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纂续藏经第 59 册 No. 1109 终南家业


  终南家业目录

  四明 ?翁宗师 述

  门人 行枝 编上卷教观撮要三观尘露答日本芿法师教观诸问中卷重受戒文戒体正义直言四诤要论衣制格言论分部论僧体科释杂心论出三有对文受缘重开下卷论心用双持犯结制罪辨二止并八九名义重释事钞持犯篇通塞文重答钦师境想问?然梦庵持犯四难征显定道二戒略辨正用相从略议第七非体辨略教结犯

  No. 1109

  终南家业卷第一

  教观撮要

  吾祖弘律。以妙观为本。盖准律中。佛制比丘。观念对治。方能入道。故曰。常尔一心。念除诸盖。违则结犯。但律中。观念皆属权少。祖师克究佛怀。深符开会。直依摄大乘论(皈敬仪引)知尘无所有(空观)。通达真(真谛)。知唯识有。(假观)通达俗(俗谛)。若不达俗。无以通真。若不通真。无以遣俗。以俗无别体等义(上显真俗相即为空谛。空假不二为中观)。立中道妙观。为出家学本。于事钞沙弥篇及业疏受戒篇并云。观事是心等。言事即总十界。依正色心等法。盖是。唯心本具。全心变现。事即俗谛。心即真谛。心事不即不离。即中谛。如此观事。岂思议哉。使自沙弥。便开妙解。达事是理。全性成修。凡所进用。俱成妙行。又于钞疏忏六聚篇。乃云。诸法外尘本无。实唯有识。此理深妙等。上句真谛。下句俗谛。俗不离真。真不离俗。不即不离。即是中谛(在所为三谛。在能为三观)。三谛之法。微妙圆融。故云深妙。会上两文。其义即一。是则一心即三谛。三谛即一心。若以一心为能观。则三谛并属能观。为之一心三观圆融妙观。若以一心为所观。则三谛并属所观。为之一心三谛圆融妙境。境观俱明。能所互照。无能所中。能所历然。无差别中。差别宛尔。复于归敬仪中。能敬无非三业。所敬莫过三宝。于篇篇事事之下。令理事圆融。真俗并运(上明观讫)。立观既妙。在教必圆。此宗云。教无非律乘。若据教限。律是偏少。究佛本怀。诸有所作。常为一事。百千方便。曲功调停。皆佛权谋。随他意语。至终法华。方畅本怀。开决偏小。即一佛乘。涅盘扶谈。终显佛性。自昔传律。全昧归源。唯我南山高怀卓朗。判释教门。空有无滥。别准二经。开扶妙旨。直显戒律。即是圆乘。点显境缘。及受随行。皆即一心。无非唯识。唯心教行。岂不圆妙。今更略引诸文。使学者知其教也(下引戒法处。即指于教也)。如事钞指戒法云。法界尘沙。二谛等法。法界乃戒法之体。尘沙乃戒法之数。若以法界为境。应须了境。即是二谛。三谛之法。非界言界。故云法界。当知戒法。乃于法界理上。假名建立。故有差别。数等空尘。又若河沙。故云二谛法也。所谓诸佛说法。常依二谛者。是也。二谛非即非离。强名中谛。故一一教门。皆三谛圆融。微妙之法。故又续云。测思明慧。(观妙)与妙法相应(教妙)。测思能受心也。妙法所受法也。以微妙心。受微妙法。能所体同。即一实相。故曰相应。钞中又云。所发戒相。乃有无量(乃至)。若随境论。不过情与非情。空有二谛。灭理涅盘。佛说圣教。文字卷轴。形像塔庙。地水火风。虚空识等。法界为量。并是戒体。此文以法界。结上诸境。则一一境。皆微妙法界。依法界而制诸戒。则法界是戒法之体。故云并是戒体也。要使受者。以法界心。缘法界境。受法界法。只一法界。无异法界。能所泯亡。究竟一相。故得。钞文又云。深戒上善。广周法界(文)。戒法若非体是法界。何得云深。何云上善。况钞序首云。戒德难思等。此文虽叹戒功。由体微妙故。功用难思。学者不能如此推究。以致屈抑教门。情切哀痛。又业疏云。智知境缘。本是心作。不妄缘境。但唯一识(文)。境是尘境。缘即戒法。境与戒法。既唯一识。唯识即是三谛圆融妙理。境岂不妙。法岂不圆。亦欲受者。识源达本。圆发上心。圆纳三聚。圆成三行。故疏又云。常思此行。即摄律仪。用为法佛。清净心也。此行即小法。律仪即大乘。法佛即果德。即小是大。即因是果。小大因果。即一净心。无差别也。故疏复云。大小俱心。律仪不异。义极明显。圆文妙义。具在诸文。学不究心。鲜能知要。吾祖教观。几至扫地。余曾释圆教五门。及答日本芿师疑。并三观尘露等处。辄以管见。发挥圣言。但恐文繁。学者难晓。今撮要义。别书一纸。庶易流传。为广究之蹊径耳。即非沽誉要名也。深愿同门。精研博究。一益自己。二化他人。二皆契实。无霟其裔。淳佑壬寅。佛忌前一日。华严阁下出。

  三观尘露

  吾祖南山澄照大师。迹示四依。位阶上地。妙明一实。洞彻两乘。预译场而辞翰推尊。敷讲席而天龙拱侍。慨律藏实佛法命脉。轸戒德乃定慧依因。历三生而偏志弘扬。抗六师而广文流演。虽举宗而持犯为正。在进修而理观兼明。或令福智双行。或示化制同禀。通依两典。总列三阶。义趣该罗。文辞简略。管窥曷既。肤受何穷。唯灵芝记主大智律师。妙赜真源。深研理味。律遵南阜。而教领南屏。位隐西湖。而道闻西竺。广明圆行。妙演观文。辨?浅深。辉映今古(守一)。霟继学徒。谩寻文相。愚情有拥。略义伸明。仍决异传。少资己解。自愧斗筲量窄萤焰见卑。虽竭精诚。焉能尽理。犹尘露之于山海。故题曰三观尘露者矣。大分四科。初引本文二略叙释三示立意四决异传

  第一引本文

  事钞(忏篇)云。一者。诸法性空无我。此理照心。名为小乘。二者。诸法本相是空。唯情妄见。此理照用。属小菩萨。三者。诸法外尘本无。实唯有识。此理深妙。唯意缘知。是大菩萨。佛果证行。故摄论云。唯识通四位等。又(事钞沙弥篇业疏受戒篇)同云。一者。小乘人。行观事生灭。知无我人善恶等性。二者。小菩萨行。观事生灭。知无我人善恶等相(业疏云观事是空等)。三者。大菩萨行。观事是心。意言分别。故摄论云。从愿乐位。至究竟位。名观中缘意言分别为境。又业疏(忏篇)云。小乘极处。人法二观。对我观析。唯见是尘。对阴求之。但唯名色。求人求法。了不可得。是为空也。大乘极处。空识为本。初浅滞教。谓境是空。了境本无。性唯识也(净心诫观归敬仪。广明理观。故不尽录)。

  第二叙释

  分二。初叙略意。详上诸文。莫不以三位极理。示于观体。至于心境行相。在文皆略。备载摄论。及道整禅师凡圣行法。当时盛行。是故诸文。并指如彼。整师之文。近世已亡。摄论之义。晚学难晓。灵芝诸记复指天台摩诃止观是可投心。良由此宗疏钞正明持犯。定慧资修。理须旁示。恐乱宗途。故不繁广。

  次释文相。就文分三。即境理人也。

  一者。示境。三观皆云诸法。及云观事。若对机见。须分广狭。前之性空。小机见狭。六凡五阴。为诸法也。后之二观。即指十观。该及三世。为之诸法。又复动心即事。有念皆法。诸法及事。通收内外。至于取境成业。无过妄计。前二云我人。后一云意言。皆妄计也。舍?就亲。正指妄计。为所观境。故记云。三理照之。乃知颠倒但有妄计。又云。但破妄计。又云。谓观念性等是也(上示境竟)二言理者。理即观体。亦诸法体。若就文指。即性空。相空。无我。及唯识是心等是也。虽分节文相。有境理之殊。其实句义连绵。诸法即理。不可分异。须知诸法唯是一心。究竟圆明。平等一相。妄计自障。贪着轮回。如来随机。或说诸法皆空。或谓唯一实相。小乘机劣。认空为极。其间钝者。推?法性。方见空理。利者体法即空。后大乘中。然有一类。虽发大心。未穷心本。亦但认空。以为极理。了相即空。与前为异。志愿弘大。故云菩萨。修唯识者。不无利钝。钝者别修。从假入空。方达中道。利者圆入初后一如。因果皆妙。后更引明。

  问。性相二空。唯空人我。兼空诸法耶。钞文但云无我。不言法空。请为明之。

  答。文中具明。何不详耶。初云诸法性空。此空法体性也。复云。无我即空。我人执性也。次云。诸法相空。此空法体相也。复云。无我即空我人执相也。又云观事生灭法空也。知无我人。人空也。是则性相二空。具兼人法。业疏甚明。记文更显。又复人法之义。诸文广陈。学者自知。兹不繁累(决异传中又略释之)。须知在境为人法二执。在观为人法二智。在理为人法二空也。

  问。性相二观。钞文皆云生灭。如何分异。

  答。初则见相如实。从缘生灭。次则见相如幻。空花水月。虚生虚灭。初则生灭是实。次则生灭是空。故业疏云。观事是空者。是也。文云。外尘本无。实唯有识。此之二句。即是三谛圆融。中道妙理也。尘即诸法。皆六尘故。对于凡小。不了心源。故云外也。本即元本。无乃理体。实谓不虚。唯乃训独。本实二字。显知其的。今作三义。释此二句。一克体释。一切诸法。从本以来。若体若相。泯迹亡形。究竟如空。微妙莫测。即一真如。无非实际。故云外尘本无。盖是。唯心本具。全心发生。法法皆心。尘尘即识。究竟指示。故云实唯有识。识是圆理。体亦本无。是则无即是识。识即是无。且就诸法体上。强言于无。诸法相上。假立言识。无乃识之体。识乃无之相。不即不离。复不思议。故言妙深也。二遣情释。言本无者。遣着有计。本无虽空。空非偏空。有识假立。即是妙有。不着二边。不离二边。即是中道。故云妙也。三修显释。据梁摄论方便位中。先以依他性。遣分别性。见一切尘。空然无体。但有意言分别。故云外尘本无。翻分别性。为无相性。此中言无。但见尘空(即空观成)。依他性体。虽是唯识。申智未利。但见似像。以真实性。遣依他性。真实性渐显。依他性渐消。然后一切法。似名似义。及似唯识。无所从生灭。意言分别。得无分别智。翻依他性。为无生性。此中言无。正示识体。(乃假观成)真实性体即实相。本无可翻。欲显体妙。翻无性性。言无性之性。显空即识也(即中观成)。此方显出。唯识圆妙觉。方见极圆。上论次第。非今立意。真俗并运。空假即中。三性圆修。初后俱妙。是今宗旨。如下更明。

  问。文唯二句。何见三谛圆融。三观圆修之义耶。

  答。外尘本无。即是真谛。亦即空观。实唯识有。即是俗谛。亦即假观。识即是无。空不离假。不即不离。名为中道。是知立观。唯据三谛圆融。中道妙理。故文结云。此理深妙。岂不然耶。正准摄论(敬仪中引)云。知尘无所有。通达真(真即真谛知无即是空观)。知唯识有通达俗(俗即俗谛。知识即是假观)若不达俗。无以通真(上谓通达真时。必先达俗是空)。若不通真。无以遣俗。以俗无别体故(上谓通达俗时。必先通真即俗)。前二句。分示观境。后二句。正显圆修。吾祖依此论文。建立圆观。钞又云。观事是心者。此句即总三谛。即示妙理也。以由一切境事。即是唯心缘生故空。一切皆假事。既即心空不离假。岂非中道乎。若了此义。则境观皆如。因根俱妙。在境为中道妙境。在理为中道妙理。在观为中道妙观。斯则祖师括约论中圆义。以立圆观用被圆修。始初发心。终至究竟。妙达意言。无非中道。故云从愿乐位。至究竟位。名观中缘。意言分别为境(有约他宗但中。释此中义者。盖不究论文。不达祖意故也)。论中。更有圆义。今略引明。论以金藏土。譬于三性(分别依他真实三性)。天台云。摄论如土染金之文。即是圆意。(文)斯则论中。愿乐方便位中。三性圆修之义。论又云。菩萨有二种。一者凡位。二者圣位。从初发心。讫十信已还。并是凡位。十解已上。悉属圣位(十解即十住也)。此亦论中。初住破惑证圣之文也。论又云。于一切法。实唯有识。理中(意言)分别生等。此亦论中圆义也。理中意言。即体内方便。理即妙理。中即中道。意言分别。即初位观境。便达中道妙理。岂非圆修义乎。归敬仪中。立圆观已。假设外人难云。吾闻真俗并观。登住方修。如何下凡僭地上圣等(此指十住名圣。十信已前名凡)。初师自答云。发心毕竟。初后心齐。乃至不可执文。便乖义实等。若据此文。则十信已前。从初发心。便修圆观。与后无殊。即同前引论云。从愿乐位。至究竟位等。义无别也。如斯略示。则显疏钞立观。并准论中圆义。以被圆修也。近世诸师。不善讨论。妄谓文中。外尘识有。及意言等。乃愿乐位中。所修观相。不应通于后位。盖彼论于此位中。修影像唯识正观意言。遣伏外尘。至见道位。方达中道。此乃诸师。执文释义。甚抑祖怀。然不知论中。具有圆别二义。通被利钝。二备愿乐。意言遣尘等文。乃钝修历别义也。疏钞所立。唯据圆文。如前略引。义实昭然。却于归敬仪中。备明圆别利钝。修进迟速。悉准于论。如下引明也。文云。此理照心。照用者。理即观也。理是能照。心之与用。皆所照也。

  问。资持云。若于时中。观心为要。若善若恶。三理照之。是则三皆照心。何独初观耶。

  答。良以机有利钝。观照乃殊。虽皆照心。通局有异。二乘机钝。唯观妄心。遣我人执。纵有事用。但照此心。令妄不赴。至于果上。设或利他。亦唯照心。住空寂理。故资持云。二乘住寂。故但照心。小菩萨行。机当次利。虽亦照心。不唯专守。利他志广。事用乃多。常照事用。当相即空。故资持云。菩萨涉事。故云照用。有人云。前空我人妄计之情。故云照心。今空五阴假用和合。故云照用。如斯之义。恐为未然。须知相空。亦空我人妄计之情。岂不见钞云。知无我人善恶等相。又云。本相是空。唯情妄见等。达者更详。

  问。后唯识观。何不云照。

  答。前二根钝。作心对照。然后方空。后乃利智。深解妙理。遮照绝待。能所圆融。

  何待照耶。若尔资持那云照之。

  答。此且一往总示。三皆云照。至后唯识。虽有照义。智解既妙。非照而照。故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故不立照名也。业疏云。对我观析唯见是尘者。记云。我即法尘。须知法尘有二。一者。落谢五尘。二者。心数法我人妄计。体是意思。即心数法。故属法尘。或可。尘即是境。对境观度。境落法尘故也。有人云。我人乃于色阴尘大体质上。横起执情。今求我人。本无有体。但见色阴。尘大而已。次以法空求色阴尘大及余四阴。但见名色(彼文)。识者更详。

  问。观之与理。何以分异。

  答。克体言之。观即是理。或分因果。能所之殊。不无其致。在因名视。在果名理。又复观是能观。理是所显。

  问。观之与行。亦何以分。

  答。观是极理。体绝言思。行即行心。造修履践。观无行而无以显。行无观而无以成。解行兼济。如目足相资也。

  (上示理竟)三者指人。即三乘也。初观言少乘。通收声闻缘觉。后二云菩萨。复分大小之别。

  问。小乘菩萨等文中。或似修观行人。或举果人。彰理。如何定当。

  答。若据疏钞忏篇。克体立观。唯据极理。如云然理大要。以此三理等。故举三位果人。以彰三理深浅。后位菩萨佛果。乃重示者。一显非偏。二彰圆极也。若沙弥篇(疏见受戒)。约行示观。故小乘菩萨。即修观之人。如云一者小乘人行等。岂不然耶。记释忏篇云。持举深位。以彰理妙。不妨令辙。

  问。如文所示。观据极理。复名圣业。深位可修。在凡无分耶。

  答。观虽是理。行通凡圣。如小乘人。必先闻空理。故用空观。历诸行相。行微观昧。见理未明。故位在凡。行但属事。观明理显。即证初果。观方契理。行名圣业。后唯识观。四位通修。若圆机上达。用观见理。初后一如。如摄论中十住名圣。自此以后。并名圣业。若钝士利修。于前愿乐。虽观空有。未见中道。犹在凡位。入见道去。方得称圣。行名圣业。文召理观。名为圣业。何妨修奉。自通凡下(上示人竟)。又云。摄论乃示后观所出也。本释多译。作图示之。

  X59072101.gif

  问。如上多译。今依何本。

  答。梁朝真谛译本。是今所宗。

  问。何处文明宗梁摄耶。

  答。吾祖所立。圆观正本。梁摄知尘无所有。通达真等文。又钞云。从愿乐位。至究竟位等。亦出彼论。若是唐摄。初位名胜解行。彼谓一向随闻生胜解。故梁摄初位名愿乐。亦名信乐。论云。依此境界。随心信乐。入信乐位。文云愿乐。宗梁明矣。若唯识论。五位修证。与此不同。

  问。梁唐两摄唯识等论。当时并行。祖师何意。唯宗梁摄。

  答。诸祖宗承。各有主意。如天台示观。乃依中论。然唐摄等论。南山同时翻译方就。承用者稀。真谛所翻。理圆行妙。深契祖怀。故所承用。

  问。三观之立。通依两乘。何得后观。唯专梁摄。

  答。理观行相。经但泛明。故诸论师。广遵众典。自成一家。示体立行。条流有归。故今所宗。通则一代大乘。局则梁朝摄论前二观行。所本之教。于后决异传中略辨明之。

  第三示立意者

  又二。即通别也。初通意者。吾祖宗。阐毗尼。观明极理者。深有旨焉。盖由佛所设教。下至三归十善。莫不被三乘。修学为成出离之益。况律令比丘衣食四仪。语默动静。常尔一心。念除诸盖。违则结犯。又戒疏云。为道制戒。本非世福。戒乃事行。非假理慧。何云为道。且为道之言。义该深浅。若据毗尼教限。则曰为求四果故。制增戒学。若究佛怀。为成一实。祖师弘阐。亦本圣心。若不然者。何以逃数宝之诃。得免徒劳之责乎。但以教为机。设机有利钝。理有偏圆。略分三位。以显教殊。的详祖意。唯在不遍性相。圆修唯识。庶使出家五众。受(纳体)随(持奉)诸行。日用轨仪。一一皆与圆理相应。一家部文。示观明理。导于受随。义见诸文。故略引之。故事钞云。测思明慧。冥会前法。与彼妙法相应。及令发心。唯明上品。且上品心。非理观而何。又业疏云。智知境缘。本是心作。不妄缘境。但唯一识等。斯并示受者。令以妙观。融会前法。能所一如。究竟微妙也。又显随行云。希思此行(即篇聚小行也)。即是三聚(即大乘圆行也)。又云。今识前缘(此指已受篇聚戒法)。终归大乘。故须域心于处(以一实妙理。为指皈之处)。又通括教源云。意唯拯拔一人指归为显一理。斯乃用实相慧受。小戒即大戒。以实相慧持。律行即妙行。智解既明。法无不妙。正如智论以八十诵。即尸罗波罗蜜。胜鬘以毗尼即大乘学。大集谓五部虽异。不妨诸佛法界涅盘。斯则皆以戒律为一乘妙行。不由妙解。何由然乎。亦如天台止观云。用中道慧。遍入诸法。故经云。式叉式叉。名大乘戒也。荆溪云。以此中慧。融一切法。故使一止一作。无非法界等。须知法华涅盘之后。凡有弘阐。判教浅深。丝毫不滥。被机修奉。大小融通。无不圆妙。故知。吾祖弘律。以妙观为宗。亦由不此。斯是吾辈。用心之处。不可不明。多见讲学。不善深究。屈丧祖怀。故略叙引。不觉繁累。次别意者。事钞及业疏忏六聚篇中。广明化制行仪。盛罗理事忏法。制唯羯磨。则独据律文。化兼理事。则通遵经论。复于理忏。具陈三观。使化制俱遵。理事并运者矣。又事钞沙弥篇。及业疏受戒篇。广陈凡圣行法。该列福道两修。复上于圣道行中。备明三种理观。意使初心。修奉有从。域心得处。出家学本。义不虚设也。

  第四决异传

  又二。即总别也。初总决三观者。

  问。有人云。南山教部。但通律相。那示观法乎。此说如何。

  答。不然也。如灵芝云。三藏为一人。而设三学。为一人而修。又云。据行则虽通兼济。在教则各有司存(文)。焉有出家修道。而但专一行。撰集流通。而不明理事乎。但以据进修。而必须相资。在弘通。而用分旁正。诸祖疏钞莫不皆然。又如四分等诸部律中。明五停四念。一切行相。又涅盘等诸部经中。列五篇七治。一切律事。斯盖如来说法。被机。理须通示。至于诸祖。约教判文。义有条贯。若律中示定慧等行。判为随律之经。经明戒律之文。判为随经之律。如斯摄属。行有所归。然今一家。约教释文。则唯归律藏。被机修奉。而观行兼明。苟若各专一隅。何为高达者乎。

  问。辅行云。南山亦云无生忏法。总别三种(如前所列)。乃至云。南山此文。虽则有据。然第一判属小乘。小乘且无忏重之理。况复此位已隔初心。第二第三。复属菩萨。及以佛果。凡夫欲依措心无地。乃至云。判位太高。初心无分。高位无罪。何须列之等(文)。此文传久。其义如何。

  答。荆溪尊者。一代宗师。人天眼目。教门抑扬。无非利物。岂悠悠者。而可议哉。然晚学相承。故多妄说。既忝学徒。无宜缄默。今略叙明。知我心者。无咎加焉。初云。小乘无忏重理者。此语自谓依律羯磨。忏初篇罪。不复本净。故云小乘无忏重理。彼以此义。而行立观。两无交涉。盖不晓化制之殊也。

  问。律有羯磨许忏。初重何得言无。

  答。祖师云。就律文中。忏重之相。虽非足数。有可收理。尽形学悔等。灵芝云。律开忏者。为同财法。及障来报。若望坏体。无任僧用。不复本位。犹同不忏。故云无也。非谓不许等。

  问。忏之既净。何不足数。

  答。事钞云。忏本清净。理当足数。如得作说戒自恣羯磨等。但由情过深厚。不任僧用。故云来否随意也。

  问。既不足数。开忏何为。

  答。若不求忏。财法两亡。僧须灭摈。由忏净故。得入僧中。同于财法。但不足数。又除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岁。地狱之苦。顿然清净。岂得无益耶。

  问。上引荆溪谓南山小乘理忏。不灭重罪。立之无益。其义如何。

  答。荆溪意谓。欲灭四重五逆之罪。须依普贤方等大乘理忏。故行此位立而无益。然不知四重等。律制之罪。设依大忏。亦所不灭。小教无生不灭可知矣。而荆溪不晓南山立意。妄为破斥。然南山依律示六聚忏法。而忏制罪。据经列三位。理观为除化业。意使化制双行。罪业俱遣。何尝独以空慧。而忏四重耶。今更因明。化制犯忏相。须略分二意。一者犯意二者忏意。言犯意者。且淫杀等过。体是十恶。本有之愆。化教亦禁。佛为出家。又加制约。而成篇聚。五众有犯。一违本有化业。二犯篇聚制罪。故钞云。重增圣制者。是也。二忏意者。祖师云。佛法东流。行此法者。亦小。纵有行忏。则弃小取大。依佛名方等而忏者。余意之所未安。由心怀厌忻。未合大道。但篇聚则依教自灭。业道则任自静思。又钞云。五众犯罪。则理事两缘。事则顺教。无违唯识。理则达妄。外尘本无。记云。事则顺教者。谓作律忏。历事缘境。常照起心。知唯本识。随缘流动。趣向于理。故云无违唯识也。又云。达法皆真。何妨泯净。了真即用。岂碍修行。是故悟理则万行齐修。涉事则一毫不立。自非通鉴。余复何言。又云。化行二教。罪忏相须。若唯依化忏。则制罪不亡。若专据制科。则业道全在。故当化行齐用。则使业制俱除。

  又问云。若依理事忏已。制罪灭否。

  答。灭否难知。须准教判。化灭心业。制忏违教。准知制罪不灭(上资持文)。

  问。化忏观成。道圆业遣。若制罪不灭。应更堕狱耶。

  答。上云。制据违教。设证圣位。亦须忏悔。焉有圣人。故违佛制。阿难道证四果。忏七吉罗。可以准知。且阿难既经开显。已达中道。岂同愚小耶。又据大教。观成理显。如翻大地。罪业皆枯。岂有制罪。而不清净。但是违教。理难覆藏。又复先犯戒失。今虽阶圣。还依律忏。复本戒体。又复妙解既发。备修万行。岂有过犯。而不求忏。吾祖双立二忏。正被圆机。若钝劣者。事尚不同。何能合理。若据天台诸文。三种忏法。皆灭制罪。及荆溪记文。各词异辞。今略引之。以通大见。光明文句云。作法忏成。违无作罪灭。而性罪不除(云云)。取相忏。能灭性罪。违无作罪亡(云云)。无生忏。能除无明。如覆大地(云云)。止观云。事忏忏苦道业道。理忏忏烦恼道。文云(虚空藏经文也)。犯沙弥戒。乃至大比丘戒。若不还生。无有是处。即忏业道文也。眼耳诸根清净。即忏苦道文也。第七日见十方佛。闻法得不退转。即忏烦恼道文也。又百录通示三忏云。四重五逆。若依大教。则许忏悔等(文)。然上天台诸文。乃准虚空藏经。依化教理事行忏。并灭制罪。至荆溪文中。初决作法不灭制罪。不堪足数。次决取相无生可灭可足。亦因略引。又加随决。辅行引虚空藏经云。若比丘至心方等。诵陀罗尼。一千四百遍。乃一忏。如是次第。八十七日行道。若诸菩萨。八百遍一忏。六十七日行道。(乃至)尼众须大僧为主。如是忏者。皆论夷罪。犯此罪竟。佛法死人。今复清净戒体还生。悔法若成。罪无不灭(上依经示。下彼自决)。然小乘教门。尚不开忏。虽曰还生。无任僧用。沙弥犯已。忏成进具。大乘所许。事可通行。倘听大僧。招奸来诈。实梁诚制。足数无文。信大小区分。听制条别。小无忏重之说。仍成重罪未亡。安用大教忏夷。以足小乘僧数。依大忏已。内进已道。何须混滥。以惑时情。又引虚空藏云。知法者。须教八百日涂厕。日日告言。汝作不净事。一心涂厕。勿令人知。涂已洗浴。礼三十五佛。苾虚空藏名。(乃至)文殊普贤为证。白四羯磨。如前更受。此亦是犯重失戒之文。若不失者。如何忏已。令其更受(上并荆溪决作法忏。不灭制罪之文)。彼又引经云。虚空藏顶有天冠。冠中有如意珠。冠中有三十五佛现。是菩萨结跏趺坐。或时现作一切色像。行者若于梦中。若坐禅中。见此相时。以摩尼珠印。印行者臂上。作罪灭字。若得此相。还入僧中。如法说戒。若准此意。足数可矣。故付法藏中。灭重罪已。时人名为清净律师(已上是荆溪决取相灭制罪也)。今曰。彼见经中云。若得此相。还入僧中。如法说戒。更决取相能灭制罪。可以足数。然恐经中。乃谓得相好已。化灭制轻。可容同法。而云如法说戒。未必便应足数。又引付法藏文。切详彼文。恐是依律羯磨忏已。名为清净。虽名清净。未必足数。彼又云。凡下欲用大乘。忏重罪者。当依方等普贤观等(已上是荆溪决无生灭制罪也)。今曰。彼意欲以大乘理忏。通灭化制之罪。便为清净足数。谅恐未然。如前引示。可以自明。

  问。制罪灭否。如前可晓。未知依化教理事二忏。灭业道罪。其相如何。

  答。天台忏分三种(作法。取相。无生)。南山悔列二科(理事)。文义深广。卒难道尽。略而言之。事但伏业。理可除愆。但教有偏圆。忏分大小。大则观妙理圆。见罪边际。无非一实。初心分见。妙觉极圆。忏悔位长。诸文具广。小乘观显。觅罪叵得。但免恶道。不无别报。故业疏云。若论别报。无学未免。故有贯恼之苦。碎身之痛。狱火烧身。饿饥切体等。若尔。小乘观成。业不尽遣。是则南山性空一位。立之无益。荆溪之斥。理有可从。答如前已决。何为再问。盖彼引语斥文。不明化制。一不可从。小乘理忏。虽非究竟。经论所载。理须引示。令识偏圆。指归得处。天台亦云。亦有观空忏。即真空也(见百录文)。彼不究此。二不可从。南山约教立观。虽分三位。结劝指归。唯在唯识。敬仪诫观。广明妙解。已上略引。可以自知。彼又不究。三不可从(已上。斥初二句文竟)。辅行又云。况复此位。已隔初心。乃至初心无分等。今决此文。总有二失。一者不究南山教门。被机无局。二者不晓文中。举人显理。今略引文。决令无壅。且此宗坟典。理事行仪。结劝指归。并令下凡。随心忻慕。修舍有从。焉有立观。而独被深位。不为下凡乎。如事钞云。以此三理。任智强弱。随事观缘等。归敬仪云。圣道远而难希。净心近而易惑。为山基于一篑。为佛起于初念。故万里之克。离初步而不登。三劫之功。非始心而罔就。是知行人发足。常步此心等。又云。发心毕竟。初后心齐。唯识四位。凡圣通学。今则在凡不学。何有克圣之期等。又云。此解微妙。唯圣达知。位在下凡。不宜不解不修习也。请观上文。岂祖师立观。唯被深位。观位阶降。理事浅深。具在疏钞敬仪等文。非积学而莫尽玄微也(决初失意)。又事钞云。然理大要不出三种。又云。以此三理等。则知立观。乃据极理。故举三位果人。用彰三观分齐。意令初心行者。操心信乐。妙达偏圆。以理照心。渐阶极位。而彼不晓此意。乃将文中菩萨等文。属观法所被禀教修奉之人。故有判位太高之责。灵芝虽曾决云。特举深位。以彰理妙。晚学尚昧。故特明之。几悛旧执(决次失竟)。辅行又云。深位无罪。何须列等。且吾祖立观。不专深位。如前可知。等觉已还。皆须忏悔。经中具明。何云无罪(已上决辅行文)。

