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纂续藏经第 60 册 No. 1110 律宗会元


  No. 1110

  律宗会元(并十门总目随门略释)卷第一(止原教终)

  台州日山嗣祖比丘 守一 谨集

  一诸文原教门

  私曰。随机之教。三藏乃殊。原意所与。唯道是务。今文原教。唯据律藏。但律由事起。事别意差。或约遮性。或开制听。或托四仪。或因四事。或异外道。或对四门。广略致乖。受随意别。托事虽殊。无非为道。若就权意。即如律云。为调三毒。为求四果。制增戒学。是也。若究如来出世本怀。必令众生同登宝所。况经法华开会。涅盘扶谈。指偏即圆(点粗即妙决声闻法)。是诸经王。是知律藏即一佛乘。究竟指归。无非一实。乃吾祖弘律之高怀。是一宗原教之归趣。圆文下引。妙义昭然。

  二诸文观法门

  私曰。习律之须观者。盖有本焉。据律文中。佛制比丘。摄持威仪。衣药饮食。语默动静。常尔一心。念除诸盖。违则结犯。毗尼母论云。利根比丘。食则口口作念。衣则着着作念。房则入入作念。若钝根者。初得衣食。总作一念。又诸戒令作观对治。无非遣着。并广律文。但律中所明。事理观念。皆属权小。故吾祖南山。克究佛怀。深符开会。立唯识妙观。为融导神方。如疏钞中。示初入道。以唯识为出家本。令彼初心。便知归趣。教彼受者。心发上品。了境唯识。及纳体随行悔罪等文。并以妙观而为枢要。意使一受一随无非法界。一止一作悉是真如。一开一遮即为上乘。一轻一重皆归常住。则知吾祖弘律。全以妙观为主。又撰归敬仪。篇篇事事并明理观。又为弟子慈忍。作净心观三十篇。纯谈禅观。其言甚切。非积学吾宗。焉知其奥。

  三诸文心境门

  私曰。此即受戒法中。发心缘境之文。若据律论。心唯六识。境止六凡。纵云增上。亦属权乘。吾祖疏钞。即依圆义。发上品心。缘法界境。盖用唯识妙观。方见心境一如。心体境量。下文具引。若非得意。犹数他宝。文明上心。无过三誓。断恶。修善。及度众生。须知善恶众生究竟一相。断无所断。修无所修。度无所度。是为妙发。吾宗任重。唯在授戒。苟不知此。为师恐难。受者无获。

  四诸文戒法门

  私曰。言戒法者。诸佛所制。众圣所传。吾辈所受者。是也。良以十界依正全即心体。由不了故。造业轮回。是故如来称其心境。制无边戒。无论善恶。制有绳式。名之为法。依制受持。轨成出离。乃法之功。然此戒法。教通权实。据教属权。即声闻法。苟究佛怀。及达开会。即一乘法。若戒法体量。于心境戒体文中。相因广明。言极详委。今此且据事钞。标宗释相二篇。并明戒法功能。及显轨成之义。录之于后。请究前后诸文。或体或用。幸善明之。

  五诸文戒体门

  私曰。此门唯明坛场白四受体。以如来随机设教。四门乃殊。此方盛弘。通归空有。空宗非二。有计假色。吾祖建立。迥异常伦。先依二宗。详辨体相。后以圆教。融会诸计。假色非二。无非识种。识即具常性德。种乃无始本具。今依南山宗旨。圆导圆开。而彼受者。顿发圆解。了达诸法。清净圆融。究竟一相。决誓要期。因缘构结。种从缘起。以成戒体。是则心大体大。心妙体妙。荆溪所谓。戒无大小。由受者心期。是也。余有僧体羯磨体大戒体及七非体。并附此门。

  六诸文戒行门

  私曰。既已纳体。必须奉行。使受随相副。愿行相应也。一言戒行。无非止作。止据戒本。持之则无违。受体作归羯磨。行之顺本愿心。又据事钞。行分三位。即众自共众。据僧法羯磨。必在同遵。自约持戒。护体常切。自捡共即。四事所须。人皆共备。下文虽广。无越于斯。苟一有违。律并结犯。若钝根小器。教犹有开。上士圆机。微纵即犯。既发圆解。已纳圆体。应修圆行。用毗尼行相为舟航。以唯识妙观作帆楫。游南山圆教之海。到如来涅盘之岸。

  七诸文戒相门

  私曰。诸文言相。大略有二。一曰行相。二曰法相。言行相者。据内心秉持。善相形外。威仪语默。不在用心。自然合法。即钞云。美德光显为相者。是也。言法相者。约境则物物皆是。约文则戒本所列。及一大律藏。制之与听。善恶事法。览而可别。并归相收。行法相滥。如文自明。问。戒行戒相。二门何别。答。行据行心。秉持相据。形之身口。或列于文。目之可睹。状之可分者。是也。

  八诸文持犯门

  私曰。持犯一门。其义乃博。若据戒本。方便至果。该通篇聚。约境托趣。僧尼下众。开遮轻重。持犯万差。通于律藏。善恶事法。或制或听。或止或作。或通或别。不学无知。本迷疑想。心境差互。故误遗忘。渐顿通塞。圣凡优劣。如斯等相。违顺持犯。并出如来。曲尽物情。妙明独断。文殊已下。莫敢措词。岂在下凡粗心能了。吾祖大师。三生弘律。师命阐扬。辞非心证。僧传休师顾诸徒曰。予听经论。一遍入神。今听律部。逾增逾暗。可谓律宗其唯持犯。持犯之相寔深。非夫积学洞微穷幽尽理者。则斯义难见也。请详至训。宜善用心。

  九诸文悔罪门

  私曰。比丘犯罪。化制双科。何则如体是十恶。理不应为。由佛立法。又加律制。违理则犯化业。违律则有制罪。灭化则假理融。忏制则依律法。是故吾祖疏钞。引律列六聚忏法。羯磨行相。无不详备。遵经明三种观行。理事仪范。条贯可依。若但行制。化业不忘。道无所克。若唯依理。制业仍在。戒不清净。意使行者。理事相须。化制俱遣。戒瓶莹洁。佛道现前也。

  十诸文三归门

  私曰。问。此门于律似亦非要。那录令诵。答。三归之义。甚关律学。略为陈之。如律文中。佛初成道。与树神及婆罗门妇。受佛法二归。次为耶输父母。受三归。续为比丘。三语受具。又如五戒十戒。并三归下。发无作体。若不精明。何为师授。又律序戒序。必先归敬三宝。乞求加护。戒业二疏。并广伸明。敬仪一部。叙致列相。文极精要。意使出家五众。心无他向。志必归投。但三宝有因果迷悟。过去现在。名体差别。要须善达。令归投有在。

  释题(终)

  诸文原教门

  原佛化意通叙教宗

  戒疏(一上)云。斯乃大圣降临。创开化本。将欲拯?诸有。同登彼岸。为道制戒。本非世福。然烦惑难清。要由方便。致设三学。用为治元。故成论云。戒如捉贼。定缚慧杀。三行相因。斯须摄济。故身口事业。动与理违。若不先防。妄随尘欲。则心路躁扰。静定何因。定既不修。于诸我倒。无心思择。明慧自隐。无由会正。故初行者。务先学戒。捡?非违。三业清净。正定。正慧。自然而立。故经云。依因此戒。得生后二。若无此戒。诸善不生。问。以理推戒。为静三涂。定除欲有。慧非界系。如何上言为道非福。答。须知远意。原佛降世。岂为增生。天主人王。咸兴有教。佛还说有。则与凡同。以此测量。故悬殊异。任戒集业。但事乱收。体沉下界。判非色有。故伽论云。戒是有为有漏。世间法也。若元制意。为道方便。三乘学人。必由斯迹。故律云。为调三毒令尽故。制增戒学。又多论云。为开泥洹门故制戒。下文云。戒净有智慧。便得第一道。斯良证也。

  行宗(一上)云。为道者。通而为语。即指三乘。推佛本意。下至翻邪。终为一实而作前引。况经开会。殊途同归。涅盘重扶。无非显性。今明为道。专指佛乘。止息化城。终非本意。故知化本尚非二乘。岂为世福。而立斯戒。

  行宗又云。夫一切众生。本来皆具真情妙性。性之为体。唯寂唯照。一迷此性。乃昏乃散。翻号无明。积成烦惑。计有人我。随境发毒。鼓身口意。造生死业。流转诸趣亿劫无穷。大觉慈哀。将令离苦。察病设药。对分三种。内心昏动。对立定慧。身口非违。对立净戒。圣教虽多。不越三学。三学所立。唯依色心。论其起也。则从本以发枝。用其治也。则先粗而后细。首先制戒。意在于斯。譬夫浊水。风激波腾。风波未息。欲得清澄。无有是处。三学次第。理数必然。乖越常模。去道全远。

  业疏(二下)引多论云。三归五戒。乃至别脱。由佛出故。开立此法。但轮王梵王。说世间法。惠利众生。故十善四弘。劫初便有。未能清升。超越世境。法王出世。不为世善。要断烦恼远出界系。故明戒善。令依具修。定慧等行。集生有本。此其意也。

  资持(下四)云。一切佛法。不出三学。以众生迷心为惑。动虑成业。由业感报。生死无穷。欲脱苦果。要除苦因。故先以戒治其业。次以定慧澄其惑。业分善恶。故止作两行以相翻。惑唯昏散。故定慧二法而对破。病因药内众。故论云。三藏为言。律藏胜故密故。唯佛独说。制必僧中。不许余众之所读诵。非所学故。余如钞序(记云内众通五。此局大僧。三众未具。不预同闻。尼据本位。自有别教。不僭上尊。说时亦简。问。文中单出本文者。佛世应有文籍耶。答。若约佛世。本无文字。但诸圣士闻持而已。或可佛在非无典籍。后结集者。编缉成章。义亦无妨。问。此中兴教。为取制戒。为取说戒。答。若论制戒。属前通意。今明十二年后。别集戒心。令弟子说。独彰今本发起之致。故云别也)。

  资持(上一上)云。论即十住婆沙。彼云。修多罗。依十力等流说(一是处非处力。二业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处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尽力。等流。等谓无漏。流即无择)。毗尼。依大慈等流说。阿毗昙。依无畏等流说(谓四无畏。一切智无所畏。漏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说尽苦道无所畏)。据佛施教。通有三心。约法对机。不无偏胜。是故说法开解。偏在智力。破邪竖论。特须无畏。立制检过。唯是大慈。所以然者。如来兴慈。出现于世。欲说妙法。普令开悟。众生顽钝。遂说三乘。有遇法音。即登道果。故以略教。束其过非。人根转劣。破略起非。复开广教。指过立制。犹不能遵。以至三千八万无量律仪。正法之时。尚多毁犯。况当像末。焉可胜言。如是次第。曲就下凡。不遗微物。自非大慈。岂至于此。

  戒唯佛制不通余人

  行宗(一下)云。大千界内。佛为法王。律是佛敕。唯圣制立。自余下位。但可依承。良以如来行果极圆。穷尽众生轻重业性。等觉已下。犹非所堪。况余小圣。辄敢拟议。有如国家。赏罚号令必从王出。臣下僭越。庶人失信。亡败无日。佛法亦尔。若容佗说。群生不奉。法不久住故也。

  事钞十门显意差别

  第一序教兴意

  夫至人兴世。益物有方。随机设教。理无虚授。论云。依大慈门。说于毗尼。故律云。世尊慈念故。而为说法。二为对外道无法自居。显佛法人尊道高。故制斯戒。观下律中。凡所制者。并怀异术。故文云。若不撰结。则令外道以致余言。三为对异宗故来。宗则有其多别。且如萨婆多部。戒本繁略。指体未圆。接俗楷定于时数。御法例通于无准。今昙无德部。人法有序。轨用多方。提诱唯存生善。立教意居显约。上则通明教兴。今据当宗以辩。夫教不孤起。起必因人。人既不同。教亦非一。故摄诱弘济。轨用实多。贵在得其本诠。诚难核其条绪。所以约开制。验旨在为人。显持犯。谅意存无过。今束一律藏。以五例分之。则教兴之意可见也。一以遮性往分。性恶则通于化制。遮戒因过便起。然则性戒。文缓而义急。谓随诸重戒。并有开文。文虽是开。开实结犯。纵成持也。持之寔难。如淫则三时无乐。毁訾则始终慈救。既是根本贪瞋。何能禁心无逸。故知义存急护也。遮戒一往制止。有益便开。开之过兴。还复令制。岂非为存化俗。恐坠枉坑。大慈设教。意唯捡失。故毗尼母论。具立缓急二仪。令寻之以通望也。二以开制往征。教则通于二世。故下文云。以世尊是一切智人故。制已更开。开已还制。此通未来教也。如五分。虽我所制。于余方不为清净者。则不应用。虽非我所制。于余方必应行者。不得不行。此如来在世教也。然二教相融。互兼彼此。三以报有强弱。教亦重听。就制则深防限分。约行则山世不同。四以机悟为先。教门轻重致隔。五部异执。岂不然耶。五以事法相对。法唯楷式。乖旨则事不成。事通情性。故随境制其得失。或记三性之缘。或随世讥而起。且略引诸条。薄知方诣。总撮包举者。莫非拯接凡庸。心怀泥曰(即涅盘梵音之[说]也)。而兴教矣。故文云。世尊何故制增戒学。为调三毒故。云何为学。为求四果故。下诸门中。所述制意。止随前事。令后进者。寻条知本焉(私曰。此门通别两意。无非大悲随机示教。教兴虽异。总归为道。故末文云。必怀泥曰而兴教者。即其意也。记云。若在权意。即有余无余二□□□□□□会。即指常□□□□□□□大涅盘)。

  第二制教轻重意

  轻重两意。裁断寔难。何者。原彼能施之教。教主穷机之人。又推此所为之人。人唯应药之器。所以药病相扣。利润无方。岂可以情断。宁复言论测也。虽然重核其远标实被于来裔。在文自显。何假证成。今序斯大略。所谓有七。一兴厌渐顿。二结正业科。三报果不同。四摄趣优劣。五起情虚实。六开制互立。七约行彰异。如喧静二仪也。凡此诸例。并制教之本怀。据断之宗体。

  第三对事约教判处意

  自佛法东流。几六百载。诸师穿凿。判割是非。竞封同异。不可称说。良由寻讨者不识宗旨。行事者昏于本趣。故须学师。必约经远。执教必佩真文。何事被于毁讥。岂复沦乎蚩责。今判其事犯。还约其受体。体既四分而受。岂得异部明随。犹恐不晓大纲。更示其分齐。谓辄将己所学者。判他持犯。脱罹愆失。其唯不学愚痴。今通立定挌。共成较(音觉)准。一披条领。释然大观(记云。佛灭千年。至汉明帝时。腾兰初至。人虽剃染。未有归戒。跨及曹魏。将二百年。昙摩呵罗。依四分羯磨。立十人受戒为始。出僧只戒本。令众诵习。第一差也。至姚秦时。十诵广律初翻。人即依用。此二差也。其次四分。僧只。五分。三部广文。并传此地人谓僧祗。与先戒本。文理相合。乃舍十诵。多演僧只。此三差也。唯四分。五分。未曾弘通。至于元魏法聪律师。方悟前非。即罢讲僧只。首传四分。然以人情执旧。多未伏从。及乎隋朝。智首律师。作五部区分钞。往往未能尽理。尚有纷纭。故今钞及业疏分判。方为尽善)。

  第四用诸部文意

  统明律藏。本实一文。但为机悟不同。致令诸计岳立。所以随其乐欲。成立己宗。竞采大众之文。用集一家之典。故有轻重异势。持犯分途。有无递出。废兴互显。今立四分为本。若行事之时。必须用诸部者。不可不用。故善见云。毗尼有四。法诸大德有神通者。抄出令人知。一本者。谓一切律藏。二随本。三法师语者。谓佛先说本。五百罗汉广分别流通。即论主也。四意用。谓以意方便度用。及三藏等广说也。先观根本。次及句义。后观法师语。与文句等者用。不等者莫取(第六卷中广明律师法)。正文如此。然行藏之务实难。取舍之义非易。且述其大诠。以程无惑。谓此宗中。文义俱圆。约事无缺者。当部自足。何假外求。余有律文不了。事在废前。有义无文。无文有事。如斯众例。并取外宗。成此一部。又所引部类。必取义势相关者。可用证成。必缓急重轻。是非条别者。准论不取。故文列四说。令勘得失。十诵墨印。义亦同之。若此以明。则心境相照。动合规猷。繁略取中。理何晦没。若不镜览诸部。偏执一隅。涉事事则不周。校文文无可据。遂师心臆见。各竞是非。互指为迷。诚由无教。若四分判文有限。则事不可通行。还用他部之文。以成他部之事。或二律之内。文义双明。则无由取舍。便俱出正法。随意采用。然行用正教。亲自披阅。恐传闻滥真故也。又世中持律。略有六焉。一唯执四分一部。不用外宗(如持衣说药之例文无。止但手持而已)。二当部缺文。取外引用(即用十诵持衣加药之类)三当宗有义。文非明了(谓狂颠足数睡聋之类)。四此部文义具明。而是异宗所废(如舍净地直言说戒之类)。五兼取五藏。通会律宗。(如长含中不令更试外道)六终穷所归。大乘至极(如掕伽涅盘。僧坊无烟禁断酒内五辛八不净财之类)此等六师。各执正言。无非圣旨。但由通局两见。故有用解参差。此钞所宗。意存第三第六。余亦参取得失。随机知时故也(资持记云。欲晓此□文相大意。须以三问前以激之。问。受体既从四分。只合专依本宗。何以今钞备引诸部。约体明随。其义安在。问。三藏所诠。事理两异。既宗律藏。何引阿含等经及余小论。岂非化制不分耶。问。律是小乘。教限须别。安得辄用。华严涅盘地持智论。岂非大小滥耶。若不明示。学者俱疑。故此决之。寻文可见)。

  第五文义决通意

  夫理本绝名。故立名标其宗极。名随事显。故对事而备斯文。然考斯律藏。言事并周。但为年代渺邈。声彩靡追。法为时移。事多残缺。加以五师捃拾。情见不同。重由翻译失旨。妄生构立。又为抄写错漏。相承传滥。所以至于寻究。纷虑良多。今总会之。以通其大见。若文义俱阙。但可举一以例诸。或就理有而成前事。或在文虽具。而于义有阙。便以义定之。故论言以理为正故也。或义虽必立。当部无文。则统关诸部以息余谤。然文义决通。诚难废立。自非深明律相。善达开遮。不然。便有累于自心。固无益于他境。故律云。文义俱同。文同义异。文异义同。文义俱异。具舒进止。不劳叙释。然决判是非者。必总通律藏之旨。并识随经之文。如上六师所明。乃可究斯教迹。故十诵云。比丘有三事决定知毗尼相。一本起。二结戒。三随结。应思惟观察。二部戒律。并及义解。毗尼增一开遮轻重。如五大色。是不净遮。非色净不遮。如是等。筹量本末己用也。明了论亦云。比丘能知五相。名解毗尼。不看他面。文略同上。广如彼说。

  第六教所诠意

  诠教之文。文虽浩博。撮其大趣。止明持犯。然持犯之境。境通内外。内谓行心之结业。外谓情事之顺违。但令教行相循。始终无犯。则为持也。若生来不学。于法无闻。修造善恶。义兼福罚。今欲科罪。但使与教相应。不问事情虚实。并名犯也。此通名持犯也。若结篇正罪。穷诸治罚。必令束其方便。揽成业异。使量据核其实情。轻重得于理教。则断割皎然。更何芜滥。此别名持犯也。

  第七道俗七部

  立教通局意。显理之教。乃有多途。而可以情求。大分为二。一谓化教。此则通于道俗。但泛明因果。识达邪正。科其行业。沉密而难知。显其来报。明了而易述。二谓行教。唯局于内众。定其取舍。立其纲致。显于持犯。决于疑滞。指事曲宣。文无重览之义。结罪明断。事有再科之愆。然则二教循环。非无相滥。举宗以判。理自彰矣。谓内心违顺。托理为宗。则准化教。外用施为。必护身口。便依行教。然犯化教者。但受业道一报。违行教者。重增圣制之罪。故经云。受戒者罪重。不受者罪轻。文广自明。所以更分者。恐迷二教之宗体。妄述业行之是非。故立一门。求用蠲别。

  第八僧尼二部

  行事通塞意。然二部同戒同制。则事法相同。行用仪式。类准僧法。具在诸门。随事详用。若辩成犯相者。戒本自分。隐而难知者。具在随相。余有约位之戒。谓轻重不同。有无互缺。犯同缘异。而是当世盛行。种相难知者。及别行众行等法。方列尼别行法中。此但分其宗类。犹未显其来诠。诸有不同之意。具在大疏。

  第九下三众随行异同意

  二众沙弥。若约戒体。同大僧无作。捡其本数。唯显于十。就余随行。类等尘沙。结罪居第五篇。就位在诸戒末。自外行法不同。取舍有异者。各就别篇具明。式叉摩那。六法是其学宗。戒体更不重发。自余随行对治。同诸三众学之。必有不同。具如尼别法所显。

  第十明钞者

  引用正文。去滥传真科酌意。初明引用正经。次明世中伪说。后明钞兴本意。初言正本者。僧只律(是根本部。余是五部)。昙无德部(四分律也。钞者所宗)。萨婆多部(十诵律也)。弥沙塞部(五分律也)。迦叶遗部(解脱律。此有戒本)。婆粗富罗部(律本未至。此依大集分别)。毗尼母论。善见论。摩得勒伽论。萨婆多论。(并传)毗奈耶律。明了论(释正量部。并真谛三藏疏)。五百问法。出要律仪(梁武帝准律集)。自余众部。文广不列。并大小乘经。及以二论。与律相应者名随经律。并具入正录。如费长房。开皇三宝录十五卷中。次明诸师异执。法聪律师。覆律师(出疏六卷)。光律师(两度出疏)。理隐乐(音岳)三师(各出钞)。遵统师(疏八卷)。渊律师(有疏)。云晖愿三师(各出钞疏)。洪胜二师(有钞)。首律师。(有疏二十卷)砺律师(有疏十卷)。基律师(有疏)。已外昙瑗。僧佑。灵裕诸师。已下及江表关内河南蜀部。诸余流传者。并具披括。一如义钞。次明世中伪经。诸佛下生经六帙。净行优婆塞经十卷。独觉论。金棺经。救疾经。罪福决疑经。毗尼决正论。优婆离论。普决论。阿难请戒律论。迦叶问论。大威仪请问论。五辛经。宝鬘论。唯识普决论。初教经。罪报经。日轮供养经。乳光经。应供行经。福田报应经。宝印经。沙弥论。文殊请问要行论。提谓经。如是等人造经论。总有五百四十余卷。代代渐出。文义浅局。多附世情。隋朝久已焚除。愚丛犹自滥用。且述与律相应者。如前所列。余文存略。后明钞与本意。夫钞者。固令撮略正文。包括诸意也。余智同萤曜。量实疏庸。何敢轻侮猷言。动成戏论。虽然学有所承。承必知本。每所引用。先加覆捡。于一事之下。废立意多。诸师所存。情见繁广。今并删略。止存文证。及教通余论。理相难知。自非通解。焉能究尽。具如集义钞所显。而抄略证文。多不具委。但取文义堪来入宗者。自外不尽之文。必欲寻计。知其始末。则非钞者之意。故文云。诸比丘欲不具说文句。佛言听之。毗尼母论云。佛令引要言妙辞直显其义。庶令临机有用。无待访于他人。即事即行。岂复疑于罪福。犹恐后代加诸不急之务。增益其中。使真宗芜秽。行者致迷。鸟鼠之喻。复存于兹日矣。

  此之十条。并总束诸门。例科分析。若览收不尽。自下别论。夫宅身佛海。餐味法流。形厕僧伍。行唯三位。若遵仰正戒。识达持犯。则中卷之中。体相具矣。自行既成。外德彰用。则上卷之中。纲领存矣。自他两德。成相多途。则下卷之中。毛目显矣。此三明行。无行不收。三卷摄文。无文不委。然则事类相投。更难量拟。若长途散释。则寡于讨论。必随相曲分。便过在繁碎。今随宜约略。通结指归。使举领提纲。毛目自整。截舒载览。随事随依。

  资持五例辨定教宗

  历观往古述作。凡五十余家。各谓指南。俱称尽理。然今所立。颇异昔传。故于卷首。略标五例。一曰定宗。二谓辨教。三叙引用。四明破立。五示阙疑。

  初定宗者

  三藏分宗。所诠乃异。据行则虽通兼济。在教则各有司存。往哲未详。固多滥涉。并广谈论学以乱律乘(即增辉等记。随文结释。涅盘四果等。并依法相。广列章门。是也)。况复所引之论。多依俱舍婆沙。盖用实宗释今假部。可谓宗骨颠倒。理味差僻。致令后锐。枉费时功。忝在传持。义当纠正。故今言教。则唯归律藏。语行则专据戒科。决持犯之重轻。建僧宗之轨范。此为正本。余并旁兼。犹恐专隅。更须明证。戒疏大妄戒中斥古云。有人依解。广竖义章。动经他日。意所异也。举宗以明。持犯为正。自余随律之经。略知名相而已。诸经论师。自分宗体。彼尚不解律刑。此岂横知他学。纵有前闻。亦不得述。费时损日。徒张无益。自宗犹因于未闻。况余经论。何由道尽。可谓不识分量也。须臾死去。莫浪多事等(已上全文)。请考斯文。足为龟镜。宜须反迹。勿事冰情。

  二辨教者

  夫教者。以诠表为功。随机为用。虽广开户牖。而轨度无差。虽克定楷模。而摄生斯尽。圆音随应。情虑难求。且依业疏三宗。以示一家处判。然教由体立。体即教源。故须约体。用分教相。一者实法宗。即萨婆多部。彼宗明体则同归色聚。随行则但防七支。形身口色成远方便。此即当分小乘教也。二者假名宗。即今所承。昙无德部。此宗论体。则强号二非。随戒则相同十业。重缘思觉。即入犯科。此名过分小乘教也。三者圆教宗。即用涅盘开会之意。决了权乘。同归实道。故考受体。乃是识藏熏种。随行即同三聚圆修。微纵妄心。即成业行。此名终穷大乘教也。然今四分正当假宗。深有兼浅之能。故旁收有部。教蕴分通之义。故终会圆乘。是则大小通塞。假实浅深。一代雄诠历然可见。

  三引用者

  自古引文多无楷式。或全写经论。或具录祖乘。或泛列儒书。或多援字解。既乖钞旨。实秽真宗。今意所存。类分三别。初用三藏意。圣教繁富。未可具舒。事钞建题。撮要为本。故下序云。自外不尽之文。必欲寻其始末。则非钞者之意。今或申明幽隐。或仇校差违。并具引正文。仍随难注释。自余易晓。例不广之。二明用祖教者。谓疏钞传录。仪集图诰。部文既广。非学不知。其或以后废前。或指广如彼。或斥夺谬妄。或和会异同。诸余义章例亦不举。三用俗书者。庄严章句。违律刑科。赞咏外书。如经极诫。祖乘有用。义不徒然。或是举俗况道。或复取义助文。岂得专事浮华。混同世论。今或语势相涉。或借用彼文。但撮要示之。令知所出。及论字体。多从义训。兼复通依众典。不必专据字书。

  四破立者

  慈训远流。传迷弥众。考教义。则纲领俱丧。逐名相。则得失互彰。必委而攻之。则过成繁费。苟纵而不举。则人惑多岐。至于大义有妨。或复异计难革。但随文略指。使理有所归。逐事争锋。甚非今意。

  五阙疑者

  新钞大体。词简事周。浅识寡闻。何由尽晓。窃恐相承传滥。或是抄写乖真。或详核未通。或捡寻未获。义非臆度。例并阙如。或但标曰未详。或且俱存众说。或拟寻文据。或俟后讲磨。盖遵圣论。推本之惩。抑凭祖教。废前之例故也。

  览斯五例。臧否条然。且举其大端。余广如后。

  原佛化意使羯磨有归

  业疏(序文)云。观夫圣人之利见也。妙以清澄界系亡我静倒。以为言焉。故张三学之教源。显八正之道业。扬四部之清训。树五众之良规。莫不横厉重关。高翔极有者矣。又(一上)云。初教兴意。自三宝降世。俱敦缺(缺即破也)有之机。凡所立教。无非为存灭惑。

  别明羯磨唯在摄僧

  又(一上)云。虽则佛法两位。通赡道俗。唯斯僧宝。独据出家。明功上邻极圣。显德下济群有。但僧海宏旷。行位殊伦。或内外以分途。或凡圣而启路。或约宝通于缁素。或就仪辨于持毁。至于事务符会。要以情见相投。同和则上善可登。同忍则下恶可灭。悲假声教。何以通之。是以如来。体斯弘理。故制御僧方法。随有别住。普使同遵。但得其缘。无非成遂。事钞(上一)云。僧为秉御之人。所统其唯羯磨。方能拔群迷之重累。出界分之深根。德实无涯。威难与大。

  翻羯磨名显其德用

  业疏(一上)云。言羯磨者。中梵本音。此翻为业。业谓成济前务。必有达遂之功。古翻办事者非无此义。但用功能往翻。乃至云。生善之极勿过受体。由作法和。便发戒业。量同大虚。共佛齐位也。灭恶之大勿过忏重。若不洗过。生报便堕。由此羯磨拔之。能令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岁阿鼻苦报。欻然清净。岂非办事。

  济缘十章详辨业义

  然业理幽微。一宗枢要。寄兹略示。启悟来蒙。且夫诸法常住。则知真妄同源。方便随宜。故说从真起妄。真理本寂。清净湛然。不守自性。从缘发动。动即业相。动之不已。炽然粗显。变起世间众生国土。凡圣因果。一切诸法。此理事相对。以辨业也。又于一心中。派出诸业。六凡为染。四圣是净。由诸众生。迷理起妄。随妄兴业。流转六道。则为染也。有能觉悟。反妄归真。修解脱道。超出诸有。二乘之人。名无漏业。菩萨及佛名大悲业。对望六凡。通名为净。此约染净以明业也。又三界见思。无明烦恼。并业所成。无别有体。涅盘云。业作烦恼。烦恼作业。三界六道。一切苦报。皆酬往业。业成于报。报体即业。故知业积成惑。业变为报。三道轮转。无非是业。此约三道以明业也。又业由心起。心随境生。境既无量。业亦非一。所缘虽众。能造为三。身口是具。意为业主。意即业思。思即行心。是则一切善恶业相。皆心所造。此约心境以明业也。又三毒所起十不善行。是三途业。谄诳强很。即修罗业。归戒布施。即人天业。无漏八正。是二乘业。六度万行。即菩萨业。无缘大慈不思议用。即诸佛业。如起信赞佛偈云。?胜业遍知等。但六凡迷业。三圣修业。唯佛证业。故知业者遍该十界。或云三恶三善。或云四恶人天为善。或云六凡为恶四圣为善。此约因果以明业也。又五阴中。一阴是色。四阴是心。识想受三悉是无记。流入行心。方成善恶。就此行心复分三性。善恶如上。无记业者。痴狂心乱。睡眠误忘。悉无记业。善恶二业招生感报。无记业者不能感报。或云不招总报。亦感别报。如成论梦中造业。五分梦中结五吉罗之类。此约三性以明业也。又大小两乘。经律论藏。教相所诠。唯戒定慧。当知三学。行之本也。教由生也。行即是业。诠行成教。是则三世十方。一切佛法。无非诠业。此约教行以明业也。又十善五停。四弘六度。一切观行。并化教业。毗尼所诠。开遮轻重。一切律藏。并制教业。化据理性。理有顺违。制就教法。制有持犯。此约化制以辨业也。又总括一化。三宗不同。一明受随。作无作体。如戒业章。三体差别。二随行持犯。成就处所。有宗动色。假宗重缘。圆教瞥念。若持若犯。并准此三。以为分齐。此约大小以明业也。又杀盗淫等身口非违。生死根本。方便正念。护本所受。名止善业。?勤三业。有善起护。众别等法。名作善业。违止名作恶。反作名止恶。即止作二犯。此约止作以明业也。今此羯磨。义翻为业。名通体局。且用十门。一一简辩。则临机秉御。莫不成功。主教传通。了无滞碍矣。

  戒律木叉翻名略释

  戒疏(一上)云。或云尸罗。或云波罗提木叉。或云毗尼。皆本梵言。非此所有。初云尸罗。此翻为戒。戒有何义。义训警也。由警?三业。远离缘非。明其因也。如古所传。防非禁恶以解于戒。然戒通善恶。律仪亦然。不可偏举以释戒义。乃至云。依如成实善生所明。善恶二戒互受互亡。功用齐伦。名义无别。止得通解戒为禁也。随用两得。何以知之。若解善戒。善法禁恶。警持不起。若解恶戒。恶法禁善。护摄不生。以斯义求。想无惑矣。

  又云。波罗提木叉。此翻别解脱也。如论所引。道戒名解脱。事戒名别脱也。随分果得。寄以明之。以道性虚通。举法类遣。不随缘别。但名解脱。事戒不尔。别缘而生。缘通万境。行亦随遍。持行凌犯。别名得脱。余非未行。不名解脱。或有解云。戒障有二。一者业非。二者烦感。戒净业非。感待智亡。望分所除。故名别脱。后智除感。乃称空竟。名解脱也。故律云。除结无??碍。缚着由此解。据能克果。用目本因。因定是戒。非木叉也。故经云。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木叉。明知是果。

  又云毗尼。亦名毗那耶。鼻奈耶等。皆是传梵之讹替耳。古译为灭。以七毗尼。用殄四诤。今以何义翻之为律。律者法也。从教为名。俗有九流。法其一也。故世付法。皆约刑科。道与俗违。刑名乃异。至于处断。必依恒法。又钞(中一)云。由出家五众形服异世。显内法亦异。而外道俗流。滥同圣迹。无由取别。妙以法除。故创弘律名。用显知法。资持(上一)云。梵云毗尼。华言称律。律者法也。从教为名。断割重轻。开遮持犯。非法不定。下文云。又如世法。据刑约制。道法亦尔。依根附教。各有差降。不可乖越。故曰法也。二云律者分也。谓须商度据量有在。若律吕之分气也(一年十二月。奇月属阳名律。偶月属阴为吕。一律一吕各分二气。则二十四气)。又云。教相所诠。四字斯尽。谓犯不犯。轻与重也。若解四字通达无疑。是则上品持律之最。何名为犯。境缘具也。何名不犯。起对治也。何名为轻。因果微也。何名为重。反上句也。然此四相。非律不分。持犯不滥。有同气候也。三云律字安聿。聿者笔也(楚谓之聿。秦谓之笔。出字书注)必审教验情。在笔投断。又云处??决正。非笔不定等。问。如上三义。何以分之。答。三并世法。北拟取名。教诠楷定。即法义也。辩?轻重。即分义也。临事决判。即笔义也。具含此三。故称为律。

  别释四分名义

  资持(上一上)云。四分者。五部之别名。一宗之通号。从文段数。即以为目。翻就此方。总六十卷。新学多味。委引示之。初分二十卷。即比丘戒本。第二分十五卷。比丘尼戒本八卷。受戒犍度五卷。说戒犍度二卷。第三分十四卷。总十六犍度。第四分十一卷。房舍及杂二犍度。五百七百两结集。调部毗尼。毗尼增一。以法正尊者。于根本部中。随己所乐。采集成文(起自佛灭百十六年)。随说止处。即为一分。凡经四番。一部方就。故号四分。非同章疏。约义判文。故业疏云。四分即说之断章(断字上呼。止也)。戒疏云。四度传文。尽所诠相。此据说之所至。非义判也。二十犍度。离分三分。可是义开耶。教流此土。四律已翻(四五十只)。祖师何意。偏宗四分。答。此土受缘。始从四分。余部虽翻。未闻依用。业疏云。神州一统。约受并诵四分之文。今所判释。约受明随。故立一部。以为宗本。下云。今判其持犯。还约其受体。斯意明矣(义净三藏反宗有部未体此意)。问。有引人法有序等文。而云四分部胜。其意云何。答。非无此义。必依十诵受戒。可以部劣而宗四分耶。序明胜劣。为彰部计浅深。至第三门。始论约教判处耳。问。且据现翻。总六十卷。梵本仍多。如何四度。诵终一藏。答。非谓一座。名为一度。尽取一期不定时限。随集至处。未终且散。即为一度。如是至四。一部方终。五分十诵。大同于此。唯八十诵律。一夏之功。逐席为目。随时各立。未可一概。

  广略二教兴意

  戒?(一上)云。何名略教。以佛初成道。将开化法。创起希仰。寄心无地。故先示行法。令依奉行。不待犯戒。未有罪故。不得怀疑起谤。略陈教法。故曰略教。言广教者。由略名含。未晓前相。虽造诸非。不谓有犯。故须广张纲目。收摄罪聚。钝根之流。闻便得解。因广说故名为广教。

  广略由机

  又云。问。广略二教。通被时机。佛初成道。何不顿说。答。圣人布教。义不徒然。药病相投。是其宗趣。故初不说止是无机。所以善见论云。若漏未起。辄先制者。生诽谤故。我等出家。弃舍财色。于世名利无所希求。云何如来。反以木叉。系缚我等。岂谓善识世人心器。又于佛说。不生敬重。令法疾灭。故不先制。待犯便制。则知圣恩。如医破痈。待熟方举。

  两教相成

  又问。略教所为。在彼利机。于此钝根。事同不说。故须制广。广则毁略而制。用略何为。答。元制略教。虽为利机。言略义通。非不收钝。由钝不解。违略起非。是教行俱缺也。后遂制广。用充前略。何以知然。但略有包通之理。广无异略之能。钝士当机。先作无犯。广名虽异。还同略教之功。是名教行俱补。斯则两教相成。通无废立。约缘利钝。据实兼之。

  二教时节

  又云。若依本部十诵增一。十二年前。略教所被。后付弟子。则通二教。何以知然。略教通含。利钝俱摄。未张轻重。又总机缘。广教不尔。反前不说。故善见云。一切诸佛。但说教授木叉(略教但指三业直示。故云教授)。不说威德木叉。(广教追事有怖。故云威德)岂非直陈三业。通被群机。若具篇彰。便同广戒。故律文云。此是如来最后说戒。是良证也。由佛自说。不容非滥。十诵五分云。若为犯说。头破七分。弟子不尔。肉眼所见。天眼举罪。违佛制故。记云。本律中说戒犍度云。佛在瞻波国。十五日说戒时。在众默不说戒。初夜已过。阿难请说。佛言。欲令如来于不净众中说戒。无此理也。中夜后夜。请答亦尔。时大目连即以天眼。观犯戒者。去佛不远。即以手牵出。听作自言治。自今已去。汝等自作羯磨说戒。此是如来。最后说戒。据此可验佛不说广。明矣。

  制广补略使相易明

  又云。良由五众。不摄情根。于诸名利。无思捡约。广生有漏随尘起染。外缠邪慢。内增痴惑。是以如来。随其所犯。略教既坏。制广补之。使夫持犯的明。愚智齐晓。戒禁时机深有弘益。即斯言教。号曰广宗。初制广教。随犯便结。轻重前后。杂乱难分。至佛灭后。一夏结之。重者道源。轻止世谤。八篇以次。渐降不伦。

  佛记灭后五师异执

  又引大集云。梦氎一假。后分为五。佛告长者。我灭度后。有诸弟子。颠倒解义及以说法。覆隐法藏。名昙摩鞠多。此云法正。律名四分。凡解行法。先果后因。此就化仪。说相明显。故倒解之。如四谛法。苦初道后。覆彼常途。因先义也。又疏序云。斯人博考三机。殷鉴两典包括权实。统收名理。集结兹藏通被时宾。济缘云。彼明诸法缘生故空故名空宗。但有名字。故名假宗。又深取大乘空义。故名经部师。行宗(一上)云。心为业主。识对诸尘沓婆回心。施生成佛迥异有宗。深通实道。但教局小乘。未容直显故也。

  又云。受有三世。及以内外。善能论议。破坏外道。说一切性悉得受戒。凡所难问。善能答对。名萨婆谛婆。此云有也。法名十诵。记云。受则执计。五尘四大。并有内外。即情非情。二种世间。彼计诸法。名字是空。法体皆实。又云。说无有我。及以受者。转诸烦恼犹如死尸。名迦叶毗。此云重空观。法名解脱。此有戒本。相同五分。记云。我即所计倒本。受是能执妄情。凡谓实有。遂生执着。我既本无。执将何附。下翻重空。义在此也。

