  即比丘之别音也。古人取西国之草。具五德。以喻出家人也。一体性柔软。喻能折伏身语粗犷。二引蔓傍布。喻传法度人。连绵不绝。三馨香远闻。喻戒德芬馥。为众所闻。四能疗疼痛。喻能断烦恼毒害。五不背日光。喻常向佛日故

  和尚

  亦云和上。正梵音云邬波?耶。此云亲教师。谓亲从受业。由能教出离法故。又云力生。谓入法门中。受微妙法。盖师之力。生长法身。出功德财。养智慧命。功莫人焉

  阿阇黎

  此言轨范师。谓能教弟子法则也。有五种。一受十戒阇黎。二受大戒羯磨阇梨。三教授阇梨。四受经阇黎。五依止阿阇黎

  头陁

  新云杜多。此云抖擞。谓抖擞三界烦恼故也。其行十二法。一住阿兰若。二常乞食。三纳衣。四一座食。五节量食。六中后不饮果浆。七冢间住。八树下宿。九露地住。十常坐不卧。十一次第乞食。十二但三衣

  沙门

  此言功劳。谓修道有多劳也。亦云勤息。谓勤行众善。止息诸恶。义训勤行。谓勤行取涅盘故。此有四种。一胜道沙门。即佛等。二说道沙门。谓说正法者。三活道沙门。谓修诸善品者。四污道沙门。谓诸邪行者

  菩萨

  具云菩提萨埵。此言导有情。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也。别名大士。又名开士。开众生信心也。又名高士。高出凡夫小乘也

  辟支佛

  此云缘觉。以观十二缘生。而悟道故。亦云独觉。谓出无佛世时。无师自悟故也

  阿罗汉

  此言无着。又言不生。谓后世中。更不受生死果报故

  袈裟

  韵作???。音加沙。至葛洪字苑。始改从衣。谓是法服也。然此是梵音。正云加沙野。又云迦罗沙曳。此云不正色。亦云坏色。即赤色也。此乃因色名衣。出家五众。并皆着之。真谛杂记云。袈裟是外国三衣之名。名含多义。或名离尘服。由断六尘故。或名消瘦服。由割烦恼故。或名忍辱铠。或名莲华服。服者离着故。或名间色服。以青黑赤三如法色。所成故。法苑云。夫袈裟为福田之服。如敬佛塔。涅盘僧。为衬身之衣。尊之如法。衣名消瘦。取能消瘦烦恼。铠名忍辱。取能降伏众魔。亦喻莲华。不为污泥所染。亦名幢相。不为邪众所倾。亦名田文之相。不为见者生恶。亦名救龙之服。不为金鸟所食。亦名降邪之服。不为外道所坏。亦名不正之色。不为俗染所贪。是以教有内外之别。人有道俗之异。在家则依乎外教。服先王之法服。顺先王之法言上有事亲敬君之礼。下有妻子官荣之恋。此则恭孝之躅。理叶儒津。出家则依乎内教。服诸佛之法服。行诸佛之法行。上舍君亲爱敬之重。下割妻子官荣之好。以礼诵之善。自资父母。行道之福。以报国恩之重。既许不以毁形易服为过。岂宜责以敬亲事君之礼。是故剃发之晨。天魔闻而遥怖。染衣之日。帝释见而远欢。戏女聊披。无漏遂满。醉人暂前。恶缘即舍。龙子赖而息惊。象王见而止怯。故知三领法衣蔽身俭用。三种坏色伏我爱情。既仿稻田。自成应供之德。远同先佛。实遵和敬之道。出尘反俗。所贵如斯者乎

  三聚净戒

  一摄律仪戒。谓无恶不断。起正道行。是断德因。终成法身。然止即是持。作便是犯。二摄善法戒。谓无善不修。起助道行。是智德因。终成报身。然作即是持。止便是犯。三摄众生戒。谓无生而不度。起不住道行。是恩德因。终成应身。然作即是持。止便是犯