  问有人云。南山何不依天台观法。而别立何为。

  答。此愚者之执。不足与议。然不知建宗判教。意各有由。焉可抑此而同彼乎。如扶新论云。佛法譬如通都大邑。东西南北。随人往来。果如彼见。必使天下之人。同遵一路而行。其可得乎。后学公心。莫循彼说。

  问。天台观经疏。以心观为宗。灵芝新疏。以观佛为宗。其意若何。

  答。窃观二文。各有其意。天台定宗。单就能观。使开妙解。达境唯心。新疏观佛。具兼能所。意简余经。然能观通于诸行(凡一切诸行。须以妙观为主。此佛祖之意)。开解习在余时(如新疏云。故诸行者。先开智解。通达无碍。然后晨夕念念。系想彼方)。至于依经起行。必体经文。正宗(诸经正宗。行相各各不同。如新疏。以五例精简。使无通滥)。此经正宗。十六观为能观。十六境为所观。观虽十六。无非一心。境虽十六。言佛便足。故得题云观无量寿佛经也。新疏览题考义。能所合苾。故以观佛为宗。使行者妙识经宗。不滥余行故也。

  问。心观即妙理。观佛涉境事。理事兼妙。霄壤之殊。毁斥者多。如何明决。

  答。斯盖学之不固。见之不深。以口尔之传。妄生毁斥。且天台单能非无所观。彼疏云。佛是所观胜境。举正报以收依报。述化主以包徒众。观虽十六。言佛便周。十疑论(天台作也)云。凡求生者。希心起想。缘阿弥陀佛。相好光明。又观彼土。七宝庄严。如无量寿十六观等(并彼全文)。盖此经示观言略。列境文繁。恐诸行者。滞于境事。故疏特以妙观为宗。令开妙解。使炽然求生。达于生体。了不可得故也。灵芝新疏。教观俱圆。能所皆妙。今略引明。以通大见。故疏云。准知一代弥陀教观。皆是圆顿。一佛乘法。引慈云云。今谈净土。唯是大乘了义中。了义法也。经曰。十方谛求。更无余乘。唯一佛乘。斯之谓矣(上慈云文。灵芝准显)。言了义者。了彼净土。即我自心。非他法也。达彼弥陀。即我自性。非他佛也。如此则回神亿刹。实生乎自己心中。孕质九莲。岂逃乎刹那际内。故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即是开示众生佛之知见。大乘了义。岂复过此。乃至云。即知净秽身土。悉是众生自心。只由心体虚融。故使往来无碍。心性包遍。遂使取舍无妨等。又示修云。一者能观心。即以现前识心想念为体。下云。当起想念。谛观于日。是也。二者所观境。即以弥陀依正庄严为体。能所相资。方成观行。

  又问云。起心取境。那名理观。

  答。了此心境。皆因缘生。缘生无性。体非生灭。即无生理。乃至云。以缘生心。观缘生境。心境虽殊。缘生不异。能观是心。所观即佛。心法佛法。皆不思议。故华严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即斯义也(上并疏文。疏中义广。请自观之)。细详新疏。前明教观。教圆观妙。后段示修能观所观。皆不思议。则与天台所立无殊。何分理事粗妙之别。又如四明妙宗云。若此观法。及般舟三昧。拖彼安养依正之境。用微妙观。专就弥陀。显真佛体。虽托彼境。须知依正同居一心。心性遍周。无法不造。无法不具。若一毫法。从心外生。则不名为大乘观也等。请观此文。则与灵芝血脉相通。何是此而非彼乎。见云。心观便为高妙。全不假境。见云。观佛便斥粗浅。若然。四种三昧。无非历事托境。应非妙耶。如此传演。念念我人。心心我见。非唯昏乱学徒。抑亦自扬寡陋。斧在口中。谁之过也。

  次别决文三。即唯识性相。初中。

  问。有人准占察经义。谓真如理观。唯识事观。斥今家所立。乃唯识事观。此说传久。请为明之。

  答。斯乃道听唯识之名。以对占察之义。属事属理。议论纷纭。一旦誊于方?。末代播为口实。非唯灭裂前贤。亦且翳昏后学。然吾祖所立。何尝局名唯识观耶。如前引云。外尘本无。即真如观。实唯有识。即唯识观。若利根所修。理事圆融。真俗并运。因果皆妙。初后一如。若钝根所修。先修唯识。后修真如。焉有利修而不涉事。钝修而不达理。况乎唯识得名非局。或就体得名。即是一实妙理。如论云。唯识理等。又前引云。唯识通四位。斯以中道唯识。为之观体。故通四位。或就行得名。行有深浅。观分理事。故摄论中。或云似唯识观。或云真唯识观。占察所明。修唯识观人。入愿乐位。修有利钝。故分二观。钝根之人。历一切事。达唯是识。故得辅行云唯识历事。此之言事。岂理外之事(占察辅行二观之义。并见下引)。惜乎晚学。不曾讨论。妄将破斥。实可痛心。又不知吾宗所立。若在疏钞。唯明圆观。如前略示。若在归敬仪净心诫观。据一实妙理。而为观体。约机修利钝。观分真俗。与占察同。今欲塞彼妄传。故详引会。分为二科。初明观体。体唯是一。即前钞云。此理深妙。业疏云。大乘极处。又云。要识心本。是大乘理。其体清净。妙用虚通等。归敬仪云。是知修道行人。常观此理(即唯识妙理也)。又云。自昔已来。此乘无权。诸文广谈。三谛圆融。一性平等。为能观观体。占察经云。善男子。欲向大乘者。应当先知最初根本。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一实境界。亦即唯识妙理)。以修信解。(乃至)言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云云)。此乃经中。先示观体。以开妙解。前如天台云。初心修观。以上品寂光。而为观体者。是也。次约机修。修有利钝。行分真俗。即归敬仪云。真俗并运。又云。然则性识昏明。推步通局等。又云。见虽是色。了色心生。心外无尘。名为真观。言从心起。实唯识有。名为俗观。渐次增明。念念无绝时功。既积熏习。逾增观道。修明不迷。缘假名愿乐位。修道人焉。占察经云。依一实境界。修信解者(四位修观。信解即初位。论名信乐。又名愿乐。收信住行向四十心人)。应当学习二种观道。一者。唯心识观。二者真如实观。学唯心识观者。所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乃至)有所缘念。还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等。(乃至)当知如是。唯心识观。名为最上智慧之门(云云)。二学真实观者。思惟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学知。永离一切分别之相。(乃至)离诸障碍。勤修不废。展转能入心寂三昧。又云。修学如上信解者。又有二种。一者利根。二者钝根。其利根者。先已能知一切外诸境界。唯心所作。虚狂不实。如梦如幻等。决定无有疑虑。阴盖轻微。散乱心少。如是等人。应学真如实观。其钝根者。先未能知一切诸外境界。悉是唯心。虚诳不实。染着情厚。盖障数起。心难调伏。应当先学唯心识观等。如前比拟。则经文祖义。所立无殊。后学我人。故多妄说。又灵芝云。识即真识。即是常住。本净真心。亦即中道。一实境界(上示观体)然修观有二。一者。直尔总观。谓观念性。即是真识。其体清净。平等周遍。含摄诸法。出生无尽。究竟一相。寂然常住。二者历事别观。一切时中。随缘动念。衣食四仪。若善若恶。皆能了知。一识流变(上明利钝二修。与前祖义经文是同)。又辅行云。当知修三昧者。于四十二途。一不可废。故占察云。观有二种。一者准识。谓一切准心。二者实相。谓观真如。准识历事。真如观理。指要钞云。实相观者。即于心识。体其本寂。三千宛然。即空假中。准识观者。照于起心。变造十界。即空假中。据此之文。只以体其本寂。照于起心。而分其异。二观皆云即空假中。即空假中。乃圆观也。但利者观念即真。念起即俗。钝机历事。知无是真。知识是俗。则前占察真如准识。虽对利钝。必应真俗相须。但深浅有异耳。斯盖利者入愿乐时。先已了达诸法。究竟一相。能观所观。无非中道。念念真如。心心泯寂。此人位虽在初。智圆惑遣。如华严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等。又如敬仪。初后心齐等。又如论云。从愿乐至究竟。名观中等。始从初心。终至后心。无分别智。念念增明。破惑亦利。见理亦速。不历僧只。涉位究竟。钝根之者。虽已闻妙理。能发大心。但知未明利。入愿乐时。始知诸法。体是唯识。但有意言。思惟分别。种种差异。于此位中。修影像唯识观。遣意言分别。伏外诸尘。准论谓之。依他性。遣分别性。证无相性。时经长劫。渐渐明利。然后方达一切唯真唯实。论中谓之以真实性。遣依他性。证无生性。翻真实性。为无性性。谓之从假入空。照假无生。故见中道。得无分别智。位入见道。如是则虽利钝明昧。迟速有异。必真俗两缘。历位无别也。然上所引。占察南山真观。灵芝总观。唯利根所修。占察南山唯识俗观。及灵芝别观。乃钝根所修。利者智圆。能了俗即真。观别是总。故隐俗别之号。唯彰真总之名。钝者智劣。由俗显真。因别归总。故扬俗别之称。乃隐真总之目。已上皆谓。修唯识愿乐位人。虽利钝小异。真俗无殊。

  问。既利钝二机。证有迟速。所历阶位。为同为异。

  答同也。如前引。敬仪云。由解行之远近。致利钝之乖异。菩萨约位。具列五十余阶等。是知唯识四位俱历。但迟速异耳。

  问。有人以今家观位。初住破惑。列图行世。又有人谓。观虽是圆。断必初地。唯据仪文。三贤十圣。三只三劫等文。如斯诸说。其义如何。

  答。由不究诸文。理事两缘。利钝皆被之义。故此妄立。初师则褒于钝渐。一混上流。次师抑于圆修。涉时长远。文云。推步通局。解行远近等。何不详取。而妄意偏判。溺丧祖怀。其可得乎。

  问。祖师于疏钞。以利钝二机。分对相空唯识。如云。钝见空时。不分别色。智知唯识。不分别空。今唯识一观。通被利钝何耶。

  答。若三观相望。性空是钝。唯识最利。相空望前为利。望后为钝。若三观别论。则各被利钝。略分如此。义见诸文。非学不知也。问。近多判大菩萨。乃是行大。非位大。破灵芝说地上为大菩萨故使荆溪有判位大高之责。殊不知。今家所谓大菩萨者。盖指乎修唯识观者。对前相空为小。故称大尔。资持反谓特举深位。以彰理妙。未免将错就错等。此义请为决之。既纳三聚。何须后增菩萨等。乃是修唯识观人。故有判位太高。深位无罪之斥。前二师亦谓大菩萨者。乃是行大。圆观唯识之者。正是将错就错。何以此语。而责资持耶。盖由钞疏中。观示三种极理。故举三位果人。证此观行。乃是圣道故也。至于行位。在文皆略。并指论文。及凡圣行法。资持岂不知唯识四位。凡圣通学。如云论文自云。唯识通四位。那责南山判耶。此盖特举深位。以彰理妙。当知悔法正为下凡。故下劝令任智强弱。随事观缘。岂令佛果。而悔罪耶。此是资持全文。故特引之。庶使见者。知其意焉。

  问。既云深位。应是十地。资持那得又云。大菩萨者。初地已去耶。

  答。若在贤位。未见真理。显观非妙。初地已去。破无明。证中道。显理观之高深。令行者之忻慕。既云已去。明知非局。

  次决相空。

  问。业疏既云。经中乃多。要分三位。未审此位本何经耶。学者议论纷纭。未见定指。

  答。吾祖圣师。神慧卓朗。通经通律。立事立言。非考之实录。得之自心。必无妄示。此位所未说者无唯今依业疏云。初浅滞教谓境是空等。又灵芝云。虽发大心。未穷心本。故设此观。空诸尘境。如诸般若所被初心等。(文)今且以诸部般若中。通被大乘。初心浅破。诸法之相。滞住空理者。即此位教意。如灵感传。天神告南山云。但是无相。离我我所。即入般若等。又原人论。分般若。共不共别。不共乃唯被菩萨。共则通被三乘。又成实云。若灭五阴相。尔时乃名空相具足等。是知般若通被浅深两机。相空该于大小二典。当须优柔教意。不可妄心穿凿。

  问。业疏何云大乘极处。空识为本耶。

  答。小菩萨既发大心。亦名大乘。虽但见空理。于彼当教。亦为极处。

  问。未审此观。断证位次如何。

  答。有人依大品中。干慧等地。祖师无定指之文。又不见整师凡圣行法故。未敢定论。请更详之。

  问。相空观位属大耶小耶。

  答。如上所示。属大明矣。但缘失考诸文。故有异说。今通引疏钞明文。方见判摄不滥。如云观事是空。又云。谓境是空。又云。钝见空时等。据此但见空理。则与二乘是同。如云小菩萨。又云。大乘极处等。据此又属大乘。寻观灵芝诸记。分对极明。如云由小菩萨。涉于大小。小据观智。大约志求。大小虽异。并菩萨乘。故且一往通收大中。又云。相空通大小。又云。前二性相虽殊。皆以空为理。后一以心为理。若权实往分。前二为权。后一是实。若大小相对。前一是小。后二属大。又云。上之三观。前二小乘。后一大乘等(云云)。斯皆约志求收大。约观智归小。大率修行。志愿为要。故此一位。必属大摄。近有我见不融。见云前二小乘。便谓灵芝判此观位。不合属小。广有毁斥。云云久矣。今谓管窥者。即此人也。然不知此文。总判三理。大小有归。故云前二小耳。苟通究诸文。则妄执必释也。

  问。会正记释小菩萨云。即地前加行三贤。增晖云。修影像唯识者。又有云。信解行向。四十心人。又有判同台宗别教列图流行。又有判同台宗通教等。云云。如何。

  答。准摄论中。地前修影像唯识。为愿乐位。收信解行向等人。然此行者。皆知妙理发心。究竟修唯识观。但智未圆明。未证中道故。在贤位。而小菩萨者。南山谓之初浅滞教。灵芝谓之未穷心本。以空慧证空理。与唯识愿乐行相天别。判同别教者。且别教修次第三观。破无明证中道。比之浅滞之教。空相之人。远之又远。自误误他。师资相授。非一日矣。判同通教者。一往览文。不无其致。细详今立。理恐未然。何耶此之性相唯识。皆本教诠之有殊。彼之藏通别圆。各明观行之乃异。虽三四之不等。摄大小而皆同。苟以彼通。而同此相。则何异续凫而载鹤乎。须知性空一位。通被利钝。该乎体扸。切详义趣。可以收彼。藏通二乘。如资持等记。可以准知。相空一观。文通深浅。如前引般若成实等是也。此位观行。亦通大小。如前引。资持云。大小虽异。并菩萨乘等。是也。约义斟酌。可收彼藏通菩萨。唯识虽圆。机修乃异。亦如前引。疏钞诸记。理事总别。敬仪诫观利钝迟速等大观文理。可以收彼别圆二门。如此分对。方见祖师立教。被机两皆周足。

  问。资持谓相空云。若对三宗。即当四分。同观空理。故云小也。志慕佛乘。故云菩萨。相召佛子。即为明例。有人云。资持将三观。配三宗。故以四分。属小菩萨。不知性空一观。正出成论。那。得四分属小菩萨等(云云)。此破资持文义极广。如何疏决。

  答。盖彼人不体此位义通。又昧四分旨趣。但随他宗教门以局今家观行。未免展转有过。若据天台所判。以小乘诸律。成实等论。尽鹿苑三藏教收。故不可以相属空观位。配属四分。然吾祖遵一代时教。大小浅深。总示三观三宗。文义既齐。摄属何失。若执文云。观事是空本。相是空等语。谓不可比对四分者。然此部计。达诸法相缘生故空。一切皆假故名空宗。亦曰。假宗舍财用非重。相召为佛子。皆大乘义。沓婆厌小行。专利他。又成论中。先以生空不见我人。后以法空。不见色性。乃至不见识性。又云。若灭五阴相。尔时乃名空相具足。是知。四分成实。乘非愚小。行兼利他。观不唯明?拙。人匪局号二乘。教蕴分通。义该深浅。浅属性空。深归相位。况复相空。又通深浅。浅收四分成实等。深收般若大空。又乃性空。亦具深浅。浅收十诵杂心等深收四分成实等。前引成实具有破性破相之语。岂不明耶。广在诸文。义非臆说。

  三决性空。

  问。性空者。请示其体。以决诸疑。

  答。言性者。即横执之情。如瑜伽论云。性者。情也。执情之义。如前略释。请白披之。

  问。性空一观。本何教义。

  答。观依经立。理假言诠。虽文无定指。必义有所归。既观明空理。位结小乘。约义定文。即阿含等经。成杂等论。四十等律。但有明?法破性。体法破性者。皆此宗教意。破人法执情之性。故得性名。永异先哲。

  问。性空一观。属有门耶。空门耶。

  答。空有齐收。如资持云。言性空者。须分利钝。利者体色即空。钝者?法见空。(文)准此利即空门。钝即有门。深浅配对。如前可见。

  问。资持云。或云有宗唯证人空。假宗人法二空。其义如何。

  答。据南山敬仪诫观业疏等文。人法二空。大小同证。空有俱修。但深浅有异。若我人执性。空有并破。实法体性。尽不尽别。如四明云。有门说存邻虚。空门说破邻虚。今更议之。有门计我是空。计法是实。本证人空。盖于诸法。穷逐我人。故得破法。粗相分证法空。微细色心。不能穷尽。所谓观色至于极微。观心至于一念。空门计我人实法。体皆空寂。但观诸法。我人何立。行圆果满。空皆究竟也。如上略叙。可谓以螺酌海。不知分量也。嘉定庚辰。仲秋沧洲座司出。

  终南家业卷上(本)

  终南家业卷上(末)

  答日本芿法师教观诸问

  日本芿师为法之切。于庆元间。泛舶东来。彼时先师如庵开法景福。芿即依学。十有余年。缘异音不解。每别席指教。芿乃讨论。分阴不废。大小部文。一宗教观。无不通达。后游参诸方。彼有不入其门者。妄测堂奥之浅深。于是作疑。而激学者。余尝会语。扣知彼怀。而非实疑也。彼文一出。余二十年。将谓公心义士必能洞之。岂期因此反多妄议。兹以学徒。请与决之。故略为叙。冗迫夏课。义多未安。苟有正者。而我师焉。庚寅中制日山述。

  先誊彼疑次列今答。

  彼云。五义分通疑。

  今决分二。初决妄传。二答彼疑。初中。有谓。吾祖依五义分通。判四分为大乘者。殊不知南山深位高怀。建宗判教。映古夺今。大小有归。偏圆不滥。于唐麟德改元。撰内典录。分判一代经论。四分属小明矣。业疏三宗出体。四分正当空宗。虽义蕴分通。教终局小。故灵芝亦云。过分小乘者。得其传也。但于小教四门入道。四分属空。同彼成实。且分通之义。乃佛随机。不思仪用故。吾祖云。大小二乘。理无分隔。对机设药。除病为先。故鹿野初唱。本为声闻。八万诸天。便发大道。双林告灭。终显佛性。而有听众。果成罗汉。以此推之。悟解在心。不违教旨。(文)今此一律。义蕴大乘。盖由佛世小乘座廗。别有一类利机。大乘缘熟。不泥小法。佛以不思议力。或令于小而得大益(如沓婆等)。或于小中。密说大乘(如舍财识见等)。意便不滞小果。终会佛乘。为后开显。而作先容也。昙无德师。一是小中。密得大益之机。二得法等涅盘开扶之旨。深体如来。权巧之意。采集律部。全以大乘。而为宗体。所以前后律序。多陈大义(如相召佛子。施生成佛等)。故吾祖云。斯人博考三机。殷鉴两典。包括权实。统收名理。结集兹藏者是也。问。五义分通。为出于佛。为出部主。答。观后二义。似出部主。斯亦部主。体佛而作考论诸义。并出于佛。部主但体权建实。建宗立教。而已矣。问。此宗义。既当大。应即教归大摄耶。答。此宗教即是律。律乃局小。义虽是大。教非大摄。约教判宗。还属于小。问。前云。四分属空。同彼成实。未审二文有深浅否。答。成实但得空门。入道教义。故略与四分空义是同。而四分匪唯属空。亦通佛乘。是知四分旨趣。超过成实。问。记主云。彼明诸法缘生故空。故名空宗。但有名字。故名假宗。以名求义。正同成实。何谓超过耶。答。四分属空。少与彼同。切详五义。深通佛乘。故过彼论。是故四分之空。即大乘空。故记主云。深取大乘空义。故名经部师。是知此律空。又过彼。问。据本律中。何处文义。而言空耶。答。诸义分通。无非空义。舍财非重。空义。又显盖由四分机利。了法皆空。教随机说。故召此律。乃属空门。但空非局小。如前已明。故吾祖云。四分一律。义当大乘。虚通无系。故发诚言。事无滞结。是也。若尔有宗。不达法空耶。答。教门差别。并因当时机见之异。一类机缘。计五阴诸法。为之实有。佛亦随之谓法皆实。推折诸法。穷逐我人。故得破法粗相兼证法空。即属有门。又有一类。达法皆空。佛谓诸法一切皆假。体之即空。乃属空门。机有利钝。见分空有。教门深浅。行相缓急。并出圣怀。下凡难尽问。如上所辨。四分一律。义虽通大。教终属小。世何妄传。判摄有滥。答。推彼妄传。不无所以。只缘南山疏钞建立圆宗。欲遮外疑。而设问云。如上所片。须识宗途。律是小乘。岂怀大解。矛盾自扣。如何会通。答。大小俱心。律仪不异。卿不见前。出家学本。故兴此难。非矛盾也。何况四分通明佛乘等(五义如后)。学者梦中观海。议者道听途说。晚进相传。故多妄计。大底欲继南山之宗。须遍览南山之文。详究南山旨趣。然后判文释义。万无失一。何不究心。滥称其裔。祖属莫伸。良由于此。然上所引问答。乃立圆决疑之文。以圆决小。无小不圆。况此四分。义通大乘。于圆又便。故云何况。济缘释云。意谓纵是小教。于理自融。何况本部。非局偏小。义又明矣。往往学者。鲜曾究此。肆意妄谈。或云。依分通而立圆宗。或云。依分通。而判为大。非唯屈丧祖怀。抑亦自扬寡陋之丑。今更决彼五疑。识者必能鉴也。

  初沓婆厌无学疑。此但厌于果缚依身。非是厌于所证真理。故律本但云此身不坚固。不云厌无漏。若尔。一切罗汉。谁不厌患果缚依身。或可。是毗昙所说。罗汉住寿行欤。然则用此。何为义通。

  决云。乃厌果缚。非厌所证者。今捡律文云。沓婆摩罗子得阿罗汉。住静处思惟。心自念言。此身不坚固。我今当以何方便。求牢固坚法。我今宜以力。供养分僧卧具。差次受请等。斯即沓婆回心向大。既云此身不坚固。乃知无常生灭。终归空寂。既求坚固法。乃知法身常在。是为实道。佛令白二。差为知事。行利他行。即大士之兼怀。修福业以庄严也。细详此义。由知所证非究竟。故厌此身不坚固。况来固坚法之语。非厌所证而何。则与其余罗汉。厌于果缚。灰身灭寂者。不同日而语。毗昙有云。住寿行者。彼计此外更无所证。亦乃不知别有坚固之法。故特留身。久住于世。与此不同。焉将为难。

  次疑。施生成佛道云。此则部主。回向之辞也。若以此为义通。有部律亦应义通。何故彼有部律尼戒本。亦云。福利诸有情。皆共成佛道。

  决云。施生成佛道。即戒序云。施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虽是部主。回自向他。归源无二。旷济之怀。诚乃体出本宗通大之义。即合涅盘扶谈之旨。故涅盘云。菩萨坚固。持如是遮制之戒。与性重戒。等无差别。护持如是诸戒已。悉以施于一切众生等(文见第十卷圣行品)。有部诸律。并无此语。十诵五分僧只戒本序末。并云。惭愧得具足。能得无为道。唯根本有部戒本末云。福利诸有情。皆共成佛道。以彼诸文。详定此语。有情则唯六凡。佛道则局释迦。纵是通大。记主亦曾决云。施小为大。无非分通。故诸部中。时有斯意。但不如四分宗旨。灼然如是。则何疑之有。

  三疑相召为佛子云。佛子之名言。有通别。而言之。三乘弟子。莫非皆是从佛而生。故诸律中。并称释子。岂异佛子。别而论之。二乘无继佛种之义。故佛子名局在菩萨。是故小乘部中。设有佛子之言。应是通途之谓也。

  决云。相召佛子即本律序云。如是诸佛子。佛子亦如是等。今以三意。定于佛子。非召二乘。一者本部蕴大意。南山虽撮五义。以遮外疑。其实分通义。谈一部。如戒本前序云。稽首礼诸佛之后序云。三世诸佛皆尊敬戒。又律文中。提婆害佛。诸比丘慰言。诸佛常法。又云。戒净有智慧。便得第一道。以上诸义证。今佛子即召大士。二部主解大意。如前引。斯人博考三机等。可见是则部主解圆识大。知佛权巧。小中谈大。引偏归圆。特扬佛子之名。乃召出家菩萨。三诸部不同意。捡寻十诵五分僧只。诸部律本。戒序并无佛子。虽诸部戒序。皆云合十指爪掌。供养释师子。彼召教主。与此不同。正是小乘。无他佛之谓也。他律有云四姓出家咸称释子。斯召释迦之子。与佛子之义。又远矣。考彼验此。佛子属大。何以疑乎。

  四疑舍财用非重。此是宗部异计。何开义通。例如净地。当部开之。以资小根。余部闭之。还同大乘。若然余部。亦应义通耶。况财既舍已。僧用何罪。而结吉罗。应知此是小教之方便也。若依大心。直任四海也。

  决云。舍财用非重。谓比丘畜物犯长。须作羯磨。舍财悔罪已。物仍还主。事同新得。僧用不还。违教犯吉。非成重盗。则知四分行人。心智明达。了法本空。而于财物。不生执着。如前引示。可以知之。事钞又云。若依他部(即十诵等律)一舍已后。无反还求(彼律无还主义)。任僧处断(僧用不犯违教吉罗)。是则空有两宗。浅深可见。彼疑云。是宗部异计者。正缘是宗部异计。故四分之计。胜于他部矣。又以净地为妨者。然舍财无系。乃机之高怀。净地开遮。是佛之谋略。今论分通。须求机见。净地之开闭。各一时之缘起(四分因[贼]饿比丘故听。十诵僧祗因外俗讥故闭)。何以因此。而分大小耶。又复既云分通。显非全大。焉得以大心。直任四海。而为妨乎。

  五疑尘境非根晓云。此亦小宗偏计。非大乘义。如彼法相大乘。以明根境识等。九缘和合故。眼能见色。乃至意唯知法。故荆溪引大乘义。破小乘异见。如彼辅行。若尔祖师。何认小部异计。以立义通耶。

  决云。尘境非根晓。如小乘戒。谓见闻触知。律自解云。见者眼识能见。耳识能闻。鼻舌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识即是心。又律序云。备具三种业。当审观其意。又成论云。是三种业。皆但是心。离心无思。无身口业等。是故此宗。取境成业。皆推心识。即显分通。不谈七八。让于大教。有宗诸部。计根了境。眼耳鼻等。为浮尘根。见闻觉知。即胜义根。且见闻觉知。本即是心。彼不谈心。故计成业。推于胜义。业疏引云。身口七业。皆是色中有损益故。杂心论云。色者一切身口业。是色性因四大故。是则彼宗能造是色。所造亦色本宗能造是心。所造非二。彼宗动身口色。成远方便。此宗重缘向念。即入犯科。彼宗戒防七支。此宗同禁十业。若尔彼部都不言心耶。答。不然。且五阴十八界。恶觉余思。五停四念等。诸部通谈。但彼所计。了境成业。推于根色。故非通大。彼疑云。境非根晓。小宗偏计。非大乘义者。小不谈心。今推心识。非大而何。又引大乘。眼能见等。为妨疑者。且大乘中。或言根见。理必在识。不言可知。如涅盘云。从于身口。获无作色。以是无作色因缘等。又十住婆娑云。律仪善根有二种。作者是色。无作非色等。岂可才见此义。便判彼文。属于有部。须观教门大体。理味浅深。宗计大小。方可判摄。天台所谓。佛法不思议。唯教相难解。岂不然乎。彼疑又云。荆溪以大乘义。破少异见者。此以大斥小。废权立实。佛祖常理。何足怪耶。

  彼云。增受菩萨戒疑。

  决云。欲决此疑。先叙教意。次决彼疑。初教意者。诸佛极证戒唯一乘。首演寂场。名为心地。小机昧己。力不堪任。降迹鹿园。方便提诱。于一乘中。摘取小分。为五十具。尔时也小不堪大。大不容小。然后以小调停。机渐通利。故说善戒。欲受菩萨戒者。以五十具。而为方便。戒标八重。但列后四。淫杀已制。指同篇聚。是以梵网斥二乘。为邪见。学则有违。善戒指小法。为方便。不学成犯。前顿后渐。彼斥此收。二部虽异。皆佛权巧。又复善戒之中。小为方便。乃彰大从小入。指同篇聚。即显小与大通。重楼四级。喻于四戒。前小后大。次第而发。教意显然。而与南山。所立不同。如后可见。