  又云。不作地相水火风相。虚空识相。名弥沙塞。此云不着有无观。法名五分。记云。经举六大。摄尽世间。色心等法。不作六相不着有也。存此六故。不着无也。

  又云。皆说有我。不说空相。犹如小儿。名婆粗富罗。此云着有行。不传其法。又云。广博遍览。五部经典。是故名曰摩诃僧只。此云大众。此有其律。

  执教虽殊会道无异

  疏文云。如涅盘说。由此异想朋党相援。互相诤讼。皆悉悟道。又大集文云。五部虽各别。不妨诸佛法界涅盘又云。理本一也。悟有浅深。由机涉明昧。计有利钝故入观也人法俱亡。及其出也不无缘习。教约相动随义以张。道据正理分通会契。故无量义经云。法水一也。江河井池分其异。初说四谛。本为声闻。八万诸天。发大道意用斯文证何得怀疑。又引文殊问经云。根本二部。从大乘出。摩诃僧只部。分别说有七。二者体毗履分别有十一。十八及本二。皆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起。

  斥世妄执大小相违

  事钞(中一)云。今时不知教者多自毁伤(身□□□□弗□□□□□□故云自毁也)。云此戒律所禁止是声闻之□□□□□□同粪土。犹如黄叶。木牛木马。诳止小儿。此之戒法。亦复如是。诳汝声闻弟子也。原夫。大小二乘。理无分隔。对机设药除病为先。故鹿野初唱。本为声闻。八万诸天。便发大道。双林告灭终显佛性。而有听众果成罗汉。以此推之。悟解在心。不唯教旨。故世尊处世。深达物机。凡所施为。必以威仪为主。但由身口所发。事在戒防。三毒悖兴。要由心使。今先以戒捉。次以定缚。后以慧杀。理次然乎。

  约圆义叙教源

  (吾祖深体佛意。立一圆教。融会空有。受随行相。文义广在戒体戒行门中。余门亦略明之。则知一家宗旨。唯在于圆)。

  羯磨经序云。原夫大雄御宇。意唯拯拔一人。大教膺期。指归为显一理。但由群生着欲。欲本所谓我心故能随其所怀。开示止心之法。然则心为生故之本。灭欲必止心源。止心由乎明慧。慧起假于定发。发定之功。非戒不弘。是故特须尊重于戒。故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

  破古记不识今家宗旨

  资持(上一上)引古记云。今所学者。正为求此四果。以斯宗正属声闻乘。故谈至此。以为极矣。昔尝听习。每临此语。不胜痛咽。可谓屈抑祖乘聋瞽来学。受戒篇。明上品发心。沙弥篇。说出家学本。篇聚所引胜鬘智论。并以毗尼即摩诃衍。羯磨疏中。圆教出体。即同三聚。终归大乘。域心于处。何得不思致亏发足。如是等文。如何销释。致使一家教门。宗骨俱丧。后贤有识。深须镜诸。

  济缘五门伸圆教义

  三圆教中。先开大意。略为五门。

  初叙教本

  良以众生。本有清净真常妙性。由诸妄念。故受轮转。如来欲令息妄归真。故于寂场首制心戒。令息妄缘。名为菩萨心地法门。小机昧己力不堪任。而又降迹鹿园。方便提诱。乃于菩萨。戒中。摘取小分。以为五八十具。后既开显。尽用付之。所以梵网顿制。则具十夷。善戒渐圆但列四重。杀盗已制不复重明。是知如来。唯有一乘圆极妙戒。华严直与。鹿园曲示。三世十方莫不皆尔故云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即其意也。

  二释名者

  前并小教此是大乘。以大决小。不待受大。即圆顿义也。前二偏计空有不均。今悟教权。名殊体一。色与非色。莫不皆然。即圆融义也。前既从权。一期赴物。今此克实究竟显示。即圆满义也。具此诸意故名为圆。

  三显体者

  一切大乘莫不皆以常住佛性。妙理为体。诸佛所证。安住其中众生所遗。日用不觉。包遍十虚。含育万有。随顺物宜。种种异说。法界涅盘。中道实相。圆觉般若。真如真空。法性佛性。唯心唯识。佛藏佛母等。故于一法。说种种名。今衣楞伽起信。唯识摄论以明藏识。梵云阿梨耶。或云阿赖耶。此云含藏识。谓含藏一切善恶因果。染净种子(真谛翻无没识亦取任持不失之义)。此有二宗。唯识师谓真如随缘。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赖耶。即真妄和合识。摄论师谓外尘本无实唯有识。是大菩萨。佛果证行。此即全指真如为真识。此亦如来随宜异说。后有宗师。第八识外。别立第九清净真识。今准楞伽。略明三种。经云。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种相。何等为三。谓真识(即是真如)。现识(亦名藏识)分别事识(亦名转识)。此约真如随缘不变。不与妄合为真识。不变随缘。和合现起为现识。譬如明镜众色像现。余之七识。为分别事识。用此三种统收诸说。彼经文云。如来藏名阿赖耶。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尔不绝。又云。如来藏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藏识。今明此识体本真净。随缘妄动积藏业种。名为第八。转趣诸根为第七(名为传送亦名染污)。流于心意为第六。遍至五根为五识。所造成业。第七揽归。第八含藏。成熟来果。果有善恶依正差别。今就已成。差别法中。了无差别。故云唯识。即知十界依正因果。同一识体。未有一法而非识者。楞伽偈云。譬如巨海浪。无有若干相。诸识心如是。异亦不可得。今明戒体。造虽在六。起必因八。造已成种还依于八。问。八识之相可得知乎。答。通而为言。法法皆是。别就己身现前阴入。无非识变。始来末去。任持报命。六识依止忆持往事。睡眠魂梦。故习瞥起。皆可知也。

  四出立意

  问。二宗谈体自足。何须别立圆教。

  答。两宗出体。教限各殊。若唯依彼。则辨体不明。若复不依。则宗途紊乱。故准二经。别立一教。穷理尽性。究竟决了。使夫学者修持有托。发趣知归。为诸有福田。绍众圣因种。兴隆佛法。超越生死。万劫未闻此生获遇。除兹一道。更无余途。若非究。我祖乘。须信投心无地。一生虚度。岂不设哉。呜呼。

  五示所据

  问。依何教义立此教耶。

  答。下引法华涅盘二经为证。法华开声闻而作佛。涅盘枎小律吕谈常。舍此二经。余无此义华严隔出。方等弹诃是以梵网斥二乘为邪见。学则有违。善戒指小法为方便。不学成犯。二部之异。于此自明。

  问。前二云宗此标教者。

  答。据云三宗理无偏局。然既别标。不无其致。由前两计。□有宗党。今此直示大乘圆义。以决前体。故但云教耳。

  ○出家教意

  出家以信智为本

  事钞(下四)云。然信为道源功德之母。智是出世解脱之因。夫出家者。必先此二。如来晓此。徒自剃着。内心无道。外仪无法。纵放愚情。还同秽俗。所以入法至于皓首。触事面墙者。良由自无奉信圣智无因而生。但务养身宁知出要胜业。

  出家元缘(并料简利钝出没之义)

  业疏引华严偈云。若有不识出家法。乐着生死不求脱。是故菩萨舍国财。为之出家求寂静。五欲所缚不离家。欲令众生解脱故。示现不乐处五欲。是故出家求解脱。以此文证。众生无始。缠着家属。无思解脱。故大士引出于世。此据常没下凡。随欲有者。广如郁伽长者。涅盘经中。家及非家。相比显过。方起欣厌。得预法门。有大利机。心希拔俗。虽形在俗。性无恒固。不在言限。故净名言。汝但发心。便是出家便为具足是也。就分四句。既出从道志求解脱。心形俱出也。虽形附道。而心沈世。形出心没也。如净名说。心出形没也。耽滞五欲。缚着居家。俱不出也。

  济缘引郁伽长者经。居秽品云。居家菩萨。当知在家秽污之事。常作念故。名为居家。断诸善根本。是名居家。乃至居家如罗网。如毒蛇。如火烧身等。涅盘云。居家迫窄。犹如牢狱。一切烦恼。由之而生。出家宽旷犹如虚空。一切善法由之增长。若在居家。不得尽寿净修梵行。我今应当剃除须发出家学道。维摩经诸长者子问云。我闻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维摩诘言。汝等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出家。即是具足。尔时三十二长者子。即发菩提心等。以佛令剃染受具。本为发大道心。既已发心何须出受。故云即是。此言乃被上达圆机。末俗凡流无宜倚滥。

  资时(下四)引智论云。如优钵罗花(即莲华也)比丘尼本生经说。佛在世时。此尼得罗汉果。化诸妇女出家。彼云。我等持戒为难。恐破戒堕地狱。尼云。堕者从堕久有出期。我念昔时曾为戏女。因着袈裟。至迦叶佛时。乃得出家。由破戒故堕狱。今值释迦却得出家解脱。彼论又云。佛在祗园。有婆罗门。因醉故来至佛所求度。佛敕阿难度之。彼既醉醒。乃却还家。比丘问佛。佛答以无量世来。无出家心。因醉发心。后当得道。因说出家偈曰。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鹄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

  不为道求出

  业疏(二下)引智论云。六情根完具。智鉴亦明利。而不求道法。唐受身智慧。禽兽皆亦知。欲乐以自恣。而不知方便。为道修善事。既已得人身宜勉自利益。不知修道行。与彼亦何异。道行何耶。一切无染者是也。良由众生无始封着。是此是彼。是得是失。因之起染缠缚有狱。故世钝者多着财色。少有利者。多贪名见。四科束之。鲜不收尽。终归死去。何事迷乎。

  出家超世

  业疏云。横约诸有。无思离染。故树出家。乐处闲静。若有贪着终成金锁。引出方便。唯斯一道。如华手经云有四法。转身即在善来比丘。莲花化生。现增寿命。一者自乐出家。亦劝助人。令欣出家。二求法无倦。亦劝他人。三自行和忍。亦劝他行。四习行方便。深发大愿。又出家功德经云。若能放人出家受戒。功德无边。譬如四天下满中罗汉百年供养。不如有人。为涅盘故。于一日夜。出家受戒。谓犹前施。虽多有竭。是欲界系。为法出家。非三界业故说过前。又云。纵起宝塔至忉利天。亦劣出家功德者。一时欣出虽未可数。然其积微。是高胜本。

  沙弥五德

  钞(下四)引福田经云。一者发心出家。怀佩道故。二者毁其形好。应法服故。三者委弃身命。遵崇道故。四者永割亲爱。无适莫故。五者志求大乘。为度人故。记云。此之五德。出家大要。五众齐奉。不唯小众。终身行之。不唯初受。又业疏云。斯德始终。通于五众。俱堪物养。人天师范。故使诵持无轻受体。及形服也。

  出家者先说苦事

  羯磨经引僧祗律云。欲出家者。为说苦事。一食一住一眠。多学问等。业疏云。为说苦事者。以世网辛苦。多厌求乐。初虽慈许终有退败。故经论中。有现在苦。未来乐者。出家人也。昼夜鞭心。常修正念。不觉妄缘寻悔诃责。故智论中。菩萨日三夜三。每行三事。谓忏悔随喜劝请也。三千云。必行坐禅等三。不尔徒生徒死。遗教曰。中夜诵经。以自消息。余时须依律文。常尔一心。念除诸盖。余更见钞(云云)。

  ○受戒教意

  叹戒高胜受非苟易

  羯磨经云。戒是生死舟航。正法根本。必须缘集相应。有违虽受不得。业疏(三上)云。以如来出世。不欲增长诸有。要求灭欲。故立兹学。然戒是定慧初基。众行元本。本既不立。余何所凭。但以佛世利机。契动便感。末世浇薄。圣制从缘。缘集则作业功成。缘散则戒德无立。无作不可见也。托缘定其有无。大圣唱言。信非徒尔。事钞(上三)云。夫受戒者。超凡鄙之秽流。入众圣之宝位也。既慕心弥博。故所缘弥多。以多缘故。法事攸难。以难知故。理须详捡而世情尘染。每昏教法。为师为匠实易实难。但由习俗生常不思沿革。恣此无知乱彼真教。或但执文读诵。非相莫知。或前受遮障无任僧法。或结界漠落成否混然。或僧数薄恶。不能生信。或衣钵假借。自是非法。如斯师匠。秉御诚难。虚受费功。唐劳一世。后生还尔。永无出期。故大集经云。我灭度后。无戒满洲。此言必实深须。详练。一受己难。不宜再造。故委显示。至机依准。

  此戒受须人道

  钞引律云。天子阿修罗非人畜生。不得戒故。论云。三归五戒。唯人中有。余道所无。业疏云。天实报胜。但着乐多。无求修道故也。修罗怀疑。道在会正。非人鬼神谄诳不实。畜生报局愚骇所收。道在质直。惠心遐举。戒受为道。非道故障。地狱常苦。乱恼冲心。故论说言。如镕铁聚。何能怀道。而受戒也。唯斯人道。苦轻下趣。乐劣上天。强识念力。能崇道业。

  业疏引多论云。凡受戒法。要以勇猛决誓。断恶为先。后依缘受。方发戒也。诸天着乐。善心微弱。饿鬼身心。常焦热恼。地狱苦楚畜生业障。虽经说齐。但得善行如上诸趣。无得戒也。四天下言。北方难地。以福报障。又愚痴故。无有佛法。唯三天下。人有四种男女黄根唯二具得。黄根则障。就男女中。五逆污尼。贼住越济。由恶断善。俱不得戒。大而言之。受佛法者尽不足言。如上人畜成受三归。无感戒也。

  诸根具足

  钞引律云。若狂若聋若哑。若身相不具。百遮等人。一切能污辱众僧者。皆不得受。业疏云。以仪?严正。悦动物心。凡所弘阐睹相易受。若不简约污辱僧伦。故律文中六根俱净方应受法。俱今浊世。福慧两亏。虽微学行多杂不善。故受报形。鲜能圆具。教通末俗义有开遮。制则防世讥诃。开则为成道务。此二为本。足摄前缘。至如根缘耳舌意三助道胜也。由耳听法。意缘邪正。有疑通决。非舌不明。必具此三。定为戒本。故狂聋哑。通及自他。俱非数收意可见也。眼及鼻身。少缺通许。约戒受法。能乞能持。虽通在遮得在开例。

  问难来意

  业疏引光师云。夫欲远希玄果非戒不克。然戒法清虚。乃出道津济。法既精妙致受非易。论其受也。非身净不克。是以身为受道之器。心为纳法之主。身心圆净。得戒忘言。若内怀障难于道非净。虽备众缘。徒劳无益。一生绝分障不发戒。名之为难。

  事钞(上一)云。夫戒者。以随器为功。行者以领纳为趣而能善净身心。称缘而受者。方克相应之道。若情无远趣。差之毫微者。则徒染法流。将何以为道之净器。为世良田。义复安在。是以凡欲清身行徒。远希圆果者无宜妄造。必须专志摄虑令契入无滞。故经云。虽无形色而可护持。斯文明矣。

  度尼教意

  业疏(三上)云。女人机发(律中佛姨母大爱道尼同五百女人求佛出家)。深厌生死。求佛出家。以无弘道远化益故。抑而不许。后还舍卫便自剃发披衣。倚僧坊立。祈听受戒。时为三请。便授敬法。必具依行。即感具戒。记云。女性鄙弱。人少敬信。故无弘化之益。反更毁辱正法减半。由佛不许。却还城中。辄自变形。复至只桓倚门而住。阿难代请。佛令传教。能行八敬。即与出家。爱道等闻。即发具戒。疏又云。二十众受者。为明女报。惑深智浅喜生慢怠。必欲受具。僧尼各十。方发胜心。又云。若依神州。自宋已前究勘僧史。尼一众受(谓从大僧一众边受)。如诸律中。八敬受者。但专爱道。余五百尼。十一众受。故求那跋摩(此翻功德铠)。圣者言。若无二众但一众受。如爱道之缘者得也法。必须次第先受五戒。以自调伏。信乐渐增。次受十戒善心转增然后受具。得法味故。好乐坚固。难可退败。不破威仪。一时受者。反上失次。又破威仪。如游大海。渐渐深也。又云。众生得道藉缘不定。或依十戒。乃至具戒。故致如来说斯次第。

  三衣兴意

  钞(下一)引萨婆多云。欲现未曾。有法故。一切九十六种外道无此三名。为异外道故。分则功德论。为三时故制有三衣冬则着重。夏则着轻。春则着中。亦为诸虫故。智论云。佛圣弟子。住于中道。故着三衣。外道裸身无耻白衣多贪重着也。十诵为异外道故。便以刀截知是惭愧人衣。杂含经云。修四无量者。并剃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也。准此而名。则慈悲者之服。华严云。着袈裟者。舍离三毒等。四分云。怀抱于结使。不应着袈裟。萨婆多五意制三衣也。一衣不能障寒。三衣能障故。二不能有惭愧。三不中入聚落。四乃至道行不生善。五威仪不清净。故制令畜三。便具上义。僧只云。三衣者。贤圣沙门标帜。钵是出家人器。非俗人所为。应执持三衣瓦钵。即是少欲少事等。当宗外部。多为寒故制三。四分又云。三世如来。并着如是衣。故业疏云如律中说。如来因诸比丘畜长不自节约。是以初夜着一衣。乃至后夜着第三。明旦因制。如衣法初。

  引示功能

  又引大悲经云。但使性是沙门。污沙门行。形是沙门。披着袈裟者。于弥勒乃至楼至佛所。得入涅盘。无有遗余。悲华经云。如来于宝藏佛所。发愿成佛。时我袈裟有五功德。一入我法中。或犯重邪见等四众。于一念敬心尊重。必于三乘受记。二者天龙人鬼若能恭敬此人。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者若有鬼神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饮食充足。四者若众生共相违反念袈裟力。寻生悲心。五者若在兵阵。持此小分。恭敬尊重常得胜他。若我袈裟。无此五力。则欺十方诸佛。济缘(四上)引贤愚经云。佛告阿难。古昔无量阿僧只劫。此阎浮提于山林中。有一师子。名??迦罗毗(秦言坚誓)。躯体金色。光相明显。时猎师剃头着袈裟。内佩弓箭。以毒箭射之。师子惊觉即欲驰害。见着袈裟。念言此人不久必得解脱。所以者何。此染衣者。三世圣人标相。我若害之。则为恶心。向三世圣贤。

  制断蚕帛缘起

  钞(中二)引四分云。因比丘至养蚕家。乞未成已成绵作三衣。便待看暴茧作声。因诃制云。若纯作。若杂以毳劫贝。若麻及余缕杂作成者。若斤斧细剉。和泥涂壁及埵。乃至僧只云。纽揲经纬穿杂者。一切舍堕。受用得越。

  又大教永断之文

  钞又引央掘经。缯绵皮物。若展转来。离杀者手。施持戒人。不应受者。是比丘法。若受者。非悲不破戒。涅盘云皮革履屣。憍奢耶衣。如是衣服。悉皆不畜。是正经律。今有一方禅众皆着艾布岂非顺教。

  记云。已前律制。但据蚕家。大教转来。不许受用。乃知声闻行劣但取离非。菩萨慈深。远推来处。虽离。

  非杀来足踏(坐具)身披(三衣)皆沾业分。非大士可忍。岂此丘所宜。请考经文。少怀信仰。广叙利害。见章服仪。离杀手者。非蚕家故。不受应法。大小俱顺故。受者非悲。违大顺小故。小从大出。望制虽顺。约义还违。故知持戒行慈。方符圣旨。纵情受用。全乖道仪。故章服仪云。且自行悲之语。终为永断之言。据此为论。颇彰深切。次引涅盘。乃终穷嘱累决了正教。明文制断。何得迟疑。

  举现事以斥妄行

  记云。据僧传中所叙。南岳道休二师。不衣绵帛。并服艾絮。故祖师云。佛法东渐几六百载。唯斯衡岳。慈行可归。今时禅讲。自谓大乘。不拘事相。绫罗斗美紫碧争鲜。肆恣贪情背违圣教。岂不闻衡岳但服艾絮。以御风霜。天台四十余年。唯披一衲。永嘉食不耕锄。衣不蚕口。荆溪大布而衣。一床而居。良由深解大乘。方乃专崇苦行。请观祖德勿染邪风。则禀教修身真佛子矣。

  示衣财体如非

  业疏(四上)云。但以邪心。有涉贪染。为利卖法。礼佛读经断食诸业。所获赃贿。皆曰邪命物。正乖佛化。故特制也。如经中说。比丘持粪扫衣就河所洗。诸天取汁。用洗自身不辞秽也。外道持净氎。次后将洗。诸天遥遮勿污池也。由邪命得。体不净故。以此文证。心清净者。是正本也。虽求清净。财体应法。绫罗锦绣。俱不合故。世多用绢紬者。以体由害命特须制约。今五天及诸胡僧。俱无用绢作袈裟者。亲问彼云。以衣为梵服。行四无量。审知行杀。而故服之。义不应也。以法衣顺道。锦色班绮。耀动心神。青黄五彩。真紫上色。流俗所贪。故齐削也。资持(下一)云。感通传中天人云。佛法东传。六七百载。南北律师。曾无此意。安用杀生之财。而为慈悲之服。师何独拔此意。祖师答曰。余因读智论。见佛着粗布伽梨因怀在心。何得乖此。及听律后。便见蚕衣卧具。纵得已成。并斩坏涂埵。由此重增景仰。又云复见西来梵僧。咸着布?。具问答云。五天笁国。无着蚕衣。由此兴念着章服仪等义净三藏内法传中。反加毁诽。彼学小乘有部。故多偏执。今宗大乘了义。非彼所知。

  示敬护法

  事钞又云。十诵护三衣如自皮。钵如眼目。乃至云。所行之处。与衣钵俱。无所顾恋。犹如飞鸟。若不持三衣。入聚落俗人处犯罪。僧只亦云。比丘三衣一钵。须常随身。违者出界结罪除病。当敬三衣如塔想。五分三衣谨护。如身薄皮常须随身。如鸟毛羽飞走相随。四分。行则知时。非时不行。所行之处与衣钵俱。犹如飞鸟羽翮相随。诸部并制随身。今时但护离宿。不应教矣。记云。今时希有护宿。何况常随。多有毕生身无法服。是则末世护宿犹为胜矣。但内无净信。慢法轻衣。真出家儿。愿遵圣制。业疏云。所以衣钵常随身者。由出家人。虚怀为本无有住着。有益便停。故制随身。若任留者。更增余习。于彼道分。曾无思择。故有由也。

  示开制本缘

  资持云。象鼻者。即犯众学不齐整戒。文注显然。今皆垂肘岂知步步越仪犯吉。今准感通传天人所示凡经四制。世多迷执略为引之。彼云。元佛初度五人。爰及迦叶兄弟。并制袈裟左臂。坐具在袈裟下。西土王臣。皆披白氎搭左肩上。故佛制衣角居臂异俗(此一制也)后徒侣渐多。年少比丘。仪容端美。入城乞食。多为。女爱由是制衣角在肩。后为风飘。听以尼师坛镇之(此二制也)后有比丘。为外道难言。袈裟。既为可贵。有大威灵岂得以所坐之布。而居其上比丘不能答。以事白佛。由此佛制。还以衣角居于左臂坐具还在衣下(此三制也)于后比丘着衣不齐整。外道讥言。状如淫女。犹如象鼻。由此始制上安钩纽。令以衣角。达于左臂(达即至也)置于腋下。不得令垂。如上过也。

  (今须准此乍可挑着左肩。若垂臂肘。定判非法。步步结罪。旧云。今在左臂为正。但不得垂尖角者。非也)。

  钵制意

  事钞(下二)引僧只云。钵是出家人器。非俗人所宜。十诵云。钵是恒沙诸佛标志。不得恶用。善见云。三乘圣人皆执瓦钵。乞食资生。四海以为家居。故名比丘。中阿含云。钵者或名应器。言体者。律云。大要有二。泥及铁也。五分律云。有用白铜钵者佛言此外道法。若畜得罪。佛自作钵坯。以为后式。十诵律云。畜金银木石等钵。非法得罪。言色者。四分云。应熏作黑色赤色。律文广有熏法。素瓦白铁油涂者。并为非法。言量者。四分云。大受三斗。小受斗半。中品可知。此律姚秦时译。彼国用姬周之斗。若准唐斗。上钵受一斗。下者五升。乃至云。然则诸部定量。虽无一指。然多以三斗斗半为限。但此器名应器。须依教立。律云。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趣足而已。言通增减。必准正教。

  坐具教意

  又钞(下一)引四分。为身为衣为卧具。故制长佛二搩(吒笔)。手广一搩手半。广长更增半搩手诸部论搩不定。今依五分。佛一搩手长二尺。准唐尺则一尺六寸七分强此用二尺为搩手准姬周。尺也。十诵云新者二重故者四重。伽论亦同。鼻奈耶云。新尼师坛。故者缘四边以乱其色。若作者应安缘五分须揲四角。不揲则已四分云。若减量作若叠作两重并得。十诵不应受单尼师坛离宿吉罗。摩得伽云。离宿不须舍堕非佛制故。亦不应离宿。记云。为身者。恐坐地上。有所损故。次为衣者。恐无所藉。三衣易坏故。为卧具者。恐身不净污僧床榻故。

  漉囊教意

  又钞(下一)云。物虽轻小。所为极大。出家慈济。厥意在此。今上品高行。尚饮虫水。况诸不肖焉可言哉。故律中。为重虫命。偏制饮用二戒。由事常现有。用者多数故也。记云。出家之人。修慈为本。慈名与乐。无杀为先。物类虽微。保命无异。此乃行慈之具。济物之缘。大行由是而生。至道因兹而克。同俦负识。勿以为轻。

  衣药受净总意

  业疏(四上)云。上明受戒法仪。摄法在己义须将护。前境通漫未可随彰。故约形有用收行相然身口之累。在生为重。受纳将摄多随妄心。随妄染神。未卒清荡。是以大圣设法防之。欲使形备法仪。心存正观。折剉我慢。祛遣鄙杂。衣药设致。大意如此。事钞(下一)云。夫形居世累必假威仪。障蔽尘染。勿过衣服。若受用有方形不生[名*卜]戾。必领纳乖式。便自陷深愆。乃至云。何名为制。三衣六物。佛制令畜。通诸一化。并制服用。有违结罪。何名为听。谓百一衣财。随报开许。逆顺无过。通道济乏也。又(下二)云。报命支持。勿过于药。药名乃通。要分为四。言时药者。从旦至中圣教听服。事顺法应。不生罪累。非时药者。诸杂浆等对病而设。时外开服限分无违。七日药者。约能就法。尽其分齐。从以日限。用疗深益尽寿药者。势分既微。故听久服。方能除患。

  衣药说净教意

  又引萨婆多问曰。此净施法。真耶假耶。答。一切九十六种外道。无净施法。佛大慈悲方便力故。教令净施。是方便施。非真实施也。令诸弟子。得畜长财。而不犯戒。问。佛何以不直令畜长财。而强与结戒。设此方便。答。佛法以少欲为本。是故结戒。制令不畜。而众生根性不同。悟入各异。如昔一时。开七宝房舍。比丘入中。便证圣道。所以随其机报。先制后开。何故开十日。答。佛知法相。不缓不急正开十日。使筹量施人。缝治作衣。及说净法。

  引大教说净以斥倚滥

  资持(下一)引地持论云。菩萨先于一切所畜资具。为非净故。以清净心。舍与十方诸佛菩萨。如比丘将现前衣物。舍与和尚阇黎等。涅盘云。虽听受畜。要须净施笃信檀越是也。今时讲学专务利名。不耻五邪。多畜八秽。但随浮俗。岂念圣言。自下坛场。经多夏腊。至于净法。一未沾身。宁知日用所资。无非秽物。箱囊所积。并是犯财。慢法欺心。自贻伊戚。学律者知而故犯。余宗者固不足言。谁知报逐心成。岂信果由种结。现见袈裟离体。当来针叶缠身。为人则生处贫穷。衣裳垢秽。为畜则堕于不净。毛羽腥臊。况大小两乘。通名净法。傥怀深信。岂惮奉行。故荆溪禅师辅行记云。有人言。凡诸所有。非己物想。有益便用。说净何为今问等非己财。何不任于四海。有益便用。何不直付两田(悲敬二田)而闭之深房。封于囊箧。实怀他想。用必招愆(犯盗)忽谓己财。仍违说净。说净而施。于理何妨。任己执心。后生仿效(已上彼文)。故知不说净人。深乖佛意。两乘不摄。三根不收。若此出家岂非虚丧。呜呼。

  结界教意

  羯磨经云。界别有三。摄僧界。摄人以同处。令无别众罪。摄衣界。摄衣以属人。令无离宿罪。摄食界。摄食以障僧令无宿煮罪。宗意如此。

  业疏(二上)云。言制意者。夫羯磨说戒正法住持。由僧弘演方能远被。义须通遵。理无限隔。但以事杂据缘(缘兴不一故云事杂)界约通滥。纵有同和。影赴难克。徒损正业。不被前缘。上圣知机。开随境局。作法分域。一开已后。凡有作业。非界不成。故致崇和。益在兹矣。先开后制意可见也又(三上十一纸)。云。以界收人。同遣我倒。咸遵一法。成无碍行。事钞(上二)云。结界元始。本欲秉法。由羯磨僧宗纲要。匡救佛法。像运住持。功归于此。理宜十方同遵许无乖隔。但为剡浮洲境。弥亘既宽。每一僧集。期要难克。加以损功废道。恒事奔驰。大圣愍其顿极。故开随处局结。作法分隔。同界崇遵。功成事遂。总意如此。资持云。问。至此凡经几开耶。答。初明统通。即本制也(律令结说戒堂犹是统通一界即同本制)次分六相。即初开也。复令局结第二开也。又作法中。复有二开。数集结场难事结小。若望法食二同。法同食别。二种大界。亦是第开。然莫非大界。故所不论。

  开结净地意

  业疏云。初制意者。良由在生资报三品殊途故。使适化立教非一。然则上报坚强。风骨雅正。知量投乞。便济形苦。林谷是托。四海为寄。如斯之徒。未暇储贮。中人已下。形报疏微。制令分卫终丧沟壑。若不开济。容坠道业。如缘中。因病致死。故开结之。又云。若准大小两乘。了教明文。僧坊无厨。不许结净。如涅盘云。声闻僧者。无所积聚。若诸弟子。时世饥馑。乞求难得。无人供须。为住正法。方开受畜。必施檀越。四法依止。是正教也。反此经文义非所许。况复楞伽十诵。明断不开。佛在只桓。尚无厨帐。阿难煮药在僧坊外可以寻之。故涅盘圣行品。华严行愿品。乞食自资。全无积贮。诸律所受。必准四依。如何终老。乃舍元行。虽开僧常。或是废前。不可师心。顺情开也。又云。问。如上诸教。皆不开结。今结废前如何会通。答。由逐时机。不堪本制。便堕开者。不无其致。有人言。诸部不同。何有会也。大乘则上达可行小乘则分河而饮。故知部别。且用当宗。如钞序中小持律也。必力堪济通用何疑。记云。他部一向制断。当律或去或留立教适机。义见于此。

  住处开制教意

  戒疏(二下)云。然上士之报。气刚方盛堪忍寒暑。情非以恼。随处栖泊。即是修行。长道之缘。是以如来。听在冢间树下露地静缘资业无畜房宇。中下报类。形必萎悴。制同上士。冢间修道力分不堪。或随退没。则非随机达化之用。是以如来。任其力量。但能弘道。则开资给。或小房石室。两房一户。起不碍头。坐趣容膝。足堪进业。意在于斯。

  说戒教意

  钞(上四)云。说戒仪轨。佛法大纲。摄持正像。匡维众法。然凡情易满。见无深重。希作钦贵。数为贱薄。比虽行此法多生慢怠。良由日染屡闻。便随心轻昧。以此论情情可见矣。又云。然生居像末。法就浇漓。若不共相敦遇。终无成辨之益。故先引劝勉。后使文证。善见云。云何得知正法久住。若说戒法不坏是。摩得伽云。布萨者。舍诸恶不善法。及诸烦恼有爱。证得白法。究竟梵行故名也(记云。白法者通凡圣。凡则事净。圣则理显。究竟梵行。唯局极圣)。又云。半月半月自观身。从前半月。至今半月。中间不犯戒耶。若有犯者。于同意所忏悔。毗尼母云。清净者名布萨义。记云。戒是本受法体量等尘沙。从缘举要。且列二百五十。为持犯蹊径。使摄修之易。然物情懈怠。不自勤?。故黑白两半。毕集一处。作法宣告。庶使因言省己。治行日新。

  安居教意

  钞(上四)云。夫静处思微。道之正轨。理须假日追功。?进心行。随缘托处。志唯尚益。不许驰散乱道妨业。记云。微之一字。兼含事理。事则忆本所受。即戒学也。理则达妄冥真。即定慧也。即沙弥篇。性空相空唯识三观。性相二空。即空为理。唯识一观。即识是理。此三种行。名为圣道。非静不思。非思不证。三乘虽异。入道皆同。故云正轨。克期夏限。不舍寸阴。故云假日追功。勉慎懈怠。无遗正念。故云?进心行。

  制偏在夏

  钞云。故律通制三时(西土以一年为三时。春夏冬。无秋时故也)。意存据道文偏约夏。情在三过。一无事游行。妨修道业。二损伤物命。违慈寔深。三所为既非。故招世谤(律因诸比丘一切时游行。蹋生草木。断众生命。世人讥诃。虫鸟犹有巢窟。佛因制曰。不应一切时游行等)。以斯之过。教兴在兹。然诸义不无。指归护命。故夏中方尺之地。悉并有虫。即正法念经云。夏中除大小便。余则加趺而坐。故知护命为重。佛深制之。必反圣言。罪在不请。结业自缠。永流苦海。极诫如此。依文敬之。

  三种安居

  (西土三时。十二月十六已去为春分。四月十六已去为夏分。八月十六已去为冬分)。

  钞云。初四月十六日是前安居(今时有在十五日结者春分也)。十七日已去。至五月十五日名中安居。五月十六日名后安居。记云。须十六结者。以十五日犹属春分。非夏限故。今时僧舍。多有此过。相与循讹。率由暗教。况乃但营齐供。各竞丰华。至于结法。曾不遵用。随情罔圣。重事轻法。良可悲夫。

  示一季四月但结三月之意

  钞云。问。何为但结三月者。一生死待形。必假资养。故结前三。开后一月。为成供身衣服故(七月十六至八月十六。名迦提月。得开五利故)。二若四月尽结。则四月十六日得成。若有差脱。便不得结。教法太急。用难常准。故如来顺物。始从十六日(即四月十六。此日结者。名前安居)。至后十六日(即五月十六日。此日结者。名后安居)。开其一月(四月十七至五月十五。日日可结。并名中安居)。续结令成。

  叙律制词句中须牒治房舍之意

  钞云。问。依寺料理资具者。答。修治僧房用通三世。前人料理。得今受用。今复修理。以补将来。若阙不修。三世不续□□制依律人安居之意。

  又问云。持律五种。定须何者。答。四分云。春冬制依四种。一谓诵戒至三十二至九十。三诵比丘戒本。四二部戒本。夏中多缘故。须善通塞也。制依第五。谓广诵二部律。所以须者。五分云。有比丘自不知律。又不依持律安居。夏中生疑。又无问处。乃至佛言。往持律处安居等。

  示律制自恣教意

  钞(上四)云。然九旬修道。精练身心。人多迷己。不自见过。理宜仰凭清众。垂慈诲示。纵宣己罪恣僧举过。内彰无私隐。外显有瑕疵。身口托于他人。故曰自恣。故摩得伽云。何故令自恣。使诸比丘。不孤独故。各各忆罪。发露悔过故。以苦言调伏。得清净故。自意喜悦。无罪故也。

  须制夏末之意

  钞云。所以制在夏末者。若论夏初创集。将同期款。九旬立要。齐修出离。若逆相举发。恐或怨诤。递相讼及。废道乱业。故制在夏末者。以三月?修同住进业。时竟云别。各随方诣。必有恶业。自不独宣。障道过深。义无覆隐。故须请诲。良在兹焉。故律听安居竟自恣。毗尼母云。九十日中。坚持戒律。及修诸善。皆不毁失。行成皎洁。故安居竟自恣。

  示须坐草谦下之意

  钞云。各在地上敷席而坐。以是互相举过。处床慢相不绝。故律云。不得在座。不得在地。应离座自恣。五分云。好泥地布草座已而自恣。记云。问。所以须坐草者。答。自恣一法。异余众事。由是露过。求他诲示。必现卑逊褥席坐具。不以衬藉。屈身平地。同彼罪囚。恐损身衣。故令布草。疏云。言离座者。舍憍慢故。布草坐者。恐有损故。斯为明证。岂复疑乎(旧云。佛成道时。吉祥童子施草为座。今仿佛故。因又妄述受草偈。穿凿太甚。请以疏验。早宜废之)。然今行事。多从妄习。随用小草系以缯彩。五色间斗。事同儿戏。又令管勾之僧。或复净人。分头俵散。平身抛掷。又至唱告。手擎顶戴。依古谬传诵吉祥偈。然后揭起坐具。投之于下。身不离座。复不敷草。违背正教。恣任妄情。况自矜夸。我能讲说。至于行事。还逐讹风。临此明文。信同梦海。况冰情固执。见善不迁。毕身长负于无知。来世更增于愚塞。知非改过。其唯智人乎。业疏引增一云。佛坐草座告诸比丘。汝各坐草座。默久告诸比丘。我欲受岁。我无过咎于众人乎。又不犯身口意乎。如是至三。舍利弗言。无三业过。所以然者。不度者度。作眼目医王。大千界尊。何有过也。新岁经云。时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动。一万比丘得道迹。八千比丘得罗汉。空中八万四千诸天。皆发无上正真道意等。

  叙灭诤药病教意

  戒疏(四下)云。初明四诤。即是病起之源。后列七药。除殄之法。以凡心受道。我倒未倾。至于同住多生见过。过而不除。转增旧习。若就检勘。怀迷致诤。诤既纷然。僧和安在。故佛制约。即须除灭。遂覆大法。三宝没世。莫不由之。故拘睒弥国。起诤之由。及后法灭。还于此国。先须识病。何者为诤。

  列四诤病源

  又引云。佛言诤有四种。一言诤者。谓评法相是非。须知邪正。各就己见。而生其诤。诤由言起。故曰言诤。二觅诤者。比丘犯过。理须为除。制有三根。五德举来诣僧。伺觅前罪。令其除殄。因举评犯。遂生其诤。诤由觅生。故曰觅诤。言犯诤者。有过在怀。宜须忏荡。罪相难识。各议纷纭。遂生诤竟。竞由犯起。故曰犯诤。言事诤者。羯磨被事。义在顺明。片有乖违。未有成遂。然人情易忍。同和理难。各执一见。事法成坏。由斯致诤。诤起由事。故曰事诤。

  再明三诤各生事诤

  又云。谓言诤中。若评教理是非。犯相轻重。是名言诤。若评羯磨是非。迷悟不决。此名言诤中事诤。若评三根清浊五德通塞。是名觅诤。若评用法治举。征核虚实。则名觅诤中事诤。于五犯聚。忏评有滥名犯诤。非法羯磨。定罪轻重。是名犯诤中事诤。

  次明七灭为药(用药对病文长不录)

  又云。现前者。谓法教托相。相须面现。屏量暗断。终未息情。此是意也。言毗尼者。此云律也。律者分也。笔也。(云云)忆念者。与法证明。忆记无犯也。无着罗汉。方行此法。自余下凡。不可依据。不合行也。不痴者。以痴造罪。非心所怀。于教不制。痴解不作。未可征治。不无前犯。故作白四。证痴不犯。与痴狂法。则行白二。由诤是非稍难除殄。故此狂法。便行白四也。自言治者。罪是自生。还须自露。对于人众。面陈其失。故曰自言。因言其罪。情无隐伏。则曰治也。多人语者(戒本云多觅罪相)。由评法相取解不同。故召两朋。同处面决(云云)。罪处所者。(戒本云觅罪相)由彼比丘。多造罪故。辄便首重。及后举勘。便复引轻。僧量其情亦可推核。未举自陈。多是其实。恐治引轻。定是虚枉。故重加法。夺其智能。伏首本罪。方为解救。故僧作法征其罪处。故曰也。草覆地者。两朋相诤。经年难灭。勘检罪事。不知首尾。无由以教取断是非。故直面对。各陈咎失。不须后说。彼我是非。罪诤于此。一时俱净。如草掩坭。事净便止。故曰也。