  持戒三心

  一厌有为心。二求趣菩提心。三悲念有情心

  饭有三德

  一轻软。二净洁。三如法

  食表三聚

  初匙时。断一切恶。中匙修一切善。后匙度一切众生

  护三归神

  若人受三归依。天帝敕九神卫护。归依佛有三神。一名陀摩斯那。二名陀摩婆罗那。三名陀摩流支。归依法有三神。一名法宝。二名诃责。三名辩意。归依僧有三神。一名僧宝。二名护众。三名安隐。若依灌顶经。则四天王遣三十六善神卫护之

  护五戒神

  若人受持五戒。天帝敕四天王。遣二十五神营护其身。万事吉祥。杀戒五神。一名波吒罗。二名摩那斯。三名婆睺那。四名呼奴吒。五名颇罗吒。盗戒五神。一名法善。二名佛奴。三名僧喜。四名广頞。五名慈善。淫戒五神。一名贞洁。二名无欲。三名净洁。四名无染。五名荡涤。妄戒五神。一名美音。二名实语。三名质直。四名直答。五名和合语。酒戒五神。一名清素。二名不醉。三名不乱。四名无失。五名护戒。如是每戒五神。则二百五十戒。有千五百善神卫护之

  食有四时

  一早起诸天食。二日中诸佛食。三日西畜生食。四日暮鬼神食

  一切众生依四食住

  一段食。谓饭麨豆肉等。二触食。谓男女相对触。则终日不食而自饱也。三思食。谓以意思。能资润诸根寿命。如鱼鳖蛇虾蟆等。四识食。如地狱。畜生。及无边识处天等。皆用识持以为其食

  四利须食

  一资身为道。二养身中虫。三生施者福。四破自饿外道邪见

  乞食四意

  一福利群生。二折伏憍慢。三知身有苦。四除去滞着

  乞食四分

  一奉同梵行者。一与穷乞人。一与诸鬼神。一分自食

  毗尼四义

  一是佛法中平地。万善由之而生。二一切佛子皆依戒而住。一切众生依戒而有。三是趣涅盘之初门。四是佛法璎珞。能庄严佛法故

  谦下获四德

  一远恶趣。不受旁生。二不被轻毁。三常为人天恭敬。四恶友怨敌。不能凌突

  食存五观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谓一钵之饭。作夫汗流犹多。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谓全则宜受。缺则不可。二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谓离贪瞋痴也。四正是良药。为疗形枯。谓饥渴病故。须食为药。五为成道故。方受此食。谓不食即病。道业无成矣

  中后不食有五福

  一少淫。二少睡。三得一心。四少下风。五身得安隐。亦不作病

  乞食遮五处

  一唱令家。二旃陀罗家。三沽酒家。四官家。五淫女家

  入俗舍有五法

  一入门小语。二摄身口意。三卑躬。四善护诸根。五威仪庠序。令人生善信

  嚼杨枝有五利

  杨枝者亦云齿木。梵语弹多坭瑟搋。此云齿木。除漆树。毒树。菩提树。不用。其祚条。楮。桃。槐。柳。苍耳根。以苦涩辛辣者为佳。长者一磔手。短者四指。有云长者尺二寸。短者六寸。大者如小指。小者如箸。嚼一头半寸许如絮。徐刷牙关。以水再三净漱。弃之勿咽。不听纯嚼皮。及去皮者。不听杂叶嚼。并二三条嚼。不嚼杨枝有五过失。一口气臭。二不别味。三增益痰癊。四不引食。五眼不明。嚼有五利益。反上是也。寄归传云。每日旦朝。须嚼齿木。楷齿刮舌。务令如法。盥漱清净。方行礼敬。若其不然。受礼礼他。悉皆得罪。若其嚼时。逼近尊人。宜将左手掩口。用罢擘破屈而刮舌。既已。即可俱洗弃之屏处。凡弃齿木。若口中吐水。及以涕唾。皆须弹指经三。或时謦欬过两若不尔者。弃便得罪。若牙中食在。舌上腻存。未将净水重漱已来。涎唾必须外弃。若日时过。更犯非时。然西国法。俗嚼齿木。自是恒事。三岁童子。咸即教为。圣教流俗。俱通利益。律云。若路行时。齿木卒求难得。应用澡豆土屑等。以水三遍净漱已。随意餐食。若杨柳枝。及诸枝生种。须净人以火净。或去芽已。从彼受取。然后嚼之。方免坏生种罪也