  彼问。若南山意。以白四受具。而发圆体者。更受菩萨戒否。若云受者。一发圆体。则三聚具备。而更受何为。故诸传中。全不见祖师自增菩萨戒。验知白四即发圆体。故不用更受也。况复如来在世诸声闻等开显之后。不云更受菩萨戒。若谓不受。南山既依善戒。以五十具。为菩萨戒方便。经中譬以四重楼阁。若不受者。则缺彼一级。彼经云。若欲受菩萨戒者。先发大乘心。而受优婆塞。乃至比丘戒。若不受比丘戒。受菩萨戒者。无有是处。又业疏云。向不缘慈。如何容大。意在后也。此岂非更受大哉。若言既发圆体故。更不可受者。则比丘戒。亦不可受。以五戒沙弥戒。已发圆体故。汝会此难。而言五戒沙弥戒。未具比丘仪法。故必须登坛者。比丘亦未具菩萨仪法故。必须大乘作法受也(此问古来异诤。未见其善。今重设问端。愿闻一彻请不俟再斫。细为明判)。

  次决彼疑。此疑非一日矣。讲学之妄。口耳相传。逮今不绝。今欲决之。唯在考文及细思义。文义才明。疑无不遣。大为二科。一推立法之意。二究圆决之。由此之二意。并在祖文。学者宜自寻之。在理或当。何必求人。推立意者。事钞及羯磨经受戒篇中。一依律文建立受法。且无一言涉于善戒。钞明三品发心。为成三品受具。上品令发大心。期在白四。而成三聚。经引多论慈悲之文。唯成上品大心而受。出家本务。度生为先。欲使依体起行。故须运慈行受。初受若不标高大之心。终后何以。成异常之行。所以首令起慈。运菩萨大心。纳菩萨大戒。为立行之本。成佛之基。深有由矣。斯盖钞经。两立受缘。正本四分。此宗机利。达法皆空。至于行受。不碍受缘。但有志愿。戒随愿感。亦复此宗。教虽是小。义当大乘。所以上品一受。全依大义。直纳大戒。准教立法。自成一家。据何而言。为后方便。况钞于正受前。明云今受成三聚乎。业疏释经。欲比丘受具。即纳大戒。有所承据。乃云。如善戒经。菩萨戒本。七众所受者是。此文即是引证之辞。从古不详。便谓祖师令依善戒。次第而受。一何误哉。疏中。又云。向不缘慈。如何容大。意在后者。斯谓发心缘慈。期在白四。而纳三聚。以发心。而望正受。故云后也。今求立意。唯据钞及经疏记中。考文少实。语尚迟疑。下更去取。纵记顺彼经意。后既圆决。今亦无用。弊风久扇。习熟生常。闻余此说。或为骇然。吁闻义不能徒。是吾忧也。

  二圆决者。据前所明。上品一受。纳戒虽周。犹涉权乘。疑情未遣。是故祖师。于业疏出体文中。准法华涅盘。开扶妙旨。立一圆教。圆开圆发。圆受圆持。义载疏文。非不明了。今时行受。须本圆宗。前乃依宗立法。尚无后受之疑。况今圆受。若教若行。无非究竟。一实之谈。纵有余疑。亦须冰释。何得不思。一恣妄言。依宗立法。以圆决通。前后相须。共成一受。在文极明。又况祖师。立圆非依善戒。如何一混。以失其源。及捡诸记。据文出意。两不滥通。如济缘云。准此经意。必更受大。资持云。善戒经中。七众所受。为大方便。斯乃出彼经意。必须受大。济缘又云。如是心受。即纳圆体。如是心持。即成圆行。又云。若发此心。即发此体。又云。前并小教。此是大乘。以大决小。不待受大。即圆顿义等。资持云。能造所发。全体是识。更无别法。又云。既知受体。当发心时。为成三聚。随持一戒。即同三聚。(文)斯文并伸今立。即于小法。便纳三聚。不须后大。又济缘问云。此与菩萨戒体。如何分异。戒体章释云。体同缘异等。又问云。既发此体。后用受菩萨戒否。若不须受。即应约大判持犯耶。若云须受。则无作业为重发否。戒体章释云。体须约圆。行必依受。从当教故。乃至云。既开大解。依小律仪。即成大行。岂须弃舍。方曰大乎。(彼文)据斯伸释。不须受大明。又问云。教有分齐。何须此示。答。为成本宗分通义故。何以然耶。如前善戒。五十具等。迭为方便等。斯出善戒经意。小是方便。还须受大。又云。假宗知权。不住方便等。既云不住方便。则显于小便成究竟。详此文意。谓善戒小为方便。且据有宗当分之小。若四分机缘达诸法体空。相为假有。岂于受法。而生滞碍。心志既大。不妨于小。而纳大法。正是深通佛乘之义。假宗教义。尚乃如此。况今立圆扶。显不须后大。理又昭然。问。依圆行受。即小受大。记主伸明。又加分晓。既依圆纳。无法不具。岂独依小。而判持犯。未免偏局。答。约义互具。依小亦得。约教相判。未免有过。如下当明难文中云。具戒亦不须受。以五十戒。已发圆体等者。今谓不然。若发此体。岂为比丘。亦菩萨体。亦是佛体。须知祖师立教要。使圆发妙解。达法唯心。圆融无碍。至于行法。还须依律。五十具三。遵律作法。体圆妙故。何妨重发。行无违故。方曰圆机。问。若行无违。体重发者。今更云受大。有何不可。答。非谓祖师不容更受。但祖师依律立法。行受不涉善戒。彼之善戒。是渐入义。小是方便。大为究竟。今家圆旨。乃全即小。便成究竟。教旨别故。何须依彼。汝若智解圆妙。更欲受大。有何不可。不妨始终。皆发圆体。今告诸师。须体祖师圆义。教彼受者。圆发三誓。圆纳三聚。圆成三行。不可又依善戒四级。而云坛上所受。且为大戒方便。非唯屈丧祖怀。抑致异宗谤辱。至祝至祝。

  问。白四发圆体疑。愚尝于斯一事。遍请益于浙间宗师。有云。发而增受大。有云。发则不用增大。虽是增不增不同。于发圆之说。是同虽闻斯言。于义未明。今设十难。辄扣义关。非故作疑。而起戏论。唯欲自预精通。其旨亦以塞于他妨而已。

  决云。吾祖以四分是大。令发大心。即纳大戒。更立圆融。导使开圆解。了达诸法。能所泯亡。境缘微妙。究竟一相。故正受时。勇发三誓。揽彼无边。三聚善法。由心业力。结为戒体。既纳三聚。何须后增受。如业疏云。智知境缘等。文意极明。彼以缘法。而为妨者。斯乃特为。昧教。妄传而设也。彼岂不知。立法据教。彼此不同。纳体约心。大小无异。亦如荆溪云。戒无大小。由受者心期等。可准知也。若谓大乘圆体。须依大乘缘法者。则梵网有云。千里无师。许自誓受。岂须缘法。识者洞之。则下十疑。尽成戏论。何必须决。繁费纸墨。奈以。世多愚昧。执妄为是。未免因笔。以决诸疑。

  初大小相滥难曰。登坛白四。是小乘教。三聚羯磨。即大乘法。大小教门。岂可混滥。若言发大乘心故。即小而得大者。其何局在四分宗耶。设依有部若发圆心。亦应谓发圆宗戒体。然则有部受戒。或发圆体。或发空宗。四分亦应然。所以但依发心。不依法故。如此立义。非是宗骨颠倒。大小混滥耶。

  予决云。教门大小。一往而分。大小兼通。理无分隔。如前可见。依宗立法。以圆决显。唯今一宗。有斯深致。何混滥乎。有虽无大。既经开显。亦可白四。即纳大戒。

  二师缘相违难曰。圆宗戒体。元依现前一人而发。岂可坛上十师所发耶。夫受戒法。大乘小乘。俱缘如法。方乃发戒。若有违则定不发也。故择大乘戒师云。必须具能五德。六蔽有一不如。不任为师。今何义故。辄说坛上。发圆宗体耶。

  决云。彼依大受。须和尚阇梨。此依小法。必三师七证。人虽有异。纳体约心。无妨彼此。况今坛上和尚阇梨。与彼无别。彼难又云。大小两乘。须具缘如法。方发戒者。小遵律制。一不可违。必须如法。故可知矣。而彼大戒梵网地持高昌缨珞。杂撰制旨。六本不同。立法各异。或多或少。彼此相违。以六本相望。互有不具。应各不如法也。况彼羯磨。两出乃殊。何者为是。若六本皆得。则缘法不具。亦纳得戒。今依坛上。纳圆何疑。若谓缘法。为发胜解。今坛上诸缘。岂不发解胜耶。又云。择大戒师。须五德六蔽者。亦未若律文拣众是非。十德五缘。最为精要。彼既可作大戒师。此焉不可授圆体。

  三问遮相违难曰。大乘先请和尚阿阇梨二师。问七遮。若有一遮。现前不许受戒。小乘但问二逆。然则问遮不全。岂可发戒耶。

  决云。大小问遮。各有所本。小依律文。大准梵网。大抵遮难。为净机器。今十三难。十六遮。净器极矣。何不发戒。如自誓等。全不问遮。亦纳戒体。此何不可。

  四愿期相违难曰。白四即期尽形。圆宗是尽未来若口昌尽形。心期未来际。岂非还同虚诳耶。若尔不两得乎。非心所期。故不可发形俱。非尽未来故。不可发圆戒。

  决云。期愿之义。如业疏中。思愿两分。测思圆解。达法究竟。微妙之体。任运彻至未来。何待期而后至。愿期禀行。尽报持奉。形终愿谢。但亏行功。不妨无作。无有穷尽。故正受时。思心缘境。愿期尽形。不妨两得。

  五作法相违难曰。受戒作法。大小不同。受大依大。受小依小。岂可妄用乎。彼小乘中。尚有异部。不妄通用。如加衣法。舍僧只取十诵等也。何况大乘受戒。不用三聚羯磨。而用小乘法。发圆体则。如彼下官。望大臣位。宁可得乎。

  决云。应知受戒。全在用心。故业疏云。余虽从缘。还期心本等。是则心大戒大。缘法何碍乎。余见第二答中。又以加衣为难。者受戒乃纳体。加衣即随行。纳体由心。大小不异。随行据教。取舍须明。何碍之有。

  六征求发体难曰。言发圆体者。与形俱为并发。为相即发。为单发耶。若言并发。于一法中。何发两体。设计并发。亦妨圆义。若言即发。今应反问。所言即者。为理即。为事即耶。若言理即。此义不然。以受戒作法。不涉理谈。若言事即。二非与心种。尽形与未来。十师与一人。白四与三聚。并相违法。如何相即。若言单发圆体。资持既云。为扶本宗。验知。本宗体亦有焉。

  决云。彼以形俱与圆体并难。盖不知祖师。依宗行受之旨。钞明发心。业疏空宗。正义出体。并大乘义。祖师以前弘律诸师。不知四分旨趣。俱依成非二出体。疏决斥云。不知何目。强名非二。据此决斥。则见祖师。依宗出体。不在非二。所以疏推能造。反考所发。与昔全别。据斯文意。依四分而受。非形俱可比。况后立圆融。会空有。扶显今受。无非识种。至论其体。本即一法。空有各计。皆不知实。如昧玉为石。及谓非石。有知是玉指破前二。谓石非石。无非玉也。如疏云。愚人谓异。就之起着。智知境缘本是心作。所发之体。无非识种。如前玉譬。可以知也。体既一法。彼但妄计。今以圆决。执情既开。体无彼此。何得以并即同异。而为难乎。彼又言理言事者。当知圆顿教中。事乃即理之事。理乃即事之理。全性成修。即小受大。发起业体。纵从身口构造。体有相状。名之为色。乃即心即性之色。谁可言议而称量哉。

  七受随相违难曰。随行持护。必依受体。未审令随何体。而行护耶。若云俱护。如烧身臂指。捉畜二宝。则大乘得福。小乘犯罪。沽酒谤毁。菩萨则重。声闻则轻。如此持犯。轻重千差。如何通会。两方免过。若言但依小者。圆体既发。若不持护。岂非违体耶。若违体而依别。行护则是受随相违之失也。例如义净四分受体。而随行有部。

  决云。彼谓既纳圆体。随行持护。为双为单者。当知若小若大。各滞一端。未免偏局。今释此难。先明受体。次出持护。以义相关故也。今论圆受。即发大心。发心既大。即纳大法。一言大法。无出三聚。今依善戒缨络等经以示其相。在家出家。大乘小乘。一切律仪。戒行并摄律仪聚。八万四千法门。为摄善法聚。四弘四摄。化导众生等法。即摄众生聚。然此诸法。体实无殊。随举一法。即具律仪摄善摄生。三聚之法(此即教之)依法起行。即具断恶作善度生。一切诸行(此即行也)。微妙教行。举一通收。斯约义判。若据教相。如上引示。律仪一聚。既大小通受。应须大小通持。犯亦俱犯。如善戒经云。菩萨若犯比丘四重。亦失波罗提木叉戒。污菩萨戒等。此文可据。岂非依大依小。尽成偏局。其间烧身捉宝等事。在教虽大小相违。若从行判。菩萨利广。从大为优。如资持中辨也。大小各忏等义。如释五门中(上明律仪)。余之二聚。称体秉行。若有慢违。应须准律违教结吉。如此伸明。则无受随相违之过也。问。切详胜鬘智论南山灵芝等诸文。并只点小即大。未见有文令大小俱受。方曰圆体。又复既达法法唯心。随举一法。即具诸法。何须备受。答。然上诸文。但在决小使开妙解。令大小融通。体无差别。今论受行。应须备尽教门。苟取此遗彼。岂为上达。况复三聚法相。摄尽一切。大小教门既发三誓。必纳三聚。圆机上达。智解既妙。遍历法门。行行皆妙。是则持犯。不可偏判。

  八结犯相违难曰。圆教瞥尔。四分重缘。分齐各别。不可相乱。若重缘结罪。则违圆教。若瞥尔结。则从来律学。还成无用。律中最要。莫过持犯。今既不用。何劳学耶。

  决云。且圆宗微纵。定犯吉罗。亦依律制。但律本一也。随机三别。有宗动色。空宗重缘。乃依十诵四分判也。圆宗微纵。即准涅盘。盖五篇七聚。涅盘扶谈。即成了义。此经有云。出家菩萨。持息世讥嫌戒。与性重无别。罗刹乞微尘浮囊。菩萨不与。微尘浮囊。喻微纵犯吉。斯据明矣。况空有行相。既经法华开显。涅盘扶谈。在教则必为圆妙究竟上乘。在机则名真是声闻。亦号出家菩萨。今禀圆教发圆解。纳圆体。修圆行。是则机教俱圆。若持若犯。并准圆判。无非律乘。

  九忏罪相违难曰。若忏罪时。直依大乘忏。而可灭犯戒罪耶。若云祖师不许。是故立忏六聚法。若然体既是大乘。罪不依大忏。而可灭者乎。若云亦发大乘心。作六法而灭业道罪可否。若云可灭。祖师亦不许故。更立三观。若云不灭。违汝立义。彼受戒时。则云发大乘心。故于坛上。即发圆体。今行忏法。亦应例云发大乘心。故作律忏。即灭业道。而何云不灭耶。又何故一是圆。一是不圆耶。

  决云。难谓既纳大乘圆体。直作大乘忏。而灭制罪。又白四制法。纳大乘体。应六聚法。灭业道耶。又复受忏要在发心。不拘行法也(上出难意。下为决通)。当知不然。详究祖教。受随诸行。一则须发大乘圆解。二乃无违律制行法。如受具足戒。必在白四。若忏制罪。须依律行。但使解圆行妙。即性成修。受具则三聚圆成。忏制则分清化业。引文证之。如钞云。测思明慧。冥会前法等。业疏云。智知境缘。但唯一识等。此即用大乘圆解。受具戒之明文。又云。常思此行。即摄律仪。又云。今识前缘。域心于处等。此即达唯心。开大解。持奉小行之明文。又钞忏篇云。五众犯罪。理事两缘。事则顺教。无达唯识。等。记云事顺教者。谓依律忏。历事缘境。当照起心。知唯本识。随缘动念。趣向于理。此即用唯识妙观。依律行忏之明文。是则吾祖教门。无非理事圆融。真俗并运。受随皆妙。即上品持律之最也。问。妙发圆解。受具足戒。则一切法。究竟圆满。应发圆解。行六聚忏。化制二罪。尽净无余耶。答。受戒在心。体唯一法。罪分化制。义约须殊。制罪乃一期。违教依律忏。成罪必清净。化业乃积妄所结。应难顿遣。律忏兼观。虽云俱净。至于化业。俱可分除。忏悔位长。经中具载。岂不然耶。

  十教典无据难曰。所言受小法。即圆体者。典据在何耶。如彼善戒经。虽云为纳后菩萨戒。先发大乘心。受五十具。而为方便。祖师顺经或云受菩萨戒。必假七众为方便。乃得大戒。或云。为成三聚。或云意在后也。而不云受即是乎。若指多论以上品发心者。此义不然。彼是小教中共二乘。菩萨戒只可应以上品心。受小戒为后菩萨方便。尔何谓以云直是也。若云指彼即为圆宗。诸部律中。亦说三乘发心。应亦是圆宗乎。若尔非唯大小颠乱。亦四分通大义何独乎。若指胜鬘大论此亦不然。彼但说大乘遍学。未论大小受法仪式。故。祖师又引法华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则约开显。而示行者所归而已。岂会于此。即发圆体乎。请义有文据。发明祖意。

  决云。彼难。白四小法。纳大乘圆体。据何教典者。此义从古未明。余前答增受文中。已为决显。当知白四。而纳大戒。正本四分。义当大乘。令发上品慈悲大心。而白四即纳菩萨大戒。至业疏中。恐人疑云今受小戒。那令起慈。受大戒耶。故引善戒决证七众所受三归白四。皆发菩萨三聚(但引彼证小受大。不依彼次第受义)。今之圆受。止是决小即大。开荡情执。至于作法。不异于前。所求典据。如上述也。难文所引诸文。皆非正义。并如前决。

  圆宗所依疑。问曰。依何经论。立此圆教耶。若云依法华涅盘开显。而立者。夫三宗戒体。正出业疏。而往寻彼疏。圆宗一章。全不见说依开显立。但于总嘱文。方引法华令知所归耳。何为以此圆教之所依耶。若云依四分律。此大乱教门。何者如来教法。有大有小。有制有化。以律为制。经论是化。以三藏为小。摩诃[衔-金+工]是大。且却问言。四分为制为化。为大为小。若言非化非大。是制是小者。制教但明事相持犯。小犯不通圆宗之谈。若尔四分立圆义在何耶。况四分一律。于何处说圆教唯识之名义耶。若云五义分通。是又不然。以彼即是本部分通之义故。若以彼为圆宗。何须更立空宗耶。是以捡圆宗章。都不见云依四分律。立圆教体乎。故正出体云。熏本藏识。成善种子。所言藏识名义。从何而得。若尔毕竟依何经论。立圆教名义耶。

  决云。须知圆教之立。正本法华开会。涅盘扶谈。即记主云。舍此二经。余无此义。是也。吾祖业疏准义立圆。决体示行。后劝修。方引二经证令有据。显体行。以皆圆达。受随之两妙。在文其显。请自寻之。彼又以大小不分为难者。正缘小非究竟。以大决显。使达小行。皆即一实。譬若万派之水。归于一海。何有不分之过。又立化制为难者。且毗尼戒相。乃法华所开。涅盘所扶。今依二经。立圆决显。岂有化制异耶。四分分通。非圆所本。不足为难。又云。识种从何立者。须知藏识善种。见梁摄等诸大乘论。良由善恶业体。实本一心。但小机昧己。或计身口所成。或计六识所造。是故如来于小教中。或说为色。或说非色。并不了义。至于大教。深契上机。说一切法。唯心本具。全心发生。是则凡有所为。善恶诸法。无非藏识。心业种子。譬浪从海起。湿性无殊。是为了义。故梁摄等。括了义之极谈。显行体之究竟。当知诸经。但泛明善恶行相。论中详辨善恶业体。才言行相。必谈业体种。所谈业种。为显行体。论乃通经义必相贯。今依开会。决显教门。故准论文。明示体相。使识体究竟。发趣知归矣。

  一心三观疑。

  问曰。唯识所入。云三性观。为一心圆观。为次第观。欤若云次第观。唯识既是。圆人所行。岂可次偏观乎。故归敬仪中或云。随其发足。毕约两缘。或云初后心齐。或云真俗并观。业疏即云观中。此等诸文。岂非初心圆观耶。若云一心圆观者。大违本论。何者彼立四位唯识。修相各别。似真不同。初以似法似义。入分别性。次以四寻思。入依他性。后以四如实智。入真实性。方乃缘中。入地证真。尔前二观。自然具足矣。是知本论三观次第。全无初心圆修之义。若尔祖师立义。恐失本寄乎。又南山自引唯识四位。凡圣通学。而虽通他难。难实未知何者。唯识观自有三种。空有真也。他人所难。难唯识即是中通。唯识非谓凡夫愿乐所修。空有唯识名同。其体不一。空有唯识。本被地前。于愿乐位。修之何怪。伏请明断文义一彻。

  决云。欲决此疑。先叙三性。及三无性。后当释通。彼疑言三性者。论云。阿梨耶识说名。应知依上相三种自性。一依他性。二分别性三真实性。说名应知相。又云。世尊说法有三种。一染污分二清净分三染污清净分。于依他性中。分别性为染污分。真实性为清净分。依他性为染污清净分等。(彼文)此谓诸尘妄念。种种分别。由一识变。乃此识中。具分别性也。妄念及诸外尘皆此识有随缘义。能依染净诸缘而起。乃此识具依他性。虽依他起。真净不变。乃此识有真实义。已上约一识本具释。若约用观起修。于方便位中。先以依他性。遣分别性。一切诸法。唯识所变。但是妄计。见有诸法。体相皆空。即翻分别。为无相性。此是从假入空。若唯滞空。二乘何异。故以空照假。谓一切法。体即唯识。假何所生。即翻依他。为无生性。然后达一切法。空假不二。四性叵得。即翻真实。为无性性。住于中道。位入初地。上明钝根别修。若圆机所修。于愿乐位中。三谛一境。三性圆修。即于分别。了非分别。任运三性。不相舍离。无非中道(下更释通彼疑)。然南山立义。必符论文。如钞疏敬仪净心诚观等处。具有圆观次第之义。圆观义者。如前三观尘露中已辨。次第义者。归敬仪中。引论三只三劫等语。岂不明乎。又云。然则性识昏明。推步通局等。又云。愚智浅深。贤圣位阶。由解行之远近。致利钝之乖异。是故论中菩萨约位具列五十余阶。故知无分别智。念念利钝等。又云示位地浅深。开行相之阶渐。令修趣之士。践迹可期。若为说万行齐修。方衢同进。则心路茫然。不知踪绪。故教迹殊异。如能一以贯之。则大观于日月矣。请详文中民明通局。利钝远近等语。岂非明圆别两修乎。又复论中以金藏土。譬于三性。岂非圆义。又云。从愿乐位。至究竟位。名观中。岂非初后心齐耶。又云。菩萨有三种。一者。凡位。二者。圣位。从初发心。讫十信以还。并是凡位。十解以上。悉属圣位(十解即十住也)。方便位中。三性圆修。前后文烦。不暇具举。则见南山圆观。及本论文。岂为无据。至于行位浅深因果次第。不无其例。如华严等经通披圆别两机。及别行位。多从次篇彼疑云。南山通他难者(见敬仪真俗篇抚掌大笑等文)。斯吾祖于归敬仪始从发心。下凡便令真俗并观。有违论中登住方修之义。故便他难云。吾闻真俗并观。登住方修。如何下凡。僭他上圣等。答。唯识通四位。在凡不学。何有克圣之期等。疑家云。南山难实未知者。意谓彼难。以深位所修。中道唯识。而难南山发心并观。立义太高。反自答云。唯识四位。凡圣通学。若通凡者。则愿乐空有唯识。正当地前人修。何须立难。是为南山难实未知。若然者。非唯难意未知。抑且自违发心并观之义。今谓疑家。一则未晓论中圆修则登住修真。钝修则登地修真。仪文难意。乃取论中圆义登住。真俗并观。而难南山所立二乃错认。答文凡局三贤。圣乃初地。故有未知之诮。然不知仪文初后心齐。及发足并修等。则信住已前。便令真俗并观。故云。在凡至于登住。破惑证真。故云克圣。如此释通。非唯知其难意。亦且立观有据。请细披文。其理自见。

  唯识通四位疑。问若云通四位。绳智既灭。入真实观。则但通达真如理境。于唯识智灭而不起。故论云唯识亦灭离。若云不通。论并祖文云唯识通四位。又所言唯识者。为召能观耶。为召所观耶。

  决云。此有二义。一者能观观体即是中道。唯识亦即一实境界。不论机之利钝。莫非以此开解。依此起修。故通四位。如论云。一切法实唯有识。以识为相。真如为境。依此境界。随闻信乐。入信乐位。占察经云。依一实境界。修信解等。二者利智圆修中道。唯识妙观。贯于初后。故云通四位。前答略引。可以自明。彼引论文唯识亦灭离。为难者。此乃论文历别修义。愿乐位中。以依他照分别。如见绳似蛇达依他是识则了蛇是妄。绳乃是实。若智圆观妙。则似唯识及绳智皆灭。唯以中道唯识妙观。契中道唯识妙理。据此钝修。虽观分似真。皆名唯识。不妨唯识之名。通于四位。文云。唯识灭离者。乃翻依他性。为无生性。入真实性。乃去似入真。无违唯识也。

  唯识修相疑。问本论明修唯识观。则用无分别智。其智相貌。自有五种。一离非思惟故。二离非觉观地故。三离灭想受故。四离色自性故。五于真实义不异分别故。未审离此五义。毕竟如何。

  决云。且无分别智。离此五义。唯一平等。实相妙惠。成因感果。莫不由此。若非此智。何以彻无明之边际。见法界之源底者乎。今更依论略举修相。初愿乐中。正观意言分别。以四寻思观。了别六尘。次四如实观。伏灭尘想得入唯识观中。先以依他性。遣分别性。次以真实性。遣依他性。如论云。如此菩萨。由入似义。显现意言分别。故得入分别性。由入唯识义故。得入依他性。若舍唯识想已。是时意言分别。先所闻法熏习种类。菩萨已了别。伏灭尘想。以一切义中。由无分别智。证得住真如法界。至此愿乐位满。次入见位。所以先得无别智。由通达真俗。故今于此位。深行福惠。真俗并观。然入唯识三无性中。真如智境。非散动故。显入此观。乃有三义。一真境。二奢摩他。三毗钵舍那(论云大乘中五百定等。名[奢摩他]如理如量二智。名[毗钵舍那])。以四善根(暖顶忍世第一)。而为依上。故世第一最后。一刹那定。由先了别无相性故。更思量所缘。既无能缘。必不得生。由此了别。故能伏灭。唯识之想。唯识既灭。从后刹那。更进一念。即入初地。论问云。由无分别智灭障。立因得果。故入唯识观。入观后无分别。后智其用云何。答。若依无分别智。正说诸法因果。无有功能。以此智无分别。故须用后智。菩萨于诸法中。自无颠倒。如自所证。亦能为他。说诸法因果。为得此二用。故修后智。已上见道竟。次入修位有究竟位。由前通达真如。欲成三种佛身。更践十重法界。二智双明(无分别智并的得智)。三慧研习(闻思修也)修慧生起。如理如量。二智缘极。通境出世。无分别智。及无分别智后。所得奢摩他。毗钵舍那。寂静无倒。由后所得舍摩他。毗钵舍那智。于无量数。百千俱胝。大劫中。数数修习。故得转依。由转依故。菩萨作心云。我今必定。应得三种佛身。自他两利。更修加行。兼行十波罗蜜。尽破十种无明。显唯识之究竟。见法界以圆明。万德备严。三身并显。略言如此。余见论文(上且约次第。若论圆修。初后皆妙。如上已示矣)。

  相空分别空疑。

  问相宜观。与分别空。为同为异。若云同。相空是小菩萨所行。干慧等位修之。唯识空。即大菩萨所修。信住行等修之。彼此门异。根分大小。岂可混滥哉。若既同者。何劳立相空观耶。又于唯识中。开方便空。立为一位者。亦何不开依他。立为一位耶。若云不同。二空名义。无不同故。天亲释论。而会者乎。

  决云。只缘他宗。判相空观。即愿乐位。收地前四十心人。致芿师有此疑也。然不知疏云初浅滞教。谓境是空。又云观事是空。知无我人。善恶等相。灵芝云。虽发大心。未穷心本。如诸般若所被初心等。是则相空但证空理。然唯识观。愿乐位人。虽未证中道唯识。必闻中道理。随闻信乐。与浅滞教。证空理人。不同日而语。余亦评之久矣。三观尘露。曾与决之。右决二十疑。皆宗部要论。学者不明。或有异闻。无吝惠施。

  终南家业卷上(末)
卍新纂续藏经第 59 册 No. 1109 终南家业


  终南家业卷中(本)

  重受戒父

  予主巾峰坛席。累行重受。今因日本忍师泛舶远来。探阅律藏。明达受缘。微有所碍。戒非增上。自疑先受。力乞重增。世多昧者。辄生疑阻。逆彼高怀。因考律论及诸祖明文。决彼迷情。使教门无拥。大分三段。