  详简化行二教

  资持(上一上)云。经论明心显理。是故心业以理为宗。律藏约事辨行。故身口业以事为宗。如篇聚中。起业轻重。受报浅深。篇聚即约行。起业即依化。又持犯中单心三时辨犯。八句重轻。此依化也。八杀俱重。即约行也。又如忏篇。三品理观。即是化教。六位悔法。即准行教。又沙弥篇。凡福圣道。即依化教。剃落与戒。即是行教。余更寻之。若尔。化教应不禁身口。行教应不制内心。答。此据道众。双禀二教为言。世多不晓。故为委示。初约违明四句。一违化不违制(警尔贪嗔。律宗不制。及在家人。作十不善。是也)。二违制不违化(即犯诸遮[灭]也)。三俱违(犯诸性戒)。四俱不违(理观内照。戒律外捡)。次约顺四句。一顺化不顺制(性相唯识三观破迷)。二顺制不顺化(心无慧观。专守事戒)。三俱顺(如上第四)。四俱不顺(造业凡愚)。三约受戒四句。一禀化不禀制(净名云。汝但发心。即名具足是)。二禀制不禀化(自智不明循律轨度)。三俱禀(心希出离。受律禁戒。趣向圣道。佛世利根。善来三语。即得道果。又涅盘出家菩萨。是也)。四俱不禀(可知)。四约忏罪四句。一化净制不净(如犯篇聚。理观明照。达罪性空。而不依律忏。纵得好相。不入净僧)。二制净化不净(犯依律悔。而无观慧。但灭违制。业性确然)。三俱净(篇聚依教灭业道任静思)。四俱不净(愚者犯不肯忏)。问。化行二教。为大为小。答。化收大小。制唯局小。若尔。梵网善戒大乘行教。那判为化。答。大乘三藏。制不制别。得名为行。若望今宗。还属于化。以菩萨戒。通道俗故。问。五八二戒。既是戒制。应是行摄。然局俗人。不通两众。如何判之。答。化教所摄律中明者。随律之经。引证如别。如是简判。略识化行。更须精辨。恐繁且止。今时学者。尚不知名。况明行相。若不晓此。大小三藏。一切皆迷。又云。世闻净名发心。即是具足。妄判戒之有无。或迷三性犯制。乃谓业均一品。或云营福违戒无过。或执心观便毁律仪。或谓坚持无劳慧观。或依方等二忏。而云制罪都亡。或依篇聚六治。乃谓性业皆灭。故有依大教忏夷。足小乘僧数。如斯迷滥。从古至今。至下忏篇。更为广说。

  遮性二戒教意

  戒疏(二上)云。言性恶者。如十不善体是违理。无论大圣制与不制。若作违行。感得苦果。故言性恶。是故如来制戒防约。若不制者。业结三涂。不在人道。何能修善。故因过制。从本恶以标名。禁性恶故。名为性戒。言遮恶者。如伐斫草木。恳土掘地。威仪粗丑。不光俗信。圣未制前。造作无罪。由非正业。无妨福善。自制已后。尘染更深。妨乱修道。招世讥谤。故名遮也。

  又明遮义通于性戒

  又云。所言遮者。能遮正道。故言遮恶。前之性恶。能遮福故。亦可此恶。为教遮而生。故名遮也。有人解云。若论性戒。舍罪以求福。若论遮戒。舍福以求道。故智论云。十善十恶。名为旧戒。五篇七聚。名为客戒。前十善恶。不假制有。若论篇聚。必假圣制。又涅盘云。菩萨持性重戒。与息世讥戒。等无差别。文广如彼。明知篇聚制约世讥。以义求之。如初篇淫杀。名性重也。下篇所制。名性轻也。遮亦轻重。所以自明。

  显遮性义有轻重

  又云。问。遮性两恶。皆有二能。一能违制。一能妨道。云何为遮。但以草木。由教而生。名之为遮。以性恶者。亦教遮故。答。性罪三过。一违理恶行。二违佛广制。三能妨道业。遮罪具二。体非违理。故名为遮。如三千威仪。四句辨之。或有犯佛法罪。非世界罪。如制戒后。畜财离衣等。二是世界罪。非佛法罪。谓未制前。行杀盗等。三俱是者。制广教后。犯淫欺等。四俱非者。未制广前。杀草木等。

  通以遮性约道俗分轻重

  又云。以此义推。未制广前。无问道俗。以无教违。随作性恶。但犯业行。故经云。是杀生。是杀生报等。此岂唯俗。不摄道耶。而出家犯重。俗人者轻。由有无作戒可违故。又违略教。是以律文最初犯戒。明违略也。如善生云。二人同罪。不受戒轻。受戒者重。违佛语故。

  资持示遮性义

  资持(上一上)云。毗尼所制。无出遮性。用此二门。求一律藏。十不善道。违理之业。体本是恶。三藏齐禁。然毗尼中。但制七支。更增篇聚。故通二教。坏生掘地等。本非不善。息世讥疑。制方成过。故局制教。然性戒元有。无论大圣制与不制。无非结业感报三涂。遮戒不尔。佛出方制。故经论中或名主客。或号新旧。或约违理违事分之。余如戒疏。

  诸文原教门第一

  律宗会元卷上
卍新纂续藏经第 60 册 No. 1110 律宗会元


  律宗会元卷第二(止戒体终)

  出家修道理观为本

  (事钞沙弥篇。业疏受戒篇。约教摄机。观列三位。意使初入道人。所修诸行。莫不皆以理观。而为本焉)。

  事钞(下四)云。但出圣道。无始未曾。皆由着世。惯习难舍。今既拔俗。必行圣业。经中乃多。要分三位。一者小乘人行。观事生灭。知无我人。善恶等性。二者小菩萨行。观事生灭(业疏云。观事是空)。无我人。善恶等相。三者大菩萨行。观事是心。意言分别。故摄论云。从愿乐位。至究竟位。名观中。缘意言分别为境。离此无别余法(业疏文同。不录)。

  明上三观境观及理

  资持(下四)云。三观并云观事者。事即是境。心依境起。随境立观。谓色心阴入界。有情无情。善恶无记等(上明所观)。若论智解。须达诸法。若约时中。观心为要。随心所起。起即是事。若善若恶。三理照之。乃知颠倒。但有妄计。本无所有。随心动用。一切皆空。或推相见性。谓之性空。即相知幼。谓之相空。达相是心。谓之唯识。犹如梦事。或推梦想。从何生灭。或知睡梦。当相不实。或知唯心所变。无别梦事。喻上三观。略知浅深(上明能观)。见理有二。前二性相虽殊。皆以空为理。 后一以心为理。前二是权。后一是实。然出家超世。通学三乘。今依业疏。准开会意。专指佛乘。为出家本矣(上总示三理也)。又云。以我人善恶。性本自无。缘会故生。缘散即灭。生灭灭处。名为空理。即是二乘所至之极。又云。以一切诸法。本唯一识。一识之外。更无别法。无始妄动。横计心境有彼有此。内外差别。穷此差别。皆是意思。妄起取着。由取着故。妄构名言。是故智者。欲观唯识。必以意言为所观境。皆一识故。是则不离思议。了非思议。即于差别。达无差别(已上别明性空唯识二理)。济缘(二下)云。初则见相如实。观性本空。次则见相如幻。空华水月。当相即空。不待观性。后则观一切法。唯心所变。心外无法。初观生灭。灭已见空。次观幻化。生处见空。后观唯心。生灭幻化。无非心变。以心生法生。心灭法灭。生灭有相。相如幻化。二乘小圣。见之为空。然不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故大菩萨。但了唯心。圆修三观。不偏性相。故名中道。

  小乘三学空慧理行

  (问。何以三学例为理行耶。答。此据内凡初果等人得无漏慧。凡所修行皆理行。如下戒学。令遣执违二障。义可见也。此文乃疏钞决同异之文。三乘所修。无非三学。但志有广狭。观有偏圆。故分大小也)。

  钞又云。今通决正。不出三学。一切圣人。无不行此。若据二乘。戒缘身口(通明制也)。犯则问心(据四分也)。执则障碍。是世善法。违则障道。不免三涂。定约名色。缘修生灭为理。二乘同观。亦无谛缘之别。故佛性论云。二乘之人。约虚妄(即前名色)观无常(即前生灭)等相。以为真如(即空理也)。慧取观照。与定义别体同(定是澄寂。慧取照用。故云义别。体空无殊。故云体同)。业疏(二下)云。故语业命是其道戒。念定方便(方便即正精进)。义约禅静(念与方便。非正禅定。故云义约)。正思及见。此为慧观。四仪缘筹(随事观察)唯在慧解。慧心一动。随念追觉。初思后见。见是道明。斯据法忍。故非凡地(上据初果。下约内凡)。然分有触亦称见也。故成实云。得世上正见。不生恶道者。即相似无漏。分断三涂。通说得也(上判三学。何位人修。已下约义。重明戒定)。据其戒定。义约为言(心既缘理则摄[剑]。身口自然无恶。澄凝念虑。任运不散。约此二义。名为戒定也)。正敛身心。但缘慧理。无心缘罪。身口不起。故道戒三(语业命也)。从此得名。缘理观度。凝想无漏。约心不散。义名为禅。故道定三(念定方便)从此有也(已上明戒定义讫。下明以无漏慧修于戒定。发无漏功德。名为道行)。本唯慧观。滞漏是障。思择障本。毕竟无依。由斯行起。发生无作(无作即无漏功德也)。即名此业。为道有也。

  (前引钞文。约教约相。以分三学。后引业疏。约义约位判摄有归。问。上明道行三学。何位人修。答。如文所示。一是初果。二乃内凡。今更私议。修有利钝。见有顿渐。钝修顿见。须至初果。方能以理融行。利修渐明。虽在方便。能以慧荡。是知此文亦被初心。上明利钝并据小乘)。

  记文重明境理及教 同前资持(下四)

  名色即所观五阴。一阴是色。四阴属心。心道冥昧。止可名通。故总云名。故智论云。一切诸法中。但有名与色。若欲如实观。但当观名色(已上明境)。缘修即能观心。生灭即所见理。以色心二法。念念生灭。生灭故无常。无常故无性。无性故空寂。空寂即灭谛涅盘真如之理。涅盘偈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已上明理)声闻缘觉。乘法虽异。见理是同。声闻四谛。与缘觉十二因缘。止是教门开合之异。以理融教。故无别也。当知苦集。与十二因缘生。并世间因果也。道灭与十二因缘灭。皆出世因果也(已上明教)。佛性论中。大小两乘。真如差别。文见第四。彼文续云。此虚妄观。唯因中有。果地即无。是故此如(小乘真如)。因中则成。果中则坏(以住空故)。菩萨如者。离于虚妄。约真性以观真故如(大乘真如)。此如于因果中。二处无异。故唯成不坏。是故二乘如者。逐其定灭。去而不来。菩萨如者。因果恒有。去来不异。舍因到果。故称如去。从果出用。故曰如来(上并论文)。

  大乘三学唯识道行 先示戒学

  (此文亦决同异文。一则约教。大戒三聚律仪。则与小同。余二则与小异。复于律仪。亦有同异。如下可见。二者约机。若智圆行妙。即于小戒而成大行。不异声闻。而是菩萨。此与小乘行位无别。位志大观圆也。若对在家。志观则同。行位乃异)。

  事钞(下四)云。若据大乘。戒分三品。律仪一戒。不异声闻。非无二三有异。护心之戒。更过恒式。业疏(二下)云。若据大乘。戒分三品。约义收缘。不异诸律。何以明之。如杀一戒。具兼三位。息诸杀缘。摄律仪也。常行慧命。摄善法也。护前命故。即摄众生。此一既尔。余者例然。济缘(二下)云。标示三品。即是三聚。出璎珞经。一摄律仪戒。律仪禁恶。即断恶也。二摄善法戒。即修善也。三摄众生戒。亦名饶益有情戒。即度生也。小乘则随缘别制。大教则依心总结。故以三戒。通摄一切。故名为聚。是故断恶则无恶不断。修善则无善不修。摄生则无生不度。且举杀戒。余并例作。如淫则息诸染缘(摄律仪也)。常修梵行(摄善法也)。不污前生(摄众生也)。如盗则离侵损缘。常行布施。不恼前生。如妄则离虚妄缘。常行实语。不诳前生。下至众学。条条类说。无非三聚。若准智论。声闻戒但有断恶一聚。既不度生。不习方便。无余二聚。今用大意。决于小宗。约义明同。莫不齐具。遮戒或异。如地持云。若菩萨。有檀越以金银等宝物奉施。菩萨以嗔恨心。违逆不受。即名为犯。由舍众生故。小乘则制畜捉。故开制异也。且略举之。必欲通知。须将善戒梵网。对下六聚。则同异可见也。

  (上据教门。下约机器。据教则显佛制无殊。律仪不异。约机则显智圆理妙。形行无拘)。

  大士智圆形行无局(并对在家显于同异)

  业疏(二下)云。然菩萨有二。谓在家出家。出家菩萨。形位同诸声闻。智论中。文殊弥勒。在比丘中。依夏坐也(形既同诸声闻。禀戒持奉皆遵小行。智解既圆。悉成圆行)。故涅盘中。白四所受。息世讥嫌。性重无别。浮囊多少。即譬五篇。度生死海。虽乞不与(上明大士利机。宜从急制。遮性同持。微纵即犯)。又如摄论。菩萨得无分别智。一切尘不显现。由智胜方便。具行杀生等事。有利益故。自无染过。纵有利益。有过不行。事钞(下四)云。准此初地已上。方得用此无分别智。故地前不合。又涅盘云。若未住不动地。有因缘故。得破戒等(已上诸文。须知二意。若出家菩萨。形同声闻。遮性等持。则凡夫地上顿发圆解者。是所机教。若作淫杀。顺行化导。斯乃智圆。理妙深住。性恶法门。初地深位。方可行之)。资持(下四)云。无分别智者。以住唯识。无外尘故。以诸外尘。皆唯识故。故云尘不显现。彼论云。无分别智自性。应知离五种相。一离非思惟故。二离非觉观地故。三离灭想受定寂静故(不住二乘空见)。四离色自性故(不住凡夫有见)。五于真实义。离异分别故(不住菩萨中道)。智胜则无分别智。方便谓诱化众生。前有利益即利他。自无染过即自利。故知十圣。方许行之。地前三贤犹制不合。况余凡愚。安可僭滥。济缘(二下)云。今时愚人。不量地位。不知权行。作恶无耻。妄引为例。自误误他。难可救也。业疏又云。在家菩萨。如净名说。济缘引云。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戒行。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乃至入诸淫舍。示欲过等(已上诸文。并明大乘戒学竟)。

  次示定慧(此对小菩萨而分同异。定慧是同。空识为异。前戒学亦准此分)

  事钞(下四)云。若论定慧。小观相空。深观唯识。钝见空时。不分别色。利知唯识。不分别空。资持云。由小菩萨涉于小大。小据观智。大约志求。小大虽异。并菩萨乘。故且一往。通收大中。钝即小菩萨。在大为钝。望小则利。不分别色。异上二乘析色故。利即大菩萨。不分别空。超过小菩萨故。由观唯识。住于中道。了一切法。无非心识。识非色空。非不色空。尚不分别识。何况分别空。若知唯识。则住实相无分别故。

  (记文前后。并判小菩萨。属于大乘。唯释前三观末结略文云。前二小乘。后一大乘。人有判错之斥。今作二意通之。一者即同上引。小据观智。大约志求。依观智判。故云前二小乘。二者恐前二后一之字。上下互倒。据诸文所判。宜云前一后二也)。

  结略劝依

  事钞(下四)云。且分大小二乘。略知途路。但相似道。相似善。难知难学。多堕邪林。理须通学方堪正观。不以诵语。而为道业。如十住婆沙。及十地中说。又经云。以因多闻得智慧故。便入佛法。不得顿学。犹如大海。资持云。大小两乘教门难辨。更以四义明之。一者教别。权实异故。二者理别。性相唯识偏圆异故。三者行别。谛缘度故。四者果别。三圣道故。又复应知。小乘唯论释迦一佛。大教则谈三世十方。又小宗戒定之境。局据大千。大教则通该法界。又云。如入大海。渐渐深故。智论云。智度大海。唯佛穷底。故初心学者。不可躁求。良以道不远人。理非事外。得之不离方寸。失之何啻千山。固当优而柔之。使自得之。然后取之左右逢其源。纵心所欲不逾矩。若斯为学。可谓学矣。自余记问。何足道乎。济缘云。众生心体。本来明静。妄起昏动。遂致浪浪。若达唯心。无别余法。当知昏动。体即明静。定慧寂照。同出异名。此理幽远。末世机劣。非彼所闻。纵闻不行。言之何益。

  无生理忏随机三别

  (已下事钞业疏。依律列六聚忏法。依经明三种观。意使理事兼行。化制俱遣也)。

  事钞(中四忏篇)云。然理大要。不出三种。一者诸法性空无我。此理照心。名为小乘。二者诸法本相是空。唯情妄见。此理照用。属小菩萨。三者诸法外尘本无。实唯有识。此理深妙。唯意缘知。是大菩萨佛果证行。故摄论云。唯识通四位等。以此三理。任智强弱。随事观缘。无罪不遣。故华严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当求真实相。如此大忏。众罪云消。资持云。理本是一。何有三者。若权实往分。前二是权。后一是实。若大小相对。前一是小。后二属大。若约开权会小。终归一理。若对三宗。性空局小。唯识局大。相空通小大。如是分之(上简三位)。所观境。即诸法二字。诸法之言。总包一切。诸经论中。或约依正因果。或世出世间。或有漏无漏。或色心非色心。或善恶无记。或阴界入等。若据通论。总观诸法。今就忏悔。且指罪业。而为观境(上总示所观。下别释三位)。

  性空

  资持又云。性空无我。即能观智。罪从缘有。本无自性。缘即心境。虚妄心境。和合成业。业性自空。非使之空。由存妄计。故受轮转。但破妄计。觅罪叵得。叵得之处。强名空理。言性空者。小机智劣。不能即法见空。必待推析。穷法体性。然后方空。其中须分利钝。利者体法即空。钝者析法见空。或云有宗唯证人空。假宗人法二空(上明能观)。通收声闻缘觉。据所乘法。谛缘虽殊。若论断证。同见空理。

  相空

  相空者。了法无相。犹如幻化。昧者谓真。亦如空花。眼病谓实。故云唯情妄见(上示能观)。小菩萨者。虽发大心。未穷心本。故设此观。空诸尘境。如诸般若。所被初心。言照用者。二乘住寂。故但照心。菩萨涉事。故云照用。若对三宗。即当四分。同观空理。故云小也。志慕佛乘。故云菩萨。相召佛子。即为明例。

  唯识

  外尘。谓一切境界也。言本无者。有二义。一者境即心故。瞻察经云。一切境界。从本已来。体性自灭。未曾有故。因如此义。是故但说一切诸法。依心为本。当知一切诸法。悉名为心。以体不异。为心所摄故。二者虚妄见故。经云。但以众生。无明痴暗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着。又云。若无觉知能分别者。即无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别之相。唯识论云。唯识无境界。以无尘妄见。如人目有翳。见毛如月等事。实唯有识者。言唯则遮于外境。言识则表于内心。或真妄和合。名阿梨耶识。谓真能随缘。与妄俱起故。或云真识。即是常住本净真心。亦是中道一实境界。然修观有二。一者直尔总观。谓观念性。即是真识。其体清净。平等周遍。含摄诸法。出生无尽。究竟一相。寂然常住。二者历事别观。一切时中。随缘动念。衣食四仪。若善若恶。皆能了知。一识流变。若前总观。乃彼上智深位所修。末世初心。唯后别观。是所机教(上明能观)。大菩萨者。初地已去也。摄论以五十二位。总为四位。论云。一切法。以识为相。真如为境(境即是体)。依此境界。随心信乐。入信乐位(此取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十位)。如理通达。得入见位(即初地也)。能对治一切障。得入修位(二地至七地)。出离障垢。得入究竟位(八地至佛地)。初位所修。名影像唯识。后三所修。名真唯识(已上示位)。问。有人云。唯识观。南山判位大高。又云。深位无罪。岂须忏悔。其意云何。答。论文自云。唯识通四位。那责南山判耶。此盖特举深位。以彰理妙。当知悔法。正为下凡。故下劝令任智强弱。随事观缘。岂令果佛。而悔罪耶。前修率尔不无小疵。后进狂简。便生轻谤。寄言有识。详而慎之。又有人云。题云忏六聚法。那出事理忏乎。答。此又不晓化行二教。罪忏相须。若唯依化忏。则制罪不亡。若专据制科。则业道全在。故当化行齐用。则使业制俱除。下云。五众犯罪。理事两缘。又云。篇聚依教自灭。业道任自静思是也。举宗无滥。故以六聚标题。以类相从。何妨二谶兼述。傥怀通鉴。无事专隅(上破异说)。

  理事相须化制俱遣

  事钞(中四)又云。若是五众犯罪。则理事两缘。事则顺教。无违唯识。理则达妄。外尘本无。故论云。唯识义不失。亦不无能取所取也(能取即心所取即境)。资持云。事则顺教者。谓依律忏。历事缘境。常照起心。知唯本识。随缘流动。趣向于理。故云无违唯识也。理则达妄者。即了此心妄缘境起。达境即心。心外无境。唯一真识。清净本然。故云外尘本无也。乃至云。今时愚者。错解佛乘。皆谓理观。寂尔无思。空然无境。取舍不得。能所俱亡。顽然寂住。便是真如。放荡任情。即为妙用。由是不礼圣像。不读真经。毁戒破斋。嗜酒啖肉。夸为大道。传化于人。恶业相投。率多承习。此乃虚妄臆度。颠倒轮回。岂知达法皆真。何妨泯净。了真即用。岂碍修行。是故悟理则万行齐修。涉事则一毫不立。自非通鉴。余复何言。业疏(四下)云。小乘极处。人法二观。对我观析。唯见是尘。对阴求之。但离名色。求人求法。了不可得。是为空也。大乘极处。空识为本。初浅滞教。谓境是空。了境本无。性唯识也。略教观门。行体如别。济缘云。小乘理中。五阴为法。计法为人。此二本无。妄计为实。遂成二执。故受轮转。意计有我。我即法尘。又计阴为实。阴即名色。缘生缘灭。推求人法。但有虚计。知计是虚。人法不立。是为二空。凡夫闻解。内凡少见。初果分证。无学尽证。是为涅盘。大乘中空识为本者。空谓了一切法。皆因缘生。生即无生。识谓即此缘生。同一识体。无有外尘。若达缘生。不知唯识是为钝根。若知唯识。达法源底。是为利器。

  不净治贪

  戒疏(二下)云。言不净观者。如来立药。对治心病。多贪不净。瞋以慈心。痴不觉了。阴界分别。初对贪者。故云不净。如智论说。具有五种。一种子不净。揽父母形。以为己有。故偈云。是身种不净。非余妙宝物。不由白净生。但从秽道出。二依处不净。谓在生熟两藏中间。故偈云。是为臭秽。不从花间生。亦不从薝卜。又不出宝山。三当体不净。谓三十六物。成身十二。内外两相。各十二也(成身十二者。发毛爪齿薄皮厚皮筋骨肉体血身心。内十二者。脾肾胆肝肺小肠大肠胃胞(匹交切)肪(音方)??(音??)脑肠。外十二者。屎尿垢汗泪涕涎唾脓黄白疾癊)。故偈云。地水火风质。能变余不净。倾海洗此身。不能令香洁。四外相不净者。九孔常流。俱不可用。故偈云。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中。常流溢不止。如漏囊盛物。五究竟不净。终归死膀不可忍见。故偈云。审谛观此身。终归必死处。难御无反覆。背恩如小儿。

  阴入及界随机乃分

  戒疏(二下)云。迷于心者为说阴。色相为一。分心为四。令知识想受三。犹未成业。若至行心。三毒三善。随发成业。则不可治。故当常尔一心。念除诸盖。斯成药也。对病之时。并亡去矣。病成方忆。难可言也。迷于色者为说入。六尘五根俱是色。意根不分非迷也。通迷色心为说界。分色为十一。分心为七分。至于药治。可例上也。此之人法。通凡及圣。观察识妄。斯唯圣证。谓我能观。此凡想倒。不可信也。

  钞明比丘四仪作观

  (律论。一心一念之言。乃通理事。理兼权实。随机取舍。不可泥文)。

  律云。佛制摄持威仪。比丘若出若入。屈伸俯仰。摄持衣钵。若饮若食若服药。大小便利。若眠若睡若觉。若来若去。若坐若卧。若语若默。常尔一心。若违此制。具结其犯。记云。故知真出家人。无时忘念。此制微细。通彼上根。末世下愚。故非力分。准如母论。衣食作观。利根之人。着着口口。钝根总作一念。然须励力。望上增修。未可自屈。甘为下根。便即纵怠。故当勤?。准此摄修。是则出家。不徒然矣。

  用观惩过过起形心

  归敬仪云。观斯以言。则识形心两途。事理双轨。形则缚于俗习。苦阴常缠。故当折剉以归依剖?。剖?观其慢惑也。心则封于迷倒。倒在生常。故须镜生灭以惩之追想。追想知其妄着也。深惟四山恒逼。非念念而莫知。切于身也。八倒缠绵。非新新而不晓。节于心也。所以剖?静于慢惑。非爱断者所欣。追想厌于妄着。是异生者所背。固当抚揽诚教。以法纠征。则生身不徒委于下尘。无识不徒于上趣矣。

  初修唯识明了真俗(依通真记注之)

  又云。又作是念。见虽是色(偏计生也)。了色心生(依他生也)。心外无尘(分遣外尘。翻遍计性。证无相性)名为真观。言从心起(即是意言)。实唯识有(以似唯识遗俗外尘)。名为俗观。渐次增明。念念无绝。时功既积。熏习逾增。观道修明。不迷缘假。名愿乐也。修道人焉。道为人修。人能修道。故称行者。名为道人(静见云。须约根之利钝。障之浅深。以论久近。论以五十二位。分为四位。乃至云。文中愿乐即初位。修道即第三位。缘假即观境。通真云。问。此何位人能修此观。答。约行而论。初心凡夫。便修此观。即名此人为大菩萨。即说此行为佛果证行。据位而言。约文准论。愿乐行人。能证此理。问诸家于此通收四位。今特异之。请言其致。答。不识观相。故有滥通。此观唯遣外尘。意言犹在。何得于此妄通高位。故摄论云。若至登地。故似唯识。意言分别亦不得生。今观意言。岂通高位。文中明判。名愿乐位修道人也)。

  通理达事利钝由机

  又云。今约两缘。立仪表行。入道多门。不过理事。理谓道理。通圣心之远怀。事谓事局。约凡情之延度。圣非自圣。终假导而渐明。凡非定凡。亦因开而达解。是知愚智浅深。贤圣位阶。由解行之远近。致利钝之乖异。故论云。无分别智。即是菩萨。菩萨即是无分别智。菩萨约位。具列五十余阶。故知无分别智。念念利钝。此言有旨。

  备明真俗以彰圆行

  又云。真俗二谛。由来尚矣。不由功用。任运现前。故论云。诸佛说法。常依二谛。今时行敬。亦准圣言。不虚误也。然须达解两谛所由。故论云。知尘无所有。通达真。知唯有识。通达俗。若不达俗。无以通真。若不通真。无以遣俗。以俗无别体故也。正论成观。令人受行。良以真俗修复。空有交津。迷想见。则生途日增。悟形心。则高轨潜起。岂不以形缠桎梏。报果不可顿销。谓随俗也心可名谈。披?莫知其趣。谓通真也。在言易净。真理可用心求。据行难明。无始熏习故尔。

  通真记(中卷)真俗云。唯识一观。真俗圆收。今随名求体。且约三性。用分真俗。谓分别性(此性妄有。即是俗谛。依彼六识执有我法)。依他性(此性假有。亦是俗谛。依彼八识。似尘显现。为自体故)。圆成性(此性真有。即第一义谛。体是真如。即真俗通相故)。若约圆修。则三性三谛。一念全收。圆证亦尔。今约进断。番彼三性。成三无性。则真俗深浅。约位不同。此行布门。莫疑隔别。且约地前。依依他性。遣分别性。即番分别为无相性。分别空故。名为真谛。依他显故。名为俗谛。其圆成性。体通真俗。名随有无。若以分别望无相。则俗浅真深。若以无相望依他。则俗深真浅。若约登地。正依圆成。遣依他性。求无性性。番彼依他。为无生性。即说此性。一分无生。名为真谛。一分假有。名为俗谛。由了无生。知识空故。即显圆成。据理圆成。真空绝待。既非所执。本不须番。然既随迷。对假显实。故立此名。今约无生空智现时。随显圆成。一分真理。妄既无生。真复何立。即双遣有空。复本无性。故番圆成。名无性性。若以无生望依他。则真深俗浅。若以圆成通望前二。则真俗皆浅。圆成独深。由第一义。通为真俗所依体故。从凡至圣。始终通观。圆修因果。无差别故。复是妙觉所证果故。

  观身唯识妙融谓实

  敬仪又云。谓此形仪。本唯识有。迷于本习。妄见我人。故须征研。令行敬养令见我身。俯仰上下。唯尘生灭。来往屈伸。此随俗也。重观此身。但尘非我。妄谓我所。能有行敬。据此一理。名通真也。真本非心。今随心起。名随俗也。知真非心。名通真也。如是念念。以后夺前。渐渐增明。久而明利。

  发足行敬须观真俗

  又云。然则圣凡之道。自古相传。凡非定凡。故有逆流返本之迹。圣非自圣。终因渐悟观达之功。故凡可为圣。以佛性为宗元。圣不为凡。以悟解为归敬。是知理事行务。且隔形心。至于动用。真俗并观。所以随其发足。毕约两缘。知无显真。知识是俗。种从缘起。方可有阶。若身心两分。真俗二路。三倒常行。革凡何日(三倒者。涅盘云。想颠倒。心颠倒。见颠倒)。

  显示圆修遮疑立难

  又云。有人心路慞惶。情投莫准。闻余此及。勃尔兴言。抚掌大笑曰言何容易。一何虚诞。嗟乎不学。浪有涉言。吾闻真俗并观。登住方修。如何下凡。僭地上圣。理义不可。急须改之。余曰。不可改也。发心毕究。初后心齐。唯识四位。凡圣通学。今则下凡不学。何有克圣之期。故须发足并修。修明自然位圣。是知修道行人。常观正理。不可执文。便乖义实。故四依捡失。念念准承当须依智。不依于识。识俗所习。智是道筌。圣立正仪无容辄滥文明上地。止据阶缘。核其双游。终归妙觉故经云。常在三昧。见诸佛土。不以二相。斯文可依。如执未开。更为广引经论明地。行位殊途。初地施净。二地戒净。岂可经一僧只。方行施戒此亦示地位之浅深。开行相之阶渐。令诸修趣之□践迹可期。若为说万行齐修。方衢同进。则心路茫然不知踪绪。故有教迹殊异。如能一以贯之。则大观于日月矣。

  达理观空礼敬中最

  又(威容第八)云。佛法以心为本。其身为之末。故须菩提静观室内。如来叹为礼见法身。华色初至宝阶。如来毁为拜于化佛。故知静处思微。念念趣道。观形鉴貌。新新在俗。能所未免。想见齐生。我倒现前。即为障道。故佛约此而分身心敬也。如能即色缘空。观境心造。纷纷集起。不无染净。知识妄念。未可清澄。想倒空时。缘念斯绝。今居凡地。力极制御。止得如斯。念念自然。渐能清净。常起两观。不得单行。谓知无境。是渐向真。谓知唯识。是渐背俗。如此?修。长时不已。分分增明。三只方就。

  引古七礼显观有无

  (初由无观慢礼得罪。二三无观事礼。但福自四以去。观智深浅。见理明昧)。

  又(上同)云。初名我慢礼者。谓依次位。心无恭敬。高尊自德。无师仰意。耻于下问。咨受无所。心无法据。如碓上下。一形所作。无境住心。轻生薄道。徒劳无益。外睹以礼。内增慢感。犹如木人。情不殷重。首不至地。五轮不具。此是慢业。名我慢礼。二唱和礼者。虽非慢高。心无净想。粗正威仪。身心处敬。起伏相顺。片有相扶。其福薄少。非真供养。三身心恭敬礼者。闻唱佛名。便念佛身。如在目前。相好具足。庄严晃耀。心相成就。宝对三身。申手摩顶。除我罪业。是以形心恭敬。无有异念。供养恭敬。情无厌足。是名境界礼佛。心眼现前。专注无昧。此人导利人天。为上为最。功德虽大。未是智心。后多退没。四发智清净。达佛境界礼佛者。行者慧心明利。深知法界。本无有碍。由我无始。顺于凡俗。非有有想。非碍碍想。今达自心。虚通无碍。故行礼佛。随心现量。礼于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以佛法身。通同无碍。故礼一佛。通遍一切。如是种种香华供养。例同于此。法僧加敬。义亦同之。以三宝同性。理无异故。三乘名异。解脱体同。故知一礼。即一切礼。如是三宝。既能通达。一切三界六道四生同作佛想。供养礼拜。自净身心。荡荡无障。念佛境界。心相转明。一拜一起。为尊为胜。是名真实果报殊大。由心无限。故使净业无穷。五明遍入法界礼敬供养者。行者想观。自己身心法。从本已来。不在法界佛法身外。亦知诸佛身心法。不在我身外。发解冠达。自身一切身。遍满法界是名法界。不增不减。清静法门。如是解了。故知我今礼于一佛。一佛之身。遍于法界。法界之中。所有三界位地。无漏法身。皆有佛身。佛身既遍于一切。我身随佛亦遍一切。所以礼敬供养。一切身中。具足庄严。然此法界。性常寂然。随缘遍满。乃至行住坐卧。因缘果报。不离法界。身随于心。故解无碍。法界缘起。一切事成。如一室中。悬百千镜。有人独见。镜镜之中皆有像现。佛身清净。明逾彼镜。一切法界。悉现身中。故我供养一切凡圣。凡圣之身。皆同供养。有目者见。盲者不睹。如此行学。法界法门。大有利益。终至此解。不学不知。是故行人。常须缘观。所得功德。不可校量。既知我身。在佛身内。如何颠倒。妄造业耶。六明正观。礼自身佛。不外缘境。他佛他身。何以故。一切众生。自有佛性。平等满足。随顺法界。缘起炽然。但为迷解。有外可观。所以妄倒。常沦生死。若能返照。解脱有期。若向他境。谓有可观。邪人邪行。经教不许。故云不观佛。不观法。不观僧。以见自己。正法性故。又云。色声见我。名行邪道。是故行人。常行礼拜。但见身心。有礼有敬。未能通解。常厌常行。后一通达。知心无外。方识自心。清净本性此即自性住佛性也。随力修明。引出佛性也。三只果圆十地位极。至得果佛性也。此解微妙。唯圣达之。位在下凡。不宜不解。不修习也。七明实相三宝。自他平等礼者大意同前。前犹有礼有观。自他两异。今此无自无他。佛凡一如。古今无别。见佛可礼。大邪见人。经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以实相离念。不可以心取。不可以相求。不可以礼敬。不可不礼敬。礼不礼等。供不供等。安心寂灭。名平等礼。故文殊十礼云。不生不灭故。敬礼无所观。此后二礼。寂而能通。福而行道。故使止观双游。真俗并运。心乃虚荡。身实累缘。在凡行学。其相齐此。过此不行。下愚妄习。不足问也。

  (通真记引圭峰圆觉钞云。第四空观礼真谛佛。入法之性。无能所相。故正属始教空宗中礼。第五假观礼俗谛佛。从体起用。故属终教中。从体起用礼。第六中观礼第一义谛佛。不计色空。真见本觉真性。故属终教中显实宗礼。第七三观一心礼三谛一境佛。不取真弃假。泯绝无寄。故即顿教礼也。乃至云第四礼。深入法性。则穷事见理。第五遍入法界。则心境双存。第六礼自己佛。则遮无外境。莫不性起有相。则相俗性真。会俗归真。则相空性显。今言实相。则性相不分。真俗一体。即前所明法界三宝。自他凡圣。能所之相。相当寂然。不假会境归心。亦非取真弃假。事事无碍。法法皆如故。即诸法以明实相。非泯相。而见性也。自他平等。非会境以归心也)。

  安住正观发菩提心

  又(功用第九)云。发菩提心者。菩提云觉。自觉觉他。故名佛也。行者既在佛法。即佛种子。须发觉求。作意观度。此乃趣佛果之津梁。成万行之根本。如空之含万像。若海之纳百川。若不先建此心起行则便迷没。是菩提者。其相如何。今欲发心。有理有行。在缘乃二。于义则通。不尔。真俗两乖。非正法义。言理发者。即是自心。五阴诸法。本性无我。深知此要。名菩提心。故净名云。寂灭是菩提。离诸相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又如问菩提经云。菩提相者。出三界。过俗法。言语断灭。诸发无发。是名发菩提心。如是众经。例遣相心。故名发心。谓此心体本清净。究达此理。作业令净故曰发心。即名行也。行者。如上安止心已。生大欲心。我入佛道广度众生。所修善根。皆悉回向。无上正觉。

  三乘所修无越二空(同前第七)

  又云。至理真极。不越人法二空。唯佛道有余道则无。由人法二空。则二执斯断一切烦恼。无因得生。故金刚般若云。一切圣人。皆以无为得名。此谓三乘圣贤深浅有异。至于入证。唯在二空。又云行者须知。观察自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非空非有。非染非净。离诸分别。但为妄想。致有是非得失。罪福因之增长。今达本性。可谓还源。常作此观。不见人法。即是达空。空本无形。如何起妄。如是一切作业。动身运想。不得失念。如上已明。此是实观。余名虚解。

  释法四依(则见祖怀。究竟指归。唯在了义)

  又(引教第六)依法不依人者。人唯情有。法乃轨模。性空正理(性空通大小也)体离非妄。即用此法。为正法依。涅盘极教。盛明斯辙(涅盘云。依法者即是法性。不依人者。即是声闻缘觉)。若能反彼俗心。凭准圣量。隐心行务。知非性空。乘持此心。以为道路。一分知非。明顺空理。一分观厌。明违有事。如此安心。分名修趣。法性真道。

  依义不依语者。语是言说。止是张筌。义为达理。化物之道(化犹变也)证解已后。绝虑杜言。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故经有舍筏之喻。人怀目击之谈(庄子云。目击而道存)。岂不以言诠意表。得意息言。月喻妙指。无宜不晓(上明义假语。显见义舍语也)今谓得义。义乃是言。真行道者。常观常破。常观依语。常破随义。谓言随义。还是诵言(上谓得义忘言仍须遣义无有也)。依智不依识者。识谓现行。随尘分见。眼色耳声耽迷不觉。与牛羊而等度。同邪凡而共行(上明六识妄念。人畜共依。故有沦坠。已下令依佛智。即唯识观。令损过渐明也)。大圣示教。境是自心。下愚冰执。尘为识外。所以化导无由舍之。是知滞归凡识。倒遣圣心。愚迷履历。常沦三倒。勇励特达。念动即知。知倒难清。名为依识。知流须返名随分智。如是加功。渐增明大。后见尘境。知非外来。境非心外。是自心相。安有愚迷。生憎生爱。思择不已。解异牛羊。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者。此之两经。并圣言量。凡入道者。率先晓之。则无壅不通。有疑皆决。但为群生。性识深浅。利钝不同。致令大圣。随情别说。然据至道。但是自心。故经云。三界上下法。我说惟是心。此就世界依报。以明心也。又云。如如与真际。涅盘及法界。种种意生身。佛说唯心量。此据出世法体。以明心也。终穷至实。毕到斯源随流赴感。还宗了义。

  遣障净心则见佛性

  净心诫观篇(第一)云。现行烦恼。诸部过患。教修对治。垢染渐灭。心转明净。发生定慧。起于大乘清净信心。趣向菩提。种性住处。是故教汝。察病对治。兴隆功业。修入信境。成决定根力。其三贤十圣。无垢妙觉。四十二位。空宗真理。唯可知闻。影像粗相。下地凡夫。力所不及。亦未能行。今唯使汝。净除业镜。客尘??等。见汝身中小分佛性。汝何饮服般若甘露。洗荡盖缠。渐显净心。心若清净。令众生界净。众生既净。则佛土净。始除烦恼。令戒清净。戒既完具。定复清净。以戒定净。令智慧净。智既净已。显自身源。有此义故。名为净心。

  大小贤圣先修五停

  又(三)云。五妄想者。如除刺树。先断其根。故修五停。观息五过止不令起。故名停心观。因修此观现恼不行。得小解脱。所由之处。戒定调柔。渐证神通。名大解脱十障灭尽。名真解脱。莫不因今五停观法。又偈曰。自知欲情多。一向观不净皆舍得解脱。欲竭即得定。自知瞋恚多。一向修慈悲。毒火得清凉。成就善律仪。自知愚痴多。谛观十二因始悟轮回苦。了知无我人。自知我慢多。谛观十八界。方得无人解。吾我病即差。自知乱想多。常数出入息。觉观渐得成。加我戒定力。