  五法助戒

  一信。二惭。三愧。四善知识。五宗敬戒

  持律人有五德

  一戒品坚牢。二善胜诸怨。三众中断事无畏。四若疑悔。能开解。五善持毗尼。令正法久住

  破戒有五过失

  一自害。二为智者所呵。三恶名流布。四临终时悔恨。五死堕恶道

  破戒有五衰

  一求财不得。二设得耗散。三众不爱敬。四恶名流布。五死入地狱

  跏趺五利

  一最安隐。二心不散。三魔王怖。四异外道。五心易定

  旋塔有五事

  一低头视地。二不得伤虫。三不得左右视。四不得唾地。五不与人语

  旋塔得五福

  一后世得端正好色。二得好音声。三得生天上。四生王候家。五得涅盘道

  比丘以五事故经营

  一报佛恩故。二长养佛法故。三灭凡劣众。自贡高故。四将来弟子折伏憍豪故。五发启将来福业故

  僧具六和

  一身和同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悦。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六度华梵

  梵语檀那。华言布施。度悭贪障。梵语尸罗。华言清凉。谓息诸热恼。度破戒障。梵语羼提。华言忍辱。度瞋恚障。梵语毗利耶。华言精进。度懈怠障。梵语禅那。华言静虑。度散乱障。梵语般若。华言智慧。度愚痴障

  六味

  苦。酸。甘。辛。咸。淡

  七菩提分

  一择法。二精进。三喜。四除。五舍。六定。七念

  八圣道分

  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

  尼修八敬

  善见律云。佛初不度女人出家。为灭正法五百年。后为说八敬。听出家。依教行故。还得千年。今时不行。随处法灭。会正记云。佛成道后十四年。姨母求出家。佛不许度。阿难为陈三请。佛令庆喜传八敬向说。若能行者。听汝出家。彼报言。顶戴侍。言八敬者。一者百岁比丘尼。见初受戒比丘。当起迎送。礼拜问讯。请令坐。二者比丘尼不得骂谤比丘。三者不得举比丘罪。说其过失。比丘得说尼过。四者式叉摩那已学于戒。应从众僧求受大戒。五者尼犯僧残。应半月在二部僧中。行摩那埵。六者尼半月内。当于僧中求教授人。七者不应在无比丘处夏安居。八者夏讫。当诣僧中求自恣人。如此八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应违。今述颂曰。礼不骂谤不举过。从僧受戒行摩那。半月僧中求教授。安居近僧请自恣

  菩萨应修八法

  经云。菩萨成就八法。于诸佛前。莲华化生。一乃至失命因缘。不说他过。二化人令归依三宝。三安置一切于菩提心。四梵行不染。五造如来像。安于华座上。六能除众生忧恼。七于贡高人。常自谦下。八不恼他人

  粥十利

  一增色。二增力。三益寿。四安乐。五词清。六语辨。七消宿食。八除风。九消饥。十消渴

  十缠

  一忿恚。二覆罪。三睡。四眠。五嬉游。六躁动。七无惭。八无愧。九悭。十嫉

  十使

  即十烦恼。一身见。二边见。三见取。四戒取。五邪见。六贪。七瞋。八痴。九慢。十疑。

  沙门日用卷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