  初引据者

  先引有宗多论。不立重受。事钞(中一)云。萨婆多宗。戒不重发。亦不重受。罪不重犯。依本常定。故罗汉心。中下品戒等(云云)次引空宗成论。立重受义。钞引成论云。有人言。波罗提木叉。有重发否。答云。一日之中。受七善律仪。随得道处。更得律仪。本得不失。胜者受名。其七善者。谓五戒。八戒。十戒。具戒。禅戒。定戒。道戒。共戒也。又萨婆多师资传云。重受增为上品。本受不失。僧传云。宋元嘉七年。罽宾沙门。求那拔摩。至扬州。许请尼重受曰。夫戒定慧品。从微至着。若欲增明。甚相随喜。至元喜十年。有僧伽拔摩(此云众铠)。于扬都南林戒坛。为僧慧照等五十人。尼慧果等三十三人。重受具戒。有慧义法师。难曰。先贤圣哲。共有常规。岂独改异。何穆众望。僧伽答曰。五部之异。自此常理。相与弃俗。本为弘法。法必可传。何忤众情。又问曰。夫戒非可见之色也。顷见重受戒者。或依旧腊次。或从后受为始。进退之间。足致深疑。答曰。人有二种。故不一类。若年岁不满。胎月未充。则今受为始。若年已满。便入得戒之位。但疑先受。有中下心。理须更求。增胜而重受戒。即依本腊。而为定也。乃至曰。戒有九品。下为上因。至于求者。心有优劣。所托缘起。亦有不同。别受重发。有何障碍等。南山坛经云。余以干封二年。二月八日。及以夏初。既立戒坛。仍依法载受具戒。于时前后预受者。二十七人等。芝园集云。夫戒者。截苦海之舟航。发万善之端绪。三乘圣贤之所尊敬。历代祖师之所传通。但受之者。心有明昧。学有精粗。而不能一揆。故有初受者焉。重增者焉等。

  二立义者

  原其戒也。即一佛乘。修言而教则有殊。得意而体实无异。须知文文即性。法法归源。玄邈若虚空。深广同法界。所谓深戒上善。亦曰戒德难思。而欲受者。直须知齐佛量。法达唯心。心法圆融。境缘皆妙。能缘所缘。始终一念。三誓三聚。前后皆如。是为上品心。方称上品戒。契如来本志。合南山圆宗。苟一念有差。一毫有碍。难逃数宝之呵。岂免徒劳之责。咒或不逢良导。不具诸缘。虚上戒德之瓶。妄受明珠之喻。后或讲闻始悟。阅教方知。忆前受或劣或无。叹经生虚消虚丧。知非改过。见义勇为。决欲重增。必凭至教。载惟。大觉慈心益物。岂唯在于当机。教网被时。故实通于末世。盖空有传集之不同。致教门去留之乃异。有宗局狭遗之。岂在于重登。四分通深得之。匪专于再受。钞文所谓。接俗揩定。御法无准。萨婆多之责也。人法有序。轨用多方。昙无德之褒也。此方重受。僧传广明。疏钞坛经。略提梗概。如前列示。俾之有教可凭。更在资深方见。于心为慊。

  三释疑者

  问。今言重受。的义若何。若据成论七戒各受。何见重义。有门十诵。五十具三。亦次第受。岂不为重。

  答。重受之要。唯据发体。体性幽微。宗计有异。如多论中下心受五。上心受十。后五发上。前五仍下。体不增发。体既不增。故于前五。不为重受。彼宗不立。正据于斯。纵使三戒皆发上心。必应三体前后性别。由彼所计。能造是色。所造亦色。虽非见对。体是障碍。故业疏云。然为四大造。更相障碍。据所可分。故名色也。由体是色。不相融通。随其所发。各各局定。故不言重。成实空宗。业由心造。体相虚融。随缘转变。从胜受名。如下心受五。中心受八。增发前五。并为中品。上心受十。前八增上。亦复如是。故就一体。次第增起。增小为大。增狭为广。增劣为胜。其犹添波于海水。湿性无殊。但浅深之有异耳。亦犹加皂于黑。服色体一同。但鲜旧之乃别耳。重发重受。粗为可晓。

  问。重发重受。如何分别。

  答。资持云。重发据多戒。重受约一戒。

  若尔。论明重发。那见重受。

  答。由体重发。即得重受。由彼七受一体发故。

  问。据教重增。宗归成实。如何立义。乃约圆乘。

  答。据彼空宗。纵云上品。犹属偏拥。须究佛怀。及明开会。无法不妙。无戒不圆。吾祖疏钞所明发心。准文约义。虽列三品。为在格量。令知深浅。的穷祖意。全依圆旨。妙发上心。期感圆戒。故名上品。钞疏之中。示上品相。皆云为成三聚。及教开怀。妙发身心。总虚空界。容受法界微妙善法。记以上心。对唯识观。又云。如是心受。即发圆体。今云增受。须依南山宗旨。圆发三心。圆成三聚。方为究竟上上品戒。

  问。吾祖教门。自唐至今。盛行天下。孰其不知上心圆旨。岂有受者。尚滞中下。

  答。教门虽显。机器乃殊。或能授寡陋。开导无方。或所受愚蒙。识心昏散。丝毫落妄。千里乖差。其犹周孔之道。训人以善。贤之不肖。今古咸然。何怪之有。

  问。业体一也。空有何殊。

  答。如来随机。故于一法。或召色心。或召非二。种种不同。诸家论师。不体佛意。随名执体。各计为宗。如涅盘云。我于经中。或说为色。诸比丘便说为色。或说非色。诸比丘便说非色。皆由不解我意。于是祖师穷究佛怀。立圆推体。即一识种。既得佛意。心色非二。随名认体。皆得其实。言是心者。谓此业体。全心本具。唯心发生。能缘所缘。能发所发。无非心故。言是色者。乃即性之色。犹即水之波。了色真源。达色边际。得色实相。则前有宗。虽得色名。不知实故。言非二者。体既唯心。故云非色。实有相状。故言非心。言种子者。然此业种。即性本具。诸缘构造。全性发现。体有功能。出生众善。故名种子。南山考体。旨在于斯。

  问。坛场既纳圆体。更须增受菩萨戒否。

  答。如他文已辨。请自寻之。

  问。重受之旨。如前可知。业体差殊。会之可领。且重受人。事同新入。位分年腊。何以决之。

  答。如前已引僧伽甚明。若前受年登。即依本腊。或亏年月。今受为初学是也。

  问。前既得戒。犯重名边。或戒先无。难逃贼住。二途有碍。重受若何。

  答。如前引示。幸自有例。可攀可条。可准。佛开重受。正为当今。诸祖相承。必非妄据。求那言甚相随喜。僧伽谓必可传。南山达坛亲行。灵芝长书陈秉。然诸祖行受。时当像季。机杂纯浮。边罪贼住。岂一无违。诸师皆四依示现。穷达化源。岂不明难之有无受之可否。今括疏钞坛经僧传重受之文。并无一句言及难障。窃详诸祖。意必有由。盖戒之有无。难之成否。凡小莫测。唯佛能知。但在依教。随顺前机。为之重受。无非诱接总是结缘。今引诸文证显。机性差别。业理幽微。智未及佛。如何妄详。迷者及此。好为一明。齐僧传云。魏文帝三年。设无遮会。帝问。此土僧尼得戒灵验。众无敢对。有一比丘。请往西国。问诸得道。于是发足长安。往至西竺。问一罗汉。答称。小圣不知得否。即为入定。上升兜率。问弥勒佛。佛答得戒。斯明得戒。非凡小所知也。如涅盘诤论品云。善男子。我于经中。作如是说。若有比丘。犯四重已。不名比丘。不复能生善芽种子。譬如焦种不生果实等。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诸比丘犯重禁已。失比丘戒(此执无也)。善男子。我于经中。为纯陀说。四种比丘。一者毕竟到道(无学)。二者示道(初二三果)。三者受道(通内外也)。四者污道(薄地)。凡四重者。即是污道。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能我意。唱言。如来说诸比丘。犯四重已。不失禁戒(此执有也)。请视上文。得戒失戒。有边名贼。岂宜妄量。随二执之。非伤重受之教。其可得乎。又珠林云。智严法师在俗。曾受五戒。有所亏犯。出家受具。疑不得戒。禅观不成。遂往西竺。咨询达道。亦遇罗汉。不敢与决。为严入定。上询弥勒。报称得戒。严喜而回。观斯一节。犯边明矣。不妨得戒。是知。机有明昧。志有勤堕。犯有成否。不可以一毫之粗见。碍千古之通规。涅盘又云。若犯四重五逆谤法。名为破戒。有因缘故。则可拔济。若披法服。常怀惭愧。生护法心。建立正法。我说是人不名破戒。若据此文。有惭愧人。虽犯无罪。亦不失戒。今重受者。莫非心生惭愧。信乐志深。纵有所犯。岂成边障。若谓必有贼住一难者。且贼住之难。律因为饥饿故。滥窃形服。冒为同说戒。盗听羯磨。诈称年腊。辄受礼施。名为贼住。今出家者。心怀正信。纵闻羯磨。意非剽窃。据僧只律。或闇愚钝。或缘余念。不记初后。皆不为障。今时久在教门。尚于作法。不能晓了。况余泛泛。或致愚鲁。何因识达。或被缘夺。终无前后。如斯引示。可决疑情。又复作恶犯戒。律中尚有开缘。今发善心。勇志重增。当今末世。实为希有。如来随机之教。岂无诱道之方。不可局执难缘。阻彼高兴。涅盘四依。宜在一用。略兹叙释。达者鉴之。绍定癸巳冬。日山迷。

  戒体正义直言

  (细色决有。分通决空。圆通空有。正显分大)。

  业疏戒体正义一门。始末文义。皆是大乘。与昔全别。中间再述空有。乃是引古腾计。意在对破决显。能决之文。尽出祖怀。俱为正义。但先就计。义尚含容。故后立圆。分明指示。识藏种子。方显其实。

  初顺有门。谈体是色。然有宗诸师。一谓体是身口所成。二计体有损益。故判为色。如前引示。虽据杂心俱舍。无非皆是如来权巧。随机而说。诸师不晓。乃成宗计。今立正义。且顺彼计。以色决色。谓一切众生。造善造恶。所发业体。相貌显然。故名为色。乃全心即性之色。微细难知。凡小莫测。唯佛如来。种智圆明。穷尽业性。实知实见。如实而说。显前所计。虽亦名色。不知其实。故总斥云。意言如此。

  假宗中。钞及今经。上品既令受大。今依受出体。须约大论。初略标古计。由下示今立。业既心起。色岂他成。则内外色心等法。全是一心。随缘变造。故云分心成色。乃显能受之心。起得其实。身口之具。体亦虚融。盖准此律大义。而有此示。能造既融。所发之体。岂是非二。且顺教限。故云强目。考下重显体用。决前空计。虽依成实。由彼止是小教空门。与四分旨取不同。彼云心造且据六识。今谓诸法体。唯一心随缘变造。文云本由心生者。发起有从也。还熏本心者。依持得所也。心既真常。体乃微妙。故得熏习。有力用也。心道冥昧者。戒业之体。隐密难知也(体是心业。故云心道。如杂心论召无作为思显道亦名业道等是也)。止可名通者。诸师通体。止在循名也。故约等语。重牒前计。斥其不知。虽云非二。犹是强立。又复前有宗中。直决所发之体。昔云假色。今谓细色。此假宗中。乃决能造。显于所发。昔谓作戒能造体是色心。无作异前。体名非二。今决能造。造能在六。起必因八。所发之体。岂是他法。是则能所。方知其的。假宗诸师。以色心五义。推穷业体。全不知实。故又斥云。不知何目。强号非二。济缘云。且附权意。故云强目。又云。今取道意。识达体貌。即知二非。附权而立。故云强耳(彼文)。若体权取通意者。岂唯四分。一切小乘。若教若行。皆附权立。若取通意。无非一实。有宗假色。非强号耶。今谓不然。两云强号。前且顺古。后是斥非。文意若此。何必他求。盖南山已前。弘律诸师。不达四分宗旨。但依成实。非二出体。故此决之。若尔。此宗正义。以何为体。答。受既纳大。体依大出。如前叙释。心生熏心。体是心种。义实昭然。但教限局。在文尚隐。后圆决教。扶显种子名。问。记释心生熏心等文。并约六识。子何相违。答。就文释义。不乱宗途。理当如此。不妨记主意自明白。如云即此乃是示体之处。岂不然哉。须知此科。正是考出无作。体是心种。决前不知也。请细读文。其义自显。又况摄大乘释论云。眼等六识。生灭不定。余识间起。熏习种子。不得成就。阿梨耶识。不生不灭。体唯是一。常受贪欲等。六识所熏。成世间果报等。准此文决。六不受熏。今文熏心。若谓熏六。恐非疏意。

  疏接假宗能决文后。立问答云。如正义论。熏本识藏。此是种子。能为后习。何得说为形终戒谢。答。种由思生。要期是愿。愿约尽形。形终戒谢。行随愿起。功用超前。功由思生。随心无绝。故偏就行。能起后习。不约虚愿。来招乐果。记云。此问所来。由后圆教。决此二非。以为识种。识既常存。种则不灭。即违今家命终失义。故探取后文为难。(文)若云探取后圆者。何不直于圆教后难耶。今谓。此问即蹑前科大乘之义。以难戒谢也。由前依宗。约大考体。能生所熏。唯一真常。所发业体。岂随形谢。此问之来。其意若此。但正义所立。的在识种。前顺宗计。语尚闇含。今特指决。故云如正义等。显此生熏。即是藏识。显此业体。即是种子。彰常存之义。俾问意分明。复使学者。晓前能决即大义也。问。能决既即大义。何不显谈识种。答。四分虽大。教犹在小。所以文隐。而义明也。若尔。此问答中。显谈识种。岂非混乱。答。若不显陈。何彰问意。正恐混乱。故立问决。问。此问答中。既谈识种。后圆教中。何再出耶。答。此问答中。且显四分。后圆教中。通决空有。不妨重示。余如前决。问。记释疏中答文思愿行等。并约受论。其义如何。答。约受释文。其义虽善。但述意未明。致学者多昧。须知思即能缘能受之心。愿即尽形断恶。纳戒之誓。行即随愿。而起奉持之志。若唯思愿。而无持心。不发戒体。如戒疏释共戒同戒云。前列共者。明同受愿也。后列同者。明同随行也。若受戒时。且论受愿。无思学行。则但虚愿。不感戒也。又钞云。若但有受。无持心者。受戒不得。又云。宁起行用。不须愿求。据此诸文。必须持心。方感戒也。今文以愿期有谢。戒种无亡。而通来难。受既无获。何论无亡。文中上二句。示思愿之别。次二句示释愿期有谢。行下明戒种无亡。思之一字。即同钞中测思明慧之思。皆指圆人。能缘能受。六识意思也。但圆解微妙。举心动念。皆不思议。以此心受。戒体何量。成体之功。推行为胜。故云行随等。行力虽胜。论其所自。还须思妙。是知妙思。非唯发体。亦起行功。二皆微妙。故得随生死心。绵绵无绝。故云功由等。问。有宗云。感生集业。其行在随。与此故偏就行能起后习。义何异耶。答。有宗体无力用。全假随行。而成集业。此中体具妙能。假行庄严。行全体起。体假行成。若无行功。体难终续。故云偏就等。问。此云后习。乃推于行。后云牵习。而推于体。其义若何。答。此论习胜种存。故推于行。后论起习之能。故推于体。又复此虽推行。行全体起。后虽就体。体假行成。请考二文。义可见矣。问。思愿行三心间起。相续不断。共圆戒品。何以疏中。种存推于思心。后习推于行力。未详何义。答。极有理也。且善恶诸行。悉由现前一念。造成业种。心坚业坚。心广业广。今圆受微妙。故体无终极。体既无尽。力用难量。至于显发体用。要在行力庄严。故当深坚。行学奉持之心。始于初受。念念无违。及乎受后。对境防敌。心心无间。不思议力。展转熏习。相续无穷。涤除妄业。显净心体。即成圣果。故云不约虚愿。来招乐果。如是推之。行力超前。义可见矣。问。大小两乘。皆云戒谢。义有何别。答。小教言谢。行体俱失。何耶。由彼小教。能发所依。皆即六识。命终之时。六识随去。体亦随灭。行亦无续。大教乃论心具心造。造虽在六。全八而起。如海之浪也。能所发既皆常住。体有何谢。但是愿行。形终则止。故云戒谢。大小不同。其义若此。今文问答。正据后义。问。地是无记。结界亦发无作。受戒纳体。何得须论受心。答。地是无记。功推能秉。要缘限域。众念业力。结成无作。纳戒不尔。体是道基。非能所而不克。法为行本。非授受以何归。故得事钞羯磨。受前具缘。并列五种。要须能所相应。方发无作戒业。经不云乎。戒是生死舟航。正法根本。必须缘集相应。有违虽受不得。斯盖禀法修道。要在前机。体备功成。必须缘具。当知戒法。佛佛相承师师相授。授非虚授。要须前机。受心分明。方显传授之益。受非易受。必须澄心。一毫无妄。方彰领纳不虚。岂非受戒发体。唯推受者心耶。故事钞云。戒者以随器为功。行者以领纳为趣。而能善净身心。称缘而受者。方克相应之道。此文明矣。何得昧焉。疏云。后约圆教。明戒体者。戒是警意之缘也。以凡支无始。随妄兴业。动兴妄会。无思返本。是以大圣。树戒警心。不得随妄。还沦生死。故律中云。欲修梵行。尽苦源者。便命召之。入圣戒数。此根利也。后渐浇浊。不可示本。乃就傍缘。广开衢路。终依心起。妄分前境。

  初言体者。乃此章正意也(前标分云。二陈体状是也)但体非孤起。必揽法成。法之偏圆。体之粗妙。由机执之异也。今出圆体。须究设教本意。决偏小执情。受全心起。境缘心作。方显其体。乃是识种。苟不究能受所受之妙。何以见能成所成之圆。略提如此。更就文释。警意缘者。推戒功也。警即戒义。戒是能警。意即所警。对境防警。虽有万差。成业之本。唯在于意。故须警之。文虽在圆。义通空有。有宗警意。但禁身口。以彼唯制。在于七支也。空宗言警。禁在重缘。此宗通大。制同十业也。圆之论警。义又天殊。能警既妙。所警亦融。推佛本意。凡所设教。无非佛乘。况经开会。殊途同归。一乘妙戒。究竟圆明。圆人持奉。机教俱妙。真俗并运。修性全彰。岂唯上业。直破无明。如斯警意。岂思议哉。以下约义科三。初七句。究佛怀以明教意。次故下。显随机暂施小法。三终下。约圆实决小不了。初中。言返本者。复本净心也。不随妄者。意在破惑也。斯以大乘实义。而推戒功。次中利乃小中之利。但会偏空。不明中道。宿世戒缘种熟。一唱善来。纳法具足。钝者既昧唯心。制须托境。受必假缘。方便立法。曲顺彼机。三中决上二受。迷法异心。受从外入。盖不知全心而起故也。问。既云受依心起。则不用诸缘。亦无法可受耶。答。非圆教学。子必未识心。唯心之理。虽未明见。义载祖文。非不分晓。当知下凡介尔一念。广大圆融。包遍一切。岂有诸缘及所受法。而出心外。一切诸法。既唯心遍。岂有缘法。而非唯心。是则依缘纳法。并由心起。近有人云。圆宗中。不列受法。故坛场行受。非可论圆。盖不知圆宗。但在开决机教。无非一实。使开妙解。受成究竟。至于缘法。悉依经别。又圆宗正在决小。记中返云。此借偏文。以证圆戒。偏乃圆家之物。何须言借偏即是圆。岂云引证。余意未安也。问。此既已决偏小。下愚人等。又何重决。答。此则且以圆义。决于小法。然诸劣机。不体权意。空有异执。通于灭后。故须更决。问。前第三门。既出异执。后何再明。答。前且引示。令知昔非。未彰决会。此正义中。以圆决小。以智决愚。使机教但圆。俾能所皆妙也。疏云。愚人谓异。就之起着。或依色心等。记谓愚人通指诸计。或下二句。正决当今所受之体。前明细色。已破有宗。今此唯决四分作无作耳。(记文)问。记主于戒体章中。破斥隆师。妄谓疏家。三宗迭废。其义甚明。今记云。四分细色已破有宗。圆宗种子唯决假体。岂非三宗迭废耶。答。古来义学。不细考记。错会此文。以为三宗迭废。相延至今。子亦未省。然不知细色乃大乘义。细色种子。其义是一。细色决假色。种子决非二。并是以大决小。即非迭废。记意如此。何不细推。任从臆说乎。问。记谓此文唯决四分。其义如何。答。记家意谓。有宗假色。已用细色决之。空宗非二。未曾会决。故以此文。唯决四分。今更难云。立圆应在通圆空有。何得出体。唯决四分耶。答。通圆空有。理不在言。今受既依四分。上品大受。体是心种。教限所拘。未敢明示。故前考体。但云心生熏心。在文尚隐。若非圆决教门。何得法体明显。细详圆意。乃正决于今受也(记云唯决四分。与我意别)。

  疏又云。智知境缘。本是心作。不妄缘境。智知谓圆机。明慧了达。境缘如记所示。境即前境。缘即戒法。作谓造作。当知若境若法。本即一心。随缘遍造。故并云心作。如钞云。观事是心。岂不然耶。又经云。一切唯心造。即斯义也。一切诸法。既唯心具心造。全体是心。真如微妙。圆融廓彻。绝思绝议。无相无形。疏欲扫荡妄着。故云不妄缘境。正是真谛。泯一切法也。问。造义如何。答。推其能造。虽本六识。全八而起。故异小教。此之造作。即随缘义。当见次科。第六缘念。犹如伎儿。亦如幻师。所成幻相。迷谓实有。识者谓无。问戒律教法。乃是佛说。何为心作。答。诸佛说法。常依二谛。一切教门。乃于真理。假名建立。真俗虽异。无非一心。教从此有。故云心作。虽则戒由妄立。妄全是真。真俗相即。岂离一心。

  又云。但唯一识。随缘转变。有彼有此。斯明真识。随缘而遍。所谓俗谛。立一切法也。缘即众生心念。乃成业之缘也。真理无碍。随念而起。记云。不守自性。随染净缘。造黑白业者。是也。不守自性。谓体理无碍。染净缘即善恶心念。善念成人天及四圣。恶念成四恶趣。则十界依正。由一念造。此据从因感果言之。又复若执念为念。则十界依正。纷然而有。若了念非念。则能所境缘。平等一相。故起信云。若离妄念。则无一境界者是也。占察经云若无觉知。即无一切境等。今记前依楞伽三识圆融之义。开发行者。使观妄即真。了浪即水。如云真如随缘不变。不与妄合为真识。不变随缘和合现起为现识。余之七识。为分别事识。引经证云譬如巨海浪。无有若干相。诸识心如是。异亦不可得。是则但了一念圆融微妙。则能缘所缘。能受所受。究竟一相。诸法未尝增。一念未尝减。即于彼此。达无彼此。即于差别。了达无差别。下云了妄即妄是真又云知业达业实际作法。则全性成修。言受则不从外入。如是开解。如是论受。方契圆宗。纳法究竟。问。前云境缘。后云随缘。此二缘字。义有何别。答。前召戒法。后召心念。并因缘义也。问。约何义故。召戒为缘复与受前总别诸缘。有何异耶。答。总别为纳体之缘。戒法是立行证果之缘。即疏云。戒是警意之缘者。岂不然耶。问。上云境缘。缘即戒法。未审戒法与境。同异若何。答。若了境缘。究竟一实。无非唯识。有何彼此。至于约事约相。不无同异。境是色心。戒是佛制。但有言句。体非色心。异可知矣。若芝园云但留名句文。遍在尘沙界。(文)如云淫戒。杀戒戒岂离境。是为同矣。问。今论于受。为受境耶。受戒耶。答。受谓受戒。诸文甚明。但戒之所起。不离于境。如钞云。戒发所因。还偏法界者。是又如犯戒。犯必托境。今论于受。戒从境起。如此引明。义又显矣。

  又云。欲了妄情。须知妄业。此二句正述受意。情即瞥起妄念。此嘱惑道。业即行心运造。此属业道。情业虽并六识意思。盖是无始。结成妄惑。蕴积八识。染浊习气。触境生情。动成结业。今此圆机。妙达境缘了妄即真。知业是识。至于无始。微细妄种。卒难顿净。又复欲证妙果。须凭妙行。故须受戒持戒也。问。若论戒限。但止业非。何能破惑。答。此谓圆机妙达唯心。则见秉行作用。一念之心圆明微妙。业何所起。惑何不破。圆受圆持。疏记甚明。

  又云。故作法受。还熏妄心于本藏识。成善种子。上句能熏。次句所熏。于下谓去妄显真揽真成体。作法之言。通于能所。能谓十师。深明圆旨。举法皆如。所即受者。顿开圆解达法唯心。始请师终白四妙熏妙用念念现前。如此作法。岂思议哉。疏中但云作法。不言发三誓。纳三聚。致使学者。从来未彻。当知既达唯心。则三誓三聚。岂非唯心。况是圆机发则尽发。受则遍受。岂同声闻。但徒断恶。唯受篇聚。又钞叙发心。而云为成三聚。彼明发心。为成今圆受。而为成之言。正在作法。况下疏明随行。令三聚并持。则见作法。已纳三聚。上能熏竟。所熏中。妄心即上妄情忘业也。问。熏妄心者。妄即六心。六不受熏。如前可见。今何论熏。答。前谓小教。心唯六识。以大斥小。六不受熏。今圆实教。妄乃全真之妄。六即体全是八。前引楞伽三识。其义明矣。又如注中。海浪之喻。岂不然耶。问。受心亦现前一念。妄心亦现前一念。何分能所。答。受心之体。真净圆明。妄心之体。秽染昏结。发动受心。以真夺妄以净除染。以明破昏。即记云。此心反妄。即是真心。是也。问。妄乃无始结成。一夕受心。何能顿净。答。圆达唯心。究竟一实。一发胜心。发亦究竟。如敬仪云。发心必究。初后心齐。亦即楞伽一发真归源。十方界消殒。若此作法。以真夺妄。妄何所依。如灯破暗。明未尝增。暗未尝减。了妄即真。妄体何动。若尔发心作用。使成究竟。何须历劫修断。答。圆人见理。虽初浚一如。克论所见。不无明昧。如智论云。如人于暗室中。然灯照诸器物。皆悉明了。更有大灯。益复明审。菩萨智惠。虽与烦恼习合。能得诸法实相。犹如前灯。亦能照物。诸佛智慧。尽诸烦恼习。亦得诸法实相。犹如后灯。倍复明了等。成体中。问。前论成业。唯左现前一念。何云于本识成耶。答。既发圆解。了妄即真。真即藏识。识体圆融。随缘而起。结成戒种。前之起妄。亦在此识。今成戒种。亦在此识。故云于本也。斯则圆人。以不思议善心。熏不思议识藏。揽不思议善法。成不思议业种也。上论作熏。若无作熏。当见下文。问。言善种者。为始成耶。为本有耶。答。种子之义。如释圆教五门。并解十业章。及答芿师文。已为辨明。恐不见彼。更略示之。一言于种。修性不同。言性种者。即一真识。具随缘义。名之为种。言修种者。昔于何日。曾受佛戒。构成业种。应知全性成修全修是性。如水为浪。湿性同也。但缘守心不固。随缘成染。造业轮回。宿种所牵。今获重受。非性种不能相续至今。无修种不能遇缘重受。种虽本有。望前随染。今重显发。故云成也。深加胜心。业力资熏。构揽无边善法。庄严。则此种体。功力胜妙。又复种子体全是识此识前无力用。今假熏成。而有功力。能生后果。乃名种子。摄论中义也。

  疏又云。由有本种熏心。故力有常。能牵后习。起功用。故于诸过境。能忆。能持。能防。本种熏心者。种即无作为能熏。心即八识为所熏。由能受心妙。所发无作功能力用。皆不思议。一能熏涤八识妄染。二能发起后习。后习有二。一于现报。能忆持防。二则习气力强。展转资熏。尽未来际。或受或持。皆是今日。无作力用作忆持防。三据是随作。行心运为。细详所自。皆是无作。功力发现。当知二六时中。起善起恶。悉由善恶业种。任运使然。问。能熏之义。唯推无作。须随行否。答。受时无作。虽有功能。还须随行。作与无作。资显受种。同共熏涤八识也。问。无作业种。既能任运防歒。何得更起恶念。答。发心不妙。念力不坚。业种力弱。故被恶欺。强恶习熟。触境而起。如古今达士。得处既深。始终固守。皆无作之力。如钞云。上品高达。能受能持者。是也。无作熏义。如记自明(瞥尔有犯等义。释五门及答芿师文已明)。

  疏又云。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摄律仪。用为法佛清净心也。上文虽论无作功力。若无行功。何能严果。是故自此以下。正明依体起行。又复前文论受。须达境缘。即妙唯识。今明起行。须论大小无殊。因果不二。用斯五句。融会开解。行方圆妙。文局初聚章。义贯下二依而作之。应云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摄善法。用为报佛圆明心也(准记应云自在心也)。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摄众生。用为应佛。平等心也。前云智知。今云行人。并召能受能持之士。此行即白四所受。三聚行也。恐昧宗致。犹同昔见。止奉篇聚。故嘱依受起行。圆修三聚。文中三聚。因行也。三佛果德也。既云用为。乃即因是果也。三心体一。约义分异。当知三聚。亦即一心。三佛亦即一心也。故文结云清净心也。记文以三誓三聚三德三佛。交络融会。盖体是唯心。融通无碍。相虽差别。如水上波。体即真谛。相即俗谛。相全体起。俗不离真。于上诸法。措举其一。无非三谛。圆融微妙。圆受圆持。其义若此。斯即祖师圆义。记中明之又显。且如三聚大小通收。其中小行。在彼劣机所修。唯斯脱苦。故为小乘。若圆机上达。了一切法。悉是唯心。岂小乘行。而非唯心。如来随机。小是似名字说。大乃契实而谈。吾祖弘律教乃嘱小。恐诸行者。犹滞权乘。故取大乘中了义。前决受法。即一唯识。此决随行。大小因果。即清净心。佛于法花虽已决显。至于传演。尚有滞情。故特禀佛嘉模重敷妙旨。问。有云。圆受止纳小法。随中方修三行。其义何耶。答。此不究祖师立法。令依上品。且上品心。即是大义。今经又依多论起慈悲心。既发大乘心。即纳大乘戒。况钞明云为成三聚。则白四作法。纳三聚明矣。钞及今经并无一言。今受止得小法。为后方便。又无一言。语及善戒。从古妄传。盖失考祖文故也。问。前假五句。与后以妄等文。义有何别。答。前乃开解。后示起行。虽圆人解妙。举行皆如。至于法相。须识差别。历行要须遍周。断证不无次第。见理不无浅深也。学者至此。应须通晓。余如记中。问。如斯论受。还用更受菩萨戒否。答。据此疏记义理分晓。何须更受。如前诸文中。已与决显。