  观身心相知妄求真

  又(十五)云。身相者。六道异类。阴大假成。感现前果。酬过去因故名身相。身有八万四千种形。依正二报。各各差别。一人遍受尔许种身。已经无量阿僧只劫。今诫观身。唯及人道。一人有九万九千毛孔。八百种风出入其中。八万户虫。遍身充满。四百四病。更互发动。三百六十骨节。迭相依持。百一十苦。无时不受。三十六种不净脓血。合成阴身。九孔漏疮。秽物流出。如上苦业。始成一人。贤圣舍离。如除恶病。故名观身。心相者一念之间。九十刹那。生住异灭。犹如电光。尘起识生。贪境招报。经云。贪欲心有二万一千。瞋恚心有二万一千。愚痴心有二万一千。等分心有二万一千。合有八万四千尘劳。一百八种烦恼。五百四十种受。有九十八种使。故名观心。若入安般观法。心所渐息。乃至九次第定。还归一真清净心中。此清净心。名为佛性。名真常法身。无心之心。无相之相。如是观察。名为净心。

  详言结使修观除障

  又(十八)云。一切生死。障道苦业。皆因结使。如毗昙说。今略说言。令息觉观。有十结使。通三界九十八种。今恐文繁。少分喻说。结使者。阿梨耶藏染分种子。名之为结。受六道果报。名之为使。使业发生。增有漏种。如贼居险。潜伏聚集。名之为结。持仗劫害。掠人财宝。名之为使。贪瞋性习。依真潜伏。还缘起发。能劫戒财。取着诸尘。害于智宝。利那相续。追求如使。无对名结。外观名使。止虑名结。攀缘名使。系念名结。役心名使。为有结使。爱恚互生。由爱恚故。成取舍业。妄取舍故。痴医转厚故。障其慧眼。慧眼未开。名无明暗。闇心缘事。与颠倒相应。抱真常性。受生死苦。生死流浪。迷失正道。未见正道。名为迷惑。无常常想。无乐乐想。无我见我。无净见净。如是狂错。皆因结使。如是结使。造颠倒业。欲断结使。即修五停观法。以对治之。安般守意。入三脱门。观空离相。结使断除。身心寂静故不起烦恼。烦恼灭处。名真解脱。解脱者。即大涅盘。

  示十八界为所观境

  又(十九)云。何名十八界。身有六根。谓眼耳鼻舌身意。外有六尘。谓色声香味触法。中间生六识。三六假合。名十八界。云何名根。能生诸业。长养任持故名根。云何名尘。坌污净心。触身成垢故名尘。云何名识能了前境。妄起分别名为识。然此根尘。互相涉入。名十二入。假缘生起。无真实性。众生不达。谓内外入有常乐我净。贪心热恼。坚着执取。迷惑昏谬。不信圣道。顺情生贪。违意起瞋。以此贪瞋。增长结使。此名凡夫十八界。

  达有即空常修有行

  又(十九)云。尘境虽如幻。见色起慈悲。发意离谄慢。不失四威仪。六尘行坌污。亦是行者师。除病不除法。七觉分修持。虽观文字空。要须遍读经。广寻圣者义。般若渐得成。虽观根尘空。和敬护人情。戒仪须具足。修德慎恶名。虽观诸行空。对尘修五停。贪瞋结使断。寂灭心安宁。虽观三界空。择恶善须归。命行择觉分。离垢识是非。虽知三谛空。知谛义穷微。常依二谛说。与理不相违。十八界离妄。出生于珍宝。观解缘和义。不生亦不老。七地大菩萨。不名无烦恼。金刚心灭后。然证无为道。

  菩萨观成智用无滞

  又(二十六)云。菩萨者。不染三界。不猒三界。求无为道。不住无为。常处生死。而无生死。何故不染三界。烦恼尽故。业不系故。不厌三界。愍众生故。大慈悲故。求无为道故。欲自他利故。随顺大乘故。何故不住无为。摄众生故。何故常处生死。利行同事故。本愿无尽。故而非生死。业种尽故。得大自在。入解脱海故。是以不在此彼。不着中流。离于中边。心不住边道。何以故。不守自性。法应尔故。

  释谛缘度示轮回本

  又(二十七)云。四谛者。苦集灭道是名四。如实解了是名谛。苦者是果。集者是因。何故先果后因。苦有三种。苦苦坏苦。此二粗恶。众生目验。能起厌心。行苦一门。智人能解。此三苦者。遍十方界。故先说苦。苦从集生。教断集因者。根本十恶。及有漏十善。灭者。生死永尽。证解脱乐。知此灭度云何可得。故须修道。道者。戒定慧等。从五停观起。乃至三十七品。六波罗蜜。故名知苦谛集证灭修道。十二因缘者。闇心无知。如盲人夜行旷野。失于正道。故曰无明。贪染世法名为行。虚妄知见故名识。识神入胎。向受生处。与不净合。故曰名色。现阴成根。通识来去。故名六入。根尘相对。故名触。触生违顺。爱恚事成。故名为受。于顺事中。贪染心热。故名为爱。爱之不舍。故名为取。取已属身。成有漏业。故名为有。有业既定。感后果报。故名为生。生命不住。故名为老死。老死复生。终而复始。千万亿劫。舍身受身。故名轮回十二因缘。已前四谛。十二因缘。是名二乘。破相六波罗蜜。缘修十地。是名大乘。如是大品华严广分别说。又泯道谛。及十八空。入平等理。不思议海。离于形名。是为佛乘。如思益。维摩。信力入印。首楞严经等。住真空理。语断行灭。如江河方流。若入大海。失本色相。道谛说修。方便净法。亦复如是。

  欲见佛性略说十种

  又(二十八)云。须知众生。同有佛性。略说十种。广在诸经。一者生死烦恼。从真性起。喻如大水。本净湛然。为因风故。遂生波动。后因大寒。乃结成冰。众生佛性。本净如水。由觉观风。波浪生死。贪爱坚固。成烦恼冰。欲显佛性者。慧火融冰。禅定息波。冰液波止。水即清净。佛性影现。二者如金在矿。粗弊无堪。于后融销。金始显现。宝中最上。无能嫌者。众生佛性。在烦恼矿。戒定慧火。炼出真性。法界之中。最上无比。三者如牛未产。乳血和杂。缘成始停。构取煎暖。乃生醍醐。明净随器变色。不守自性。众生佛性。为烦恼合。如杂血乳。假缘修治。渐至佛果。发起神通。随众生变。同类救苦。不守自性。四者喻如一人。行千万里。经多屋宿。虽多种屋。人是一人。屋喻五阴。人喻佛性。众生佛性。经五道阴。阴虽差别。佛性是一。人别屋别。故名不一。人常一人。故名不二。冰冻未融。水则非有。冰消即水。故名非无。佛性道理。不一不二。非有非无。五者四谛十二因缘。四等六度。三十七品。道谛所摄。名为佛性。六者四亲近法。名为佛性。一亲近善知识。二亲近正法。三亲近静思。四亲近如说修。离此四法。得成佛者。无有是处。七者佛道非边。中道是也。众生五阴。托佛性起。故名非断。生灭如幻。名为非常。人依五阴。乃得修道。阴藉神持。方能存立。八者离真妄者。名为佛性。立真辨妄。对妄表真。若灭妄法。真名不生。佛性清净。智不能知。识不能识。九者能说之法。显于无说。无说之空。亦不可取。故名佛性。十者空乎寂静。与有乱俱行。体离于形名。常显名色。是为十性。无碍之智。与痴凡一如。如真解脱。本从凡起。虽有此喻。佛性之义。唯佛能知。

  又曰。初发道意走觅道。心邪曲见未正直。江南江北求菩提。菩提共行不相识。身外觅访既疲劳。一处静思顿止息。忽然醒悟觉少分。乃知菩提身中匿。解烦恼性空如幻。未死不久自穷极。涅盘生死同一如。道理不二亦不即。若能明了根尘法。长养无碍神通翼。观察五阴假缘生。自性本来包十力。

  示佛果智显能观体

  又(二十九)云。兼观佛性。此是因相。次须观果。果是佛智。经云。满大千界众生智。不及一须陀洹智。世界须陀洹智。不及一斯陀含智。世界斯陀含智。不及一阿那含智。世界阿那含智。不及一阿罗汉智。世界阿罗汉智。不及一辟支佛智。满十方界辟支佛智。不及一种性菩萨智。如是节级。不及一十地菩萨智。满十地菩萨智。不及如来一念之智。是故世尊智慧大海。恒沙大士。咸共思量。不知如来举足之事。是故汝当一心精进。求佛智慧。

  ○灵芝观经疏明净土观法

  欲知观妙先显教圆

  疏云。准知一代弥陀教观。皆是圆顿一佛乘法。更无余途。又引慈云曰。佛法有二。一小乘不了义法。二大乘了义法。大乘复有了义不了义。今谈净土。唯是大乘了义中了义法也。经曰。十方谛求。更无余乘。唯一佛乘。斯之谓矣。言了义者。了彼净土。即我自心。非他法也。达彼弥陀。即我自性。非他佛也。如此则回神亿刹。实生乎自己心中。孕质九莲。岂逃乎刹那之内。故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即是开示众生佛之知见。大乘了义。岂复过此。乃至云。即知净秽身土。悉是众生自心。秪由心体虚融。故使往来无碍。秪由心性色遍。遂令取舍无妨。

  示观经宗旨

  (问。世谓灵芝以观佛为宗。动成破兵。其义若何。答道听途说何足与议。然不知灵芝以实相妙观。观彼依正。岂不妙耶。天台虽以心观为宗。至论所观。还观依正。如彼疏云。佛是所观胜境等。文极显然。窃详今疏。前后立义。能所净秽。只一不思议微妙心性。天台心观。观于依正。岂离一念。今疏观佛。既了唯心。佛岂外境。所立虽异。于义无殊)。

  疏云。宗是主义。一之经主。义须辨示。天台云。此经以心观为宗。此则单就能观为言也(彼疏续示所观胜境。则显心观。单就能观明矣)。观佛依正。得非心观乎(依正既唯一心。观彼即是心观)。远师善导。并云诸经所辨。宗趣各异。此经以观佛三昧为宗。此则通就能所而立也。乃至云。准知观佛。功德难思。良由摄虚妄心。冥真实境。假彼福慧。济我贫穷。藉彼慈悲。拯我沉溺。是却恶之前阵。为入道之初门。故楞严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是则名曰香光庄严(准知下乃明观佛功能殊胜。若正明观法。当见下引)。

  因明理事一如

  疏云。理是虚寂之强名。事乃施为之总目。名虽两立。体实一如。其犹水动为波。墨画成字。波虽万状。水湿何殊。字有千差。墨色无二。若谓冥心住寂。能所泯亡。则为理观。举心动虑。取舍历然。则为事观。是则理事对敌。未是圆融。今依天台十疑论云。智者炽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此乃真无生。愚者为生所缚。闻生作生解。闻无生作无生解。而不知生即无生。无生即生。不达此理。横相是非。几许误哉。是知达事即理。理非事外。是真无生。故称妙观。

  正明用观

  疏云。问。今经理观。如何修习。答。修法有二。一者能观心。即以现前识心想念为体。下云。当起想念。谛观于日。是也。二者所观境。即以弥陀依正庄严为体。即下所列。十六种境是也。能所相冥。方成观行。问。起心取境。那名理观。答。了此心境。皆因缘生。缘生无性。体非生灭。即无生理。十疑论云。夫不生不灭者。于缘生中。诸法和合。不守自性。求于生体。了不可得。此生生时。无所从来。故名不生。此灭散时。去无所至。故言不灭。非谓因缘生外。别有不生灭也。今明理观。一准论文。以缘生心。观缘生境。心境虽殊。缘生不异。能观是心。所观即佛。心法佛法。皆不思议。华严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即其义也。故诸行者。先开智解。通达无碍。然后晨夕。念念系想彼方依正胜境。炽然求生。不妨心境。体自无生。非谓造作。使之然也。

  (四明云。行者应知。据乎心性。观彼依正。依正可彰。托彼依正。观于心性。心性易发。乃至云。能造因缘及所造法。皆悉当处全是心性。是政今观。若依若正。乃法界心。观法界境。生于法界等。据斯所示。正以妙观。观彼依正。则与今立是同也)。

  示诸文总观诸法

  疏云。是知世出世间。诸所有法。出处语默。莫非妙理。非唯此观。一代大乘。所立观法。莫不皆尔。法华云。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等。又云。一切诸法。皆无所有。无有常住。亦无起灭。普贤观云。当知一切诸法。即是佛法。净名云。一切诸法。即菩提相。华严云。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又云。了知一切法。自性无所有。如是解法性。即见卢舍那。金刚般若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等。如是等文。遍在大藏。不复尽举。若离诸法。而谈妙理。即堕偏邪。去道全远。净名云。譬如造立宫室。若依空地。随意无碍。若依虚空。终不能成。诸佛说法。常依二谛。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圣量若此。正理坦然。必欲进修。深须研核。

  通辩一代观法

  疏云。一代时教。所明观法。略为五例。一总观诸法。如经观一切法空等。二别观自心。如止观。还源观。法界观。净心观等。三或但观色。经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及不净白骨等。四兼观色心。经云。照见五蕴空。十二入。十八界。数息等。五对观胜境。即如诸经。观佛菩萨等。就观胜境。复有五别。一观佛相海。即观诸佛三十二相也。二观普贤行法。即观六牙白象菩萨身也。三观药王药上。即观二菩萨行愿色相也。四观弥勒上生。即观兜率天宫。求生内院也。五即今经。观弥陀依正。求生净土也。

  详辩观心观佛

  问。今十六观经。可名观心否。

  答。若乃达境唯心。即彼弥陀身土。孰非心乎。但恐反求本阴。局认点灵。则尽属他经。非今正观矣。

  问。或谓佛法太高。众生法太广。唯观心为要。今经观佛。岂不相违。

  答。观法被机。各有所生。若此方入道。断惑证真。则观心至要。若往生净土。修因感报。则观佛至优。彼明断证。正取观心。故有此语。非谓生佛佛法。永不通观。观佛三昧。皆被未来。义非徒设。

  问。心佛无差。上乘了义。今明观法。何必强分。

  答。理本虽融。行相宜别。将使造修有托。必须境智相应。古德有言。观佛有二。一者自心三昧所见佛。二者西方从因感果佛。诸经观心。即观自心。所见佛也。今十六观。正观西方。感果佛也。据此两分。永无疑滥。故天台十疑论云。凡求生者。希心起想。缘阿弥陀佛相好光明。又观彼土七宝庄严。备如无量寿十六观等。今经观佛。斯为明据。

  问曰。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今观佛境。岂非色见声求耶。

  答曰。三十二相。犹皎月落于百川。四辩八音。若清响发于幽谷。然有披潭捉月。入谷寻声。不了性空。故不见佛。达士不尔。了色非色。何妨端想于圣容。达声非声。岂碍侧闻于妙法。故华严云。色相不是佛。音声亦复然。亦不离色声。见佛神通力。觌兹妙论。宁复疑乎。

  诸文观法门第二

  诸文心境门第三(先录二宗。乃据教限。后腾祖义。是今所[豕])

  先示二宗 依成宗示能缘心

  业疏(三下)云。初缘戒心但约现在。念念虽谢。下无续起。即以此心。为戒因本。记云。能缘局现在。念念相续。即为业本。钞云。三明发戒缘。境宽狭。上卷受缘。已略明发戒方法。但心随境起。故今广论。令知戒德之高广。□使持者有勇励。一能缘心。现在相续心中缘。

  又示戒境

  又云(钞同不录)。二约戒境。通缘三世。但有恶缘。皆作断意。不尔非戒。何以明耶。如冤家境。虽终过去。得害死尸。非非过也。彼冤之子。是现在也。当生之非。为未来也。今欲成戒。要须普缘。记云。父亡为过。子在为现。将后有孙为当(有以腹中子为当者。非即属现故)。涅盘云。如人斩截死尸。以是业缘。应堕地狱。亦如伍员鞭尸之类。疏引论云。皆于三世众生境所。得戒律仪。如人供养过去所尊。亦有福德。律仪亦尔(例过去也)。又云。慈悲布施。是亦有福。戒亦尔者。以慈悲心。缘于三世拔苦与乐。戒法缘三。例通三世。可同慈行(慈施同三世。戒亦可例同)。又云。慈悲备物。局现境起。过未已谢。慈功无益。戒则不尔。必作普周。方名戒业(慈施及戒之益。有普不普。不可例同)。问。既同善行。何以异耶。答。慈等世善。随心宽狭。如经说慈。七品是也。戒是通行受者方有。要作普周。无论善恶。皆须息念。片涉怨嫌。则非缘具。故论说云。以恶心随戒增减等。由众善本。定慧因基。可同别善。得为道分。记云。如经说慈。即涅盘也。经谓亲中三品。一上亲(师僧父母)。二中亲(兄弟姊妹同学等)。三下亲(惠我财物或朋友等)。怨亦三品。一上怨(夺我父母性命等)。二中怨(夺我兄弟性命财物)。三下怨(夺我朋友性命等)。不怨不亲为一品。于此七种。等行慈心。止属现境。明非普遍。戒要周者。三世十方。无不该故。则知本体。微恶不容。纤尘莫立。比于明镜。喻若琉璃。众圣所称。良由于此。无论善恶。好者恶者。无所择故。若不尽断。则有二过。一恶心不死。二随戒增减。后自引之。

  决戒防过未非。缘境通三世

  疏又云。问。戒缘三世境。现境是所缘。斯则是现非。何言不防者(蹑前缘境以难防非)。答。缘在悬对。未即非起。愿欲断除。不妨缘义。若论其防。正在敌对。现在之境。不定说非。六尘为妙行。可唯无学。一境有异见。乃通人畜。兴治有功。非不能陵。防未非也。治弱非壮。不说能防。依教忏荡。名防过非。故无现非。记云。现境无非。六尘为妙行者。谓观境空寂。可唯无学。谓不专极圣。一境异见。如人见水。天见琉璃。鬼见脓河。鱼见窟宅。此明现境。或见为空。或随心异。不定为非。故无可防也。疏云。更为重举。现在未起。不名为罪。才起落谢。即名过非。故文云。现在念念不住故。可分明见。记云。文即涅盘。彼云。色有三种。过去。未来。现在。过现不可害。何以故。过去过去故。现在念念灭故。遮未来故。名之为杀。前念过去。后念未来。于此理益明。故云可见。

  依多宗示心境

  疏又云。能缘心者。局在一念。所缘境者。唯现在一念。(异前成宗。通于三世)以过未是法数(彼以过未二境。但有名句。法入所收。故为法数)。非众生数(现在有情为众生数。由别脱戒。依有情发。过未无情。即非戒境)。故论云(杂心论也)。别脱依生起。发戒亦现在。一念心中得。防非亦过未。现在无非故。语其戒境。有缘斯是。略举六大。地水火风空识等相。乃至如来。涅盘谛理。并是戒缘。但有损坏毁谤之义。问。六趣生外。更有发否。答。如来非趣摄。中阴亦复尔。故心论云。四生收诸趣。中阴非趣摄。以趣是到义。中阴但传识(言传识者。舍此趣彼。中间未至。故名中阴)。

  戒须遍境

  疏又引俱舍云。若不从一切众生。则无戒也。以戒善随遍。异此则恶意不死故。又于众生。离五分别(五种分别悉能障戒。故须离之。方发戒品)。一于某生我离杀等(如云我不杀猪羊等)。二于某分我能持之(分即是支。如云我持不杀支等)。三处四时。乃至月日。(三处如云于此国能持。四时如云今年此月此日能持)五离某缘。谓除斗战事。(谓平时能持。或值此缘即不持)若作此受。但得善行。不得名我。又云。于非所能境。云何得戒(力分可持。名所能境。力所不堪。名非所能境。意谓所能得戒。于义可知。非得能境。云何发戒)。以屠者持野兽戒。猎者持家畜故。(上举事以征下为义以释)由不害一切众生命。故得戒。若从所能境则有增减。能非能。互转生故。谓猎持猪羊戒。死生獐鹿中。戒则减也。或鹿生羊中。戒则增也。屠者例尔。由戒得舍。必假因缘。今此增减。深乖戒义。纵离此缘。有何过耶(此二句难破前义。纵不假缘。自然增减。理亦无过也)。恶心不死故(谓前义但持所能。非能不持者。则恶心不死也)。谓持家畜。行猎不获。路逢猪羊。心还起杀。夫论戒者。普遍生境。俱无害心。方成大慈行。群行之首。岂随分学。望成大善。义不可也。

  约境明戒量

  疏又引多论云。一一众生。身口七支。若不受戒。皆因起恶。由受戒约。同翻为善。三种善根。历于七支。成二十一。余则例知。若以互起。则例七门(即七毒也)。淫境士(男也)女。随分二三(男大口二道。女加小道。则有三也)。女人身九。六十三戒。男子身八。五十六戒。自余非情。地水火风。虚空草木。凡圣教理。随有一境。起过尘沙。今反从善。成尘沙戒。则无量矣。如善生云。众生无量。大海无边。虚空无际。草木无数。戒善同尔。亦无分齐。故多论云。于非众生。亦得无量。戒善功德。如十方世界。所有大地。下至金轮。伤如微尘。皆得其罪。一一尘处。今翻戒善。复无量也。如坏一草。萠芽叶花。一一得罪。反罪成福。又无量也。钞(中一)引多论云。于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上至非想。于一切众生上。可杀不可杀。乃至可欺不可欺。此一一众生。乃至如来有命之类。以三因缘。一一得戒。又以此推出家僧尼。及下三众。奉戒德瓶。行遵圣迹。位高人天。良由于此。端拱自守。福德恒流。了论云。四万二千。福河恒流。解云。谓四万二千学处。一切恒流。其犹河水。洗除破戒烦恼。言四万二千者。谓根本戒。有四百二十。所以尔者。如婆薮斗律。戒有二百。多明轻戒。优婆提舍。戒有一百二十一。多明重戒。比丘尼别。戒九十九。合成四百二十。是一一戒。有摄僧等十功德。一一功德。能生十种正行。谓信等五根。无贪等三善根。及身口二护。一戒即百。合成有四百二十。岂非四万二千。又解云。无愿毗尼者。谓第三羯磨竟时。四万二千学处。一时并起。无一戒不生。故称无愿。据斯以求。戒德恒流。

  示受前?导意

  羯磨经(上卷)引萨婆多云。凡欲受戒。先与说法引导开解。令于一切境上。起慈悲心。便得增上戒。业疏(三下)云。凡愚智浅。何能生知。自非久学。卒诲犹暗。此之戒法。出家本务。素非怀大。定难容纳。深有由矣。文令境上起慈悲者。以行慈救摄众生故。如善戒经。菩萨戒本。即七众所受者是也。问不缘慈。如何容大。意在后也。记引经云。菩萨若欲受持菩萨戒者。先当净心受七种戒。如人欲请大王。先当净治所居屋宅等。准此经意。凡为比丘。必受菩萨大戒。今受小戒。向前缘慈。为受大戒。故云意在后也。准知具足。且就小宗。若望菩萨。犹是方便。问。多论有部。而云起慈。斯即分通。何殊本律。答。施小为大。无非分通。故诸部之中。时有斯意。但四分立教。宗旨灼然。五义证成。下文具引。资持问曰。慈愍一切。全非小行。答。善戒经中。七众所受。为菩萨方便。业疏云。向不缘慈。如何容大。意在后也。

  (问。依圆发心。即小受大。今云意在后也。似与圆旨相违。请为明之。答。此则且据善戒四级第登之义。释通多论慈心之文。意谓声闻离染为要。则小戒以断淫在初。菩萨慈济为先。则大戒以不杀为首。今受小戒。而云行慈。故知意在菩萨戒本也。若尔。今文发心并非圆旨耶。答。此之戒法等四句。岂非圆发受具之明文耶。附文释义。则如上明。约圆受具。祖意昭然问。下云上品心。是圆意耶。非耶。答。上品之名。在彼律论。犹属权小。若令在家。全依圆旨。妙发上心。如资持记。以上品心。对唯识观。及济缘云。如是心受。即发圆体。疏钞诸文。请详究之)。

  示缘境大意

  资持(上三)云。识境发心。纳体正要。不可粗略。故须约义。广明体量。学者至此。必须深究。多见诵语。以盲导盲。二俱坠陷。宁无畏乎。问。所以须示境者。答。众生造恶。由迷前境。恶业既因境起。善戒还从境生。是制法之所依。为发戒之正本。若不明境。将何用心。持此广张。深有远致。问。戒本防心。何须制境。答。机分大小。教殊渐顿。大机达境唯心。直从心制。即菩萨戒也。小机谓境异心。故从境制。即声闻戒也。教虽制境。理实制心。权设方便。于兹彰矣。

  正示境量显戒法之广

  事钞(上三)云。所发戒相。乃有无量。由未受戒前。恶遍法界。今欲进受。翻前恶境(境无善恶。由心转故)。并起善心。故戒发所因。还遍法界。若随境论。则钞应有三十余纸。要而言之。不过情与非情。空有二谛。灭理涅盘。佛说圣教。文字卷轴。形像塔庙。地水火风。虚空识等。法界为量。并是戒体。记云。空有等者。即化相法也。佛说四谛。即摄世及出世。凡圣因果。苦集道三名有谛。灭即空谛。亦名真俗二谛。灭等一句。即理体法也。异上空谛。是教摄故。佛说等者。即住持二宝。问。此并非情。须何重举。答。恐谓圣境。非戒缘故。问。化理二法。云何发戒。答。疏云。俱有损坏。毁谤义故。如提婆破法之类。问。化相不明佛。住持不言僧者。答。并情收故。理中佛僧。俱无别体。所以可知。地水等者。别举六大。上五非情。后一是情。风空及识。境相难见。故复示之。如盗戒说。又复须知。随戒多别。如淫杀等。单情境也。如掘坏等。唯非情也。如盗妄等。则兼二种。谓盗分四主。物兼六大。妄对所诳。复规利养。言法界者。若就教限。则局三千大千。今从圆意。须论十方法界。无作之体。称境而发。等法界量。故云。并是戒体。

  引证戒量之广

  又引善生云。众生无边故。戒亦无边。萨婆多云。非众生上。亦得无量。如十方大地。下至空界。若伤如尘。并得其罪。今翻为戒善。故遍陆地。即善生言。大地无边。戒亦无边。草木无量。海水无边。虚空无际。戒亦同等。记云。善生五种。前后离明。若复细论。饮食衣服。房舍卧具。常住现前。四种僧物。行住坐卧。俯仰威仪。大小便利。一切作务。无非制法。所谓森然万境。何事非持。若不尔者。岂名具足。若不先发。行自何生。故知受前。预须委学。沙弥建位。正存于此。今时昧教。谁复知之。

  正示发心

  钞又引萨婆多云。若淳重心。则发无教(即无作也)。轻则不发。岂可虚滥。理当殷重。应语言。当发上品心。得上品戒。若下品心者。乃至罗汉。戒是下品。毗?律曰。发心我今求道。当救一切众生。众生皆惜寿命。以此事受。是下品耎心。虽得佛戒。犹非上胜。余二就义明之。云何中品。若言我今正心向道。解众生疑。我为一切作津梁。亦能自利。复利他人。受持正戒。云何上品。若言。我今发心受戒。为成三聚戒故。趣三解脱门。正求泥洹果。又以此法。引导众生。令至涅盘。令法久住。记云。劝发中。唯言上品。故知中下。非是正意。为显上品。令知优劣。下品等者。毗昙所明。有一罗汉。戒是下品。年少比丘。却谓上品。皆由最初发心有异。乃至者。始从凡夫。终至无学。历诸阶位。更不增长。或云受体是定。随行有增。或约作戒永定。无作通增。并具如后。然虽救生。行有深浅。一不害彼命。二以法开导。三令得究竟度。前不得后。后必兼前。约义推之。初但护命。不令得脱。即二乘心。前云求道。正据小果。中品所修。以法开解。自他两利。度非究竟。即小菩萨。虽期佛果。行处中间。望前虽胜。比后犹劣。上品引导。令至涅盘。同归佛道。即大菩萨行。准沙弥篇。三位配之。恰然符合。学者至此。宜须明辩。三心所期。行果分齐。上品云三聚戒者。出缨络经。聚即总摄为义。小乘七聚。从教以论。菩萨三聚。摄行斯尽。一摄律仪戒(律仪禁恶。结业烦恼究竟断故。即止行也)。二摄善法戒(世出世间。大小修证究竟修故。名作行也)。三摄众生戒(一切含识究竟度故。即四摄行。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亦名饶益有情戒。此三须配。三脱四弘三身三德。如别所明)。三解脱者。虽是观慧。非定不发。即是慧二学。绝缚证真。由此得人。故号三解脱门。然名通小教。今对三聚。须属大乘。一空解脱门(即性空他)。二无相解脱门(即相空也)。三无作解脱门(即唯识也。亦名无愿)忏篇三观。别配三位。此明大行。须约圆修。泥洹果者。名亦通小。取大可知。问。今此所受。为即三聚。为非三聚。若云即者。后须更受菩萨戒否。又复大小混乱。如何分别。若云非者。戒从心发。既发此心。那非此戒。大见错解。故特提示。使自求之。

  举况结劝令识心分齐

  钞又云。如此发心。尚是邪想。况不发者。定无尊尚。智论云。凡夫始学。邪心中语。那含果人。慢心中语。罗汉果者。名字语也。如此自知。心之分齐。得佛净戒。亦有分齐。故文云。佛子亦如是。勤求禁戒本。记云。言邪想者。凡夫结惑全在。未见正理。随所动作。皆是邪倒。乱心事善。容有退没。所以然者。如多论中。凡夫感戒。具有四过。一忻下有羸。二容退道法。三容变二形。四邪见断善。内凡已去。分见真理。方无此娄。初心薄地。非邪而何。智论明世界语言有三。一邪二慢三名字。是中二种不净。一种净。凡夫具三(钞举前一。必兼后一。下亦同之)。见道学人。有二无邪语(钞举三果。以收初二。爱求[盍]故。犹有慢语)。圣人唯一。无邪慢(见爱永断。随世假名)。良以无作。假作而生。既非色心。无由表示。必约能领。显戒优劣。前明上品。所期远大。所纳之体。定知始上。故云有分齐也。

  决发大心违教限之疑

  钞又云。问。此教宗是何乘。而发大乘志耶。答。此四分宗。义当大乘。戒本文云。若有自为身。欲求于佛道。当尊重正戒。及回施众生。皆共成佛道。律中多有诚例。光师亦判入大乘律限。记云。言义当者。则显净宗。本非是大。有义相当。业疏分通。意亦同此。光师之判大。然彼所判。大成通漫。文虽引据。意不全取。四分是大。将何为小。即应梵网体行全同。菩萨声闻二戒无别。定知不尔。是以祖师所立。语意从容。义当分通。深符教旨。待至中卷。更为详明(今亦有人。直判为大。不识教相。妄自云云)。问。上品心者。为全是大。为分通耶。答。扶成本宗。分通义耳。(私释曰。言扶成者。能扶即圆义。所扶即分通。分通虽是佛乘。犹是小中密意。未敢直示。故须以圆而扶成之。问。既是扶成。何以钞中直引为证。既直引分通而证发心。验之发心即分通义。何云扶成。又问。前引业疏。发心依于善戒。今钞发心乃据分通。发心是一同。文据有异。未审若何。要知的义。不可笼通)问。分通之义。出自何人。答。如来立教。被此机缘。部主深知。还符佛意。别立成宗。是以前后律序。法正所安。多伸此意。岂不明乎(世有口传。南山不合立分通义。然不知分通。乃是佛意。部主承用南山。但伸明耳)。

  嘱受者。须明心境及法

  钞又云。如是发戒缘境。及心有增上。此之二途。必受前时。智者提授。使心心相续。见境明净。不得临时。方言发心。若约临时师授法相。尚自虚浮。岂能令受者得上品耶。或全不发。岂非大事。记云。心须念念无间。境必法法无昧。毫差即失。可不慎手。今时昧教。事同儿戏。乍登坛上。心志惊惶。况师授昏冥但知学语。自无所晓。将何示人。岂非宿业所追。致使此生虚丧。深须责己。期遂将来。

  叹戒法。嘱受者用心

  钞又云。此戒法。唯佛出世。树立此法。秘故胜故。不令俗人闻之。故六道之中。唯人得受。犹含遮难。不得具受。汝今既无。甚是净器。当深心乞戒。须臾之间。人三宝数。若轻浮心。戒不可得。

  羯磨前总示戒法。令发上心

  钞又云。但深戒上善。广周法界。当发上心。可得上法。今受此戒。为趣泥洹果。向三解脱门。成就三聚戒。令正法久住。记云。显前发戒。且令预习。未是正用。今将纳法。纵令已解。更须委示。选择要语。激动蒙心。我师当此。不可率易。?导开解。纳法之本。

  教开广身心容纳戒法

  (前既以圆开导。而受者已悟心境一如。今正纳法。故此略示)。

  又云。由尘沙戒法。注汝身中。终不以报得身心。而得容受。应发心作虚空器量身。方得受法界善法。论云。若此戒法。有形色者。当入汝身。作天崩地裂之声。由是非色法故。令汝不觉。汝当发惊悚意。发上品殷重心。今为汝作羯磨圣法。此是如来所制。发得尘沙法界善法。注汝身心。汝须知之。记云。初教运想。五蕴色心。宿因所感。故云报得。法既周广。劣报难容。必须运动方堪领纳。虚空无边。身量亦等。心法相称。揽法归心。还依报得。但法非心色。非异非同。犹如结界。无作依地。不与地连。非不相及故也。

  三羯磨前切要提示之语

  又云(次番前云)我已作白。僧皆随喜。今作羯磨。动彼戒法。莫令心沉举。当用心承仰(次番前云)。已作初羯磨。僧皆默可。令十方法界善法。并皆动转。当起欣心。忽纵怠意。(三番前云)已作二羯磨法。僧并和合。今十方法界善法。并举集空中。至第三羯磨竟时。当法界功德。入汝身心。余一羯磨在汝当发身。总虚空界。心缘救摄三有众生。并欲护持。三世佛法。记云。以前白告情。令众知委。此正量处。举发前法。初则鼓令动转。次则举集在空。后则注入身心。领纳究竟。三法次第各有所主。由心业力。不思议故。随所施为。无非成遂。三番羯磨。并先?进受者。白告众僧。然后秉唱。寻文可见。

  (问。文云注入者。前既开导。圆发妙解。色心诸法。即性本具。究竟一相。清净湛然。若有一法。从外入者。不为圆妙。今之云入。甚乖圆旨。答。无始迷背。认为外物。今日开解。顿悟唯心。法本自如。悟故言入。故祖师曰。开示不由外来悟入。诚因内起者。是也。问。初则动转。次则举集。其相如何。答。既了诸法。唯我一念。一念动而万法动。一念集而万法集。但初犹运心作念。故云动转。次渐明照凝寂。故云举集。三则能所泯亡。微妙融会。故云注入。动集即性。事理一如。皆不思议故也)。

  诸文心境门第三

  诸文戒法门第四

  四科之前叙意总列

  事钞(中一)云。然戒是生死舟航。出家宗要。受者法界为量。持者麟角犹多。良由未晓本诠。故得随尘生染。此既圣贤同有钦序。何得抑忍不论。直笔舒之。略分四别。一者戒法。此即体通出离之道。二者戒体。即谓出生众行之本。三者戒行。谓方便修成。顺本受体。四者戒相。即此篇所明。亘通篇聚。

  资相(中一)云。何以不但释相。而总论四戒者。答。戒是一也。轨凡从圣名法。总摄归心名体。三业造修名行。贤而可别名相。由法成体。因体起行。行必据相。当知相者。即是法相。复是体相。又是行相。无别相也。若昧余三。直示释相。既无由序。不知所来。徒自寻条。终难究本。故戒体中云。人并受戒。少有明识。故于随相之首。诸门示现。准知己身。得戒成否。然后持犯。方可修离。圣意昭显。学者宜知。

  又(上一上)云。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有云。未受名法。受己名体。今谓不然。法之为义。贯摄始终。安有受己不得名法。须知下三。从初得号。是故一一皆得称戒。或可并以法字贯之。方显体及行相。非余泛善。问。所以唯四不多少者。答。摄修始终。无缺剩故。随成一行。四义整足。言有次第。行不前后。问。法之与体同异如何。答。业疏云。体者戒法。所依之本。是则法为能依。体是所依。不可云同。又云戒体者。所谓纳圣法于心??。即法是所纳之戒体。据此不可云异。问。行相何异。答。三业分之。

  齐缘(三下)云。问。即法是体。法体何分。答。若望未受。但名为法。体是无情。若加期誓。要缘领纳。依心成业。此法有功。乃名为体。是故言法未必是体。言体其必是法。如药丸喻。药味各别。如戒法也。和合成丸。如丸体也。九非他物。即药成丸。虽异而同。虽同而别。如是知之。依体起用。即随行也。

  戒法体相

  资持(中四上持犯篇)云。问。事法是何。答。欲识事法。且对释相。即是戒本。一切诸戒。若通今钞。即是三卷三行。一切制法。若通祖教。即是一宗。大小部文。所诠行相。若通所宗。即是本律。始终止作之法。若通诸部。即五百十八。五部二部。大毗尼藏。若通佛制。则二千八万。乃至无量。若通诸境。则三世十方。数等尘沙。量同法界。若望佛佛道同。三乘齐奉。前圣后贤。相承不绝。即是戒法。

  示戒法功力

  (记云。然此但示法之功力。文不明指。何者是法。意令学者思之)。

  事钞(上一)云。言戒法者。语法而谈。不局凡圣(言戒法通被也。凡即人天内外两凡。圣即三乘圣位)。直明此法。必能轨成出离之道(虽通凡修。终是权摄。据本制意。出离为要)。要令受者。信知有此。虽复凡圣通有此法。今所受者。就已成而言。名为圣法(言已成者。谓此戒法。即三乘圣人。已修成之法。我虽在凡。法是圣法。因中果号也。既是圣法。岂容易而得。故云但令等。属令建志高远也)。但令反彼生死。仰厕僧徒。建志要期。高栖累外者。必豫长养此心。使随人成就(戒法无碍任机优劣)。乃可秉圣法在怀。习圣行居体。故得名为随法之行也(此显法体行相不可相离故也)。

  又列示诸义

  (中一钞云。就初法者。受缘已明。今略标举。显知由径。且分七门。一圣道本基。二戒有大用。三略知名趣。四具缘不同。五优劣有异。六重受通塞。七震岭受缘。时代不同。第一与前原教中叙教宗同。第三亦与原教翻名略同。第四亦与原教出家意同。同者不录。异者略引。又上七科并明戒法功力轨成之义也)。

  又钞(中一)云。戒有大用。诸佛立教。并有胜能(立教者。通语三藏。经论[即]断证功高。毗尼则住持最胜者。兼通者。经论亦列流通住持。毗尼亦彰绝缚元始。故云并有也)。明义各别(通示三藏)。理须略举(独标律也)。夫三宝所以隆安。九道所以师训(除佛道外三圣六凡。并师于戒。若据戒本。三世尊敬。则佛亦师奉也)。诸行之归凭。贤圣之依止者。必宗于戒。故律云。如是诸佛子。修行禁戒本。终不回邪流。没溺生死海。又戒经云。若有自为身。欲求于佛道。当尊重正法。此是诸佛教。故结集三藏。此教最先。善见云。毗尼藏者。佛法寿命(有情色心。存亡依命。佛法兴废肉在毗尼)。毗尼藏住。佛法方住。故先结之。所以尔者。余经但泛明化迹(化迹即往昔因缘也)。通显因果(因果即三世报应也)。事随理通(融事归理)。言无所寄(忘言遗滞)。意寔深远。昏迷未达。虽欲进修。鲜得其要。多滞答相。由迷教旨。今戒律大藏。住持功强。凡所施造。并皆粗现。以人则形服异世。法则轨用有仪。住既与俗不同。杂行条然自别。由世随相有。法逐相成。便能纲维。不坠于地。又以法能资人。亲成众行。使人能弘法。故律云。以众和合故。佛法得久住。记云。世随相有者。此明世谛依相成立。由诸众生。不知空寂。但随虚妄。有为之相。乃有世间。故云尔也。法逐相成者。如来顺世立法也。如来说法。常依二谛。一依真谛。泯绝诸法。二依俗谛。建立诸法。今此律藏。建立持犯。灭恶生善。随情附相。引接初心。是以凡所制戒。并托缘生。随有开遮。皆防讥毁。故云法逐相也。