  疏又云。今识前缘。终归大乘。故须域心于处矣。今必对昔。若在佛世。法花已前。并名为昔。二乘小器。既昧唯心。不明一实。为之愚人。法花开显。深悟一乘。是为今识。若佛灭后。南山已前。故为之昔。空有异计。全昧归源。故为愚人。亦为不识。立圆融会。妙达诸法。即唯一心。大小体同。受随无别。如此了达。岂非今识。言前缘者。指戒法也。前云境缘唯识。决法无殊。次思此行。即是三聚。显行无别。今又斥世不智宗致。执受是小。今须达法花开显。会小归大。小亦一乘。岂非终归大乘也。心体深广。微妙莫测。故云大也。运载众生。直至宝所。故云乘也。当知大乘。即一心也。余义如前常思等文。已释明也。故须等语。正嘱行者。用观持奉。常符妙理。一切作为。常置此心。于中道唯识。如理之中。斯须无妄。故云域也。钞又云。测思等语。前云智知等言。皆受戒得处也。又前常思此行等句。此科今识前缘之文。并随行得处也。又钞云。五众犯罪。理事两缘等。忏罪得处也。又复如前引钞出家学本受戒篇令开妙解。忏篇无生明唯识观。今疏圆宗。融会受随。意使以唯识妙理。为安心之处。若得此处。则法法皆圆。行行皆妙。念念皆常。头头合道。无能所相。无因果相。无染净相。无圣凡相。清净圆明。微妙廓彻。方得称之。微妙大乘。是谓究竟域心之处。前云常思此行即摄律仪。此云今识前缘。终与大乘。其语虽异。其义实同。不可才逢此说。便向教相上求。葛蕂里走。须知三聚大乘。全体是何。嗟乎学者。动经年﨟。无个入头。由于谨切提示之言。不能留心用意。甓鸡捕雀。徒自啾啾终无大见。沉屈己灵。抑绝宗旨。实可痛伤。问。言前缘者。指何为前。答。今决随行。望受为前。问。前云境缘。今但云缘。未详何意。答。前文论受。受必假境。今明随行。唯指制法。故但云缘也。

  疏又云。大小俱心。律仪不异。上句即前智知境缘。本是心作。等义。下句。即前常思此行。即摄律仪等义。前决境缘。小法实唯一心。与大无别。又决此行即摄律仪。清净心也。则显大小教门。体无有异。疏指出家学本。即唯识妙观。显教观相须。方成圆受。究竟一如。问。记云为成本宗分通义者。此意如何。答。本宗分通。亦通佛乘。与圆无别。但教嘱小。不可混滥。故须别立。扶而成之。若尔。本宗分通。可立圆成。有宗无大。圆不可会耶。答。此文且据今受。又是所承。而云扶成本宗。通圆空有。诸文甚明。无足疑矣。又复才成本宗。便成有部。何以故。盖空能兼有故。嘉熙庚子冬。日山出。

  四诤要论

  问凡情迷倒。诤竞千差。何为四种。而能摄尽。

  答。君子小人。谕义争利。世分善恶。出家入道。与世悬殊。诤因名利。非教所被。纵有诤论。舍于教行。余何所评。惑为教相而生。或因举治而起。或犯罪忏评有滥。或秉法被事乖差。以斯四种。摄无不尽。察病立教。数极于此。

  问。四诤七灭。病小药多。何相当之有。

  答。大圣观病设药。必无差滥。病分轻重。故九品之不同。药有总通。故分对而无爽。戒疏赞云。病药观对。机用权仪。得非是乎。

  问。诸文或云七药。或谓七灭。药灭互举。其义若何。

  答。药从服食。调治得名。灭据药行。病差立号。故义钞云。毗尼名灭。以无为体。若对经文。现前等七。名药也皆云。毗尼即灭也。

  问。七皆云药。即法也。皆云毗尼。毗尼名灭。未审此二。与现前中法。与毗尼。何分同异。

  答。现前中法与毗尼。与下六同。诤起虽异。至于用灭。无非五现前三现。今更明下六中。药法同异。忆念。不痴。罪处三种。药即是法。如义钞云。忆念等三。法药同体。是也。自言治者。若对下品。药只即法。但取自言。即灭于诤。无别法故。若对中品。法是拣人单白。药即自言也。多人语者。法即羯磨。药取多语。草覆一种。法药同体。如下对品。更细明之。

  问。法药同异。于斯略悉。法灭先后。其相如何。

  答。如前义中法药同者。灭亦无异。法药殊者。法先灭后。如言诤上中及犯诤中品法。是单白必在先作。后用教评。或取多语。或取自言。诤方灭也(上略决法药灭三种。下详示分品用药及生事诤)。

  问。言觅犯三。约何分品。

  答。觅诤三品。能诤为下。狂犯为中。具犯为上。详斯一诤。约境分三。言犯二诤。据在临时。酙酌诤情。分上中下。用药始之。如义钞云。觅中三品。上中下定。言犯二诤。执情流转。不定用药无准。是也(上明分品。下示随品用药)。

  问。言诤三品。用药如何。

  答。下品情轻。三现即灭。诤情既轻。不须集众。但一二德人。唤两诤人。面对各叙(人现)。德人引教证劝(法现)。既引教证。是非可见。诤情即息(毗尼现也)。由彼诤者。闇教成竞。教旨既明。疑暗自遣。当知此中。法药体一。义不无异。轨度不滥。名法。劝谕调治。名药。若对法灭。轨用调谕。并嘱于法。教明诤息。故为灭也。中品言诤。情是次重。须众同详。众混智愚。或杂持毁。难伏前人。先作一白。拣集智人。后作一白。出彼破戒。不诵戒等。却唤两争。面聚各叙(人现)。德人引三藏教。详而评之(并上单白并法现也)。引教明白。判息诤情(毗尼现也)。既须作法。六和无乖(僧现)。既秉羯磨。应须法地(界现)。

  问。戒疏云。法现须僧作法详评。毗尼现前。须用羯磨有德同评。又义钞云。五中法指羯磨。又云。羯磨判灭。名毗尼。疏钞二文。法与毗尼。语似相滥。如何明之。

  答。若约进用。法先灭后。若以义详。羯磨拣德。即兼灭义。后正灭时。乃彰法用。故得法灭。文义互举。如义钞。法与毗尼更无别体。轨用名作法。能灭名毗尼者是。

  若尔。法现一种。正指何法。

  答。准义钞云。法者拣集智惠羯磨。药者正用三藏教法判者是也。(文)据此法药虽殊。义类是同。并嘱法现。斯二力行。诤息无处。名为灭也。

  问。以灭是毗尼。分判为毗尼。今五现中。正取何义。

  答。戒疏云。毗尼现前。有德同评等。斯取分判义也。义钞云。毗尼者。勿不皆是。诤无之处。此取灭义也。义钞又云。羯磨判灭。名毗尼者。此双取判灭义也。上品言诤。两朋相援。应集屏处。先作一白。拣集智人。破戒无德。作法出之。评量两诤。谁是谁非。然后公集一处(僧现前也)。唤两争人。面对迷情(人现)。白二羯磨。差行寿人(法现)。显露覆耳。三种随时。筹有二种。一完一破。如法捉完。非法捉破。如法人多。道理应是(此多人语药也)。诤情即息(毗尼现前界现可知)。又义钞云。如法多者。彼应作白言。诤事已灭(准此应更作一单白灭方究竟)。若如法少。应作乱起去。待如法人多。后更与灭。

  问。正行筹时。是非无语。何为多人语耶。

  答。行筹之人。应先告之。如是语人捉完筹。如是语人捉破筹。后但数筹。以筹表语也。

  问。此言诤中。但争教理。未必有犯戒。经何云多灭罪相。

  答。诤之既多。身口乖违。岂非犯耶。

  问。觅诤三品。用药如何。

  答。下品觅诤。清人被谤。或有错举。数诘不止。而生竞诤。上座德人。唤两争人。各取自言。清净无犯(人现)。与白四法(法现)。忆记无犯(药也)诤情即息(毗尼现也。僧界可见)。

  问。用拣人单白否。

  答。据义钞云。忆念不痴罪处所中。僧应拣取具不爱等四(文)。准此应须拣人。诸文未见用法。若论中品。狂时曾犯。狂止无违众。谓有犯数。诰举觅遂生其诤。众中德人。唤取自言。狂犯无心。狂止无犯。故与白四。证彼不痴。实无有犯。上品多犯。德人诘举。前后语逸。遂生其诤。僧作白四。征取处所。诤情方息。未伏本罪。又彼刚戾。触恼僧多。白二羯磨。更重治。夺七五事。待彼伏顺。方与解也。

  问。何以此中。亦云自言。

  答。义钞云。不现前。不自言。皆不如法。正谓忆念等也。况自言乃治忏常法。但非正灭诤。故不在药数也。

  问。犯诤三品用药如何。

  答。下品诤轻。三现灭之。能忏所忏。议犯误滥。而生其诤。上座德人。唤两争人。面对各叙(人现)问。取所忏。自言着实(法现也亦药也)。自言无隐。诤即息也(毗尼)。

  问。自言是药。何云法现。

  答。如义钞云。或自言忏法。名法者。是此即法药体同。约义分异。轨用名法。调治名药也。

  问。何以自言。为毗尼现。

  答。义钞云。或以自言忏灭。名为毗尼者。是斯亦体同义异。有轨用义。名为法。具决判义为毗尼。

  问。自言是药。药但灭诤。何云忏法。

  答。所言忏者。无非彰露已犯。断相续心。今既自言。情无私隐。知过自悔。必无续念。如义钞云。自言草覆。罪诤俱灭。是应单提下。可作此忏。上三不得。

  问。单提已下。可一向自言忏否。

  答。不然。圣人立法。各有其旨。此因灭诤。情念决彻。可云但净。余非因诤。还须依法。中品次重。五现灭之。应须集众(僧现)。两争面述(人现)。单白和僧(法现)。其所忏者。自言引过(药也)。情既无隐。诤自息也(毗尼)。

  问。中品自言。亦灭罪否。

  答。如前已示。提下可示。已上不得。

  问。如钞云。若罪在一比丘前忏。应至一清净比丘所。而作忏法。二三四等。皆亦如是。(文)据此。一人前忏。单提已下为下品。二三四等。舍堕已下。为中品耶。

  答。此文通叙起诤。不明分品。当智分品。须约诤情。且如虽忏单提。若能忏所忏。各有朋党。诤竞情深。可作三现。而得灭耶。虽忏上篇。起诤情轻。无党相援。何须五现。故义钞云。言犯二诤。得通多少人起。此言通于中下二品。又前引云。言犯二诤。执情流转。不定。用药无准。义可见也。上品两朋斗诤。历争情重。过犯亦多。故用五现。草覆灭之。用与如经注及记文可见(已上决三单诤。已下决三事诤)。

  问三种单诤。义可粗悉。各生事诤。未知的论。古来章藻。或云用药殄诤。评议此药。是非成诤。为药上生病也。或云用药殄诤。秉法虽己。仍诤前事。此病上生病也。并引疏钞评量已起羯磨等文证之。未如孰是。

  答。偏局之见。未合教意。如前略叙。入道之人。凡有诤论。悉从一切犯制教行上起。佛立四诤。摄尽教行。如疏钞列叙四诤。前一通化制。后三局制教。四种文相。叙事述义。四皆不同。摄教被机。无不整足。若为从药生病。则摄教不尽。如义钞云。评量已起百一羯磨。又云。争其一切已作羯磨为事诤。若如彼云。除七药外。争余羯磨。何诤所收耶。若从病生病。则被机不足。如用药已。前诤虽息。同和理难。别生诤竞。或因其余羯磨。而起纷诤。又嘱何耶。愿穷诤教意。不可情裁。

  问。谓事诤者。从何得名。

  答。义钞云。言觅约因。犯事从境。斯可见也。泛论羯磨。若不秉行被事。只嘱于教。今诤已秉。纵争余缘。还归事摄。如秉羯磨。名为行事。又翻羯磨。为之辨事。从境立名。义亦明矣。

  问。上云四诤各立。事义皆殊。复观疏中三种事诤。与三单诤。文义亦别。既各不同。有何意故。收归上三。而云言事。觅事。犯事。耶。

  答。一则以类相从。二则用药无别。戒疏总叙三事云。羯磨被事。义在顺明。乃至各执一见。事法成坏。由斯致诤。故曰事诤。义钞总叙云评佗已起百一羯磨。彼此不和。故名事诤。(文)但将一切羯磨僧法。三类分之。一切忏罪羯磨。则归犯事。一切治举羯磨。如七治法。并为觅事。除此二种。其余羯磨。并嘱言事。但言事则通。一通生善灭恶。一切僧法。二通人法事处。四缘是非。三通本众佗人。皆成言事。觅犯则局。一局所被一缘。二则觅局能举所举。犯局能忏所忏。如义钞云。但使争其一切已作。百一羯磨。道理是非。事同见异者。是言中事作。若争治人举罪(治人则四羯磨举罪则三举也)。能举证犯所举诤犯。不肯引过者。是觅中事作。若前人羯磨。恶心懈怠心者。是犯中事作。文详此钞文。岂非言事则通。觅犯则局。通局之义。下更点显。

  问。九品单诤。除言犯下品。不秉羯磨。争余七品。殄诤之药。归何诤摄。

  答。义钞既云百一羯磨。百一之言。如何不收。古人所谓。药与非药。皆生事诤。即斯义也。如三单诤。用药殄除。仍诤不已。能举所举。能忏所忏。唯争所被。则归觅犯二事。若余僧人。争于四缘。并归言事。若能所争余三缘。亦归言事。如疏钞中。觅事只争治举。三根虚实。犯事则争定罪轻重。若争余缘。乃嘱法相。道理是非。岂非言事。前云言事通者。是也。

  问。前破古人。药病生事。皆是偏局。今何取用。

  答。非无此义。但古人唯就药病生事。故成偏局。前谓摄教不尽。被机不定。岂不明耶。

  问。若争言犯下品用药。及争堕等。对首忏法。并袈裟等别法。何争所收。

  答。并嘱单诤。准疏钞中。事诤唯据僧法羯磨。行宗云。若非羯磨。并归上三(上通决三事。下别决三事)。

  问。言诤之言。为说示教理之言。为诤论之言耶。

  答。乃说示教理之言。化制教门。理事行相。假言以显。因争此言。为之言诤。故义钞云。理不自斑。藉言以显者。是也。

  问。若评羯磨。何亦云言。

  答。表彰法事。唯据言音。岂非言事。以类相从。得非是乎。

  问。觅犯事三。亦由言起。何不云言。

  答。各有起因。何得混滥。言诤因言。觅诤因觅。犯诤因犯故也。

  问。若不因被事。余时泛论羯磨四缘。为嘱何诤。

  答。此诤法相是非。嘱草言也。

  问。疏云。同和理难。各执一见。(文)此据本众。若有别众。或外二比丘。争此所秉之法。何诤所收。

  答。亦归言事。如义钞云。若二比丘。争尼羯磨。成与不成。在言中事。可例明也。

  问。觅诤生事。其相如何。

  答。谓三举四羯磨法因前人有犯。或不见罪。或见犯不忏。或恶邪不舍。或比丘俗人前倒说四事。或污家恶行。犯该五篇。三根显露。众中具五德人。举来诣僧。若闻便伏从。此不劳治。或有拒逆应须治罚。于七治中。随用何法。而治罚之。前人讳举。不肯引过。与五德人。遂生诤竞。未治前诤。则嘱单觅。若经治法。则归觅事。若能举所举争余三缘。或有余人。争于四缘。并嘱言事。下犯事中。通局亦尔。如前所谓。言事通生善灭恶者。是也。

  问。犯事之相。可得闻乎。

  答。犯中事诤。乃目忏罪。能忏所忏。争其轻重。若二三人忏法。及上篇未羯磨前忽有诤竞。即嘱单犯。或忏上篇。僧作羯磨。其所忏者。忽生恶心懈怠。争云犯轻或犯轻罪。众中恶心懈怠心生非法羯磨。定罪行忏。所忏诤争。故嘱犯事。

  问。余时泛诤五篇轻重。为嘱何收。

  答虽争罪聚。只嘱教相。还归单言。不因行忏。能所评诤。故非单犯。既非羯磨。又非犯事。略此叙之。余见疏钞。

  嘉熙庚子季夏在丹丘日山出

  终南家业卷中(本)

  终南家业卷中(末)

  衣制格言

  佛制三衣。统于一化。凡曰比丘。皆须遵奉。所谓同一师之氏族。等三圣之形仪者也。通量局量。律有正文。长会广增。妄情取舍。或愚昧无知。或披文不细。邪风一扇。习熟生常。南山芝苑。虽久正诸。奈何深积弊情。卒难悛革。今先定尺量次明披着。定量则准九十过量三衣戒。披着乃本众学齐整着衣戒。以此二文为本。却引疏钞律论明文。详其进否。自然明白。何劳执诤。初定量者。戒本云。若比丘佛衣等量作。若过者波逸提。是中量者。长佛九搩手。广六搩手。是名佛衣等量。此戒因六群与佛等作。而为制戒缘起。至论结罪。文约过量。问。此戒过量。约何分齐。若据戒本。乃过佛衣之量。则一丈八尺。无乃太过乎。答。凡佛制戒。兼通像末。时既迁流。身亦渐减。故以佛身。而为准的。故戒疏云。弟子无限。不可定准。世唯一佛。故衣是定。事钞释此戒。准多论云。佛量丈六。常人半之。衣量长广皆应半也。钞又云。长姬周尺丈八。广丈二。常人九尺六尺(戒疏同此)。今须依此。而定持犯。又据事钞二房戒文。周以十寸为尺。唐尺加周二寸。资持云。今朝私用周尺。公用唐尺。(文)世中造衣。无非私用。依前多论。九六为定。问。律有通量。足可任情。何拘尺寸。答。诸戒成犯。各有分齐。不定尺寸。何论此戒之持犯乎。制戒为人。人身不定。故有通量。世昧通意。通之太漫。丈二长会。误之甚矣。准前多论。佛身丈六。常人折半。佛世之人。而有八尺之躯。末时渺劣。身多减小。佛慈悬鉴。乃制八尺之人。而着九六之衣。约此为量。自下视身长短。称体而作。乃为通也。故律云。通量者度身而衣。取足而矣。业疏云。先以衣财。从肩下地。踝上四指。以为衣身余分叶相。足可相称。请视取足相称之语。实为通中之局。又况钞中。引通文已续云。虽尔亦须揩准。接引十诵等诸部肘量(诸文如下引之)。此显虽通。还依人量。但言通则不可过于九六。言局则不可定指一文。岂宜不究。一恣贪情。长广而作。以致过量不齐。犯长等罪。靡所不至乎。资持又准多论九六之数。约身细算。一尺之身。则衣长边得一尺一寸二分半。广边得七寸五分。如是增之。则五尺之身衣。长得五尺六寸二分半。广得三尺七寸半。六尺之身衣。长六尺七寸三分。广四尺五寸。如是则雅合取足之旨。深符相称之文。若此论通无违尺量。佛祖之教。必无差滥。学者粗情。而成妄执。问。且据六尺之人。忽得七尺之衣。所余二寸七分。而犯过量戒。否。答。如资持云。但取九尺已内。足可相称。又行宗云。已内皆通。等过不得。准此二文。过九方犯。已内不成。问。设有此者。还成犯否。答。又准资持随身定量。若有过者。不及九。余但令说净。不犯此戒。问。钞引四分云。安陀会长四肘(约人肘。一肘长一尺八寸)。广二肘。余二衣长五肘。广三肘。十诵上衣长五广三。下衣长四。广二肘半。七条在上下之间。僧只。二衣各有三品。上者长五。广三。中下二品。次第减之。多论三衣。长五广三。若极大者。长六广三肘半。极小者。长四。广。二肘半。据上诸文。衣量不定。何拘九六。而为限齐。答。斯皆如来。随机而设。以致诸文。所出不同。祖师引于通文之后。为显通中之局。诸文肘量不同。即是局中之通。请看诸文。皆至长五广三。自下短长不定。正使任身长短。随用皆得。问。多论极大长六。岂非过限。答。论文先云长五广三。此是常途之制。次明极大极小。显非常途。世虽末劫。人有异报。如孔子身长九尺六寸。岂不然耶。有此之人。合此之量。身衣相称。何为过耶。既言极大者。岂非约人而论。亦不违律取足之义。若非九尺七寸之身。难以滥依多论极大之量。如戒疏云。若定出量。人有长短。不称威仪。外不生善。内无轨物。故随身分。不出定量。即用此语。判前诸文。肘量不同。使随身分。非谓不定出量。便任妄情也。

  次。明披着者。如戒本云。齐整着三衣。应当学。此戒正制垂前一角。如象鼻相。名不齐整。而犯吉罗。毗奈耶云。不得垂三衣前角。注云(毗奈自注)。不排着肩上。而垂臂肘前。事钞于此文下。小注云。以垂臂上。名象鼻也。钞又引十诵云。佛自教比丘。施?纽法。前去缘四指施?。得去缘八指施纽。应如是作。准此以左肩上。常以衣右角覆等。业疏云。逼边缘。四指安钩。拟反向后。八指取纽以覆左肩等。章服仪云。良以。用衣右角。掩覆左肩。前钩后纽。收束便易。所以西来圣像。东土灵仪。衣在左肩。无垂肘膝等。戒本有象鼻之讥。毗奈不许垂臂。南山本此二文。而乃立言垂训。苦言衣角在肩。为免垂臂不齐之咎。今人违反。愚可悲哉。至于影在桑榆。常感韦天侍卫。衣制之所未善。律相之所未明。天乃备言。师皆随录。名感通传者是也。盖此天深誓弘赞毗尼。佛凡制戒。无论轻重。悉在天怀。如袈裟四制。诸律未详。非此天无以言。非南山无以感。故传云。元佛初度五人。后及迦叶兄弟。并制袈裟左臂。坐具在袈裟下。西土王臣。皆披白氎。搭左肩上。故佛制衣角。居臂异俗(此一制也)。后徒侣渐多。年少比丘。仪容端美。入城乞食。多为女爱。由是制衣角在肩。后为风飘。以尼师坛镇之(此二制也)。后有比丘。为外道难言。袈裟既为可责。有大威灵。岂以所坐之布。而居其上。比丘不能答。以事白佛。由此佛制。还以衣角。居于左臂。坐具还在衣下(此三制也)。于后比丘着衣不齐整。外道讥言。状如淫女。犹如象鼻。由此始制。上安钩纽。令以衣角。达于左臂(远即到也)。置于腋下。不得令垂。如上过也(上并传文)。请观第四达臂置腋之言。则灵芝短会有诚据矣。亦顺毗奈不得在臂之制。且免垂角象鼻之愆。岂无益乎。窃观灵芝诸记。返非救失。皆得其实。岂此衣训。而非实耶。苟以尺量定之。亦难过臂。如六尺之人。搭六尺七寸之衣。但足周身。将何绕臂。况律令度身。若长拖肘外。何度身之有。又令取足。止许周身而已。臂外余长。岂为取足。禅教不知。犹为可恕。曾正律徒。何得自昧。汝若考之得实。于心无嫌。何以右角。而藏衣下。斯盖明知非法。伪设此端。而杜外仪。外仪可杜。狱苦何穷。今更问汝。右角藏于衣下。出何经律。标何祖文。既无典据。何为世范。自陷陷他。实可伤也。纵妄训绕为达。争有置腋之语。及不得令垂等文。又如何耶。借使绕臂。何预钩纽。究施钩纽之意。正为不容达臂。右角无可缀粘。故以钩纽收束。请详。前引诸文。钩纽并为衣角而设。义甚明矣。劝彼学徒。公心斫究。莫顺迷情。问。既有达臂置腋之文。何以疏钞仪文。并令衣角在肩。答。盖作疏钞仪文之时。未闻天示。且据毗奈耶文。而有在肩之训。垂终虽闻天告。诸文已广行世。所以不及改正。意使依于传文也。问。前钩后纽。今何倒之。答。钩纽之设。意在束衣。倒亦无在。况是衣外之物。何定拘制。问。长会绕臂。有何过耶。答。一犯过量。二不齐整。三余者落长。四有不学无知。犯因衣生。是为罪服。结犯归人。人为狱囚。况用罗绢。体应不如。白及青黄。色成非法。深增贪毒。俱犯宪章。此若可忍。孰不可忍。岂不见。章服仪云。减量而作。同俭约之仪。过限妄增。有成犯之法。又云。顷载下流。骄奢其度。至论俭狭。未见其人。又云。衣服立量。减开过制者。俱抑贪竞之情也。又业疏云。前垂一角。为象鼻相。人不思罪。习以谓法。烦恼我执。无始常习。可是圣法耶。闻义即改。从谏若流。斯上人也。(疏文)慈训若此。那不思之。嘉熙辛丑春。日山云。

  论分部

  (有图别行)。

  分部一门。见戒疏义钞。其文甚详。复指广于宗轮部执文殊问等。诸经论中。逮加披捡。始末可明。但古人章藻。凡五六家。虽并引诚文。不无情计。守一于丙子岁。寄迹沧洲。通究诸典。因示小图。以备自忘。有不同意。执为诤端。盈文斥逐。继有黜讹。略与辨明。时有高范。亦顺彼情。然善诱抑扬。虽无可不可。恐后学相循。有伤教化。再伸管见。问答释通。识者幸无诮焉。

  问。未审结集。因何分二。

  答。据律文中。?难陀自庆。诸外道起谤。迦叶亲闻。而兴结集(别文有云。诸天白告上座迦叶。法将颓灭。速兴结集)。于是击犍地于须弥山顶。会徒众于王舍城中。遴选耆年极果。达教无疑。于毕钵窟内。结集法藏。余不在数。别于窟外。自行结集。虽拣人有异。而情见无殊。虽所集不同。而法本无别。故宗轮疏云。内有五百应真。外亦万余应果。博闲三藏之旨。结集七叶之岩。时虽两处弘宣。然尚混一知见。斯文可准也。

  问。集法既分二处。必应人法两殊。尔后传弘。应成二派耶。

  答。二处各集。文句虽殊。法无异辙。一百年内。时机纯利。善达化源。禀承一化教主。同奉一佛之法。不执内外。不滞教诠。所以五师一味。传通与佛无异。如戒疏云。教主是一。不相是非者。是也。又行宗云。非唯佛在灭后百年。尚无乖竞等。岂不明耶。既云教主是一。则百年之内。迦叶等五。蹑迹任持。为一化教主明矣。又云同奉一律。必应遵承一佛之法明矣。如黜讹文中所引。部执宗轮。北山录。文殊问。法华钞。百法钞等。皆明百年已来。通奉未分。与今戒疏教本无分之文。显然符契也。又部执论。乃隋朝真谛翻。随出疏释。唐时重译。名宗轮论。慈恩有疏。正明分部。祖师指云。三十余纸。闲暇看之。行宗引云。其十八部异执论中。育王集会论法成乖等。可见疏钞及记所明分部。乃通依众典。惜乎学者。不广讨论。罔知来致。瓮鸡檐雀。徒自啾啾。

  问。迦叶等五。皆窟内之同师。奉僧只。亦窟内之法。不涉窟外。何为二部通传。

  答。子不晓通传之意。迷之久矣。迦叶等人。既是一化教主。天下之僧。无不归焉。僧只之名。虽属窟内。无非一佛之法。百年之内。教主是一。人无异见。但遵一佛之法。不分内外之殊。通传之意。于斯又显。

  若尔。何以戒疏教本无分文中。但说五部。不言二部耶。

  答。五部在后。二部在前。五部既说无分。二部不言可知也。又复五部。乃随机异制。轻重不同。二部但是别集。法实无异。异制尚不乖离。一法岂分彼此。

  问。既云百年通奉。初灭各集何为。

  答。如前已示。拣众纯杂。而有二处。莫非皆效嗣法之勤。

  问。分部各传。起于何时。

  答。疏不云乎。一百十六年。方出异执。又义钞云。佛去世后百年。始分等是也。据宗轮论。百法钞等文所示。乃因鸡园寺僧。名大天。黠慧巧辨。广诱徒众。恶业所使。邪言滥正。大众斥逐。纷诤不已。便将朋党。远承窟外。自此一化。僧分两朋。法分二部。

  若尔。何故疏钞。以佛初灭。便分二部耶。

  答。时虽分部。各传在后。毕竟部文之异根。于初集文中。且叙根异。不说后分。请究名体权实。虽闻异制。不相是非之语。方见一百年内。二部五部。虽各集法。未各诤分。况是迦叶阿难等。佛亲付嘱。任持一化之法。则百年之内。无有异徒。又复明矣。

  若尔何故。商那田提二师。并化。即应非一徒矣。

  答。此虽殊方异化。而无彼此之心。禀一师法。如水乳合。又复此时。资徒分化。非独此人。请大思之。

  问。昙无德五部所出唯出窟内耶。通二部出耶。

  答。晓疏钞教本无分之旨。必应五部通一法出。无足疑矣。或果不从此说。且疏钞所引传法藏传及方等文。悬记灭后。教分五部。

  斯还悬记一化之法。分五部耶。唯记窟内分五部耶。

  疏云。二部是本义通五见者。

  如何说耶。若尔何以疏云。

  若据缘本。其流上座。又云。于上座部。搜括博要。

  又资持云。于根本部中。随己所乐。采集成文。如是等文。皆说唯出窟内耶。

  答。迦叶等五。乃窟内之人。虽为一化教主。弘演一佛教门。还以窟内之法。而为其主。故得昙无德等。依于窟内。采集成文。疏推四分缘本。故云于上座等。百年之内。未生异见。此等五师。但各集法。不相是非。虽本窟内之文。而无异外之见。通奉内外。如前已明。