  约总相叹戒法

  又(序文)云。夫戒德难思。冠超众像。为五乘之轨导。寔三宝之舟航。依教建修。定慧之功莫等。住持佛法。群籍于兹息唱。自大师在世。偏弘斯典。爰及四依。遗风无替。

  撮略诸文以叹戒法

  资持引标宗云。是汝大师。以能轨物也。或云人足。能有所至也。或云大地。生成住持也。道品楼柱。圣道所依也。禅定城郭。定慧所凭也。乃至如池如镜如缨络。如头如器。又智论中。如重宝。如命如肛。如鸟翅等。寻之可知。又篇聚中。先明戒护。具列八喻。如王小子。如月光。如如意珠。如王一子。如人一目。如贫资粮。如王好国。如病良药。又戒本序。如海无涯。如宝无厌。僧只戒本。如猿猴锁。如马辔勒。广在经律。不复繁引。良以戒德高广。故非一物可喻。遍举诸像。各得一端。不能全似。

  五乘之本并由戒法

  又云。五乘者。人天声闻辟支及佛。能乘人也。五戒十善谛缘六度。所乘法也。乘此法者。必由奉戒。故以戒法。通为轨导也。然戒有四位。五八十具。若约钝根。通为世善。若论上智。俱作道基。故善生云。五戒甚难。能为大比丘菩萨戒。而为根本。故知四戒。皆导五乘。

  三宝住持全由戒法

  又云。三宝四种。一体理体。就理而论。化相一种。局据佛世。住持一位。通被三时。功由戒力。运载不绝。故如舟焉。何以然耶。由佛法二宝并假僧弘。僧宝所存。非戒不立。如标宗中。顺则三宝住持。违则覆灭正法。又如华严云。具足受持威仪教法。能令三宝不断等。

  详示戒法住持之相

  又云。谓剃染禀戒。入道次第。以至僧中。受忏安恣结说治谏。师资上下。行住坐卧。饮食衣服。众法别行。此诸事相。佛法纪纲。住持万代功由于此。唯斯律藏。委示规模。余藏非宗。故所不辨。故善见云。毗尼藏者。佛法寿命。毗尼藏住。佛法方住。曲论来致。备如中卷。

  佛在世时偏弘戒法

  又云。虽谈众典。然于毗尼。最所留意。故篇聚云。世尊处世。深达物机。凡所施为。必以威仪为主是也。又经通余人所说。律唯金口亲宣。大权影响。但知只奉。况余小圣。安敢措词。又复诸经。说有时限。律则通于始终。义钞云。始于鹿苑。终至鹤林。随根制戒。乃有万差等。具斯三意。永异余经。遍弘之言。想无昧矣。

  喻显戒法

  钞(上一)云。律(即法)海(此下并喻)冲深(竖深)。津通万像(横广)。虽包含无外。而不宿死尸(容而不杂)。腾岳波云。而潮不过限(逸而不滥)。

  钞以喻明记约法合

  记云。初合竖深。远古诸佛。三乘圣贤。由戒资成。至于现未。展转无穷。故戒疏云。前圣果圆。后贤因满。引生来业。展转住持。众生无尽。戒亦无竭。即戒本云。如过去诸佛。及以未来者。现在诸世尊。皆共尊敬戒是也。二合横广。三义释之。初明遍境者。十方法界。依正二报。情非情类。无非戒故。二约禁业者。三业四仪。施为举动。三千八万。皆圣制故。三约资行者。万行由生。众善所住。三圣道成。率由戒捡故。合第三中。戒法弘通。九道师训。人收七众。趣该非畜(本宗通受五八)。摄济不遗。故云无外。然则或违重禁。教所不容。五众则坌污清流。必加摈罚。其余则入道无益。永障出家。若论治摈。实通诸篇。然对死尸。须约四重。即律序云。譬如有死尸。大海不容受。为疾风所漂。弃之于岸上。诸作恶行者。犹如彼死尸。众所不容受。以是当持戒。合第四者。谓止作持犯。随缘兴制。诠相浩博。喻若波涛。然篇聚重轻。犯缘具缺。定犯不犯。纤毫不差。众别行相。施造有仪。如非成败。无容滥托。如潮有信。法喻弥彰。律云。海有八奇特法。一一切众流。皆往投之。二常不失潮限。三五大河皆投于海。而失本名。四五大河。及天雨。尽归于海。无有增减。五海水尽咸。同为一味。六不受死尸。七多出珍宝。八大形者所居。此中略举。未必全同。

  示戒法优劣

  又钞(中一)云。由立此门。知戒是胜缘。入道之要。便能护持。无矢于相也。记云。前后六门。并单论别脱。此兼道定。还欲对显别脱功胜。欲释此门。先须略知。道定名相。初别脱对境彰名。定道从心为目。与定慧二心同时。故并言共。亦名为俱。其定戒者。成论离禅定为二戒。色无色别故。多宗合为一。俱不动业故。道戒或名道俱。道共无漏等异。此辨名也。二别定并有漏。道共唯无漏。别脱欲界业。定共上二界业。道共非三界业。此论体也。三别定通凡圣。道共唯局圣。此位分也。四别脱假缘受。定道随心发。此明因也。五别脱但随身。要期尽形故。定道名随心。生死不绝故。此示功也。略知如此。余如后解。

  钞引婆论云。木叉戒。佛在世有。希现故胜。禅无漏戒。一切时有。二有漏木叉。通情非情。宽故言胜。余二局情。狭故不如。三有漏木叉。从慈心发故胜。能为佛道作因。四木叉戒者。被及七众。绍续三乘。三宝三道。住持功强。余二无能故劣。五木叉戒者。唯佛弟子有。余禅戒者。外道亦有。记云。多论五种。初时。二境。三心。四功。五人。如次释之。初时希常者。以木叉。须佛出世。制方有故。余二纵非佛出。亦有得定证道之者。故常有也。犹如世物。希少则贵。常者不如故。二境中。木叉遮性通禁。余二但止性恶。故境通局也。三约□者。慈即大心。故是佛因。论云。禅无漏戒。不以慈心得。谓从智得。此专自利。即二乘心劣可知也。四明功有二。一摄生广。被七众故。二住持胜。绍续等故。五约人中。外道无无漏戒。故但举禅戒耳。以彼亦得色无色定故。

  钞又引善见云。具足木叉者。诸光诸山诸学(即三学也)之中。日光须弥学中。木叉最以为胜。若非佛出。则无有人。竖此法。

  ○论重受(记云此章所明。意令行者审己所受。更求增胜故也)

  有宗不立重受

  又云。六重受者。依萨婆多宗。戒不重发。亦不重受。罪不重犯。依本常定。故罗汉心中下品戒。记云。文列三种。并异四分。言不重发者。三戒永定。如下心受五。中心受十。本俗仍下(本俗即前五条乃俗人所受戒)。余五方胜。中心受十。上心受大亦尔。彼云。木叉戒者。无有重得。若微品心。受得五戒。后以中上品心受十戒。先得五戒。更无增胜。于后五戒。乃得增耳。不重受者。彼计一受即定。既不重发。更受不增。故不立也(五八十例亦不立。八戒当日不可重)。不重犯者。此据初篇同种为言。依本定者。本谓坛场初受也。婆沙论中。年少苾刍。得上品戒。以能起上品心受故。罗汉苾刍。得下品戒。以先发下品心受。后不增胜故。问。罗汉既发定共道俱。岂得不增戒。必不增者。那得圣道。如是思之。钞又云。若尔。何故戒有羸不羸耶。答。此对随行。不论受体。亦可作戒在一念。随心一品定。无作无非尽形故。随行有增微。

  (体既肥羸。理有增减。与上常定。义实相违。故以为难)。

  空宗许重受

  故成论云。有人言。波罗提木叉有重发否。答云。一日之中。受七善律仪。随得道处。更得律仪。而本得不失。胜者受名。其七善者。谓五戒。八戒。十戒。具戒。禅戒。定戒。道共戒也。记云。重发出彼第九七善律仪品。具云。有人受一日戒。是初律仪。即日受优婆塞戒。是第二律仪。即日出家作沙弥。是第三律仪。即日受具足。是第四律仪。即日得禅定。是第五律仪。即日得无色定。是第六律仪。即日得无漏。是第七律仪(上云无漏。且据初果。下复统收二三四果。故云随得道处)。本得不失者。从前体增。为后体故。胜者受名。从后彰名。前名没故。问。重发重受。如何分别。答。重发据多戒。重受约一戒。若尔。论明重发。那见重受。答。由体重发。即得重受。以彼重受。一体发故。

  又萨婆多师资传云。重受增为上品。本夏不失(记云。此即多宗。余师之义。虽违己宗。乃顺今部。故特引之)。又引僧传(即梁高僧传。乃惠皈撰。今引求那跋摩传。钞中文略。令依坛经引之)云。元嘉十一年。有僧伽?摩(此云众铠)。时号三藏法师。与前三藏(即求那也)同至杨都。为诸僧尼等。于南林寺坛。重受具戒。于时只桓寺(只桓即此土杨都寺名也)僧慧照等五十人。影福寺尼慧果等。三百二十三人。同从重受。有慧义法师。禀性刚烈。不耐谊黩。谓三藏曰。大法东流。传道非一。先贤胜哲。共有常规。岂独改异。何穆众望(资持引传云。有惠义法师。擅步京邑。见跋摩行重受事。谓为矫异。执志不同。与跋摩拒论等。大意是同。但坛经作之以文也)。答。五部之异。自此常理。相与弃俗。本为弘法。法必可传。何忤众情。又问曰。夫戒非可见之色也。顷见重受戒者。或依旧腊次。或从后受为始。进退之间。足致深疑。答曰。人有二种。故不一类。若年岁不满。胎月未充。则依今受为初。若先年已满。便入得戒之位。但疑先受。有中下心。理须更求增胜而重受戒。即依本腊。而永定也。又问。自誓不杀。身口已满。有何不尽。更重受耶。答曰。戒有九品。下为上因。至于求者。心有优劣。所托缘起。亦自不同。别受重发。有何障碍。五戒十戒。生亦各异。乃至道定律仪。并防身口。不同心业。有一无二也。如是云云(已上乃跋摩行重受事迹)。坛经又云。余以干封二年。二月八日。及以夏初。既立戒坛。仍依法载。受具足戒。于时前后预受者。二十七人。并多是诸方。谓雍州洛州。号州蒲州。晋州贝州。丹州坊州。陇州澧州。荆州台州并州。如是等州。依坛受具。故引大略。非谬缘等(已上是南山行重受事迹。既有依承。今欲重受者。无足致疑也)。

  此土受戒元始 大僧受缘

  钞又云。七震岭受缘(记云。意明此土得戒元缘。令知所从。不妄承奉故也)。余闻有人言。此土受戒。先无从始。至今受者。少乖缘具。理得何碍。但作奉戒之心。莫非得戒之限。忽闻斯语。不觉喟然。岂以雷霆震地。聋者不闻。七曜丽天。盲者不见。既同管识。岂妄措言。故引用圣教(圣教指前第四门。今在原教门中引)。明白灼然。具缘成受。不具不得。此土受具。僧传显彰。纵缘境有滥。依法亦有明诀。如前卷中(前卷见受戒篇)。所言汉境受缘者。自汉明夜梦之始。迦竺传法已来(迦竺即迦叶摩腾及竺法兰也)。迄至曹魏之初(自汉明至曹魏一百九十余年)。僧徒极盛。未禀归戒。止以翦落殊俗。设复斋忏。事同祠祀。后有中天竺僧。昙摩迦罗。此云法时。诵诸部毗尼。以魏嘉平年至雒阳。立羯磨受法。中夏戒律始也。准用十僧。大行佛法。改先妄习。出僧只戒心。又有安息国沙门昙谛。亦善律学。出昙无德羯磨。即大僧受法之初也(记引云。后汉明帝永平三年。夜梦金人飞空而至。旦集群臣占之。傅毅奏曰。臣按周书异记云。西域有神。其名曰佛。昭王时生。穆王时灭。灭时此方午时天阴。大地震动。白虹一十二道贯于太微。竟夕至晓。穆王问于群臣。时扈多秦曰。西国圣人入灭之兆。千年之后。教法合流此土。王敕刊石。埋南郊天祠之前。臣算至今。正千年矣。陛下所梦。将必是乎。帝以为然。遣蔡愔等十八人。往西国求佛教。至月氏国。见腾兰。迎至洛阳。此土三宝之始也)。

  尼众受缘

  又云。比丘尼受具初缘。至宋元嘉七年。有罽宾沙门。求那跋摩。至杨州译善戒等经文。后有师子国尼八人。来至云。宋地未经有尼。何得二众受戒。摩云。尼不作本法者。得戒得罪(记云。此准五分十一众受。十僧之外。须一尼为和尚。方可行之)。寻佛制意。法出大僧。但使僧法成就。自然得戒。所以先令作本法者。正欲生其信心。为受戒方便耳。至于得戒。在大僧羯磨时生也。诸尼苦求更受。答曰。善哉。夫戒定慧品。从微至着。若欲增明。甚相随喜。且令西尼学器。更往中国。请尼令足十数。至元嘉十年。有僧迦跋摩者。此云众铠。解律杂心。自涉流沙至扬州。初求那许尼重受。未备而终。俄而师子国尼。铁索罗等三人至京。足前十数。便请众铠为师。于坛上为尼重受。出高僧名僧。僧史僧录。及晋宋杂录。故略出缘起。永为龟镜。

  诸文戒法门第四

  诸文戒体门第五

  约能领心明体(显心妙体妙。乃南山圆旨)

  事钞(上一)云。明戒体者。若依通论(论有二种。别解文相为释论。通明行相为宗论。今云通论即宗论也)。明其所发之业体。今就正显。直陈能领之心相(心相之言。有事有理。以己等语。即事心相。则思等语。乃理心相。以理融事。初后一如。微妙甚深。唯一不思议心相也)。谓法界尘沙二谛等法(斯乃戒法体量是。今所受之法)。以己要期(尽一形寿)施造才便(决志立誓礼敬陈词)善净心器必不为恶(息绝妄念)测思明慧(测即深广玄微之?。思即行心也。发观缘境。皆。由此心明慧。即唯识妙观)冥会前法(心与戒法。由明慧故。微妙玄合。故云冥会。尘沙戒法。以心对望。故云前法)以此要期之心(重举前语。是纳体正要故)与彼妙法相应(要期之心。缘生无性。念念真如。无边戒法。无非实相。真如实相。究竟无差。故云相应。非二物相合。乃心法一如。故即经云。心纯是法与法相应。是也。问。测等四句语义似同。如何分异。答。初二句用观照。法文二句。智圆观妙。心法一如。此为异也)于彼法上。有缘起之义(法即妙法。缘即方便。妙法融通。随缘转变。故云起也。心明理显羯磨要缘正起纳究意之处也)领纳在心。名为戒体(领纳乃六识。在心即八识。领乃能受。体即所受。心乃所依。体乃能依。济缘云。造虽在六。起必因八。造以成种。还依于八等是也)。

  通辨作无作

  业疏(三下)云。一作者是色心。无作非色心。二作者初缘。无作后业。三作是运动。无作非故。如是长短强弱。性不均通。如涅盘云。戒有二种。谓作无作。是人唯具作戒。不具无作。是则名为戒不具足。又善生云。是十种法。或有作色无无作色。或有作色及无作色。如人手执极香臭木。记云。极香臭物喻善恶业。手执喻作色。放物有余香臭。即喻无作色。木喻无记业。但有执持。而无余气。对合可见。疏又云。所言作者。身口方便。造趣营为。名之为作。如陶家轮。转动之初。故心论云。作者身动身方便也。言无作者。身动灭已。与余识俱。是法随生。故名无作。如成论云。因心生罪福。睡眠闷等。是时常生。故曰也。用斯两法。并有悬防禁非之义。齐名为戒。

  的示法体警于行者

  疏问云。人皆知受。所受是何。答。相传解云。受名圣法。由此法故。奉敬守护。净如明珠。能为圣道作基址故。记云。举果目因。以其能通圣道故。钞云。就已成为言名为圣法。复令受者。不自轻故。又云。知自身心。怀佩圣法等。羯磨经云。羯磨威势。众僧力大。能举法界圣法。置汝身心。疏云。圣法假缘。缘成法满。充正报也。记云。揽无边圣法。蕴有待凡躯。五分基成。三身体具。超凡鄙秽流。入众圣宝位者。其斯之谓乎。

  先示空有所计深浅

  疏又问云。经论明体。其相不同。四分一宗。当须定指。答。首题所出。可不知耶。此方盛弘。假实二解。成论所辨。正通四分。昙无德宗。杂心俱舍。乃解十诵萨婆多宗。记云。小教入道。不出四宗。一空二有。三双亦。四双非。今取此方盛行。故唯有二。言假宗者。彼明诸法。缘生故空。故名空宗。但有名字。故名假宗。又深取大乘空义。故名经部师。实法宗者。彼明我人等。假名是空。阴界入等。并是实有。亦名一切有宗。亦即毗昙部。疏又云。故律名色。眼识能见。异于毗昙。根能见也。诸有结正。并门何心。故云造善具三业。当审观其意。不同彼宗。身口七业。皆是色中有损益故。记云。既推心识有所分别。则显通深。但不谈七八。与大异耳。毗昙不尔。既不推心故唯根见。眼耳鼻等。为浮尘根。见闻觉知。即胜义根。二皆是色。唯意是心。又云。有损益者示彼所计。如善戒。持则体肥。犯则戒羸。罪业造则更增。忏则除灭。由有此义故立为色。因四大者。亦彼所计。能造是色。所造亦然。彼宗立色。不出斯二。

  通依诸论辨定名体

  疏又云。体谓业体。正是戒法所依本也(思愿要缘。揽法成业。故尘沙戒法为能依。业体无作为所依)。经论所谈。善恶业者名也。今述作无作者。业之体也。混名从体一也。离实谈名异也。多论陈体。教无教也。成实杂心作无作也。皆略名铨体。义说动静(动即是作。静即无作)。而难显其相。如诸尘也。今且依俙。如论两传寄之取状(下依两宗之论出体。故云如论两传)。

  先依本宗假名出体 作戒体(初示名义。并总举诸师。次或言下列示二师。各计出体)

  疏云。言作戒者。谓始坛场。终白四法。缘构成者。诸师约文有多解释(诸师即弘成论之师。并遵论文。所见有异。如下二师可见)。或言色心为体。故论说云。口业者。非直音声。要以心力助成身业亦尔。论其身口。乃造业具。非善恶体如无心杀人。不得杀罪。故论云。是三种业。皆但是心。离心无思无身口业。记释云。色心即总三业。拜跪登降是身。陈乞对答是口。此二并色。色不自发。要由心助。故两兼之。又云。皆但是心谓心王也。心王起意思。意思起身口。若离心王。三业无托。故三并无也(上并初师约论。正立色心为体。下文遮妨)。若解色为业体。十四种色。悉是无记。非罪福性何得名业。记释云。多宗所明。身口二业。悉判为色。故此攻之。五根五尘四大。为十四色。业取有记。无记非业(若据小教。不谈心业。如上初师。约成论义。善恶等业皆是心造。即本宗通大之义也)。

  有人言。以色声为身口业体。故论云。身口业依正四大。意业依心。若身业非四大为性者。意业依心。亦不应以心为体(若下反质。彼分三业。所依各异。身口既依四大。不应以心为体。下文正出体相)。故知身业以四大动。故名动为业。业即四大。更无别体。若论口业。四大相击。于中出声。声成音曲。有所表彰。以为名字句。还即此名句。为口作业。业无别体。用声作体(次师立色声为体。下问答。遮妨)。问。此宗(此宗即指成论)五尘。非罪福性。何得以色声为体。答。非外五尘及报色。不妨内方便色也。又云。一念色声。眼耳所得。非罪福性。相续色声。法入所摄。意识所得。是罪福性。故论云。名字句者。是法名声性。法入所摄(已上约五尘难)。记释云。瞥尔一念。见闻非业。即属色声二入。缘虑相续。则有成业。即落法尘。故云法入所摄。谓拜跪俯仰。为目所缘。陈词乞戒。为耳所属。故云意识所得(有云。三师匕证意识得者。谬矣。即受者相应缘虑也)。既为意得。关乎内心。即成记业。故云是罪福性。下仍引论。且证口业。是法名声性。谓是法之名句。声为体性。判归法入。明非心业(私难云。既为目缘耳。属则属二根明矣。何云意得。既关内心。成有记业。何非心业。请细详文为答明之)。问。若色为业体者。何故论云。口业者。非直音声。要以心力助成。答。声为业体。以心助成。名字句也。用此名句。即为口业。心是助业之因。非正业体(已上明违前心助难答中意。谓心可助成。而非正业也)。问。前言离心无思。无身口业。而心即思体。身口业起。亦不离心。应同用心为体。答。破外人义。思心同时而体别。故言心即是思。然心未必是思。思必是心故。又破外道。身口二业。不假心助。故说离心无身口业(已上违前心体难答中。约破外释通论文。谓论中离心无思等文。乃是破外。非正明体也)。问。第三羯磨竟时。身业相续。为眼意缘。可说身作戒体。依声名句业。不可相续现。非耳意所缘。应无口作体。答。身业依色现。青等眼所得。亦为意缘知。是身作戒体。语业依声发。无记是方便。非常为耳得。故至羯磨竟。远从要期生。说有二业体。又云。世相义断续。皆为成一受。前乞己告情。后加是众故。不容相续现。又解。身口得互造。前跪表言故。

  无作体(初正示体相。后引诸文证)

  疏云。无作者。谓白四所发。形期业体。一成续现(三羯磨竟。一刹那顷。即成业体。故云一成。从此已后。相续发现。故云续现也)经流四心(识受想行)。不藉缘办。任运起故。记云。谓此业性。任运增长。牵生感果。不由于作。自然而作。故名无作。疏云。三聚之中。非色心摄。记云。彼论立四聚。摄一切法。一色聚(摄一切色法)。二心聚(摄一切心法)。三非色非心聚(摄十七种法。名不相应行。无作当十七也)。四无为聚(摄三无为。虚空择灭非择灭也)。疏云。言非色者。既为心起。岂尘大成(五尘四大)。故言非色。五义来证。一色有形相方所。二色有十四二十种异。三色可恼坏。四色是质碍。五色为五识心所得。无作俱无此义。故不名色(谓此业体既假缘成。实有体状。但离上五义。故云非色也)。言非心者。体非缘知。记云。谓无作业。体非觉知。不能缘虑与心体异。故号非心(古云。不可缘虑而知者。非也)。疏云。五义来证一心是虑知二心有明暗。三心通三性。四心有广略。五心是报法。记云。心具五义。无作反之。初非虑知。即是上义。二谓顽善。无有愚智。迷悟之异。故无明暗。三唯是善非恶无记。四唯一定。故无广略。谓意根为略。四心六识。乃至心数。则为广也。五是三业造起。故非报法(谓此业体。既从心起。实是心业。但无上五义。故云非心也)。

  引证非心

  疏成实论。如经中说。精进(是作)感寿长(现报)福多(无作增长)受天乐(生报)。若但善心。何能感多福。何以故。不能常有善心故。记云。人心不定。岂能常善。此显无作。一发已后。任运增多。不假心作。即非心义。疏云。又复意无戒律仪。所以者何。若人在三性心时。亦名持戒。故知尔时。无有作也。记云。意无戒律者。谓意思中。无有戒体。显是非心。三性心者。谓余善心。及恶无记。彼论云。若人在不善无记无心。亦名持戒。尔时无有作者。谓意入余性。无有造作。却名持戒。即知无作。任运常存。故名持戒。疏云。以无作由作生。今行不善心。何得兼起作又发无作也(上释尔时。无有作义)。由此业体。是非色心。故虽作恶。本所作业。无有漏失(上释三性。名持戒义。无漏失即常存义也)。

  引证非色

  又云。故彼问曰。若无作是色。相有何咎。答。色等五尘。非罪福性。不以色性为无作也。又如佛说。色是恼坏相。无作非恼坏相。不可得故。不可名色。问。无作为身口业。身口业性。即是色也。答。言无作者。但名身口业实非身口所作。以因身口意业生。故说为身口业性。又无作亦从意生。如何说为色性。如无色界。亦有无作。可名色耶(生无色界天者。必因戒定无作之业。即显无作非色明矣)。

  通证非二

  又引涅盘云。戒者虽无形色而可护持。故知非色也。虽非触对。善修方便。可得具足。故非心也(此明无作。决然是有。恐谓体非形对。而不修奉。故两勉之)。十住婆沙云。律仪善根有二种。作者是色。无作非色。

  以作戒立色难

  又问云。色等是无记。无作善恶性。不用色为体。作戒善恶性。应非色为体。答。无作在后生。作戒依色灭。若是同时者。则是色无记。故灭已方续生。不用色为体。作戒与依色。同时体用生。不即不离故。还用色为体。记云。无作不与色俱。故不兼色。作戒与色同时。故须兼色。色为作戒所依。故云依色。色即是体。作戒为用。记无记别故不即。即体成用故不离。问。如上二师。论作戒体。并云心力助成。如何分异。答。前立色心。心能成业。身口是具。故心为正。后取色声。即色为体。假心兼助。故心为旁。问。二师并云。依宗立体。何以不同。答。二并据论。所见有殊。前谈心造。正取分通。后明色造。欲存小教。问。钞疏前后。并取初师。今出次解为取不取。答。初师深穷业本。于理为长。次解曲顺宗途。在教为当。今家从理。多用初师。欲辨教宗。仍通后解。问。一念相续。如何分异。答。瞥尔眼见。名一念色。重缘筹虑名相续色。一念属前眼根。相续属后意根。故云意识所得(声香味触亦然)。即知意根。通缘五尘。通归法入也。问。有犯则体羸。四舍则戒失。那云无恼坏耶。答。缺行故羸。本得无损。教权故失。业性不亡。此即成宗通深之意。问。无色天为有(色否。)答。小教但说大种粗色。彼天既无。故云无色。大教既谈识种细色。不妨彼有定果之色。余如别说。

  次依实法假宗出作无作体

  (初标章叙起下分六位。正辨作无作之体)。

  疏云。二依实法宗中分别二戒者。计非四分所通。然律中明五阴五相远近内外。亦有兼故。又重出也。俱是佛教。机执不同。五百身因无非正说。今为六位。亦有兼者。记云。以浅不通深。深得兼浅。所以假宗亦谈实法。受戒犍度。佛为五比丘。广说五阴。乃至一切色。过去未来现在色等。俱是佛教者。记云。方便之教。理非一定。机执虽异。佛意常融。故此明之。不妨两是五百身因者。如涅盘说。五百比丘。问。舍利弗。佛说身因。何者是耶。舍利弗言。汝等各正解脱。自应识之何缘问耶。有比丘言。我未得正解脱时。意谓无明即是身因。作是观时。得阿罗汉。复有言无明行识。乃至五欲即是身因。如是各各自说己所解已。共往佛所。舍利弗白佛。如是诸比丘。谁为正说。谁不正说。佛言善哉。一一比丘。无非正说。

  疏云。初有为无为分别者(色心等法皆名有为)。二戒俱有为。非三无为也(三无为如前说)。由假缘成。得彼业体。四相所为。有失坏也(四相即生住异灭。或可。即指能造四大)。

  二就有为三聚分别(彼宗亦立三聚。但无作收色聚。与成实异)二戒俱是色聚所收。以身口七业。皆色损益。若以心为业者。心念杀盗。亦应犯故。其实不尔。但以小机力劣。不约心论。且就身口。发无作体。还防身口。粗见业非。故涅盘云。从于身口。获无作色。以是无作色因缘故。其心虽在恶无记中。本所受戒不名漏失。又心论云。无作假色。牟尼所说等。记云。问。前引涅盘。虽无形色。以证非色。何以相违。答。经收众计。前后不定。但执则俱非。了则皆是。不足疑也。问。心论假色。从何得名。答。即如下云。如法入中。无作假色。此谓对前五尘实碍之色。故名假耳。问。天台菩萨戒疏。出戒体云。不起而已。起则性无作假色。与此何殊。答。彼明直性随缘变起全性成色。对真名假。名滥体别。不可混同。问。假色与下细色何别。答。若比心论。则名体俱别。若对戒疏。则名别体同。由心所造。善恶业种。微细难知故名细色。

  三就色聚三色分别。此十一色。义束为三。如身色等。为眼所属。名可见有对。如五根四尘。名不可见有对。如法入中。无作假色。是不可见无对(六尘五根名十一色。色尘一种见对两具。五根四尘九色无形。故不可见。根尘相偶。故云有对。法尘中色见对俱无)今此二戒三色所收(身作戒初。色收口作戒。次色收身口无作。后色所收)身口色声。二法业性。俱作戒体。非余八色(谓作戒体。乃属色声。非五根及香味触之八也)。二无作者(身口无作)。同用第三。无对为体。故心伽二论云。身作可见有对。口作不可见有对。身口无作。俱不可见无对。所以名无对者。有对有三。如五尘五根。障碍有对。二五根七心。境界有对。三能缘心。所缘有对。出过此三故曰无对也(障碍约十色体质各局。境界约根识取境不滥。缘对取心识。缘虑筹度。欲显无作假色之体。一非障碍实质。二无取境功能。三非缘虑筹度。但为戒体假色。微隐难知。所以此三表而出之。广义如别。兹略引示)。

  四就色声本报方便分别。身口作戒。以方便色声为体。就前身作是方便。而非报者。故心论云。身动身方便故。由报色鼓动方便。方便感二戒也(本报即四大。方便即四大动用。此但简二作。若无作色。如下自见也)。问。如何分别。答。亦一异也。鼓动报身成方便色如屈伸跪拜。何有异也。又解。不一有三别。任运酬因是报义。长矩高下是方便。报色唯无记。方便通三性。报由往业生。方便由现起。如水波喻湿动之相。可以明也。问。方便以报为体。现色是无记。何得说记业。答。色无善恶。从方便缘。故说善恶。若尔。经云何言。善恶二心起时。则善恶二色相现者。心论又云。以清净心。动身口色。答。从缘两现。不妨彼报。体是无记。由心善恶。方便转现。如刀照面。长广不同。像转纵缘。而本面不改。体虽无记。不无相善。顺上文也。言口作戒。唯是方便。以声非报法故也。二种无作。非报非方便者。以从作戒起故。作戒既非报是方便。明知无作非二色。故涅盘云。非异色因。谓非报也。以报是方便色因。方便非报。故说为异。言不作异色因果者。谓非方便色也。以方便是报色之果报非方便。故说为异。是以解者。云非二□。又人解云。如涅盘说。菩提王子。意疑比丘。余□□□。何不失戒。佛答非异色因等者。其心虽在恶无记中。本受不失。唯就方便色中辨之。非异色因者。非受中作也。以作但一念故。不作异色因果者。又非随行作无作也。以俱短故。既非此二。明是受体。无作形俱。纵入余心。不名失戒。即心论解无作云。如善受戒。秽污无记。心现在前。故法随生。不名漏失。

  五就方便色声。三性分别身口色声。局善非余。如论文。以善净心。动身口故。名善作等。然初色中。有二十种。谓青黄赤白。光影明暗。烟云尘雾。此十二色。俱无记故。高下长短。方圆□□□之八色。通三性也。身作戒者。唯取后八。来往跪□□收善性。就三声中。简不受声。如风铃等。体唯无□□□业性。取余二声。谓因受声。如言令等。及因俱□□击鼓等俱通三性。今取善声。为口作体。言无作者。通于二性。无记非业。局论禁警。唯局善性。

  六始终分别。此善作中。义通始终。核论成业。据终非始。以从请师。至二羯磨。□□未畅。善而非戒。第三唱已刹那思满。即善是□□□切善作。尽是戒不。答。律仪所摄善作名戒。自□□□但单称善。不名为戒。又解云。始终通收。并作戒□□一念。前缘不如。亦应感戒。然既不尔。故知通□□□口色体。为发戒缘。身作色者。始终相续。为眼所□□止之业。非耳所闻。若唯第三。当时无声。应无口作。故知通缘。至三说满。论家克取。成就为言。有人云。唯第三法。一念而得。不妨身相。表口业故。今解戒是有为缘成之法。不请不乞。后戒无从。理须如前。通始终也。故光律师。因立三喻。如麝如轮。如独乐也。桑榆报色也。匠治方便也。与绳俱转作戒也。废绳独转无作戒也。善生经中。亦同斯喻。上通为言。作无作戒。俱□□体。故涅盘云。戒有七种。从于身口。有无作色□□□云。是十种法。或有作色。及无作色。谓有庄严。□□□者。或有作色。无无作色。谓无方便。及成已者。□□□多云。初念戒色。第二念知色等。故知俱也。问。无□□对复非可见。云何名色。答。不以见对。用解于色□□名为色。无作虽非见对。然为四大造。更相障碍□□可分。故名色也。记云由能造是碍。故所造业。身□□声。善恶无记。体性各异故云更相障碍。历然不□□云据所可分。问云。无作是色。色即是碍。复对□□□是障对如何上言。出三有对。答。障对有二义。□□□所俱对色故。二者能所两缘俱障碍故。如眼□□□不闻声。故名障碍有对。无作不尔。虽对意根□□□碍。色非色别。故非障对(已上依二宗出体欲显空有不滥故也)。

  次列当世异执

  疏云。三列异执。自金河已后。名教互张。五部十八。随机而举。各谓指南皆通经论。年代绵远。余执渐离。唯婆多正量。上座大众。斯之四宗。今盛西域。此方所传。四部乃翻。今时弘者。昙无德部。萨婆多部。最为段矣。(殷乃盛也)然诸讲士。偏??不□各尚学宗鲜怀通量。自晋南迁。迄于陈世。释门义□□师成实。彼土传律(祖师居京兆。故指江南为彼也)偏弘十诵□□□□。出有部体。中原扰攘。声教奔飞。元魏高齐。□□□论。便依多杂。出四分体。后有硕学。通观两宗。□□□体。各用开律。略叙其说。须得本致。故法正部□□□作是色。何故杂心界品云。无作虽非碍。以作是□□彼亦说为碍。如影随树动。又业品云。形质名为□□作亦非色。彼部通曰。言无作非碍非色者。不同□□□见有对色碍。故言非色非碍。非不是无对色碍□□□无作。虽非色碍。谓是非色碍者。即界品云。过□□□非碍。曾碍故。未来色当碍故。现在微尘虽非碍□□□则碍。岂以微尘不可触。而得名非色。然则微□□微色。即是微碍。故知非者。谓非粗现之色碍□□□法执。次明迷执。如戒一受。愿行须同。焉有受依□□随行实教。故神洲一统。约受并诵四分之文。及论随行。皆依有部行学非唯体相乖各。亦乃缓急随情。至于戒体。理事不同。如昔光师依理明体。谓此圣法。能为道务。如钞所显齐末立体。即受五缘。由此体具。便感前法。此则说缘为体。河北魏部。虽依法数。正解四分。偏广多宗。江南晋师。崇尚成实。依论出体。用□□诵。斯并宗骨颠倒。理味差僻。摘揣过滥。何可胜□(□法执者。乃以空为有以□为空。不晓空有宗旨。浅深乃殊故也。言迷执□□□己见强生构立。非但出体或理或缘。亦且行□□□受体故也。问。江南晋师依成实出体。通于十□。□□前云。以假名宗出有部体是同。则二执何异□□□于教法执空为有。后于受随迷昧不达。前后□□□殊则二执立义乃别请□□□)。

  记云。唐朝怀素还依□□色为体。近世霅川岳师。融会假实以为一见。乃□□论。非色非心。还即是色。钞文既云。非尘大之色□□。是细色耳。且空有两宗。竖义立体。迭互斥夺。□□□反。如何和会。以为一见。若体不异。何用分宗。又□□云细色。不知细色是何等物。问。彼据天台妙□□□论人云。色是无教法。不至无色界。岂非成宗。□□□色。答。此乃成论诸师。牒难有宗之语。谓若以□□□教。则应不至无色界。无教既至彼天。则显非□□□不究本文。妄引为据聋瞽来学。为害甚极。

  立正义

  (问下列三宗。何为正义。答。三宗皆正义也。所列空有。为在决显。但能决之义。在昔未知。并出今家。岂非皆正义耶)。

  疏云。四立正义。夫戒体者何耶。所谓纳圣法于心??。即法是所纳之戒体。然后依体起用。防遏缘非。今论此法。三宗分别(此法即□□戒体克实论体本唯一法前二□□昔计意任就计决显后立圆宗故统会之则显□□本无分别但叙昔立今对古考体故云三宗分□□利即圆义盖出祖怀也)。

  记云。纳是能受之心。圣□□所受戒。能所相冥心法和合而成于业。揽法为□□□基本故名戒体。体充正报。心为总主。故云心□□□则心为能纳。法为所纳。受已则法为能依。心□□依。

  有宗 先□□示体

  疏云。如萨婆多二戒同□□彼宗明法。各有系用。戒本所起。依身口成。随□□□。通判为色。业即戒体。能持能损。既是善法。分□□□。感生集业。其行在随。论斯戒体。愿讫形俱。相□□□。善性记业以能起随生后行故。记云。各有系□□。□三界系。欲界粗段四大。色界清净四大。所造□□。□感之果。此是色法。无色界天。非四大造。则无□□□。无四大造色。不妨彼天。亦有果色。故杂心问□□□界何故无戒耶。答。戒者是色。彼中无色。无四大□故。若彼有四大者。亦应有戒。彼宗计戒为色。故说彼大无戒。成宗计为非色。故说有戒。

  疏引律显正

  (前誊彼计。□止决显。彼云。假色但非尘。对今指细□。□是心种。显彼虽得色。名未知色义也)。

  如律四分明业天眼所□□色恶色。善趣恶趣。随所造行。如实知之。以斯□□□明业体。是色法也。记云引律即本律受戒犍□□□如来成道。始得三明(宿命天眼漏尽)。天眼中云。菩萨□□□定意清净。结使已尽。以清净天眼。见众生生□□□(果报)善色恶色(业相)善趣恶趣(因中果相)。若贵若贱(善□□□贵贱此因□□□差别)。随众生所造行。皆悉知之。即自察知。此□□身行恶。口行恶。意行恶邪见诽谤贤圣。造邪见□□身坏命终。堕地狱畜生饿鬼中(此释上恶色恶趣等)。复观□□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正见不诽谤贤圣造□□□报。身坏命终。生天上人中(此释善色善趣)。是谓见众□□□□等。即如律中佛诃目连。不应以天眼观人□□□诵多论。亦同制之。又十诵云。天眼观犯罪比丘□□两等。并谓彻见善恶色故。至于鬼报五通。世俗。□□尚有见者。况圣人修得天眼耶。若此明色。乃佛□□诸论牟分未穷斯意。况弘论者。罔测可知。

  斥前诸说

  疏云。如上引色。或约诸尘。此从缘说。或约无对。此从对说。虽多引明。用显业□□此色体与中阴同。微细难知。唯天眼见。见有相□□恶历然。岂约尘对。用通色性。诸师横判。分别所□□□业量。意言如此记云仍举中阴。例显业色。无□□□□类亦同之。中阴亦名中有。谓六趣之外。幽阴□□□□至前趣。在死生之间。故名中阴。有云极善□□□□趣生。非善非恶。四十九日。堕在中阴。形如□□□并小论。一途之说。若准中阴经。岁数久近不定□□大小各殊。应知中有。亦是报处。但由小教。不谈□□故非趣摄耳。如来由此说业为色。诸师不晓□□□□□□□□□□假宗业依心起。故云□□□□□□□□□□□□辨业答。若就宗限。实□□□□□□□□□□□□深决浅。故不局名教□□□□□□□□□□□□所见。那得谈体。却云□□□□□□□□□□□□谈非色。正符宗意问。□□□□□□□□□□□□约何立色。答。如上已辨□□□□□□□□□□□宗假色何异。答。彼对诸□□□□□。