  问。五部结集。百年将满。分派各传。出于何时。

  答。大论分部。须人法两殊。初集之时。教部虽别。人同一和。后因异派。各传方为分部。今之五部。结集之后。至四百年来。于十八部中。各因诤竞。次第分出也。

  问。据下记及古人章文。引宗轮论疏百法钞等。分二十部。皆有时节缘起。三百年中。于萨婆多部。分出一部。名昙无德。且空有之异。矢石相反。何以昙无德部。出于萨婆多耶。

  答。斯乃萨婆多部。先行于世。昙无德部。未有承用。忽于一日。婆多学徒。或议行事。或争法相。有谓。昙无之是。萨婆之非。遂与朋党。禀承昙无之法。故云从婆多出也。但是人从彼分故。乃法随人显。非如五部。从僧只集出也。十八部中。弥沙迦叶遗等。例皆如是。有于所学部中。见异争分者。如雪转法上等。如百法钞可见也。

  论僧体

  且僧体一科。自古为难者。只由三处祖文少异。致使学人。情见未融。今因对破他文。故乃会而释之。

  问。戒疏(三上九纸)云。明僧体者。有云。僧和以非色心为体。又义钞云(上二六纸)论云。成实非色非心为体。今律家辨。僧是假名。揽四以成僧。四外无别体。业疏(一上)云。四人假用为僧之体等。如斯三文。何论同异。

  答。三文出体。一家建立。何有异耶。戒疏依论。体是非二。记家释云。即目人假。钞亦准论。先云非二。复依律出。僧是假名(即上人假)。准上二文。乃以人假。为僧之体。即同业疏云。人假为体。及济缘云。自推假体。故知僧以假为体等。是则三文。皆无异辙。奈缘人假。有滥非用。如不足数。非堪乘御者是也。故于业疏终穷教内。简去非用。特显堪为。故云假用为僧体也。又复对破初师。实法无用。假人有用。故此标显。

  若尔又成异耶。

  答。三文皆同。有何所异。业疏以假为体。体必兼用。彼二不言用者。如济缘云。人假为体。且偏举耳。既云偏举。必须兼用。方成僧体。若寻常所论。体乃用家之体。用乃体上之用。则体用义别。今就僧考体。故双取假用也。

  问。依论出体。非二便周。何须言用。

  答。论虽出体。律必简能。约律准论。出体方周。

  问。非二与人假。其义如何。

  答。诸小乘论。以世间一切诸法。三科收之。一色。二心。三非色心。非二乃摄法聚名。聚中有十七种法。此十七法。体皆非二。其间名身一种。即摄人假。是则人假。体即非二。义无别也。

  问。四分空宗。亦名假宗。未审此假。与人假何异。

  答。假体本同。于义有异。言体同者。无非皆是以无立名。为之假名。言义异者。此乃对前色心。体是实有。故指人为假。今四分以五阴法体皆是空。故名为假。

  问。假之与用。其体如何。

  答。假即非二。如前可见。泛论于用。乃是作为。属于色法。此之言用。乃体上功能。虽则僧以人假为体。要须体相圆净。具成僧之用。或有事起。称体为之。故业疏云。必于说戒等法。相顺同崇。便能随法待用。又云。欲者表心无二。以应僧体。清净无玷。实通假用等。此谓不来之人。亦具成法之用也。如此论用。亦无自体。还属非二。若推所起。用从人假起。假从实法起。如业疏云。而用无别体。还以阴本实法为体。是也。

  问。对首心念。一二人法。还以假用为体否。

  答。据能成业。一人亦僧。假用为体。又复一人。乃能成众之缘。故业疏云。众无别体。还揽缘成。故于缘中。分兼众义等可见也。略辨如此。余见别文。嘉定八年仲秋。在沧洲圆洁斋出。杂心论出三有对文分二

  初结前标后

  已说记无记十二有对今当说。二正出三对分二

  初略总示

  十二界有对二界说少分(六根六识及心数法并境界对)十界(五根五尘障碍对也)七有对一少分亦然(六识意根为七心及一分心数法并缘对)说境界有对障碍及与缘。二广简释二初示三对正体二初正出三

  初境界

  眼耳鼻舌身界及七心界说有对法界少分亦说有对。

  次障碍

  又十色界说有对。

  三缘对

  七心界及法界少分亦说有对(法界一分四十六心所也)。

  次总结

  问此中说何等有对答说境界有对障碍及与缘三种有对。次释三对名义二

  初标列

  境界有对障碍有对缘有对。次简释三初境界二初释义二

  初正叙

  境界有对者如经所说眼与色对乃至意与法对。

  次结显

  已说境界当知已说七心界法界少分是故当知。次简体二

  初正简

  十二界一界少分是有对五外界法界少分是无对。

  次引证

  如彼经说若视陆则不观水如此广说。次障碍二

  初叙义

  障碍有对谓各各相对各各处障碍若彼有一则无第二住极微聚故障碍故可分别故缘处所故当知。

  次正简

  八无对此中广说七心界法尘。三缘对二

  初叙义

  缘有对者心心法于境界转应如是言。次简体二

  初征起

  若法境界有对彼法障碍有对耶。次正简二初相因重简碍界二

  初立句总标

  应作四句。

  次约句正简

  或境界有对非障碍有对七心界及心相应法界或障碍有对非境界有对者五外界或境界有对亦障碍有对者五内界或非境界有对亦非障碍有对者法入所摄色无为不相应行。次正简缘对体二

  初征起

  若法境界有对彼法缘有对耶。次简取二

  初正取

  谓缘有对是境界有对。

  次简除

  或境界有对非缘有对五内界。

  且夫名有召体之能。体有应名之实。就论寻对。名体无差。文义不滥。言境界者。纳六根六识。取境不滥。各有分齐。故云境界。境即前境。界乃限分。名虽在所。体实取能。是故前境并在所简。故文简云。五外界。法界小分。是无对。此云法界小分者。即法尘中。落谢五尘。及无作色。不相应行。三无为也。若法尘中。心数法。一分自属此对收论云。眼与色对。乃至意与法对。此正示根识取境不滥之义。然取境之功。必须心数。所以文中。兼而明之。以五根七心。及心数法。通有照境取境功能。为此对体。疏云五根七心。记云根识论对。并简除尘境也。

  问。疏记不明心数法者。

  答。大底起用之心。必兼王数。文虽不言。义须齐具。

  问。且取境不滥者。前五可尔。意根意识。通缘一切。约何分齐。为之不滥。

  答。忽尔起心。思取前事(初念属根。次念属识)。功非前五。岂非意家。取境分齐耶。

  问。诸师章门。并以六根为能。六识为所。其义如何。

  答。若唯根不能了境。既能了境。根必须识。功用是齐。何得强分。况复论中。所对自是尘境。即非以识为所。但境在所简。此则唯以有取境照境之能者。为之一类。以作对体也。

  问。取境照境。功能之义。论疏不明。何得加擅。

  答。俱舍论云。若彼有法。此有功能。涉法师解云。彼法即六境。此法即心心及色根。有见闻觉知等。照境功能。即说彼法。为此法界。(彼文)此据古人所引。不妨亲切。障碍者。即五根五尘。体是实质。形相方所。粗细大小。各不通涉。故云障碍。论以七句释义极详。文云各各相对。疏云能所俱对色。据此以言。能所不知。亦是障碍之一义也。正论对体。但取色质拘碍者。为之一类。以应名题。七心心数法并法尘。并在所简。文极分明。疏云五根五尘。记云根尘论对。并同论文。不须他谓。

  问。有以五根为能。五尘为所。义又如何。

  答。论疏虽有此义。亦是显于障碍。不可据此。局论能所。如前已示。缘对者。即七心心数。缘虑筹度。为体。然缘虑之心。必托境起。故论云。心心法于境界转。心即七心。法即心数。境界即六尘。转即相续展转。筹度之义。据此乃尘为所缘。但今所论。唯取体用。五根五尘色。无为不相应行。体非缘虑。并在所拣。

  问。何以论中。但拣五根。余不言者。

  答。境界已拣。后不重明。况正出体。但云七心。及法界少分可见。余并简除也。疏云。能缘心。所缘有对者。心即论中七心。及心数法。缘虑筹度。王数功齐。疏不言数。理自可知。但云所缘。不明尘境者。意在拣除。故且克体。以应题目。

  问。记文云。能缘是意。所缘即法。即非拣除耶。

  答。记作斯示。深有旨哉。恐执文者。谓此缘对体。但思度非托境起。有违论文于境转义。故特出所缘也。又俱舍云。心法执彼而起。彼于心心等。名为所缘。解云。彼即六境等。此法证记文所缘即法之语。极为分晓。

  问。所缘乃尘境。记文。何云法。

  答。召境为法。有何不可。前引俱舍。亦召境为法。又复对境缘虑。境落法尘。疏云。一念色声。眼耳所得。相续色声。法入所摄。意识所得者。是也。

  问。疏之心字。一总七心。二总王数。记何特异。而云意法。

  答。非特异也。杂心第一。自有文云。缘有对者。意识于一切法也。所标意字。据文。似局一界。约义。则通诸心。一通心意。名别体同。二通五识。起必同时。即论云。眼识以意界为依者。

  何故不名意识。

  答。眼是不共依。意是共依。以六识体展转缘生故。意界即六识体。离是无余等(据标师所引。未知何论)。三通王数。缘虑功齐。业疏云。言思其必是心等。如斯点擸。疏论记文。一无异辙。

  问。六识及心数。皆有缘虑之功。如何取别。

  答。前五则局。第六乃通。故论云。于色二识。即眼识。意识。共缘色境等(亦据他文所引。未知何论文也)。又复意家根识。通缘一切。现及过未。世出世间。有为无为。色心非色心等法。

  问。有以意根。为能对。心数为所对。其义如何。

  答。此但庄对偶之巧。而不知义趣之乖。且能所之分殊。必各专于一义。今意根心数。缘虑功齐。何得强分。

  问。有云。意根心王为能。六识等数为所。又如何耶。

  答。一者妄分能所。如前已破。二者大小经论。诸师章藻。并以意根六识为王。思欲念等为数。彼以六识在数。妄之尤甚。

  问。有以七心。为能。六尘为所。如何。

  答。一往似顺论文。以论有心心法于境界转之语。再详亦无可取。何耶。且论取体用齐者。为之对体。尘境体别。论已拣除。何不详审。

  问。文拣对体。唯取用齐。何以五根七心。及心数法。跨涉前后耶。

  答。一者。五根体是色质。故归障碍。又能生识取境。亦入境界。二者。七心心数。以照境边。入于境界。能缘虑边。又入缘对。五尘唯色。但入障碍。假色无为。不相应行。体非上三。故并不入。

  问。取境缘虑。深浅如何。

  答。若约局论。次念取境。乃属界对。相续缘虑。即是缘对。若约通论。取境之时。岂无缘虑。缘虑之时。岂无照取。是则。照取缘虑。二心间起。但照取时短。缘虑时长。照取则局。缘虑则通。局则唯在六尘。通则缘一切法。又局则唯对现境。通则通于过未。如此分之。不无深残。

  问。三种皆云有对。其义如何。

  答。障碍中对。对即碍义。界缘二对。约境得名。但功取类齐。故境在所拣。是知对字。即类也。非对偶之对也。如前详叙。岂不明耶。

  问。诸师章门。定约能所以论。有何过失。

  答。过失乃多。略陈三种。一者暗文。二昧名体。三失疏意。且暗文者。论疏之文。并不局约能所。虽有所对。各乃拣除。详如前示。兹得以略。昧名体者。境界据取照不滥。障碍约色质拘塞。缘对取筹虑思度。克名论体。用体显名。丝毫不滥。若局能所而论。则心色不分。名体滑混。何以显假色之体。失疏意者。且疏出三对。本非他意。只欲显无作假色之体。一非障碍实质。二无照取功能。三者不能缘虑。但缘假色。微隐难知。故以此三。表而出之。例如空宗非二。各以五义。推穷色心。非二之体。自然见矣。然彼诸师。不得此意。简易而繁文。径直而迂曲。徒涉言语之多。终昧假色之体。自迷迷他。知几年矣。绍定庚寅秋。丹丘日山出。

  受缘重关

  (谓依善戒。为后方便。一重关也。立圆受具。习后受大。两重关也。特与注决)。

  事钞(上三受戒篇)云。毗跋律曰。发心我今求道(将欲受戒。先标所期。为求成道。此云求道。即小乘四果也)。当救一切众生。众生皆惜寿命(小乘唯专自利。此云救生。语似利他。然护彼命。意在全己。使无损他。还是自利。但诸行中。护生为要。故先标之)。以此事受。是下品耎心(志非坚利。心无节操)。又云。云何中品。若言我今正心向道(立志决彻。绝无他念。故云正心。此云向道。望前为胜。望后为劣。如记可见)。解众生疑(解疑之言。非究竟度。中品之相。于兹可见)。我为一切作津梁。亦能自利。复利他人(菩萨利他。有深有浅。诸经论中。各有教量)。受持正戒(发心所期。戒随心感)。又云。云何上品。若言我今发心受戒。为成三聚戒故(上品发心。期在白四。纳三聚也。后于正羯磨前。又云。今受此戒。成就三聚戒。此名上品心。妄执者言。今白四受。为后方便。好细详此文)。趣三解脱门。正求泥洹果(即断恶修善二誓也)。又以此法。引导众生。令至涅盘(即度生誓也)。令法久住(行已度生护法。此三出家本务。三中度生?要。所以此文。及羯磨经。并引多论起慈悲心。专在救摄众生。后第三羯磨之前。又嘱云。心缘救摄众生。并护佛法。是知度生护法。为僧己任。庶使正法。久住于世。今欲受戒。若不先建此心。何能纳法亘周。何能起行弥博。白四虽是小法。发大故即纳三聚。此本宗通大之义也)。

  又羯磨经(上卷受戒篇正授戒体前)云。萨婆多论云。凡欲受戒。先与说法。引导开解。令一切境上。起慈悲心。便得增上戒。(乃至)汝无遮难。定得受戒。汝当依论发增上心。所谓救摄一切众生等(细详此文。引论起慈。正为白四受具。是为上品心。而纳上品戒。此经立法与钞一同。钞叙发心。而列三品。上品一受。直纳三聚。此经不列中下。唯明上品。引论起慈。乃菩萨大心。意令即纳菩萨大戒。文中即无起慈为后方便之义。世中妄言之人。皆考文之不细也)。

  业疏(三下。释前经文)云。此之戒法。出家本务。素非怀大。定难容纳。深有由矣(此文赞美经中。引论起慈。正合机教。教即此宗。义当大乘。钞中。上品一受。正本此义。凡大乘明行。度生为先。机即假宗。知权不滞小果。直趣菩提。然成佛果。先须度生。据斯机教。建立受仪。所以先令起慈。若不预起慈悲大心。何以纳菩萨大戒。正合出家本志。故云深有由矣)。文令境上起慈悲者。以行慈救摄众生故(此释经起慈。受具。唯在摄生也)。如善戒经。菩萨戒本七众所受者。是也(引经证显比丘受具。即纳菩萨大戒。七众既许受菩萨戒。今比丘受具。受菩萨戒。决无疑矣。此三句文。即是引证之语。世人不晓。妄谓祖师令依善戒次第而受。今之受具。为后方便。余将经疏。参合钞文。从前至后。子细详考。即无此义。且如钞中。三品发心。皆为受具。岂上品一受。反为后大方便。又依律立法。为成受具。而发心起慈。反成后大。若谓记中有此义者。然今所立。唯以祖师之文。考定祖师立意。记文或得或失。未可一概辄便依用)。向不缘慈。如何容大。意在后者(此即前素非怀大等。义以正受望发心。故云向也。发心望正受。故云后也)。

  问。钞明三品发心。本何教意。

  答。本四分也。盖此律义通深浅。本教立法。故分三品。下品一受。即本律兼浅之义。可收有门。中品正是本律。空门之义。既达法空。融通无滞。但此门空义。亦通深浅。故记主云。深取大乘空义。故名经部师等。浅属中品。深归上品。又复分通之义。亦通深浅。浅收中品。深当上品。是则中品。亦是大义。所以记中。将对相空小菩萨位。义可见也。上品一受。全是大乘。虽属分通。乃通佛乘。

  故钞问云。此教宗是何乘。而发大乘志耶(此问正决上品大受)。

  答。此四分宗。义当大乘。戒本文云。若有为自身。欲求于佛道。及回施众生。共成佛道。据此问答。一证上品是本宗分通义。二证上品全是大乘。

  问。钞及经文。并引多论慈悲之文。未知何意。

  答。为成上品受也。上品三誓。为成三聚。乃大菩萨之发心。必须慈救为先。是故引论令先起慈也。

  问。慈悲之文。遍诸大乘。何以独引多论耶。

  答。今立受仪。乃依律部。故引律论。乃显律中。亦有慈济受大之义也。

  问。多论小教。而云慈悲。未审何意。

  答。亦分通义。如济缘云。施小为大。无非分通。故诸部之中。时有斯意。但四分立教。宗旨灼然等是也。今上品受。正本分通。引彼证此。不妨合辙。

  问。资持云。上品心为扶成本宗分通义。是何意耶。

  答。本宗分通。虽全是大。不明发心纳法之相。故立上品。明发三誓。成三聚戒。显出分通纳法究竟也。

  问。据大教中。受菩萨戒。不出二文。梵网顿受。善戒渐受。今依律受大。恐成滥作。

  答。祖师立法。一推教意。二体佛怀。岂为滥作。然教门之顿渐大小。皆佛权谋。祖师所谓。斯并随机设化。当寻本据。且诸佛传授戒唯一乘。如来出兴。亦欲唯以一乘。而为化本。寂场顿受。二乘不被。虽鹿苑施小。而志唯在于大。小智狭劣。且令受小。智若明利。不妨受大。于小座席。有得大益者。亦佛不思议力。而使之然。既得大益。志必远大。不泥法相。不图小果。此即四分通大之旨。祖师详此教意。岂唯局在别脱。故立上品起慈发心。而纳大戒。彼之善戒乃被渐入之机。又与四分旨起不同。彼乃大中论渐。对梵网得名。四分受大。乃小中论顿。对小中渐机得名。故所异也。如济缘云。假宗知权。不住方便者。是也。

  问。前云业疏引善戒七众受大。而证比丘受具。得纳三聚。且彼经七众所受。自属方便。今上品受。即纳三聚。义与彼别。何得引证。

  答。据彼经云。欲受菩萨戒者。先发大乘心。受七众戒。既标欲受之心。又发大乘之志。虽秉五十具。不妨自得菩萨戒。彼经被渐入之机。故以七众。而为方便。后秉三聚。方为究竟。今之引证。非彼方便之义。乃取七众。便得受大。而证今受也。

  问。白四言下。既纳三聚别脱。篇聚何时而得。

  答。既纳三聚。何法不收(三聚法相。如前答芿师文可见)。岂有别脱而不具耶。当知菩萨三聚。出家人受。为出家戒。在家人受。为在家戒。梵网通在家出家。二众所受。善戒唯出家人受。所以业疏引善戒为证。即此意也。但引彼证。非依彼受。如前已决。

  问。上品既纳三聚。世中何云依善戒为后方便。

  答。从古妄传。盖失考文。今特引钞及经疏受缘之文。详细注释。欲使学者知祖师所立。非为后受方便。请详究文。疑必释矣。

  问。受缘大受。是圆义耶非耶。

  答。上品虽是大乘。未为圆义。乃即本宗分通之大也。又复钞经乃业疏前文虽有明大乘义。并非立圆决通之处。唯义立圆。会小即大。唯见业疏出体文中。讲学之家。不细考文。凡形言句。并无分别。良可悲叹。

  问。受缘上品。若非圆义。何以记中。约圆消释。

  答。祖师建立。义有次第。前且依宗立法。后方立圆决通。若就文考义。前后自殊。若以后决前。前所立法。无非圆义。记主。既得圆意。不妨以圆释通。庶使来者。依圆行受。

  问。上品大受。纳法既周。后更立圆。何益其事。

  答。上品虽大。犹属分通。义虽当大。教终属小。又上品之。名慈悲之语。并出小论。故须立圆决偏小。教行即一。佛乘显出。分大究竟圆妙。故济缘云。为成本宗分通义者。是也。

  问。祖师立圆。为通空有。唯圆四分耶。

  答。据论立圆。通圆空有立法既唯依四分。所以且据所承。为圆四分也。又复四分教义。兼该深浅所以才圆四分。便可兼圆于有门也。

  问。业疏立圆之后。引律分通文证。钞中。上品心后。亦引分通文证。未知何意。

  答两文所引。其意自别。钞中直引其文(文在前引)。乃证上品。即分通义。疏中。先以圆融会云。大小俱心。律仪不异。方云。何况四分。通明佛乘。等。斯谓以圆决小。无小不圆何况四分通明佛乘。以圆决显。何疑之有。是则钞疏两引。义意天殊。

  问。依宗立法。尚无后受之疑。况又圆决。宗旨甚明。今时临受。高座广谈。或谓依善戒次第而受。或引四重楼阁之喻。或谓祖师立圆。开解受小。逗会习后受大学功既浅。说不知源。玷辱宗门。为害不少。请为决明。使开茅塞。

  答。详考圆宗章中。决制法。融境缘。明作法。显随行。无非以开显义。融会教行。开荡执情。使其依前受仪。圆导圆开。圆受圆持。缘境则。彻三际。亘十方。不离当念。纳法则即三誓纳三聚。只一唯心。豁开五义。分通揭倒。四重楼阁方见。吾祖教门。若秋蟾当空。了无滞碍矣。

  问。或云。一乘。或云三聚其义若何。

  答。一乘据体之广大。三聚约摄法具周。究竟广博。故名一。轨持运载。故云乘。三聚之法。一一皆究竟广博。一一能轨成运载。于差别中。了无差别。于有相中。相不可得。微妙圆融。绝思绝议。前受缘中。上品之大。虽具斯义。而未彰显。后圆宗中。决显受随。无非唯心。方彰三聚。圆妙之义。文有先后。义有浅深。应须细究。

  终南家业卷中(末)
卍新纂续藏经第 59 册 No. 1109 终南家业


  终南家业卷下(本)

  论心用双持犯结制罪

  学者皆云。心用双持犯。但论化业。不犯制罪。余昔亦同此见。于会元等处。并约化业注释。今详诸文。义则不可。既云持犯。犯则结罪。但教行则临事约教。须遵法式。心用依修对治。常时摄念。二种持犯。教相不滥。罪各有归。何不依明。但从臆说。教行双持。如别已明。心用双持。于兹略叙。如戒疏云(一上)。若据心用。以明持犯。一切诸戒。并二持犯。何者是耶。且如淫戒。顺戒禁防。即止持义。观厌现前。无思染秽。纵有境逼。三时不乐。名为作持。违作止犯。违止作犯。(疏文)顺戒禁防。显非托事造境。观厌无思。即是对治摄念。记云。凡持一戒。必起护心。望离过边。名成止持。望起护边。复是作持。两犯亦尔。违教作恶。必无对治。(记文)此记文约持戒。显心用之相。其实心用。一则通一切戒。二则通一切时。以凡对境持一戒净。皆心用止作二持之功。若非操履有常。何能对境无染。对境持戒。即止持。此从教判。起心防敌。即作持。治念离犯。即止持。此二约心用。论。记中。凡持一戒一句。即对境具缘持戒。教上止持。必下并出心用义。看读者。不可鱼鲁。言离过者。即离不作治念。律制犯吉之过。起护者。即作观对治也。违教者。即违诸戒对治。及常尔一心之制。乃止犯也。作恶者。即作犯也。作恶之言。有浅有深。浅据忘念起妄。深据造境为非。此中正据忘念。当知造境为非。亦由忘念不摄也。又疏(二上)云言对治者。对淫制学离染行。不净观等。对盗制学少欲知足行。对杀制修慈悲愍物行。对妄制修实语行等。(疏文)此云制行不行违制也。又疏(同上)云。起对治行。明不犯法。如诸戒对治(此指慈悲少欲等。为不犯法也)。依修成就(不犯行也)。则据不犯法。起不犯行。若于此法生情厌背懈怠。不修即是托不犯法。以成犯行。(疏文)详彼疏文。初约犯法。明犯行不犯行。次约开不犯法。明犯行不犯行。后约对治不犯法。明犯行不犯行。前二并据犯制岂得对治。独不论犯制乎。此言对治。即前疏云。观厌义也。以后照前。则前心用言犯。犯制明矣。又疏(同上)云。大妄开戏笑。淫摩开净授。离衣开念舍等。若忘失念。皆有小犯。是名犯行。当自摄持。名不犯行。(疏文)若心用对治。念力坚强。忽逢上缘。定不失念。失念少犯。岂非心用结。制之明据也。记云。失念者。非谓染着前事。但遇此缘。弥须谨护。忘念即犯。(记文)记家虽有此语。亦未见明指心用犯制。致使从来。而无定论。又事钞引律云。佛制摄持威仪。比丘若出若入。屈伸俯仰。摄持衣钵。若饮食。若服药。大小便利。若睡若觉。若来若去。若坐若卧。若语若默。常尔一心。若违此制。并结其犯。又如母论利根比丘。房则入入作念。食则口口作念。衣则着着作念。若钝根者。初得衣食。总作一念等。(彼文)切观常尔一心。即对治之异名也。常尔既云结犯。违治岂不有罪。又复须知对治。非唯在戒。常尔不但房衣。是则对治常尔。通于善恶诸境。制令一心摄护。虽云诸境。用但一心。只就一心。显于持犯。作念摄持。即作持。无违教制。即止持(教制即律中制令摄念之文也)。失念妄觉。即作犯。故违律制。即止犯。止犯即违教吉罗。作犯亦吉。即恶觉余思。染心看女。并懈怠忘念等。皆犯吉是也。远离两犯。即成二持。义极明矣。

  问此与教行双持。有何异耶。况复对治常尔。皆律所制。今依修奉。即是依教而行。岂非教行。

  答。虽皆依教。结犯有异。心用据平时。用心勤隋。约教有违顺。显双持犯。教行据临事造作。约教有违顺。显双持犯。的实明义。心用约心。教行据法。如衣钵之有三如。羯磨之须四缘。制听一切事法。皆有制作。法式作须遵依。岂不见疏云。若据教行。必托境生依教奉行。作而无犯者。是也。资持云。心用双持。通一切戒。观修止缘。通约化业。并非制教。彼指观念之法。是化教行业。

  如行宗问云。观行属化。那云制学。

  答。制名乃通。约罪可判。(彼文)彼意谓。心用但犯化罪。故判观行属于化也。今意不同。对治教念。虽属化教。律制须修。不修违制。如前引示。义岂不明。

  问。疏云。教行即是。依教奉行之义。何以钞云。教谓律教。行谓对治。与疏不同。未知何意。

  答作者随时。两皆合法。钞云。教者。即收教行。记约众共两行。衣钵行护等释之。行谓对治。正召心用。记约衣食四仪。常尔一心等释之疏中。具明心用教行。收教出义。二种无滥。钞中不分二种之别。故以教行二字。兼而收之。各有意也。推此钞文。一可证上。谓心用教行。并约行相。有违有顺。二可证上。谓常尔一心。与于对治。其义是一也。又如戒疏三轮判教。正取于忆念。判于律藏。盖取律中佛制比丘。常尔忆持之义。亦可证前。对治常尔。并通一切。违皆结犯也。

  问。忆持之制。通于经论。如善思念之作是观等是也。若然则乃通被道俗之教。若比丘有犯。则应俗众。亦有犯耶。

  答。劝忆之语。虽通经论。然俗在事乱。犯非力分。推佛所制。正为内众。况对治常尔。及当思惟。是莫思惟。是当念。是莫念。是等明载律文。正制内众。既是正制。违则有罪。俗非正制。违与不违。一切无过。故得疏云道则反俗。常有时功。近遣尘欲远清诸惑。若不念持。何能通会。(疏文)此明制内。违则有犯。义又明矣。

  问。对治观念。为事为理。

  答。凡佛设教。为存出离。然恐极钝之机。未达空理。但以有作之心。忆持摄念。止成事行。纵以空慧忆持。亦未称佛本志。要须圆机上达。真正出家菩萨。以唯识妙观。照于举心动念。无非究竟。一实境界。是为域心于处。方见常尔之妙也。

  问。失念结罪三宗何分。

  答。如释五例。及答芿师文中。略已辨明。无惜一见。嘉熙庚子岁。佛忌日志。

  辨二止并八九名义

  止犯一位。准疏钞文。标名有二。一不学止犯。二事法并句分八九。罪列本枝。显持犯重轻。广识心之明昧。文义虽然。详委讲学。寡于讨论。今略申明。大科分二。初明二止犯。次辨八九句。初中又三。初标据。次略释。三决疑初中钞云。止犯心中。有作犯。如人畜衣过日。造房不乞是若望不学止犯。无作犯等。记云。止犯有二。上明事法止犯。若下简不学止犯。次略释。记主正据此文。分二止犯。记文科节。甚相显然。初为事法者。即一切制听事法也。文明房长。且举别戒。以显止中有作之义。若通而言之。凡作一事举一法。持则双持。犯则两犯。故违教制。即止犯。妄行造修。即作犯。而此二犯。从一事生。止则一品吉罗。作则随篇轻重。作归前位。止在此收。皆因事法而有。乃名事法(此止犯即教行双持犯中止犯也)。不学者。一下坛场。违本志愿。或顿心弃善。或渐起慢求。或悬思教行不明。或临事造修有昧。不学无知。二罪并得。盖由不学。致兹成犯。召斯二罪。名不学止犯。但不学人。智有昧明。心分渐顿。凡于事法。识。疑。不识。三心差降。故此二罪。历四行二九之中。彰轻重有无之相。令知罪网难逃。俾识犯忏不滥故也。三决疑。又二。初决事法。

  问。不学止犯。名出钞文。前引可见。事法止犯。出何文耶。

  答。钞云。对事造(去呼)修。以名止犯。疏又云。所对事法。怠而不修。皆名止犯等。是则据文立号。丝毫无妄。

  问对事造修。何名止犯。

  答。此示教行双持犯义。略见前释。广在诸文。

  问。怠而不修即止。息不作。此止何得兼作。

  答。不修之名。通作不作。此据造作。故违教制。即是不修。如不乞不说。岂不然耶。行宗云。事法止犯。于善事法。故违不作。(文)亦是此义。不可错消。

  问。可名事法作犯否。

  答。作犯体通善恶事法。虽通善恶。望作义一。故无异号。但名作犯止犯一位。论犯义别。一于教行愚昧。二故违教制。据斯以分。乃立二目。请究祖怀。必不徒尔。次决不学。

  问。不学止犯。通恶事法否。

  答。如作淫盗犯根本。外更得不学无知二罪。岂不通耶。

  问。不学止犯。通二持否。

  答。前云不学无知历四行二九。岂不通耶。但持有等差。义须详示。当知利器精持。方得名为学者。设有疑妄。并开不犯。不学无知。唯结不学。然不学人。亦有三品。疏钞具显。此不繁引。虽是不学。对境止非。本罪不犯。亦名持律。不妨愚昧教行。自得不学无知。资持云。非谓不学一向无持。非谓学人永无有犯。但望学心。有进有止。故两分之等。

  问。戒疏总义云对教不学止犯。对事不学止犯。九十。别义云。翻解止犯。翻修止犯。并及钞中。教行不学止犯。对事以明止犯。记主但立不学事法。二止犯名。比对祖师。三处所标。为同为异。

  答。二三虽殊。通收无异。不学即对教。翻解事法。即对事翻修。恰然相符在文可见。

  问。事法不学二止犯。义在诸文。何独引钞通塞文耶。

  答。实通诸文。但记家因释此文。立二止号。故今特引。令知所出。

  大科第二明八九句。又分三。引据。引释决疑初且引据。钞云。次论止犯。或八或九。又云。言八句者。对教不学以明。若对事明。亦有两个九句等。疏云。对教不学。唯八句。对事不学九句。通有等。次引释八九句法。欲知其相。请以资持止犯中。可学九句。照之可见。但八则除本列枝。九则本枝并结。钞中又云。九句者。上品四句者。有十六罪。中品四句。有八罪。下品一句。但犯根本。无不学无知等(十六及八罪。且举枝不说根本此九句中。自[含]根条并列。寻图可见也)。资持云。八句中。此谓随对事法。心缘不解。结不学无知。犯门解义。必须有罪。既无根本。下品不立。故唯八句等。是则或八或九。虽殊。不学无知不别。当知句法之兴。为显不学之罪。故行宗释戒疏四行二九位列文云。第四门中。唯明不学。无知止犯罪相。有无轻重。随一事法。皆须二九等。如此指明。文相无滥。苟或未达。更详示之。言八句对教者。此谓悬思教相。事法冥昧。意思说戒。不晓行事。心缘制衣三如。未识筹量。羯磨罔知四缘等九句对事者。斯乃临事造修。不明行相。如临说恣。错谬行事。造作衣钵。不识制量。造房愚于妨难。畜长暗于日限等。将悬思历于八句。结不学无知。枝条之罪。第九下品。既非造修。不犯根本。既识事犯。又非冥昧犯门。唯据有罪无罪。此句不立。若于造修。行事错谬。亦先于八句。历显根条下品。第九明白心犯。虽无枝条。乃有根本。故得立之。对教对事。或八或九。其相显明。如斯分释。粗可知之也。

  三决疑问。

  疏钞八九句法。乃是昔解。去取如何。

  答。祖师既无斥夺。焉可私心去取。细推其义。亦是相因而用。且如对教八句。于义自分。承用岂分今昔之殊。复于对事九句。例分二九。岂非相因耶。

  问。古今列句。同异如何。

  答。古谓恶事法上。圣不制学故。止持作犯。通可不可。于善事法。圣制须学。无不可学。今谓善恶事法。并是可学。临事迷忘。非学可得。是故可不可学。遍该四行。类通法界也。

  问。上云八九句法。并显不学无知。何以二记。以八句属不学止犯。九句属事法。止犯是则八句收不学无知。九句但收违教耶。又乃公违疏文。八九并云不学。

  答疏文八九并云不学。正为皆显不学无知也。记将八九。分对二止。亦据钞云。八句对教不学。九句对事以明。今详分对。不无意焉。须知止犯位中。根本是违教罪。枝条是不学罪。八句中。唯显枝条。不该根本。故将八句。属于不学。九句中。正犯根本。傍得枝条。且从正犯。以收。故以九句。属事法止犯(此即违教罪也)。要须得意莫滞名言。如悬思教门。不晓事法此则八通事法。又如造修事法。昏昧教制。斯乃九通不学。是则事法及与教门。不学之与无知。并通八九。但以悬思对八。造修对九。故为异耳。

  问。疏钞止犯八句。并引房长。其义如何。

  答。斯盖。造房不乞。畜长不说。皆由不学愚教。犯根本残提之外。更得不学无知。下品一句。既识达教行。但犯根本。无有枝条。疏钞特举。为显下品。有本无枝之义。前示可见。

  问。有人见止犯位中。房长残提。便谓此罪。属于止犯。其义如何。

  答。不然由彼不晓文中。为显下品有本之义。故此妄消。殊不知残提。自属作犯。根本之罪。若谓止中列残提。便属止者。亦应作中。列不学无知。枝条之罪。便属作耶。文中所举房长等戒。具双持犯。随举无在。妄传久矣。如拆四难。已为辨之。无惜一观。

  问。止中列作。莫是止犯心边。有作犯么。

  答。前云于止犯中。列房长残提。乃显下品罪相有无如前答可见。若止犯心边。有作犯。乃双持犯义。如过量造房。心故违尺量妄作。衣钵必故违三如之类。由妄作一事。二犯并起。违制即止。妄修即作。由止有作。由作成止。故云止犯心边有作犯。事钞通塞门。约教行心用。二种论通。义可见也。须知。持犯一章。诸门意别。若双持犯义。当见疏钞持犯体状门。及钞通塞。备而明之。若诸句法。约根本。历于三心。对显不学无知。有无轻重之相。如此分之。粗知蹊径。

  问。妄修一事。为得几罪。

  答。妄修作犯。违制止犯。更得不学无知四罪具矣。又四行列罪。自有等差。两持二九。并止犯八句。唯显枝条。不列根本。两犯。二九根条。并列。根本。据随成轻重句。法不因此义。枝条据三心不同分句。由此而作。识则一向无犯。疑则二皆吉罗。不识之心。不学结吉。无知犯提。更有事开犯结。并见诸文。可谓持犯之相实深。非积学洞微。穷幽尽理者。斯义难见也。宝庆三祀仲冬。于灵芝为客书。

  重释事钞持犯篇通塞文

  钞云。若就修行。解止持者。

  对境?持。为修行也。此中止持。正据随对恶境。具缘持戒者。是也。与下心用教行中二止持。名月义别也。

  如止杀盗。先修慈悲。少欲等行以行成故。名作持。望境不起。名止持。即止中有作也。

  止杀盗即遵制持戒。修慈等即起观对治。欲临境不犯于戒。须平时对治有功。治功成故。对恶不作。故云望境不起也。是则。由作成止。止不离。作故云止中有作止据临境离过。作据用心对治。又复须知。止持有二。一对善事作。无违制此止。归下作持论通也。二对恶境。顺戒离过。正是此位。与心用作持论通如上可见。

  若就修行解作持者。

  此作持。对制听。善事善法。依教?修。名作持。与前止门作持。名同义别。前约心用起观。此据随对事法。依教而作也。

  如欲诵戒羯磨。先止外缘。望离粗过。名止。后善行成名作。即作中有止也。

  诵戒等禀制教也。止外等。修对治也。事法乃多。且举诵戒。羯磨。是常行故。人事往反。懈怠作恶。并名外缘。以平时忆本受。愿有善必行。操履既坚。故临众事。能止于外缘也。望随对事法。各有离过之止为细。此乃平时通止名粗也。此中作据教行。乃依教而行也。止属心用。乃止息外缘也。假止成作。作不离止。故云作中有止也。若细论通塞。此心用止持。与前心用作持。自可论通。教行作持。望无违教。即兼止持。亦止作自通。钞家且约相成。故以心用止持。与教行作持。论于通也。

  作犯心边有止犯。如人作恶。先不学善。是等类也。

  上句论通。如下释义。作恶即作犯。翻上修行止持。于杀盗等事。具缘成犯者。是也。不学等即止犯。翻上止中作持。谓不修慈悲少欲等。对治行也。作犯据违戒。止犯据心用。由止成作。故作通止也。问。此中作犯。与下作犯。同异如何耶。答。此于恶事法。造境为非。下于善事法。故违妄作。此二作犯。并属根本。随篇轻重也。问。心用作犯。犯相如何。答。由对治心劣故。乃随缘动念。触境生情。如恶觉余思。染心看女等。皆犯吉罗。是也。问。此中止犯。与下何异。答。此属心用。下据教行。此二止犯。并是违制。皆吉罗也。但心用约心。教行据法。如前心用。结制文中。可见也。

  止犯心中。有作犯。如人畜衣过日。造房不乞是。

  上句标通。如下释义。畜衣过日作犯也。违不说净止犯也。造房作犯也。不乞止犯也。亦由止成作。故作通止也何耶因故不说净。致过日犯提。由故不乞法。致房成犯残。问。此中合云。作中有止。何云止中有作耶。答。欲异前科。作恶与心用论通。此中教行止作论通。随举无在。亦是由止成作之义也。问。此中止犯。理合翻前。修行依持。何故前持中。以止外缘。心用论通。今犯中。以房长教行。止作论通。又复前举制法。此举听事。未审何意。答。此作持止犯门中。凡修事法。或违或顺。具有心用教行。二种持犯。前作持中。在文虽以教行作持。与心用止持。论通。于义亦可教行作持。与教行止持。自论于通。心用止持。亦可与心用作持。自论于通。今止犯中。在文虽独以教行止作。自论于通。约义亦可心用止作。自论于通以凡举一事持。则具教行心用。二种双持犯则具二种双犯。所以文中。互举也。又复教行双持犯。若别据戒本。止有二十六戒。具双持犯。若通一律藏。但是制听善事善法。临事造修。有违有顺。并具双持犯。故得持中。据通举制法。犯中据别举听事。以犯照持。前后交映。显并具也。问。止犯有几。答。不学事法。二种别也。此中正属事法。教行止犯。义兼心用。不学止犯。无兼通义。非此中论也。问。记释此文云。二持即心用双持。二犯即教行双持。其义如何。答。此记家考文不细也。钞中二持论通。亦非全据心用。且如止持。止杀盗等。乃即犯戒教上止持慈悲少欲。方属心用。又如作持。说戒羯磨。乃属教行。止外缘等。方为心用。岂可一概。云二持据心用耶。斯盖凡持戒净。必假对治。故以止不犯戒与对治。心用论通。欲行众法。须止外缘。故以教行作持。与心用止持论通也。二犯中。若作犯翻上心持。文理极顺。如前可见。记云作恶论犯戒。不学据制科此释义迂。学者难晓。余注会元虽且顺记。心实未安又止犯中。虽非翻前作持。于义兼通。亦如前示。问。此止犯与杀盗等作犯。论通得否。答。此事法止犯。与杀盗等作犯。无相成义。不可论通。所以此位。独约畜长造房等论通。盖有相成之义故也。由此等事法。持则双持。犯具两犯。不相舍也。嘉熙己亥。日山出。

  重答钦师境想问

  行宗杀戒境想句钦依止。立问作图。刊以易之。后因宗师答而辟之。复板如旧。今于讲次。略考诸说。钦老之作。固无可取。因师之答。亦多不明。世虽传写。莫详是非。或依文读句。意趣冥然。故不得已。又如答释。并决彼图。激发学者。小留心哉。并境想通相。亦出于后。幸为一览。嘉熙己亥。台州日山叙。

  钦师问 因师答 日山又答

  一问。直疑为涉几境。若唯一境。疑起无从。且如张作王疑。只由张起王疑。心不涉张。如何得疑。若云涉张。则兼二境。与后互疑。为张为非。如何分异。

  答。言直疑者。谓于一境。犹预莫分。心不异缘。故言直也。如云为张人耶。非张人耶。乃至杌木。作句例同。是以图中。但云。张疑非疑畜疑杌疑。斯言谓矣。由此而知。则与互疑。迥然天别。

  又答。直疑唯专一境。略如前答。或于本境起疑。或直于异境起疑。须知此图。诸直疑句。并就异境。起疑作句。问家不晓。旧答不明。转添昏暗。且如图中。单缺张是本境。故有王疑等句。双缺。王是本境。故有张疑等句。大漫双缺。人非畜三。皆是本境。故有杌疑一句。并就异境。此义最明。若于本境起疑。如诸戒境想。第二句。事义分晓。不劳具出。问。单缺直疑。着张作字。双缺直疑。何无王作非作等语。答。着无不着。皆亦无在。但单缺直疑。着张作者。为显境定心差故。双缺直疑。不着王作等语。为表心境俱差故。必竟此疑。皆就异作。在文可见。

  二问。单缺直疑中。何故不立张。作张疑句者。若既不立互疑中。何立张疑句互疑。既得立直疑。何不立又单缺直疑。既不立双缺。直疑何以立耶。

  答。单缺张作王疑。心差境定。若标张姓。不应本题。由是张疑。迥不可立。双缺疑之语。正是俱差。若改从王即为当境。故于二处。不可混同。又互疑作句。非独互张。三趣当心。应须减半。岂得却将为张之语。例同张疑句耶。

  又答。单缺直疑。不立张疑句者。盖问家不晓。图中直疑。尽就异境作句。故有此疑也。互疑心涉二境。为张等语。有何不可。双缺直疑。张是异境。作句当然。问。单缺直疑。若立张作张疑句。有何过耶。答。此即境想第二句。立有何过。旧答不思。谓不可立者。非也。盖此中直就异论。故无此句。如前已示。后当更说。

  三问。单缺直疑中。既有王疑句。双缺直疑中。何无王疑句耶。

  答。单缺心差境定。王疑人类无殊。乃结重夷。自成根本。双缺境差心转。王疑又是相当。若起王疑。不成双缺。是则前为心转。可立王疑。后是双差。不应称境。

  又答。单缺直疑。王是异境。故可以立双缺直疑。王是本境。故不可立。余如前说。旧答不明。未克再示。若尔非畜杌中。何得立耶。答如后可见。

  四问。互疑中。何以不立为张为王句耶。若不立者。则摄境不尽。又若立者。句法则多。如何会通耶。

  答。直疑则四境各辨。互疑乃四趣迭论。各辨须立。于王四境。方足迭论。四趣参作。方得互名。若更加王。则同人类。既非交杂。互义安成。是知直立互除。其义方显。若或更加王句。又是心境相当。不唯句法仍多。抑亦不成于互。若云张王境别。杀戒误犯错开。既成重夷。岂不参杂。即知此句。定不可加。

  又答。互疑。中为张为王。义亦可立。但疏中列句局(疏云疑有十句)。判罪定(疏云。一夷。九兰)。若立为张为王。人境不殊。罪合是夷。应改疏云。二夷八兰耶。若更添一句。应云十一句耶。二途有妨。故不可立。克心论境。张王自别。心缘二境。犹豫不决。岂非互义。但疏家别有深意。是故不立此句。记依疏出。不敢妄加。问。何为互疑。答。切详互义。必缘二境。交互不决。故云互疑。如图中诸互。皆立六句。前三就本异生疑。后三于异境起互。后三句中。若通本境。即涉三境。又究前后诸文。及思世间事。义多于一事不决。或缘二事不决。少有缘三而起疑者。设或有者。自归后三句摄。问家列句。于互疑中。牒境重重。太成穿凿。又无所据。复乃直疑与互相滥。并非可取。问。单双二缺。互疑列句。上下一同。未审何意。答。缺心单双虽殊。至于论互。无非四境交杂。且约本异互涉作句。故得上下一同。无别所以。

  五问。双缺中。王境来差。不立王疑句者。何以非畜杌来差。乃立非畜杌句耶。

  答。若立王疑句。不成心境差。人类随相应。还成究竟罪。三趣非人类。三境正未差。前心既缘人。后转为非畜。不妨心境转。方便结偷兰。以故不立王。三趣应须列。

  又答。双缺王差。直疑不立。王是本境。作句起异。故不可立。互疑不立。句不可多。罪不可改。如前已示。非畜杌差。非疑等句。虽有与本相当。句法须尔。不可不立。若不立者。何应疏中四十之数。又且无妨双缺之义。非等来差。即境缺也。为非等疑。即心缺也。是知记图列句。深有其意。

  六问。克心双缺直疑中。并以张本境立句。何故大漫双缺直疑。不用三本境立句。大漫既不用。克心何得用。又大漫互疑中。亦以三本境立句。直疑何不用耶。

  答。大漫之设。其境至宽。三趣有心。杌为异境。其或三趣。皆列直疑。正是相当。但起杌疑。始成方便。所以图中。唯存一句。克心既局。四境当前。各趣生疑。应须别列。互疑心涉两境。句法不可一端。直则一境独明。互则三趣交作。是显上义明。若秋蟾前合后开。深有所以。

  又答。此盖不晓记图直疑就异作句。互疑二境交涉。故有此问。如前已决。非不了然。大漫。双缺。直疑。三是本境。故唯就异。但立杌疑一句。互疑既涉二境。故立为人为杌等句。有何不可。

  七问。小漫中。疑但九句。除克心中初句者。今若改张为人。亦合具十。何但九耶。

  答。小漫人趣皆害。前境不简张王。若或改张为人。正是有心当境。既云心差。境定不应。又作人疑。是则还依记中。除初一句。

  又答。若改张为人。合有人作人疑句。此句理亦应立。正是境想第二。缺心结兰之句。但疏家前后。辨缺文中。恐滥心境相当。并不出此一句。欲使学者易晓。皆就本异互涉作句。如前盗戒。疏中小漫辨疑云。为人非人物。为人畜生物。为人无主物。下妄戒云。漫心辨疑有六。记云。漫即小漫。疑兼有互。直有三句。记出互中三句。并就异境论互。如云为非为畜等。上引盗戒疏自作句。乃就本异论互。准此二文。则互具六句。并作中三句。即疑心具九。此图准上诸文立句。不敢妄作。故无人疑之句。设有此疑。则准境想第二。自可知矣。立句出没。作者通变。岂宜偏局耶。

  八问。双缺直疑中。并立张疑者。未审此疑。相状如何耶。

  答。相状如初答中。既有准绳。无疑再惑。

  又答。直中论疑。是张非张。其相易见。问家意欲妄作。故有此问。无足议也。

  九问。文中直疑者。单就异境而立。何故疏文。盗戒立句。为人为非。此则本异两兼。岂独异境耶。若云此是互疑者。下妄语小漫互疑。何就异境立三句法。若或更加本境。则有六句耶。

  答。直疑起心。本异俱得。异境如前王等。本境如后张疑。但不异缘。皆通作句。盗妄两戒。俱是互疑。盗戒但出本境前三。妄戒唯论后三异趣。应知六句前后相成。若加直疑。恰为九句。则知疏记出没互彰。不晓来由。张为妨难。

  又直疑局一境起。通于本异。图中就异作句。如前已明。盗妄立句。并就互论。如旧答就盗戒涉本异互论。(旧答云。盗戒但出本境者非)图中前三句是也。妄中就异境论互。图中后三句是也。准文立句。岂虚托乎。

  十问。疏文妄戒。自有小漫句法。今此依何而立。与后疏文不同耶。

  答。妄戒句法。与此应同。但单缺互疑。通略人趣。记文于此具足出之。下顺疏家且分六句。影略互现。制作常规。良由不晓直疑。故使作句有多有少。如前盗戒小漫想疑双缺。但各立三。总有九句。亦应以妄戒疑中六句。返破祖师。不合立三。前后异同。以为无据耶。准彼验此。人异互彰。一代雄诠。莫不皆尔。故律中境想。唯二十六戒。具足出文。自余诸戒。疑想并同。但是略之。无别所以。圣心明断。岂得致疑。

  又答。妄戒但云漫心。辨疑有六。不分大小之殊。盗戒明云。小漫疑无直互之别。今此杀中。方标直四互六。据文唯局克心。大小二漫。复令准作。记家考核诸文。详究义理。具而出之。何有不同之疑乎。

  X59075801.gif

  X59075901.gif

  X59075902.gif

  详上图中。一违祖教。二乖义意。且直疑为张为王等句。乃缘二境。互涉起疑。岂得云直。又详互句。牒境重重。不遵祖典。穿凿太过。又小漫中。直疑滥互。如前已行。互疑二句。上半本异论互。下半就异论互。与记何殊。岂特改作。公违师训。又大漫中。唯立直句。据何文义。疏云。余大小漫。心境缺想。并准克论。句法多少。约义斟酌。直互大概。须准绳规。设谓疏无明文。理义亦难偏局。如三趣通害。杌替其处。或直缘杌起疑。或缘非杌互起。机情万别。心念千差。如何一定。单双二缺。唯论互三。至于作句。又滥于互。全成戏论。记图所立。于教有凭。于义周足。直于一境上起。互收二境。乃至多境。但使心涉彼此。名名为互。岂非义足。后绍兴年中。有会稽定师。亦出图相。大略与上钦师是同。但于大漫想疑。各唯一句。与上为异。今但破钦师之义。定师所出。自然无取。学者亦不须传从。费纸墨。请知之。

  予因观疏记具缺。初二两缘。出义立句。无非本于诸戒之未。境想之文。学者讨论。少怀通贯。又复诸戒境想句数。四五不定。如疏简辨。且依转想。皆具五句。今先以具缺初次二缘。收于境想五句。次以境想后四通收。缺想缺境。及单双直互等疑。庶使枝文易知指掌。

  且依杀戒。余戒例此。正出小漫。克心大漫。亦随决明。

  X59076001.gif

  X59076002.gif

  上图中。境想二五疑句。二就本境起。五从异境生。据是直疑。若唯依文。诠相不了。是故疏家。更分直互。历境显异。乃有多句。缺想亦尔。余义见前答文。诸句之下。结罪轻重。并在记中。更不细出。

  ?然梦庵持犯四难

  持犯一门。义趣幽隐。非积学洞微。诚难通解。一日忽得梦庵之文。题曰持犯四难。谓双单难辨。止作难明。句法难定。事法难显。初得之宝。而藏之。近与同俦议论持犯。因究彼文但得破他一端。全非祖意。且持犯之难。传来乃久。自古义学之家。知难释难者。斯人解矣。而梦庵乃知持犯之难。犹为达者。而于释难。义理偏僻。似无可取。今将疏钞明文。对?彼语。使双单止作显然。曲直是非昭矣。庶几后锐。不坠于邪坑。俾同舟善知于诚教耳。嘉定癸酉春沧洲出。

  终南家业卷下(本)

  终南家业卷下(末)

  四难云。双单难辨者。

  ?云。久闻师意。唯以制中有开法。听中有制法。如离衣造房等。方具二持犯。如斯立义。特舍通而执局。唯屈祖而罔时。今乃先录祖文。然后。立义释疑。戒疏云。止持对制门。可学事中。制必作者。如衣钵体量也。言可学法者。制必须作。如三羯磨等。又问云。此止持中。但得守戒而已。若有作者。便同作持。今明作者。岂非合乱。答。今言制作。即成止持。若不依行。则是作犯。今顺教作。便成止持。如三衣一钵。法须具有。故制畜之。岂非作也。望无犯故。名为止持。依教奉行。又是作持。乃至云具二持犯。其致在兹(近有同辈。指上一节之文。是明心用持犯。以下若据教行等文。方明教行。此无稽之论。不足可道)。行宗云。为欲显示双持犯义。发挥云。双持犯义。理在兹矣(此二记文。并是释上同答等文之末)。疏又云。若据教行。必托境生。依教奉行。作而无犯。何者是耶。且如三衣。教遣备具(梦庵谓。此中明三衣等者。乃是预出离衣戒持护离失之义。今有随流之者。犹以为是。岂为识达耶)。不敢违悔。名为止持。如教?修。顺行不犯。名为作持。违此二持。便成两犯。又云。言可学者。并制修学。事谓衣钵等。法谓教行等。并托事法。进用修成。而无违犯。名为作持。不敢违越。又是止持。又云。前对恶法。无由可作。名为止持。此就善法。必不违越。名为止持。钞中制止门中云。如衣钵体量等。制作门中云。法谓教行也。教谓律藏。行谓对治。事唯可学。衣钵体量等是(云云)。观上祖文。岂宜偏局。须知但是制作听作。善事善法。造境?修。或有违顺。具二持犯。制作事者。且如三衣。比丘道具。制必须作。其于临事营理。当须观量。财体染净。色量如非。依佛诚教而作。即是作持。不敢违教。即是止持。违越而作。即是作犯。不顺教故。便成止犯。若一向不作。但有止犯。难成双义。制作法者。且如说恣结受等。欲行羯磨。应须评量。人法事处。如非审定。纲骨缘兆是否。捡而行之。作持成矣。望无违教。止持成矣。不捡冒为。成于作犯。懈惰违教。成于止犯。止作两犯。名异体一。二持亦然。并就一事。相番乃成。祖意如此。且非臆说。制作事法。如上可悉。不作斯论。尽成虚伪。听中事法。疏钞具彰。恐有惑者。更为明之。如疏止持对听门。则以房长净法等出相。作持对听门。复以房长净法等出相。岂非但是听作善事善法。皆具双持。故发挥云。顺制听两教中。制作听作边。说有二持。反此无圣教制作听作者。并是单持。行宗云。是则一切作持。其必兼止。若但止持。未必有作。自余羯磨。依钵等事。并见广律。文举三衣。其相甚显。此等诚言。与夫疏钞。恰然相同。只缘祖师。文义坦然。致此二记用与无改。何故特异反成破斥。巧事一时之唇吻。构装千古之谬辞。翳昧后昆。谁之过耶。彼之徒以为正说。此宗义士尚有随流。稍逢如上所录。祖师明文。如何消遣。问。如斯立义。亦所未安。戒疏明云。无圣教听。并是单作。岂不然耶。答。子迷此语。故成质碍。今为通之。自然明晓。言无圣教听者。听即是许。有圣教许作者。莫非善事法乎。并是双持。无圣教许作者。无过恶事法矣。尽属单持。今文云无圣教听。乃是淫盗杀生等。不许作者之谓也。反显衣钵羯磨等。有教听作者。皆具双也。疏云。可同杀盗。有教开作。名作持耶。会上诸文。疑自释矣(已上示通义。此下问答。及?彼义中。用别义也)。

  问。若依通论。则制听二教。事法皆然。祖师何独。明二十六戒。具双持耶。

  答。此据戒本。有开制羯磨法者。故就法上。历显四行。唯二十六。有法可历。彰于双义。余并单论。戒疏随篇精拣。数极于此。不可妄通。故得行宗云。此据戒本。具双持犯者。余并单。持岂不然耶。其于戒疏总义。通论持犯。则举衣钵。及诸羯磨者。岂非双持犯。不局戒本耶。随篇且据有法总义。通论律藏。故行宗云。自余羯磨。衣钵等事。并见广律者也。源流正传。妙若于此。未裔监觞。岂宜辄议。

  问。过量房戒。事上双持。既别无法。如何更显。

  答。祖师自云。就房事明。何关于法。所以二十五戒。例于法上。显双持犯。唯此一戒。重就事明者。乃有二义。一者。事法相对。法就处分以明。事就度量以显。如疏云。此则约其度量。显于违顺。及论结犯。并据房成。是犯分齐。二者房是听事。就一房事。明双持犯。则显一切听事。并可双论。

  若尔。雨衣疮衣。亦是听事。何不具双。

  答。此之二戒。固是听事。戒本不列者。无法可历故。所有尺量之文。乃约造作边。自成双持。义在通论也。又如过量佛衣。过量坐具。乃是制事。尺寸数量。自属制中。造作违顺。明二持犯。戒本不出。亦归通中。如发挥云。制作听作边。说有二持。又资持云。教制奉行。或事或法。或制或听。且如三衣等。然斯二记。并约通论。文义可见。为不了者。更略示之。二十六戒并听中有制法。如造房处分等。制中有听法。如离衣羯磨等。缘有此法。故就法上。相从历显。持犯四行。雨衣疮衣等。此听事也。佛衣坐具。及毛绵等戒。并制事也。如是诸戒。各于制听。造作顺违边。论于双义。是故戒本。唯据有法。止二十六。余所不出。义妇通说。

  问。犯雨衣等戒。还得一罪耶。二罪耶。

  答。如上略示。诸戒推详戒本。或因求畜违限。或因造作乖方。既各违教制。岂无违教心犯罪耶。是则顺成二持。违得两犯。如前已示。可以明也。但以无别听法。戒本更不重出也。

  若尔。过量房事。如何重示。

  答。请观前文。具二义故。故须别显。四难指尺量即法。以成双义。此由不究通论之意。故此妄释。

  问。上云二十六戒。并就法上。历显双义。至论结罪。还就事耶。还就法耶。

  答。事法相假。乃成本罪。且如虽不乞法。若不造房。难成其犯。要须造房事成边。全于不乞之罪。如疏云。此之不乞。及以过量。缘虽两望。果由房结。离衣入聚等。可以例之。如云身违事合。名作犯等。

  问。如上立义。须于造境造作违顺。方成持犯者。此领何义。

  答。如疏云。若据教行。必托境生。又云。并托事法。进用修成。又云。如造房衣钵。达相了知等。及诸篇总义。皆就造境违顺。以明持犯。行宗释。缘虽两望。果由房结二句云。既有二作。必兼两止。并望身业。造作过量。具兼四犯。又云。业不自有。必假行成。行即行心。无非造作。若都不作。但是无记。焉能成业。明文更广。恐系不引。斯示文义。次?难辞。行宗云。自余羯磨衣钵等事。并见广律。