  假宗

  疏云。二依成实当宗分作□□□□□□□□□□中。分通大乘(小中说大。乃□□□□□□□□□□机获益之者□□□□□□□□□□无德智与教合。揽为宗□□□□□小中以教局故不敢直□□□□□)□□□□□□故胜前计。分心成色。色□□□□□□□□□□□色心为体。是则兼缘显□□□□□□□□□□□色心。无作后发。异于□□□□□□□□□□□□言分通者。四分部中。□□□□□□□□□□□□况明心造。超过有部。□□□□□□□□□□□□则内外色报。率由心□□□□□□□□□□□□是心。色是依报等者。若□□□□□□□□□□□为正。若因果相望。则色□□□□□□□□□□□报之色。显正即正因之□□□□□□□□□□□相从。次辨无作。反作为□□□□□□□□□□□法体虽有而非色心。□□□□□□□□□□□□故云强也。□□□□□□□□□□□□□□□□□□□□□约义考□□□□□□□□□□□□(□□□□□□□能□□□□□□□□□□□□□□□□□□□离□□□□□□□□□□□□□□□□□□□回则□□□□□□□□□□□□□□□□□知且□□□□□□□□□□□□□□□□□□非二□□□□□□□□□□□□□□□□□义为□□□□□□□□□)。

  疏云。考其业体。本由心□□□□□□□□□□□冥昧止可名通。故约色□□□□□□□□□□□不得。不知何目。强号非□□□□□□□□□□□是种子能为后习。何得□□□□□□□□□□□要期是愿。愿约尽形。形□□□□□□□□□□□功由心生。随心无绝故□□□□□□□□□□□来招乐果。记云。此问□□□□□□□□□□□□识种。识既常存。种则□□□□□□□□□□□□思即缘境之心。愿谓□□□□□□□□□□□□谢。思无限齐。故种子□□□□□□□□□□□□超前。问。两云。强目是何□□□□□□□□□□□今取通意识达体貌。即□□□□□□□□□□□问。此中后习。与前实法□□何异。答。彼明业为集因此示种能重习。委如下□□□传律。皆以戒体为难。虽祖训坦然。奈后贤□□□□则和会二非还同细色如前已破。增辉谓□□□□乃是聚名毕竟其体是何法耶。答。种子。义□□□□祖师谈种。乃渐入大乘。后又有人立为思□□□□录。谓非色非心名下即体。仍破增辉。名外别□□为骑牛讨牛。今详诸说。俱违祖教霅溪则全迷□□余师则不辨大小。且识藏种子非小教所谈故□□圆教。始可言之。诸师乃以四分二非。即是种子。□□大小相乱耶。若可直示。四分宗师。皆是四依。岂□□知心种之义何用别立二非号耶。又若此宗便□□子。后立圆教何为。又使假宗但有空名。而无实□□慧虽不能究出体相。而斥诸家骑牛讨牛。深有□□□谓若在假宗。定以二非为体。约后圆教。可□□□□资持云。二明本宗成论过分小乘。教虽是□□□□道虽通大乘。非全大乘。比前为胜望后还□□□□体。两楹之间。初明作戒。色心能造。色是本教□□过分。及论所发。非色非心。非色过分。非心本教□□所谓。昙无德师。覆隐法藏戒疏亦云。包括权实□□在兹。若论作戒。犹可循文。独兹无作。历代沉丧□□□□□□□□□□□别。一对作释。如上成宗□□□□□□□□□□□假色心。无作后发。异□□□□□□□□□□□□简教释。非色简小。非□□□□□□□□□□□□是具。无作名非色。即对□□□□□□□□□□□本宗作戒。五遣疑释。□□□□□□□□□□□□非色。及解无作。乃云心□□□□□□□□□□□其体。既是心成。体岂他□□□□□□□□□□□是权。体宁从实。且如成□□□□□□□□□□□六识妄心。是以非色。则□□□□□□□□□□□缘虑。良由善性记业比□□□□□□□□□□□究论体貌。实唯心业。但□□□□□□□□□□□耶故言非心。(问自入正□□□□□□□□□□□皆已知实□□□□□□□□□□□显虽皆克实但且顺计□□□□□□□□□□□□但决体教行末融故□□□□□□□□□□□□□教决空有之律乘即□□□□□□□□□诸行即是妙行使机□□□□□□□□□)□□□□圆教□□以大决□□□□□。

  疏云。后约圆教。明戒体□□□□□□□□□□□始随妄兴业动与妄□□□□□□□□□□□□心。不得随妄。还沦生死□□□□□□□□□□□者。便命召之入圣戒数□□□□□□□□□□□本。乃就傍缘。广开衢路□□□□□□□□□□□明一切诸戒。皆我心业□□□□□□□□□□□别有戒众生业无量故□□□□□□□□□□□尽。当知二百五十。三千□□□□□□□□□□□始等者。叙教本也心为□□□□□□□□□□□业习妄既久。动便随□□□□□□□□□□□□本。若非佛教。何由思反□□□□□□□□□□□业已息。苦果亦倾不沦□□□□□□□□□□□至云。初唯三语。后加白□□□□□□□□□□□境制。受从境发虽云缘□□□□□□□□□□□(故律等者。并叙小机。小□□□□□□□□□□□□须假傍缘制乃唯心受□□□□□□□□□□□□□□□□)□□□以智决愚□□□□□□□□□□□□□□(□□尘沙万境□□□□□□□□□□段开教文□□□□□□□)。

  疏云。愚人谓异。就之起□□□□□□□□□□□境缘。本是心作。不妄缘□□□□□□□□□□□有此。记云。言愚人者谓□□□□□□□□□□□亦随之。假名字说。通论□□□□□□□□□□□二僧只计为心。三成宗□□□□□□□□□□□(据第六能造以明所造□□□□□□□所明心种此依章安涅□□□□□□□)□□□□致使灭后分宗各计。故□□□□□□□□□□□诸比丘便说为色。或说□□□□□□□□□□□不解我意。(谓不知佛方便说故)智□□□□□□□□□□□情与非情。二谛等境□□□□□□□□□□□□心作。则一切唯心。既达□□□□□□□□□□□摄心反照。但见一识。识□□□□□□□□□□□造黑白业成善恶报。故□□□□□□□□□□□有彼此也。无始不了遍□□□□□□□□□□□是故如来如法界境。制无□□□□□□□□□□如淫盗等。岂别有戒。纵妄□□□□□□□□□□未受已前。恶遍法界。今欲□□□□□□□□□□故戒发所因。还遍法界。又□□□□□□□□□□水虚空五并无边。戒亦同□□□□□□□□□□□□□□□解既圆明纳□□□□□□□□□□(□□□□□□机教俱□□□□□□□□□□□□全修即□□□□□□)。

  疏云。欲了妄情。须知妄□□□□□□□□□□□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已发大解。此明修证。先□□□□□□□□□□□积恶时深。虽达唯心。卒□□□□□□□□□□□故云佛所制戒。如猿着□□□□□□□□□□□死流发定慧力菩提基□□□□□□□□□□□并由斯迹。舍此修道。枉□□□□□□□□□□□矣作法之言。通收始终□□□□□□□□□□□境。发动胜心。此心反妄□□□□□□□□□□□起。即如钞云。以己要期□□□□□□□□□□□恶。测思明慧。冥会前法□□□□□□□□□□□熏。犹如烧香。熏业秽气□□□□□□□□□□□成业。业圆成种。种有□□□□□□□□□□□□冥伏。妄念不起。此无作重□□□□□□□□□□识是所依处。亦是所熏□□□□□□□□□□□也。善即简恶。种子是喻。如□□□□□□□□□□义。一从众缘生三体性各□□□□□□□□□□长。五含畜根条。华叶等物□□□□□□□□□□遇时开绽。八子果不差。□□□□□□□□□□□作具此。故以比焉。然种□□□□□□□□□□□四趣为恶。余六是善。次□□□□□□□□□□□三就圣中。三乘是偏是□□□□□□□□□□□文唯简恶。若望人天。是□□□□□□□□□□□行者当知。本所受体。即□□□□□□□□□□□揵云。如来功德庄严之□□□□□□□□□□□法华云。佛种从缘起。即□□□□□□□□□□□否。答。名通体别。由彼不□□□□□□□□□□□非色。故杂心云。调达造□□□□□□□□□□□种名。不专大教。问。大□□□□□□□□□□□□变造。则大小皆同。但□□□□□□□□□□□□不示所依之处。是故□□□□□□□□□□□□今明唯识。则发起有□□□□□□□□□□□□俞。浪从海起。还没海□□□□□□□□□□□□者。不起而已。起则性无□□□□□□□□□□□经生不灭。良由于此。问□□□□□□□□□□□必有同异。当自寻之。问□□□□□□□□□□□若不须受。即应纳大判□□□□□□□□□□□为重发否。问。性无作假□□□□□□□□□□□可相滥。

  资持云。三圆教者。即□□□□□□□□□□□□以祖师。深取大乘圆□□□□□□□□□□□□场受体。意使修持。投□□□□□□□□□□□□明梨耶。随缘变造。含□□□□□□□□□□□□依八起。即异小乘。纵□□□□□□□□□□□□色体别。二明所发。即心□□□□□□□□□□□心无绝。如楞伽中。识海□□□□□□□□□□□无别浪还即海水。能造□□□□□□□□□□□(戒体。即是心识。何则圆□□□法法唯心。岂有戒体。而□□□)□□□□□□□□故说为色(上召戒体。即□□□□□□□□□□□□色真如。到色□□□□□□□□□□□□得色实释论受所引□□□□无作假色与今种色□□□□)□□□□□□□□故说非二(今云非二。与□□种。故云非色□□)□□□□□□□□□便。悟入为先。(前列诸□□□□二各局□□□□)□□□□□□□(□□非二。究竟一实。随召无在。不妨悟入)大小□□□□□□□□(□□□□□□圆意见下二门)。

  二戒先后

  钞云。初解云。如牛二角□□□□□□□□□□□戒。俱有二教。第二念中□□□□□□□□□□□故善生云。世间之法。有□□□□□□□□□□□像等。

  业疏云。今解一时。非先□□□□□□□□□□□本登坛。愿心形限。即□□□□□□□□□□□□云作时具无作是也。□□□□□□□□□□□□作。此与作俱。非乖俱□□□□□□□□□□□(□□潜发。二并为因)二果时无作□□□□□□□□□□□□是形俱。方为本体。以三□□□□□□□□(□□□□□□竟故)三果后无作以通形□□□□□□□□(□□□□□□二念已去分二。即初念□□□□□□□□□□□□通三。即前二念异因时□□□□□□□□□□□□)。

  八种无作(□□□□□□□□□□□□□□□□□□□□)

  业疏云。通叙诸业。依□□□□□□□□□□□□作。随作善恶。起身口。□□□□□□□□□□□□止。能牵于后。不由心□□□□□□□□□□□□作。余七例尔(虽与作□□□缘构。故云□□)□□□□□□□□□作。如今所受。善恶律仪。□□□□□□□□□□□量。随心任运。三者要期□□□□□□□□□□□心所期。如誓而起。亦名□□□□□□□□□□□从愿生。如人发愿。设会□□□□□□□□□□□者异缘无作。如身造口□□□□□□□□□□□作。如无作品云。教人杀□□□□□□□□□□□事也。六者事在无作。论□□□□□□□□□□□若作僧坊。及以塔像□□□□□□□□□□□□一前事毁坏。二造者□□□□□□□□□□□□善例恶。可以相明。如□□□□□□□□□□□□业恒续。七从用无作。□□□□□□□□□□□□施主。得无量福。如是随□□□□□□□□□□□业。与前作俱。有可等异□□□□□□□□□□□同时。随义而别。且如持□□□□□□□□□□□律仪为形俱业要誓常□□□□□□□□□□□异缘前受行之。又是□□□□□□□□□□□□不亡。即名事在。随作。

  心俱。故举一缘便通□□□□□□□□□□□□随心无作。入定慧心无□□□□□□□□□□□定入道。有禅无漏律仪□□□□□□□□□□□入常有。常不为恶。善心转□□□□□□□□□□入本(戒禁身口为支定□□□□□□□□□□□□为本入禅时不住□□□□□□□□□□□□乃至四禅四空迭论粗细)得发无作。□□□□□□□□□□□然。出入常有。虽在事乱。□□□□□□□□□□□定慧。随生死心。恒有无□□□□□□□□□□□不尔随形非心。故经云。□□□□□□□□□□□矣。

  僧体

  (僧儿□□□□□□诸□□□□□□□)。

  业疏(一上)云。有人言。依诸□□□□□□□□□□□成人。人为别用。四人□□□□□□□□□□□□合以不隐没无记为性。□□□□□□□□(□□□□□□报法。是僧之体。上论实法为体)疏(同上)又□□□□□□□□□□□揽指成举揽阴成人。人□□□□□□□□□□□为僧之体。而用无别体□□□□□□□□□□□业。无别有体。还以色声□□□□□□□□□□□律本文。不就义理明□□□□□□□□□□□□由彼成实。正宗四分。□□□□□□□□□□□□未全宗途。揽指成拳□□□□□□□□□□□□体。阴聚为人。望阴是实□□□□□□□□□□□人。实法自体。无记非用□□□□□□□□□□□指成拳。拳能挥举。五行□□□□□□□□□□□为同为异。答。实法成人□□□□□□□□□□□既别。何名是体。答文云。□□□□□□□□□□□乎。上云。人假为体。且偏□□□□□□□□□□□依律本。约数明体。谓一人□□□□□□□□□□清净无非法相。便成僧体□□□□□□□□□□足数。虽举不成。故僧只□□□□□□□□□□□诵云。清净同见。是名为□□□□□□□□□□□辨体。则五人十人等。□□□□□□□□□□□□列。如心念口言。即以□□□□□□□□□□□□以前证者为体。或能所□□□□□□□□□□□羯磨。能所不定。若前有□□□□□□□□□□□法。同界成僧。便无所为□□□□□□□□□□□四人为体。以三人已下□□□□□□□□□□□人若过。杂心云。四人名□□□□□□□□□□□三人已下。辨法未尽。四□□□□□□□□□□□故独名僧(上局约四人□□体。下明今□□□)□□□□□□□□□通塞。俱非尽办。应不名□□□□□□□□□□□法者。何得不名。秉法之□□□□□□□□□□□为众。止是数收。四人已□□□□□□□□□□□僧体。核论附法。弘在三缘□□□□□□□□□□界尽集。心念众法。辨与□□□□□□□□□□□用为体。(心念说恣筹花□□□□□僧一同大众。故□□□□)□□□□□□上虽约义从用。就相随□□□□□□□□□□□假法成。乖法则百千非用□□□□□□□□□□耶。修六和敬。令僧不断。故□□□□□□□□□□法为众德之基。同受故□□□□□□□□□□□虽复同戒。必同见慧。□□□□□□□□□□□□法。两各得成。故见异法□□□□□□□□□□□须同。邪命利乖。财法□□□□□□□□□□□□至于时务成济。要以三□□□□□□□□□□□和也。应与欲者。谓心和□□□□□□□□□□□三体能顺。三和。随务成□□□□□□□□□□□德用。以辨僧体。(上约德用明体)□□□□□□□□□□□云。僧和以非色心为体。□□□□□□□□□□□故。如律云。僧者四人□□□□□□□□□□□□事辨破体。论云非色□□□□□□□□□□□□揽四以成僧。四外无□□□□□□(□□□□□□□□□□□□者。即目人假。是非二□□□□□□□□□□□□□如何。答。彼乃对前实□□□□□□□□□□□□□体。又复用即德用人□□□□□□□□□□□□□谈假必兼能方济前事□□□□□□□□□□□□者。如济缘云。且偏举耳)。

  羯磨体

  (□□□□□□□□□□□□□□□□□□)。

  业疏云。然此教法。正据□□□□□□□□□□□繁。今但克相以论。实唯□□□□□□□□□□□以声相相续。善色为体。□□□□□□□□□□□(声是不可见有对色故)又见。今依□□□□□□□□□□□相明体。谓心念法。对□□□□□□。

  界体(昔□□□□□□□但□□□□□□□)

  疏(同前)云。有人言。定有□□□□□□□□□□□□无作。若作善事。发善□□□□□□□□□□□□记者。不发无作。地是无□□□□□□□□□□□不起。地是依报。何得不□□□□□□□□□□□标内。皆有业力。事钞□□□□□□□□□□□□不相及。资持云。不与地□□□□□□□□□□□不合故。非不及者。界□□□□□□□□□□□□见云。依相结已。后失□□□□□□□□□□□□失界。乃至云。若人结□□□□□□□□□□□□所。于中竖阁作法者□□□□□□□□□□□□云。结界之地。随其限□□□□□□□□□□□□毁。

  诸文戒体门(终)

  律宗会元卷中
卍新纂续藏经第 60 册 No. 1110 律宗会元


  律宗会元卷下

  诸文戒行门第六

  依体起修名为戒行

  事钞(上一)云。言戒行者。既受得此戒。秉之在心。必须广修方便。捡察身口。威仪之行。克志专崇。高慕前圣。持心后起。义顺于前。名为戒行。故经云。虽非触对。善修方便。可得清净。文诚验矣。记云。方便有二。即教行也。教谓律藏。必依师学。行谓对治。唯在己修。由本兴心。禀教期行以为受体。今还如体而学而修。文明捡察。似偏约行。然离过对治。非学不立。广修之语。理必兼含。捡察即心心即行体。准疏具三。能忆能持能防。一心三用。无非顺受。方成随行。

  约喻显明受随二戒

  又(中一)云。三者戒行。谓受随二戒。遮约外非。方便善成。故名戒行。然则受是要期思愿。随是称愿修行。譬如筑营宫宅。先立院墙周匝。即谓坛场受体也。后便随处营构。尽于一生。谓受后随行。若但有受无随。直是空愿之院。不免寒露之弊。若但有随无受。此行或随生死。又是局狭不周。譬同无院室宇。不免怨贼之穿窬也。必须受随相资。方有所至。

  受已示持(坛上说相。须先诵此一段)

  事钞(上三)云。善男子。汝受戒已。必谨奉持。若但有受无持心者。受戒不得。空愿无益。宁起行用。不须愿求。经论如此。但佛世难值。正法难闻。人身难得。奉戒者难。故上品高达。能受能持。修道会圣。下品小人。能受能破。心无惭愧。现世恶名。不消利养。死入恶道。中品之徒。善不自发。望上而学。可准下流耶。若遂鄙怀。毁破佛戒。不如不受。必须依佛正教顺受随学。五夏已来。专于律部。若达持犯。办比丘事。修定习慧。会正可期。自此已外。杂学言说。污染净戒。定慧无由生者。佛则不许。故律云。若师阙教授。当余处学。为长益沙门果故(接羯磨经说相文去)。

  受随二能趣果优劣

  又云。问。今受具戒。招生乐果。为受为随。答。受是缘助。未有行功。必须因随。对境防拟。以此随行。至得圣果。不杂受体。故知一受已后。尽寿已来。方便正念。护本所受。流入行心。三善为体。则明戒行。随相可修。若但有受无随行者。反为戒欺。流入苦海。不如不受。无戒可违。是故行者。明须善识。业性灼然。非为滥述。

  业疏(三下)问曰。何名受随。答。言受戒者。创发要期。缘集成具。纳法在心。名之为受。即此受体。能防非义。故名于诸过境。能忆能持能防。随心动用。还熏本识。如是展转。能静妄源。若不勤察。微纵妄心。还熏本妄。更增深重。济缘云。能忆谓时中不忘。能持谓执守不失。能防谓尘缘不侵。由忆故持。由持故防。一心三用。无前无后。随心动用。语该始终。熏本识者。此随行中熏。通作无作展转有四。一对境差别。二起心前后。三来报相续。四入位阶差。静妄源者。语通因果。准下修显。圆证三身。则究竟永尽。故云静也。问。瞥尔增妄。即应有犯。若有犯者。则与菩萨戒何异耶。答。制业分之。即无有滥。问。熏有几种。答。初受作戒熏。熏成无作。次则无作熏。熏起随行。三则随中作无作熏。还资本体。若论所熏。通熏心识。问。如起信说。内外二熏。此属何收。答。彼以真如为内熏。师友教法为外熏。今以一识本真。则为内熏。作无作戒。并外熏耳(制业分者。圆教微纵。犯制结吉。大戒瞥尔。犯名化业。问。若据四分。乃约重缘。微纵犯吉。依何律判。若不依律。那名制罪。答。亦依律也。因涅盘扶谈。即成了义。此经有云。出家菩萨遮性等持。罗刹乞囊。菩萨一尘不与。一尘喻微纵犯吉。斯即明据。问。大戒是佛所制。有违亦结制罪。何止化业耶。答。资持云。大乘三藏。制不制别。则大戒是制明矣。但通被道俗。故名化业耳)。

  以圆融会即小是大

  业疏云。是故行人(召受具人)。常思此行(指篇聚律仪也)。即(此一即字贯下二聚)摄律仪。用为法佛(律仪体本真净。即用此为法身佛)。清净心也(即律仪体。亦法身之体也)。以妄覆真。不令明净。故须修显。名法身佛。以妄覆真。绝于智用。故勤观察。大智由生。即摄善法。名报身佛。以妄覆真。妄缘憎爱。故有彼我。生死轮转。今反妄源。知生心起。不妄违恼。将护前生。是则名为摄众生戒。生通无量。心护亦尔能。熏藏本。为化身佛。随彼心起。无往不应。犹如水月。任机大小。

  记释上文先示来意

  (以圆决小。小无不大。白四所受。即纳三聚。凡持一戒。三聚圆修。先明来致)。

  济缘云。先知来意。众生识体。本自清净。离诸尘染。由妄想故。翻成烦恼。又复本来自在。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由妄想故。翻成结业。又复本来平等。无有彼此爱憎差别。由妄想故。翻成生死。今欲反本。故立三誓。一者立断恶誓。受摄律仪戒。修离染行。趣无作解脱门。复本清净。证法身佛。名为断德。二者立修善誓。受摄善法戒。修方便行。趣空解脱门。复本自在。证报身佛。名为智德。三者立度众生誓。受摄众生戒。修慈悲行。趣无相解脱门。复本平等。证应身佛。名为恩德。然此三誓三戒。三行三脱。三佛三德。随举一誓。三誓具足。乃至三身三德。一一皆尔。言有前后。理无各别。如是心受。即发圆体。如是心持。即成圆行。华严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净名云。能如此者。是名奉律。涅盘云。欲见佛性。证大涅盘。当须净戒等。皆此意也。

  重点即字的显祖怀

  济缘又云。即之一字。点小即大。乃是圆宗融会之意。智论以八十诵。即尸罗波罗密。胜鬘谓毗尼即大乘学。须得此意。可通彼文。

  重决一异显无偏局

  (前虽已示。意犹未尽。故又微释。显通圆旨)。

  济缘又云。问。三聚三身。为同为别。答。语异义一。随举一戒。三聚具足。随举一聚。互具亦然。故知初受圆发三誓。随中奉持。圆修三行。成因感果。圆证三身。三誓即是三聚三身。三聚。亦即三身三誓。三身亦即三誓三聚。心佛无差。因果不二。能如此者。始名圆戒。是波罗密。即究竟木叉也。是知行人。若发此心。若获此体。当知即是三佛之种。如何自轻。不加珍敬。然虽三戒。彼此互具。至于修奉。恒用摄生。则能任运含摄一切。岂止余聚耶。问。教有分齐。何须此示。答。为成本宗。分通义故。何以然耶。如前善戒。五十具等。迭为方便。是故受五习十。受十习具。受具习大。故前三戒。并名方便。假宗知权。不住方便。符通深之部意。为禀大之先容。所以钞叙发心。为成三聚。此明随行。次对三身。愿行相扶。彼此交映。彼则期心后受。此乃即行前修。方见圆宗。深有来致。若尔。既显分通。何须别立。答。义虽通大。教终局小。不可滥通。故须别立。随意尽理。不乱宗途。请观前明实宗。无一心字。次述假宗。无一种字。始见圣师。深体权实。自余凡愚。未足拟议也。

  嘱以惠持为成出离

  业疏云。今行学者。多依随戒。忪??守护。不知战兢。本有何意。若不为出。空奉外仪(此中明出须论究尽二种生死)。或以污心。为名为利。谄诳无惭。诈现持戒。心为业本。终坠生死。不如不受。无犯持也。但顺故业。减损集因。故百论中罪福俱舍。为天持戒。名不净也。又成论云。行者深心。不乐为罪。名净持戒。持世佛藏云。若不为除我倒。而持戒者。名破戒人。广诃如彼。记引百论云。有漏净福(即人天也)无常故尚应舍。何况杂罪福。又云。持戒有二。一者不净。二者净。何等不净。谓持戒求乐报。一者生天。二者人中富贵。何等为净。行者作念。一切善法。戒为根本。持戒则心不悔。心不悔则欢喜。欢喜则心乐。心乐则得一心(得定)。得一心则生实智(发慧)。智生则得厌。得厌则离欲。得解脱。解脱则得涅盘。是名净持戒。又准事钞持犯篇四种分齐。可括诸文。一贼分齐。即上名利谄诈等。二罪分齐。即成论不乐为罪。三福分齐。即百论为天持戒。四道分齐。道通三乘。无非出离。前令反妄。下诫域心。必指佛乘。是今分齐。

  唯修事福非出离道

  又云。凡出家者。出有为家。为解脱者。谓脱缠缚。此为本也。如五分说。不为解脱出家。不得名僧。次不受供。今有行者。但知持戒。无心在道。道在虚通。达累为本。此而不思。但持戒善。自余讲解。修习观务。悉为非道。内多瞋忿。久污净心。此戒取结。谓为最胜。文是见取。体是欲界。增生下业。若修世禅。缘色缘心。虽经上界。终还生死。未有出期。如郁头蓝。上极非想。还沉阿鼻。后作飞狸。佛记无出。若修多闻讲诵经典。不为解脱。并增欲有。未成无漏。若营世事。供养三宝。塔寺等相。心无欣道。最是我所。或沉下趣。由善造时。自爱憎他。行谄行诳。杂惑成树。故受鬼趣。相似果报。以心非实。生在恶道。以福事成。故受胜处。

  立圆指据教有所凭

  (决显体行。嘱劝奉持。故有此文。重提四科。引经示据)。

  业疏又云。今识前缘。终归大乘。故须域心于处矣(前缘等语。通决法体行相也)。故经云。十方佛土。唯有一乘。除佛方便假名字说。既知此意。当护如命如浮囊也。故文云。我为弟子结戒已。宁死不犯。又如涅盘中罗刹之喻。记云。识前缘者。尘沙万境。无边制法。无始颠倒。迷为外物。故受轮转。今知唯识。无有外尘(上伸决戒法意)。故正受时。遍缘法界。勇发三誓。翻昔三障。由心业力。结成种子。自为戒体。应知能缘所缘。能发所发。能熏所熏。无非心性。心无边故。体亦无边。心无尽故。戒亦无尽(上伸决戒体意。已下通伸行相。有云。文引二经。但在劝修。然不知立圆。通圆法体行相劝修。后引通证四科也)。当知即是发菩提心。修大慈行。求无上果。此名实道。此即大乘。三世如来十方诸佛。示生唱灭。顿开渐诱。百千方便无量法门。种种施为。莫不由此。故曰。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佛乘。此即行人域心之处。然而浊世障深。惯习难断。初心怯懦。容退菩提。故须期生弥陀净土。况复圆宗三聚。即是上品三心。律仪断恶。即志诚心。摄善修智。即是深心。摄生利物。即回向发愿心。既具三心。必登上品。得无生忍。不待多生。成佛菩提。了无退屈。此又行人究竟域心之处矣。故下引证。即法华开显文也。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十二部中。九部属小乘。同归一佛乘故也)又云。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十方皆尔不独释迦)。无二亦无三(大小相对为二。三乘相对为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余乘修证因果色非色等。皆方便假名耳)。既知等者。蹑上开悟。由识前缘。若起毁犯。即是犯自心故。增妄业故。沦生死故。污佛种故。退菩提故。失功德利故。大小经论广劝奉持。虽不显彰。圣意在此。若不知此。得失尚微。既知此已。所护既深。所失亦大。理须谨摄。不可微纵。命与浮囊。世人所重。且举为喻。诸经论说。鹅珠草系。海板比丘。皆忘生护戒。则寿命浮囊。亦未足为重也。

  立圆滥宗释疑防难

  业疏问云。如上所斥。须识宗途。律是小乘。岂怀大解。矛盾自扣。如何会通。答。大小俱心(教门大小。机见乃殊。以大决小。无非一心。即前云。今识前缘终归大乘。故须域心于处。是也)。律仪不异(上句穷体。此句会行。上显根本一源。下显枝条无异。或法或体。既俱唯心。若教若行。岂有异制。如璎珞明。律仪一聚。通指在家出家一切诸戒。地持又云。[毛]众所受。在家出家随其所应。是名律仪戒。此约大小通收。论不异也。又疏前云。大乘三聚不异诸律。此约防非是同。论不异也。在小各执。小不通大。今以大决。即小是大。如疏云。常思此行即摄律仪。此约开显融会。明不异也。又记云。十方诸佛。唯有一乘圆极妙戒。此约克体无别。佛佛道同。论不异也。有斯诸义。故略引之)。卿不见前出家学本(见本篇初疏二下。列出家宗致。七门中圣道行。及大小相决二门也。令以唯识妙观。融一切行。则达即小是大。即事是理。一切出家行相。皆一佛乘。是为出家学本)。故兴此难。非矛盾也。何况四分。通明佛乘。故沓婆厌无学。知非牢固也。施生成佛道。知余非向也。相召为佛子。知无异乘也。舍财用非重。知心虚通也。尘境非根晓。知识了义也。略引成证。全乖小道。何得不思。致亏发足。记云。何况等者。意谓。纵是小教。于理自融。何况本部非局小耶。初沓婆厌无学者。见僧残无根谤戒。彼云。沓婆摩罗子得阿罗汉。在静处思惟。心自念言。此身不坚固(无常生灭终归空寂)。我今当以何方便求坚固法(谓厌无常求常住。厌生灭求不生灭诸佛法身也)。我今宜以力供养。分僧卧具。差次受请饭食(修利他行福业庄严)。白佛。因令白二。差为知事等。部主引此。由知小道。非究竟故。二施生成佛。即是戒本回向之词。文云。施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一切成佛之言。乃华严法华。圆顿了义。可验部主。知余二乘。非归向处。三相召成佛子。梵网大戒。乃称佛子。小乘戒本。但名比丘。而律序云。如是诸佛子。佛子亦如是等。此即部主。令归佛乘。四舍财用非重。谓舍堕求悔。先须舍财。舍己僧用不还。止犯吉罗。而不成盗。知心虚通者。钞云。四分一律。宗是大乘。虚通无系。故发诚言。事无滞结。若依他部。一舍已后。无反还求。任僧处断是也。五尘境非根晓。如小妄戒释见闻触知云见者。眼识能见。耳识能闻。鼻舌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识即是心。不同有部。但云根见。又如戒序中。稽首诸佛。又后序云。三世诸佛皆尊敬戒。又云。若有自为身。欲求佛道。又破僧戒。提婆害佛。诸比丘。执杖右绕佛大唤。佛安慰言。诸佛常法。无所复护。何以故。已胜诸怨故。此皆大乘之义。则知分通非唯前五(如上所引。诸分通义。虽通佛乘。犹是小教密谈。故别立圆宗。扶成决显。释诸疑情。直从大道也)乃至云。今立圆宗。会小归大。不由小径。直造大方。乃为成佛菩提发足之始。有得闻者。合生忻遇。反加诘难。强生荆棘。恶业所障。岂非自亏耶。今多此徒。是可怜愍。资持(中下)一云。明圆修者。既知受体。当发心时。为成三聚。故于随行随持一戒。禁恶不起。即摄律仪。用智观察。即摄善法。无非将护。即摄众生。因成三行。果获三佛。由受起随。从因至果。斯实行者出家学本。方契如来。设教本怀。故业疏云。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三聚等。又云。终归大乘。故须域心于处。又云。既知此意。当护如命如浮囊。略提大纲。余广如彼。咨尔后学微细研详。且五浊深缠。四蛇未脱。与鬼畜而同处。为苦恼之交煎。岂得不念清升。坐守涂炭。纵有修奉。不得其门。徒务勤劬。终无所诣。若乃尽无穷之生死。截无边之业非。破无始之昏惑。证无上之法者。唯戒一门。最为要术。诸佛称叹。偏在群经。诸祖弘持。盛于前代。当须深信。勿自迟疑。当以受体为双眸。以随行为两足。受随相副。虽万行而可成。目足更资。虽千里而必至。自非同道。夫复何言。悲天。

  辨烧身指大小相违

  资持(中一下)云。义净三藏寄归传。广斥世人烧身然指。意谓。菩萨大士之行。非出家比丘所宜。古来章记。相传引诫。讲者寡闻。用为口实。此由不知机有浅深。教分化制。律明自杀。方便偷兰。烧指然香。违制得吉。梵网所制。若不烧身臂指。非出家菩萨。犯轻垢罪。此盖小机急于自行。期尽报以起生。大士专在利他。历尘劫而弘济。是以小律结其大过。大教叹其深功。况大小两教。俱是圣言。一抑一扬。岂容乖异。且经明出家菩萨。那云不许比丘(彼云舍身非沙门所为等)。传列苦行遗身。岂是专在道俗(彼云经中所明事存通俗)。荆溪所谓依小不烧则易。依大烧之则难。保命贪生。物情皆尔。今以义判。且为三例。一若本白衣。不在言限。或全不受戒。依此经中。足指供养。胜施国城。若依梵网。直受大戒。顺体奉持。然之弥善。二若单受小戒。位局比丘。不烧则顺本成持。烧之则依篇结犯。三若兼受大戒。名出家菩萨。烧则成持。不烧则成犯。若先小后大。或先大后小。并从大判。不犯律仪。若此以明。粗分进否。岂得雷同。一概顿斥为非。然有勇暴之夫。情存矫诳邀人利养。规世声名。故坏法门。乃佛教之大贼。自残形体。实儒宗之逆人。直是恶因。终无善报。今时颇盛。聋俗岂知。则义净之诫。亦有取矣。

  持之则益毁之则损

  事钞(上一)云。凡厕玄门者。克须清禁。无容于非。沐心道水者。慕存出要。无染于世。故能得益于时。迹起尘网。良由非法无以光其仪。非道无以显其德。而浇薄浅识。庸见之流。虽名参缁服。学非经远。行不依律。何善之有。情见疏野。宁究真要。封怀守株。志绝通望。局之心首。而言无诣。意虽论道。不异于俗。与世同流。事乖真趣。研习积年。犹迷闇托。况谈世论。孰能体之。是以容致滥委。以乱法司。肆意纵夺。专行暴克。尚非俗节所许。何有道仪得存。致令新学困于磐石。律要绝于羁秘。于时正法玄纲。宁不覆坠耶。故知兴替在人也。深崇护法者。何患佛日不再曜。法轮不再转乎。

  身是法聚可得自轻

  又云。知自身心。怀佩圣法。下为六道福田。上则三乘因种。自余绍隆佛种。兴见法幢。功德不可思议。岂唯言论能尽。直引圣说成证。令持法高士。详而镜诸(此篇广引经律。以示戒德。文长不录)。

  又(上三)云。萨婆多云。新受戒人。与佛齐德也。以此而推。出家僧尼。真是功德善法之聚。位尊人天。良由于此。不论受而具持。功德难数。若毁破者。犹利无边。故十轮云。破戒比丘。虽是死人。是戒余力。犹能示于人天道行。犹如牛黄麝香烧香等喻。佛因说偈。瞻卜花虽萎。胜于一切花。破戒诸比丘。犹胜诸外道。是故行者。破戒之人。功德无量。远有出期。不受戒者。随流苦海。永无解脱。智论说言。宁受戒而破。初入地狱。后得解脱。不受戒者。轮转三界。涅盘亦云。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命终还入三恶道中。良由无戒。故致往返。记云。凡戒因行。佛戒果德。凡圣优劣。实非相拟。一往且望。清净义同。故云齐德。善法聚者。揽无边戒法。归无尽识藏。成善种子。作圣道基。翻无始恶缘。俱为戒善。变有漏苦报。即成法身。我等云何不自珍敬。佛恩深重。粉骨难酬。苦海导师。朽宅慈父。愿从今日。尽于未来。竭力亡身。常赞三宝。广度群品。少答圣慈。不论等者。举毁破较量。有毁戒者。见此言相似顺愚情。妄自矜夸。谓犯犹胜。此乃一途引接随时之义。圣制令受。意在成持。即下文云。宁起行用。不顺愿求。又云。若毁佛戒。不如不受。教旨甚明。慎勿错会。

  忆体摄持须先秉志

  钞(中一)云。出俗五众。所以为世良田者。实由戒体故也。是以智论云。受持禁戒为性。剃发染衣为相。今若冰洁其心。玉润其德者。乃能生善种。号良福田。不然纵拒。自贻伊戚。又云。故同法之俦。理须明察。若先严净识。托对五尘。欲染不生。由前方便。若元非摄虑。对境不能不犯。

  记云。末世凡流。沉溺滋久。摄念离染。未见其人。自非宿善资熏。明师训匠。勤求圣教。精择良朋。志慕孤高。行希清卓。时时不懈。日日如新。或体达前尘。反求欲本。或冥心所受。专意通持。故得对境萧然。遇缘确尔。翔而后集。默而识之。其犹挥手于空。了无滞矣。着铠入阵。何所畏乎。然惑业未消。死生可惧。岂唯言说。即是请升。在欲远尘。良恐非尔所及。居凡学圣故。且抑而为之。勿事悠悠。宜应切切。因兹言及。一为深思。

  诫观六难自庆修道(净心诫观。吾祖南山。为弟子慈忍作)。

  净心诫观云。一者万类之中。人身难得。如提谓经说。今得人身。难于龟木。二者虽得人身。中国难生。此土即当边地之中。具足大乘。正法经律。三者虽有正法。信乐复难。今随力信。不敢疑谤。四者人身难具。今受男形。根无残缺。相貌成就。五者虽具男形。六根无缺。五欲缠染。出家甚难。今得割爱。出家修道。披着佛衣。受佛净戒。六者虽受禁戒。随戒甚难。汝可于戒律中。尊重爱乐。惭愧慎护。于此六事若不观察。即便放逸。深障圣道。既超六难。常应喜庆。难得已得。得已莫失。如是思量。名为净心。

  出家过恶与俗不同

  业疏(二下)云。据论罪本皆由事缚。不思厌背。师心妄造。如大宝积经。出家二缚。谓诸见利养也。如律缘制由名利故。便生有漏。因制诸戒。为防罪业。障三涂也。今世出家。翻种苦本。不畏沉溺。多起下业。故彼文云。又有二痈。谓求见他过。自覆己罪。又十诵云。未来世中。出家人入地狱。白衣生天者。以俗人无法在身。但专信故。得生天也。出家有法。为世福田。乃反毁犯。妄受信施。开诸恶门。令多众生习学放逸。故四分中。为说利养难消。六十比丘。得无学也。六十比丘。热血从面孔而出。六十比丘。畏佛语故。便退还俗。

  起过之本应先观察

  又云。夫欲修道。于三业中。先断财色二种。若不贪财。即无谄诤。若不贪色。即无热恼。经云。背舍离欲。顺菩提分。当修身观。精勤一心。除世贪爱。制伏烦恼。令心清净。以断财色。成无漏善根。熏本识中成无贪种子。渐尽惑染。入贤圣位。经云。既非道人。又非白衣。无所名也。多求利故。专习唇吻。庄补华绮。戏论诤讼。递相谤嫉。三毒转强。烦恼增长。

  又云。一切苦因果。财色为本。一切乐因果。戒定为本。然此因果。悉在众生心微尘中。何故不禁。经云。八万四千障道罪业。悉因财色。以为根本。何以故。十方众生。无始已来。为财相杀者。过微尘数。为色相杀者。数复过是。若有断者。名菩萨行。名真持戒。名为贤士。名佛弟子。财色二事。相虽似轻。感罪尤重。河沙诳惑。由财色起。能坏君目。师徒夫妇等。亦坏内外亲族朋友知识。若离财色。更无世间。人天脱苦。圣凡同赞。诸漏灭尽。进至佛果。为此先诫财色二种。因色生憍。因财生吝。憍而且吝。虽有余德。亦不足观。先断财色。使功行成立。后听经论。即是入道次第也。偈曰。鄙夫爱财色。诫汝断贪着。由财二世苦。因色入火镬。色能障圣道。财能令行薄。审谛自看心。知贪是狂错。智避如火坑。顽愚不嫌恶。若犯当悔除。除已更勿作。一切有形类。终归填沟壑。持戒禁情苦。后受大安乐。

  五人持律佛法住世

  资持(上一下)云。所以唯据五人者。能辨受戒等众法故。所以约五千年者。论问(善见)。千年已佛法为都灭耶。答。不都灭。于千年中。得三达智(通达三世)。复千年中。得爱尽罗汉。无三达智。复千年中。得阿那含。复千年中。得斯陀含。复千年中。得须陀洹。学法五千岁得道。后五千年。学而不得道。万岁后。经书文字灭尽。但现剃头有袈裟而已。