  四难云。若此立义。敢问与二十六戒。有以异否(云云)。

  ?云。亦同亦异。若二十六戒。有开制羯磨。则与衣钵等异。若论持犯。双义则同。何者且二十六戒。则就羯磨法上。以显双义。衣钵羯磨。则就制作度量上。以示双义。岂非同耶。

  四难云。今不作三衣。或体量不如。及不行一切羯磨。具二犯否。若云须具。比前诸戒。理有不同(云云)。又云。今不作三衣。则有事上止犯。若望不依教边。结法上止犯者。二犯同名。不成双义。

  ?云。不作三衣。及不行一切羯磨。但有止犯。不成双义。固不在言。须约造境营构。或三如违顺。或四缘是非。方成持犯。乃有双义。如上立义。示相可了。云云之文。不攻自破。

  四难云。若尔。疏引衣钵体量。一切教行。历显双持。那云不具。答。衣钵体通。单双须简。故文云。若据教行。必托境生。依教造修。作而无犯。今不作衣。是不造境。但有事上。番修止犯。若论造作。如非。亦有商量。且如衣钵。体须圣制。衣以粗布。钵须瓦铁。今用绢木。则是体乖圣教。正属作犯。既无教听。无法可止。故无止犯。乃至云此据造作。以显单犯。既以造成。理须加法。今不受持。准钞得吉。约义定之。此属止犯。既无造作。作犯不成。既加法已。必谨护持。有缘听离。要须乞法。今既不乞。即是止犯。违教故离。又是作犯。方成双犯。若此以明。衣钵行护。必具二持(前注云。梦庵约持护论者。文见此也)。

  ?云。观此一节。要以疏中。衣钵体量等文。即就乞法离衣。上明双持犯。乃是预指离衣戒。非就造作以论也。如此看读。岂为上达。如此树文。从费纸墨。戒疏明云。今言制作。即成止持。若不依行。即是作犯。今顺教作。便成止持。如三衣一钵。法须具有。故制畜之。岂非作也。望无犯故。名为止持。依教奉行。又是作持。乃至云具二持犯。其致在兹。若依彼意。此等文相。如何消释。及捡离衣戒双持犯义。但就羯磨法上。历显四行。则与前文。略无相似。所言既无听法故。无止犯者。且无主房事上双持。岂有法耶。可细思之。

  四难云。问文云。且如三衣。教遣备具。正据造作。岂唯行护。答文相含畜。裁断实难。若约通论。义含造作(云云)。

  ?云。今详彼立。问虽符义。答又乖文。疏云。不敢违侮名止持。彼作二意注之。一意云。如体乖佛制。不敢造作。(彼文)此谓不作名止。于义甚疏。今与改云。佛制三如。违则犯罪。今欲造作。顺行不犯也。一意云。不得羯磨。不敢擅离。(彼文)此又不然。此制门中。于造作边。历显双义。妄将听法注显。可非杂乱耶。疏又云。依教?修名作持。彼亦二意注之。一意云。如体依佛教。如法造作。(彼文)此如其理。一意云。有缘欲离。从僧乞法。(彼文)斯由穿凿。全非祖意。制听杂乱。如前已明。又复彼谓止据不作。作据?修。此论二持。名异体别。是古师义。如三十义门已破。今双持犯。止据造作离过。作据依教?修。名体不监。今义成矣。只由不善思文。故有胸谈臆说。如实自昧。其犹可恕。知而故违。谤法咎深。彼又云。若约翻犯。则造作边。单有作犯。无别止犯。是何言欤。翻上二持。以成两犯。四行足矣。便显造作。自成双义。如何强云。无别止犯。此非谤法乎。彼文更广。不必尽?。识者观之。自成无用。

  四难云。问。离衣有听。可云双犯。房事过量。有何听法。答。量虽佛制。是佛所许。虽无现作之法。然有尺量之文。即此律量。便是听法。此法与离衣等戒。羯磨不殊。

  ?云。然房之有尺量者。乃是听中。制作度量也。岂谓尺量。便是听法。若便是者。听中又听。是何佛意。又复尺量。若是听法者。则与处分白二何别。若云是同。祖师不应事法分二耶。且衣钵亦有度量。可是听法耶。疏云。就房事论。何尝言法。全成戏论。略无可探。繁文杂义。颠乱难?。总究彼文。则有二意。一惟约有开制法者。属双持犯。局二十六戒。余则不可。二将戒疏衣钵体量等。文迂曲释。归离衣戒。非就造作以论。其文虽多。不过二意。如上引文立义。明如指掌。公心看读。可自鉴之。义假文显。莫讶观缕。

  右?双单难辨竟。

  四难云。止作难明者。

  ?云。彼以教行双持犯。随戒本罪。属于止犯。树文立义。云云久矣。隐连二师。虽词而辟之。其奈狐疑尚拥。再有此作。诳惑脱生。为害不少。今亦先誊祖诰。然后立义决疑。使止作不滥。根条自分。疏云。就房事明。依教不越止持。捡教知量作持。出于教量作犯。不顺教故止犯。次就法辨。如法无违止持。从僧乞法作持。故违不乞作犯。即此违教止犯。止据无违。作据顺教。乃至问云。准此持犯。与前既乖。约事明作。身营可悉。故犯僧残。约法明作。其相如何。答。此之过量。及以不乞。缘虽两望。果由房结。对相思事。随有四违。才一举乎。营称土木。即有偷吉。四罪随生。安有过量。偏属作犯。若如此问。后戒无过。无作犯矣。准此诚例。身业是过。行宗云。此约方便。二作犯两兰。二止犯两吉。又云。并望身业造作。过量具兼四犯。发挥云。四罪释上四违。谓作心不乞。造过量房。结二兰(与行宗同)。知是妨难二处。得二吉(与行宗别)。又云。知不乞罪是僧残。钞云。但不依戒相。造行成办。悉名作犯。所对事法。怠懈不学为止犯。疏又云。如有羯磨说。粗罪是作持。不违教说名止持。无教辄说是作犯。抑教不求止犯(云云)。审详祖意。定以教行双持犯。随戒本罪。结属作犯。何者是耶。如上所引。不乞过量。并约身业造作。违越而成。得二僧残。在文极显。何事迟疑。疏中又云。出于教量。名作犯。此戒本云。过量作者。僧残是也。又云。故违不乞。名作犯。(此谓不乞属作)又云。由于僧残有乞无犯(反显不乞犯残)。据此二文。不乞属作。犯残明矣。正同戒本云。不将诸比丘。指受处所。僧残者。是也。疏又云。既从僧乞名作持。于僧残罪。欲犯不得。名止持。请以此文。翻持说犯。岂非犯残。属作犯耶。又如离衣入聚等。不乞羯磨。不作白知。更不离衣。又不入聚。可独结法上止犯罪耶。由不乞不白。擅离擅入。约身业。辄为成于本罪。事法相假。此罪属作。止据违教。通得吉罪。二十六戒及一切制听事法。皆例此明。钞疏文义。明如皎日。记文申释。意亦无昧。彼何特异。强生分别。刚欲伏从。奈道理迂疏。从之是难。斯提大略。问答?难。更为明之。问。钞云。止犯心中有作犯。如人畜衣过日。造房不乞。收作归止。属止明矣。又资持云。作持止犯。但引房长。可不然耶。答。此止犯中。列听作事者。乃显双持犯义。但止就离过。作就?修。故为二持。犯则反之也。如上听止中。以房长出相。听作中。亦以房长出相。即其义也。况引钞文。乃出通塞。二犯皆通。止作无在。若尔。戒疏三十义门云。九是作持。止便成犯。据此之文。属止又明。答。若观大意。文亦无害。良由此九。具双持犯。随举无在。何苦执文。又复此且一往。就?修奉行。名作持。违教不作。名止犯。及下分释。止作自明。如说净云。故违不说。名止犯。越于期限。名作犯。至论结戒本罪。正据违限。故戒本云。齐十日不净施得畜。若过者尼萨耆波逸提。又取尼衣云。番止受纳名作犯。及于戒本。正约贪心受纳。结于本罪。据斯以论。教行持犯。若就持说。则以作持为本。如云依教奉说。名作持。又十三云。捡教知量。从僧乞法。皆名作持。若就犯说。则以作犯为本。如云约事明作。身营可悉。故犯僧残。又云。出于教量名作犯。如上云。越于期限。身违事合。又疏前文。房衣财食。作法而生。近表作持。远防作犯等。如斯引示。作持作犯。虽非相番。道理当然。明文朗义。属作显矣。问。戒疏云。有人解。止犯位中。对教不学。则唯八句。除事法俱识也。对事不学。九句。通有如造房舍衣钵。虽达相了知。何妨不乞处分。受持加净。皆获残提等罪。岂非止犯属于本罪(钞中止门文亦同此)。答。子迷久矣。前虽?显。犹乃执文。且止犯位中所引。房长衣钵。由属双持。故得止作。皆列文中。虽云不乞。乃属止犯。及犯僧残。还据作成。如前引示。文义甚明。衣不加持。长不说净。正属作犯。指提显然。何为执此。妄云止犯。当知此文所引。别有其意。盖由造房不乞。衣钵及长。不加不说。皆因不学愚教。疑及不识。犯根本残提。更得不学无知。下品一句。既识达教行。但犯根本。无有枝条。疏钞特举。为显下品有本无枝之义。须知句法。为显何事。岂可将出相之文。便同本位结犯。只缘教眼不明。看读多滞文相。尚有闻义不能从者。其奈之何。如辨止犯名义中。又为明之。

  四难云。若谓作犯。且四行不乞犯残。判归止犯(云云)。由此诸戒本。属作持。正翻止犯。傍收止持。翻属作犯。

  ?云。疏云故违不乞。名作犯。何云归止耶。由此诸戒。并据依教策修为作持。违教辄作。为作犯。如上以示。此非相翻。道理当然。

  四难云。若谓止犯。且造房过量。足食杖囊等。并据作成。何云止犯。今准行宗。定属作犯。故释二房偷吉云。二吉止方便。二偷作方便。乃至云。若作此定之向引明言教相。皆有相违。

  ?云。行宗正顺明言教相即非相违何耶。疏云。约事明作。身营可悉。故犯僧残。乃至云不乞过量。缘虽两望。果由房结。亦如彼言。足食杖囊。并据作成。非诚言耶。

  四难云。故知本罪。定属止犯。戒疏文云。翻修止犯。挓相具九。如九十中。不作教法。辄行辄食。辄语辄取等(云云)。

  ?云。只由不观疏文大体句法之作。是为何事。故有妄消文相。诳惑学从。然不知止犯位中。番不解。得不学无知。番不修。得违教之罪。此二止犯罪。名相监故。须显示。如上问答。义已条理。今此文相。连绵重分句读(音逗)。文云。不作教法者。此句正得违教之罪。属于本位止犯。如疏云。抑教不求。名止犯。是也。辄行等四。正犯根本。乃归作犯。又疏云。无教辄说。是作犯。是也。由此诸戒。不作教法辄造前事。止作双结。止据违教。作据身为。今位正论止犯。必须双列四辄。故结归云。望不作法名止。随作即违名作。在文自显。何不释然。

  四难云。若尔诸戒。有法可止。故名止犯。无主房中。过量之罪。就事论犯。犯是作成。文云。过量作者。僧残。准此作犯明矣。何云止犯。答。事虽在房。犯还据法。乞法验量。皆是作持。不乞不验。并属止犯。准此不乞处分。不依教量。二犯属止。皆结僧残。故违不乞。故出教量。二犯属作。并结吉罪。

  ?云。所言事虽在房。犯还据法者。正与明言教相。实有相违。疏云。缘虽两望。果由房结。又云。才一举手。营构土木。即有偷吉。四罪随生。准此不乞过量。并就房事成时双结二犯。何言据法耶。所言。不乞处分属止结残。故违不乞。属作。得吉者。两句不乞是同。何强分二。又此不乞。属作属止。结残结吉。如此颠乱。是何见解。祖师明云。故违不乞名作犯。何言止耶。又云。即此违教名止犯。何尝将不乞属止耶。钞云。若不乞法。便结僧残。谁言吉耶。彼又云。故出教量属作得吉者。是何言欤。此乃正就。过量房成。结作犯残。不应得吉。文如前示。义亦可领。后诸问答。尽是如峨投火。如蚕作茧。自焚自毁。自缚自缠。若得上义。不?自明。诚由只攻他短。不觉己非。祖诰明规。不肯依奉。辄乃巧生穿凿。树文立义。云云极多。既非教意。尽是闲言。伏请高达审详祖训。莫看人情。

  右?止作难明竟。

  四难云。句法难定者。

  今?云。且事钞戒疏止作句法。破古立今。分句节目。明如皎日。资持行宗依而申释。问答决疑。又加分晓。如秋水映日。表裹明营。彼言难者。只由不依祖教。强生分别。使直而却迂。明而却昧。如日之被云。大地昏暗。云之过也。而言新记尚有失者。请陈失相。且莫背后捻拳。浪称胜负矣。

  右?句法难定竟。

  四难云。事法难显者。

  今?云。所言教行者。该乎事法也何耶。且制作听作。善事善法等。有教令作。即教。依教行之。即行。如疏云。并托事法。进用修成。又云。莫过事法等(云云)。

  四难云。及论二房。乃云事法分二。有人准此。别立事法。双持犯义。乃至云。则子所立。自成无用等(云云)。

  今?云。有人之义。未知是谁。便依彼立事法双者。亦无大过。如上所引。可以自通。又如就房事明。次就法论。岂非事法耶。言教行则通也。言事法则别也。收别归通。名于教行。从通分别。可云事法。又复应知。就禀教行。行说名教行。若就造境。说名事法立为事法。理之有在。何强撗攻。此门文繁。且无急要。恐费纸墨。更不尽?。览者宜详鉴诸。

  右?事法难显竟。

  征显定道二戒

  定共道具。有漏无漏。总别解脱。诸文之中。或就机拣。异。或发体有无。或约证之有圣凡。而于修之分理事。文义交参。学者难晓。今为叙之。更不分科。广陈由致。但直引诸文。令知差别。略伸问答。以决异同。

  业疏(三下二纸)云。定道二戒。约心论业。别脱一戒。从缘发生。记云。定道二戒。不从缘受。随入禅定断惑证道。任运发起。故名定共道共。亦名禅无漏。对下别脱。亦名总脱。又疏(十二纸)云。八者随心无作。入定慧心。无作常起。如成论云。有人言。入定入道。有禅无漏律仪。出定则无。又云。出入常有。常不为恶。善心转胜等。记云。定慧心中。所发无作。两宗不同(两宗即上成实二义)。事钞(中一)引多论云。木叉戒。佛在世有。希现故胜。禅无漏戒。一切时有。二有漏木叉。通情非情。宽故言胜。余二局情。狭故不如。三有漏木叉。从慈心发故胜。为佛道作因。四木叉戒者。被及七众。绍续三乘。三宝三道。住持功德。余二无能故劣。五木叉戒者。唯佛弟子有。余禅戒者。外道亦有。记云。定道从心为因。与定慧二心同时。故并言共。亦名为俱。此辨名也。二别定并有漏。道共唯无漏。别脱欲界业。定共上二界业。道共非三界业。此论体也。三别定通凡圣。道共唯局圣。此位分也。四别脱假缘受。定道随心发。此明因也。五别脱但随身。要期尽形故。定道名随心。生死不绝故。此示功也。又钞引成论云。一日之中。受七律仪。随得道处。更得律仪。而本得不失。胜者受名。又戒疏(一上五纸)云。如论所引道戒名解脱。事戒名别脱等。

  问。定道二戒。发戒体否。若不发者。何以前诸文中。并云发耶。若云发者。何有白衣罗汉耶。

  答。所言发者。乃于昔受体上。增发胜解。前若不受。无体可发。如白衣罗汉者。是也。

  若尔白衣罗汉。全无戒耶。若既无戒。何生定慧。

  答。必有五八之戒。为其行本。或往世曾受习气相连。入定道时。任运离恶。故名定道戒也。且据今生。十具无因。故不发体。与俗是同。故名白衣也。

  若尔破结一受。何发戒。

  答。此盖前有要誓。期在证果。感发具戒。不同定道。前无方便。复无要誓。体无从发。但于前受增发。胜能如前。成论云。本得不失。胜者受名。是也。

  问戒以对境防非为义。入定入道。何得名戒。

  答。如入定之心。具二义故。一者凝寂。此即是定。二离非恶。此即是戒。体是一心。二不相舍。名定共戒。又如入道亦具二义。一者虚无。此即是道。二离非染。此即是戒。二不相舍。名道共戒。须知戒义。由昔曾受别脱。无作功力。于藏识中。任运离恶故名戒也。

  若尔离恶名戒。何以前引诸文云。发无作耶。

  答。前云无作发者。由昔戒力。随其道品。任运增发无作。非谓有心禀受。别有体发也。如前可见。

  问。何无道共定耶。

  答。亦有此义。入道之时。凝寂不散。即是定义。盖因修三学。果上证道。亦具三义。随位进登。胜则俱胜。

  问。言入定入道者。定有出入。义则易见。道体平等那分出入。

  答。小乘所证。于事未融。其入观也。人法俱亡。与道体合。故云入道。及其出也。不无事碍。故云出道。

  若尔。出观之后。都不合道耶。

  答。既证圣位。动必合道。但不如入观。能所俱亡。药病皆舍。犹如虚空。了无挂碍。正与道体合也。若在大乘。出入皆如。故非所辨。

  若尔。前引成论出入常有。今何分异。

  答。须知小乘增进果位。并于入观。见其深浅。戒与道俱。亦从观判。故分出入。增发戒德。随心无绝。故言常有也。

  问。前引钞云。有漏木叉。通情非情。定道局情。其义如何。

  答。有漏木叉。五。八。十。具。遮性通禁。是故戒境。通情非情。定道离恶。境局有情。以遮境非情体非恶故。问。前引资持云。别脱欲界业。定共上二界业。道共非三界业。此论体也。

  所言体者。未审何体。

  答。乃戒之本体也。谓别脱戒。教限本体。只是散善。依此所修。止生欲界。定体凝寂。依此而修。生上二界道体虚融。依此所修。得证圣果。

  若尔别脱。全非道耶。

  答。此有二义。若据教限。戒即散善。若约机修。随其行力。有事有理。两凡薄地。顺戒集业。是事乱故。若登圣位。以观融行。戒属无漏。前引婆论指别脱为有漏木叉。又资持云。别定并有漏者。乃据教限判也。如戒疏引伽论云。戒是有为有漏。世间法者。是也。

  问总脱别脱。其义若何。

  答。定道二戒。入定道时。总离诸过。故云总脱。如戒疏云。举法类遣是也。木叉一戒。对境起持。别别离过。故云别脱。

  问。律仪据教。戒乃属行。定道二戒。乃据行论。可云禅无漏律仪耶。

  答。律者法也。仪谓轨式。定道二戒。由昔受戒法。无作功力。任运轨范防非故。亦得名律仪也。

  问。道共名无漏律仪。何分同异。

  答。约位体则同。以义推则异何耶。道俱及别脱。名无漏者。并据初果已去。此位同也。皆以无漏慧为体。此体同也。道俱乃约入观之时。任运离非。以得其名。别脱据位见理。虽名无漏。至论离非。还须对境。约教以论也。如初果故遮误性等。岂不然耶。此为义别也。

  问。行宗记(一上十一)以道俱戒。指同八正道中。语业命三。亦是道戒。其义如何。

  答。不同也。岂不晓语业命。即是身口意。前引业疏定道二戒。约心论业。入定慧心中。任运发起。而与身口意戒。天然有异。何得指同。但由初果已去。见真谛理。所修三学。皆得名正。亦名圣行。亦名无漏功德。至于诸戒。不同凡地。历事别持。约具总论。云语业命。乃就三业。摄一切戒。即是在因所受。别脱行与理合。持无所持。业非界系。名无漏戒也。

  问。定道二戒。既是前受无作发现。即与别脱。体相是同。何以前引钞中。特分优劣。

  答。推究来因。必由前受。功用既别。教门不同。岂无优劣。如上略明。一见定道发体无由。二知道俱与破结。及八正道。戒义无相滥。三达道俱无漏。与别脱无漏。名监义别。会诸文之异同。显行相之深浅岂无益于学者乎。

  略辨正用相从

  正用相从者。坛上教师入众白召一白。自恣五德。出众和僧一白。此二为正用。羯磨师对众问难一白。舍堕忏主。和僧一白。更有上阑忏主。和僧一白。此三为相从。上之五法。僧须满五。方堪秉行。于五人中。四正是僧故不在言。今所论者。唯论第五秉法一人耳。正用据全具僧能。相从约少分入数大论僧能。略有三种。谓能秉。能量。能忍也。如教师白召。能秉一也。彼受戒事。既与教授。必量可否。能量二也。彼既应法。事合忍可。能忍三也。是则教师。具足诸能。正充僧用。五德和白法是能秉。彼自恣法。亦同量可亦同忍成。三能既具。正用亦然。

  问既全僧能。身外三人。便遂前事。何须五耶。

  答。为释疑故。如白召一法。若唯四人。则疑三坐一立坐立既乖。僧数不满。何秉众法。白和一法。四虽皆坐。恐疑五德。既是所差。何足僧数。大圣悬鉴。欲除疑情。制此二法。五人方行。言相从者。如戒师问难。忏主受忏。既并在众。无宜辄作。故须作白。告僧量可。问僧忍否。如戒师白云。听我问难。忏主白云。听我受某忏悔。义可见也。但此白法。非别人可秉。乃具能秉一义。故得相从。入僧数摄。略述如斯。余义具见疏钞。宜自寻之。

  略议第七非体

  第七非体。古今未定。今略出之。还对前六。次第简显。方见其的。且如初非。总括四缘。第二唯据。人法俱非。三下四位。亦唯人法。如非互作。唯第七之非。四缘无乖。作而依教。是故经疏皆标如法也。七虽如法。至论非体。唯据得呵人呵。止不止别也。故疏云。无问情涉违顺。缘通是非。德人吐辞。义须依住。住则是别。法不可非。不住乖法。人法俱非。(疏文)法虽如法。人虽德人。想差见别。谓是为非。临事迷到。圣犹未免。况在凡乎。疏文情涉违顺之语。正对古义。第四师云。约人明呵。情不同故(此谓能呵情见异也)。约法不止。欲同详秉(此谓众僧执法为是。闻呵不止也)。今不问彼情之违顺。既是德呵。自合依止。不止成非。故济缘云。然止顺呵故法不非。即如法别。不止违呵。故兼法非。同非法别。此之两相。即非体矣。

  (文)问。止与不止。其义自别。何得共为一体。

  答。斯谓七下义兼二种。及正论体。唯归其一。止以如法别为体。不止以非法为体。

  问。经中但云。呵不止羯磨。则应一种。为体。何得兼二。

  答。据文求体。乃有二种。盖七文下。注止不止。二义别故。所以疏记兼二为体。约非考体。只有一种。谓非法别。故得经中。但云不止。二皆有以。

  问。详斯二义。与前相滥。若如法别。即滥第四。非法别者。同前第二。其义若何。

  答。上以前六。次第简显。已见第七。与前非滥。子犹未达。故与此问。须知前二白。此为彼法体。全非七本。如法德呵。不止故成非法。其义自别。前四以白此为此为如。此七顺呵即止为如相。亦无滥。

  问法之如非。其异可知。二四及七。皆云别众。岂无滥耶。

  答。别虽有滥。对法如非。前后义殊。若就文简。不无少异。前之言别。具兼不来等三。七之言别。唯据德呵一种而言也(今更因简。前。六滥非滥别)。

  问。中间五非。人法二种。与初非中人法何异。

  答。在文所列。前后无滥。恐入舍性。更略述之。二三法非。白此为彼。如戒场衣界。虽白二中。事不应一法。前后各牒。白四单白。各牒亦尔。若白二牒白四事。单白牒白二事。并初非摄。第四如法。反前可见。五六二似诵文无差。但倒作故。此亦白二白四。当体自倒。不通单白。若三羯磨。全法增减互倒。并归初非。前总后别。寻文可见。若论人非。五种并指三别。初非中人。自论僧别。举相与五不同。又二三两位。非法虽滥。人分和别。交络出体。人法俱非。为第二体法非人是。为第三体。法是人非。为四非体。五亦人法俱非。六亦法非人是。

  问。非法别中。德人不忍呵。则理当。如法别中。德人何呵。

  答。事法虽如。人处有异。况呵起情见。见有万差。是故呵相。不可一定。德人既呵。或来或欲。不欲人乖。四准法为非法。

  若尔。何名如法。

  答白此为此。岂非如法。就体立名。故标如法。约缘定法。还入非位。略辨如此。余见疏记淳佑壬寅岁。华严阁下出。

  辨略教结犯

  略教结犯。汶州讷庵吻师章门中。第列三家。一云。未落广教者。但心违三善。未犯广教。小罪先犯。略教吉罗。广教有犯。则无犯略。此则但以广略二犯。结有前后。以出未落广教之相。又人云。略教唯被利机。当须常尔一心。守护三业。勿违三善。微有懈怠之心。似涉有违之意。即结违略之罪。

  又自征云。与瞥尔何异。

  答云。瞥尔据初念。违略属重缘。

  又云。与律中发心心念何异。

  答。发心恶觉。乃对前恶境而起。今此违略。不约对境。微有违心。即结其罪。此约起心对境。不对境以出。未落广教之相。又人云。今此略教。利钝俱摄。不可唯约利机以明等。未审此师。约何明于略广之义。已上三师并未详究。疏记略教。结犯之义。故此意言。皆非可取。吻师云。违略结犯。唯就利机而论。广教约钝明犯。又引四依四开为例。上根遵四依本制。中下遵四依四开听教。可证上利根。唯奉略不禀广。钝根唯禀广不禀略。此师虽云利钝各禀。未明约位。复昧兼通。又复四依开听。通被三机。俱为道缘。广教一制。三根俱奉。岂有利机。唯禀略耶。道缘制法。义不相当。何得例同。今之所立。先引疏记。后为决明。戒疏(一下十八)云。未制广前。有犯略者。心违三善(不贪。不嗔。不痴)。况制广后。而无犯耶(据疏所定。犯吉罗也)。行宗问云。此明犯者。犯在何时。有云。随犯广制。更兼犯略。细寻诸部。及悔法中。都无此说。未可准的。意详心违三善。未落广教。随七佛偈。所诠行相。有违即结。详此记文。语意通漫。学者迟疑。今依此文。更以四意。决而明之。一究七偈结犯之相。二定禀略是何位人。三明二教被机通别。四伸问答略决疑拥。一初佛偈。唯戒忍辱忽被他辱。应忍不嗔。起嗔返报。即是违犯。二佛偈制离险恶。险恶有二。世间来报分之。全身修道。二皆远离。苟不念离。非贪即痴。三佛偈。戒不谤嫉。知足精进。谤嫉即贪嗔。知足由贪犯。精进多痴违。四佛偈。乞食戒多求。违则因贪痴。于众慎增爱。返必在贪嗔。五佛偈。戒轻纵放逸。放逸虽通三业。以心为业主。故偏戒之。违多痴慢。六佛偈。止恶修善。常戒观意。苟有纵堕。无非三毒。七佛偈。戒调三业。能调是心。于心有违。即是犯略。上且据文。以三毒别对诸行。若论犯时。不无相兼。二者。诸文虽云略教被利。利亦通于浅深。更以二意。定于禀略。位必内凡。初且约义。佛成道后。五年之内。善来三语。所度之人。非圣即凡。圣乃初果已去。凡即内凡位人。故说略教。普被闻修。次据文定。经中初偈。明言于忍。第五放逸。疏判增忍举二例余。则七偈行相。非内凡而不可及也。且内凡四位。暖顶于行尚有退失。业疏引多论云。于戒不羸。始终坚固。知是内凡者。乃忍及世第一也。前二行浅。违略起非。故佛为钝。制广补之。若据二教。本制之缘。略唯被利。广为钝兴。末世多钝。略本无用。但以。时虽不竞。机变难伦。儒中尚云。五百年有王者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况佛法中。闻教开解。待时托缘。悟入前后。岂容测量。略教末世。岂无当机之人。故疏云。微被少机。不可不用。又云。且顺别机。故须后说。略教行在内凡。末世既稀。故云少也。间有依奉。与钝不同。故云别也。三者诸文或有二教通被利钝之语。及疏(四下)云。故列七法。同成一禁。又云。通有摄心之能。理须齐奉。故曰是中应当学。(文)虽云通被。而有当机。不当机之异。虽云齐奉。而有结犯不结犯之殊。且佛制并陈。意使齐奉。岂简利钝。况七佛偈。摄心入道之要。前机谁不愿。依但行功既浅。力分不堪。机教既不相当。有违不名。为犯不妨。微有摄心之益。故曰齐奉。利是当机。闻必依修。违定结犯。理当然也。若论广教。起虽为钝。一制之后。圣凡利钝。悉须禀行。违教结犯。未见开利。阿难忏七吉罗。岂不明耶。四者。

  问内凡利器。唯禀略耶。兼奉广耶。

  答。广略俱也。岂有上根。故违教制。如上已明。

  问。未落广教。其相如何。

  答。钝根之人。略非当机。违则无犯。故不须论。利是当机。违有滥广。应究起心。对于二教。犯相自别。犯略之时。于广无违。故云未落也。或可违略纵心。自此滋慢。致后犯广。初违略时。未即犯广。故云未落也。

  问。利机于广。如何持护。

  答。据事钞持犯篇说。内凡等人。持奉别脱。名护根戒。此但通摄六根故也。

  问。约心持犯。为重缘。为瞥尔。

  答。且据教限。为重缘也。向在日山曾出。今于福源又书。且略提利钝广略。相滥之义。余见疏记。

  终南家业卷下末(终)

  以洛北观音寺之本补写上本一卷因以彼本校雠悉竟则亦句读训点毕。

  旹
宝永六年龙集(己丑)无射十六日

  老比丘 宗觉 志