  戒即是佛体德同故

  钞引五百问论云。佛言。我不灭度。半月一来。又言。佛有二身。肉身虽去。法身在世。若敬法者。便敬佛念佛。若持五戒。即见法身。若护法者。便为护佛。如饮水杀虫之喻。又如半月说戒。即见我也。记云。三段并指戒即是佛。所以然者。佛有生法二身。法身复二。一理法身。即所证理显。二事法身。即五分功圆。生身有生灭。此二法身。即是常住。故马鸣释于我灭后珍敬木叉云。示现不尽灭法身。常住世间。作究竟度故。是知佛本无身。全是积功修成。功德之聚。还以己德。开示群生。故名为戒。当知此戒。即是如来。故云若我在世无异此也。苟迷此旨。佛语何通。后学至此。宜切法意。

  律制杂学以妨正业

  钞又引五分云。为知差会等学书(知事差僧及法食会集等)。不得为好废业。不听卜相。及问他吉?。四分开学诵文书。及学世论。为伏外道。杂法中。新学比丘。开学算法。十诵。好作文颂。庄严章句。是可怖畏。不得作。毗尼母论。佛言。吾教汝一句一偈。乃至后世应行者。即行之。不应行者。亦莫行之。后世比丘所说亦尔。记云。以书算卜术。俗典文颂。俱是世法。非出家业。为因缘故。时复开之。今时释子。名实俱丧。能书写则称为草圣。通俗典则自号文章。择地则名为山水。卜术则呼为三命。岂意舍家事佛。随顺俗流之名。本圆厌世超升。翻集生死之业。故智论云。学习外典。如以力割泥。泥无所成。而刀自损。文如视日光。令人眼暗。然往古高僧。亦多异学。或精草??。或善篇章。或医术驰名。或阴阳显誉。皆谓精穷。傍涉余宗。无非志在护持。助通佛化。故善戒云。若为论议。破于邪见。若二分经。一分外书。不犯。四分开诵。此其意耳。今或沽名邀利。附势矜能。形厕方袍。心染浮俗。毕身虚度。良可哀哉。

  解行无实反轻戒律

  又钞(中一)云。今有不肖之人。不知己身位地。妄自安托。云是大乘。轻弄真经。自重我教。即胜鬘经说。毗尼者即大乘学。智论云。八十诵者即尸波罗密。如此经论。不入其耳。岂不为悲。故摩耶经云。若年少比丘。亲于众中。毁訾毗尼。当知是为法灭之相。涅盘又云。若言如来。说突吉罗。如上岁数入地狱者。并是如来。方便怖人。如是说者。当知决定是魔经律。非佛所说。以此文证。如来悬知。未来有此。故先说示。以定邪正。不令有滥。而有同前群党。可谓即是魔民。又遗教等经。并指毗尼。以为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是故违逆。自陷深殃。故百喻经云。昔有一师。畜二弟子。各当一脚。随时按摩。其大弟子嫌彼小者。便打折其所当之脚。彼又嫌之。又折大者所当之脚。譬今方等学者。非于小乘。小乘学者又非方等。故使大圣法典。二途兼亡。以此证知。今日目睹。且菩萨设教。通道济俗。有缘而作。不染其风。初心大士。同声闻律仪。护讥嫌戒。性重无别。即涅盘经中。罗刹乞微尘浮囊。菩萨不与。譬护突吉罗戒也。又智论云。出家菩萨。守护戒故。不畜财物。以戒之功德。胜于布施。如我不杀。则施一切众生之命等。以此文证。今滥学大乘者。虽非可采。言过其实。耻己毁犯。谬自裒扬。余曾语云。戒是小法。可宜舍之。便即不肯。可宜持之。又复不肯。岂非与烦恼合。卒难陈喻。又可悲乎。

  资持(上上)一云。十诵中。律制比丘。五夏已前。专精律部。若达持犯。辨比丘事。然后乃可学习经论。今越次而学。行既失序。入道无由。大圣呵责。终非徒尔。又彼律云。佛见诸比丘。不学毗尼。遂赞叹毗尼。面前赞叹波离持律第一。后诸上座长老比丘。从波离学律也。今时才沾戒品。僧乃听教参禅。为僧行仪。一无所晓。况复轻陵戒捡。毁呰毗尼。贬学律为小乘。忽持戒为执相。于是荒迷尘俗。肆恣凶顽。嗜柸脔自谓通方。行淫怒言称达道。未穷圣旨。错解真乘。且戒必可轻。汝何登坛而受。律必可毁。汝何削发染衣。是则轻戒全是自轻。毁律还成自毁。妄情易习。正道难闻。?俗超群。万中无一。请详圣训。能无从乎。

  又云。即今学者。专攻章记。争驰讲论。以为己能。身作重夷。口护轻吉。自谓精明盗相。反侵损于四方。善达淫科。更荒迷于三道。昏餐餍饫。尚说过中。夕饮酕醄犹谈酒制。人前敛相。诈现威容。屏处为非。略无畏忌。此徒目击。岂是诬言。良由章记之乖讹。复是师承之庸鄙。不令教于不令。一盲引于众盲。皇祖真宗。于兹殆绝。一寻此意。不觉嗟呼。因笔斯文。益增哽痛。自非圣鉴。孰见余心。悲夫。

  心未涉道滥倚圣言

  钞又云。今则心未涉道。行违大小二乘。口说无罪无忏。淫欲是道。记云。罪福性空。出普贤行法。淫欲是道。出无行经。乃大乘之通说。非止一经。为显业相皆如幻故。复示业性不可得故。复示染净同一源故。复示诸法唯一心故。复令众生于诸恶中。得解脱故。非谓使汝作不净行。今时为恶。傍倚此语。用饰己非。取适愚情。实乖圣意。楞严云。先断淫心。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又梵网经云。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乃至无慈悲心。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专彼语。此复云何。悲夫悲夫。

  五邪四邪并非正命

  钞又云。言五邪者。一谓为求利养。改常威仪。诈现异相。二谓说己功德。三者高声现威。四者说己所得利养激动令施。五者为求利故。强占他吉?。言四邪者。一方邪者。通使四方。为求衣食。二仰邪者。谓上观星像乃虚之相。三者下邪。即耕田种殖种种下业。四者四维口食。习小小咒术。以邀利活命。此智论解也。律中非法说法。法说非法等。

  八财不净长贪坏道

  钞(中二)云。一田宅园林二种植生种。三贮积谷帛。四畜养人仆。五养系禽兽。六钱宝贵物。七毡褥金镬。八象金饰床。及诸重物。此之八名。经论及律盛列通数。显过不应。又律经言。若有畜者。非我弟子。五分亦云。必定不信我之法律。由此八种。皆长贪坏道。污染梵行。有得秽果。故名不净也。乃至云。律中在事小机意狭。故多开畜。又涅盘云。若诸弟子无人供须。时世饥馑。饮食难得。为欲护持。建立正法。我听弟子受畜金银。车乘田宅谷米。贸易所须。虽听受畜如是等物。要须净施笃信檀越。记云。上明大乘。机教俱急。下明小乘。机教俱缓。律在事者违事故轻。则显经宗于理。违理故重。小机意狭。不堪故开。反上大乘。堪任故重。世人反谓小乘须戒。大教通方。几许误哉。

  资持引律云。日月有四患故。不明不净。不能有所照。亦无威神。谓阿修罗烟云尘雾。沙门有四大患。饮酒。淫欲。持金银。邪命。能令沙门。不明不净。不能有所照。亦无威神。今谓沙门行净。则佛法光辉。行既鄙秽。则能障蔽。故如烟也。又云。善戒经云。菩萨为利众生故。听畜憍奢耶。金银等。愚人据此。辄拟同伦。是不思也。况菩萨语通在家出家。如涅盘经中。出家菩萨。遮性等持纵云开畜。涅盘地持俱令净施。纵依善戒本为利生。今乃顺己贪爱。谄诈追求。为聚积则多索无厌。见贫病则一毫不给。岂与大士不分高下耶。乃至云。原宪居于环堵。蓬户不掩。颜渊处于陋巷。箪食瓢饮。晋宋高贤。齐梁达士视富贵如粪土。慕俭约为高尚。遍于史藉。岂不闻乎。

  钞又云。佛世尊。欲增尚弟子。令弃鄙业。远超三界。近为世范。今乃反自坠陷。自畜自捉。剧城市之商贾。信佛法之烟云。反自夸阵。妄排法律。云但无贪心。岂有罪失。出此言者。妄自矜持。不思位是下凡。轻拨大圣一分之利。尚计不及俗士高逸。何异螳螂拒轮之智。不殊飞蛾赴火之能。岂唯畜促长贪。方生重盗之始。故涅盘云。若能远离八毒蛇法。是名清净圣众福田应为人天供养。清净果报非肉眼所能分别。

  食是道缘制无自局

  又云。然食为大患。人谁不须。世尊一化。多先陈此故慰问言。乞食可得否等。古云。寺是摄十方众僧。修道境界。经游来往。无彼无此无主无客。僧理平等。同护佛法。饮食众具十方同有。鸣钟作法普集众僧同与檀越。作生福之田。

  劝广开怀利随道拥

  又云(上并出僧纲篇)。真诚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厌三界之无常。辞六亲之至爱。舍五欲之深着。良由虚妄之俗可弃。真实之道应归。是宜开廓远意。降荡鄙怀。不吝身财。护持正法。况僧食十方普同。彼取自分理应随喜而人情忌狭。用心不等。或有闭门。限碍客僧者。不亦蚩乎鸣钟本意。岂其然哉出家舍着。尤不应尔。但以危脆之身。不能坚护正法。浮假之命。不肯远通僧食违诸佛之教。损檀越之福。伤一时众情。塞十方僧路。传谬后生。所败远矣。改前迷而复道。不亦善哉(悭食独啖。饿鬼之业。是谓大迷)。或问僧事有限。外客无穷。以有限之食。供无穷之僧事必不立答曰。此乃鄙俗之浅度。??人之短怀。岂谓清智之深识。达士之高见。夫四辈之供养。三宝之福田。犹天地之生长。山海之受用。何有尽哉故佛藏经言。当一心行道。随顺法行。勿念衣食。所须者。如来白毫相中。一分供诸一切出家弟子。亦不能尽。由此言之。勤修戒行至诚护法。由道得利。以道通用。乃至云。俗教尚谓忧道不忧贫。况出家之士高超俗表。不忧护法。而忧饮食。其失大甚也。

  恶行污家破戒废道(世中多然引示令改)

  钞(中二)引僧只云。若俗人先有信心供养众僧。造立寺舍。令彼退减。是名污家。多论云。若作种种恶业。破他信敬善心名污家也。作不清净秽污垢浊。又得恶果。名为恶行。又比丘凡有所求。若以种种信施物。为三宝自身。乃至一切。而与大臣及道俗等。皆名污。家。何以故。凡出家人。无为无欲。清净自守以修道为心。若为俗人。信使往来。废乱正业非出离故。由以信施物与白衣故。即破前人平等好心于得物者欢喜爱乐。不得物者纵使贤善。无爱敬心失他前人。深厚福田。凡在家俗人。常于三宝。求清净福。割损肉血以种善根。今出家人。反持信物。赠遗白衣俗人反于出家人所。生希望心。又若以小物赠遗白衣。因此起七宝塔。造立精舍。乃至四事。满阎浮提。亦不如静坐。清净持戒。即是供养真实法身。

  诸文戒行门第六

  诸文戒相文第七

  约行明相

  钞(上一标宗)云。四明相者威仪行成。随所施造。动则称法。美德光显故名戒相。记问云。释相篇中以戒本为相与此异者。答。此约行明。彼就法辨。然则行必循法。法必轨行。文云。动则称法。岂不明乎。

  约法列相先叙列意

  钞(中一释相)云。依之修行善识其种相者。便发生定慧。克翦烦恼。若暗于所缘(记云。所缘即境。或可即指教相)。随流染惑。岂能反流生死。方更沉轮苦趣。所以依教出相。具显持犯。必准此行之庶无祸害焉(害即三涂。不唯免害。能生定慧)。记云。问。何者为相答。如后释戒三科束之。一所犯境。二成犯相。三开不犯。总为相矣。更以义求亦为三别。一犯与不犯。二犯中有轻重不同。三有方便根本差别。统论其相。不出心境。如不更解。

  正明列相

  又云。四明戒相。语相而言。有境斯是。缘则绵亘。摄心通慢。今约戒本。人并诵持。文相易明。持犯非滥。自余万境。岂得漏言。准例相承。薄知纲领。

  记云。相有形状。览而可别。前明戒法。但述功能。次明戒体唯论业性。后明戒行。略示摄修。若非辨相则法体行三。一无所晓。何以然耶法无别法即相是法。体无别体。总相为体。行无别行。履相成行。是故学者。于此一门。深须研考。然相所在。唯指教诠。大略而言。即二百五十。篇聚不同。一一篇中。名种差别(名即夷残□堕提吉。种即淫盗杀妄摩触等)。一一种内。有犯不犯。一一犯中。因果轻重(三种方便为因。五篇正罪为果。重即夷。轻即吉。中间相望)。犯缘通别(通缘七种。一出家五众。二无重病。三心相当。四无命难。五无梵难。六称本境。七趣正果。别缘据诸戒不同。如淫具。四盗具。五成犯等)。举要示相。不出列缘。缘虽少多。不出心境(列缘即上别缘。境即前境。心即犯心)。罪无自体。必假缘构(缘总通别)非境不起。非心不成。若晓此意。类通一切。皎如指掌。

  次决篇聚五七不同

  钞又(中一篇聚)云。今且分七五不同。具有三义则入五中一者名均(五篇各定无上中下之异)。二则体均(犯夷同报)三者究竟均(不为诸篇作方便故)不具此三。通入聚摄。而六七差分者。亦有义意。六中合突吉罗。以同体故(同是果罪)。七中离恶说。以过多故(比篇罪多。且据身口两分。身造名恶作。口造名恶说)。问。上具张六聚名体。请知五篇七聚。名相如何。答。言五篇者。一波罗夷。二僧残。三波逸提四提舍尼。五突吉罗。言七聚者。一夷。二残。三偷兰遮。乃至第七恶说。记云。篇聚名通不必偏对。唯约五七以分均杂。故疏云。纵使聚从五位。义具三均。篇名在七。本因杂摄是也问。若约戒本自有八篇。今分五七。如何相对。答。今言篇聚。不局戒本。但是立名。统收众罪。若以五数。以对戒本。三十九十。合之为一。不定灭诤。总归吉罗。然本立。名不逐文相。但使律仪所制境遍尘沙。因果重轻。统归五七。但五收根本。七杂本因耳。

  示僧尼戒相广略

  又云。问。律中僧列二百五十戒。戒本具之。尼则五百此言虚实(五百之言。乃出智论。与律不同。故问决之)。答。两列定数约指为言(约即略也)。故诸部通言。不必依数。论其戒体。唯一无作约境明相。乃量尘沙。且指二百五十。以为持犯蹊径耳。律中。尼有三百四十八戒。可得指此。而为所防。今准智论云。尼受戒法。略则五百广则八万。僧则略有二百五十。广亦同尼律仪。

  更推三性为列相本

  (性即心体。体唯即一。随缘逐念。乃有万差缘念虽多。无非三种。以体召用。故云三性)。

  又云。一者善心犯戒(虽非粗恶。然是无知。结业乃轻。违制无别)。谓如僧只中。知事比丘。闇于戒相。互用三宝物。随所违者。并波罗夷或见他厌生。与其死具。看俗杀生。教令早与。勿使苦恼。此并慈心造罪。而前境违重不以无知。便开不犯。由是可学。皆结根本。即律文云愚痴波罗夷乃至吉罗亦尔。又如萨婆多云。年少比丘。不知戒相。塔上拔草。罪福俱得。若论来报。受罪则轻。由本善念。更不增若。不免地狱。由违受体。若犯性。戒具受三罪。谓业道也。及以违制。若犯遮戒。如坏草木。但得一罪。以化教中本不制故。无情可恼。若后忏洗。复本清净。不同犯性。如智论云。十善戒虽忏三恶道不除等。二不善心者(由三毒所起也)。谓识知戒相或复闇学(即学不学)。轻慢教网。毁呰佛语。如明了论云。有四种粗恶意犯罪。一者浊重贪瞋痴心。二者不信业报。三者不惜所受戒。四者轻慢佛语。故心而造。则得重果。以此文证。由无惭愧。初无改悔是不善心。故成论云。害心杀蚁重于慈心杀人。由根本业重。决定受报。纵忏堕罪。业道不除。如十诵调达破僧。犯偷兰已。佛令僧中悔之。而于业道。尚堕阿鼻故地狱经云。一作业定。二受果定。诸佛威神。所不能转三无记心犯者。谓元非摄护随流任性。意非善恶。泛尔而造。如比丘。方坐高谈虚论费时损业纵放身口或手足损伤草木地土。和僧媒娶。妄用僧物。长衣过限。非时入俗。手触僧器。坏身口仪。如是众例。并通摄犯。唯除恒怀护持。误妄而造。此非心使。不感来业。记云。无记多别初无情局无记。有情通三性。二就情中。报色是无记。心则通三性。三就心中。三心局无记。行心通三性。

  戒疏(二上)云。托善缘以兴教者。如坐禅读诵讲导开悟。必以正命居怀制伏烦恼此名善法。方希名利。邪命自居。相虽是善。反成贪毒。坏心障道。勿过于此。是故大圣兴教防之。言不善缘以兴教者。如十恶等。体是不善。能广三涂增恼障道故圣因过制教防之。言托无记缘以兴教者。如草木等体虽无记。数作不已。外彰讥丑。内增乱心。故制防约。作者犯堕(疏约所犯境明无记。钞据能犯心。以明无记。问。钞疏何以两异。答。疏据兴教。教由境缘而制。故就境缘。以明三性。钞明行者犯由心起。心虽万差。无出三种。故就能犯心。以明三性。问。何以并引于此。答。教行虽异。无非示相。故并引之)。

  诸文戒相门第七

  诸文持犯门第八

  律行虽广持犯为宗

  事钞(中四)云。律宗其唯持犯。持犯之相寔深。非夫积学洞微。穷幽尽理者则斯义难见也。故历代相遵。更无异术(音遂路也)虽少多分径。而大旨无违。但后进杂学教网未谙。时过学肆讵知始末。若核持犯。何由可识。然持犯之文。贯通一部。就境彰名。已在随相。今试约义总论。指其纲要。举事以显令披寻者易矣。资持云。言其唯者此有二释。谓依体起。行。行有顺违。遂分持犯。机缘非一。制等尘沙。摄为能诠号毗尼藏。考其本制。非别所明。此通约教本释也。又四分一律。初列僧尼戒本。是止持。翻成作犯。后二十犍度等是作持。违则止犯。且据大约为言。若论相兼。则一部始终。四行皆备。此别就部文释也。

  止作持犯先释其名

  (已下文义。疏钞多同。今之所引。随义去取。二记亦然)。

  钞云。言止持者。方便正念护本所受。禁防身口。不造诸恶。目之曰止。止而无违戒。体光洁顺本所受称之曰持。持由止成。号止持戒。如初篇之类(上示上持。下引疏示作持)。

  戒疏云。此对不作恶法为宗。恶既已离。事须修善。必以?勤三业修习戒行。有善起护。名之为作。持由作成。故号作持如衣食四缘。威仪杂行作意防拟方成戒净。此对修习善法为宗所以先后者。论(百论)云。戒相止。行相作。又云。恶止善行义之次第。

  钞又云。言作犯者。出家五众。内具三毒。我倒在怀。鼓动身口。违理造境。名之为作。作而有违。污本所受。名之曰犯犯由作成。故曰作犯此对作恶法为宗。恶既作矣。必不修善。是故第二即明止犯。言止犯者。良以痴心怠慢行违本受。于诸胜业。厌不修学。故名为止。止而有违。反彼受愿。故名为犯。此对不修善法为宗。行宗云。然须先了并依受体而立。由本受时不出二心。一者断恶二者修善所发业性。即本愿体。随中守护。对分二持。反违本受。即成两犯。

  示持犯体先出古义

  戒疏云。如昔解云。离身三邪。离口四过。意地不起。三不善根。名止持体。屈身礼拜。行檀放生。赞叹三宝。读诵经教。意修三善对治三毒。各修诸观。乃至离染净行。慈悲四弘等。名作持体。起十不善名作犯体。止不礼拜。布施修慈。乃至观行名止犯体(引古难破)。有人问曰。止不行施。礼拜读诵悉为犯者。出在何律何聚所收。如律文云。佛不制者。不应制也。乃至智论云。不行十二头陀。四无量心。不名犯戒但是于戒阙庄严。耳。

  次立今义先示能体

  疏又云。今更依教。立持犯体能所分别(依教谓唯据律也)。言能持者。即心为体。身口是具。不名为业。若不思虑。不成持犯。故成论云。是三种业皆但是心。离心无思。无身口业。又云身口者。乃是造善恶具。非善恶业体。以此文证。故知意思为能持犯体资持云如律结犯。并问何心诸不犯中例开忘误。问论云三业皆但是心。此即心王。那得上定意思为体。答。心王意思。体用分耳。论推三业之本。故就体论。此定成业之能。故从用说。若尔何不如论。从体明者。答。体通四阴。用局行心。舍通从局论业弥显。又复心未必是思。思必是心。体不兼用。用必得体。今云意思则体用齐收。义无乖异。问。受中作戒。色心为体。今此能持。即是随作。何但取心。而不兼色。又问。唯心造业。何异大乘。又问。既简身口。何以后成就门。复通三业。此恐文繁。如别所显。

  所持犯体先示制听(正论体相。即善恶事法。先明二教为摄法分齐)

  疏云。就制听两教。交络互明。先出二教之意。言制教者。禁诸出家。有恶皆断。名制止也。有善斯集。名制作也。又钞云。制教有二。一制作作则无愆。不顺有罪二。制止。作则有过。止则无违言听教者。作与不作。一切无罪。何故须二者。若唯制无开。中下绝分。进道莫由。若唯开无制上行慢求。息于自励。故须二教。摄生义足资持云。古师出体。化行不分。今局律宗。专依行教。律藏虽广。行相极繁。制听二门。摄无不尽。以对机不等。立教有殊。若不两分。体状交杂。先标二教。其意在兹。

  ○正出体状

  止持制门善恶事法

  (止持本唯收恶。由善事法。具双持犯。约离过边。属止持门。就进修边。归后作持)。

  疏云。一者可学事制止。何者是耶。如淫通三境(人非人畜生也)盗分四主(上三外更如三宝物)。既是恶事。不可妄行。故须止也(且举初篇二戒自余篇聚所禁一切恶事并属此。门)二者可学法制止。如五邪(即谓达五邪法)七非(即非法等具见羯磨经)。体乖圣教。明了其相。必不得行。故同止也。不可学事者。由心迷倒。随境不了。于杀盗境。疑虑不分。望非犯位。故是止持。而心不了。是不可学(迷忘忍生非学可得名不可学)。二者不可学法。如四依(即乞食等行四依也)五邪七非(如上)三法(心念对首众法三羯磨)。是非相滥。忘思不了虽未依行。故名止持。非学所知。名不可学问。如此生迷与愚教者。复有何异。答。愚教之徒。生来不学。故随所坏。并结无知(坏即犯也)。今此不尔。素并明练。忽然迷忘。非学所知。故于教相无罪可结(上明恶事法。下示善事法)。二就止持对制门。可学事中。制必作者。如衣钵体量也。言可学法者。制必须作。如三羯磨等。问此止持中。但得守戒而已。若有作者便同作持。今明作者岂非合乱答。今言制作即成止持。若不依行则是作犯。今顺教作便成止持。如三衣一钵。法须具有。故制畜之。岂非作也望无犯故。名为止持。依教奉行。又是作持。问。与后作持。复何别耶。答。义同意别。具二持犯。其致在兹。

  止持听门唯善事法(此门不通恶事法)

  疏云。言可学事法者。谓房舍尺量。长衣广狭。指授白二。加说净法是也。于此事法亦听作听止。必有房财。理须加法。故听作也。若有妨难。犯过衣财。不合加法。故听止也。言不可学事法者。谓房财大小迷忘互生。作法是非。昏昧杂起。望不违教。名为止持。迷非可学。故不制犯。

  作持制门亦唯据善

  言可学者。并制修学。事谓衣钵行护也。法谓一切教行也。并托事法进用修成而无违犯。名为作持。不敢违越。又是止持。问。此止持与前制门止持。复有何异。答。前对恶法。无由可作。名为止持。此就善法。必不违越名为止持。各有意致。可通解否。又钞云。法谓教行也。教谓律藏。行谓对治。记云。言律藏者。复分二类。一者总收制作。三种羯磨。众法如受结说恣。治谏忏摈等(处分枚囊等在所门)。对首即安居依止。持衣加药之类(衣药说净等属听门)。心念如六念责心等。二者总收众共两行。除羯磨外。律诸犍度。所制行法。如师资僧网。衣钵行护之类。通有制听具如上下两卷。行谓对治者。如衣食房药随时起观。行住坐卧。常尔一心之类。

  作持听门事法局善

  疏云。就听门中亦对法事。事谓长财房舍法谓处分说净。亦有听作听止。如前所言(前止持听门今作持听门。并以房长出体者由。具双持犯。故止据离过作。据策修故也)。

  通明止作容皆迷忘

  疏云。如昔解云。作持门中事法。唯可学。无不可学者。非此所明。亦非进修。圣不制学。不同止持。通不可学。以唯离过。故得明也。今解不然。不可学迷。非学能了。乃至四果。犹有事迷何况下凡。而能通辨。故于事法。无问止作。皆有迷忘。而非罪摄。何以明之。如律。长财。开忘不染。房舍指授。亦开想疑。既不结正。明知不犯。

  二犯体状翻持可明

  疏云。三明作犯其状如何。此犯所立。翻对止持。但不依戒行。事法有违。皆名作犯。第四止犯。以对作持所对事法。怠而不修。皆名止犯。此二犯中亦有可学。及不可学。类上持中。彼此交映。衢术历然。

  斥古定体妄滥无归

  资持云。昔人有立制听二教为体。今谓二教。乃是摄法总科。所摄事法乃是其体故知非也。又有章门。以四行无作为体。谓与受体不别。今谓受随前后。发业不同。云何持犯。与受不别。况两犯无作体是不善。岂同受体。是亦不然。又有人立万境为体。今谓万境乃持犯之缘。非是其体。又诸戒列缘。境专一种若唯立境。不摄诸缘。则成局故。又淫触粗媒。说法同宿。行坐乘舡。止一女境。若唯立境。则迷诸相。又如一女。六十三戒。若唯立境。不显多戒。若尔母论云。犯必托境。岂非诚据。答。论云托境岂非犯缘。至论所犯。须云犯戒。岂得犯境。问如上三家。为有何失。答前已略示更为明之举要为言都违祖训。且文中自云。制听二教以明显是约教明体。那云二教即是体耶。又体状一门。未见一言。谈及无作及与万境。那得于外各自强立。又诸章记。并科前段明二教文。以为立体。今分已下。正出体处自论四行□用此求有何关涉。自余谬妄。何足论之。问。今。此所立指何为体。答。一教大宗岂容檀立。况在文昭显。何假别求一准钞文。如前委释。恐有未悟。更略提示。如文前出二教名义。后分二教。各显事法事法即体。岂复疑乎。乃至宜须研究。方见资深。况是一宗宏纲。万行根本。苟迷斯旨。余复何言。纵欲摄修直恐投心无所。虽云讲习。终为枉费时功。圣意极详。凡情罔测。弃文考体。何殊缘木求鱼。强立异端。岂异为蛇添足。幸负反隅之识。勿封是昔之迷。搜括古今。决择可否。则吾祖之道。何惠于丧乎。

  大论持犯通别分二

  资持(上一上)云。通别持犯先知名相。然后释文谓学知戒相。明达持犯。于一切时护本所受。通望受体。一无所犯。不随缘别。名为通持。不学无知。制通篇聚随所不了无非结罪。故云通犯。随对一境。方便遮防。行顺本受。名为别持。违受起非。则名别犯言别有三。一制法别。篇聚重轻种类异故。二对境别。情与非情。三趣男女。道俗不同故。三犯缘别。随戒多少。不相滥故。又复通别二持。俱通止作。通犯唯止犯。别犯兼两犯。

  心用教行二双持犯

  疏云。若据心用。以明持犯。一切诸戒。并二持犯。何者是耶。且如淫戒顺戒禁防。即止持义。观厌现前。无思染秽纵有境逼三时不乐。名为作持违作止犯违止作犯。记云。凡持一戒。必起护心望离过边。即成止持。望起护边。复是作持两犯亦尔违教作恶。必无对治。文约淫戒示相可解。此谓二持两犯。各自相通。非谓持中有犯。以善恶行别。违顺心乖故也(上明心用讫)。疏又云。若据教行。必托境生。依教奉行。作而无犯。何者是耶。且如三衣教遣备具不敢违侮。名为止持。如教?修顺行不犯。名为作持。违此二持便成两犯。可同杀盗有教开作。名作持耶。记云。二十六戒。此约戒本。具双持者。余并单持。是则一切作持。其必兼止。若但止持。未必有作。自余羯磨衣钵等事。则见广律。文举三衣其相甚显资持云。二据教行即诸戒中或有教制奉行之者若制若听或事或法且如三衣。依教而作为作持望无违犯是止持。又问云。教行双持。别就戒本为有几戒答。今为括之僧残有二(二房制量有处分故)。三十有九(长衣月望长钵长药急施。此五有净法。二离减六年。皆有法开。畜[狂-王+?]宝说净付俗)。九十有十二(说粗教尼羯磨。开皆别德。衣开二入聚。制白足劝。有余食法。残宿不受。七日尽形。口法真实。净问主僧断事与欲)。提舍有二(尼拍从诃止兰若制语知)。众学有一(杖囊有羯磨开)。总二十六戒。皆二持犯。余并单持犯耳。

  止作持犯成就处所

  疏云。若无染污。以明止持。行前三心。得有持义谓识想受此之三心。非业非记流入行心。方成别业。故分四阴。以为二分。岂非本有戒体。外无染污。光洁纯净。名之为持。三心非记受体是记故得成持也(三心中止持。此科可见。行心中止持。如下自明)记云。据此非持。取本受体。说名为持。古人因为端拱止持。以非造作任运成故。又问云。三心何分。答了别所缘境名识(通指六识)。取所领之相名想领纳所缘名受(六触因缘生。六受一一各有苦乐。不苦不乐。三受之异皆从违顺。非违非顺而生)。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六受之后。各起善不善不动等业。亦名六思。思即是业)。若大乘经。则受想行识列次不同(由受生想。从想起行。由行成识)今依小论。则识受想行。以取最初一念。了别之心名识。次起相像名想。次领纳名受。后起思业造作名行。

  次示行心成就四行

  疏云(钞同不录)。二就治行。明止持者必入行心。方得成就。前之三心。不名为持。善性便有。恶无记无(此谓行心。自通三性。持局善性。犯局恶性)如欲离过。作意遮约或对境防。或起心护。岂彼无记。而得成持。若据作持。例同后止。既就境论。三心非分。若据二犯。行心成就前三亦无局不善性。善无记无(二持不贪等三善为行。二犯即贪等三毒为行)。资持云。注分善恶者以行心语通。恐相滥故。三善同时而不相离。三恶相别。其性相违作犯多是贪嗔。止犯率由痴慢。一往大判。非不互兼。

  疏又云。今解持犯之生。皆从法起违顺教相故有持犯。据房为言。事法分二。各具二持。名体须显。安有端坐不修为持。如杀盗等。随境制御。识达业相。方成前行。号曰止持。岂有卧地。我不杀□□□□□□□□戒戒随三善。缘境而生。前立义中。约行明持。无问止作。前之三心。不名持犯。

  又明三业成就四行

  疏又云。言身口者。离杀等过。名身止持。受食食等。名身作持。离语四过。名口止持。知净语等名口作持。身口二犯。反上可知。

  上对身口次就意论

  (问。前约行心。此文论意。二并心业。成就义一。何以分异。答。行是总相。意乃别配。欲显持犯。何戒是身成。何戒是口成。何戒是意成。虽三业成异。必由行心造作。若据前明能持犯。以意思为体。今云。行心成就。是知行心意思其体是一。但配诸戒。成犯分齐。故分其异。又复前约行。心但对四位。今约三业。别配诸戒。行意虽同。于义乃别。问。诸戒之中。何是意成。答。律云。发心作心念作者。是也。上收诸篇远方便。下是恶觉不摄意。默妄自覆。染心看女等皆果罪也。问。意成诸戒。三宗何异。答。有宗犯非制意。心念等罪。还依身口判成。钞云。动身口思。记云。筹度所为事。名身口思。虽未动相。即属身口。问。记云有宗动色成犯。律云心念乃是动心。何得会同。答。于一心念。两宗判殊。空宗重缘。正据动心。有宗心念。即属身口。岂非动色。钞云。动身口思。岂不然乎。空宗约重。缘心圆宗。即瞥尔犯。问。前二结犯。据律可知。圆宗结犯。约何教义。答。前戒行门中已辨。可反寻之)。

  疏云。单意业中。不名持犯。故律云。单意者不名犯也。(单意不犯。此通两计。有宗动身口思。空宗乃约重缘。如上可见)若尔何故律云。发心作。心念作皆名犯者。答。此谓发心将由身口虽未动相。即名为犯(此答且顺有宗)。有人言制声闻戒。于可制者言之。独头心念忽起缘非不名为犯。重缘向念。可得思觉。而不制约。故是犯科。所以文云。心念作也。任情两取。后为正义(正符四分)。记问云。意已成就何以。前约身口明成就耶。答。就意辨成皆远方便。心念果罪少分有之大论趣果须至身口。问。世云。小乘不制意地今那制耶。答此由不辨假实两宗制限深浅故也小乘实宗。定不制意。动色成犯假宗制意但约重缘简非瞥尔。三宗历然。大小无滥。学者至此。宜须精究。

  止作二心有通有塞(此门四科。今但录第二。余见钞中)

  钞云。将心望境。有通有塞。言塞者持犯不相有。言通者。持犯自相通。如止持中有作持。作持中有止持二犯亦尔(塞者以止持之心。对恶境起作持之心。对善境起。通者对恶处。止时必作对治。此属心用二持。对善起。作时必止离过。此属教行二持)。若为取别。答。止中有作。收作成止(此约心用)。作中亦尔(通约心用教行)。举宗历然岂容通漫(举宗之义。即如前以善恶事法并对冶离过等。分之可见)。一止作持心别(止心离过。分心进修)。二止作持境别(止境是恶。作境是善)。三止心对作境(上犯)。四作心对止境(作犯)。若就修行。解止持者。如止杀盗先修慈悲。少欲等行。以行成故。名为作持。望境不起。名止持。即止中有作也。若就修行解作持者。如欲诵戒羯磨。先止外缘。望离粗过名止。后善行。成名作即作中有止也。记云。前明二持。即心用双持。通一切戒修观止缘。通约化业。并非制教。慈悲愍物行。治杀。少欲知足行治盗。离染净行。治淫。如实语行治妄。又云。一切诸戒。皆双持犯。以凡持一戒。必起对治禁恶名止。起持名作。两犯亦尔凡所造恶。必无治故。

  钞又云。作犯心边有止犯(此约教行。对善事法。作犯止犯。并据犯戒。作犯。随篇轻重。止犯二品。吉罗异于心用。止犯但约化业)。如人作恶。先不学善。是等类也(作恶语通此。谓于善事法。懈怠妄行。为作恶也。不学善者。妄行羯磨。先不学四缘。妄作木钵先不学三如等法)。止犯心中有作犯(此立犯与前作犯中止犯同。名违教事法止犯也)。如人畜衣过日。造房不乞是(不说不乞是止。畜过妄造是作)。若望不学止犯(即不学无知止犯也)。无作犯。不即相成。非无后习也。记云后明二犯。即约教行双持。然作犯中。作恶须论犯戒。(义见前注)不学亦据制科(亦见前注)。此虽教行。乃约通论。后止犯中。所举房长即是别戒(由教行双持犯有通有别。通则通于制所一切善行。别则别在戒本二十六戒)。

  心行持犯有渐有顿

  钞又云。若作心总断恶意。名止持心顿。若一切诸恶并欲造。名作犯心顿。若诸善并修。名作持心顿若息修者。名止犯心顿。若论心渐。以类可知。莫非与受。体有违顺。故持犯两分记云。此论持犯。但望起心。与体违顺。不同次科。对事造作。应知二持心顿。即约通持。望本受体尘沙事法。发无边善。两犯亦尔。若论作犯。对缘正作。自随前犯。此中止是泛尔起心可望本受通犯吉罪。止犯渐顿。如下别解。

  钞又云。二对行说。唯渐非顿。以一行中。不得备修。余行故作持名渐也。止持渐者。如正修慈心。不得修余对治也。作犯唯渐。不可顿犯一切戒故。

  止犯一位别明渐顿(止犯有二事法。止犯唯惭非顿。此门唯明不学。无知止犯)

  钞又云。不学无知。相对解渐顿。不学之罪元起。无知之罪。缘而不了后生故渐。文云。五岁不诵戒羯磨。方得罪故(此证渐犯)。不学之罪。通有渐顿。如要心可学境上作不学意。于一一法上。顿得不学罪。以初受时皆发得故。今违愿体。顿得多罪。云何为渐。若要心不学羯磨。于余悉学。望羯磨边。犯一止罪名渐。若论无知唯渐者。谓缘不了。方结无知罪。一心不备缘唯渐。记云。不学约心。无知随事。心有总别。故通渐顿。事不并修。故唯局渐。又不学罪。凡经两结。若初起心。渐顿随犯。如此所明。至后无知。随事复结。如下句法。

  不学无知罪有轻重

  钞又问云。此不学无知。二罪是何。答。有人言并是吉罗。今解言。不学吉罗。无知有二。若全根本无知得重故律云。重增无知波逸提(见不摄耳戒也)。若疑者得轻。是吉罗也。记问云。不学罪为出何处。答。受戒说相。即制依师。今违此教。故结吉罪。

  不学无知约教行根

  钞又云。言就教者。学据始终(此开学人)。不学即结(此结不学人)。无知之罪。五夏后结。记云。上明不学。学谓持奉。必无中废。故言始终。始据初受。终约尽形。下明无知限五夏者。受戒法中。制五夏学。有所未知。未即结罪。五夏已后。于事不了。显是懈慢。故随结犯。

  对行者。恐心逸荡。自恃小解。望齐贤圣。故学通一形。优劣相降。文云。五岁智慧比丘。从十岁知慧比丘受依止。乃至五分法身成立。方离依止。记云。五夏离师。此据教限。若约成行。至圣乃已。虽非违教。非不违行。逸荡是纵放。齐圣即贡高。优劣不限夏数。但优于己。递互相师。故云相降。

  约根者。若根利易悟。始终二罪。以不学故。有无知也。若钝根难悟。始终不学。无无知罪。非力分故。故律云。愚痴比丘。尽形依止。记云。若论不学。通据始终。三根无异。无知之罪。位分三别。上根不待五夏。故云始终二罪(问。既云利根。即是学人。如何结罪。答。根虽上科。志惰不学。故结犯也)。中根五夏后结(义见前[利]故不复出)。下根一向不结(制须尽形依止)。文明利钝。不显中根。义取前科。则三根备矣。

  持犯优劣约法位论(此门甚广。今乃略引)

  钞又云。约法而言。四种不同。一威仪戒。二护根戒。三定共戒。四道共戒。初一外凡。假名僧戒。中二内凡。和合僧戒。后一圣人。真实僧戒。德行优劣。三品殊异。持威仪戒弱。护根持胜。以制心故。乃至道共为胜。记云。威仪者。随境别护。禁身口故。护根者。通摄六根。制于心故。定共与禅定俱发故。道共断惑证道同时得故。上二散业。三是定故。四无漏业。据戒唯有三位。上二并得别脱。但约内外两凡。粗细分之。威仪通凡圣。道共唯局圣。中二相望。通局可知。又云。以四戒配对三位。外凡散修事观。未缘谛理。无实德故。名为假名。即五停心。总别相念。及薄地凡夫也。内凡多在定心。缘四谛境。分见真理。名为和合。即暖顶忍世第一也。初果已去。证真谛理。号真实僧。

  钞又云。二就位。无学人德圆。故戒行胜。三果(谓三位果人也)企求未息。戒行为劣。内凡外凡。相望渐弱。记问云。二门并明人法。如何取别。答。前是约位显法。后即就位细分(□□□下示犯)。

  钞又云。初约位分。无学误犯故轻。三果故犯为重。三果无漏力强。虽犯亦轻(两云三果。即指初二三三位也。犯之言通合遮性。如记可见。对凡是重。故云亦轻)。内凡道劣故重。乃至外凡相比可知。记云。初门为三。初学无学相望。无学见思已尽。故无故犯。事习未忘。故容有误。三果残思未尽。容有故心(上二俱犯遮戒)。初二两果。欲惑未尽。故心犯性。但不造他。复不结业。不受总报。与凡为异(须斯二尼。怨逼受乐。如受戒引)。次约圣凡相望。圣人见理。业不集故。内凡未证。惑全在故。三约内外相望。乃至者。合云内凡分见真理。定慧力强故轻。外凡未缘谛理。事行道劣故重。上约四位相望。总而为言。无学最劣。五停最优。中间互通。准前可解。文中且举行位。故至外凡。更通薄地。极为优矣(此门[卜]科。今且略引凡圣行位。以显优劣)。

  不学无知对学不学人有开有结

  钞又云。不学无知者其相微隐初且叙结。然后例开。言其犯相者。谓受戒已来。勤学三藏。于境迷妄。遇缘而造者。随相境想具之(律中诸戒之后。皆有境想句法根本枝条并开)。若由来不学事法无知。触便违犯者。佛言。随所作结根本。更增无知罪。

  学不学人各有三品并详示不学无知开结之异

  资持问云。何名为学。答。凡学有二。一教二行。教以照□。行以践教。非但寻文即名为学。故?云。佛立教相。□为奉行。若但读诵。非本意也。如戒名众学。岂得读又耶。又若徒行。复不名学。纵令持奉。犹不免过。疏云。若于二持。虽不违负。望非明决。不名为福。故知学者。止是称教修行。教行相循。方名为学。至如颜渊好学不迁怒。不二过。杨雄谈学。行之为上。言之为次。在儒尚然。况超世?俗之教。而专以文字为学耶。今时学律。解无所晓。行不可观。放情造过。殊无惭耻。辄谓我是学人。免无知罪。此乃自欺。罪何可免。又复矜持。吾纵犯过。业亦非重。犹如铁钵。入水能浮。此又不闻。净心诫观云。知而故违。重不知者。今欲晓不句法。必须准律分相。但取下坛已来。期心持戒。专依师范。咨禀法训。兢兢守护。不敢妄违。则名为学。此分三种。一者久学。解行成立。如文所叙。二者初学。虽学未通。如渐顿说(上二依三学次第学)。三者未学。谓勤求道果。期后习律。如毁毗尼。不犯所开(此开不次第学)。如上三人。一向不结不学无知。次明不学。亦分三种。一者始下坛场。或亦混流俗。或越学余宗。或礼诵等业。忽慢戒律。都无知者。如文所序。二者虽复学习。不专持奉。目瞩耳听。心背行违。知而故犯。末世多然。准上疏文。不名为学。三者先曾秉持。守心不固。中道而废。还为不学。此等三科。一切事法。随有不了。若持若犯。皆结二罪。如此格量。粗分途径矣。问。下开句法。为是学人。为不学人。答。此科正论不学无知。结犯分齐。学人一向无罪。何用句法拣之。古来章记。例以学不学人。相参而说。传迷来久。见此好为一悟。

  二九句法略示总义

  资持又云。此二九句。即能所体状。相对而论。所体有二。即事与法。事法之下各带犯相。能体有三。一识。二疑。三不识。以此三心。历事历犯。各有三心。交络互织。则成九句(法中亦尔)。即上事犯。心容迷倒。复为九句。此之二九。披括心境。用历一切尘沙事法。捡察心行。无不通达。事法无量。二九遍该。楷模一定。故云方轨。

  复示事法及犯名义

  资持又云。止作二门。一切事法。随一事法。必兼于犯。且如淫戒。犯不净。共畜生等。即是事也。波罗夷者。即名犯也。乃至众学齐整着内衣。是事应当学。即犯。此就总论。若约别说。一淫戒中。自造怨逼。方便轻重。境想差别。种种别相。皆名为事。法亦如之。是知事法乃有无穷。犯则不出六聚。

  不学无知事开犯结

  资持准疏云。罪是可学。若有迷者。皆结其罪。彼则具明犯结。又云。由不识事。境非可学(事开)。不妨于犯。是可学故(犯结)。有斯明据。复何所疑。问。一等是迷。何有开结不同。答。事是现对造修。心想容生遗忘。犯是冥缘教相。有迷还是无知。纵令先已学通。还制后心惰怠。细详圣意。谅不徒然。

  遮性二戒二难否

  若是性戒。一向不开。岂得杀他诳他。而自活命。唯淫一戒。开与境合。三时无染。以不损境。余则唯制。文云。我为弟子结戒已。宁死不犯。若论遮戒。有开不开。道力既成。至死不毁。如草系海板等例。记云。上根不开。非教不开。但上根之士法。轻生护遮。同性故也。

  诸文持犯门第八

  诸文忏悔门第九

  有犯虽忏无宜自拒

  业疏(四下)云。但以五浊浇风。鼓扇尘境。不能制割。遂与犯同。若不清荡。未曰智人。覆藏瑕疵。终归显露。故当及时早忏。不可后世悔之。今多憍伐自矜。谓能拒抗前恶。深须量度。是何位人。然后自高。可得度世。不然纵毒。知何不经。生后苦楚。孰难遭遇。故论说言。地狱中阴身。犹如镕铁聚。热恼烧然苦。不可得譬喻。宜当除懈怠。昼夜不休息。精勤修圣道。必使尽苦际。斯圣言量也。同舟各审知之。

  济缘释云。时数渐减为劫浊。邪执坚固为见浊。催年促寿为命浊。三毒猛盛为烦恼浊。分别妄计为众生浊。皆非清净。故并名浊。亦名五滓。即是有情无情二种世间。劫减情浮。逐境造业。又事钞(中四)云。夫结成罪种。理须忏除。则形清心净。应同僧法故。

  萨婆多云。无有一法。疾于心者。不可以暂恶便永弃之。故须忏悔。涅盘亦云。如我诃责毁禁之人。令彼自责。护持禁戒。说三恶道。为修善故。然遂古之师。并施悔法。增减隐显。臆课者多。照教无文。捡行违律。故佛言。有犯不能悔。又不能如法忏。是为愚人。圣教极明。但不信受。今欲定其纲位。格其心境。使是非镜其耳目。得失明其能所者。则何患妄业不除。妄心无托。则为圣叹矣。故文云。有二种智。一者有犯能见。二见罪能如法忏也。

  推罪因起生愧兴治

  业疏云。凡罪生也。托因从缘。因即妄心。非有谓有。随有兴我。便计彼此。即起集业。故经说言。一切诸法。自本来今。性相空寂。而众生虚妄横计得失彼我。起不善念。造众恶业。轮回五道。亿劫不出。二者妄缘境有色心。由之造业。不知心遍。妄谓他有。还缘自心。故反缠褁。如说三界上下法。我说皆是心。向造诸业。但知唯心。则无分别。是彼此也。既识起因。能感后习。一感种类。相续而起。二招苦报。生后当受。今改前非。将修后是。从缘生灭。斯苦世法。于彼恶业。特生厌贱。发重惭愧。立对治过。洗心忏悔。忏者梵语。本曰忏摩。唐言悔往。亦云卑敬。存二方言。故曰忏悔。忏字后立。非此书也。取其义意。谓不造新。则此忏谓止断未来非。悔谓耻心于往犯。由斯善故。已起无缘。当生无续。双碍缘读。说名行除。又由斯善。来感乐报。差彼苦缘。名为报除。若欲忏者。略知此意。

  又云。犯从妄起。罪假缘生。妄体本空。缘生无性。了知妄本。则犯相何依。识达缘生。则罪根叵得。是以忽追所犯。深恨前非。仰对胜缘。尽披肝胆。罪从心起。还逐心亡。既伏现因。不牵后果。犯而不悔。业苦何穷。有智识非。义无隐覆故也。

  事钞云。初中起业。要托三毒而生。然毒之所起。我心为本。此义广张。行人须识。如忏法中。具明业相。今略述起罪。必三约性而生(三性文见戒相中)。受报浅深。并由意业为本。记云。业无自性。必假缘生。缘虽众多不出心境。由境发毒。构造成业。境是外缘。毒从内发。故明起业。唯推三毒。毒从我生。我即妄计。即斯妄计。是业之本。故名妄业。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谛求妄本。毕竟无依。但是一心。随缘不觉。以不觉故。硁然计我。由我起毒。因毒生业。业成感果。果全是苦。苦即生死。流浪出没。造受更资。如是亿劫。莫知所止。从本至末。就果推因。略识妄源。粗知苦本。诸贤览此。岂不自思。悲夫。

  定不定业可不可忏

  业疏又云。然虽开忏。经论不同。如十地中(十地论也)。作业定故。则不可转。如涅盘中。有惭愧者罪则非有。无惭愧者罪则非无。斯是了义。定业难绝。故有解言。所有重业。三时中定(未作正作作已三时有心。故云定也)。报不定者(虽三时有心。犹含轻重。故报不定也)。遇缘可转(遇缘即忏悔也)。则有相除。如造重恶定生报受。以报可转。便加忏悔。由此忏善。亦居生报。夺恶不受。一差永定。故名报除。由行善故。亦是行除。若时报俱定(未作正作作已三心俱重。为时定。三心既重。报不可差。故名报定)。不可不受。则转重令轻。如阇王之忏。亦名报行两除。若时不定报定(此句谓三时中用心。重轻不定。虽是轻心。亦有罪报。故云报定。若是重心。报定可知也)。及时报俱不定者(此句谓三时中用心。有无不定。有心有报。无心无报。故报不定)。此造业微。易忏伏也(凡起心造罪。初中后心有无轻重。各有八句。如资持中四下持犯篇。有图可见。今疏云。三时中定。即有无中第一俱有句也。又云。时报俱不定。即有无中间六句也。疏缺第八俱无一句。又疏云。若时报俱定。即轻重中第一俱重句也。又云。若时不定。报定即轻重中间六句也。疏缺第八俱轻一句)。

  化制业惑理事伏灭

  又云。问。上明忏者。为断为伏。答。经说为灭(即上涅盘)。论说为伏(即上十地)。据实为言。忏不灭惑。但易夺抑伏耳。要得无我。方伏不起(内凡已上。分见无我。方伏不起。尔前尚起)。比丘犯戒。依律忏者。性罪正业随至治际(性对遮为言。正对化为言。比丘犯性恶之戒。一有正业名化罪。一违禁律名制罪。制罪依律忏。化罪须待破惑。故云治际也)。遮罪非情。依法灭也。又解云。解惑(以胁破惑。故云解惑。即下涯忏空行等是)与事(即下事灭等)。名实不同。何者是耶。事灭有行(以事灭事故云有行)。迭相抑伏。后胜相遣。若上品恶业。下品忏者。非其敌对故。强者先牵。故恶不灭。要须还起。上品善业抑伏恶也。中下相对。余可准知。理忏空行。达理为先。下解断上惑(下解即见道。上惑即见惑)。上解断下惑也(上解即修道。下惑即思惑)。何以知然。如诸见等。无始名重。谁谓是非。作意穷寻。一见永见。如析石喻也。但思择我。毕竟无从。于此生忍。则无生解。贪瞋等惑。缘翳事深。人并知非。无由卒舍。故至七学。(三果四向名七学人)犹被缠之。要须方便圣智乃断。如藕丝喻。羯磨经注引律云。有二种人。一者愚痴。谓不见犯。虽见犯。不能如法忏悔。二者智人。即反上句。未曾有经云。前心作恶。如云覆日。后心起善。如炬消闇。故知经律。俱明忏悔。然忏法多种。若作事忏。但能伏业易夺。若作理忏。则能燋业灭业。先论利根。依理断业。如涅盘经云。若有修习身戒心慧。能观诸法。同如虚空。设作恶业。思惟观察。能转地狱重报。现世轻受。若于小罪。不能自出。心初无悔。不能修善。覆藏瑕疵。虽有善业。为罪垢污。现世轻报。转为地狱极重恶果。是谓愚痴。若犯四重五逆谤法。名为破戒。有因缘故。则可拔济。若披法服。常怀惭愧。生护法心。建立正法。我说是人。不名破戒。成实论云。有我心者。则业烦恼集。若无我爱。则诸业不能得报。以不具故。未曾有经云。夫人修福离罪。须近明师。修习智慧。悔重恶业。华严经云。譬如幻师。能幻人目。诸业如是。若如是知。是名清净真实悔过。二者钝根依事忏者。若依大乘。则佛名方等。具列行仪。依法忏悔。要须相现。准教验心。若依律宗。必须识于罪名种相。随有牒忏。若疑不识。不合加法。唯除不学者。随犯结根本。此但灭犯戒罪也。故智度论云。戒律中虽复微细。忏则清净。犯十善戒虽忏。三恶道罪不除。如比丘犯诸性戒等是。

  钞引明了论解云。破戒得罪。轻重不定。有重心破轻戒。得罪重。无惭羞心。作无畏难。或由见起。谓无因果。或由不信生。谓非佛制等。若由如此心破。得罪便重。若不由如此心。偶尔破戒。重翻成轻。

  穷究罪源理事行忏

  业疏又云。初依理者。要识心本。是大乘理。其体清净。妙用虚通。妄想故垢。知垢是心。意言不生。外尘自遣。何以故。本不了心。妄取尘境。随境起业。业生妄受。今达本妄。体虚不实。自耻往业。妄构所造。如蚕作茧。非他所缠。深生惭愧。誓断妄习。如斯念念不妄境缘。无量罪垢。自然除静。二者事忏。如世常行。或依堂塔。或依缮造。佛名经教。礼诵诸业。皆缘事起。依此运心。随所兴起。计功分课。称情爱恋。违意憎嫌。此不净心。未足除罪。要先折伏人我贪??。衘悲自咎。曲身退迹。推举于他。以事抑故。由我惑壮。不解思微。屈苦低抑。犹不可伏。何况特忏。用以为功。所以大圣。布此良规。正治我等粗重人也。万五千佛。日须一遍。阿弥陀佛。日十万遍。如是读诵。营事诸业。并定头数。计功自励。若有不至。此即懈怠。何名畏罪。即地狱人。如是鞭心。如是立志。虽名粗业。世中罕有。纵或行者。多着名利。谄诳自高。复是软贼。罗刹妻也。若欲行时。须具五缘。一请十方诸佛菩萨等。为明证人。以我心微。假强缘故。如诸佛等。常在目前。但罪垢故。如盲不见。动心缘事。佛已先知。何况净眼对面行罪。深可惭也。故诸行人。若微起恶。常思佛前。则愧息也。二诵经咒。为妙药也。随经能治。但不至心。若不专缘。情则驰散。故制束心。在于口也。三说己罪名。如涅盘说。为恶不善等。四立誓言。从今已往。福始罪终。乃至成佛。忏悔本宗。斯为要也。故虽行忏。后出忏场。还寻故恶者。由本结心。不牢固耳。所以诸习。还相围绕。可不见耶。五如教明证。当缘尘境。或梦或觉。非是妄心之所变耶。又非魔鬼之所惑耶。若是魔者。我之所行未出魔境。魔何由来。将非我业之妄现耶。令我心着重起倒耶。若知唯心。境不灭者。将是我心之所妄耶。如是覆疏。本即非本。何由静妄。知妄非真。即此非真。还传妄耳。如斯反识。分了妄因。又识此了还知从妄。不尔欣庆。随妄不返。深须早练。不容自诳。俗中识者。年至五十。知四十九非。何况学道。而怀习着。则不可也。记引庄子云。遽瑗年五十。知四十九年非。又论语云。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则知尔前未达天命。动成非也。

  又事钞云。忏悔之法。大略有二。初则理忏。二则事忏。此之二忏通道含俗。若论律忏。唯局道众。由犯托受生。污本须净。还依初受。次第治之。篇聚立仪。悔法准此。若据通忏。理事二别。理据智利。观彼罪性。由妄覆心。便结妄业。还须识妄。本性无生。念念分心。业随迷遣。若论事忏。属彼愚钝。由未见理。我倒常行。妄业翳心。随境缠附。动必起行。行缠三有。为说真观。心昏智迷。止得严净道场。称叹?仰。或因礼拜。或假诵持。旋绕竭诚。心缘胜境。则业有轻重定不定别。或有转报。或有轻受。并如佛名方等诸经所明。言理忏者。既在智人。则多方便。随所施为。恒观无性。以无性故。妄我无托。事非我生。罪福无主。分见分思分除分灭。如人醒觉。则不眠醉(三种无生理观。及五乘犯罪等文。并入观法门中。为显理观。通于受忏故也)。又云。然则事忏罪业。福是顺生。理忏妄本。道则逆流。一出一入。条然自分。愚智两明。虚实双显。故诸行者。并识自心。若乐罪时。须修事忏。若乐福时。须修理观。理通深浅。如上所明(性相唯识三种无生。并在前明)。

  理事相须行者正要

  济缘又云。问。修理忏人。须礼诵否。答。愚智两分。事理无二。上智达理。不碍修行。中下昧空。故存渐诱。应为四句。总摄群机。一得理失事。一心禅观。外阙庄严。如有目无足。不能前进。二逐事迷理。计功分课。不了缘生。如有足无目。不知所从。三理事双运。目足相资。万行圆修。必至彼岸。四理事俱昧。盲而无足。愚痴惰慢。终无出期。是知理事各立。未免偏邪。空有一如。是真修习。故曰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诸佛菩萨。历劫熏修。华竺祖师。终身苦行。此理深密。何可尽言。略示大途。粗分缁素耳。

  斥世行忏弃制取化

  事钞又云。佛法东流。行此法者亦少。纵有行悔。则弃小取大。依佛名方等而忏者。余意所未安。由心怀厌欣。未合大道。但篇聚依教自灭。业道任自静思。皆嫌发露可羞。而业由羞故结。此正药病相治。不得不行。

  大小所明灭否之相

  业疏又云。有人言。大乘忏者。得灭业也。一者理深药妙。二发悟悔过。起治行胜。三多身修业。非一形证故也。今解云。经虽说灭。不了义也。望后理观。远通说耳。但地前故业分段所摄。用以招生。若据小乘。增上忍中相似无漏。恶道女业方得不受。故成实云。得世上见。虽来往生死。乃至百千世。终不堕恶道。若论别报。无学未免。故有贯恼之苦。碎身之痛。地狱烧身。饥饿切体。复何可论。一思至此。业之善恶。俱不可作。古人有言。慎莫作善。斯有远旨。如造世善。生极有顶。娑婆三界。更增苦谛。如烧金丸。不可触也。记云。大乘地前三贤。尚有分段生死。则知不灭。小乘忍位。方免恶道。则知尔前。业亦未灭。成论世上见。即世第一。又过忍位。则知内凡以上。将邻圣位。无漏慧胜。方能灭业。

  犯重开忏不足僧数

  钞引十诵云。若犯重戒。如法乞羯磨。佛所结戒。一切受行。在大比丘下坐。不得与大僧过三夜。自不得与白衣沙弥过二夜。得为僧作布萨自恣二羯磨。不得足数。母论云。与白四悔法已。名清净持戒。但此一身。不得超生离死。然障不入地狱。业疏云。又就律中忏重之相。虽非即数。有可收理。尽形行学。障地狱故。

  资持又云。问。忏既清净。那不足数。答。戒德劣故。不任僧用。问。既不足数。开忏何为。答。若不求忏。财法两亡。僧须灭摈。由忏净故。得入僧中。但不足数。又复能除狱报。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岁。地狱之苦。顿然清净。岂非益耶。问。世中皆云。小乘无忏重之文。今诸律中。云何开忏。答。律开忏者。为同财法。及障来报。若望体坏。无任僧用。不复本位。犹同不忏。故云无耳。非谓不许忏也。问。依前化教。理事二忏。得罪净不。答。若修理忏。罪无不遣。若修事忏。或不违行法。或得好相。重罪得灭。如佛名方等。虚空藏治禅病经等。并有明文。问。若依理事忏已。制罪灭否。答。灭否难知。须准教判。化忏心业。制忏违教。准知制罪不灭。问。得相验净。可足数否。答。事忏得相。乃约化经。足数作法。自是律制。两不相涉。那得致疑。古德云。安用大教忏夷。以足小乘僧数也。欲辨化制。四句明之。初业灭制不灭。二制灭业不灭。三俱灭。四俱不灭。思之可见。问。有人言。准虚空藏经。得足数者。答。此犹不辨化制故也。

  又钞(中一)云。问。应当足数。不名断头。答。忏本清净。理当足数。如得作说戒自恣羯磨等。但由情过深厚。不任僧用。故云。来不随意。断头之论。此望不阶圣果为言。记云。十诵开作说恣羯磨(不开余法)。亦听众中诵律(无堪能处)。既容秉御。身预净僧。义同足数。故曰理当。律云。僧说戒及羯磨时。来不随意。故知虽忏。必无足理。纵听秉法。身不足数。但望二摈。财法永亡。不参众务。以为优耳。上云理足。文含二意。一为救无知。谓失例犯。二为救犯者。抱过不悔。故此诸文。委曲提示。

  论犯重罪有戒无戒

  事钞又云。问。上言若犯此法。名为断头。准此而言。必无重犯。戒亦非有。答。戒之有无。此入诤论。杂心中解有戒非无。记云。入诤论者。涅盘诤论品云。善男子。我于经中。作如是说。若有比丘。犯四重已。不名比丘。不复能生善芽种子。譬如焦种。不生果实等。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诸比丘。犯重禁已。失比丘戒(此执无也)。善男子。我于经中。为纯陀说四种比丘。一者毕竟到道(无学中)。二者示道(初二三果也)。三者受道。(通内外凡也)四者污道(薄地)。犯四重者。即是污道。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诸比丘。犯四重已。不失禁戒(此执有也)。问。经中但云。不解我意。佛意云何。答。尚非菩萨二乘境界。况凡鄙乎。然虽叵测。亦须略示。当知佛说。有则必有。无则定无。何以然耶。如来如实。见诸众生。善恶业性。随宜而说。如实不虚。杂心解者。彼云。有说犯初众罪(众即是篇)。名舍律仪。此则不然。若舍律仪者。犯根本罪已还俗。应得更出家。已舍律仪故。又云。于别解脱律仪是比丘。于无漏律仪非比丘。又云。但是犯戒非舍戒。问。此还计有。应成诤论。答。在彼为诤。于今非诤。何以故。知时合宜。深解佛意。非执计故。是以僧网明畜猫犬。及随相中畜八不净。并断失戒。人不见此。故多迟疑。

  因明重犯空有计异

  钞又云。若论重犯。律自明断。随犯多少。一一波罗夷。此篇最初。四戒各别。随重犯淫。众多重犯。余杀盗妄。重犯亦尔。此说别脱戒。由境缘别。得戒不同。故后犯时。还随别犯。如萨婆多云。宁可一时发一切戒。不可一时犯一切戒。记云。重犯有二。一同名之罪。谓四重互望。二同种之罪。谓四戒各论。上通十诵。不局本宗。文约四戒。各别论重。即明本宗同种之义。

  诸文忏悔法第九

  诸文三归门第十

  归敬兴意

  归敬仪(敬本篇一)云。然则熏习日久。取会无由。事须立敬设仪。开其信首之法。附情约相。显于成化之功。然后肝胆涂地。形骸摧折。知宇宙之极尊。则敬逾天属(天属即父母也)。晓教仪之远大。则道越常迷(即七略经史)。乃至云。小乘论云。敬者以渐为体也。由我德薄。前境尊高。故行敬也。今反无惭不耻。深可笑也。大乘论云。由信及智。故敬于彼。信故非邪。智故兴敬。故引诚教。信智及渐。敬之本矣。又引论云。归依者。回转之语。由昔背正从邪。流荡生趣。今佛出世。兴言极尊。遂即回彼邪心。转从正道故也。于是乃立归法。有五等之差。始于背俗之初。终于入道之极。皆归三宝。以为心师之迹也。所师极矣。所为大矣。故增一阿含经云。无恭敬心于佛者。当生龙蛇中。以过去从中来。今犹无敬。多睡痴等。斯为良证。大悲经云。佛过去时。行菩萨道。见三宝舍利塔像师僧父母。[(厂-一+(孛-子))@(工/日)]季善友。外道诸仙。沙门波罗门。无不倾侧。谦下敬让。由是报故。成佛已来。山林人畜。无不倾侧。以敬于佛。又俗礼云。无不敬。俨若思。安定词。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是也。

  述情归敬

  又(斋缘)云。但以慢山上耸。俯视于人物。我室四蒙。包藏于见爱。慢无纳法之实。经明覆器之宾(妄语覆心。道法不入。喻如器覆。水注不入)。我有怀着之功。论显纳烟之义(包藏见爱。喻如纳烟。并出智论)。器仰无思不服。有服必拔慢根。室坏便归太虚。见爱安形无地。然则封迷长劫。佛世有退席之人。不识分量。季俗丰轻生之士。此并不思之徒也。当知我身属于他缘。冥冥不知来处。我神属于惑业。匆匆莫测何心。经云。命如风中灯。不知灭时节。今日复明日。不觉死时至。冥冥随业缘。不知生何道。此至言也。干豆莫于其虑。吁可悲哉(涅盘喻豌豆干时。虽刺不入)。固当立像表仪。倾尘聚而顶礼。寄缘引领。荡烦虑于新心。是则情异牛羊。乘明智而弘道。身如木石。假雕琢而成器。可不然乎。所以大圣知时通化陶诱。立正三宝。导浊识之所归。开明四印。示迷生之不昧。固得法住万载。功由归敬之勋。神升四天。谅藉传扬之力。固须识三宝有数种之权谋。解七众无二师之希向。言唯质露。意在修行。

  示受归意

  业疏引论云。以三宝为所归。所归以救护为义。如人获罪于王。投向他国。以求救护。彼王敕言。汝求无畏。以投我者。莫出我境。莫违我教。必当救护。众生亦尔。系属于魔。有生死过。归向三宝。魔无如之何。论云。我境即四念处。他境即五欲也。我教谓心师也。他教谓师心也。魔者。梵本具彰云魔诃罗。此方略之。但置上字。后人加鬼。不入字书。依唐译之。则云杀者能损众生法身慧命也。彼论又云。如昔有鸽为鹰所逐。移入佛影泰然安乐。在身子影战怖如初。乃至如来。习气尽故。久修慈悲。能为物护。

  三宝被世之益

  戒疏云。此三益世。近拔三有。远清二死。希世独达。可重名宝。故宝性论。喻分六义。一希有义。世宝贫穷所无。三宝薄福不遇。二离垢义。世宝体无瑕秽。三宝绝离诸漏。三势力义。世宝除贫去毒。三宝六通难思。四庄严义。世宝严身令好。三宝能严法身。五最胜义。世宝诸物中最。三宝诸有无上。六不改义。世宝磨炼不变。三宝八法不动。上虽六解。同举喻成。核其宝字。同训珍美。如常所引。

  求归本意

  戒疏云。约义以论。六种差别。一荷恩故。佛设法药。僧是弘传。为拔毒箭。兴显于世。皆于我益。何得不敬。二加护故。浊世障深。将欲传通。多感魔业。作诸留难。若不威加。无由远离。三生信故。谓妄意言不承宗绪。故前列敬。知禀有由。四表敬仪。五众所归。并宗三宝。今欲通法。必先兴请近行世供。远住法故。五显胜相。如成论云三。宝最吉祥。故我今初列。六开众生佛法僧念故。以三宝大利惠益无边。微沾希向。历劫不朽。故前列之。

  求归功益

  敬仪云。是知初心后进必须凭师善友。今依止三宝。常乐亲近。故大智论云。若菩萨未入法位。远离诸佛。坏诸善根。没在烦恼。自不能度。安能度人。是故不应。远离诸佛。譬如婴儿不离其母。行道不离。根食热时不离凉风。寒时不欲离火。度水不离好舡。病苦不离良医。是故菩萨常不离佛。何以故。父母亲友。人天王等。不能益我。度诸苦海。唯佛世尊令我出苦。是故常念。不离诸佛。又如善生经云。若人受三自归。所得果报。不可穷尽。如四大宝藏。举国人民。七年之中。运出不尽。受三归者。其福过彼。不可称计。又校量功德经云。四有洲中满二乘果。有人尽形供养。乃至起塔。不如男子女人。作如是言。我某甲归依佛法僧。所得功德不可思议。以诸福中。三宝胜故。又处胎经云。佛告弥勒偈曰。汝所三会人。是吾先所化。九十六亿人。受吾五戒者。次是三归人。九十二亿者。一称南无佛。余广如正念经。受归果报。生天乐相。

  三归所发业体

  业?(二下)引多论云。言三归者。以何为性(记云性即体也)。有论者言。教无教性。此就所发教之业。从体明性故。若淳重心有无教也。无教者。此明业体。一发续现。不假缘辨。无由教示方有成用。即体任运能酬来世。故云无教。又云三业为性。谓从初发业者为名。故云。互跪合掌。口说三归。是身口教。因具而发。能存于有。故名为性。又云善五阴为性者。色身恭敬。识想受中缘。

  注。并是善本。便生善行。无贪等三。摄御斯法能生后有故因得名也。由诸众生。依法受归。随其心力。有善业起。扶助形命。若轻浮心。体是无记。不发无作。

  别解三宝名义

  戒疏(一上)云。言佛者梵云佛陀。或云浮陀。佛驮步他浮图浮头。盖传音之讹耳。此无其人。以义翻之。名为觉者具二义故言觉察者。对烦恼障。四住如贼。唯圣觉知。言觉悟者。对所知障。无明如睡。唯圣独悟。无明有二。一迷事无明。善觉三趣。二迷理无明。觉法定性。通而独悟。并名为觉。行宗云。觉察义中。烦恼障。不出十使总为见思。三界见惑。粗故易断。合为一住三界思惑。微细难破。离之为三。故为四住。此障凡夫不觉。二乘同断。觉悟义中。无明一住通号无明。别分事理。初迷事者。障俗谛故世出世法。唯佛通达。名如量智。故能开觉。一切众生。故云三趣。谓人非畜。总收六道。并是所觉。此谓觉他也。二迷理者。障真谛故法性真理唯佛尽证。境智相冥。名如理智。此则自觉也。然此二觉二乘不觉菩萨分觉。唯局果人。觉行满足也。佛地论云。具一切智。一切种智(二智对疏二觉)。离烦恼障及所知障(对疏二障)。于一切法。一切种相(真俗二谛)。能自开觉。亦能开。觉一切有情(自他二利)。如梦睡觉。如莲华开(梦喻迷事莲喻迷理)。故名为佛(慎因人也)。更欲委辨。非宗且略所言法者。此土方言。大夏梵音。即云达磨。或云昙无昙摩之异传耳。未解声明。故言多僻法有二义。一自体解法。如三聚等(一色。二心。三非色心。此三体性差别。不相混滥。故云自体也)。二轨模解法。今据后义。至圣演教。意在成行。如车从辙。如器从模。法非目睹。以喻成也。又如行必从道。道不从人。道即行之。所依法式无越此也。

  僧者天音。此无其人。以相翻之号为众也。或有旧解。言和合众。即体相为名。言斯等人。同具六和。四人非一。崇成众法故也。然诸经中。但单众翻。不兼体说。广如羯磨疏解。

  列示三宝名相

  归敬仪(威容篇)云。然三宝为敬谒之尊。是以明其相状。行者云。归命常住法身。所谓如来。成就十力。四无所畏。五眼六通。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三念处等。一切种智。无上调御。功德智慧微妙清净。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安慰世间。普覆一切。无障无碍。无所分别。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而能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常举右手。安接众生。放大光明。除无明暗。百福庄严。万德圆满。雨甘露雨。转正法轮。济益众生。出生死海。是故号佛。众圣中尊。无上法王。

  十二部经上中下善。义味清净。自然具足。开现梵行。最上第一。度于彼岸。甚深实相。平等大慧。自性清净。心行处灭。言语道断。而此正法。境界无碍。为众生说。不违实义。由是无上出世良药。破灭众生。无始烦恼。三乘净僧。所行三惠(闻思修也)。是菩萨道。披弘誓铠。?精进马。执忍辱弓。放智惠箭煞烦恼贼。直心深心。决定正趣。无上第一。平等正道。不离念佛念法念僧。受行诸佛一切言教。常以六度。度诸众生。常以四摄。摄诸含识。为尊为导。为依为救。安置众生佛菩提道。是故号僧。法朋善友。常以方便。利益世间。是良福田。真供养者。

  略示四种体相

  戒疏云。四种三宝。一理体者。如五分法身。为佛宝灭理无为是法宝声闻学无学是。僧宝。二化相者。如释迦道王三千为佛宝演布谛教为法宝(法门虽多。而以首者言之。又四谛统摄凡圣因果大小教门广略。略宜无出此四尔)。拘邻等五为僧宝。三住持者。形像塔庙为佛宝。纸素所传为法宝。戒法仪相。为僧宝。四一体者。如常所论。唯约心体。义分三相。如涅盘说。三宝同性等。

  行宗释理体

  初明理宝文出多论。五分者戒定慧从因受名解脱。解脱知见。从果彰号。由慧断惑。惑无之处名解脱。出缠破障。反照观心。名解脱知见。灭理四谛灭谛涅盘。学无学者。初果已去。同见真谛名理和僧。然此理宝。亦即同体。但望佛僧。证理边为别。故多论云。佛亦是法法亦是佛。僧亦是法止是一法。相有差别。故分三宝。

  拣境胜劣

  戒疏云。四宝为言。理宝为胜。由常住故为世所归。余三随设。体是有法。行宗云。理宝胜者理通大小生空真如是小乘理。清净心本即大乘理今须约大。以论胜劣。归敬仪云。理谓至理。天真常住。还是心体。若尔。与一体何异。答。一体在迷专据凡说。理宝约证。唯从圣论故分二矣。是故理宝。独胜余三。

  广列四种体相

  敬仪(济时)云。一体三宝者。一是非二之名体。谓本识之谓。但目无始心体。性净如空。妄想客尘。封迷随染。致使相从。至于今日。经生历死。无由厌晓。故经云。诸法本来性相空寂。众生妄计。彼此得失。轮回生死。不得解脱。经云。一切众生。并有佛性。即我本识。出障嘉名。迷故曰凡。悟便名圣。所以贫女宝藏力士额珠。性常清净有而无用。为惑所覆。无由光显。如经深丛覆宝移流杂味。然其本性。光淳无玷。所以前修闻此励力勤观。日故劫新。遂证斯德。及成妙觉。转依法身。身非始生。寄缘修显。后进闻此。兴大志求彼去已还。我云何住。遵途进德。还登位极。自昔已来。此乘无权。皆成正觉。迥出樊笼。俯应群生。兴悲赴感。我之与佛。无始实同。彼以先觉。故先出有。我独不悟。盘桓下凡。一思此事。悔热何及。今若不修。后生何据。

  又云。言一体三宝者。行者既知。心性本净。悟解无邪。名为正觉。觉即佛也。性净无染法也。性净无壅僧也。今觉于本。名始觉也。本实体净。名先觉也。如此安心。如此练身。俯仰因循。无念不克。俗云。惟狂克念作圣。惟圣罔念作狂。彼沈俗士。尚此放言。岂惟出道。翻无此致。都不可也。问。卿发斯言。欲何标据。念念总是识心。言言都非智略。如何依准。得一举而腾九万耶。答曰。夫以圣道远而难希。净心近而易惑。为山基于一篑。为佛起于初念。故万里之克。离初步而不登。三劫之功。非始心而罔就。是知行人发足。常步此心。开示不由外来。悟入诚因内起。迷时谓礼外境。悟已还礼自心。故经云。心想佛时。是心是佛。如是敛念。会必精勤。积熏不已。自然清净。忘此外求。甫当行道。徒役身心。终为世福。故身子不思。经劫而居退忘。难陀整虑。终朝而拔其神。

  又云。二明缘理三宝者。理谓至理。天真常住。还是心体。且从染说。无始有终。但为惑网。不能出障。今以三学。克剪缠结。惑业既倾。心性光显。始终性净。无垢无终。由法成立。随境分相。即号此相。为五分法身。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前之三学。从因受名。由戒护助。果成法身。故云戒身。定慧准此。可以类知。后二从果。次第受名。解脱身者。由慧克惑。惑无之处。名解脱身。解脱知见。以乃出缠破障。返照观心。故云知见也。唯佛法中。三乘圣者。具此五分。能为六道。作大归依。故论云。归依于佛者。谓一切智五分法身也。归依于法者。谓灭谛涅盘也。归依于僧者。谓诸贤圣学无学功德。自身他身尽处也。

  明理宝功高归之益大

  又云。由此三宝。常住于世。不为世法之所凌慢。故称宝也。如世珍宝。为世所重。今此三宝为诸群生。三乘七众之所归仰。故云正归。若无专信。杂事邪神。虽受归戒。不得圣法。故经云。归依于佛者。真名清信士。终不妄归依其余诸天神。斯何故耶。以真三宝。性相常住。堪为物依。自余天帝。身心苦恼。有为有漏。无力无能。自救无暇。何能救物。唯出世宝。有力能持。言归依者。如凭王力。得无侵害。今凭正宝。威福无涯。故使神龙免金翅之诛。信士超夜叉之难。五种三归皆归此宝。或即名之同相三宝。由理通三世。义尽十方。常生三宝。此为至极。经云。若人得闻常住二字。是人生生不堕恶趣。斯何故耶。以知法佛本性常故。一时闻解熏本识心。业种既成。净信无失。况能立愿归依。奉为师范。固当累劫清胜。义无陷没。如经有人。受三归依。弥勒初会解脱生死。此乃出苦海之津梁。入佛法之阶位。

  理宝常住随相皆是

  又云。此理三宝。能生化相。弘道利生罪福通感。调达出血。业成劫罪。耆域出血。业成梵福。以化佛无心。犹如光??。仪像非情。体唯无记。所感罪福。还约法身。由显相状。法身依故。以法本非形。无漏无色。不以相显。群有何依。故立像表真。厥趣斯矣。

  理宝常故灭而复兴

  又云。但以浇浊在数。倚伏赴机。故列三法。限于万载。所以金河西竭。玉关东骛。代出八九。年逾六百。三遭殄除。终还兴显。有何致斯。历数末也。浇风不追。固无传授。天禄终也。由慈氏运开。缘生道会。淳源将发。交谢应期。不虚设也。

  又云。三明化相三宝者。谓释迦如来为佛宝也。所说灭谛为法宝也。先智苦尽为僧宝也。此化相三宝。或名别相。体是无常。四相所迁。灭过千载。但可追远。用增翘敬。以贤劫中。三佛已往。无我第四。群生何依。长沦苦海。解脱无路。是以能仁。膺期出世。说法度人。开八正之妙门。示一真之平道。近出人天之欲泥。远登贤圣之津筏。

  四明住持三宝者。人能弘道。万载之所流慈。道假人弘。三法于斯开位。遂使代代兴树。处处传弘。匪假僧扬。佛法潜没。至如汉武崇盛。初闻佛名。既绝僧传。开绪斯竭。及显宗开法。远访华胥。致有迦竺来仪。演布声教。开俗成务。发信归心。实假敷说之劳。诚资相状之力。名僧宝也。所说名句。表理为先。理非来言。无由取悟。故得名教。说听之缘。名法宝也。此理幽奥。非圣莫知。圣虽云亡。影像斯立。名佛宝也。但以群生福浅。不及化源。薄有余资。犹逢遗法。此之三宝。体□有为。具足漏染。不足陈敬。然是理宝之所依持。有能遵重相从出有。如俗王使。巡历方隅。不以形征。故敬齐一。经云。如世有银。金为上宝。无银有鍮。亦称无价。故末三宝。敬亦齐真。今不加敬。更无尊重之方。投心何所。起归何寄。故当形敬灵仪。心存真理。导缘设化。义极于斯。经云。造像如麦。获福无量。以是法身之器也。论云。金木土石。体是非情。以造像故。敬毁之人。自获罪福。莫不表显法身。致令功用无极。故使有心行者。对此灵仪。莫不涕泣横流。不觉加敬。但以真形已谢。□见遗踪。如临清庙自然悲肃。举目摧感。如在不疑。□我亦尔。慈尊久谢。唯留影像。导我慢幢。是须倾屈接足。而行礼敬。如对真仪。而为说法。今不见闻。心□由无信。何以知耶。但用心所拟。三界尚成。岂此一堂。顽痴不动。大论云。诸佛常放光说法。众生罪故。对面不见。是须一像既尔。余像例然。树石山林。随相标立。导我心路。无越圣仪。

  诸文三归门第十

  律宗会元卷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